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考试问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毛邓简答题

毛邓简答题
(4)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3分左右)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的含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强调过程。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历程中,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形势的变化,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5分左右)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存在,而且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强劲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2分左右)
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分左右)
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2分左右)
(2)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如果不顾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就会因为脱离实际而僵化,就不能顺利前进,甚至会发生失误。(2分左右)
(3)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3分左右)

毛邓三自考试题及答案

毛邓三自考试题及答案

毛邓三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理论联系实际答案:A2.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解放思想C. 改革开放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答案:B3.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是()。

A.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中国封建社会C. 中国资本主义社会D.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答案:A4.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D.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答案:A5.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B. 社会主义革命C. 社会主义建设D. 改革开放答案:A6.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经济建设B. 政治建设C. 文化建设D. 以上都是答案:D7.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 哲学B. 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8.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括()。

A. 经济理论B. 政治理论C. 军事理论D. 以上都是答案:D9.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在()确立的。

A. 党的七大B. 党的八大C. 党的九大D. 党的十大答案:A10. 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在()确立的。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 党的十二大C. 党的十三大D. 党的十四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 党的建设理论D. 军事理论答案:A、B、C、D2.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经济体制改革B. 政治体制改革C. 文化体制改革D. 军事体制改革答案:A、B、C、D3.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理论联系实际答案:A、B、C4.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毛邓试题及答案

毛邓试题及答案

毛邓试题及答案# 毛邓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 独立自主- D. 武装斗争答案: A2. 邓小平理论中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是指什么?- A.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 - C. 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 D. 教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答案: B3. 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什么?- A. 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B. 务必保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C. 务必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D. 务必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答案: A4.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哪个地区提出的?-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全部都是答案: D5. 毛泽东思想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什么?- A. 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全部都是答案: D二、简答题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实事求是:强调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 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 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独立自主原则。

- 武装斗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武装斗争是实现革命目标的重要手段。

2. 阐述邓小平理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答案:“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中国统一问题而提出的重要构想,其基本内容如下:- 一个国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国家。

- 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允许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 高度自治: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除了外交和国防事务外,可以自行管理内部事务。

毛邓三 《简答题》

毛邓三  《简答题》

简答题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参考答案:(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毛邓考题及答案

毛邓考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2个)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三步走”发展战略: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6.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导。

7. 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8. 和谐社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毛邓问答题试卷

毛邓问答题试卷
2共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证了明显变化,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滑,但主体地位没有变化,混和所有制经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的比重较大增长,因而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包括在公有制经济中
3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促进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9、试试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之间的关系。
答:(1)葱总的关系看,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史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一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斗。只有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正确地领导全部中国革命。(2)从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的关系看,只有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独立性和领导权,实行各项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的理论。(3)从党的建设与武装斗争的关系上看,只有加强党的建设,党能在极端的白色恐怖下,坚持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动摇,高举武装斗争大旗,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理。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一理论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反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个历史阶段有需要发展生产力,同时,有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阐明了我们发展生产力与剥削阶级社会防止生产力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2解决好三农问题,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为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并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

毛邓三复习习题答案

毛邓三复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D )2、(A B )3、( D )4、( C )5、( A )6、( D )7、( D )8、( A )9、( B ) 10、( D )11、( C ) 12、( C ) 13、( B ) 14、( A ) 15、( B )16、( B ) 17、( C ) 18、( B ) 19、( D ) 20、( B )二、多项选择题:1、(A B C )2、(A C D )3、( B C D )4、(ABCD)5、( A B D )6、(ABCDE )7、(A B C E)8、( A B E )9、(C D E) 10、( B C D )三、判断分析题:1、《邓小平文选》中的文章大多是会议发言、讲话、谈话等,这表明邓小平理论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P15---16错误。

(1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它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先快速增长经济,再着手治理环境。

P150---151错误。

(1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加强治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4分)3、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它的发展可能构成对社会主义的威胁。

P135---136错误。

(1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保护着非公有制经济在内。

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不会构成对社会主义的威胁,相反,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门路,活跃市场,吸纳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增加国家税收等等。

毛邓三考题

毛邓三考题

毛邓三期末原版考题(好资料总是出现在关键时刻)计算机游戏第一至二章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阶级基础。

答:由于民族矛盾的激化、几阶级压迫的加深,中国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发展,并呈现出新的特点:罢工斗争日趋频繁;从自发斗争转向有组织、有领导的斗争;从经济斗争为主转向政治斗争为主。

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

2.什么时候工人阶级登上政治的舞台。

答: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

3.“八七”会议提出什么主张。

答:毛泽东在会上发言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光辉思想。

4.遵义会议后,党内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英领导集体,毛泽东和知道全面的高度,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进行了理论创新研究。

5.毛泽东思想含义概念。

答: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一系列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的产物-毛泽东思想。

6.实事求是的含义。

答: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事”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顺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去探索客观规律性,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现客观与主观,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统一。

7.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8.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主革命的丰富和发展。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答:无产阶级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而且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

他领导的“人民大众”(包括农民阶级、城市小资本阶级、民主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邓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它都包括哪些理论成果?P4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中。

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它都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P137Addres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o. 100 Waihuan Xi Road, 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P.R China.2.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183答:一是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四是在政治制度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不够全面。

4.对农业和资本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什么P97答: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方针: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对资本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方针: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革资本主义工商化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5.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P168答: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力的条件。

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遵循一定原则: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P190 答:根本上说,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而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条件;能够更好地促进竞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能够更好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255答: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P30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9.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答: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P276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1.结合现实,谈谈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解P214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12.结合现实,论述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必要性: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单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领导地位的会议是党的七大3.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4.党的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是实事求是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无产阶级领导权7.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是发展8.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逾越,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10.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11.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2.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3.党的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1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1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8.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思想的会议是十五大1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2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21.“三大法宝”是在毛泽东的《<共产党人>发刊词》2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3.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P75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4.党在初级阶段建设的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5.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提高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6.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7.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和战略型的重点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8.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3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31.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2.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3.“一国两制”的前提是祖国统一34.和谐社会的性质是P27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一方面,它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

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

社会主义35.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和平附: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多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