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组成

合集下载

《物质的组成》课件

《物质的组成》课件
状态
物质的状态也是物理性质之一,它描述了物质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 。例如,水在常温下是液态,而在低温下会变成固态或气态。
气味
物质的气味也是物理性质之一,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气味。例如, 硫磺具有刺激性气味,而氧气则无味。
密度
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它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 之一。例如,铁的密度比水大,因此铁块会沉入水中。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
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 学键结合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粒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之
一。
分子的性质
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能保 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的运动速 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 动速度越快。
分子的构造
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 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单 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称 为化合物分子。
《物质的组成》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物质的基本组成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性质 •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关系 • 物质的组成与物质的变化 • 物质的组成与物质的分类
01
物质的基本组成
原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化学 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 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稳定性
物质的稳定性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保持其自身结构 的性质。例如,钻石是世界上最稳定的物质之一,它在常 温常压下几乎不会发生变化。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的化学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例 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状态等方面发生变化,但物质的 化学组成不发生变化的过程。例如,冰融化成水是一种物理 变化,因为虽然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水的化学组成没有发生 变化。

物质组成的描述、化学用语

物质组成的描述、化学用语
+2
3、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水果和 蔬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 体免疫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它有防癌 作用。根据维生素的化学式,你可获得哪 些信息?(简要写出三点) 维生素C 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维生素C是由C、H、 O三种元素组成的。 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76 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C:H:O=9:1:12
考点三
表示粒子个数
元素的化合价数
每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xRy
±n

表示1个分子所 含的原子个数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说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含义: (1)2H
两个氢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2SO2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二氧化硫分子
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3)Mg2+ 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4)MgO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宏 观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微 观
表示物质分子的构成 表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
( C 6 H8 O 6 )
4、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 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 C6H10S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 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B.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C.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10:3 D.大蒜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构成的。
√ √ √
5、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6、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7、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变化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变化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变化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无论是自然界中的天体、植物、动物,还是人类制造的日常用品,都由不同的物质组成。

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变化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改善生活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物质的组成以及化学变化的机理。

一、物质的组成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物质是由同种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特定的物理性质。

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组成和性质可以随时改变。

1.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元素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础,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个。

例如,氢、氧、铁、锌等都是化学元素,它们无法通过化学手段分解成其他物质。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化学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组成比例是固定的,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元素。

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都是常见的化合物。

二、化学变化的机理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多种类型。

1.合成反应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结合成新物质的反应。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键被打破,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化学键。

例如,2H2 + O2 → 2H2O即是水的合成反应。

2.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的反应。

反应物的化学键被打破,原子重新组合成不同的物质。

例如,2H2O → 2H2 + O2即是水的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元素或离子置换了反应物中另一种元素或离子的反应。

反应物中的原子或离子与生成物中的原子或离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学键。

例如,Cu + 2AgNO3 → 2Ag + Cu(NO3)2即是铜和硝酸银发生的置换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同时,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称为还原剂,而获得电子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具有(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没有数量意义,只论,不论个数。

2、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原子是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但原子的要发生变化。

少数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等直接由原子构成。

金属单质也可以认为由原子构成,但实际是由和构成的。

离子:带的原子或原子团。

绝大多数盐、强碱和某些低价态金属氧化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注:元素有两种存在的形式,在单质中的元素称为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元素称为元素。

二、物质的分类1、基本概念(1)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2)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3)单质:同种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游离态)(4)化合物: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化合态)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盐:由和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由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注:1、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2、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常见的分类方法常用的两种是______ ______法和_____ _______法。

注: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2、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

如题型一、物质的分类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2O、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煤的干馏B 石碱的风化C 丁烷的裂化D 石油的分馏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贮罐贮运浓硫酸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5.通过复习总结,下列归纳正确的是()A.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B.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并伴有能量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也没有能量变化6.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H2SO4、NaOH——腐蚀品B.CH4、C2H4——易燃液体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D.KMnO4、K2Cr2O7——氧化剂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由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 SiO2转变成H2SiO3B Cu(OH)2转变成Fe(OH)2C CaCO3转变成Na2CO3D Cu转变成Cu(NO3)2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有机物不导电B.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C.SO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9.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10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三、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_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微观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

2.宏观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化合物组成。

3.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特点:互为同位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6.定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成的纯净物。

7.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3.溶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于溶剂中。

4.浊液: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

5.胶体: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粒子介于1-100nm之间。

五、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六、物质的鉴别与分析1.鉴别: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区分。

2.分析: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七、物质的制取与合成1.制取: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获取物质。

2.合成:通过化学反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新的物质。

八、物质的用途与环境保护1.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

2.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涉及元素、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等多种概念,以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鉴别、分析、制取、合成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为学习化学和其他科学领域奠定基础。

习题及方法:1.习题:区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方法:根据纯净物的定义,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因此,选项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2.习题: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化合物?方法: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成的纯净物。

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物质的结构和组成

9、下列关于H2和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元素 B.都含有氢分子
) C.都含有氢离子 ) D.都是化合物
10、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1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C.50mL 酒精与 5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100mL——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12、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 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 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原子
物质
元素
离子
练习: 一、判断正误: 1、分子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 2、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 )
3、分子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5、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
) 4、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6、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 )
7、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B.一个 O4 分子中含有 2 个 O2 分子 D.O4 和 O2 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
(3)由原子序数为 8 和 13 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 (4)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 4、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 是( A.O ) B.Zn C.N2 D.CO )
5、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

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只有一种分子或原子)有固定的组成,有化学式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
、N
2
、Cl
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含有多种分子)无固定组成,无化学式。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一种元素)
纯净物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HCl H2SO4HNO3
碱NaOH Ca(OH)2 KOH
盐NaCl CuSO4 Na2CO3
注意:同种元素可形成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

因此描述单质和化合物时必须指明是纯净物。

例如:CO和CO2 都是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O3 和O2 都是有氧元素组成的单质;H2O2和H2O组成元素也相同。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物质的组成 1.构成粒子2.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此时元素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此时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3.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常见物质类别5.注意事项(1)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O 2与O 3的混合物。

(2)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如正丁烷与异丁烷的混合物。

(3)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属于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CH2—CH2)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4)一个一元强酸分子一定能电离出一个H+,电离出一个H+的不一定是一元酸(如NaHSO4)。

(5)盐中的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阳离子,也可能是NH+4。

(6)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

如金刚石由原子构成,NaCl由离子构成。

(7)熟记几种常见混合物:水煤气(CO、H2)、爆鸣气(H2、O2)、水玻璃(Na2SiO3+H2O)、福尔马林(甲醛+水)、碱石灰(CaO+NaOH)、漂白粉[Ca(ClO)2+CaCl2]、玻璃、水泥、铝热剂等。

(二)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3.无机物的一般树状分类法示例[注意]识别氧化物的分类误区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SiO2、Fe2O3都不溶于水,也不跟水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化学式的意义课型新授序号备课人单位
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分析: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2. 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重点:化学式的概念、化学式的意义
难点:化学式的意义,元素符号的意义。

学情分析
本课时为化学式的意义,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化学时就已经接触过化学式,只不过只知道是化学符号还没有形成化学式的概念,由此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有关一系列的知识点。

在讲授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原由的基础知识和学生的能动力展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对于化学式的意义这一难点可采用多加练习来突破。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

过程与
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化学式涵义的讲解进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方法
与媒体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练习法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什么是元素?用什么来表示元素?
2.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硅、氢、氟、氯、钠、铝、
钾、钙、
铜、锌、银、金、钡
3.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F、H、N、O、5Fe、10Mg
[设问引入]我只有元素组成,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一
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否也可以用一种或几种元素符号
组成的式子来表示呢?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到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
由不同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见任何一种纯净物都有一定的组成,也
就是说,一种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这些元素的质量比或原子
个数比都是一定的。

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物质,常用元素符号
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如用O2、H2O、MgO、分别表示氧气、水、
氧化镁、的组成。

[板书]一.化学式
1.概念: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讲解]各物质的化学式是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的组成后得出的,一
种物质
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复备
例:从水的化学式H2O,我们可知
(1)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
(2)在水分子中氢原子数与氧原子数之比为2∶1 H2O不仅是水的化学式,还表示一个水分子,有些化学式不仅
能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还表示这种物质的分子构成,如H2O 表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还表示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

[板书]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组成该物质的元素
微观①表示构成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②表示构成一个该分子的原子及其数目
二.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直接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金属单质镁 Mg 铁 Fe 铜 Cu
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碳 C 硫 S 磷 P
稀有气体氦气 He 氖气 Ne 氩
气 Ar
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分
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氧气 O2氮气 N2氢气 H2氯气Cl2臭氧
O3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