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江南春_春日偶成)
资料《江南春》《春日偶成》的解释诗句的意思、译成白话文

资料《江南春》《春日偶成》的解释诗句的意思、译成白话文【译诗】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注释】 1、郭:外城。
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志。
2、山郭:靠山的城墙。
3、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
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5、楼台:指寺庙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编辑本段译释注解此明道先生自咏其闲居自得之趣.言春日云烟淡荡,风日轻清,时当近午,天气融和.傍随于花柳之间,凭眺于山川之际,正喜眼前风景,会心自乐,恐时人不识,谓余偷闲学少年之游荡也. O宋程颢,字伯淳,洛阳人.谥明道先生,从祀孔子庙庭.①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
②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
傍,一作“望”。
傍,靠近,依靠。
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在花丛柳树间随步慢行,已来到前面的河边。
③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
余:一作“予”,我。
④将谓:就以为。
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在花丛柳树间随步慢行,已来到前面的河边。
人们还以为我像孩子一样,贪玩呢!本文抒发了诗人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译诗云淡、风轻、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一幅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身处这宜人的景色,我完全陶醉了。
可是谁知道我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我像年轻人一样偷闲贪玩呢!诗题意思在春天郊游心情愉悦时随手写成的诗。
一二句写今: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
4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

4古诗两首【教材简析】《古诗两首》有两首诗,一首是《江南春》,一首是《春日偶成》。
《江南春》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
色彩鲜明,情味隽永。
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
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体会《春日偶成》中诗人春游的快乐。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对比学习,读懂两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和景物所呈现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谈话导入,简介诗人1.师生回忆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和春天有关的古诗。
3. 出示诗题,师生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第二板块:自主朗读,感受诗韵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韵味、节奏。
(2)思考:两首诗都描写了哪些景物?2.检查自读情况。
第三板块:对比阅读,领悟诗意合作主题:自主默读两首古诗,思考:两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
预设1:《江南春》的景物: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寺庙、烟雨。
(1)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
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的画面。
4、《江南春》、《春日偶成》教学PPT

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 程颢怎样的心情?
乐
抒发了春日郊游 的愉快心情。
表达了 诗人春日郊 游时的愉快 心情 。
七言 律诗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古 诗 两 首
江南春
杜牧
(公元803-约852年),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汉族,京兆万年(今陕 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 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 并称“小李杜”因晚年 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 后世称“杜樊川”,著 有《樊川文集》。
自学要求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弄清诗句的意思。 3.根据诗的内容,想象它所描绘的画面。
想一想: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描写了黄莺、绿叶、红花、水村、 山郭、酒旗、风、寺院、楼台。 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 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后两句明明写到烟雨, 是怎么回事呢? 矛盾吗?
不矛盾 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 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 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 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
旁人 于是,就
河流
时人不识余心乐,
我的心
将谓偷闲学少年。
旁人哪会理解我此时心中感受到的欢乐,还以 为我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春日偶成
程颢 (宋)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这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春景? 白云、轻风,花、柳、河。 构成了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柳绿的大好春景。
4古诗两首(江南春 春日偶成)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齐、梁、陈四个 王朝的总称。当时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 修建了大量寺庙 。
江南春 杜 牧 写今: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怀古: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
***
的姑娘们在议论你呢!听到他们说什么了? 3诗人介意别人对他的议论吗? 4“乐”些什么?
活动三:悟诗情 1.自读,填空:《春日偶成》的作 者是宋代诗人程颢(hà o),这首诗 是作者春日郊游,即兴写下来的。诗 的前两句描写了 ,后两句 抒发了诗人 的心情。 2.交流,练习背诵。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1这两首诗有什么 相同点; 2有什么不同点?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
• 春光明媚 • 风和日丽
姹紫嫣红 莺歌燕舞
草长莺飞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 1“乐” :天气这么好,景致如此美,一路上你
开心不?都会做些什么?
2“时人不识”:地里劳动的庄稼人、河边洗衣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பைடு நூலகம்
【课堂检测】 1.默写《春日偶成》: 春日偶成 , 。 __________, 。 2.将这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水暖鸭先知。 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活动三:悟诗情 自读作者资料:杜牧是晚唐时期的 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他给后人留下了《山行》、《清明》、 《泊秦淮》、《过华清宫》等著名诗篇。 他的山水诗清丽脱俗,表达了对秀丽山 水的热爱和自己游玩时愉快的心情。
《江南春》、《春日偶成》实录及评析

《江南春》、《春日偶成》实录及评析介绍《江南春》、《春日偶成》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两首闲适赋,以细腻的笔墨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被誉为杜甫的“春天诗集”。
《江南春》实录杜甫在广陵游历时,深受那婉约柔美的江南风光所吸引。
他在闲适场所,看到了金陵花草茂盛、细水潺潺的美景和江南百姓勤劳的生活,以及一些自己的思想感受,写下了这首美丽的闲适赋诗《江南春》。
《江南春》以仅五十四句的篇幅,抒发了杜甫对江南春天的痴迷和欣赏。
诗中别有情趣的描写,生动刻画出了江南千变万化的春日景象,如“舟过碧草如茵岸,旌移清影自天悬”、“隔离离兮无别路,握寂寂兮空廓然”等。
诗结尾以“吾爱君亭楼上月,怜君灯火独忙急”来刻画诗人和为金陵生活熬煎的百姓描写一个动人的对比。
杜甫以其独特的细腻和感性的方法,展现了江南春日的美丽,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情感和赞叹之情。
《春日偶成》实录《春日偶成》是杜甫另一首著名的闲适赋诗。
这首诗写于唐朝贞元年间,共四十五句。
首三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以“雨”为题,生动刻画了春雨的来临,分别用“知时节”、“发生”、“潜”、“润物”表达了雨水对生存的作用和意义,并对春雨带来的好处加以赞美,表现了杜甫对自然界的敬意和笃爱。
接下来的一段诗写了怀念过去的境遇与家乡,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爱怀。
最后的三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辈岂是蓬蒿人,千载名声竟教消?”以小荷、蜻蜓喻人,表达了杜甫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人生的憧憬,以及对自己的名声产生了一定的质疑。
评析《江南春》、《春日偶成》都是杜甫的代表作品之一,这两首诗以写景烘托思想、融情入境、形象与哲理相统一,展现了杜甫独特的文学艺术风貌和人文情怀。
《江南春》以江南春天的景色为背景,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既流淌出诗人对江南春天优美景色的深情赞美,也折射出诗人对金陵繁华民生的心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江南春天的美。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 检查预习
(1)指名读古诗,正音。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这两首古诗分别描绘了什么?(2)讨论交流。
4. 深入研读
(1)学习《江南春》。
①学生自由读,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哪些景物?
②讨论交流。
③指导朗读。
(2)学习《春日偶成》。
①学生自由读,思考: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②讨论交流。
③指导朗读。
5. 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谈学习了这两首古诗后,你有什么感受?(3)教师总结。
6.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案.doc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案-(2)释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
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ﻪﻭ(3)一二句写今: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
ﻭﻪ(4)三四句吊古:ﻭﻪ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经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ﻪ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ﻭﻭﻪ二、学习第二首ﻪ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ﻭﻭﻪ(1)《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
ﻪﻪ(2)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
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ﻪ2、一二句写景: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ﻭﻭ3、三四句抒情:ﻪ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ﻪﻭﻪ4、指导反复朗读,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ﻭﻪﻭﻪ三、请学生搜集有关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古诗并背诵。
ﻪﻭ(二)ﻪﻭﻪ《江南春》教学目标:ﻭﻪﻭ1、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ﻪ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学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园、植物园、苗苗常青园)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ﻭﻪﻭﻪ教学重难点:ﻭ用自己的话描述校园的美景。
教学准备:ﻭﻭ自由游览、观赏各园的景色。
ﻪﻭﻭ一、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春晓》、《咏柳》等。
1、板书课题《江南春》ﻭﻭﻭ二、学习古诗《江南春》ﻭﻭﻭ2、解题: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ﻭﻭ3、学习生字词ﻪﻭ(1)自己读ﻪﻭﻭ(3)需要理解的词语ﻪﻭ(2)注意字的写法:(莺、旗)ﻭﻪﻪﻭ酒旗:挂在酒店门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ﻭﻭ4、朗读诗句ﻪﻭ根据注释说上面讲的词语的意思,试着讲讲诗的大意。
古诗两首-春日偶成》江南春

教案2教学要求:1、了解两首古诗的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的作者的相关知识。
3理解诗句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首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1)《江南春》作者唐代诗人杜牧。
(2)释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
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3)一二句写今: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
(4)三四句吊古: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经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二、学习第二首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1)《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
(2)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
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2、一二句写景: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3、三四句抒情: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4、指导反复朗读,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三、请学生搜集有关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古诗并背诵。
(二)《江南春》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学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园、植物园、苗苗常青园)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话描述校园的美景。
教学准备:自由游览、观赏各园的景色。
一、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春晓》、《咏柳》等。
二、学习古诗《江南春》1、板书课题《江南春》2、解题: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3、学习生字词(1)自己读(2)注意字的写法:(莺、旗)(3)需要理解的词语酒旗:挂在酒店门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4、朗读诗句根据注释说上面讲的词语的意思,试着讲讲诗的大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烟作雨者之中描了写。这些寺庙用意何在?
借古讽今,希望唐朝的统治者不要重蹈南朝覆辙, 多关心百姓疾苦。
想一想: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描写了莺、绿、红、水、 村、山郭、酒旗、寺院、楼台。
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想一想
一二句写景
• 云淡风轻近午天, • 傍花随柳过前川。
具体写了哪些春景?
云淡、风轻、花红、柳绿、近 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
三四句抒情:
• 时人不识余心乐, • 将谓偷闲学少年 。
身处宜人的春色,诗人完全陶醉了, 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人们甚至 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玩耍呢。
古 诗 大意
云淡、风轻、花红、柳绿,加 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一幅 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身处 这宜人的景色,我完全陶醉了。可 是谁知道我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 为我像年轻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不矛盾 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 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 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 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
讨论: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的映衬?
有(红绿色彩)的映衬, 有(山水)的映衬, 有(村庄和城郭)的映衬, 有(动静)的映衬, 有(声色)的映衬。
•《江南春》是 唐 代诗
在侯景之乱中被侯景囚禁在台城,
次年悲惨死去。
杜牧所处的时代正是唐宣宗执
政时期,这位唐宣宗即位前做过和 尚,对佛教更是推崇有加。杜牧在 赞美江南秀丽春色的同时,也借古 讽今,表达了对统治者迷信佛教大 兴土木而不问国计民生的批判。
•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 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 了
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 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江南春雨如烟, 江南春绿如滴, 江南春花似锦, 江南春归似梦 ……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精通兵法, 有政治才能,诗文都 写得很好,诗以七绝 最为出色。与李商隐 齐名,世称“小李 杜”。
2)、把下列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2、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游园不值》 3、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春日》 5、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崇慧春江晚景》
春日偶成
[译文]
程颢
将近中午的时候,春
云淡风轻近午天, 光明媚,云淡风轻,
傍花随柳过前川。
我在花丛柳林间穿行, 走过了前面的小河。
时人不识余心乐, 那时候路人并不知道 将谓偷闲学少年 。我的心情有多么舒畅,
还以为我在偷懒贪玩, 学年轻人郊游嬉戏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什么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 游,触景生情,意兴所 致写下来的。描写了风 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 发了诗人春日郊游的愉 快心情,以及对春天的 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
• 这两句写了江南春色无边。 • (注意具体的景色)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可译为:
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庙和 楼台,还有多少掩映在苍茫的烟雨 中呢?
• 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 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 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 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 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 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 中。”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题乌江亭》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春日偶成
—— 程 颢(hào)
程颢 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
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 颐。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历官鄠县主 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 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 等职。在政治下,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 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 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 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 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江南春
杜牧
写今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借古讽今
南朝四百八十寺, 忧国忧民 怀古 多少楼台烟雨中。
• 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 ,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
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 。
细读感悟
• 为什么南朝会有那么多寺庙?
皇帝们为祈求神灵保卫自己的王朝和王位,兴建了 大量的寺庙。
• 这些寺庙任然存在吗?
写景 抒情
借景抒情
相关题目:
1.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所感染?
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春日景色所感染。
2.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
看出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愉悦的心境,
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诗句 中可以看出来。
3 .《春日偶成》的作者是
,他是 代
诗人,题目的意思是:
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 多彩。
南朝皇帝多信佛教,尤其这位
梁
梁武帝,先后四次舍弃皇位出家为
武 僧,被大臣花费了千万贯钱将他赎
帝
出。他在位四十八年,广建佛寺,
耗费民力。可笑的是佛祖并没有保
佑这位崇佛的皇帝,公元548年他
• 这里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 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 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 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 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 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人 杜牧写的。其中,怀
古的是
,
•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 诗 配一幅画。
4、填空: 1)、《江南春》是( )朝诗人( )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 句抓住( )、( )、( )、( )、( )、( )、( ) 等几个江南的常见景物,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绮丽画面,后两句 则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
将 时傍 云
谓 偷 闲人 不 识花 随 柳来自淡 风 轻春 日
学 余过 近偶
少 心前 午成
年 乐川 天
春天写成的诗
关键字词注解
• 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 近午天:接近中午。午天,正午的时候。 • 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
靠。随,沿着。 • 川:瀑布或河畔。 • 不识:不知道。 • 时人:也作“旁人”。 • 余心:我的心。余:我。 • 将谓:还以为。将:于是,就。 •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指贪玩。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
江南春
根据词语意思,弄懂诗文意思。 千里:江南广阔的土地。 啼:叫。
杜牧
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掩映。 。 水村:靠水的村庄。
千里莺啼绿映红, 山郭guō :(靠山的城墙,)这里
指外城。
水村山郭酒旗风。 水村山郭:依山傍水的村镇。
南朝四百八十寺, 酒旗风:酒旗在迎风招展。(酒 旗:古代酒店门口高悬用作标记
景的是:
。
。其中写
4.“谓”的意思是:以为 。“时人 ”的意思是:当时过路的人 。这首诗 表达了诗人 欣赏春景时高兴愉悦的心情 。
形容春意很浓的成语:春深似海 春意盎然
写作方法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
写景 抒情
情景交融
•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对江南美丽春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江南 景物的赞美与神往,触景生情,联想起历史上南朝因 为修建寺庙而走向衰亡,发出了无限感慨。抒发了作 者忧国忧民之情。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 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后两句明明写到烟雨, 是怎么回事呢? 矛盾吗?
***
“千里莺啼绿映红”
可译为:
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丛丛绿 树映衬着簇簇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风
可”译为:
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酒 家,还有那酒旗在迎风飘扬。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 首先诗人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 世界。你看,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 花;那临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 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 !
多少楼台烟雨中。
的旗帜。) 多少:(感叹词,)表示多的意
南朝:在我国南方先后存在过的宋、思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
四百八十寺:形容佛寺多。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
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
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楼台:原指亭台楼阁。这里指高大的佛寺建筑。 烟雨:像烟雾那样的细雨。
古 诗 两 首
描写春天的古诗 :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春晓》 (唐·孟浩然)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唐·杜甫)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唐·杜牧)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