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产品结构设计通用规范

合集下载

(技术规范标准)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技术要求编写及使用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技术要求编写及使用规范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空调器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写及使用规范。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东芝开利合资公司家用空调的所有产品设计零(部)件图纸。

2图纸技术要求的编制要求2.1图纸技术要求编制的一般内容:➢几何精度:尺寸精度,表面结构、形位公差、结构要素;➢加工、装配和工艺要求:是指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提出的工艺要求;➢理化参数:是指对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方面的要求;➢产品性能及检测要求:是指使用及调试方面的要求;➢其他要求;2.2机械图样的技术要求编制的内容:➢对材料、毛坯、热处理的要求(如电磁参数、化学成分、湿度、硬度、金相要求等);➢视图中难以表达的尺寸公差、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对有关结构要素的统一要求(如圆角、倒角、尺寸等);➢对零部件表面质量的要求(如涂层、镀层等);➢对间隙、过盈及个别结构要素的特殊要求;➢对校准、调整及密封的要求;➢对产品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的要求(如噪声、耐振性、自动、制动及安全等);➢试验条件和方法;➢颜色要求。

如为外观通用件,为了增强图纸通用性,图纸技术要求中不需要增加颜色的描述,只需在PDM 构件名称中进行描述;➢其他说明。

注:上述几方面,对于每一个图样代号的零部件图或装配图,上述几个方面并非都是必备的,应根据表达对象各自的具体情况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

2.3编制图纸技术要求的注意事项:➢条文用语力求简明、规范、或约定俗成,切忌过于口语化。

在装配图中,当表述涉及到零部件时,可用其序号或代号(即“图样代号”)代替。

➢在企业标准等技术文件中已明确了的技术要求不必重复描述;➢引用验收方法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时,应给出标准编号(不需标注年份代号)和标准名称;➢对于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的具体要求应在技术要求中予以明确。

当企业标准或企业其他技术文件对未注公差已有明确规定时,则在图样的技术要求中可略去不写;➢对于图纸中零部件已经有企业标准的,必须引用企业标准,要求与标准中一致的,则不需在技术要求中列出,要求与标准有出入的,则需单独列出并注明不引用企业标准中的X款X条(*注);➢对于图纸中零部件没有企业标准的,必须在技术要求中逐条列出重要技术参数和要求;➢技术要求中引用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必须为最新的版本。

汽车塑料件设计规范

汽车塑料件设计规范

XXXXX有限公司汽车塑料件设计规范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发布实施XXXXX有限公司发布一、形状和结构的简化产品形状结构复杂-磨具结构复杂-增加磨具制造难度-产品性能不稳定性和经济成本。

产品形状结构简单-熔体冲模容易-质量有保证理想的产品简洁化设计基本原则:(1)有利于成型加工;(2)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3)简洁美观。

简化设计的建议和提示:(1)结构简单,形状对称,避免不规则的几何图形。

结构简单容易成型对称设计(2)产品侧孔和侧壁内表面的凹凸形状成型困难,需要在产品成型后二次加工,设计时应避免。

设计改进避免侧向抽芯(3)尺寸设计要考虑成型的可能性,不同的成型工艺对制件的尺寸设计,包括尺寸大小,尺寸变化有一定的限制。

二、壁厚均一的设计原则在确定壁厚尺寸时,壁厚均一是一个重要原则。

该原则主要是从工艺角度以及由工艺导致的质量方面的问题而提出来的。

均匀的壁厚可使制件在成型过程中,熔体流动性均衡,冷却均衡。

壁薄部位在冷却收缩上的差异,会产生一定的收缩应力,内应力会导致制件在短期之内或经过一个较长时期之后发生翘曲变形。

塑料件最通用料厚是2.5mm,大件适当增加,小件减小,强烈建议通过增加翻边及加强筋的方式而不是增加料厚来保证零件强度; PP塑料的壁厚范围是0.6—3.5mm。

壁厚不均匀造成制件翘曲变形不均匀壁厚部位设置圆孔,由于收缩不均匀,难以成为正圆壁厚不均匀时常处理办法(1)厚薄交接处的平稳过渡,当制件厚度不可避免需设计成不一致时,在厚薄交接处应逐渐过渡,避免突变,厚度比例变化在一合适的范围(一般不超过3:1)。

壁厚过渡形式(a)阶梯式过渡,应尽力避免;(b)锥形过渡,比较好;(c)圆弧过渡,应是最好的。

(2)将尖角改为圆角处理,两个壁厚相同的壁面成直角的连接,破坏了壁厚均一的原则。

转角处的最大厚度是壁厚的1.4倍,如果将内角处理成圆角而外角仍是直角,则在转角处的最大厚度(W)可增加到壁厚的1.6-1.7 倍。

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塑胶结构设计规范1.材料选择:在选择塑胶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化学性质、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等。

应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塑胶材料,确保其达到所需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等性能。

2.结构设计:要合理设计塑胶结构,以提高其刚度和强度。

应注意避免在塑胶结构中产生应力集中和应力积累,采取合适的加强结构设计,如搭接、激光焊接等,以增加其承载能力和抗冲击能力。

3.壁厚设计:塑胶制品的壁厚设计是确保其强度和刚度的重要因素。

壁厚过厚会增加成本和重量,而壁厚过薄则会降低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因此,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塑胶材料的特性,合理确定壁厚。

4.型腔设计:型腔设计是塑胶制品成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型腔的设计应考虑到塑胶熔体的流动性和充模性,以确保成型件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排气和冷却系统的设计,以避免空气和热量对成型件造成不良影响。

5.连接设计:塑胶制品的连接设计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在连接处应采用结构合理、牢固可靠的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粘接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塑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以避免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松动和变形。

6.表面处理:塑胶制品的表面处理可以提高其外观质量和耐久性。

在设计中应考虑到表面处理的可行性和效果,如喷漆、喷涂、电镀等。

7.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塑胶制品生产的关键环节。

模具的设计应符合产品的结构形状和尺寸要求,同时要考虑到成型工艺的要求,如浇口、顶针设计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模具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总之,塑胶结构设计规范是保证塑胶制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保证。

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壁厚设计等,可以提高塑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塑料机械通用规范标准有哪些

塑料机械通用规范标准有哪些

塑料机械通用规范标准有哪些
塑料机械通用规范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设备设计与制造标准:包括设备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制造工艺、产品外观等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塑料机械的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操作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

2. 安全与环保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涉及塑料机械的电气安全、防护装置、紧急停机装置等方面的要求,以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此外,这些标准还包括塑料机械的噪声、振动、废气排放等环境因素的要求,以保障生产过程对环境的不污染。

3. 功能要求与性能测试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对塑料机械的功能要求进行规范,包括机器的开关启动、运行稳定、产品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参数的测试要求。

4. 维护与保养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包括塑料机械的维护保养要求,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塑料机械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5. 标志和标牌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塑料机械上应标识的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内容,以帮助用户识别和正确使用塑料机械。

6. 进口与出口质量安全认证标准:这些标准是对塑料机械的质量与性能进行评估的依据,以保证进出口塑料机械的质量和安
全性。

以上是塑料机械通用规范标准的基本内容,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保障塑料机械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塑料机械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这些标准也为用户提供了选购和使用塑料机械的依据,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聚氯乙烯阀门标准

聚氯乙烯阀门标准

聚氯乙烯(PVC)阀门是一种常用的管路控制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

为了确保PVC阀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标准化程度,相关标准规范得到了广泛制定和推广。

本文将就PVC 阀门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材料标准、设计标准、制造标准、检验标准等方面。

一、材料标准1. PVC材料标准:PVC阀门的主要材料是聚氯乙烯树脂,其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8811-2008《聚氯乙烯树脂》的要求。

树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

2. 填充材料标准:PVC阀门的填充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9125-2010《塑料填充材料》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二、设计标准1. 结构设计标准:PVC阀门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2237-2007《通用阀门》的要求,包括结构形式、连接方式、密封性能等。

同时,应考虑PVC材料的特性,合理设计阀门的强度和刚度,确保其能够承受额定工作条件下的压力和温度。

2. 尺寸标准:PVC阀门的尺寸标准应遵循国家标准GB/T 12221-2005《铸铁阀门》和GB/T 9113-2000《钢制管法兰》的要求,确保与管道系统的连接和安装无缝衔接。

三、制造标准1. 制造工艺标准:PVC阀门的制造工艺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9685-2010《阀门铸造工艺规程》和GB/T 19686-2010《阀门锻造工艺规程》的要求,保证阀门的内部质量和外观质量。

2. 检测与检验标准:PVC阀门的制造过程应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验、压力试验、密封性能测试等,参照国家标准GB/T 13927-2008《通用阀门术语》和GB/T 13926-2008《通用阀门试验规范》进行。

四、安装与维护标准1. 安装标准:PVC阀门的安装应遵循国家标准GB/T 50235-19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确保阀门与管道连接牢固、密封可靠。

PVC-U管件标准

PVC-U管件标准

PVC—U管件标准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1 范围GB/T 5836的本部分规定了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注塑成型的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以下简称管件)的定义、材料、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知用于建筑物内排水用管件。

在考虑到材料的耐化学性和耐热性的条件下,也可用于工业排水用管件。

本部分规定的管件与GB/T 5836。

1—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规定的管材配套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583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天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00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eqv ISO/DIS 1183:1984)GB/T2828。

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 ISO291:1997)GB/T5836.1—2006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8801 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坠落试验方法GB/T8802—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eqv ISO 2507:1995)GB/T8803—2001 注射成型硬质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盐三元共聚物(ASA)管件热烘箱试验方法GB/T8806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GB/T8806-1988,eqv ISO3126:1974) GB/T19278—2003 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HG/T3091—2000 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idt ISO 4633:1996)QB/T2568—2002 硬聚氯乙烯(PVC-U)塑料管道系统用溶剂型胶粘剂3 定义和符号3.1 定义GB/T 19278-2003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及其定义适用于GB/T 5836 的本部分。

塑料件设计规范new

塑料件设计规范new

编号:ZSJSG.008-2004塑料件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审定:标准化:批准:重庆宗申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年月日编 号:ZSJSG.008-2004塑料件设计规范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通用农业机械塑料零件的(用热塑性塑料如ABS 、PP 、PC 、PVC 、PMMA 、PA1010和热固性塑料如UP 制成的零部件)的设计规范、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宗申产业集团生产的摩托车塑料件(包括摩托车发动机塑料件)和通用机械塑料件。

二、名称、术语2.1三、 示意图(以186项目为例)前转向灯挡风玻璃 座垫油箱后车体前侧盖下护板四. 结构特征及分类4.1结构特征4.1.1塑料零件的普通结构特征:重量轻,比强度(单位质量的力学强度)高、电气性能优异、化学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弹性,易成型。

主要使用注塑模具在注塑机上压制而成,因此对成型模具有较高的要求等等。

4.1.2摩托车、通机塑料件因为外观造型活跃、车身结构复杂、空间有限等特点,所以零件结构复杂、容易起翘变形,对表面质量要求高。

4.1.3对塑料件而言,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率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的三项重要因素,其中尤以塑料成型模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决定模具制造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数据的设计。

所以,塑料件数据的设计质量要求较高。

4.2分类4.2.1 根据塑料件的装配位置(外观要求)可分为覆盖件和非覆盖件;4.2.2 摩托车覆盖件根据造型的特点,也可按车型分类:骑式车、弯梁车、踏板车等。

其中踏板车、弯梁车使用了大量的塑料覆盖件。

五、常用材料及其主要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5.1 摩托车、通机常用的塑料主要是热塑性塑料,如ABS、PP、PA、PMMA、PVC、PC等;同时也使用了少量的热固性塑料如UP等。

5.2 摩托车、通机常用塑料的机械性能、成型特点见表1,综合性能见表2、表3。

表1 摩托车、通机常用塑料的机械性能、成型特点表2 摩托车、通机常用热塑性塑料的综合性能六、技术要求及选择范围(含热处理、表面处理、性能参数、加工表面粗糙度、装配要求)6.1 材质性能要求应符合表2和表3的要求。

螺柱通用设计规范

螺柱通用设计规范

螺柱通用设计规范————————————————————————————————作者:————————————————————————————————日期:ﻩ1. 目的2. 实用范围3.术语\定义\名词解释4螺丝、螺母的基本介绍螺丝的分类螺丝的主要参数螺母的分类与基本介绍5.常见的螺丝柱类型自攻牙螺丝柱嵌入螺母型螺丝柱钣金翻边螺丝柱钣金铆接螺丝柱压铸件螺丝柱6. 螺丝柱的基本设计原则6.1塑胶类螺丝柱的设计(1)自攻牙型螺丝柱(2)嵌入螺母型螺丝柱6.2钣金件螺丝柱的设计(1)钣金件翻边攻牙(2)钣金件的铆接螺丝柱6.3压铸件螺丝柱的设计(1)压铸件的自攻牙螺丝柱设计(2)压铸件的机牙螺丝柱设计ﻫ7. 螺丝柱的配合设计原则螺丝的种类:自攻螺丝的螺纹分为粗牙和细牙,一般称为typeA和typeAB,绝大多数都用AB牙。

自攻螺丝不需要与内螺纹配合,只需有预制孔,攻入时自动产生配合螺纹,多用在木材、塑胶等质地较软的材料上面。

自攻螺丝属于非标。

机螺丝与自攻螺丝的区别一是他们的螺纹。

机螺纹一般多用粗牙,需与相应标准的内螺纹配合缩紧,一般多为螺母或着有螺纹的金属件。

机螺纹主要有公制标准、美制标准、英制标准,公制标准和美制标准螺纹角为60度,英制为55度。

公制标准以螺距表示、美制和英制标准则以一英寸多少牙来表示。

螺丝的主要参数螺纹1、大径d(D)螺纹的最大直径,即外螺纹的牙顶(或内螺纹的牙底),相重合的假想的圆柱面的直径,也叫螺纹的公称直径。

2、小径d1(D1)螺纹的最小直径,即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3、中径d2(D2)一个假想圆柱面的直径,其母线通过牙型上牙厚和牙间宽相等圆柱面的直径4、螺距P 相邻两牙在中径上的对应两点间轴向距离。

5、导程S同一条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6、螺纹升角φ在中径圆柱上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螺纹轴线的平面间夹角。

7、牙型角α轴向剖面内螺纹牙型两侧面的夹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产品设计规范一、塑料及塑料模的基本概念1.1 塑料的分类及性能塑料的品种很多,可以按其组成、性质和用途等对它们进行分类。

1.1.1 依据其热性能分类按照热性能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类。

塑料受热熔融,冷却后凝固,再次加热又可软化熔融,重新制成产品,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多次,而材料的化学结构基本上不起变化,称之为热塑性塑料。

常用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

在一定温度下能变成粘稠状态,但是经过一定时间加热塑制成形后,不会因再度加热而软化熔融。

这是因为在成形过程中聚合物分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交联网状结构,使之成为不熔的固态,所以只能塑制一次,称为热固性塑料。

常用的热固性塑料有: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塑料等。

1.1.2 依据其用途分类按用途不同塑料可以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

一般把价格低、产量大、用途广而受力不大的,常用于制造日用品的塑料称为通用塑料。

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酚醛、聚苯乙烯等等。

把机械强度高、刚性大的,常用于取代钢铁或有色金属材料制造机械零件或工程结构受力件的塑料称为工程塑料。

例如:聚砜、聚酰胺、聚碳酸酯、聚醚酮等等。

另外,将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塑料,称为特种塑料。

例如:导电的聚乙炔、耐高温的聚芳砜等。

随着聚合物合成技术的发展,塑料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改进性能和增加强度,从而制成新颖的塑料品种。

1.2 塑料成形方法及塑料的种类1.2.1 塑料的成形方法1.注射成形:注射成形技术是据压铸原理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塑料加工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

注射成形是间歇操作,成形周期短,生产效率高,产品种类繁多,生产灵活。

其制品已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30%以上。

注射成形的工艺原理是将颗粒状塑料原料置于塑料注射成形机内并加热熔化,通过压力作用注射到模具内定型,经过一段时间冷却后取出制品。

2.吹塑成形:吹塑成形是目前塑料成形生产的主要方法,它包括挤出吹塑,如吹塑薄膜;中空吹塑,如吹塑中空的塑料容器等。

3.热成形:塑料的热成形是将热塑性塑料的片状材料加热至软化,使其处于热弹性状态,然后通过压力在模具中成为制品。

塑料的热成形工艺主要有:差压成形、覆盖成形、柱塞助压成形等。

另外,塑料成形方法还有挤塑成形、压缩成形和压注成形等。

1.2.2 塑料的种类常用的塑料有以下一些种类:1.聚乙烯(PE)是目前国内外产量最大的塑料,优点是质轻、价廉和电绝缘性能好。

2.聚丙烯(PP)除了具有聚乙烯同样的质轻、价廉和电绝缘性能好的优点之外,其机械性能和耐热性比聚乙烯要好得多。

缺点是耐寒和耐氧化性较差。

3.聚氯乙烯(PVC) 机械性能良好,耐化学腐蚀和耐候性较好,缺点是耐热性不好。

适用于多种成形工艺,产量大而价廉,是重要的塑料品种。

4.聚苯乙烯(PS) 主要优点是质轻、透明、易染色,成形工艺性好,应用广泛。

缺点是韧性较差、不耐寒、不耐热。

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尤其是光学性能非常好。

缺点是硬度小、耐磨性及耐热性差、吸湿性大、易脆裂。

6.聚碳酸酯(PC) 透光率与有机玻璃相近,而机械性能要好得多,尤其是韧性较突出,抗蠕变性能也较好。

缺点是制品易开裂。

7.聚酰胺(PA) 就是尼龙或锦纶,大多为乳白色热塑性塑料。

其机械性能优越,在弹性模量、强度等方面较突出。

抗震性较好,震动时发出的噪声低。

8.氯化聚醚(CPT)又称盼通塑料。

常用于注射和挤出成形,是优良的耐腐蚀性材料。

9.聚苯醚(PPO)抗拉强度高、韧性好。

主要通过注射和挤出成形,应用于机械、化工、医药、电器、电子及国防工业等尖端技术上面。

10.聚甲醛(POM)机械性能较好,在机电、汽车、仪表、精密仪器等方面常用来代替有色金属和合金。

11.聚砜(PSF)有很高的机械性能和抗蠕变性能、其电性能、耐寒性和耐热性均较好。

12.聚四氟乙烯(PTFE)硬度、刚性等比其它塑料差,但耐热性和耐寒性均较好。

化学稳定性好,很难被腐蚀,故又称塑料王。

13.聚氨酯(PU)主要制品是软、硬泡沫塑料。

14.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特别是韧性、耐热耐寒性均较好。

主要用于注射和挤出的制品。

15.酚醛树脂(PF) 是典型的热固性塑料,俗称电木。

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树脂,其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较好。

此外,常用塑料还有脲醛树脂、环氧树脂、涤纶和不饱和聚酯等。

1.3 塑料的特性塑料具有质轻、电绝缘性能好、耐蚀性好、易加工成形等特性。

塑料的品种很多,不同品种的塑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当然,不是每一种塑料都同时具备上述所有的特性。

现将塑料的主要特性分述如下:1.质地较轻:塑料一般都比较轻,它的密度一般在(0.9~2.3)×103kg/m3,约为铝的1/2,钢的1/3。

塑料的密度与其中填料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而泡沫塑科由于其内部具有无数微小的气孔,所以其相对密度很低。

塑料是有机材料,其吸水性较无机材料差,但优于木材。

2.机械性能优良:塑料品种不同,其机械性能差别很大,例如:有些品种是刚性材料,如聚苯乙烯、酚醛塑料等,有些品种则是柔性材料,如高压聚乙烯、软聚氯乙烯等。

同一品种的塑料因分子结构的不同或是否加有增塑剂,可能形成刚性材料,也可能形成柔性材料。

具有气孔的泡沫塑料强度远低于模具塑料的强度,因此其强度也与密度高低有关。

塑料的强度高于其它非金属材料而低于金属材料,但是增强塑料的机械性能则可以与金属相比较。

塑料的弹性模量和硬度低于金属。

与玻璃、陶瓷等硅酸盐材料比较,塑料的硬度差,但它是韧性材料,而玻璃、陶瓷的脆性却很大。

有些工程塑料具备优越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能,它们完全可以代替金属制造机械零件。

3.耐腐蚀性好:塑料的耐化学腐蚀性优于金属和木材。

一般塑料对酸、碱等普通化学药品均有抗腐蚀能力。

高聚物的化学结构、所含功能团的性质、填料的种类以及是否有增塑剂等因素对于塑料耐化学腐蚀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用无机物为填料时,可增加塑料的耐化学腐蚀性,如用石棉作填料制成石棉酚醛塑料可做盛装浓盐酸和硝酸的化工设备。

4.优良的电绝缘性能:一般的塑料是不良导体,因此其重要用途之一是用作绝缘材料,因为塑料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

塑料可以制成电线包被层和薄膜,由于塑料的介质常数较低,介质损耗较小,因此电能的损耗也小,适合用作高频或超高频绝缘材料,广泛用于电力工业、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和各种电气开关等设备。

对近代高频技术,如雷达和电视技术的发展也起了重大作用。

5.良好的消声和隔热作用:塑料具有良好的消声和隔热作用。

在机器上使用塑料齿轮和轴承,可以减少噪音,提高运转速度。

泡沫塑料可用作隔音、隔热或保温材料,有些强度高的塑料如酚醛、有机树脂等制成的硬质泡沫塑料,可用于超音速飞机及火箭中的雷达罩和隔热夹心结构等。

6.优良的耐磨性能和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塑料的摩擦系数很小,用它制造的摩擦零件能在无润滑剂的情况下有效地工作,耐磨性很好。

7.某些塑料还具有一些特殊性能:有机玻璃的透光性超过了普通无机玻璃,而且质轻、耐冲击、不易碎;离子变换树脂可以使矿物水净化、海水淡化、提取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放射性元素等;另外,感光树脂还可代替一般卤化银做感光材料;有些塑料加入导电性填料可做成导电塑料。

塑料的优点是许多材料所不能比拟的,但它也有一些缺点,主要是耐热性差,温度升高后,强度很快下降;导热性也比较差,受热时膨胀系数较大,容易变形;热塑性塑料在载荷作用下会发生蠕变;在日光、大气、高温等的作用下会发生老化等。

在设计制件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⒈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比如强度、刚性、韧性、弹性、吸水性、对应力的敏感性。

⒉塑料的成型工艺性,比如流动性。

⒊塑料形状应当有利于充模流动、排气、补缩,同时能适应热塑性塑料制品的高效冷却硬化或者热固性塑料制品的快速受热固化。

⒋塑料制件在成型后的收缩情况和各向收缩率差异。

⒌模具的总体结构,特别是抽芯和脱出制件的复杂程度。

⒍模具零件的形状及其制造工艺。

上面前四条主要是针对塑料的性能特点,后两条主要是考虑模具的结构特点。

塑料制件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壁厚、斜度,以及制件上加强筋、支撑面、孔、圆角、螺纹、嵌件等的设计。

另外,制件的美术造型设计也不可忽视。

1.注塑件设计的一般原则a.充分考虑塑料件的成型工艺性,如流动性:b.塑料件的形状在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有利于充模,排气,补缩,同时能适应高效冷却硬化;c.塑料设计应考虑成型模具的总体结构,特别是抽芯与脱出制品的复杂程度,同时应充分考虑到模具零件的形状及制造工艺,以便使制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d.塑料件设计主要是零件的形状、尺寸、壁厚、孔、圆角、加强筋、螺纹、嵌件、表面粗糙度的设计。

2、塑胶件设计一般步骤塑料件是在工业造型的基础上进行的结构设计,首先看有无相似的产品借鉴,再对产品及零件进行详尽的功能分解,确定零件的折分、壁厚、脱模斜度、零件间的过渡处理、连接处理、零件的强度处理等主要工艺问题。

⑴、相似借鉴在设计前,首先应查找公司和同行类似的产品,原有的产品发生过那些问题,有那些不足,参考现有的成熟结构,避免有问题的结构形式。

⑵、确定零件折分、零件间的过渡、连接、间隙处理从造型图和效果图理解造型风格,配合产品的功能分解,确定零件折分的数目(不同的表面状态要么分为不同的零件,要么在不同的表面之间须有过度处理),确定零件表面间的过度处理,决定零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

⑶、零件强度与连接强度的确定根据产品大小,确定零件主体壁厚。

零件本身的强度,由壁厚塑料件、结构形式(平板形状的的塑料件强度最差)、加强筋与加强骨共同决定。

在决定零件的单个强度的同时,须确定零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改变连接强度的方法有:加螺钉柱,加止口,加扣位,加上下顶住的加强骨。

⑷、脱模斜度的确定脱模斜度要根据材料(PP,PE硅胶,橡胶能强行脱模)、表面状态(饰纹的斜度要比光面的大,蚀纹面的斜度尽可能比样板要求的大0.5度,保证蚀纹表面不被损伤,提高产品的良品率)、透明与否决定零件应有的脱模斜度(透明的斜度要大)等因素综合确定。

㈠、塑料制件的形状设计塑料制件的内外表面形状应设计得易于模塑成型,即在开模取出制件时,尽可能不采用复杂的瓣合分型与侧抽芯;因此制件的设计要尽量避免有旁侧凹陷部分。

侧抽芯或者瓣合(可折式)阳模与阴模不仅提高模具制造的成本,降低生产效率,且还会在分型面上留下毛边,增加后加工的困难。

通常只需适当改变塑料制件的结构即可改变这种情况,使模具结构大大简化。

评价塑件表面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是表面粗糙度。

塑件的表面质量要求越高,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就越低。

在成形时从工艺上要尽量避免出现云纹、冷疤等瑕疵,除此之外塑件的表面质量主要是由模具型腔表面粗糙度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