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近现代欧洲的发展

近现代欧洲的发展
利用革命和改革,较早确立了先进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欧洲的殖民掠夺使其积累了大量资本,并获得原料和市场;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使欧洲一度领先于世界。
◆二战后欧洲复兴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提供了大量资金;大量采用高新技术;欧洲工业基础好,劳动者素质;加强各国合作,建立欧洲联盟,走政治经济一体化道路
◆二战后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和欧盟成立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原因:战后欧洲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下降,美苏两极格局威胁欧洲国家安全
影响:经济上,促进经济区域集团化,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上,有利于抑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推动多极化发展
◆欧洲发展为世界中心到衰落再到欧洲的复新,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施“科教新国”战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国民素质;实施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
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15——16世纪: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政治:资产阶级产生,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解体。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复兴。
文化:近代天文学、物理学产生。
17——18世纪:经济: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资本主义进入手工工场阶段。
政治:英、美、法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确立。
思想:启蒙运动高涨,高举理性主义的大旗。
文化:经典力学出现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后期:经济:工业革命开展,生产力提高,人类进入————时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世界工厂。
政治: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时代到来,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普遍确立,工人运动高涨。
思想:自由放任思想、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自然科学发展快,电磁感应现象、达尔文进化论提出。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1929年):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大提高,产生了垄断组织,列强加强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一个黄金时代)政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一战,欧洲受到沉重打击。
思想:自由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现代物理学重大理论突破: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
1929年——1945年:经济: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开辟一条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政治:二战爆发思想: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思想文化:现代主义文学出现1945年——1970年:经济: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福利国家建立、第三产业兴起,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
政治: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冷战,国际关系紧张;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着两极格局。
主流思想:凯恩斯主义盛行文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展,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第二十课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
思想
社会 生活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
政治
侵略:两次鸦片战争,中 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反抗:爱国官兵反抗,太 平天国运动
夫进化之于竞争相缘者也,竞争绝则进化 亦将与之俱绝……中国政治之所以不进化, 曰惟共主一统故;中国学术所以不进化,曰 惟宗师一统故。 ——1902年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 变迁之大势》 1905年革命党的机关刊物《民报》指出: “自严氏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 而中国民气为之一变。”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社会达尔文主义为 什么能够对近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2、政党政治的发展
(二)美国共和制的完善 1、联邦政体的完善
维护统一的战争:1861年美国内战。 修宪:废除了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 至上性。 政党政治:成为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立 法 权
众议院:普选
参议院:间接选举
国民 议会
行 政 权
总统:参众两院组成的议 会选举产生,军队统帅, 任命部长 内阁:总统的命令须经各 部部长副署
1、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2、各派别利用其作为思想 武器。
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 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 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 用也。人类顺此原则则昌,不顺 此原则则亡。 ——1919年孙中 山《建国方略》
五、19世纪以来的
文学 艺术
1、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借对理想美好的憧憬 来揭露现实。 现实主义文学:真实再现现实问题。 批判现实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
10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代议制的作用
防止专制: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 防止专制独裁。 避免暴力: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 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一、英国早期议会传统的形成 二、英国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17世纪王权与议会的斗争 ★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3、议会权力的确立:《权利法案》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本单元内容概述
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国家以君主(国王、皇帝)为世袭元首,但君 主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不同程度的限制的政体形式。又有二 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具体形式。
共和制
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三、责任内阁与政党政治的形成
1、内阁的起源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3、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 4、英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四、代议制民主的发展
★ 1、代议制 ★ 2、议会改革与民主政治的发展
☆1832年议会改革
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 取政治权利维护自身利益 议会选举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 1832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 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 调整议席的分配,增加新兴工业城市的议席 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 增加了选民的人数,促进了代议制民主的发展 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邦联
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某种共同利益(如经济、 军事利益等)而组成的国家联盟。 联邦的各成员国对内、对外享有全部主权,各 成员国经过平等协商把各自的一部分权力委托给邦 联机构。邦联机构是协商性的,它所作出的决议只 有经过各成员国认可才有约束力,并通过各成员国 政权才能对其公民发生效力。 邦联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没有统一的宪法与 法律体系,邦联各成员国的公民没有统一的邦联国 籍。由于邦联较强调各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而, 严格地讲,邦联只是一种比较松散的国建联盟。
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史

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史推荐文章关于资本主义论文4000字左右热度:论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热度:民主资本主义论文热度:浅谈资本主义发展论文范文热度: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研究论文热度: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史1、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3)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④二战时期(1939--1945),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 年~至今):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过程: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PPT教学课件

主干知识整合
一、近现代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2、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19世纪 初—19世纪70年代) (1)背景: ①各国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 级要求政治权利。 ②各国封建制度及旧的上层建筑依然存在。 ③开辟统一的国内市场是发展资本主义的迫切 需要。
主干知识整合
一、近现代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2、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19世纪初—19世 纪70年代) (2)表现: ①英国:1836年英国工人阶级发起要求普选权的宪章 运动。 ②法国:1870年巴黎人民推翻第二帝国的统治,建立 法兰西第二帝国。几年后(1875年)共和政体在法国 得以确立。 ③美国:美国内战中,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 (最具民主色彩的土地法令)和《解放黑人奴隶宣 言》,扭转了战局。内战后废除了南方的黑人奴隶制, 但依然存在种族歧视问题。
规律认识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就是政治民主化的 过程,它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近 代社会,不仅有资产阶级的民主斗争,也 有人民群众的斗争。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 逐步壮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终建立起 来。
主干知识整合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1、英法美的民主主义政治体制 (1)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①《权利法案》制定: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 有“议会之母”的称誉,而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 “光荣革命”之后,以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为 标志。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 的作为。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 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②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 首,君主权力按法律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 式。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 和国会至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 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世界近现代史资本主义发展演变史

世界近现代史资本主义发展演变史复习要求:掌握资本主义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特征。
一、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产生时期1、经济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萌芽2、政治特征: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开展反封建斗争这一时期的主要反封建斗争主要形式是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各国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是指导思想。
二、16—18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经济特征(1)这一时期,工场手工业一直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
(2)欧洲出现了“商业上的革命”和所谓“价格革命”。
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各地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意大利的商业地位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国、尼德兰所代替。
大量贵重金属源源流入欧洲,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3)欧洲国家加紧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海外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贩卖黑奴等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
(4)欧洲各国工场手工业发展不平衡,荷兰、英国等处于领先地位。
法国经路易十四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西欧国家。
2、政治特征(1)这一时期处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在少数先进国家——英、美、法等国爆发,并取得胜利。
(2)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学说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一整套构想。
(3)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封建统治,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但封建势力依然强大,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都出现过多次反复,欧洲的封建君主国一度战胜资产阶级的拿破仑帝国,恢复封建统治秩序。
三、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经济特征(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到1840年前后工业革命完成。
资本主义经济近现代化发展历程优秀课件

(5)亚洲强国日本:
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面临全面危机,倒幕派推翻 幕府统治。明治维新标志着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接 着 ,在政府扶持下产生垄断组织。日本帝国主义带有浓厚的 封建性和军事性,积极侵略朝鲜和中国,并趁一战之机暂时独 霸了中国。 战后,日本在巴黎和会上继承了德国在华特权,但在华 盛顿会议上却受到压抑,美日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矛盾斗争激 烈。30年代,为了转嫁经济危机,1931年发动“9.18”事变, 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灭亡 中国。1941年又发动太平洋战争,使二战进一步扩大。1945 年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由于美国庇护,战后没有受到严厉制裁。大力改革,并 利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订货之机大力发展经济,60年代 末,日本已发展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 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 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 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 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 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 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 ④二战时期(1939--1945),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 世界主要矛盾 .
(6)扩张野心强烈的俄国:
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加强了俄国经济、军事力量,为其 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面临严重危机,为了维护奴隶 主贵族的利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进行了废除农奴 制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于19世纪80 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20世纪初,列宁主义诞生,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并发动了两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5年革命和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 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政权落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列宁发 动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苏联 解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15——16世纪:
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政治:资产阶级产生,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解体。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复兴。
文化:近代天文学、物理学产生。
17——18世纪:
经济: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资本主义进入手工工场阶段。
政治:英、美、法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确立。
思想:启蒙运动高涨,高举理性主义的大旗。
文化:经典力学出现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后期:
经济:工业革命开展,生产力提高,人类进入————时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世界工厂。
政治: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时代到来,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普遍确立,工人运动高涨。
思想:自由放任思想、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文化:自然科学发展快,电磁感应现象、达尔文进化论提出。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1929年):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大提高,产生了垄断组织,列强加强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一个黄金时代)
政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一战,欧洲受到沉重打击。
思想:自由资本主义思想
文化:现代物理学重大理论突破: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
1929年——1945年:
经济: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开辟一条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政治:二战爆发
思想: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思想
文化:现代主义文学出现
1945年——1970年:
经济: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福利国家建立、第三产业兴起,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
政治: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冷战,国际关系紧张;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着两极格局。
主流思想:凯恩斯主义盛行
文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展,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90年代至今:
经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区域集团化也发展迅速;
政治:两极格局终结,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思想:
科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经济出现,人类进行信息时代。
古代中国史:(参考方案)
答案一:明清时期:观点——繁荣
理由: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具有早期启蒙色彩的进步思潮产生;
传统科技仍然居世界前列;
文学艺术领域异彩纷呈,承古萌新。
(4分)
(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
答案二:明清时期观点——悲歌
理由: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没有产生近代科技;
思想文化落后。
(4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
一、晚清:(1840年——1912年近代前期)
第一阶段:(1840——1895,即19世纪中后期,现代化艰难起步)
经济: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和资本的涌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业产生(如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中国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政治: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严重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程度加深;清政府统治日益腐朽,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中体西用思想”、早期维新思想传播,中国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并与救国图存相结合。
第二阶段:(1895——1919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时期)
政治: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加大对中国资本输出,先后发动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资产阶级先后发动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加大对中国资本输出,客观上促进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并出现短暂春天。
思想: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实业救国思潮、民主与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相继在中国传播,促进中国思想近代化。
二、近代后期(1919——1949)
开端1919-1923
国民大革命1923-1927
十年对峙1927-1937
抗日战争1937-1945
解放战争1945-1949
代后期(1919-1949)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阶段
主要矛盾
中国人民和北洋军阀及帝国主义列强
中国人民和北洋军阀及帝国主义列强
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
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中共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和美帝支持的国民党之间的阶级矛盾
革命任务
反帝反对北洋军阀
打倒列强除(北洋)军阀
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找到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实现全民族抗日
争取民主和平、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