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件轴承的径向间隙
轴承间隙标准是多少

轴承间隙标准是多少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零部件,它承载着旋转机械的轴承载荷,使机械能够顺利运转。
而轴承的间隙则是轴承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轴承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那么,轴承间隙标准究竟是多少呢?接下来,我们将对轴承间隙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轴承的间隙可以分为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两种。
径向间隙是指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间隙,而轴向间隙则是指轴承内圈和外圈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移。
这两种间隙对于轴承的工作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径向间隙来说,一般情况下,它的标准是由制造轴承的厂家根据轴承的型号和使用要求来确定的。
不同型号的轴承,其标准径向间隙是不同的。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需要根据轴承的使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标准径向间隙。
如果轴承的径向间隙过大,会导致轴承在工作时产生过大的振动和噪音,严重时还会引起轴承过早损坏;而如果径向间隙过小,会使轴承在工作时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和热量,影响轴承的工作寿命。
因此,选择合适的标准径向间隙对于轴承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而对于轴向间隙来说,它的标准一般是由轴承的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来确定的。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需要根据轴承的使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标准轴向间隙。
如果轴承的轴向间隙过大,会导致轴承在工作时产生过大的轴向位移,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如果轴向间隙过小,会使轴承在工作时产生过大的轴向载荷,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因此,选择合适的标准轴向间隙对于轴承的正常工作同样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轴承间隙的标准是根据轴承的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来确定的,不同型号的轴承其标准间隙是不同的。
选择合适的标准间隙对于轴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因此,在选择轴承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轴承间隙,以确保轴承能够正常工作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总之,轴承间隙标准是多少,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具体的轴承型号和使用要求来确定的。
在选择轴承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标准间隙,以确保轴承能够正常工作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轴承径向间隙测量方法

轴承径向间隙测量方法一、前言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用的零部件,其作用是支撑和定位旋转机件。
由于轴承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载荷和振动,因此轴承的径向间隙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轴承径向间隙测量方法。
二、仪器设备1. 量具:千分尺、游标卡尺等。
2. 测量平台:平面度误差小于0.005mm。
3. 轴承安装夹具:确保轴承在测量时处于水平状态。
4. 电子天平:精度小于0.01g。
三、准备工作1. 清洁工作:清洁轴承及其安装夹具,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 检查工作: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
四、测量方法1. 准备工作:将待测的轴承放置在安装夹具上,并调整好水平状态。
2. 第一次测量:使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在垂直于外圈直径方向上对外圈直径进行测量,记录下数值A1。
3. 第二次测量:将轴承翻转180度,再次使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在垂直于外圈直径方向上对外圈直径进行测量,记录下数值A2。
4. 第三次测量:使用电子天平对轴承进行称重,记录下数值W。
5. 计算径向间隙:根据公式计算轴承的径向间隙:C=(A1+A2)/2-W其中,C为轴承的径向间隙,A1和A2为两次测量的外圈直径数值的平均值,W为轴承的重量。
五、注意事项1. 测量时应确保轴承处于水平状态。
2. 测量精度需要高,应选用精度较高的仪器设备。
3. 测量前应清洁好工作区域及仪器设备。
4. 一定要按照规定步骤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要求计算。
六、总结通过本文介绍的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出轴承的径向间隙。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仪器设备的选择和维护、工作区域的清洁等方面。
只有在严格遵守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轴承的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

轴承的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1. 引言在机械设备中,轴承承担着支撑和传递载荷的重要角色。
为了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转和寿命,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的设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轴承的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的概念、作用、测量方法以及对轴承性能的影响。
2. 轴向游隙轴向游隙是指轴承内、外圈之间沿轴向方向的间隙。
它的存在可以使轴承在工作时能够自由地沿轴向方向进行微小的移动。
轴向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定位和承载能力有重要影响。
2.1 轴向游隙的作用轴向游隙的存在可以使轴承在受到轴向载荷时能够自由地进行微小的移动,从而适应轴向载荷的变化。
它可以减小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内、外圈的相对位移,降低轴承的应力集中,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2.2 轴向游隙的测量方法测量轴向游隙可以使用推力计或测微计等工具。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1.将轴承安装在支架上,并通过螺母将其固定住;2.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之间施加一定的轴向载荷;3.使用推力计或测微计测量内、外圈之间的间隙;4.记录测量结果,得到轴向游隙的数值。
2.3 轴向游隙对轴承性能的影响轴向游隙的大小直接影响轴承的定位和承载能力。
如果轴向游隙过大,会导致轴承在受到轴向载荷时发生过大的位移,使得轴承无法正常工作。
而如果轴向游隙过小,会使得轴承在受到轴向载荷时产生过大的应力,降低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3. 径向游隙径向游隙是指轴承内、外圈之间沿径向方向的间隙。
它的存在可以使轴承在工作时能够自由地沿径向方向进行微小的移动。
径向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定位和承载能力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3.1 径向游隙的作用径向游隙的存在可以使轴承在受到径向载荷时能够自由地进行微小的移动,从而适应径向载荷的变化。
它可以减小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内、外圈的相对位移,降低轴承的应力集中,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3.2 径向游隙的测量方法测量径向游隙可以使用游隙规或测微计等工具。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1.将轴承安装在支架上,并通过螺母将其固定住;2.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之间施加一定的径向载荷;3.使用游隙规或测微计测量内、外圈之间的间隙;4.记录测量结果,得到径向游隙的数值。
标准件轴承的径向间隙

标准件轴承的径向间隙轴承的安装轴承安装的好坏与否,将影响到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
因此,请充分研究轴承的安装,即请按照包含如下项目在内的操作标准进行轴承安装。
一、清洗轴承及相关零件对已经脂润滑的轴承及双侧具油封或防尘盖,密封圈轴承安装前无需清洗。
二、检查相关零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况三、安装方法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a. 压入配合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
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热配合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
是一种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
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
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
用油箱加热轴承时,在距箱底一定距离处应有一网栅,或者用钩子吊着轴承,轴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杂质进入轴承内或不均匀的加热,油箱中必须有温度计,严格控制油温不得超过100℃,以防止发生回火效应,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c.圆锥孔轴承的安装圆锥孔轴承可以直接装在有锥度的轴颈上,或装载紧定套和退卸套的锥面上,其配合的松紧程度可用轴承径向游隙减小量来衡量,因此,安装前应测量轴承径向游隙,安装过程中应经常测量游隙以达到所需要的游隙减小量为止,安装时一般采用锁紧螺母安装,也可采用加热安装的方法。
圆锥滚子轴承间隙的标准及调整方法

圆锥滚子轴承间隙的标准及调整方法
圆锥滚子轴承是一种常见的轴承类型,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和机械中。
轴承的间隙对于其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安装和调整时需要严格遵循标准及相应的调整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圆锥滚子轴承的间隙标准。
在安装圆锥滚子轴承时,需要确保其内圈、外圈和滚子之间的间隙符合国际标准。
一般来说,圆锥滚子轴承的间隙分为径向间隙和轴向间隙两种。
径向间隙是指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间隙,其大小会直接影响轴承的转动灵活性和承载能力。
通常情况下,径向间隙的大小应该符合国际标准,以确保轴承在工作时能够正常运转并承受相应的载荷。
轴向间隙则是指安装在轴上的轴承在轴向上的移动量。
合适的轴向间隙能够确保轴承在工作时不会产生过多的磨损和摩擦,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调整圆锥滚子轴承的间隙时,需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清洁,在安装轴承之前,需要确保其安装座和轴颈表面清洁无尘,以免影响间隙的调整。
2. 安装,将轴承安装到轴颈上,并确保其安装位置正确,不得歪斜或者倾斜。
3. 调整,根据轴承的具体型号和规格,使用专用的调整工具或者方法对轴承的间隙进行调整,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4. 固定,在调整完成后,使用固定螺母或者其他固定装置将轴承固定在轴上,确保其在工作时不会产生偏移或者松动。
总之,圆锥滚子轴承的间隙标准及调整方法对于其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安装和调整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轴承的性能和寿命。
间的间隙标准

间的间隙标准径向轴承有圆瓦轴承、椭圆瓦轴承、多油楔轴承和可倾瓦轴承等形式,由于轴承结构特点各异,因此,其间隙大小也略有不同。
一、圆瓦轴承轴颈放入圆瓦轴承后,出现顶部间隙和侧间隙,正常情况下,侧间隙为顶间隙的一半。
圆瓦顶部间隙一般按表1—1所给的范围控制。
表1—1 轴瓦顶部间隙标准/mm二、椭圆瓦轴承椭圆瓦轴承的内表面呈椭圆形,因此,两侧间隙大于顶部间隙,其范围控制在顶部间隙为轴径的(1~1.5)‰,侧间隙为轴径的(1~3)‰。
三、多油楔轴承多油楔轴承的间隙控制在轴颈的(1.5~2.5)‰。
四、可倾瓦轴承可倾瓦轴承由多块瓦组成,瓦块可以摆动,其间隙的正常范围一般为轴颈的(1.2~2)‰。
公差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孔通常指圆柱形的内表面,也句括。
2、轴通常指圆柱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也句括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
4、零件的尺寸合格,其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5、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取决于的大小。
6、在同一尺寸段内,从IT01~IT18,公差等级逐渐,公差数值逐渐。
7、国标规定基准孔代号为、基准轴代号为。
8、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上装上不同配合性质的孔零件(一轴多孔),要采用基制配合。
9、在公差等级相同的情况下,基本尺寸愈大,标准公差数值_________________。
10、.某一尺寸减其__________________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偏差。
11、在公差带图中,代表________________一条基准直线,称为零线.在该线以上偏差为_________________,在该线以下偏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
12、配合基准制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__________。
13、表面粗糙度符号中,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且保 持原供应状态。
轴承间隙标准

附表1:轴颈椭圆度允许公差 新加工轴未经加工的旧轴轴承直径 (mm ) 高速 lOOOrpm 以上低速 1000rpm 以下 轴承直径 (mm )高速1000rpm 以上 低速 1000rpm以下 50~70 0.010.03 50~70 0.03 0.05 70~1500.020.0470~150 0.04 0.06附表2:滚动轴承最大允许磨损值轴承直径(mm )径向间隙(mm )轴向间隙(mm )30以下 4D/10000.2 35~70 3.5D/1000 0.3 75~100 3D/1000 0.3 100以上不超过0.30.3注:D ——轴承内径或轴颈直径附表3新轴承原始径向游隙标准轴承公 称直径 (mm 单列向心 球轴承 (丝) 单列向心 短圆柱滚子 轴承(丝) 双列球面 滚子轴承(丝)测量时 施加径 向负荷 (Mpa使用后 磨损允 许值 (丝) 超过 到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18 24 1.0 2.40.5 10 24 30 1.0 2.40.5 30 40 1.2 2.61.0 2040 50 1.2 2.9 2.0 5.51.050 65 1.3 3.3 2.5 6.51.0 2065 80 1.4 3.4 3.0 7.0 5.0 8.0 1.0 80 100 1.6 4.0 3.5 8.0 6.010.01.0 100 1202.0 4.6 4.0 9.01.5 1201402.35.34.510.01.530附表4电动机轴承装配参考标准轴承型式轴承内径与轴配合方式及公差轴承外径与外壳端盖配合方式及公差轴承公称内径(mr)轴承内径允许公差(丝)轴允许公差(丝)配合方式轴颈与轴承内圈配合过盈值(轴径与轴承内径实际值之差)(丝)轴承公称夕卜径轴承外径允许公差(丝)外壳端盖允许公差(丝)配合方式轴承外圈与外壳端盖孔配合间隙(丝)超过到超过到单列向心球轴承18-1.0+0.5-0.3gb + 1 〜+2 Gd18 30-1.0+0.5-0.3gb + 1 〜+2 18 30-0.9+1.6-0.7Gd 0〜3 30 50-1.2+1.2-0.2gb +2 〜+3 30 50-1.1+1.8-0.8Gd 0〜3 50 80-1.5+1.4-0.2gb +2 〜+3 50 80-1.3+2.0-1.0Gd 0〜380 120 0-2.0+1.6-0.3gb +3 〜+5 80 120 0-1.5+2.3-1.2Gd 0〜3 120 180-2.5+1.9 (+2.8 )+0.3 (+1.2 )gb +4 〜+7 120 160-2.5+2.7-1.4Gd 0〜3180 260-3.5+3.0-1.8Gd 0〜3260 315-3.5+3.5-1.8Gd 0〜3单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30 50-1.2+2.0+0.9gb + 1 〜+350 80-1.5+2.4+1.0gb +2 〜+480 120 0-2.0+2.8 (+3.5 )+1.2 (+1.2 )gb +4 〜+6 80 120 0-1.5+2.3-1.2Gd 0〜3 120 180-2.5+4.0+ (5.2 )gb +4 〜+7 120 180 0-2.5+2.7-1.4Gd 0〜3180 260-3.5+3.0-1.6Gd 0〜3260 315 0-3.5+3.5-1.8Gd 0〜3双球滚子轴承0.5 100-1.5-2.0+3.5 (+1.0 )+3.0 (+1.2 )gb +3 〜+5 120 180-2.5+2.7 (+2.7 ) -1.4 ( 0 )Gd 0〜3。
轴承等级径向游隙标准

轴承等级径向游隙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轴承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零部件之一,用于支撑和定位旋转机构。
轴承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而轴承的等级和径向游隙标准是评定轴承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轴承等级是轴承的精度等级,一般分为P0、P6、P5、P4、P2五个等级,等级越高,轴承的制造精度越高,使用性能也更稳定。
在轴承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生产参数,以确保轴承的精度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
轴承的径向游隙是指在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间隙,一般用于衡量轴承的灵活性和承载能力。
径向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合适的径向游隙能够确保轴承在高速旋转时保持平稳和可靠。
在轴承的制造标准中,对轴承等级和径向游隙都有着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轴承的等级应符合国际ISO标准或国家标准的要求,然后再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进行选择。
而轴承的径向游隙则根据轴承类型和使用环境的不同,有着相应的标准范围。
对于普通精度的轴承,一般采用P0等级,在普通使用条件下能够满足基本需求。
而对于高速旋转和高精度要求的轴承,则需要选择P6、P5、P4或更高等级的轴承,以保证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精度要求。
在选择轴承时,除了考虑轴承的等级和径向游隙外,还需考虑轴承的负载能力、转速要求、工作温度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才能选择到最适合的轴承型号,保证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轴承的等级和径向游隙标准是评定轴承性能和选择合适轴承的重要依据。
在使用轴承时,建议根据设备的实际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轴承等级和径向游隙,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和维护轴承,保持轴承的良好状态,也是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措施。
第二篇示例:轴承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用于支撑机械旋转部件,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轴承等级是轴承的质量标准,是评价轴承性能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
而轴承等级中的径向游隙标准更是轴承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件轴承的径向间隙轴承的安装轴承安装的好坏与否,将影响到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
因此,请充分研究轴承的安装,即请按照包含如下项目在内的操作标准进行轴承安装。
一、清洗轴承及相关零件对已经脂润滑的轴承及双侧具油封或防尘盖,密封圈轴承安装前无需清洗。
二、检查相关零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况三、安装方法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a. 压入配合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
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热配合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
是一种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
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
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
用油箱加热轴承时,在距箱底一定距离处应有一网栅,或者用钩子吊着轴承,轴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杂质进入轴承内或不均匀的加热,油箱中必须有温度计,严格控制油温不得超过100℃,以防止发生回火效应,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c.圆锥孔轴承的安装圆锥孔轴承可以直接装在有锥度的轴颈上,或装载紧定套和退卸套的锥面上,其配合的松紧程度可用轴承径向游隙减小量来衡量,因此,安装前应测量轴承径向游隙,安装过程中应经常测量游隙以达到所需要的游隙减小量为止,安装时一般采用锁紧螺母安装,也可采用加热安装的方法。
d.推力轴承的安装推力轴承的周全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因此这种轴承较易安装,双向推力轴承的中轴泉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
轴承的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是轴旋转的情况居多,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为过赢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四、轴承安装后的检查五、润滑剂的添加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主要用于载荷较轻的高速旋转场合,要求轴承高精度、高转速、低温升低振动和一定的使用寿命。
常作高速电主轴的支承件成对安装使用,是内表面磨床高速电主轴的关键配套件。
主要技术指标:1.轴承精度指标:超过GB/307.1-94 P4级精度2. 高速性能指标:dmN值1.3~1.8x 106 /min3. 使用寿命(平均):>1500 h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使用寿命与安装有很大关系,应注意以下事项:1. 轴承安装应在无尘,洁净的房间内进行,轴承要经过精心选配,轴承用隔圈要经过研磨,在保持内外圈隔圈等高的前提下,隔圈平行度应控制在1um以下;2. 轴承安装前应清洗干净,清洗时内圈斜坡朝上,手感应灵活,无停滞感,晾干后,放入规定量油脂,如属油雾润滑应放入少量的油雾油;3. 轴承安装应采用专门工具,受力均匀,严禁敲打;4. 轴承存放应清洁通风,无腐蚀气体,相对湿度不超过65%,长期保管应定期防锈。
圆锥滚子轴承、水泵轴连轴承的安装一、轴承的安装:轴承的安装必须在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沟槽和连接表面的加工质量。
所有配合连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刺,铸件未加工表面必须除净型砂。
轴承安装前应先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干净,干燥后使用,并保证良好润滑,轴承一般采用脂润滑,也可采用油润滑。
采用脂润滑时,应选用无杂质、抗氧化、防锈、极压等性能优越的润滑脂。
润滑脂填充量为轴承及轴承箱容积的30%-60%,不宜过多。
带密封结构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和水泵轴连轴承已填充好润滑脂,用户可直接使用,不可再进行清洗。
轴承安装时,必须在套圈端面的圆周上施加均等的压力,将套圈压入,不得用鎯头等工具直接敲击轴承端面,以免损伤轴承。
在过盈量较小的情况下,可在常温下用套筒压住轴承套圈端面,用鎯头敲打套筒,通过套筒将套圈均衡地压入。
如果大批量安装时,可采用液压机。
压入时,应保证外圈端面与外壳台肩端面,内圈端面与轴台肩端面压紧,不允许有间隙。
当过盈量较大时,可采用油浴加热或感应器加热轴承方法来安装,加热温度范围为80℃-100℃,最高不能超过120℃。
同时,应用螺母或其它适当的方法紧固轴承,以防止轴承冷却后宽度方向收缩而使套圈与轴肩之间产生间隙。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安装最后应进行游隙的调整。
游隙值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和配合的过盈量大小而具体确定。
必要时,应进行试验确定。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和水泵轴连轴承在出厂时已调整好游隙,安装时不必再调整。
轴承安装后应进行旋转试验,首先用于旋转轴或轴承箱,若无异常,便以动力进行无负荷、低速运转,然后视运转情况逐步提高旋转速度及负荷,并检测噪音、振动及温升,发现异常,应停止运转并检查。
运转试验正常后方可交付使用。
二、轴承的拆卸:轴承拆下后拟继续使用时,应选用适当的拆卸工具。
拆卸过盈配合的套圈,只能将拉力加在该套圈上,绝不允许通过滚动体传递拆卸力,否则滚动体和滚道都会被压伤。
三、轴承的使用环境:根据使用部位及使用条件与环境条件选择规格尺寸、精度,配合适宜的轴承是保证轴承寿命及可靠性的前提。
1、使用部位:圆锥滚子轴承适用于承受以径向载荷为主的径向与轴向的联合负荷,通常以两套轴承配对使用,主要应于汽车的前后轮毂、主动圆锥齿轮、差速器、减速器等传动部位。
2、允许转速:在安装正确、润滑良好的环境下,允许为轴承极限转速的0.3-0.5倍。
一般正常情况下,以0.2倍的极限转速为最宜。
3、允许倾斜角:圆锥滚子轴承一般不允许轴相对外壳孔有倾斜,如有倾斜,最大不超过2′。
4、允许温度:在承受正常的载荷,且润滑剂具有耐高温性能,且润滑充分的条件下,一般轴承允许在-30℃-150℃的环境温度下工作轴承的推荐配合及轴和轴承座公差我想你的图纸肯定是错误的,因为轴承配合的目的在于使轴承内圈或外圈牢固地与轴或外壳固定,以免在相互配合面上出现不利的轴向滑动。
这种不利的轴向滑动(称做蠕变)会引起异常发热、配合面磨损(进而使磨损铁粉侵入轴承内部)以及振动等问题,使轴承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对于轴承来说,由于承受负荷旋转,一般必须让套圈带上过盈使之牢固地与轴或外壳固定。
轴及外壳的尺寸公差公制系列的轴及外壳孔的尺寸公差已由GB/T275-93《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标准化,从中选定尺寸公差即可确定轴承与轴或外壳的配合。
轴承座孔径轴承外径轴承座的孔径偏差,相应的配合公差DΔDmp J7JS5JS6JS7K5公称偏差(轴承座孔径)理论过盈量(+)/间隙量(-)大于至高低可能过盈量(+)/间隙量(-)mmμmμm6100-8-7+8-3+3-4,5+4,5-7,5+7,5-5+1+7-16+3-11+4,5-12,5+7,5-15,5+5-9+4-13+1-9+3 -11+5-13+3-710180-8-8+10-4+4-5,5+5,5-9+9-6+2+8-18+4-12+5,5-13,5+9-17+6-10+5-15+2-10+3-1 1+6-14+4-818300-9-9+12-4,5+4,5-6,5+6,5-10,5+10,5-8+1+9-21+4,5-13,5+6,5-15,5+10,5-19,5+8-1 0+6-18+2-11+4-13+7-16+6-830500-11-11+14-5,5+5,5-8+8-12,5+12,5-9+2+11-25+5,5-16,5+8-19+ 12,5-23,5+9-13+7-21+3-14+5-16+9-20+6-1050800-13-12+18-6,5+6,5-9,5+9,5-15+15-10+3+12-31 +6,5-19,5+9,5-22,5+15-28+10-16+7-26+3-16+6-19+10-23+7-13801200-15-13+22-7,5+7,5-11+11-17,5+17,5-13+2-31+6,5-19,5+9,5-22,5+15-28+10+10-17-26+3-16+6-19+10-23+7+7-131201500-18 -14+26-9+9-12,5+12,5-20+20-15+3+14-44+9-27+12,5-30,5+20-38+15-21+7-37+4-22+7-25+13-31 +10-161501800-25-14+26-9+9-12,5+12,5-20+20-15+3+14-51+9-34+12,5-37,5+20-45+15-28+6-43 +3-28+6-31+12-37+9-221802500-30-16+30-10+10-14,5+14,5-23+23-18+2+16-60+10-40+14,5-44, 5+23-53+18-32+6-50+4-34+6-36+13-43+12-262503150-35-16+36-11,5+11,5-16+16-26+26-20+3+ 16-71+11,5-46,5+16+51+26-61+20-38+4-59+4-39+7-42+14-49+12-303154000-40-18+39-12,5+12, 5-18+18-28,5+28,5-22+3+18-79+12,5-52,5+18-58+28,5-68,5+22-43+5-66+4-44+7-47+15-55+14-3 54005000-45-20+43-13,5+13,5-20+20-31,5+31,5-25+2+20-88+13,5-58,5+20-65+31,5-76,5+25-47 +5-73+4-49+8-53+17-62+16-385006300-50---14+14-22+22-35+35----+14-64+22-72+35-85----+4-5 4+9-59+19-69--6308000-75---16+16-25+25-40+40----+16-91+25-100+40-115----+4-79+8-83+18-9 3--8001 0000-100---18+18-28+28-45+45----+18-118+28-128+45-145----+4-104+8-108+18-118--1 0001 2500-125---21+21-33+33-52+52----+21-146+33-158+52-177----+4-129+9-134+20-145--1 2501 6000-160---25+25-39+39-62+62----+25-185+39-199+62-222----+4-164+9-169+22-182--1 6002 0000-200---30+30-46+46-75+75----+30-230+46-246+75-275----+5-205+11-211+25-225--2 0002 5000-250---35+35-55+55-87+87----+35-285+55-305+87-337----+5-255+12-262+28-278—滚动轴承安装技巧与轴承间隙的调整技术来源:全球五金网 2010-3-26浏览量:3050滚动轴承安装技巧与轴承间隙的调整技术1.对于间隙不可调整的轴承,因其径向间隙在制造时就已按标准确定好了,不能进行调整,此类轴承装在轴径上或轴承座孔内之后,实际的径向间隙称为装配径向间隙.2.对于间隙可调整的轴承而言,因其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之间有正比例的关系,所以安装是只要调整好轴向间隙就可获得所需的径向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