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高中化学会考必备知识点1、化合价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2、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剂 (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口诀 :-氧化剂--得 ---降-还原剂-- 失 --- 升3、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原性逐渐减弱4、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二步:拆。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
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AgBr 、AgI 、Mg (OH )2、Al (OH )3、Fe (OH )Fe(OH)3、Cu(OH)2等),难电离(H2CO3、H2S、CH3COOH、HClO、2、H2SO3、H3PO4等),气体(CO2、SO2、NH3、H2S、Cl2、O2、H2等),氧化物(Na2O、MgO、Al2O3)等不拆。
第三步:删。
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第四步:查。
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1、是否产生沉淀(如:Ba2+和SO42-,Fe2+和OH-)2、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4+和OH-,H+和CH3OO-)3、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32-,H+和SO3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盐类的水解、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物质的量1、各个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单位2、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 (1)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n=N/N A N=nN AN A ----阿伏加德罗常数。
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归纳想要了解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归纳”,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物质结构理论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
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结构理论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分析、理解。
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源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
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
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三、化学实验安全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五篇

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五篇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
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1、醛类的结构特征:醛基和烃基直接相连,烃基包括苯基。
例如:苯甲醛。
2、醛的分类:按醛中含有醛基的个数、按醛中烃基是否饱和、按醛中烃基是否含有苯环。
3、甲醛、乙醛、丙酮分子式、结构简式;饱和一元醛的通式。
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O结构通式CnH2n+1CHO4、甲醛、乙醛、丙酮的物理性质:甲醛、乙醛、丙酮都没有颜色,具有刺激性气味,乙醛、丙酮为液体,甲醛为气体,三者都易溶于水,易挥发,同时三者都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甲醛俗称蚁醛,质量分数35%-40%的甲醛溶液,具有杀菌、防腐作用,称为福尔马林。
5、醛类化学性质:(1)还原反应醛、酮中含有碳氧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发生加成;但C=O和C=C不同,C=O不能和溴水氢卤酸发生加成。
(2)氧化反应:①和银氨溶液反应(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2特殊的反应类型:往往是题目的隐性突破口。
(1)单质A+化合物B→单质C+化合物D即置换反应,可以是金属置换出金属(最常见的是铝热反应)或金属置换出非金属(被置换出来的非金属应该是还原产物,而还原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故通常是H2或C),也可以是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常见的是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或F2置换出O2、当然卤素都能置换出S,另外C可以置换出Si、H2)或非金属置换出金属(此时的非金属必作还原剂,而常见的还原性非金属只有C和H2)。
(2)A的化合物+A的化合物→A的单质+化合物B该反应通常是一个归中到单质的反应,该单质必为非金属单质,常见的是S、Cl2、N2。
(3)单质A+强碱→两种含A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是一个碱性歧化反应,单质A通常是X2或S;(4)单质A+单质B→化合物C;C+单质A→化合物D综合以上两个反应,可知A、B两种元素可以形成C、D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必定有一种元素有变价。
高二会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二会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许多基础的概念和理论。
在高二会考中,化学的知识点总结起来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二会考化学必背的知识点,助力大家顺利应对考试。
一、原子结构与化学键1. 原子结构-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中性,电子带负电荷。
-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2. 化学键- 电子云密度不均匀时,形成了化学键。
- 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 离子键由正负电荷吸引而形成,共价键由电子共享形成,金属键由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形成。
二、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1.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的物质转化过程。
- 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位于右边。
- 在方程式中使用化学式表示各种物质,平衡方程式时要保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数量平衡。
2. 化学计量- 化学计量是指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摩尔比例和质量比例。
- 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1摩尔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可通过化学式和摩尔比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三、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平衡- 在封闭容器中,碰到平衡态的反应系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浓度和活动度保持不变。
- 平衡常数用于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例关系。
2. 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物质转化。
-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四、化学的能量转化与化学平衡1. 化学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中常涉及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 反应有放热和吸热两种类型。
- 可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来释放或吸收能量。
2. 化学平衡与能量- 化学平衡反应的方向取决于能量变化量。
- 若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则反应趋向于生成物的生成。
- 若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则反应趋向于生成物的消失。
五、溶液与氧化还原反应1. 溶液-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 溶质是指被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溶剂是指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
高二会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5篇分享

高二会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5篇分享一、无机化学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分类规则和元素的物理性质,了解元素原子的结构和电子模型,熟悉元素的电离能。
2、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叔、特性和特点,并掌握其变化的趋势,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变化的规律。
3、学习气体的性质,如亲水性,亲油性,溶解度,扩散,协同作用等,了解溶液的电离极化和物质的极性。
4、掌握酸-碱反应的性质,溶质的极性及其相互作用,电离度及其与溶液强度的关系,pH的概念及其在恒定的条件下的变化。
5、熟悉酸,碱,盐等化学反应有关的常识,比如关于盐溶液稀释及晶析等物质性质;掌握硝酸盐及重金属盐的构成及其反应;了解电解质的离子方程式及其特点;学习碳酸及其盐的构成,性质及其反应。
二、有机化学1、熟悉有机物的分类,熟悉有机物的名称,了解基本有机物与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规律。
2、掌握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及构成,了解不同的键的特性和结构,学习有机物的烷烃和炔烃的构成、特点、侧链变异以及反应性。
3、熟悉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处理与分析理论,化学法制备有机物的原理及方法。
4、了解有机氧化物的分类和性质,学习有机物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学习无机物的萃取分离,了解丙烯糖的有机合成原理及其反应特性。
5、熟悉有机物的催化作用、反应速度、反应机理,学习有机物的炼制、提纯、分析等。
三、分子结构1、学习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基本物理性质,了解物质的组成,学习核磁共振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分子结构引起电子态变化的原因,学习分子在不同溶剂中的构型和构形变异。
3、了解分子结构由它的电子配置确定,掌握原子摆放位置确定分子形状和稳定性,学习碳环结构与稳定性的相互关系。
4、熟悉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了解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学习分子内部的作用力与能量的相互关系,学习不对称碳原子及其分子结构的特点及变化。
5、学习分子对抗特效的科学原理,学习分子的配位理论,学习分子的空间结构及其影响的规律。
四、热力学1、了解热力学的定义,学习热力学与能量之间的关系,掌握热力学变量的表示方法,了解热力学秩序参数。
高中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宏观与微观概念- 元素与化合物的定义-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2.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核与电子云的概念- 原子序数、同位素、核素3. 化学键-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形成与特点- 化学键的能量:键能、分子间力4.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表示: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 反应条件与催化剂的作用5. 化学计量- 摩尔概念的引入-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气体定律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二、元素与化合物1. 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周期表的结构与布局- 元素周期律的规律性- 主族与过渡族元素的特性2. 常见非金属元素- 氢、氧、氮、碳、硫、磷、氯等元素的性质与重要化合物3. 常见金属元素- 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铁、铜等元素的性质与重要化合物4.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酸、碱、盐的分类与性质- 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应用5.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碳链与官能团- 烃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醇、酚、醛、酮、羧酸等官能团的化学性质三、化学实验技能1. 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 实验室安全规则- 常见化学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理2. 实验基本操作-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过滤、蒸馏、萃取3. 定量分析- 滴定法的原理与操作- 常见离子的鉴定方法4. 定性分析- 火焰试验、沉淀反应等定性分析方法5.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实验目的的明确与实验方案的设计- 数据收集、处理与结果分析四、化学与环境、健康1. 化学与环境保护- 常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与处理方法- 绿色化学的概念与实践2. 化学与人体健康- 营养素的化学组成与生理功能- 常见药物的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3.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与作用- 家庭清洁剂的成分与使用注意事项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格式设置,如标题加粗、分点符号的使用、段落缩进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8篇)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8篇)对于高中生来说,化学会考其实是很简单的,因为试题考察的都是课本学过的基础知识。
下面是细心的小编给大家找到的8篇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化学会考知识要点篇一原子结构一、原子结构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较小的微粒2、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因此原子质量约等于离子的质量。
3、原子的表示方法:A Z(R表示元素符号,表示质量数,表示质子数) 用AZR表示一个原子4、两个关系式: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5、同位素: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原子同素异形体: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单质。
二、电子排布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①一个原子中没有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能量低,离核近,根据能量不同形成以原子�②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由里往外,依次为1、2 ?7层,表示为:K、L、M、N、O、P、Q层。
③排布规律:a、各电子层较多能排2n2个(n为1、2 ?7)2023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篇二1、乙酸的分子式:C2H4O2,简写为CH3COOH,(羧基),乙酸是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易溶于水和乙醇。
熔点:16.6�,沸点:117.9�。
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
乙酸含有的羧基官能团决定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酯化反应。
2、羧酸:在分子里烃基跟羧基直接相连接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羧酸。
一元羧酸的通式:R—COOH,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CnH2nO2.3、羧酸的分类:按羧基的数目: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根据分子里的烃基是否饱和: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按烃基不同:脂肪酸、芳香酸;按C原子数目:低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
4、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较普遍,羧酸既存在同类的同分异构体,也存在羧酸与酯的同分异构体。
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五篇

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五篇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1.醛类的结构特征:醛基和烃基直接相连,烃基包括苯基.例如:苯甲醛.2.醛的分类:按醛中含有醛基的个数.按醛中烃基是否饱和.按醛中烃基是否含有苯环.3.甲醛.乙醛.丙酮分子式.结构简式;饱和一元醛的通式.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O结构通式CnH2n+1CHO4.甲醛.乙醛.丙酮的物理性质:甲醛.乙醛.丙酮都没有颜色,具有刺激性气味,乙醛.丙酮为液体,甲醛为气体,三者都易溶于水,易挥发,同时三者都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甲醛俗称蚁醛,质量分数35%-40%的甲醛溶液,具有杀菌.防腐作用,称为福尔马林.5.醛类化学性质:(1)还原反应醛.酮中含有碳氧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发生加成;但C=O和C=C不同,C=O不能和溴水氢卤酸发生加成.(2)氧化反应:①和银氨溶液反应(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2特殊的反应类型:往往是题目的隐性突破口.(1)单质A+化合物B→单质C+化合物D即置换反应,可以是金属置换出金属(最常见的是铝热反应)或金属置换出非金属(被置换出来的非金属应该是还原产物,而还原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故通常是H2或C),也可以是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常见的是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或F2置换出O2.当然卤素都能置换出S,另外C可以置换出Si.H2)或非金属置换出金属(此时的非金属必作还原剂,而常见的还原性非金属只有C和H2).(2)A的化合物+A的化合物→A的单质+化合物B该反应通常是一个归中到单质的反应,该单质必为非金属单质,常见的是S.Cl2.N2.(3)单质A+强碱→两种含A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是一个碱性歧化反应,单质A通常是_2或S;(4)单质A+单质B→化合物C;C+单质A→化合物D综合以上两个反应,可知A.B两种元素可以形成C.D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必定有一种元素有变价.若有变价的元素是金属,则必为Fe;若有变价的元素为非金属则该元素通常是C.N.S或O等,故以上C.D分别是NO.NO2或CO.CO2.或SO2.SO3或Na2O.Na2O2等.(5)一种物质分解得到两种以上产物:常见的有KMnO4.NaHCO3.NH4HCO3.(NH4)2CO3.NH4I.Cu2(OH)2CO3等的分解.(6)多种物质化合得到一种物质:如Fe(OH)2+O2+H2O;NO_+O2+H2O等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3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1)概念当固体溶于水时,固体溶于水的速率和离子结合为固体的速率相等时,固体的溶解与沉淀的生成达到平衡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2)溶度积Ksp的特点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且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并不改变溶度积.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根据浓度商Qc与溶度积Ksp的大小比较,规则如下:Qc=Ksp时,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态.Qc Ksp时,溶液中的离子结合为沉淀至平衡.(2)沉淀的转化根据溶度积的大小,可以将溶度积大的沉淀可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这叫做沉淀的转化.沉淀转化实质为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4盐类的水解(只有可溶于水的盐才水解)1.盐类水解: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水解的实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破坏水的电离,是平衡向右移动,促进水的电离.3.盐类水解规律:①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都水解,同强显中性.②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如:Na2CO3 NaHCO3)4.盐类水解的特点:(1)可逆(与中和反应互逆)(2)程度小(3)吸热5.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水解吸热,越热越水解)②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越稀越水解)③酸碱: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H+促进阴离子水解而抑制阳离子水解;OH-促进阳离子水解而抑制阴离子水解)6.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①只电离不水解:如HSO4-显酸性②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显酸性(如:HSO3-.H2PO4-)③水解程度电离程度,显碱性(如:HCO3-.HS-.HPO42-)7.双水解反应:(1)构成盐的阴阳离子均能发生水解的反应.双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有的甚至水解完全.使得平衡向右移.(2)常见的双水解反应完全的为:Fe3+.Al3+与AlO2-.CO32-(HCO3-).S2-(HS-).SO32-(HSO3-);S2-与NH4+;CO32-(HCO3-)与NH4+其特点是相互水解成沉淀或气体.双水解完全的离子方程式配平依据是两边电荷平衡,如:2Al3++3S2-+6H2O==2Al(OH)3↓+3H2S↑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5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归纳
高一年级部分
一、分子式(化学式。
注意二者含义是不完全相同的)的书写与命名:
化学名言:
分子式(化学式)是化学的文字!
二、化学遵守两大基本原则:
1、强的“置换”弱的,表现为:①、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②、活泼非金属置换不活泼非金属;③、强酸“置换”若酸;④、强碱“置换”弱碱……
金属活动顺序表为:
“五大”强酸为:H2SO4、HNO3、HCl、HBr、HI
“三大”强碱为:Ba(OH)2、NaOH、KOH
2、守恒原则,表现为;①、原子守恒;②、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
三、牢记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下
;
就
气
元素,最高正价数为+7价。
N = A-Z N:表示中子数
四、物质的量及摩尔(mol)
N(个)
上微粒、下浓度
质量体积分左右
中间就是物质的量
m(g)气体体积(L)向下向内都用除
反之相乘得各数
浓度(mol/L)——物质的量浓度
[注意]:
①、1 mol 任何物质,所含的微粒都等于阿佛加德罗常数个;
②、1 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恰好等于分子量或原
子量;
③、1 mol 任何气体物质,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都约是22.4
L ④、1mol 溶质,溶解在1L 的溶液里,其物质的量浓度就为:1mol/L
⑤、要比较微粒数的多少或气体体积的大小,只需算出物质的量(mol )的值,看谁的大就可以了。
⑥、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转换关系为:
物质的量浓度(mol/L )==
五、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还原性) [注意]:①、氧化剂、还原剂到反应物中找。
②、被氧化、被还原是指化合价变化的那部分,化合价没有变化的不能叫被氧化、被还原。
③、凡是有单质参加或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六、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⒈改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气体、沉淀、水不改,保留分子式(化学式)。
⒉所有的钠盐(Na +)、钾盐(K +)、铵盐(NH 4+)、硝酸盐(NO 3-)都溶于水,都要改写成离子形式。
[白色沉淀]的物质有:CaCO 3、BaSO 4、AgCl 、Mg(OH)2、Al(OH)3、Fe(OH)2
AgBr ——浅黄色沉淀、 AgI ——黄色沉淀 Fe(OH)3 是红褐色沉淀。
[气体]有:SO 2 、CO 2、NH 3、NO 2、
NO 、CH 4、Cl 2、
[特殊颜色]的离子: Cu 2+(蓝色)、MnO 4-(紫色)、Fe 2+(绿色)、Fe 3+(红棕色) 六、特殊颜色,特殊现象,特殊保存: 1、焰色反应: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
2、淀粉遇到碘单质(I 2)显 。
3、品红(红色)溶液通人 就褪色,加热颜色会 。
4、氨气(NH 3)是唯一 的气体,为了它专门设计了:①、红色石蕊试纸来鉴别它;②、碱石灰(NaOH 和CaO )来干燥它。
③、氨气、氯化氢可做喷泉实验。
5、臭鸡蛋气体是 ,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6、NO 2气体是 色,通入水中会变 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A ÷ 溶液体积 ×
溶液体积 22.4÷
×22.4 mol
X
Z
A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 A
N × N ÷
7、过氧化钠( )是 色,它分别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特殊用途
是 。
8、无水硫酸铜是 色,硫酸铜晶体(又名: 和 )是
色,因此,可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是否
而使试剂瓶粘接打不开。
SiO 2 + CaO === CaSiO 3 (钢渣、铁渣) 2、*要找原子晶体,请到碳族来:
金刚石(C )、晶体硅(Si )、金刚砂(SiC )、二氧化硅(SiO 2) 3、硅是最好的半导体,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前四位为:氧硅铝铁。
4、最硬的物质是 ,最纯的物质是 ,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
5、造水泥的原料是 ;造玻璃的原料是
反应方程式是 ;
n1
n2 =
微1 微2
n1
n2 = V1 V2
6、金属的特性是。
金属能导电、能传热都是因
为。
黑色金属是。
冶炼金属的方法有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举例说明什么是电化学腐蚀
写出电极反应式
7、镁、铝都是轻金属,都可以用来制造轻合金。
镁有两条特殊性是:
①、
“3”
(
11、凡是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都不溶于水!但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FeO + H+ == Fe2O3 + H + ==
Fe(OH)2 + H +== Fe(OH)3 + H + ==
12、“三变色”——只要有Fe(OH)2生成,就一定会出现:白色→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其原因是: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13、三价铁离子的鉴别:“血红色”现象。
只要在含有Fe3+的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或硫氰化铵溶液()就会生成血红色溶液的特殊现象,而Fe2+则无此现象。
14、Fe2+
Fe3+(难点、重点)2Fe2++ Cl2 == 2Fe3++ 2Cl—,
2Fe3++ Fe == 3Fe2+,因此在配制亚铁盐时必须加入少量的铁屑。
15、苯酚的特殊性质:①、石炭酸非酸;②苯酚遇到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③苯酚遇到溴水就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唯一一个缩聚反应是:苯酚与甲醛的酚醛缩聚。
三、有机化学部分
决定决定
1、学好有机化学的两大原则
成键原则:碳氧氢421原则
断键原则:该断就断,不断就照搬(盯住官能团)
2、学好有机化学必须牢记:结构——→性质——→用途。
即:有什么样的结构(官能团)就该有什么样的性质,有什么样的性质就该有什么样的结构(官能团)。
3、基本的有机反应:
①、取代反应:原理是“一上一下”。
烷烃(饱和碳原子)和苯环可取代。
②、加成反应:原理是“只上不下”。
烯烃、炔烃、苯环可加成。
③、加聚反应:原理是“头尾相连”。
烯烃、炔烃可加聚。
④、氧化反应:原理是“向有机物分子提供氧原子”。
与氧气反应(燃烧)、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与银氨溶液反应、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
⑤、消去反应:原理是“一个分子脱去小分子”。
⑥、缩聚反应:原理是“分子之间脱去小分子形成长链”。
苯酚与甲醛缩聚,
反应方程式为:
4、重要的官能团
①碳碳双键(C=C):其中的一个键容易断开,可加成(可使溴水褪色)、可加聚;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一刀两断”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H2=CH2 + H2—→ nCH2=CH—CH3—→
②碳碳三键(C≡C):其中的二个键容易断开,且可以控制根据需要断一个或断两个,可加成(可使溴水褪色)、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一刀三断”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H≡CH+ H2—→CH≡CH+ Br2—→
③苯环(特殊结构)有烷烃的性质——可取代;有烯烃的性质——可加成。
+ Br2—→ ?+ HNO3——→ ?+ H2—→ ?
特别注意:⑴、苯不与溴水反应,但会使溴水褪色——原因是“萃取”。
⑵、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苯的同系物却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羟基(—O—H):㈠、有羟基(—O—H)就能脱水
可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也可分子间脱水。
㈡、有羟基(—O—H)就可能显酸性
其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无机酸>羧酸>碳酸>酚类>水>醇类
㈢、有羟基(—O—H)就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㈣、酸脱羟基(—OH)醇脱氢(—H)去水(H—OH)成“酯”;
酸脱羟基(—OH)氨脱氢(—H)去水(H—OH)成“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