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丰岛海战和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比较,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xx教育目标1.学习邓世昌等广大爱国官兵反抗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意识。
2.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中国军队战败原因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课时:一课时课型:讲授新知识课教法:多媒体电化教学、讲练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教具:投影机、电视机、录像机、板书设计投影片、小结投影片、材料和练习投影片、《黄海大战》录像带、《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板书设计:(另页)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从古至今,两国邦交友好几千年;然而,在近代,日本曾经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一是30年代全面侵华战争。
(投影板书:第四章第二节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一个区区小国,竟然那么大胆对中国这样一个央央大国发动侵略战争。
究其根源是什么?2.讲授新课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改革--明治维新。
它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个别提问)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成为亚洲唯一强国。
由于资本主义本身具有扩张性,为了满足资产阶级的贪欲和转移国内人民的斗争视线,在对外政策上,日本统治者竭力推行军国主义,他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要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再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日本蓄谋已久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1、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
2、重要战役:黄海海战
3、重要人物:
邓世昌 丁汝昌 李鸿章
“我立的地方极高,望那池塘约离我一丈五尺, 只见那池塘岸边,立满了日本兵,赶着一群难人逼 向池塘里去,弄得逃难人挤满了一池。只见在水里 攒头搅动,忽沉忽没,那日本人远的放洋枪打,近 的拿洋枪上的刀来刺。那水里断头的,腰斩的,穿 胸的,破腹的,搅作一团。池塘里的水搅得通红一 片……那池塘里活的人,还在死尸上扒来扒去。满 身的血污……..我不忍再看,回头逃走.……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 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5)影响:
A、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B、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从日本的哪些举 动可以看得出来日本 侵华是蓄谋已久?
我们应该 学习邓世 昌的哪些 精神?
海 军 提 督 丁 汝 昌
如违令出战, 虽胜亦罪
----英国海员阿伦《旅顺落难记》
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结果: 中国战败 2、《马关条约》
(1)时间: 1895年4月
(2)地点: 日本马关
(3)中日代表: 李鸿章 伊藤博文
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4)内容
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后赎回)、 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 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说明《马关条约, 要在1994年,痛心疾首地写下“不 要忘了甲午海战“这句话,1894年 的甲午中日海战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 可歌可泣的故事,出现了哪些英雄人 物,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带着这 些问题,阅读课文。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六)民族工业衰败--- 抗战期间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大批民营企业破产倒闭
(七)民族工业灭亡--- 1945---1956年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山穷水尽,陷入 绝境,三大改造之后消亡
金圆券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为支撑其崩溃局面而发行 的一种货币。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抗日战争胜利 后,国民党发动内战,消耗了巨量财富,引起财政赤字 直线上升和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一片 混乱,1948年通货膨胀达恶性时期,法币急剧贬值。国 民党为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 开支,决定废弃法币,改发金圆券。
从当年的画面可 以看得出,民众买东 西必须用一捆一捆的 钞票才够,由于钞票 太多,出门购物必须 带麻袋逛街,为此当 时政府只能把钱印得 越来越大,原来的壹 佰元纸钞,最后居然 变成五十万才够。
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二)目的: 资产阶级维新派 (三)领导阶级: (四)经过 “公车上书” 1、揭开序幕---__________ 1895.5 (1)时间: 康、梁等人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公车上书” (2)经过: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影响: 提出...进呈...实行变法 2、发展: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
北京强学会遗址
时务学堂
报刊
百日维新 3、高潮---_______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1)直接原因: 1898.6.11---1898.9.21 (2)起止时间: 康有为、梁启超 (3)代表人物: 1898.6.11---光绪皇帝---“明定国是”诏 (4)开始标志: ①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事 (5)内容: ①政治上...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_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__北师大版

2、赔款
3、开放通商口岸 4、允许开设工厂
一、大片领土的割让,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 中国领土的一次严重掠夺,刺激了列强瓜分 中国的野心。 二、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 府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 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三、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 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四、允许投资设厂,列强援引“利益均沾” 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马关条约》是
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 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 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影 响 阅读下表,根据教材分析为什么说“《马关条约》 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Ï©õ»« ¡Ä½ÌÔ¡ î× ·µ ãÚ¹ Ï·µ
¶ ì î õ » «¡ ½ õ » « ¡ Ì ¼ Ì Ô ¡ ¶ ª© Ì Ô ¡ Åú½×¼º÷ ½ Á Ë µ «Ò Ç 1800Í Ò Ô î÷ª Ï©¢ìîÈ ¦ Ä ½ ¡ Ì ¼ µ 11´ ³ É É Á ¼ ·
10/9/2013 小田 @
战争爆发的背景
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日本:
中国: 欧美:
朝鲜: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 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
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 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 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 求出路 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
黄海大战前“致远”舰部分官 兵合影(图中央双手交叉站立 者为英雄邓世昌)
民族英雄邓世昌
辽东 战役
黄海 战役
平壤 战役
第 二 阶 段
丰岛 海战
辽东 经过:清军除聂士成部外大部溃逃, 战役
日军占 领九连城、大连、旅顺。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C.开放的口岸
D.开放工厂的特权
8.《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7月——1895年4月 1、时间: 2、重要战役: 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3、战争结果:北洋 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 《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 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 伊腾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1、内容:(自己补充) 2、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 危机;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C 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D 舰队全军覆没 3.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继《南京条约》以 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C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 A李鸿章“避战自保” B日军偷袭威海卫后路
A
C日舰封锁威海卫港 D丁汝昌自杀后舰队失去指挥 5.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口通商的 条约是:D
第3课
学习目标:
1、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 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 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 剧的关系。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7月——1895年4月 1、时间: 2、重要战役: 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3、重要人物:邓世昌 丁汝昌 李鸿章
内
容
影
响
1.割辽东半岛(后赎回)、 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3.增开重庆、沙市、苏州、 杭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 开设工厂。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 1、三国干涉还辽 • 2、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2、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国别 俄国 德国 法国 割占或强租地区 势力范围
英国
日本
原因:日本对外扩张政策 (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
黄海海战
经过:
邓世昌
战争的性质: 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1894-1895
晚年的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 族情感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记实性的长篇 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人多次提 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不是因 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 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 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 -----《冰心的遗憾》
1.原因 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 义道路以对外扩张为基本国策。
直接原因(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 开始的标志:1894年丰岛海战 3. 经过:(列表格)
4 .结果:
日军进军路线
黄海战役 旅顺 平壤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清军进军路线
威海卫战役
丰岛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二、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清政府战败求和 签订《马关条约》
• 时间: 1895年4月
• 签字代表:
中国:李鸿章
日本:伊藤博文
• 内容:
李鸿章
伊藤博文
《马关条约》内容:★★★
• • • • •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④增辟通商口岸
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三十四篇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三十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afd9613b3567ec112d8a27.png)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三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劝导国人( )A、放弃天朝观念B、学习西方技术C、拥护民主共和D、反抗列强侵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
这两项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黄海海战中牺牲,被称为“海军之魂”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B、关天培C、邓世昌D、魏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
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
”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
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近代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①法国②美国③日本④英国⑤俄国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这句话是维新志士谭嗣同临刑前说的,表达了他“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精神。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课件【33ppt】

1883—1894
日本共开支陆海 军军费2.69亿 日元
1892:23万
战舰:31艘
1892:41%
(5.9万余吨) 1890:31.6%
鱼雷艇:24艘
(1400余吨)
1881:16.6%
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 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
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强可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最大的不
同点是( D )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列强获得在华投资的特权
选择题
1、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C)
A、平壤战役
B、旅顺战役
C、黄海战役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
国内地
开设工厂(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的族发展危机
甲午战争中国 为什么战败?
吴玉章说: “以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
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败得那么惨, 条约又订得那么惨,这是多么大的耻 辱啊?”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致远舰及管带邓世昌
致 远 号
不畏强敌、勇于抗争、不怕牺牲
致远舰弹药将尽,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 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3. 甲午中日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时间: 1895年 地点:日本马关 双方代表: 李鸿章vs伊藤博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简表
国名 德国 势力范围 山东 割占或租借地 强租胶州湾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东北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强租旅顺、大连
强租广州湾 强租“新界”、威海 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处 于 被 列 强 宰 割 和 瓜 分 的 危 机 中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是日本经长期准备和精 心策划,对中国和朝鲜发动一场 以“国运相赌”的侵略战争。通 过战争日本夺占了台湾,控制了 朝鲜,勒索了巨款。
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
军费开支占 国家预算
1883—1894 日本共开支 陆海军军费 269亿日元 1892.23万
基础练习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A ) (
A 1894年 B 1840年 C 1856年 D 1851年
在黄海战役中与日本舰队激战的部队是 (C )
A 福建水师
B 东海舰队
C 北洋舰队
D 南洋舰队
民族英雄邓世昌牺牲于下列哪一地点 (D)
A 朝鲜平壤
B 鸭绿江畔 C 威海卫 D 黄海
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B )
A 丰岛海战
B 威海卫战役 C 黄海战役
D 台湾战役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A 2100万两 B 2亿两
C 2100万元
D 2亿元 (B)
战
战
役
役
经
1895
辽 东 半岛战役 威 海 卫 战 役
过
黄海海战
1
1894.7.25
1894年7月25日,清政府雇用英国商船高 升号运送中国士兵去朝鲜,日本舰队在朝鲜 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公然挑起战争.
不畏强暴,勇于抗争,不怕牺牲.
命令北洋舰队 躲入威海卫港內,“避 战保船”不许巡海迎敌, 使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 的制海权,北洋舰队腹 背受敌.全军覆灭
从西方列强方面看:对日本采取默许或者纵 容态度(可能性)
同处于帝国主义扩张阶段;美、德、法希望借 助日本扩大侵略权益;英国希望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俄国因准备不足而不于干涉。
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日本增兵朝鲜,蓄 意挑起中日战争。 丰岛、牙山战役
1894
原因
平 壤
黄 海
战舰:31艘
(5.9万余吨)
1892:41%
1890:31.6% 鱼雷艇:24艘 (1400余吨) 1881:16.6%
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 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从日本方面看: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把对外 侵略扩张作为基本国策(根本原因)必然性
内
容
影
响
1.割辽东半岛(后赎回)、 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3.增开重庆、沙市、苏杭二 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 开设工厂。
1.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 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 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3.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国内地。 4.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
二亿两白银 重庆、沙市、
福州、厦门、宁波
协定关税
苏州、杭州
允许日本在通商
口岸开设工厂。
上海 宁波
苏州
沙市 杭州 厦门
福州
深切怀念一切为实现民族 解放、人民幸福和祖国统一 富强而英勇献身和毕生奋斗 的先烈先辈们。我们将永远 铭记他们为祖国和人民建立 的丰功伟绩。 -----江泽民
勿 忘 国 耻, 振 兴 中 华!
四 万 万 人 齐 下 泪 , 天 涯 何 处 是 神 州
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 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落后 就要 挨打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增 强综合国力,提高中 国的国际地位。
南京条约
割地
赔款 通商 其他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上海、广州、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 台湾、澎湖列岛
2100万银元
上海、广州、 开商埠 福州、厦门、 宁波 协定关税
重庆、沙市、 苏州、杭州
其他
外资在中国办厂,进 开辟内河新航线, 一步对中国进行掠夺; 开设工厂,产品运 销内地免征内地税。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 工业的发展
《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李鸿章————————————伊藤博文1
【 李 鸿 章 】
【 伊 藤 博 文 】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影 响
割地
赔款
香港岛
割辽东半岛、台湾、 使台湾隔离祖国几十 澎湖岛及附属岛屿 年;刺激列强野心 二亿两白银
巨额赔款使清朝丧失财 政独立;大量举借外债, 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 国的财政和经济。 新口岸和内河新航线的开 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深入到中国内地。
【邓世昌】
战前:不作认真准备 战中:避战自保,消极迎敌 部分官兵贪生怕死 ,万寿庆 典,挪用军费
如此腐败,此战岂能不败?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日本增兵朝鲜,蓄 意挑起中日战争。 丰岛、牙山战役
1894
原因
平 壤
黄 海
战
战
役
役
经
1895
辽 东 半岛战役 威 海 卫 战 役
过
结果 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中 及影 响 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