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与朱元思书》专练

合集下载

《与朱元思书》中考对比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中考对比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中考对比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

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③夕舂:夕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_______________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_______________ ③梅花为寒所勒.勒:_______________ ④山岚设.色之妙设:_______________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B①猿则百叫无绝.②月景尤为清绝.C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②皆.在朝日始出D①梅花为.寒所勒②歌吹为.风3.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风烟俱. 净(都)B.一百许. 里(许多)C.皆. 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3.“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答案1.B.(许:约数,左右)2.D(春天,错。

应为秋天)3.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4.B(“缥碧”三个特点,错。

特点:清,急)
试题2: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和朱元思书》20042012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

《和朱元思书》20042012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

《与朱元思书》2004-2011年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题简介:含2004~2011年中考真题二、2004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2分)(吴均《与朱元思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负势竞上()(2)好鸟相鸣()2.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C.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3分)句子:译文:4.文章理解。

(5分)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

在分写“异水”时,用“”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

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

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参考答案:1.①凭依(或:凭借、依仗)②美丽(若答“友好”也可给分)(2分)2.A(2分)3.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或: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3分)4.空一: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空二:千丈见底空三:幽静(或:寂静、静等)空四: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空五:皆生寒树(5分)三、2006年潍坊市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与朱元思书》(解析版)

中考课内文言文基础重点拓展真题《与朱元思书》(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经典练习课文整体把握1.作者在信中描写了()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向往()和厌弃()的情怀。

2.本文是从()和听觉角度进行景物描写,展现了富阳至桐庐沿途“(),()”(用原文语句回答)的特点。

3.作者由描写富春江的绮丽景色转入抒写身临其境时内心感受的句子是:(),();(),()。

【答案】1.坐着在心中描写了富春江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和厌弃世俗的情怀。

2.本文是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进行景物描写,展现了富阳至桐庐沿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用原文语句回答)的特点。

3.作者由描写富春江的绮丽景色转入抒写身临其境时内心感受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这,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缥.碧()急湍.()轩邈.()泠.泠()嘤.嘤()经纶.()横柯.()鸢.飞戾.天()()【答案】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缥.碧 (piǎo) 急湍.(tuān) 轩邈. (miǎo) 泠.泠 (líng) 嘤.嘤(yīng) 经(lún)横柯.(kē) 鸢.飞戾.天 (yuān)(lì)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 ) (3)任意东西..( )(4)天下独绝..( ) (6)急湍甚.箭( )..( )(5)水皆缥碧(7)互相轩邈..( ) (8)泉水激.石( ) (9) 鸢飞戾.天者( )(10) 经纶..世务者( )【答案】(1)(同样的颜色)(2)(跟、随)(3)(向东或向西)(4(独一无二)(5)(青白色)(6)(超过)(7))(轩,高。

邈,远。

这里均作动词)(8)(冲击,撞击)(9)(至、到达)(10)(筹划、治理)【解析】加点词语的解释,需依据教材,准确记忆。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蝉则千转不穷)( ) (2)窥谷忘反( )【答案】(1)(“转”同“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2)(“反”同“返”,返回)【解析】考查通假字。

部编文言文系列《与朱元思书》中考题

部编文言文系列《与朱元思书》中考题

部编文言文系列《与朱元思书》中考题展开全文一、(2018年广西河池市中考)【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宜都记》节选)【注释】①形容:形体和状态。

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③冬春:冬春之交。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互相轩邈(高)B.鸢飞庚天者(代词,……的人)C.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D.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颜色)1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

C.【甲】【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书”,一文为“记”。

D.【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套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13.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

(2分)【答案】11. A12. D13. ①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②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绝对原创.中招真题《与朱元思书》中招比较阅读

绝对原创.中招真题《与朱元思书》中招比较阅读

古文在百度上搜索方式:古文题目+ 中招试题比较阅读真题以下真题没有参考答案一、【山西省2006年】 (一)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7~10题。

(10分)【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2)窥谷忘反. (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9.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8 题。

〔共 9 分〕与朱元思书吴均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漂浮,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相互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以下加点词说明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从流漂浮.从:跟、随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许:许可C.相互轩邈.轩:往高处伸展D.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7.以下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与朱元思书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猛浪假设奔假设士必怒C.蝉则千转不穷入则无法家拂士D.鸢飞戾天者宜多应者8.以下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本文描绘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第①段中“奇山异水”四字总括全文。

B.第②段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径直描写了江水的清亮。

C.本文写出了对美景的感受,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

D.本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多用骈句,韵律和谐。

答案:〔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9分〕6.B7.D8.B 出处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资料1 山东省济南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3 字音字形用〔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4 成语运用恰当〔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5 语病〔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6 名著阅读〔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7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8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9 陈继儒《摊破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10 古诗文默写〔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11 材料探究〔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12 《读懂伟大长城,读懂中华文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13 鲍尔吉·原野《时间的往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14 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

《与朱元思书》2019-2020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 含解析

《与朱元思书》2019-2020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实战训练 含解析

《与朱元思书》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一、(2018年广西河池市中考)【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宜都记》节选)【注释】①形容:形体和状态。

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③冬春:冬春之交。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互相轩邈.(高)B.鸢飞庚天者.(代词,……的人)C.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D.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颜色)1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

C.【甲】【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书”,一文为“记”。

D.【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套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13.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

(2分)【答案】11. A12. D13. ①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②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题《与朱元思书》专练一、(2006百色课改)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21—25题。

(13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来源:21世纪教育网]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2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24.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答案:21.B 22.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2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25.第一问: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第二问: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二、(2006潍坊)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

(12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

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③夕舂:夕阳。

2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③梅花为寒所勒.勒:④山岚设.色之妙设:2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A.②横柯上.蔽,在昼犹昏①猿则百叫无绝.B.②月景尤为清绝.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C.②皆.在朝日始出①梅花为.寒所勒D. ②歌吹为.风2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23、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

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答案;20、①奔:飞奔的马。

②作:发出。

③勒:约束,阻止。

④设:着,涂。

21、C22、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23、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

三、2007广州市花都区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9-10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9、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一百许里B百千人大呼C千百成峰D赏赐百千强10、翻译与理解。

(6分)(1)用现代汉语翻译“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分)(2)简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

(3分)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明月别枝惊鹊:②路转溪头忽见:(2)词中上、下片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片内容作分析。

(5分)参考答案9、A(3分)(A的“百”是实指,指数目一百,B、C、D项的“百”是虚指,表“很多”之意)10、(1)急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像奔马。

(3分,急湍1分,甚1分,奔1分)(2)该句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2分),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1分)。

11、(7分)(1)①另一个树枝,②出现(2分,每句1分);(2)上片写诗人在夏夜看到明月高照,山林明亮,听到鹊声、蝉声、蛙声,闻到稻花芳香,景色清新,在这个时候还听到出来纳凉的人谈论着今年的丰收,身处其中,作者感到闲适、快乐。

下片写作者夜行遇雨,要找地方避雨,忽然见到了曾经见过的茅店还在老地方,流露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上下句内容的转述各1分,上片转述扣住清新,下片转述突出“忽见”;上、下片表达的心情各1分;叙述有条理1分)四、(09浙江台州)(二)(11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分)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答案:(二)(11分)19.B评分标准:3分。

20.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⑵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评分标准:4分。

每小题2分。

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2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评分标准:2分。

只要答对其中两处,即可得满分。

若多答“千百成峰”,不扣分;多答其他短语,扣分。

22. 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评分标准:2。

每点1分。

意对即可。

五、(2009河北)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

(14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3分)(1)出淤泥而.不染而:(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蔽: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3.《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答:4.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

(2分)答: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

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2分)答:1(1)却(可是,但是)(2)通(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

3、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4、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

5、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六、(2009福建泉州)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5—8题。

(15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自.自.富阳至桐庐 B.从从.流飘荡自.非亭午夜分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C.绝猿则百叫无绝. D.日有时见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日.光下澈6.解释下列加点词词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