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及意义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PPT精选全文

3、紫外线灯管使用要求
在室内无人状态下,采用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m-2.2m。
01
02 安装紫外线灯管的数量为平均≥1.5W/m³,照射时间≥30min。紫外线灯管安装数量为平均1.5W/m³计算公式:房屋面积×1.5÷灯管功率数
消毒时对环境的要求: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空气时,关闭门窗,保持消毒空间内环境清洁、干燥。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20℃-40℃,相对湿度低于80%。
培养皿放置方法
√
培养皿室温放置30分钟;布皿时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将盖子平移并扣放于培养皿边缘(严禁手、头等从培养皿上方越过),避开送回风口正下方;收皿时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
顺序
Ⅰ类环境: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Ⅱ、Ⅲ、Ⅳ类环境:0.8m~1.5m
高度
采样前应开启洁净系统(Ⅰ类)/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Ⅱ、Ⅲ、Ⅳ类),放置培养皿时行走及动作要轻,尽量减少对流动空气的影响。
2、采样频率
3、采样方法
不涂抹指缝
打开无菌棉签点燃酒精灯,灼烧试管口后打开试管
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再次灼烧管口,贴好条形码。
备齐物品,采样人员规范着装,采样人员与被采人员规范进行手卫生
3.将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被采样者五指并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²),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
1、采样前准备
每季度
每月
医院感染暴发
每月对血液透析中心(室)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
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病原微生物的检测,采样时机为工作中随机采样。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ppt课件

采样方法
结果判定:
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符合 GB50333的要求。
Ⅱ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15min·平皿
Ⅲ、Ⅳ类区域:细菌总数≤4cfu/5min·平皿
监测频度 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 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
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 用cfu/件表示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监测方法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沉降法)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平板暴露法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 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
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 间(I类环境暴露30min,Ⅱ类环境暴露15min, Ⅲ、Ⅳ类环境暴露5min)后盖上平皿及时送检。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 监测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追寻
消毒方法是否正确。 规范采集标本的意义: 采集标本准确,无污染,培养结果才准
采样方法正确吗?
结果判断
卫生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 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 数应≤5cfu/cm2
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判定
医院环境分类:
I类环境:洁净手术部和其它洁净场所
II类环境:非洁净手术部、产房、导 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重症 监护病区、新生儿室
《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注意事项
1、采样前关好门窗和空调 ,无人走动情况下 2、对于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 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 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紫外线灯一般按 每m3空间装紫外线灯瓦数≥1.5W,计算出装灯数。 3、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供应室洁净区、ICU。 可选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 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这些空气消毒器可用于有人 在房间内空气的消毒。 4、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 只能采用层流通风。
宿州眼球事件
▪ 2005年12月11日,宿州,为10名患者 做白内障手术。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 感染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
▪ 手术间进行了一例中耳炎手术,患者 排出大量含绿脓杆菌的脓性分泌物, 之后于上午10点,在这间手术间进行 了眼科手术,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多, 十位病人全部做完手术。下午开始出 现感染……
▪ 目前做法 • 放弃形式,依据科学,追求实效 • 重视过程监控 • 能持续改进提高
环境微生物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类别
范围
Ⅰ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 房
Ⅱ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
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 区、烧伤病房、ICU
Ⅲ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
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 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重视!
▪ 无菌手术室与污染手术室混用,管理混乱; ▪ 手术器械存在混用,未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 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短,不能保证灭菌时间,采用
浸泡法消毒,导致手术器械污染; ▪ 操作过程中污染; ▪ 使用的医疗器材被污染。
深圳孕妇感染事件开庭: 46人索赔两千多万
环境卫生学监测培训课件

意义
它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 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于制定环境 政策、规划和管理措施具有至关重要 的意义。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
掌握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预警和预防环境污染事件,为环境保护和人类 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任务
对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进行监测,评价环境质量;发现环境污染 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
环境卫生学监测培 训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环境卫生学监测概述 •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与技术 • 环境卫生学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 环境卫生学监测应用与实例
01
环境卫生学监测概述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环境卫生学监测是对环境中各种影响 人类健康的因素进行系统、科学、定 量的观测和检测,以评价环境质量, 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以评价土壤环境质量。
污染物溯源分析
结合同位素技术、指纹图谱方法 等,对环境中污染物来源进行解 析,为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监测方法
生物群落监测
通过观察、调查环境中生物群落的结构、种类、数量等变化,评 估生态环境质量及受污染程度。
生物标志物监测
分析生物体内特定化学物质含量、酶活性等生物标志物,以评价环 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及生物个体的影响。
趋势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运用预测模型对未来 环境卫生趋势进行预测。
结果报告与解读
将分析结果以报告形式呈现,对结果 进行解读,提出改进建议和环境卫生 策略。
04
环境卫生学监测应用与实 例
环境卫生学监测在公共场所的应用
空气质量监测
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办公室、公园等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检测空气 中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氮等,以确保公众健康。
它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 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于制定环境 政策、规划和管理措施具有至关重要 的意义。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
掌握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预警和预防环境污染事件,为环境保护和人类 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任务
对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进行监测,评价环境质量;发现环境污染 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开展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
环境卫生学监测培 训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环境卫生学监测概述 •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与技术 • 环境卫生学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 环境卫生学监测应用与实例
01
环境卫生学监测概述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环境卫生学监测是对环境中各种影响 人类健康的因素进行系统、科学、定 量的观测和检测,以评价环境质量, 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以评价土壤环境质量。
污染物溯源分析
结合同位素技术、指纹图谱方法 等,对环境中污染物来源进行解 析,为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监测方法
生物群落监测
通过观察、调查环境中生物群落的结构、种类、数量等变化,评 估生态环境质量及受污染程度。
生物标志物监测
分析生物体内特定化学物质含量、酶活性等生物标志物,以评价环 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及生物个体的影响。
趋势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运用预测模型对未来 环境卫生趋势进行预测。
结果报告与解读
将分析结果以报告形式呈现,对结果 进行解读,提出改进建议和环境卫生 策略。
04
环境卫生学监测应用与实 例
环境卫生学监测在公共场所的应用
空气质量监测
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办公室、公园等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检测空气 中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氮等,以确保公众健康。
环境卫生学及管理监测(PPT73张)

9cm直径平皿暴露规定时间后,收集培养皿
37.℃±1℃恒温箱培养48h后观察结果 记录每个平皿上的菌落数 计算结果(平均每平皿的军落数):.....≤4cfu/(15min.Ф9cm平皿) .........≤4cfu/(5min.Ф9cm平皿)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手术区: Ⅰ级 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9m,两端至少各外 推0.4m后 (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Ⅰ级 眼科专 用手术室手术区每边不 小于1.2m; Ⅱ级 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6m,两端至少各外 推0.4m后 (包括手术台)的区域; Ⅲ级 手术台四边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 )的区域; Ⅳ级 不分手术区和周边区。 周边区:洁净手术室内除去手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
外科手消毒监测采样
2
(三)检测方法:
• 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 振打80次,用无菌 吸管吸取1.0ml待检样品接种于灭 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 2个平皿,平皿内加入已溶化 的45℃-48℃的营养琼脂 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 待琼脂凝固,置36℃±1℃ 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二、紫外线灯监测
• 2003年11月1日,《紫外线杀菌灯》实施新的国家标准: GB 19258-2003。新标准对紫外线灯强度和寿命都提出 更高的要求。新灯管30w、40w辐照强度不同。 • 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测试。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直管紫外线灯(30w)新灯管的 辐照度值在灯管下方垂直1m的中心处,应≥90uw/c㎡,使 用中的灯管的辐照度值应≥70uw/c㎡。低于此值应予更换。 • 辐照强度检测关键参数 • 1.镇流器(电感、电子、基准) • 2.电压 • 3.强度仪(253.7nm、检定)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及意义

政策评估:定期评估环境保护政策的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
促进可持续发展
监测环境质量:了解环境状况为制定环保政策提供依据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
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绿色产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THNK
监测方法:采用大气采样器、分析仪器等设备进行采样和分析
监测频率:根据环境状况和监测需求治理、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水质监测
监测目的:确保水质安全防止污染
监测项目: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
监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生物监测法、物理监测法等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监测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健康
评估环境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保障公众健康:监测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预防疾病
监测环境污染:了解环境污染程度为治理提供依据
促进可持续发展:监测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环境意识: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预测环境变化趋势
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效应来间接测量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监测的意义:保障公众健康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环境卫生学监测意义
PRT THREE
保障人类健康
监测环境污染:及时发现并控制环境污染保障人类健康
预防疾病:通过监测环境污染预防疾病发生保障人类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监测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类健康
监测频率:根据水质状况和监测目的确定
监测结果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确保水质安全
土壤监测
目的:了解土壤污染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及采样方法 ppt课件

≤1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Ⅳ类环境
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注射、换 药等)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及病区等
≤10 不得检出
注:★致病菌指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
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ppt课件
63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4、注意事项
①根据物体表面是否规则选用规格板或直接涂擦的方法进 行采样。
ppt课件
88
使 用 中 碘 伏 染 菌 量 采 样
ppt课件
89
ppt课件
90
2、消毒、灭菌剂的监测
(3)结果判定
53
打开试管,烧试管口与橡胶塞
ppt课件
5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棉拭子蘸取 相应中和剂
ppt课件
55
烧试管口与橡胶塞,并塞紧橡胶塞
ppt课件
56
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
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
ppt课件
57
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操作步骤分解
ppt课件
58
方法一:将手接触的部分折断或剪断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试管中
ppt课件
65
四、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ppt课件
66
①
②紫外线消毒
ppt课件
67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
①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 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②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 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③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ppt课件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及意义

(二)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的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
1、采样时间 动前采样。
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
•
2、准备物品
直径为9cm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的空气消毒效果监 测
3、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 外对角线 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m2,设 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室内面积>30m2 室内面积≤30m2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监测方法 5、培养应必须设2次空白对照 第1次对照:为培养皿对照,每监测批次中取1个培养 皿做对比试验,培养皿不打开直接培养, 用于检测培养皿是否合格。 第2次对照:为操作过程对照,每室或每区取1个对照 皿,对操作过程做对照试验,模拟微生物 检测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打开后应立即封 盖,用于检测培养操作过程是否合格。
Ⅳ
5个/30minΦ90皿 (175个/m3)
5
300000级
Ⅳ 肛门外科及污染类等手术
注:1、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 2、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
结果判定2、洁净辅助用房空气细菌菌落数标准
等级 用房名称 沉降菌(浮游法)细菌 最大平均浓度 空气洁净度 级别
医务人员手和皮肤消毒效果监测 (3)皮肤粘膜采样: 采样时间:按照产品使用说明规定的作用时间,达 到消毒效果后及时采样。 采样方法: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皮 肤处,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 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 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 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再用 酒精灯烧烤试管口及帽后盖好试管,做好标记,填 写化验单,立即送检。 不规则的皮肤可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1、物品准备: (1)衣帽整齐、戴帽子口罩。 (2)准备物品:采样化验单、5×5cm标准灭菌规格板、装有
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无菌棉签、酒精灯、 火柴、试管架、标记笔、无菌剪刀。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2、采样要求 (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
皿做对比试验,培养皿不打开直接培养, 用于检测培养皿是否合格。 第2次对照:为操作过程对照,每室或每区取1个对照 皿,对操作过程做对照试验,模拟微生物 检测操作过程,但培养皿打开后应立即封 盖,用于检测培养操作的要求。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监测方法
局部百级、周围千级( 手术区, 周边区) 手术区布放13点 周边区布放8点(每边内2点)。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监测方法
局部千级、周围万级:( 手术区, 周边区) 手术区布放3点(对角布点)。 周边区布放6点(长边内2点,短边内1点)。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监测方法
局部万级,周围十万级( 手术区, 周边区) 手术区布放3点(对角布点)。 周边区布放4点(每边内1点)。
6、布点高度 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若有固定设备、 仪器(如手术床等),可放置在设备上。
ICU、静配中心、 洁净手术室
7、布点位置及数量 测试皿、对照皿在洁净间内均匀布置。 注意:手臂及头不可越过培养皿上方,行走及放置动作 要轻,尽量减少对流动空气的影响。具体布点数量及位 置见图。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监测方法
19
(二)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的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 1、采样时间 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 动前采样。
• 2、准备物品 直径为9cm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22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的空气消毒效果监 测
3、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 m2,设内、中、 外对角线
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m2,设
行采样。 (2)根据物体表面是否规则,采取规格板或直接涂擦采样。 (3)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监测方法
局部十万级,周围三十万级( 手术区 周边区) 手术区布放3点(对角布点)。 周边区布放2点(每边内1点)。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监测方法
十万级: ( 手术区, 周边区) 布放5点(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监测方法
三十万级: 面积>30m2布放4点。面积≤30m2布放2点。 (避开送风口正下方)。
6
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部门
WS/T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规定: 监测部门: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层流 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 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烧伤病房的空气净化与消毒质量进行监测。
7
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频度
空调系统达到自净时间(Ⅰ级洁净手术室和洁净 辅助用房监测前,系统已运行15min,其他洁 净房间应已运行40min。)并处于开启状态,然后
进行测试,室内应无工作人员。 2、准备物品 直径为9cm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监测方法
3、监测人员要求 穿洁净服,戴帽子口罩,手卫生。 动作要轻,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点处,采样高度为距离地面0.8m~1.5m,采样时
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边延,暴露5min,盖 好,做好标记,填写化验单立即送检。
病区治疗室等 24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的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 6、检测方法 将送检平皿置36℃+-1 ℃恒温箱培养48h, 计数菌落数。
• 注意:采样前关闭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 分钟进行采样。
28
结果判定4:环境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Ⅲ、Ⅳ类)
•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 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 (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 诊及其病房
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
29
二、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室内面积>30m2
室内面积≤30m2
23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的空气消毒效果监 测
4、布点顺序 从房间最靠里的点开始布置,最后布 置门附近的点,然后人员撤出。收培养皿的顺序相 反,从门附近的培养皿开始收。
5、采样方法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室内各采样
25
结果判定1、洁净手术室空气培养标准菌落数
26
结果判定2、洁净辅助用房空气细菌菌落数标准
27
结果判定3、环境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Ⅱ类)
•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 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血液病病区
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及意义
1
中华人民 共和国卫 生部发布
2012-04-05发布 2012-08-01实施
2
监测的对象及方法
其它
空气 监测对象及方法
物表
内镜
消毒液
手
3
空气
环境卫生学监测对象
物表
手
4
二、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方法 • (一)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 (二)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监测频度: • 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 • 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
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 • 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
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8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 洁净手术室房间清洁并擦拭消毒后,使净化
4、布点顺序 放置培养皿从总平面中最靠里的房 间开始布置,依次向外,最后人员撤出.每间房 间也是从房间最靠里的点开始布置,最后布置 门附近的点,然后人员撤出。收培养皿的顺序 相反,从最外面的房间开始收,每间房间从门附 近的培养皿开始收。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监测方法
5、培养应必须设2次空白对照 第1次对照:为培养皿对照,每监测批次中取1个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