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计算(人防审图)

合集下载

人防地下室侧壁计算 RWQ1.RWQ2

人防地下室侧壁计算 RWQ1.RWQ2

地下室侧壁计算书RWQ1.RWQ2条件:1、土质参数:容重γ=18kN/mmγ` = 11kN/mm Ko=0.50,地下水头高度H1=1000mm;(在负一层)2、地下室参数:覆土层厚Lo=300mm,地下一层层高L1=4500mm,地下二层层高L2=500mm,地下三层层高L3=500mm;地面堆载p=10kN/mm d1=350mm;地下二层d2=500mm;地下三层d3=500mm;临水面保护层为50mm;3、材料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c=16.7 N/mm fy=300N/mm计算:1、荷载计算,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计算[《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6.2]堆载折算为土压力q1=Ko×p=0.50×10=5.00kN/mm地下水位以上土压力q2=Ko×γ×H1=0.50×18×1000×10=9.00kN/mm地下水位以下土压力q3=Ko×γ`×H2=0.50×11×4800×10=26.40kN/mm水压力q4=γw×H2=10×4800×10=48.00kN/mmqD=q1+Ko×γ×Lo=7.70kN/mmqC=q1+q2+(Ko×γ` +10)×(L1+Lo-H1)=72.90kN/mmqB=q1+q2+(Ko×γ` +10)×(L2+L1+Lo-H1)=80.65kN/mmqA=q1+q2+q3+q4=88.40kN/mm2、弯距计算,按多跨梁弯距分配法支座弯距调幅0.8计算,顶点按铰支座,其余按固支座,按静力计算手册计算Mdc=0;Mcd=1.2×(7×qD+8×qC)×L1/120=129.01 kN.mMcb=1.2×qC×L2/12+1.2×(qB-qC)×L2/30=1.90 kN.mMbc=1.2×qC×L2/12+1.2×(qB-qC)×L2/20=1.94 kN.mMba=1.2×qB×L3/12+1.2×(qA-qB)×L3/30=2.09 kN.mMab=1.2×qB×L3/12+1.2×(qA-qB)×L3/20=2.13 kN.m弯距分配:D点:C点:B点:A点:截面:1000×350 1000×500 1000×500线刚度i=I/L:0.79×1020.83×1020.83×10分配系数μ:0.03;0.97;0.50;0.50 0固端弯距:-129.01;+1.90;-1.94;+2.09;-2.13开始分配:--3.53;--123.58 -0.08;-0.08 00;-0.04;--61.79;0 -0.04+0.02;+0.04;+-30.90;+-30.900;+-15.45;+0.02;0 +-15.45--0.43;--15.02;-0.01;-0.01 00;-0.00;--7.51;0 -0.00支座弯距:∑=-125.03;∑=125.05 ∑=36.40;∑=-28.89 ∑=-17.62简化为Mc=125kN.m Mb=-29kN.m Ma=18kN.m支座调幅0.8后Mc=100kN.m Mb=-23kN.m Ma=14kN.m根据规范公式7.1.4:ξb=0.8÷{1+300÷[20000×(0.0033-<10-50>×10 )]}=0.5692根据规范公式7.2.1-1:受压区高度x=ho-(ho-2*M/α1/fc/b)xc=300-( 300- 2×100×10/1.0/16.7/1000)=18.13mm<ξb×ho=170.77mmxb=450-( 450- 2×-23×10/1.0/16.7/1000)=0.19mm<ξb×ho=256.15mmxa=450-( 450- 2×14×10/1.0/16.7/1000)=0.20mm<ξb×ho=256.15mm根据规范公式7.2.1-2:纵向受拉钢筋As=α1×fc×b×x/fyAsc=1×16.7×1000×18.13/300=1,009mmAsb=1×16.7×1000×0.19/300=10mmAsa=1×16.7×1000×0.20/300=11mm3、裂缝计算:弯距标准值:Mc=125/1.2=104kN.m Mb=-29/1.2=-24kN.m Ma=18/1.2=15kN.m实配钢筋为:负一层16@100钢筋面积As1=2,011mm负二层16@120钢筋面积As2=1,676mm负三层16@100钢筋面积As3=2,011mm带肋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υ=1.0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构件受力特征系数αcr =2.1对矩形截面的受弯构件:Ate=0.5×b×h负一层:Ate1=0.5×1000×350=175000mm负二层:Ate2=0.5×1000×500=250000mm负三层:Ate3=0.5×1000×500=250000mm负一层:ρte1=As1/Ate1=2010.6176/175000=0.0115负二层:ρte2=As2/Ate2=1675.51466666667/250000=0.0067负三层:ρte3=As3/Ate3=2010.6176/250000=0.0080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应力σsk=Mk/(0.87×ho×As)负一层:σsk1=104×10/(0.87×300×2,011)=199N/mm负二层:σsk2=-24×10/(0.87×450×1,676)=-37N/mm负三层:σsk3=15×10/(0.87×450×2,011)=19N/mm 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1.1-0.65×ftk/ρte/σsk负一层:ψ1=1.1-0.65×2.2/0.01/199/=0.4732负二层:ψ2=1.1-0.65×2.2/0.01/-37/=4.9965负三层:ψ3=1.1-0.65×2.2/0.01/19/=-6.5645最大裂缝宽度ωmax=αcr×ψ×σsk×(1.9×c+0.08×deq/ρte)/Es负一层:ωmax1=2.1×0.4732×199×(1.9×50+0.08×16/0.01)/200000=0.20mm4、人防计算:本工程负1层为6级人防地下室。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1、地下室外墙(DWQ1)计算主动土压力系数Ka取0.5土重度r=18KN/m³无地下水地下室9.9m深按单向板计算主动土压力q土=rHKa=18x0.5x9.9=89.1KN/m 地面荷载产生侧压力q活=10x0.5=5KN/m①竖向配筋计算计算简图三种压力产生的弯矩①地下二层弯矩支座基本组合弯矩值=(Ms+Mw)x1.27+1.4xMm=168.6KN·m支座准永久组合弯矩值=Ms+Mw+0.5Mm=129.9 KN·m跨中基本组合弯矩值=(Ms+Mw)x1.27+1.4xMm=81N·m跨中准永久组合弯矩值=Ms+Mw+0.5Mm=61.9KN·m②地下一层弯矩支座基本组合弯矩值=(Ms+Mw)x1.27+1.4xMm=147.1KN·m支座准永久组合弯矩值=Ms+Mw+0.5Mm=106.4KN·m跨中基本组合弯矩值=(Ms+Mw)x1.27+1.4xMm=67.2N·m跨中准永久组合弯矩值=Ms+Mw+0.5Mm=46.2KN·m假设壁厚地下二h2=350,地下一h1=300,混凝土强度C35(1)地下二层配筋地下室外墙外侧查表可知选筋C16@100的裂缝(0.20mm)和承载力弯矩分别为134.76KN·m、233.2KN·m,大于支座计算准永久弯矩129.9KN·m和基本组合弯矩168.6KN·m,满足要求。

且配筋率0.574%,合适。

地下室外墙内侧侧查表可知选筋C12@100的裂缝(0.20mm)和承载力弯矩分别为91.61KN·m、122.1KN·m,大于支座计算准永久弯矩61.9KN·m和基本组合弯矩81KN·m,满足要求。

且配筋率0.323%,合适。

∴外侧钢筋选配C16@100 As=2011mm²/m内侧钢筋选配C12@100 As=1131mm²/m(2)地下一层配筋地下室外墙外侧查表可知选筋C16@100的裂缝(0.20mm)和承载力弯矩分别为112.72KN·m、175.1KN·m,大于支座计算准永久弯矩106.4KN·m和基本组合弯矩147.1KN·m,满足要求。

地下室外墙计算(人防审图)

地下室外墙计算(人防审图)

地下室外墙计算(带人防)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设计校对审核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本文简称《人防规范》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1 基本资料1.2 荷载信息2 计算(1)荷载计算(2)内力计算(3)配筋计算(4)裂缝验算荷载说明:永久荷载:土压力荷载,上部恒载-平时,上部恒载-战时可变荷载:地下水压力,地面活载,上部活载-平时,人防荷载平时组合:平时荷载基本组合战时组合:战时荷载基本组合准永久组合:平时荷载准永久组合(用于裂缝计算)2.1 荷载计算2.1.1 墙上竖向压力平时组合(kN/m ):1.200×150.000+1.400×0.000=180.000 战时组合(kN/m ):1.200×0.000=0.000准永久组合(kN/m ):150.000+0.500×0.000=150.000 2.1.2 侧压荷载计算 (1) 土压力标准值(kPa)水土分算,土侧压按静止土压力计算,静止土压力系数k = 0.500地下室顶面,标高-0.600,在地面(-1.050)以上土压力起算位置,标高-1.050-1层底,标高-3.550,总埋深2.500,全位于地下水位以上-2层底,标高-6.550,总埋深5.500,地下水位以上3.750,地下水位以下1.750地下水位处, 标高-4.800,埋深3.750式中:p --------土压力(kN/m 2) p w --------水压力(kN/m 2) k --------土压力系数r --------土的天然容重(kN/m 3) r sat --------土的饱和容重(kN/m 3) r w --------水的重度(kN/m 3)h 1 --------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厚度(m) h 2 --------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厚度(m)(2)地面上活载等效土压力(标准值,kPa ): p=kG k =0.500×10.000=5.000(4) 侧压力荷载组合计算(kPa):=p 0=p w 0=p 0=p w 0===p kh ⨯⨯0.518 2.5 22.5=p w 0=+=+=p k h 1k ( )-sat w h 2⨯⨯0.518 3.75⨯⨯0.5( )-2010 1.75 42.5===p w w h ⨯10 1.75 17.5===p kh ⨯⨯0.518 3.75 33.75=p w 0注:表中所列三角荷载值是对应于各层底的荷载值(最大)-1层顶高出外地坪面,为了简化内力计算,使用插值法修正了顶面处的侧压荷载值2.2 内力计算按连续梁计算竖向弯矩按连续梁模型计算,水平向弯矩仍按板块模型计算平时组合弯矩图战时组合弯矩图准永久组合弯矩图2.3 配筋及配筋成果表2.3.1 配筋说明:(1)配筋方法水平按纯弯配筋,竖向按压弯配筋(2)单位说明:以下各表格中单位除说明外,配筋面积单位:mm2/m,裂缝宽度单位:mm,弯矩单位kN.m/m,轴力单位kN/m,配筋率:%2.4 裂缝验算按实际配筋,及相应于准永久组合的弹性内力进行计算实际配筋简图-----------------------------------------------------------------------【理正结构设计工具箱软件 6.5PB3免费注册版】计算日期: 2013-04-03 09:39:44 -----------------------------------------------------------------------文本仅供参考,感谢下载!。

地下室外墙的计算

地下室外墙的计算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1 计算方法1、1计算简图①根据墙板长边与短边支承长度的比例关系,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窗井外墙按双向板或单向板计算。

②对单层或多层地下室外墙,当基础底板厚度不小于墙厚时,可按底边固结于基础、顶边铰接于地下室顶板的单跨或连续板计算。

当基础底板厚度小于墙厚时,底边按铰接计算。

窗井外墙顶边按自由计算。

墙板两侧根据实际情况按固结或铰接考虑。

③墙板的支承条件应符合实际受力状态,作为墙板支座的基础与内墙(或扶壁柱),其内力与变形应满足设计要求。

1、2计算荷载图一地下室外墙压力分布地下室外墙承受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

竖向荷载包括地下室外墙自重、上部建筑(结构构件与围护构件)竖向荷载、地下室各层楼板传递的竖向荷载。

水平荷载包括土压力(地下水位以下为土水混合压力)、地下水压力、室外地面活荷载引起的侧压力、人防外墙等效静荷载。

2计算中需注意的问题2.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2009年版)[1]第5、8、11条与《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2005版)[2]第2、1、6条对室外地面活荷载,建议取5kN/m2(包括可能停放消防车的室外地面)。

该规定适用于有上部结构的地下室外墙,且当考虑消防车时消防车重不超过30吨。

其出发点就是行车道距离建筑物外墙总就是有一定距离的,即一般情况下汽车不可能紧贴上部建筑外墙行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对室外行车道距离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有明确规定),消防车更不可能紧贴上部建筑外墙进行消防扑救(因消防云梯车在工作时受云梯高度与仰角的制约必须与建筑物外墙保持一定距离)。

但就是,对于没有上部结构的纯地下车库,或处于上部结构范围之外的地下室外墙,以及消防车重超过30吨的,笼统地按5kN/m2计算就是有问题的,应当根据车道与地下室外墙的位置关系、地下室顶板覆盖层厚度及其应力扩散角、车辆轮压按实际情况计算。

2.2文[1]第5、8、5条计算水压力时,当勘察报告提供了地下室外墙水压力分布时,按勘察报告计算;当勘察报告未提供时,可取历史最高水位与近3~5年的最高水位的平均值(水位高度包括上层滞水),水压力按静止压力直线分布计算。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

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

精心整理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的计算1计算方法1.1计算简图①根据墙板长边与短边支承长度的比例关系,地下室外墙(挡土墙)、窗井外墙按双向板或单向板计算。

②对单层或多层地下室外墙,当基础底板厚度不小于墙厚时,可按底边固结于基础、顶边铰接于地下室顶板的单跨或连续板计算。

当基础底板厚度小于墙厚时,底边按铰接计算。

1.222.12(包(《城,重超过2.2告未提供时,可取历史最高水位和近3~5年的最高水位的平均值(水位高度包括上层滞水),水压力按静止压力直线分布计算。

则相对更为简化,要求验算地下室外墙承载力时,水位高度可按最近3~5年的最高水位(水位高度包括上层滞水)。

如果勘察报告提供了抗浮设计水位,在计算地下室外墙承载力时应按抗浮设计水位计算。

2.3 计算地下室外墙土压力时,对采用大开挖方式施工的地下室,当没有护坡桩或连续墙支护时,地下室外墙土压力取静止土压力。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静止土压力系数宜通过试验测定,当无试验条件时,对正常固结土,静止土压力系数可按表24估算。

静止土压力系数K=1-sin φ(φ为土的内摩擦角)。

当基坑支护采用护坡桩或连续墙时,除考虑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共同作用的情况外,地下室外墙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系数K 乘以折减系数0.66计算(文[1]第5.8.11条,文[2]第2.1.16条)。

例如,北京地区静止土压力系数K 一般取0.5,乘以折减系数0.66后即为0.33。

2.4计算地下水位以下土对地下室外墙的侧压力时,土的重度应取有效重度。

有效重度=饱和重度-水重度(取10kN/m3),不应用天然重度减去水重度计算有效重度。

当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只提供了土的天然重度而没有提供饱和重度时,可根据报告提供的土粒比重(土粒相对密度)和孔隙比求出饱和重度,即:饱和重度=[(土粒比重-1)/(1+孔隙比)]×水重度有效重度一般在8~13kN/m3。

北京地区一般第四纪土的有效重度可取11kN/m3。

人防地下室墙体计算书

人防地下室墙体计算书

WQ1地下室侧壁计算书条件:1、土质参数:容重γ=18kN/mmγ` = 11kN/mm K=0.50,地下水位设防高度为5100mm;2、地下室参数:覆土层厚h1=1000mm,地下室侧墙计算跨度Lo=4800mm,临水面保护层为40mm;地面堆载q=10kN/mm d=350mm,截面有效高度ho=300mm3、材料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c=16.7 N/mm fy=360N/mm 计算:1、荷载计算,土压力按静止土压力计算[《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6.2]堆载折算为土压力q1=K×q=0.50×10=5.00kN/mm地下水位以上土压力q2=K×γ×h1=0.50×18×1.00=9.00kN/mm地下水位以下土压力q3=K×γ`×(h2 + h3)=0.50×11×(0.30+4.80)=28.05kN/mm水压力q4=γw×(h2 + h3)=10×(0.30+4.80)=51.00kN/mm2、支座弯距计算,按单向板底端固定顶端简支计算,查静力计算手册m1=q1×Lo/8=5.00×4.8/8=14.40kN.mm2=q2×Lo/15=9.00×4.8/15=13.82kN.mm3=q1×Lo/15=28.05×4.8/15=43.08kN.mm4=q1×Lo/8=51.00×4.8/15=78.34kN.m3、强度计算:土压力及水压力均按恒载考虑,[《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6.2],按支座调幅计算m=0.80×1.35×(m1+m2+m3+m4)=161.62kN.mξb=0.8÷{1+360÷[20000×(0.0033-<35-50>×0.00001)]}=0.5257 《砼》规公式7.1.4x=ho-√(ho-2×m/α1/fc/b)=300-√(300-2×161.62×1000000/1/16.7/1000) 《砼》规公式7.2.1-1=34.21mm<ξb×ho=157.71mmAs=α1×fc×b×x/fy 《砼》规公式7.2.1-2=1×16.7×1000×34.21/360=1,587mm4、裂缝计算:弯距标准组合Mk=m1+m2+m3+m4=14.40+13.82+43.08+78.34=149.64kN.m实配钢筋为:18@75钢筋面积As=3,393mm带肋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υ=1.0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构件受力特征系数αcr =2.1对矩形截面的受弯构件:Ate=0.5×b×h=0.5×1000×300=175000mmρte=As/Ate=3,393/175000=0.0194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应力σsk=Mk/(0.87×ho×As)=150×1000000/(0.87×300×3,393)=169 N/mm 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1.1-0.65×ftk/ρte/σsk=1.1-0.65×2.2/0.02/169/=0.6635最大裂缝宽度ωmax=αcr×ψ×σsk×(1.9×c+0.08×deq/ρte)/Es=2.1×0.6635×169×(1.9×40+0.08×18/0.02)/200000=0.1769mm5、人防计算:本工程为6级人防地下室。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地下室外墙计算书一、计算模型:二、参数输入:情况选择: B h1:O h2:-3.6 h3:0 h4:-6.05 h5:300mm是否人防:否人防荷载:0 土容重:18 附加荷载:10 保护层厚度:50 裂缝限值:0.2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钢筋种类:Ⅱ级注:上图中q1与q2分别表示荷载作用分解之后的三角形荷载与均布荷载。

三、配筋与裂缝计算过程:1.荷载计算:(1)水上土压力:q12=0.5*γ*(h1- h3)=0.5*18*(0- 0)=0 (kN/m)MB12 =1/8*q12*L^2=1/8*0*6.05^2=0 (kNm)q11=0.5*γ*(h3- h2)=0.5*18*(0- -3.6)=32.4(kN/m)a=h3- h2=0- -3.6=3.6MB11=1/6*q11*a^2*(1-0.6*(a/L)^2)=1/6*32.4*3.6^2*(1-0.6*(3.6/6.05^2)=55.116(kNm) (2)水下土压力:q21 =0.5*(γ-10)*(h2- h4)=0.5*(18-10)*(-3.6- -6.05)=9.8 (kN/m)b=h2- h4=-3.6- -6.05=2.45MB21=1/24*q21*b^2*(4-3*b/L+0.6*(b/L)^2)=1/24*9.8*2.45^2*(4-3*2.45/6.05+0.6*(2.45/6.05^2=7.068 (kNm)(3)水压力:q32 =10*(h2- h4)=10*(-3.6- -6.05)=24.5 (kN/m)MB32=1/24*q32*b^2*(4-3*b/L+0.6*(b/L)^2)=1/24*24.5*2.45^2*(4-3*2.45/6.05+0.6*(2.45/6.05)^2)=1 7.669 (kNm)(4)附加荷载:q42 =0.5*Qfj=0.5*10=5 (kN/m)MB42 =1/8*q42*L^2=1/8*5*6.05^2=22.877 (kNm)MBk =MB12+MB11+MB21+MB32+MB42=0+55.116+7.068+17.669+22.877=102.73 (kNm) MB =η * MBk=1.35*102.73=138.686 (kNm)2.计算配筋:αs=MB*10^6/(Fc*1000*h0^2)=138.686*10^6/(14.3*1000*250^2)=0.155ζ=1-(1-2*αs)^0.5=1-(1-2*0.155)^0.5=0.169As=Fc*1000*h0*ζ/Fy=14.3*1000*250*0.169/300=2013.917(mm2)满足强度控制要求时每延米所需钢筋面积为:2013.917(mm2)3.计算裂缝:ρte = As/(0.5*1000*h5)=2835.287 /(0.5*1000* 300 )= 0.019σsk = MBk*10^6/(0.87*h0*As)=102.73*10^6/(0.87*250*2835.287)=166.587(N/mm2)ψ= 1.1-0.65*Ftk/(ρte*σsk)=1.1-0.65*2.01/(0.019*166.587)=0.687Wmax = 2.1*ψ*σsk/(2*10^5)*(1.9*c1+0.08*deq/ρte)=2.1*0.687*166.587/(2*10^5)*(1.9*50+0.08*19/0.01 9=0.21(mm)满足裂缝控制要求时每延米所需钢筋面积为:2835.287(mm2)。

地下室外墙设计计算书(附配筋图)-7页word资料

地下室外墙设计计算书(附配筋图)-7页word资料

地下室外墙计算(WM-1)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设计校对审核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本文简称《人防规范》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1 基本资料(1)荷载计算(2)内力计算(3)配筋计算(4)裂缝验算荷载说明:永久荷载:土压力荷载,上部恒载-平时,可变荷载:地下水压力,地面活载,上部活载-平时平时组合:平时荷载基本组合战时组合:战时荷载基本组合准永久组合:平时荷载准永久组合(用于裂缝计算)2.1 荷载计算2.1.1 墙上竖向压力平时组合(kN/m):1.200×0.000+1.400×0.000=0.000准永久组合(kN/m):0.000+0.500×0.000=0.0002.1.2 侧压荷载计算(1) 土压力标准值(kPa)水土分算,土侧压按静止土压力计算,静止土压力系数k = 0.500地下室顶面,标高-1.200, 总埋深1.050,地下水位以上0.550, 地下水位以下0.500土压力起算位置,标高-0.150-1层底,标高-8.450,总埋深8.300,地下水位以上0.550,地下水位以下7.750式中:p --------土压力(kN/m2)--------水压力(kN/m2)pwk --------土压力系数r --------土的天然容重(kN/m3)r--------土的饱和容重(kN/m3)sat--------水的重度(kN/m3)rwh--------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厚度(m)1h--------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厚度(m)2(2)地面上活载等效土压力(标准值,kPa):p=kG=0.500×0.000=0.000k2.2 内力计算按连续梁计算竖向弯矩按连续梁模型计算,水平向弯矩仍按板块模型计算平时组合弯矩图准永久组合弯矩图2.3 配筋及配筋成果表2.3.1 配筋说明:(1)配筋方法水平按纯弯配筋,竖向按压弯配筋(2)单位说明:以下各表格中单位除说明外,配筋面积单位:mm2/m,裂缝宽度单位:mm,弯矩单位kN.m/m,轴力单位kN/m,配筋率:%2.4 裂缝验算按实际配筋,及相应于准永久组合的弹性内力进行计算2.5 实际配筋表【理正结构设计工具箱软件 6.5PB1】计算日期: 2014-09-26 10:40:18底部加翼计算梁(板)截面设计与验算(LJM-1)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设计校对审核执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本文简称《抗震规范》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梁截面设计:1 已知条件及计算要求:(1)已知条件:矩形梁 b=1000mm,h=70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向
-1层
左边
0.00
0.00
0.0.00
右边
0.00
0.00
0.00
-2层
左边
0.00
0.00
0.00
跨中
0.00
0.00
0.00
右边
0.00
0.00
0.00
竖向
-1层
顶边
0.00
0.00
0.00
跨中
6.41
3.48
1.21
底边
-27.57
-19.44
-23.69
-2层
顶边
1基本资料
1.1几何信息
地下室层数
2
地下室顶标高(m)
-0.600
墙宽L(m)
1.000
外地坪标高(m)
-1.050
层高表

层高(m)
外墙厚(mm)
-1层
2.950
250
-2层
3.000
250
板边支撑条件表
板边
顶边
底边
侧边
支承方式
简支
固定
自由
1.2荷载信息
土压力计算方法
静止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系数
0.500
-2层底
-6.55
42.50
17.50
5.00
82.50
53.75
60.00
135.50
(5)侧压荷载分解结果表(kPa):
平时组合
准永久组合
战时组合
地下室层号
均布荷载
三角荷载
均布荷载
三角荷载
均布荷载
三角荷载
-1
2.140
31.860
0.000
25.000
0.000
27.000
-2
34.000
48.500
水土侧压计算
水土分算
地下水压是否调整

地下水埋深(m)
3.750
土天然容重(kN/m3)
18.00
土饱和容重(kN/m3)
20.00
上部恒载-平时(kN/m)
150.00
上部活载-平时(kN/m)
0.00
上部恒载-战时(kN/m)
0.00
地面活载-平时(kPa)
10.00
人防等效静荷载(kPa)
位置
rw--------水的重度(kN/m3)
h1--------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厚度(m)
h2--------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厚度(m)
(2)地面上活载等效土压力(标准值,kPa):
p=kGk=0.500×10.000=5.000
(3)荷载组合系数表
组合
人防荷载
土压力
水压力
平时地面活载
上部恒载
上部活载
0.00
0.00
5.00
7.00
2.50
0.00
0.00
-1层底
-3.55
22.50
0.00
5.00
34.00
25.00
0.00
27.00
-2层顶
-3.55
22.50
0.00
5.00
34.00
25.00
60.00
87.00
地下水位
-4.80
33.75
0.00
5.00
47.50
36.25
60.00
40.50
平时组合
---
1.20
1.40
1.40
1.20
1.40
战时组合
1.00
1.20
1.40
---
1.20
---
(4)侧压力荷载组合计算(kPa):
位置
标高
土压力
水压力
地面活载等效
平时组合
准永久组合
人防荷载
战时组合
-1层顶
-0.6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外地坪顶
-1.05
竖向弯矩计算方法
连续梁
板计算类型·平时组合
弹性板
板计算类型·战时组合
弹性板
支座弯矩调幅幅度(%)
0.0
塑性板β
---
蒸气养护或掺早强剂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
0.50
水压准永久值系数
0.50
活载调整系数
1.00
2计算
(1)荷载计算
(2)内力计算
(3)配筋计算
(4)裂缝验算
荷载说明:
永久荷载:土压力荷载,上部恒载-平时,上部恒载-战时
-27.57
-19.44
-23.69
跨中
22.30
16.49
25.24
底边
-48.95
-35.15
-61.80
结果不进行调幅
平时组合弯矩图
战时组合弯矩图
准永久组合弯矩图
2.3配筋及配筋成果表
2.3.1配筋说明:
(1)配筋方法
水平按纯弯配筋,竖向按压弯配筋
(2)单位说明:
地下室外墙计算(带人防)
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 期
设 计校 对审 核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本文简称《人防规范》
准永久组合(kN/m):150.000+0.500×0.000=150.000
2.1.2侧压荷载计算
(1)土压力标准值(kPa)
水土分算,土侧压按静止土压力计算,静止土压力系数k = 0.500
地下室顶面,标高-0.600,在地面(-1.050)以上
土压力起算位置,标高-1.050
-1层底,标高-3.550,总埋深2.500,全位于地下水位以上
25.000
28.750
87.000
48.500
注:表中所列三角荷载值是对应于各层底的荷载值(最大)
-1层顶高出外地坪面,为了简化内力计算,使用插值法修正了顶面处的侧压荷载值
2.2内力计算
按连续梁计算
竖向弯矩按连续梁模型计算,水平向弯矩仍按板块模型计算
调幅前(kN.m/m)

部位
平时组合
准永久组合
战时组合
等效静荷载
位置
等效静荷载
位置
等效静荷载
-1层
0.000
-2层
60.000
1.3配筋信息
砼强度等级
C30
配筋调整系数
1.0
钢筋级别
HRB400
竖向配筋方法
按压弯
外纵筋保护层(mm)
40
竖向配筋方式
对称
内纵筋保护层(mm)
20
裂缝限值(mm)
0.20
泊松比
0.20
裂缝控制配筋

考虑p-δ效应

1.4计算选项信息
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
-----------------------------------------------------------------------
可变荷载:地下水压力,地面活载,上部活载-平时,人防荷载
平时组合:平时荷载基本组合
战时组合:战时荷载基本组合
准永久组合:平时荷载准永久组合(用于裂缝计算)
2.1荷载计算
2.1.1墙上竖向压力
平时组合(kN/m):1.200×150.000+1.400×0.000=180.000
战时组合(kN/m):1.200×0.000=0.000
-2层底,标高-6.550,总埋深5.500,地下水位以上3.750,地下水位以下1.750
地下水位处,标高-4.800,埋深3.750
式中:
p --------土压力(kN/m2)
pw--------水压力(kN/m2)
k --------土压力系数
r --------土的天然容重(kN/m3)
rsat--------土的饱和容重(kN/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