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笛社团教案
陶笛社团教案

陶笛社团教案教案名称:陶笛社团教案一、教案背景:陶笛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美妙的音乐表达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学校决定开设陶笛社团活动。
本教案旨在帮助社团成员掌握陶笛的基本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陶笛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 掌握陶笛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正确的吹奏姿势、音准和音质控制;3. 学习陶笛的基本乐理知识,包括音符、节拍和简单的乐谱阅读;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内容:1. 陶笛的起源与发展:介绍陶笛的历史背景、制作材料和演奏方式,播放相关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陶笛的独特魅力。
2. 陶笛的基本演奏技巧:a. 吹奏姿势:正确握笛姿势、吹奏口型和气息控制;b. 音准和音质控制:通过练习吹奏基本音阶、音程和简单的乐曲,培养学生对音准和音质的敏感性。
3. 陶笛的基本乐理知识:a. 音符和节拍:介绍音符的名称、时值和节拍的概念,通过教学视频和练习乐谱,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谱阅读能力;b. 简单乐曲演奏:选择适合初学者的简单乐曲,让学生通过练习演奏,提高他们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4. 团队合作与演出:a.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集体练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b. 社团演出:安排社团成员参加学校音乐节等活动,展示他们的成果,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正确的吹奏姿势和演奏技巧,让学生模仿学习;2.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练习和互相帮助;3. 视听教学法:通过播放音乐片段、教学视频和乐曲演奏,让学生直观感受陶笛的音色和演奏技巧;4.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演奏乐曲,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演奏技巧。
五、教学评估:1. 日常观察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吹奏姿势、音准和音质,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2. 演奏评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奏,评估他们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3. 乐理测试:组织学生进行乐理知识的测试,评估他们对音符、节拍和乐谱阅读的掌握程度;4. 演出评估:评估社团成员在演出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精神。
陶笛教案10篇

陶笛教案10篇《陶笛教案10篇》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陶笛教案第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语文教案《爷爷的芦笛》,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7~~13自然段。
3、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明白课文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1、板书课题:21、爷爷的芦笛2、课文写了一个叫强强的孩子来到海边,在爷爷的小闸屋度过一个暴风之夜的有趣故事。
至于这寂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请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留心。
二、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翱翔婉转蒙胧温润温馨驱赶3、想想上述两个问题。
三、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2、指名说说新词的意思。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翔。
婉转:声音高低起伏很动听。
温润:温暖湿润。
驱赶:赶走。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2、指名说分段情况及段意。
一(1):写强强对爷爷小闸屋的美好回忆。
二(2~~6):写强强在小闸屋里过夜,狂风巨浪袭击了小闸屋。
三(11~~13):写强强经受了考验,懂得了爷爷说的“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3、分段朗读课文。
4、试说课文主要内容。
五、指导书写六、作业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精读第一、二段1、自由读这两段,想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校级社团课程活动教案——陶笛

校级社团课程活动教案——陶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陶笛入门》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基础演奏技巧”和第四章“简单曲谱练习”。
详细内容包括:气息控制、指法练习、音阶吹奏以及《小星星》和《欢乐颂》两首曲目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陶笛的基本吹奏方法,包括气息控制、指法运用等。
2. 学习并演奏《小星星》和《欢乐颂》两首曲目,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息控制、指法练习。
教学重点:熟练吹奏《小星星》和《欢乐颂》两首曲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陶笛、教材、音响设备、曲谱等。
学生准备:陶笛、教材、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陶笛演奏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气息控制、指法练习等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小星星》和《欢乐颂》两首曲目的演奏方法,分析曲谱。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吹奏,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提高演奏水平。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陶笛入门——基础演奏技巧与曲目学习2. 板书内容:(1)气息控制方法(2)指法练习要点(3)曲目演奏方法(4)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练吹奏《小星星》和《欢乐颂》两首曲目。
2. 答案:(1)曲目演奏:要求音准、节奏准确,感情表达自然。
(2)心得体会:真实反映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自主练习其他曲目,参加校级社团活动,提高演奏水平。
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引导他们深入了解民族乐器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气息控制、指法练习。
2. 例题讲解:讲解《小星星》和《欢乐颂》两首曲目的演奏方法,分析曲谱。
校级社团课程活动教案陶笛2024新版

陶笛的音域相对较窄,通常可以吹奏 一个八度左右的音程。具体的音域范 围取决于陶笛的大小和指孔的设计。
吹奏姿势与口型
吹奏姿势
吹奏陶笛时,应坐直或站直,保持身体放松。将陶笛轻轻放在嘴唇上,用双手 持住陶笛,确保吹口对准嘴唇。
口型
吹奏陶笛时,嘴唇应自然闭合,呈微笑状。通过调整嘴唇的紧张度和吹气的力 度,可以改变音高和音色。
04
曲目选择与排练
Chapter
经典曲目推荐及欣赏
《天空之城》
作为经典动漫音乐,旋律悠扬,适合 陶笛的音色表现。
《故乡的原风景》
《千年风雅》
一首具有古典韵味的曲子,通过陶笛 的演绎,更能体现其古朴典雅的气质 。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能够展现陶笛 独特的音色魅力。
分组排练与指导
根据学生水平分组
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方 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现场合奏表演
在校级社团活动中,安排陶笛与其他乐器的现场合奏表演,展示多 样化的音乐风格。
学生创作曲目展示
鼓励学生创作
在社团课程中,引导学生尝试陶笛曲目创作,激发他们的音乐创 作潜能。
创作曲目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曲目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完善作品。
创作曲目展示
安排学生将创作的陶笛曲目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欣赏和学习交 流。
分段排练
将曲目分成若干段落,逐一进行 排练,确保每个段落都能达到预
期的演奏效果。
技巧指导
针对陶笛演奏中的气息控制、指 法运用等技巧进行指导,帮助学
生更好地掌握演奏技巧。
合作演奏与展示
合作演奏
01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演奏,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定期展示
陶笛趣味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笛的基本构造、演奏方法和音乐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陶笛的兴趣,激发音乐学习的热情。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
#### 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1. 陶笛若干2. 陶笛教学视频3. 陶笛乐谱4. PPT课件5. 微信小程序或其他在线教学平台#### 第一课时:陶笛入门一、导入1. 播放陶笛演奏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陶笛的起源、发展历程和音乐文化背景。
二、陶笛基本知识讲解1. 陶笛的构造:陶笛的各个部分名称、功能。
2. 陶笛的演奏姿势:坐姿、站姿、持笛方法。
3. 陶笛的音阶:了解陶笛的音域、音阶分布。
三、陶笛演奏示范1. 教师现场演奏陶笛,展示陶笛的音色和表现力。
2. 播放陶笛教学视频,让学生直观学习演奏技巧。
四、学生实践1.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陶笛的基本姿势和吹奏技巧。
2. 教师分组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演奏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陶笛,巩固所学知识。
2. 通过微信小程序或其他在线平台提交练习视频,教师给予反馈。
#### 第二课时:陶笛基础曲目学习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陶笛的基本构造、演奏方法和音阶。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后练习心得。
二、学习基础曲目1. 选择一首适合学生水平的陶笛曲目,如《小星星》或《粉刷匠》。
2. 教师讲解曲目的演奏要点,包括节奏、音准、表情等。
三、学生练习1. 学生分组练习曲目,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四、课堂展示1. 学生分组上台展示所学曲目,教师点评。
2. 评选出最佳演奏小组,给予奖励。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陶笛演奏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表达对陶笛的热爱。
####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乐器陶笛社团实施方案

乐器陶笛社团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乐器陶笛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陶笛音乐的复兴和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对陶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促进陶笛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决定成立乐器陶笛社团,为广大陶笛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社团宗旨。
乐器陶笛社团的宗旨是传承陶笛音乐文化,弘扬民族音乐精神,推广陶笛艺术,培养陶笛爱好者,提高陶笛演奏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三、社团活动内容。
1. 陶笛演奏交流,定期举办陶笛演奏交流活动,让社团成员互相学习、交流陶笛演奏技巧和经验,提高演奏水平。
2. 陶笛音乐会,组织成员参加校内外的音乐会和文艺演出,展示陶笛演奏成果,促进陶笛音乐的传播和推广。
3. 陶笛讲座,邀请专业的陶笛演奏老师和音乐专家来校举办陶笛讲座,介绍陶笛的历史、演奏技巧和音乐欣赏,拓展成员的音乐视野。
4. 陶笛比赛,组织社团内部的陶笛演奏比赛,激发成员的学习热情,提高演奏技巧,增强团队凝聚力。
5. 陶笛制作工坊,举办陶笛制作工坊,让成员亲手制作陶笛,了解陶笛的制作工艺,增加对陶笛的情感投入。
四、社团管理机构。
1. 社长,负责社团整体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2. 副社长,协助社长处理社团事务,负责日常工作的安排和组织。
3. 宣传部部长,负责社团活动的宣传工作,包括海报设计、宣传栏维护等。
4. 活动部部长,负责社团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包括活动内容的安排和执行。
5. 财务部部长,负责社团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包括活动经费的申请和报销。
五、社团成员权利和义务。
1. 成员有权利参加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并享受社团提供的各项服务。
2. 成员有义务遵守社团章程和各项规定,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维护社团的形象和声誉。
3. 成员有义务为社团的发展和建设出谋划策,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社团事业的发展。
六、社团发展规划。
1. 加强与其他音乐社团的交流合作,举办联谊活动和合作演出,拓展社团影响力。
2. 组织成员参加陶笛比赛和演出,提高社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校级社团课程活动精品教案——陶笛

校级社团课程活动精品教案——陶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育与陶笛教程》第三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陶笛的基本构造、演奏技巧、音阶练习以及简单曲目的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陶笛的基本构造及演奏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2. 通过陶笛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音乐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创作过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陶笛的演奏技巧及音阶练习。
教学重点:陶笛基本构造的认识、演奏姿势与呼吸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陶笛、音乐教材、多媒体设备。
学具:陶笛、乐谱、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陶笛演奏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陶笛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陶笛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呼吸方法以及演奏技巧。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奏陶笛,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演奏方法。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音阶,掌握演奏技巧。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练习,相互指导,共同进步。
6. 课堂展示:每组挑选代表进行演奏展示,其他学生给予评价与建议。
7.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一首简单曲目,指导学生演奏。
8.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练习演奏曲目,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陶笛基本构造2. 演奏姿势与呼吸方法3. 基本音阶4. 简单曲目演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演奏本节课所学简单曲目。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正确演奏曲目。
2. 拓展延伸:了解其他民族乐器,对比陶笛的异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陶笛的基本演奏技巧。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了解其他民族乐器,拓展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与讲解;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校级社团课程活动教案——陶笛

校级社团课程活动教案——陶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陶笛入门与提高》教材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陶笛的历史简介、基本构造、演奏姿势、简单的音阶练习以及入门曲目《小星星》的吹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笛的起源和基本构造,培养他们对传统乐器的兴趣。
2. 掌握正确的陶笛演奏姿势和基本吹奏技巧,能吹奏简单的音阶和曲目。
3. 通过学习陶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陶笛音阶的掌握和气息的控制。
教学重点:正确的演奏姿势、吹奏技巧以及曲目吹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陶笛、教学PPT、音乐播放器。
学具:陶笛、乐谱、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陶笛实物和图片,介绍陶笛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构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陶笛的演奏姿势、吹奏技巧以及音阶知识。
3. 实践操作(10分钟):指导学生正确握持陶笛,练习吹奏基本音阶。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入门曲目《小星星》的吹奏方法,并进行示范。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行练习吹奏《小星星》,教师巡回指导。
6.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吹奏心得,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陶笛的起源与基本构造2. 演奏姿势与吹奏技巧3. 音阶练习与曲目吹奏4. 《小星星》吹奏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吹奏《小星星》并录制视频。
2. 答案:视频内需展示正确的演奏姿势和吹奏技巧,音准、节奏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级社团活动,提高陶笛演奏水平,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锻炼自己的舞台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推荐学生了解其他传统乐器,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陶笛音阶的掌握和气息的控制。
2. 教学重点:正确的演奏姿势、吹奏技巧以及曲目吹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陶笛吹奏姿势 (1)二、口形 (2)三、手型(六孔吹奏) (2)四、呼吸方法 (2)五、运舌方法 (3)六、演奏方法 (3)七、演奏技巧 (3)八、6孔陶笛指法对照表(黑色按,白色放) (4)九、简谱乐理知识 (4)十、练习曲小星星(全按作1的指法) (13)十一、练习曲生日快乐(全按作5的按法) (14)十二、陶笛名曲《故乡的原风景》讲解示范 (15)十三、练习曲大长今主题曲《希望》(全按作5的按法) (17)一、陶笛吹奏姿势1、正面:或坐或立,身体必须端正,重心平衡,上体放松,不能耸肩,两肘略张开。
2、侧面:背部自然伸直,不可向前倾,使陶笛与直立的身体保持45度。
二、口形1、先将吹口轻轻放在下唇上。
2、吹口的位置在上下唇之间,门牙紧,不可以用门牙咬住吹口,也不宜含太深。
三、手型(六孔吹奏)1、以双手大拇指按住陶笛后面的两个音孔,双手食指按住陶笛前面上两孔,双手中指按住陶笛前面的下两孔,以最自然的姿势把持陶笛,不可过松过紧,以便灵活而准确地开、按每一个音孔。
2、以双手无名指托住陶笛尾端,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不可颠倒)。
3、运指时以各手指第一节指肚肉厚平软部分按孔,不可用指尖,手指关节必须自然弯曲隆起,不可以过度用力是关节下凹。
4、练习吹奏时尽量把陶笛挂在胸前以免摔碎。
四、呼吸方法陶笛的呼吸和平时说话时的呼吸是不大一样的。
它需要采用“腹式”或“胸腹联合”的呼吸方法,就像要吹灭1米以外的一支蜡烛,不是简单地把肺部的气通过喉头呼出,而应该下意识的深吸一口气,并且下意识引导至丹田(脐下少许小腹处),这时的吸气一定是自然松弛,并且是胸腹联合的。
呼气的感觉就像在一座山头呼喊另一山头的同伴,必须把气息尽可能拉长,就是高声唱歌和抒情吟颂的状态。
细水长流而非突然暴泻,练习时一口气不得少于8秒,8秒钟内能用腹部支撑和控制气息,做到发音强弱收放自如。
吹奏陶笛发音的质量和艺术感染力主要取决于是否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五、运舌方法舌头在陶笛吹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陶笛发音时需要用舌头作”TU “(音:吐,用T表示)或”KU“(音:苦,用K表示)的动作可以使吹出的音饱满有力,还可以用来隔开前后两个相同的音。
按照一定规律用”TU“”KU“配合发音还可以表现欢快跳跃的乐曲。
六、演奏方法1、以双手大拇指按住陶笛背面两个气孔,食指与中指分别按住正面气孔。
2、无名指轻轻扶住陶笛底部,以防陶笛在手指全放时掉落。
3、以指腹轻轻按压气孔,不可用指尖,只需留意不可有任何空隙,不必太用力。
七、演奏技巧1、以嘴唇轻轻含住吹口,不可含太深,以免盖住出气孔。
2、吹气方式宜以丹田之力(腹腔)稳定送出,一可避免太多口水,二可产生振音效果,让笛韵更为悦耳。
3、长音的吹奏,要求音量平稳,不可忽大忽小,音与音之间,要流畅的连接,不可断断续续。
4、短音与重音需运用“踢舌”的技巧,将舌尖抵住上腭牙齿与牙龈的相接处,于吹气时瞬间将舌头缩回,这样的声音干净有力,听起来有活泼欢乐的感觉。
5、滑音:开合气孔的方式,一般是直接提高手指,音阶瞬间转换,另一种方式是将手指向陶笛外侧慢慢滑开,如此可以产生优美的滑音。
6、圆滑音:在两个以上不同高的音符之间加上“”记号,此记号成为圆滑线,它的吹法是用一口气连接的吹完整串音符,中间气不间断,注意第一个音仍要踢舌!八、6孔陶笛指法对照表(黑色按,白色放)九、简谱乐理知识声学物理基础知识:声音是人的听觉系统对物体振动的感知,其物质实质是物体的振动,物理学上还用声波这一模型来描述声音。
根据振动形式的不同,声音可分为两大类:乐音,由物体规则振动产生;噪音,由物体不规则振动产生。
音乐中主要使用乐音,但适当地运用噪音也是音乐的重要有机成分。
大多数节奏乐器是噪音乐器,如:锣、鼓、钹、板等。
任何声音均由以下四要素决定其特征:1、音高:振动频率的快慢,单位是赫兹。
人的听觉范围在16~2000Hz 内,人耳对声音的绝对频率不敏感而对相对频率敏感,这是音乐的生理基础之一。
2、音量:振动幅度的大小,单位为分贝。
音量给人的直观感觉是音的强弱力度。
3、音长:振动持续的时间,单位是秒。
不同音长的组合是形成节奏的前提,音乐中把单位时间叫拍,这是一种相对音长的表示方法。
乐曲的进行速度由一分钟内多少拍决定,如=128表示一分钟内128拍,一拍为15/32s。
4、音色:是人对声音最直接最深刻的主观印象,影响音色的因素非常复杂.在物理实验中,最单纯的振动产生正弦波,发出的声音叫纯音(纯音音色透明纯净,长笛音色与之较为接近)。
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的音都是由若干纯音复合而成的复音。
其中频率最低的音决定该复音的整体音高,称基音。
其余的音叫泛音,泛音的配比情况是决定该复音音色的首要条件。
一、音的高低:(一)音名与唱名:1、音名:音乐中,每一个音(也是音级),都有它独立的名字。
也就是“音名”。
中要的有7个基本音,分别由七个英文字母来表示,称为: C、D 、E 、F、G、A 、B 。
2、唱名:视谱时所唱出的名叫“唱名”:1 2 3 4 5 6 7,音高分为:倍低音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倍高音区。
(二)音阶:1、半音阶与全音阶: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
半音阶:不管是白键或黑键,每相邻的两个键之间音的高低均是半音阶;全音阶:中间没有插入黑键两个白键之间音的高低是全音阶。
2、简谱中的两个半音阶:·1 2 3 4 5 6 7 1∨∨半音半音(三)音调(调号):乐曲以什么音为1(do)就叫什么调,以C为do叫C调,以A为do叫A 调,以#C为do叫#C调。
简谱中记作:“1=C”“1=A”“1= #C”,以此类推,总共有12个调。
(四)临时升降音1、升音号:“#”记在音符的左上角,表示升高半音。
当某个音临时升半音时,同一小节内的同音符都要升半音,除非后面的音用还原号还原。
例如:#C =升C。
2、降音号:“b”记在音符的左上角,表示降低半音。
当某个音临时降半音时,同一小节内的同音符都要降半音,除非后面的音用还原号还原。
例如:b A=降A。
3、还原号:“”记在音符的左上角,当某个音被临时升、降半音时,同一小节内相同音符不继续升或降了,就把还原号写在不继续升或降的音符左上角。
例如:F=还原F。
二、音的长短(一)增时线与减时线:1、增时线:写在音符的后面,如“5 —”,每多一条增时线,表示增加一个时间单位;“5 ———”表示增加3个时间单位,加上“5”本身,就要唱4个时间单位长。
2、附点音符:在音符的右边(后面)加“·”,如“5·”=5+5,表示增加原音符时长的一半。
3、减时线:写在音符的下面,如“5”,每多一条减时线,表示缩短原音符一半的时间。
(二)音符的理解音符名称写法时值5 ———(后划3全音符四拍条增时线)5 —(后划1条增时二拍二分音符线)四分音符5一拍八分音符5(下划1条减时线)半拍十六分音符5(下划2条减时线)四分之一拍三十二分音符(下划3条减时线)八分之一拍六十四分音符5(下划4条减时线)十六分之一拍(三)节拍与小节1、节拍:把延续的音根据作曲家的要求分成相同时长单位,每个时间单位称“一拍”。
比如1.5秒为一个时长单位,一拍的时长就是1.5秒,也就是说“一拍”的时间长短是根据不同歌曲而定的。
一拍往往也用完成一次匀速往下拍和向上抬的过程。
掌握读谱,首先要掌握节奏,练习掌握节奏要能准确的击拍。
击拍的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
节拍符号:前半拍后半拍。
一拍为。
节奏符号:用 X 表示,念da。
熟悉节奏是,要求节拍,口念节奏一起进行练习。
如:2/4(注:上列中2/4是拍,表示一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x 表示一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x 表示四分音符,既一拍;表示八分音符,既半拍,表示二分音符,既二拍)2、小节:音乐乐谱是由各种音符和小节构成的,每小节有固定的拍,由2拍、3拍、4拍等等,由两条小节线“∣”与其它小节分开。
如∣5· 6∣。
(四)连音符用标记在音符的上面,它有两种用法:(1)延音线:如果是同一个音,则按照拍节弹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弹奏,如下面的2的连线;(2)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也称圆滑线。
要求唱(奏)得连贯、圆滑。
下面的第二个连线就表示两个。
(五)延长号用标记。
延长记号表示可根据感情情和风格的需要,自由延长音符过休止符的时值。
例如:(六)休止符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
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0”标记。
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
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
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三、音的强弱(一)拍型节拍是基于音的节奏而形成的强弱变化周期。
一个周期叫一个小节。
节拍的不同类型用拍号表示,拍号是分数形式的,分母代表该段旋律以几分音符为一拍,分子表示一小节内所有音加起来一共有几拍,拍型分为单拍子和复拍子。
1、单拍子:每小节只有1拍是强拍,1/4、2/4、3/4、3/8、2/2等等。
2、复拍子:每小节有1个强拍若干个次强拍或2拍或以上强拍4/4、5/4、6/8、4/2等等。
3、常见节拍:2/4 意义:以4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2拍实例:| x x | x x |强弱变化规律:强/弱3/4 意义:以4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3拍实例:| x x x | x x x|强弱变化规律:强/弱/弱4/4 意义:以4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4拍实例:| x x x x| x x x x |强弱变化规律:强/弱/次强/弱(二)强拍与弱拍拍子的强弱规律:每一种拍子的强弱规律不同,从下表了解常用拍子的种类。
以5( sol )为例:拍类音符强弱规律拍号读法单拍子一拍51/4 四一拍二拍5 - 5 -2/2 二二拍5 52/4 四二拍三拍5 5 53/4 四三拍3/8 八三拍复拍子四拍 5 5 5 54/4 四四拍六拍6/8 八六拍注:实心为强,半实心为次强,空心为弱。
中国古典音乐将强拍叫板;弱拍叫眼。
节拍以一小节内的板眼数表示,如一板一眼(2/4)、一板三眼(4/4)。
四、其他常见简谱符号一、反复记号,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
如果从头反复,前面的可省略。
例:A B C D E F 实际为: A B C A B C D E F D E F 。
反复跳跃记号:记在曲调的结尾,表示这段曲调的两次结束不相同:实际为: A B C A B D 。
D.C.记在乐曲的复纵线下。
表示从头反复,然后到记在 Fine 或处结束。
注:“Fine”是结束。
“”是无限延长号,如果放在复纵线上则表示终止。
二、装饰音装饰音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装饰旋律。
(1)倚音:指一个或数个依附于主要音符的音,椅音时值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