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 奇妙的根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根》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根》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根》科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奇妙的根”。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根的功能、形态及生长环境,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根的主要功能、形态和生长环境,认识到根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植物生长的探究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根的形态和功能,以及根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适应性。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了解根的特点,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根的实物、图片、生长过程的动画、植物生长观察箱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泥土、种子、小铲子、小水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植物,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植物为什么会生长得这么好吗?”(2)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根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奇妙的根”。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展示根的实物和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根的形态。

(2)讲解根的主要功能,如吸收水分、养分,固定植物等。

(3)介绍根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适应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观察植物生长观察箱,记录根的生长过程。

(2)组织幼儿讨论:根在植物生长中起到了哪些作用?4. 动手操作(10分钟)(1)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自己观察到的根。

(2)组织幼儿用泥土、种子等材料进行种植实践,体验根的生长过程。

(1)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根2. 内容:(1)根的形态:直根、须根、块根等。

(2)根的功能:吸收水分、养分,固定植物。

(3)根的生长环境:土壤、水分、温度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观察到的根,并描述其功能。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根》科学活动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根》科学活动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根》科学活动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奇妙的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包括根的生长、根的功能、认识不同植物的根以及根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根的生长过程,知道根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植物根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根的作用和不同植物根的特点。

重点:观察根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根的图片、实物,生长过程中的根的视频。

2. 学具:放大镜、画纸、彩笔、泥土、植物种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植物,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植物的根长什么样子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植物根的图片和实物,讲解根的生长过程和功能。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观察植物根,用放大镜观察根的细节,并记录在画纸上。

4. 讲解不同植物根的特点(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植物根的图片,讲解其特点,引导幼儿对比观察。

5. 根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0分钟)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根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食物、药材等。

六、板书设计1. 根的生长过程2. 根的功能3. 不同植物的根的特点4. 根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画下它们的根,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植物根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植物种植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过程,加深对根的认识。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种植植物,体验根的生长带来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本次教学中,难点为理解根的作用和不同植物根的特点。

重点为观察根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示范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奇妙的根

示范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奇妙的根

示范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奇妙的根
教学目标:
1.了解树的结构和生长方式;
2.能够清晰描绘根、茎、枝和叶在植物中的位置和作用;
3.学会通过观察、料理和实验,探索根的神奇之处和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的教学文稿
2.种子和土壤
3.培养器材和水壶
4.色彩素材
教学过程:
1.导入
介绍今天的主题:“奇妙的根”,让孩子们发表对根这一部分的初始认识,指引幼儿展开对植物、树木、草药等的描述,并指明对植物的妙处愈来愈重要。

2.主体
2.1 概念认识
利用丰富多样的图文素材,讲解课程的主题,特别是探究树木的根、茎、枝和叶,策划课堂组合,包括视觉和感官体验。

2.2 观察实验
为了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和感受根的妙处,进行观察实验。

教师在课堂上分配每个幼儿一个种子和一点土壤,让幼儿仔细观察种子根的生长过程,并随时进行记录。


外还需通过课外实践组织那些能够在校园生长成长的常见草木的实验,让幼儿们在实
践中理解树木根部的重要性。

2.3 培养根部
行动上,利用幼儿园厨房的设置,指导孩子们学会培养阳切、青椒等根部,让幼儿体验照顾植物的过程和抚摸身心得到的安静和欢乐感。

3.结束
总结和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让孩子们分享他们对根的理解和留下对根的印象。

提醒家长们为孩子选择易于种植、经久耐用的根植物,为幼儿培养音乐植物的兴趣。

大班主题公开课奇妙的根优质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公开课奇妙的根优质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公开课奇妙根优质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活动“奇妙根”,教材为《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七章“植物秘密”。

具体内容包括:解根功能、认识不同植物根、探索根生长特点以及培养幼儿对植物根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解根基本功能,知道根对植物生长重要性。

2. 认识不同植物根,能分辨它们特点和作用。

3.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能力,提高对植物根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根生长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探索,培养幼儿对植物根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根图片、实物(如萝卜、红薯等)、PPT课件。

2. 学具:放大镜、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植物,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根长什样子?”引导幼儿关注植物根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不同植物根,讲解根功能和生长特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实物,深入解根结构。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根特点和作用。

画一画: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根,并简单描述根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奇妙根2. 内容:根功能:吸收水分、养分,固定植物体不同植物根:萝卜、红薯、豆芽等根生长特点:向下生长,分叉,有根毛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植物根,并描述它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萝卜根,它长长,直直,颜色是白色,可以吸收地下水分和养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发现幼儿对植物根兴趣浓厚,但在讲解根生长特点时,部分幼儿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下次可以尝试更生动、形象方式来进行讲解。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不同植物根,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界中植物生长过程,增强对植物根认识。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种植植物,观察根生长变化,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特别关注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点,将“植物秘密”作为主题,聚焦在“奇妙根”上。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根》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根》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根》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科学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科学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本次活动以植物中的根系为主题,旨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植物的根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的科学学习兴趣。

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植物的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三、活动准备材料1.新鲜的大白菜或胡萝卜2.塑料袋或透明玻璃罐3.水4.学生用剪刀5.放大镜6.讲解板四、活动过程1.观察根的外部结构–将新鲜的大白菜或胡萝卜放在塑料袋或透明玻璃罐中,倒入适量的水。

–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根的外部结构,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以及是否有分支。

2.比较不同植物的根–让幼儿比较不同植物的根的形状和结构,引导他们发现不同植物的根略有差异。

3.揭示根的功能–通过讲解板或教师讲解,向幼儿介绍根的功能,如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等。

4.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根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5.亲自操作–让幼儿用学生用剪刀小心地剪开根部,再用放大镜观察根的细部结构,引导幼儿亲自操作以加深对根的了解。

五、活动延伸1.给幼儿提供不同植物的根,让他们自由探究,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2.让幼儿绘制他们观察到的根的结构,并陈述他们对根功能的理解。

3.结合音乐和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巩固对根的认识。

六、活动总结通过这次《奇妙的根》科学活动,幼儿们对植物的根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希望通过这样的科学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根》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根》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奇妙的根》科学活动教案教案:《奇妙的根》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大班科学活动教材《身边的自然》第二章第三节。

2. 详细内容:通过观察和探索植物的根部,了解根的生长环境、功能和种类,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目标1. 认识植物的根部,知道根的生长环境、功能和种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根的生长环境、功能和种类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的根部,培养幼儿的探究欲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根部样本、图片、视频、PPT等。

2. 学具:放大镜、剪刀、土壤、水、盆栽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植物,引导幼儿发现植物的根部。

2. 观察与探究:分发放大镜,让幼儿自己观察植物的根部,引导幼儿描述根的外观和特点。

3. 讲解与演示:通过PPT、图片和视频,讲解植物根的生长环境、功能和种类。

4. 动手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用自己的双手将根部插入土壤和水中的盆栽,观察根的生长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植物根的特点、功能和种类。

2. 设计思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简洁明了地展示植物根的特点、功能和种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根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作业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考察,参观植物园或者农场,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根的功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案《奇妙的根》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让幼儿理解根的生长环境、功能和种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准备植物根部样本、图片、视频和PPT等教具,通过观察和讲解,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根的特点和功能。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

幼儿园大班主题公开课奇妙的根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公开课奇妙的根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公开课奇妙的根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奇妙的根》,涉及第三章《植物的生长》第二节《根的奥秘》。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植物的根,了解根的功能,探索根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植物的根的形态和功能,提高幼儿对植物生长的认知。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幼儿的环保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根的功能和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植物的根,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植物根的图片、实物,生长过程的幻灯片,植物生长记录表。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植物生长观察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植物根的图片,引发幼儿对根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植物的根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2. 讲解:讲解各种植物根的形态和功能,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让幼儿了解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 例题讲解: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植物根的生长过程,讲解根的生长原理,让幼儿理解根的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幼儿根据观察到的植物根,绘制植物生长记录表,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7. 作业布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根的生长情况,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根2. 内容:植物根的形态:直根、须根、块根等植物根的功能:吸收水分、养分,固定植物体等根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分支、老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植物根,记录生长情况。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植物根,描述其形态、功能及生长过程。

答案: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养分,固定植物体,支持植物生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讲解、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植物根的奥秘。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大班主题公开课奇妙的根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公开课奇妙的根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公开课奇妙的根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活动《奇妙的植物》,主要围绕植物的根进行教学。

教材的章节为《根的秘密》,详细内容包括根的功能、根的类型、根的生长过程以及根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根的基本功能,认识到根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根的生长过程,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根的生长过程的理解、不同类型根的特点。

教学重点:根的功能、根的类型、根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根的实物、图片、PPT、生长观察箱、泥土、植物种子。

学具:画纸、彩笔、泥土、植物种子、小铲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植物根的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根的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根有什么作用吗?它们长在植物的哪个部分?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根的功能、类型、生长过程。

举例说明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药材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根的知识。

小组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讨论成果。

4. 动手操作(15分钟)发给每组幼儿画纸、彩笔,请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根。

引导幼儿用泥土、植物种子和小铲子进行种植实验,观察根的生长过程。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根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植物?六、板书设计1. 根的功能2. 根的类型3. 根的生长过程4. 根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根,并简单介绍它的功能。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或学校的植物,记录根的生长过程。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根的生长过程和根的类型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实地观察不同植物的根,了解根与土壤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根
一、活动背景
产生的原因:
有一次我园给幼儿吃蒸熟的胡萝卜,黄菲菲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妈妈告诉我说,‘这是胡萝卜的根,吃了它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一边的张佳龙立刻反驳说:“不对,不对,植物的根不是这个样子的,它是一根一根的”。

说着两人争了起来,他们找我评理,我没有急于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征询其他小朋友的意见,大家都比较赞同张佳龙的意见。

我说:“这样吧,小朋友回家带一些根的植物来我们一起认认。


根据幼儿这一积极的需求,我选择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根,设计了“奇妙的根”这一活动。

活动名称:奇妙的根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根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可以吸收水分和营养,可以食用,可以治病,可以雕刻成艺术品供人们欣赏。

2)让幼儿知道植物的根是多种多样的。

3)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的根。

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备、制作好的课件、各种各样的根、做好的变态根的食物(红薯、胡萝卜、山药、白萝卜)。

过程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根。

1、幼儿自己观察植物的根。

幼儿自由进入活动室。

小朋友,你们看桌上都有什么?(葱、青菜……)请你们仔细看看、摸摸、再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为幼儿创设了轻松自如的探索事物的情境)
请你们在桌上找出有根的植物,告诉你的同伴根是什么样的?(在这里体现了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
2、引导幼儿认识植物的变态根。

让幼儿看课件“胡萝卜娃娃的自我介绍”。

小朋友说了半天,有一个人可着急了,是谁呢?(变态根如果由教师直接介绍有点苍白无力,且缺乏新鲜感,无法吸引幼儿注意力,在这里教师运用课件,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从视觉和听觉上一下子吸引了幼儿注意力。


3、教师总结:植物的根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桌面上实物的对比,让幼儿从感官上直接感受了植物根的多样性。


(二)根的吸收。

1、让幼儿看课件“小鹿和大树的对话”。

(通过课件中形象的比喻让幼儿明白了:根吸收营养,就象小朋友吃饭一样重要。


2、看课件“根的吸收”。

(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幼儿直观并形象地了解了根的吸收过程)
除了大树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也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在这里主要是巩固幼儿对植物根的认识)
(三)根可以食用
A、小朋友知道得真多,桌上这些植物的根对我们还有什么用途呢?(可以食用)哪些可以?(红薯、山药、胡萝卜、白萝卜……)我们一起来尝尝(进一步在实践中巩固对变态根的认识)
B、好吃吗?(好吃)这些根我们有时也要吃,(出示各种中药的根)但它们好吃吗?(不好吃)那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对,是中药,给我们人类治病的。

(四)艺术品:根雕
还有一些根非常有意思,你们看(看课件)(这些是幼儿平时不易看到的。

教师采用形象直观的形式,让幼儿认识了根雕,同时还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五)游戏:找植物的根
(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根的认识,培养幼儿游戏的兴趣,特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幼儿亲自操作鼠标来选择植物的根)
(六)结束总结
今天我们小朋友知道了植物的根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还非常奇妙有意思,为什么?(因为它们可以吸收水分和营养、可以食用、可以治病、可以雕刻成艺术品供人们欣赏)。

我们幼儿园里种了许多的树木和花草,小朋友平时能不能去摇小树和花草?(不能)要是根断了,
它们就不能活了。

现在我们去给它们浇浇水,让它们快快长大好吗?(好)
自然带幼儿出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