绿色食品的概念

合集下载

绿色食品的概念

绿色食品的概念

第一节绿色食品的概念一、绿色表明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的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

绿色并非颜色,绿色食品并非都是绿颜色的。

绿颜色的也不一定是绿色食品。

二、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可持续生产方式取代带来严重污染的高投入、高产出的旧生产模式,特别指农业生产。

建立节约资源生产系统;保护资源和环境;实施清洁生产;提高食物质量;增进人体健康;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三、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严格按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绿色食品标准构成: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包装和标签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

绿色食品生产必须有符合标准的特定生产环境、生产资料、操作规程、生产管理等,还必须接受特定的监测与检测。

四、经专门机构认证省级绿色食品管理部门初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终审。

经一系列严格考察、监测、检测与审核,对合格者认证为绿色食品。

五、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在绿色食品上必须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六、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严格控制产地、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确保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的优良品质。

绿色食品还必须符合同类食品营养指标。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

第二节课程概论一、课程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了解绿色食品的发展历史和意义、掌握绿色食品的基础知识、生产环境、生产技术、监测与检测、申报程序与标志管理,并学会合理开发和利用绿色食品。

二、课程内容绿色食品的发展;绿色食品理论基础;绿色食品的生产环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包括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绿色食品的监测和检测;绿色食品的申请和标志管理。

第二章绿色食品的发展第一节绿色食品的由来一、绿色食品产生的背景1.绿色食品是生态环境恶化后的明智选择(1)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和除草剂有毒、有害物质在空气、土壤与水体中残留,严重污染了环境,接着污染了生物和食品,最终进入食物链的末端损害人体健康。

绿色食品知识培训资料

绿色食品知识培训资料

02
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促进消化系统功能。
绿色食品中的抗氧化物质
03
如叶绿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抵抗
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
绿色食品对健康的益处
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绿色食品 中的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调 节血糖和血脂水平。
增强免疫力
促进心理健康
绿色食品中的色氨酸等氨基酸能够促 进神经递质的合成,有助于缓解焦虑 和抑郁情绪。
绿色食品知识培训资料
目录
• 绿色食品概述 • 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加工 • 绿色食品的营养与健康 • 绿色食品的市场与消费 • 绿色食品的安全与监管
01 绿色食品概述
定义与特点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定义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 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 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 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 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 安全、优质的食用农产 品及其加工产品。
无污染
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 严格控制化学农药、合 成肥料等的使用,确保
产品无污染。
安全
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加工 过程符合国家相关法律 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
的安全性。
优质
绿色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优于普通食品,能够满 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
的需求。
绿色食品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为了适 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
包装材料
绿色食品的包装材料应环保、无毒,符合相关标准。
标识管理
绿色食品应具有统一的标识,以便消费者识别和购买。同时,标识的使用和管理 应遵循相关规定。
03 绿色食品的营养与健康
绿色食品的营养成分

第一章_绿色食品概述

第一章_绿色食品概述

第一章绿色食品概述本章要点1.绿色食品的概念以及与国际同类产品的区别和联系2.绿色食品产生的国内外背景3.有机农业与其他可持续农业形式的关系第一节绿色食品的概念根据农业有关部门的定义,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描述。

绿色象征生命和活力,而食品是维系人类生命的物质基础。

为了突出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国际有机农业的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国际上与绿色食品相类似的还有有机食品(农产品)、生态食品(农产品)、生物动力学农产品等。

应该说,绿色食品和这些同类食品的生产要求大部分是相同的,包括a.关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确保食品的安全性;c.强调第三方认证。

但在具体的生产和认证要求方面,绿色食品和这些食品还存在差别。

比如我国的A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化学品,AA级绿色食品不允许使用化学品,但目前我国认证的绿色食品中绝大部分为A级绿色食品,而有机食品等是不允许使用化学品的;绿色食品强调基地的生产环境条件和最终产品质量的检测,而有机食品除了强调这两者外,还特别重视对于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体系以及产品可追踪性的检查和认证;绿色食品以产品为认证对象,而有机食品的认证对象是土地和生产者。

因此,不能将绿色食品与国际上的同类食品完全划等号,在阅读本教材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

在保护环境和保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通过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并提高生命质量是全球的共同使命。

发展绿色食品,从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人手,以开发无污染食品为突破口,改革传统食物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实现农业和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将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增进人民健康紧密地结合起来,促成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绿色食品概述

绿色食品概述

41

标志使用期为3年,到期后必须重新 检测认证。这样既有利于约束和规范 企业的经济行为,又有利于保护广大 消费者的利益。
42
绿色食品标志许可使用编号
43
有机食品标志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 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 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 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 产品。
10
2、绿色食品产生的背景

国际背景
★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代农业发展的得与失
11
20世纪以来,地球上发生了3种影响深远的变化:
a 发达国家率先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武装农业, 显著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 财富,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b 随着人口急剧增长,食物供需矛盾增大; c 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的 矛盾,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 构成了新的障碍,也影响了子孙后代的发展。
39

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作为特定的产品 质量证明商标,已由中国绿色食品 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 册,其商标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 和国商标法》保护。
40

凡具有生产“绿色食品”条件的单位和 个人自愿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者,须 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或省(自治区、 直辖市)绿色食品办公室提出申请,经 有关部门调查、检测、评价、审核、认 证等一系列过程,合格者方可获得“绿 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56
⑵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标 准不同。 它们之间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有机食 品的标准比绿色食品高,有机食品被称为 “纯而又纯”的食品,从基地到生产,从 加工到上市,有机食品都有更严格的要求。
57
◆有机食品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 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转基因等 人工合成物质。

绿色食品重点

绿色食品重点

名词解释1.Green Food:即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2.CGFDC: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是组织和指导全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权威机构。

3.IFAOM: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旨在通过发展有机农业保护自然和环境,它联合各成员致力于发展集生态、社会和经济为一体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CA: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决定组建并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的主管机构。

5.土壤肥力: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6.土壤质量:即土壤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维持生物的生产力、保护环境质量以及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

7.光合细菌:简称PSB,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特殊生理类群原核生物。

8.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称为良好操作规范9.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일10.IPM:即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在以整个作物系统中生物群落为调节单元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协调各种保护措施改善和增强有益生物的诱导因子,制约有害的生物因子,恢复人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使益害生物种群达到某种生态平衡,从而可长期有效地压抑有害生物暴发与为害。

简答题1.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三个显著特征答:①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

②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③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

2.绿色食品发展历程答:一、起步阶段:从1990年-1993年,是我国绿色食品从全国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4年-1996年,是我国绿色食品事业向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

绿色食品知多少详解

绿色食品知多少详解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食品分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二种。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 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 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 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A级绿色食品(等同有机食品),系指在 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 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 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绿色食品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这一方 面大大地丰富了这些国家的食品供应,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就是随着农用化学物质源源不断 地、大量地向农田中输入,造成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到 农作物和畜禽体内,导致食物污染,最终损害人体健康。可见,过度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农业(也叫 做“石油农业”),会对环境、资源以及人体健康构成危害,并且这种危害具有隐蔽性、累积性和长期 性的特点。



消费者怎样识别绿色食品凡绿色食品产品的包装必须做到(1〕“级绿色食品的四位一体”,即标志图形、 “绿色食品”文学、编号及防伪标签。(2〕AA级绿色食品标志底色为白色,标志与标准字体为绿色;而 A级 绿色食品的标志底色为绿色,标志与标准字体为白色。(3〕“产品编号”正后或正下方写上“经中国绿色食品 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文字,其英文规范为“Certified Chinese Creen Food Product”。(4〕绿色 食品包装标签应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7718-94。标准中规定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以下几方面的内 容:食品名称;配料表;精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销售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 和储藏指南;质量(品质等级〕;产品标准号;特殊标注内容。

(完整版)绿色食品的生产与标准

(完整版)绿色食品的生产与标准

二、绿色食品工程
绿色食品工程
以开发绿色食品为核心,将农学、畜牧学、兽医 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 原理综合运用到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以及 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各环节中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 的无公害污染的优质食品的产供销及管理系统,逐步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良性循环的系统 工程。
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人手,通过对 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 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而不是简单地禁止生 产过程中化学合成物质的使用。
意义:
(1)可以保证绿色食品生产原料和初级产品的质量;
(2)有利于强化生产者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最终 将种植业、养殖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建立在资源和环境 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
第七章 绿色食品的 生产与标准
第一节 概述
一、绿色食品的概念和特征 (一) 绿色食品的概念
绿色食品(Green food)
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 经专门机构认定(如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简称 CGFDC)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食品。
绿色食品特定生产方式
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加工,对产品实施全程 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管理,实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产前:环境监测、原料检测
产中:各环节强调技术投入,是关键环节
产后:包装、防伪、贮运、销售
(三) 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
显著特色: 实行统一、规范的标志管理,即 对合乎特定标准的产品发放特定的标志,以证明 该产品的特定身份以及与一般同类产品的区别。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将质量认证和商标管理紧密结合:
既使绿色食品的认定具备产品质量认证的严格性和 权威性,又使商标使用具备法律地位;

绿色食品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

2、绿色食品标准的作用
是绿色食品质量认证的和质量体系 认证的基础 是开展绿色食品生产活动的技术、 行为规范 是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提高绿色 食品生产水平的指导性文件
是维护绿色食品生产者和消 费者利益的技术和法律依据 是提高我国食品质量,• 增强 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 力,促进产品出口创汇的技 术目标依据
1、绿色食品概念
指遵循可持续发 展原则,按照特定生 产方式生产,经专门 机构认定,许可使用 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 无污染的安全、优质、 营养类食品。
特定生产方式
绿色食品要求产品在特定的 生产方式下生产,特定的生 产方式就是指按照标准生产、 加工;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 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 管理。
4、绿色食品的特征
是绿色食品的特征。
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 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 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 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 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 绿色食品的优质特性不仅包括产品 的外表包装水平高,而且还包括内 在质量水准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又 包括两方面:一是内在品质优良, 二是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
⑵对饲料添加剂进行严格控制。如禁 止使用任何药物性饲料添加剂、禁止 使用激素类、安眠镇静类药品。饲料 添加剂使用种类和方法要符合绿色食 品饲料添加剂要求。 ⑶对饲料加工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包括原料仓储、饲料加工、成品包装 及仓储、与普通饲料区别管理体系。
⑷要求生产者供给动物充足的营养,提供 良好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动 物自身抗病力,生猪疾病以预防为主,建 立严格的动物安全体系和生产记录。 ⑸原则上要求有专用的绿色食品生猪屠宰、 分割、冷藏车间,其卫生管理要符合绿色 食品动物卫生准则的有关要求:要求建立 严格的检验制度(如胴体检验、寄生虫检 验):屠宰厂、分割车间用水应符合绿色食 品加工用水质量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严格地讲,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发展绿色食品,从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入手,以开发无污染食品为突破口,将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增进人们健康紧密地结合起来,促成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绿色食品特定的生产方式是指按照标准生产、加工;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管理。

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

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

绿色食品的优质特性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表包装水平高,而且还包括内在质量水准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又包括两方面:一是内在品质优良,二是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

为了保证绿色食品产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特性,开发绿色食品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标准包括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以及其它相关标准,它们构成了绿色食品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为了一般的普通食品区别开,绿色食品由统一的标志来标识。

绿色食品标志由特定的图形来表示。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

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

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

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的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

技术手段是指按照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认证,只有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企业和产品才能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

法律手段是指对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和产品实行商标管理。

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已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专用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返回顶部』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三个显著特征:(一) 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

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

(二) 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

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

(三)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

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返回顶部』绿色食品开发管理体系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严密的质量标准体系、全程质量控制措施、网络化的组织系统、规范化的管理方式。

(一)严密的质量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产品包装标准和储藏、运输标准构成了绿色食品一个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绿色食品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主要原料的产地,其生长区域内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和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对该地区域直接构成污染威胁,从而使产地区域内大气、土壤、水体等生态因子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并有一套保证措施,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指绿色食品种植、养殖和食品加工各个环节必须遵循的技术规范。

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在总结各地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生产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要求,指导绿色食品生产者进行生产和加工活动。

绿色食品最终产品必须由定点的食品监测机构依据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检测合格。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是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制定的,其突出特点是产品的卫生指标高于国家现行标准。

绿色食品产品包装标准规定了产品包装必须遵循的原则、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标识内容等要求,目的是防止产品遭受污染,资源过度浪费,并促进产品销售,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有利于树立绿色食品产品整体形象。

(二)全程质量控制措施。

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以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

在绿色食品开发过程中,生产前由定点环境检测机构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以保证生产地域没有遭受污染;生产过程中,由委托管理机构派检查员检查生产者是否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生产,检查生产企业的生产资料购买、使用情况,以证明生产行为对产品质量和产地环境质量是有益的;产后由定点产品监测机构对最终产品进行监测,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三)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

中国绿色食品实行统一、规范的标志管理,即通过对合乎特定标准的产品发放特定的标志,用以证明产品的特定身份以及与一般同类产品的区别。

从形式上看,绿色食品标志管理是一种质量认证行为,但绿色食品标志是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一个商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严格保护,在具体运作上完全按商标性质处理。

因此,绿色食品在认定的过程中是质量认证行为,在认定后是商标管理行为,也就是说,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实现了质量认证和商标管理的结合。

实现这个结合既使绿色食品的认定具备产品质量认证的严格性和权威性,又具备商标使用的法律地位。

实施绿色食品标志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规范企业的生产和流通行为,而且有利于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争创名牌,开拓市场,而且有利于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绿色食品标志的商标注册和规范使用,使绿色食品具有了可识别性。

其经济学意义在于:一方面,可识别性使绿色食品再生产过程的内在价值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可识别性使绿色食品再生产过程的内在特征外在化,从而为绿色食品逐步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创造了条件。

(四)高效的组织网络系统。

为了将分散的农户和企业组织发动起采进入绿色食品的管理和开发序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构建了三个组织管理系统,并形成了高效的网络:一是在全国各地委托了分支管理机构,协助和配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绿色食品宣传、发动、指导、管理、服务工作;二是委托全国各地有省级计量认证资格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三是委托区域性的食品质量监测机构负责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测。

绿色食品组织网络建设采取委托授权的方式,并使管理系统与监测系统分离,这样不仅保证了绿色食品监督工作的公正性,而且也增加了整个绿色食品开发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返回顶部』与常规现代农业和食品业生产体系相比,绿色食品开发管理体系具有以下的特征:(一)在发展的目标上,绿色食品生产在追求高产量、高效益的同时,融进了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质量控制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仅要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结合,而且要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在技术路线上,强调谨慎地选择、组合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尤其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优秀农艺技术和当今高新技术,以适度的技术,配合一体化的管理,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获取综合效益。

(三)在生产方式上,通过制定标准,推广生产操作规程,配合技术措施,辅之以科学管理,将农业生产过程的诸环节紧密融为一体,实现了产加销、农工商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业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和农业生态经济的高效率、高效益产出。

(四)在产品质量控制的方式上,首先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并将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自觉融入了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之中。

另外,通过满足消费者对食品提出的高要求,促使生产者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最终形成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观念和模式。

(五)在管理的方式上,通过对产品实行统一、规范的标志管理,实行了质量认证和商标管理的结合,从而使生产主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明确了自身的组织行为和生产行为规范。

(六)在组织方式上,通过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和推广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将分散的农户有组织地归入了绿色食品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将分散的产品有组织地推向了国内外市场,从而通过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一个无形中介组织构造出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形象和体系。

1990年5月15日,中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

中国绿色食品事业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提出绿色食品的科学概念→建立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系统组织绿色食品工程建设实施→稳步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推进。

第一阶段,从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1990一1993年)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在农垦系统正式实施。

在绿色食品工程实施后的三年中,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在农业部设立绿色食品专门机构,并在全国省级农垦管理部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以农垦系统产品质量监测机构为依托;建立起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测系统;制订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制订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有关管理规定;对绿色食品标志进行商标注册;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组织。

与此同时,绿色食品开发也在一些农场快速起步,并不断取得进展。

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实施的当年,全国就有12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

1993年全国绿色食品发展出现第一个高峰,当年新增产品数量达到217个。

第二阶段,向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1994年一1996年)这一阶段绿色食品发展呈现出五个特点:(1)产品数量连续两年高增长。

1995年新增产品达到263个,超过1993年最高水平1.07倍;1996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新增产品289个,增长9.9%。

(2)农业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1995年绿色食品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700万亩,比1994年扩大3.6倍,1996年扩大到3200万亩,增长88.2%。

(3)产量增长超过产品个数增长。

1995年主要产品产量达到210万吨,比上年增加203.8%,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4.9个百分点;1996年达到360万吨,增长71.4%,超过产品个数增长率61.5个百分点,表明绿色食品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