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服装发展史从原始到现代

合集下载

西方服装发展史:古代、中世纪、近代、20与21世纪(格式整齐)

西方服装发展史:古代、中世纪、近代、20与21世纪(格式整齐)

优质材料
22
阿尔玛提卡:基督教徒穿用的一种套头式外衣,男女皆可穿。将布料裁成十字 形,中间开口,在袖下和体侧缝合,两袖很长,衣身拖地,腰部扎一腰带。 丘尼克和霍兹:上衣叫丘尼克,袖子窄小,衣身略长,下摆左右有开叉,衣身
刺绣。霍兹则像今天紧身裤,有丰富的花纹和色彩。
优质材料
23
中世纪服装
5-12世纪西欧
教盛行时代的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 物质文化风貌。
优质材料
27
哥特式服饰特点——新奇、怪诞和大胆 中世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就是哥特式 风格。它是以教堂的建筑特点为代表命名 的。
布料决定地位,法老的衣服用细软的亚 麻布制作,还用金丝来装饰
优质材料
10
古代服装
古代北非
古埃及服饰
赤膊 下身包缠式围裙,通常采用亚麻布 法老褶裙后会垂下狮尾,士兵则穿着带有条纹 的或彩色布料的褶裙。 卡拉西里斯,征战美索不达米亚的战利品 筒型上衣,穿在半身围裙外的罩衣,长而宽松, 没有褶皱纹样,腰上缠绕着毒蛇的图案
新埃及王朝时期,假发发展到极致, 镶黄金饰代,五彩玻璃,珠宝
装饰
优质材料
15
古代服装
古代欧洲
古希腊服饰
着 多
希腊的多里克
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具有 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



西 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富,具有柔和、
顿 优雅的女性特征。





优质材料
16
古代服装
古代欧洲
古希腊服饰
希玛纯: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外衣,
巴比伦穿这种缠绕式的衣服, 衣长至膝下,称为卷衣.
优质材料
5

西方服饰的发展史

西方服饰的发展史

西方服饰的历史西洋服装从诞生之日起就冲满了激进的思想与吸收外来文化的大度,所以说西方服装文化是一种多源性的文化。

它的文化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受当时的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影响至深,其审美视觉历来重视立体的造型。

在西方的服装史上,13世纪初期就已确立了立体三维的裁剪方法。

而三维裁剪的发明和运用成为了东西方服装的分水岭,从此,西方服装变得立体,外形变得富于变化,同时尽可能得让造型体现体形美。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以含蓄为美,以朦胧隐约,藏而不露给人委婉含蓄的审美感受,通过款式,布局,色彩,线条给人整体的和谐之美,大量采用刺绣,飘带,图案和其他的装饰手法,表达丰富的寓意与想象。

可以说中国人对服饰重装饰之美,讲究与环境和谐;西方人对服装造型之美,讲究与环境对比。

东方服饰重“意”,西方服饰重“形”;东方表达含蓄,西方表达鲜明。

东西方服饰完全是两种不同文化的反映,因而服饰文化特色的风格形成与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的渊源有着紧密地联系。

可见服装是一种文化,中西服装文化由于发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积淀的内容不同,中西服装文化之间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差别。

但在服装发展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时不时地会看到东西方服装风格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往往会绽放出一种夺目的光芒,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

时至今日,东西方服装风格融合的实例仍屡见不鲜。

西方宗教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待肉体的态度,而人们对待肉体的态度,又深深地影响了西方古代服饰的发展和变化。

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对奥林帕斯诸神的崇拜构成了原始宗教的主要内容。

这些被尊奉的诸神是多元的、富有人性欲望的。

不仅神有七情六欲,而且人、神之间也可以沟通,二者结合的产物叫做英雄。

因此,这是一种“此岸性的充满了肉感和人情味的观念形态”,其基本特点是“直观的自然崇拜和明朗的感觉主义”,这一特点“典型地体现在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赞美之中”,因此,这一时期的希腊人“对肉体的重视更甚于对精神的关怀,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更甚于对彼岸世界的向往”。

外国服装发展史---从原始到现代

外国服装发展史---从原始到现代

四、紧身胸衣和裙撑
1、英女王伊丽莎白提倡细腰,规定大于33厘米 的腰围不得入宫,标准的紧身胸衣出现流行。 胸衣分硬和软两种,硬质用钢铁制,软质用嵌鲸 须的布纳胸衣,后背绳带系结。

西班牙式
英国式
法国式
思考题
文艺复兴的由来 各地域及各时期的建筑风格 各地域及各时期的服装样式风格

第四章

十七世纪的欧洲服装
在1609年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荷兰。

法国路易十三时期(1610—1643年)就开始了实行重商主义政策;路易十四 时期(1643—1715年),继续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开办“王家工厂”,资助 地毯、丝织和花边工业生产,使法国的 轻工业产品如:袜子、呢绒、花边和 其他生活用品畅销世界,国王本人被称为“太阳王”。 宫廷创办《宫廷消息》的杂志,用铜板画形式发布宫廷时髦的时装。
罗 马 男 子 的 服 装
罗马女子的服装
思考题
理解服装的起源 理解最初服装形式是简单且多样性的起因 各地各时期服装的演变(古埃及、古西亚、 古希腊、古罗马)

第二章 中世纪服装





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的灭亡,结束于公元1453年君士 坦丁堡的陷落。是欧洲历史从奴隶社会到近代资本主义 社会之间的一段封建社会时期。 从公元4世纪基督教为罗马的合法国教,到公元10世纪, 整个欧洲信奉基督教,受宗教统治,,艺术单调、乏味, 人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公元11世纪后开始十字军的东征,东方艺术冲击宗教教 义。 公元13~15世纪,商业开始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 文艺复兴。 宗教影响服装,层层防护,内衫外袍,密不露体是时代 特征。

法老服装、女子服装(白色为主)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

• 男士服装造型为上后下轻。
西方服装发展史
• 女士服装恰好相反,重心下移,上身则收细腰,下身被夸大使身 体像铜钟。这种风格上加上东方丝绸、折扇,以及精巧的服饰配 件,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服饰的主旋律。
西方服装发展史
巴洛克服饰
• 巴洛克服饰特征——男装最艳丽最疯狂的时期
• 这个时期的男子视美如命,他们追逐一切刺激的颜色和饰物。(夸张的假 发、佩戴华丽的领饰、各种花边的大翻领、丝巾)这一时期服饰已舍弃了 文艺复兴时期的款式,全然进入了阴柔美的世界。
西方服装发展史
19世纪硬衬布式 用马毛交织而成的麻布与裙箍制成的、新型人造硬衬布,采用该硬衬布可以调 整裙子的外形,因此取名为硬衬布式。
西方服装发展史
19世纪后裙撑式
此时的服装臀部后部的重点设计 部分已经消失,后面搭拉着拖裙, 上半身采用紧绷绷的紧身胸衣。
西方服装发展史
穿晚礼服的男士,戴白色领结,而白天则载轻质、 挺括的长领带。
西方服装发展史
• 最具有拜占庭特色的是其发达的珐琅技术。色彩绚丽、华美。
西方服装发展史
哥特式服饰
• 哥特式服饰特点——新奇、怪诞和大胆 • 中世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就是哥特式风格。它是以教堂的建
筑特点为代表命名的。
西方服装发展史
• 男子上衣下裤,头戴罩帽披肩,身后则垂吊帽尖。垂袖、下裤是 紧身的连裤长筒袜。
西方服装发展史
20世纪30年代女性服饰形象
西方服装发展史
克里思汀·迪奥的第一件设计作品
西方服装发展史
• 一、二十世纪50、60年代现代工业革命——现代工业成衣发展时 期。
• 高级服装统一天下的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化、大众化、 多样化时代的来临。

欧洲服饰发展史

欧洲服饰发展史

• 后期法国路易十 四当政时是巴洛 克风格的成熟时 期,这时又出现 了“领带”的前 身,即用一块细 布打褶围在脖子 上,用花边缎带 扣住的“领饰”。
高跟鞋
• 男士流行穿鞋跟高的高跟鞋,鞋面上还镶着各种图 案纹样、花式装饰。17世纪,高跟鞋慢慢变成男人 的代表,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首的高跟鞋时代登 上台面,因为路易十四身材矮小,身高只有一米五 四,所以他特别喜欢穿高跟鞋。
乔品女鞋
• 乔品鞋底为木制, 鞋面为皮质。鞋面 做成拖鞋状,鞋跟 结构类似于现代的 松糕鞋,但比它高 的多。最高时达到 50厘米,所以后人 又认为它是高跟鞋 的前身。
• 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历史上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的类 似,文化水平的类似,人类机能和营养共同性等原 理的原因。服饰上就会发现无缘故类同现象。文艺 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乔品与中国清代高底鞋、16世纪 西班牙的高底鞋、日本的木屐、现代的高跟鞋,尽 管结构功能不同,但都表达了人们对高、长的服饰 心里的追求。
女性穿着
• 早期古希腊罗马时代胸衣是平面的,妇女是用麻布、羊 毛或皮革做成来进行身体约束保护的。到欧洲中世纪时 期胸衣变成质地厚的背心,这才视对欧洲女性产生了重 大影响的紧身胸衣雏形。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紧身胸 衣有了完备的形制,当时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也曾一 度倡导束腰,这就深深影响了当时那个时代以及之后五 个世纪之久的女性。
与洛可可 前期发展 密不可分 的蓬巴杜 夫人
18世纪后半期以奥地利公主“玛丽”---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妻子,这位 挥霍无度的法兰西女王,主宰了法国大 革命前期皇宫的最后享乐和奢靡之风。 以她为主宰的矫揉造作的装扮成为洛可 可风的收官期。
高发簪
• 人民以“蓬巴杜夫人”和“法兰西女王”审美倾向 为首的高耸向上发型成为那个时代的潮流。宫廷高 发簪上不仅有珍珠宝石的镶嵌,高雅的假花花卉, 飘逸的羽毛缎带,还有用小鸟、丘比特像、树枝、 蔬菜等装饰物将整个头部弄得无比盛大。这高耸的 发型,在当时还有一些有趣的名字,“英国花园”、 “疯狗”、“泡沫急流”等。

欧洲服饰发展史

欧洲服饰发展史

女性穿着
早期古希腊罗马时代胸衣是平面的,妇女是用 麻布、羊毛或皮革做成来进行身体约束保护的 。到欧洲中世纪时期胸衣变成质地厚的背心, 这才视对欧洲女性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紧身胸衣 雏形。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紧身胸衣有了完备 的形制,当时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也曾一度 倡导束腰,这就深深影响了当时那个时代以及 之后五个世纪之久的女性。
古代日耳曼民族生活环境地处山洪排水道口处 ,由于环境恶劣,造就了这个民族深思熟虑的 头脑,他们不得为了生存而拼命干活。可能是 由于为了自身行动方便,他们慢慢脱离了古希 腊古罗马的传统 文化,顺应自然环境,形成了 他们那种自然发生的四肢分离的体型服饰。而 这种服饰就是现代西欧服装的基础。
中世纪宗教统治下欧洲服装的颜色、式样都很单 调,颜色尚黑、灰、白三色,衣服式样以拖地长 袍为主。
后期法国路易 十四当政时是 巴洛克风格的 成熟时期,这 时又出现了“ 领带”的前身 ,即用一块细 布打褶围在脖 子上,用花边 缎带扣住的“ 领饰”。
高跟鞋
男士流行穿鞋跟高的高跟鞋,鞋面上还镶着 各种图案纹样、花式装饰。17世纪,高跟鞋 慢慢变成男人的代表,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为首的高跟鞋时代登上台面,因为路易十四 身材矮小,身高只有一米五四,所以他特别 喜欢穿高跟鞋。
14-16世纪,在文艺复兴 思潮影响下,人们开始 反对封建神学,反对教 会的禁欲,提倡个性、 人性解放,这些思想、 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对 服装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开始改变了用符合人体 的自然形态来表现服装的做法。越来越无 视人体,走向极端的追求服装个性造型美 道路。从中世纪对女性美避而不谈的宗教 禁欲阴影走出来的女人们为了突出自己的 曲线美,开始让坚硬的紧身胸衣和庞大裙 撑组合来完成自身的曲线美。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

精品课件
近代前期服装
洛可可时期
艺术及服装风格
洛可可特点是在图案造型上运用凸起的贝壳 纹样曲线和呈锯齿状的叶子, C形、S形和 涡旋状曲线纹饰婉蜒反复。创造出一种非对 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 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
巴洛克那洋溢的生气、庄重的量感和男性的 尊大感,都洛可可的艳丽而纤弱柔和的女性 风格所取代。
两个重要历史事件给西方服装的发展过程带来一线曙光,从而促进了西 方服装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精品课件
中世纪服装
5-12世纪西欧
早期北欧服装
地处于严寒地带,首先从御寒的生 存目的出发,形成了封闭式的、窄 小紧身的、四肢分别包装的体行型 样式,为了便于活动,这种体形型 自然分成上衣和下衣二部式结构。
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古典主义服饰样式兴起的 转换期。
这个时期开始从洛可可“优美但轻薄”的文化向 “朴素、高尚、平静而伟大”的古典文化转移, 此倾向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穿着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 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 毛织物上多有植物、动物图案和几何 图形。
精品课件
古代服装
古代欧洲
古罗马服饰

古罗马服饰特点——豪华富丽、庄严
穿


古罗马十分崇拜紫色,但与希腊相同,以白

色和乳白色为主体。

穿


托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同时罗马法

律规定只有罗马男公民才能穿。
巴比伦穿这种缠绕 式的衣服,衣长至膝下,称为卷 衣.
精品课件
古代服装
古代西亚
亚述服饰
种类繁多的服饰
精品课件
亚述服饰
这个时期的服装更加注意服装外表的装饰设计,流苏 装饰得到频繁的运用

世界各国服装发展史

世界各国服装发展史

世界各国服装发展史1.欧美服装发展史拜占庭艺术风格与服饰:由于罗马帝国的东迁,使得有机会出现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艺术。

在艺术的成就上,此时所强调的是镶贴艺术,追求缤纷多变的装饰性。

同样,这种特色也反映在服装上。

例如:在男女宫廷服的大斗篷、帽饰以及鞋饰上都出现了镶贴、光彩夺目的珠宝和充斥着华丽图案的刺绣。

这些情形有别于同时期在欧洲地区的服饰,营造出一种既融合东西方又充满华丽感的服饰装饰美。

国际哥特艺术风格与服饰:“哥特式”原本是指源自20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很快这种风格便影响到整个欧洲,而且反映在绘画、雕刻、装饰艺术上,形成一种被誉为国际哥特风格的艺术形态。

这种风格主要的表现是建筑上的“锐角三角形”,同时也深深的影响了当时的服饰审美及服饰创造。

例如:在男女服饰的整体轮廓上,在衣服的袖子上,以及鞋子的造型上、帽子的款式上,等等,都充分呈现出锐角三角形的形态。

巴洛克艺术风格与服饰:巴洛克艺术风格原本是指17世纪强调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材料的建筑风格,也因此牵动影响到当时艺术全面性的变革。

“巴洛克”的字义源自葡萄牙语,意指“变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

巴洛克虽然承袭矫饰主义,但也淘汰了矫饰主义那些暧昧的、松散的形式。

由于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西洋服装史上,甚至用“巴洛克风格”一词,来代称17世纪欧洲的服装款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服饰:“洛可可”一词源自法国字汇“Rocaille”,由此演变而来,其意思是指岩状的装饰,基本是一种强调C型的漩涡状花纹及反曲线的装饰风格。

这种风格源自1715年法国路易十四过世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艺术上的反叛。

洛可可艺术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格最显着的差别就是,洛可可艺术更趋向一种精制而幽雅,具装饰性的特色。

这种特色当然影响到当时的服装,甚至以"洛可可"一词代表法国大革命之前18世纪的服装款式。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兴起于18世纪的中期,其精神是针对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所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反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老服装、女子服装(白色为主)
第二节 古代西亚服装
古代西亚历史 新月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由底格里斯河和幼
发拉底河两条河冲击而成(两河流域)。 公元前14世纪,亚述人阿瑟、乌巴利特建亚述王
国。到公元前12世纪统一整个平原。 公元前612年,米地亚人(波斯)联合巴比伦人
打败亚述人。 公元前550年,波斯的阿契美尼德族人在居鲁士
国王的带领下,灭亡米地亚人。 波斯帝国占领中亚和西亚。
古 代 西 亚 地 图
色彩的贫富区别: 平民:红色
西亚的服装 统治者:蓝紫色、白色和银色装饰 贵族: 蓝紫色、深蓝色、 装饰:珍珠住、宝石、珐琅镶在服装上。
苏美尔人服装 (前2459-前 2289年)
亚述女子服装
亚述男子服装
波斯人早期 服装
外国服装发展史
第一章 古代社会服装
石器时代 新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代 原始农业——父系氏族社会 奴隶社会——私有制 彩陶、雕塑、绘画
第一节 古埃及服装
时间:公元前三千年,埃及建立了 统一的国家。
北部下埃及国王:戴红帽,蛇神为 保护神,国徽为蜜蜂。
南部上埃及国王:戴白帽,神鹰为 保护神,国徽为白色的百合花
二、轮状皱领(拉夫领——Ruff)
16-17世纪一直流 行,是复兴时期的 明显的领饰,用亚 麻或细布制作,有 专门的整烫作坊, 还发明了专门的吃 饭长汤匙。
英女王青睐于此, 可掩饰其细细的长 颈。贵族效仿。
三、添充衬垫
1、全身的填充肩胸臂和短 裤内有不同程度的垫衬, 精神饱满,结实神气。
2、袖子的填充上大下小, 有泡泡袖、羊腿袖、藕节 袖。
占庭的旧址,首都在君士坦丁堡, 拜占廷帝国。 公元1453年,被土耳其所灭。
拜占廷服装
二、罗马式艺术 (10~12世纪)
“罗马式”原指建筑 样式,为仿古罗马传 统,泛指各种艺术品 类。
罗马式建筑:方形教 堂,半圆拱顶,坚固、 厚重、朴素、封闭、 僵硬。
三、哥特式艺术(12~15世纪)
12世纪末,在法国 开始。
波斯人服装
第三节古希腊服装地处爱琴海
克里特人服装公元前 2000年是克里特文明全 盛时期。
公元前2世纪, 服装呈“巴黎女郎” 样式。
古希腊人服装
古希腊人服装 古代罗马服装
古 古罗马帝国是地中海的统治者,古
代 罗马的文化是古希腊服饰文化的继
罗 承与发展,重视服装的地位标志,
马 服
不同的地位用不同的款式与色彩。
中世纪艺术对服装的影响
中世纪的艺术变化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基督教艺术 拜占廷艺术 罗马式艺术 哥特艺术
以建筑样式为区分凭证,美术、服饰也同 其构成统一的艺术风格。
一、拜占廷艺术 (395~1453)
公元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个 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人所灭。 东罗马又存在1000多年,地处拜
3、可单独装卸,配色。还 可做送人礼物。
四、紧身胸衣和裙撑
1、英女王伊丽莎白提倡细腰,规定大于33厘米 的腰围不得入宫,标准的紧身胸衣出现流行。
胸衣分硬和软两种,硬质用钢铁制,软质用嵌鲸 须的布纳胸衣,后背绳带系结。
西班牙式 英国式
法国式
思考题
文艺复兴的由来 各地域及各时期的建筑风格 各地域及各时期的服装样式风格
第四章 文装复兴时期的服装
公元13世纪开始萌芽 16世纪,在意大利开始,复兴古希腊、罗
马的文化艺术,实际是标志资产阶级文化 的萌芽和意识形态,东罗马被土耳其所灭 后,学者逃回欧洲,加上古遗迹的发现, 人们开始追求人性的解放、财富和爱情, 反对宗教的禁欲主义。
服饰开始华丽,造型男女差异明显,男 子倒三角,女子正三角形。
古埃及地图及 社会结构
统一后的国王:有时戴白帽,有时 戴红帽,有时两帽合戴。
国王:平民(农人、狩猎者、放牧者、手工业者)
奴隶衣不遮体绳衣:面料羊毛棉花麻
二、古埃及帝国时期
男子长服:双份身长,宽为人体的双倍,顶端开洞,胸 前开缝,拖地宽松。女子也可穿,腰带男宽女窄。
女服:紧身衣,多装饰。下层女子无装饰的紧身衣。
第四章 十七世纪的欧洲服装
在1609年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荷兰。 法国路易十三时期(1610—1643年)就开始了实行重商主义政策;路易十四
时期(1643—1715年),继续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开办“王家工厂”,资助 地毯、丝织和花边工业生产,使法国的 轻工业产品如:袜子、呢绒、花边和 其他生活用品畅销世界,国王本人被称为“太阳王”。 宫廷创办《宫廷消息》的杂志,用铜板画形式发布宫廷时髦的时装。 在1589—1642年,法国确定了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在十七世纪后半期,第一批时装商店出现在巴黎,出售成衣。这时,巴黎最 高级的时装店称“皇家陈列馆”,生意最兴盛的是妇人服装店。同时,还有 帽店、鞋店、毛皮店、手套店、扇 店、 假发店和美容店等等;还出现了美 容、理发的专家和名师。昂贵的价钱注定了它只是为上流社会服务。 1627年,德维塞(De·Visa)在巴黎创办世界第一本报导时装的杂志《风流信 使》(Mercure Calant),及时向世界各地传播时装中心巴黎及其凡尔赛宫 廷的时装信息。1714年更名为《法兰西信使报》(Mercure De France)成为 法国最早的报刊之一。
16世纪服装特征
切口装饰
一、切口装饰
在服装的各个部分盛行切口装饰,即:开缝或 剪口,切口有大有小,同内衣形成色彩、面料、 肌理的不同对比。 起源于瑞士一,1377年瑞士兵用法国兵的帐 篷、旗帜、和军旗撕成条缝补他们的破衣,形 成意外的效果,被模仿流行,16世纪达到高潮。 疏密大小变化丰富,两端和缝边还缀饰珠宝。
从公元4世纪基督教为罗马的合法国教,到公元10世纪, 整个欧洲信奉基督教,受宗教统治,,艺术单调、乏味, 人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公元11世纪后开始十字军的东征,东方艺术冲击宗教教 义。
公元13~15世纪,商业开始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 文艺复兴。
宗教影响服装,层层防护,内衫外袍,密不露体是时代 特征。
13~14世纪在欧洲流 行,建筑形式为教 堂的奇异造型,修 长的立柱,入云的 塔尖,整体挺拔向 上,使人的理想与 心灵飞向天堂。
哥特式是文艺复兴 的艺术家这种哥特 人创造的艺术形式 的贬称,意为“野 蛮的、未开化的”。
思考题
了解社会宗教背景,及与服装风格的关系 各时期建筑的风格 各时期的服装风格特点及其成因

古罗马 地图
罗 马 男 子 的 服 装
罗马女子的服装
思考题
理解服装的起源 理解最初服装形式是简单且多样性的起因 各地各时期服装的演变(古埃及、古西亚、
古希腊、古罗马)
第二章 中世纪服装
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的灭亡,结束于公元1453年君士 坦丁堡的陷落。是欧洲历史从奴隶社会到近代资本主义 社会之间的一段封建社会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