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煤矿事故典型案例汇编.

合集下载

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不幸的是,仍有一些事故发生。

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亲人带来巨大的伤痛,也使社会各界深感痛心。

为此,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全国煤矿安全事故的案例汇编。

1.2017年2月9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五井铁矿发生一起矿难事故,4人死亡,1人失联。

2.2018年4月22日,陕西省神木县三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1人遇难,其中10人是矿业公司员工。

3.2018年12月15日,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20人死亡,23人受伤。

4.2019年1月13日,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官庄煤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5.2019年2月23日,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华昌煤业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致使13人死亡,2人受伤。

6.2019年3月2日,山西省晋城市阳泉煤业集团发生一起顶板事故,5人遇难。

7.2019年6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根河乡一金矿发生事故,5人死亡。

8.2020年1月23日,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一处非法煤矿发生火灾,造成8人死亡。

9.2020年3月23日,山西省大同市平定县某煤矿井下隧道发生垮塌事故,造成9人遇难。

10.2020年4月18日,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闽森矿业公司发生事故,2人遇难。

以上十起煤矿事故,虽然只是我国煤矿事故中的一部分,但这些案例看似孤立的数字,却代表了无数生命的消失,代表着许多家庭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此,对于煤矿生产管理部门和矿业企业而言,强化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63例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63例

本期共梳理事故案例共63例,其中采掘专业25例,机电运输专业13例,一通三防专业16例,地测防治水专业9例。

一、采掘专业事故案例(25例)案例1:单体柱伤人事故2012年4月18日14时30分,XX矿综采一队职工王XX在12041综采工作面用单体柱推槽,由于推槽时操作不当单体柱崩落,发生单体柱伤人事故,造成王XX右肩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右侧肋骨多根骨折。

一、事故地点概况12041工作面倾斜长度177.5m,采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工作面支架型号ZF8600/20/38,工作面安装117架,刮板输送机型号SGZ800/800,采高3.5m,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2012年4月2日工作面初次来压后, 因工作面水大、压力大,多次出现工作面部分支架被压死、支架十字头被压断,无法进行正常推溜移架,至2012年4月18日工作面机尾段支架压死,支架高度降低,造成作业空间狭小。

二、事故经过:2012年4月18日八点班,跟班队长王XX安排职工王XX处理机尾死架。

王XX使用单体柱柱根顶住机尾槽节上沿,柱头顶住支架大立柱底座进行辅助推溜。

由于注液枪枪头卡未卡紧单体柱三用阀,开始移溜时,顶在支架底座上的单体柱受力、柱头柱牙逐渐变形,导致单体柱受力不均,造成单体柱发生崩落,王XX闪躲不及,单体柱直接崩到王XX的右肩上,造成右肩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右侧第5、6、7、8根肋骨骨折。

三、事故原因分析1、职工违章作业,使用单体柱进行推槽作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液压支柱枪头安装后没有再次检查确认,未及时发现注液枪头卡未卡紧,是造成事故的的重要原因。

3、工作面大面积来压,支架被压死,施工现场空间狭小,施工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是造成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区队现场管理人员安全检查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制止违章作业,职工安全意识差、安全防护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四、防范措施1、全面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及时查处现场安全隐患,杜绝职工违章作业。

煤矿瓦斯事故案例汇编

煤矿瓦斯事故案例汇编

煤矿瓦斯事故案例汇编一、晓明矿“1971.10.28”瓦斯爆炸事故1971年10月28日白班,掘进三队施工的南二采区北三段采场上风眼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

发生事故的上风眼与溜煤眼、顺槽同为南二采区北三段采场的准备巷道,其中,上风眼长81m,倾斜角度45°;溜煤眼长69m,倾斜角度54°;顺槽共掘进15m,采用11kw局部通风机供风。

10月28日零点班(事故发生前一班),晓明矿掘进三队部分工人在顺槽掘进,另一部分工人从中巷往顺槽运输JD—11.4绞车部件。

在顺槽放炮时,负责该地点的瓦斯检查员陈×经上风眼来到顺槽,问排长“风怎么样”,排长说“没事”。

于是陈×没有到顺槽工作面检查瓦斯和风筒情况就回到原处。

另一伙工人在从上风眼向上吊小绞车部件时,由于信号失灵,没能修好,最后就剪断信号线火线,用喊话传递信号。

因受局部通风机噪音影响,传话声音难听清楚,就经常停开局部通风机,传话调运其部件。

6时15分人员升井时该局部通风机没有运转。

瓦检员陈×向下班瓦检员交班时说“瓦斯0.4%”。

10月28日白班(事故发生当班)8时30分,白班的工人全部到达工作地点,由副连长顾×、副指导员张×做现场工作安排,任务是继续往上吊小绞车部件和木料,顺槽工作面停工,其中安排当班电工王×到上风眼第二小川去接打点机,安排马×等三人在上风眼内传信号。

9时55分,当他们第二次将顺槽绞车钢丝绳拉下来正准备拴料时,发生了瓦斯爆炸。

事故发生后,局矿领导、矿山救护队及有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遇险人员,截止11时20分,上部顺槽内还有一人尚未救出。

随即,矿通风人员沿上风眼向上接设风筒进行通风,在接了8节风筒接近顺槽时,现场总指挥、矿革委会副主任决定:由二名救护队员、四名通风人员到上边检查有害气体、延接风筒和救助遇险人员。

随后,局矿的四名领导也进入事故现场准备参加抢救,当他们上到上风眼上部,接近顺槽时,由于先上去的人延接了一节风筒,将顺槽内积存的CO排出来,当时除在风筒口处三人外,其他人员全部中毒晕倒,经下边人员历经1小时50分钟的全力抢救,将中毒人员全部救出,其中局生产组通风一工程师因中毒较重,晕倒时从上风眼上部滑下过程中将头部撞伤,经抢救无效当场死亡。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由于煤矿事故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其案例也非常多样化。

以下是一些较为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仅供参考:1. 2005年秦岭煤矿爆炸事故2005年10月,陕西省秦岭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煤矿爆炸事故,造成了数十名矿工的死亡和伤残。

事后调查发现,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矿井内积聚了大量的可燃气体,而矿工在作业时未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导致了可燃气体的泄漏和引燃,最终触发了爆炸。

2. 2009年东北某煤矿透水事故2009年,中国东北某煤矿发生了一起因为矿井透水而导致的事故。

透水事故是指地下矿井遭到地下水的浸润,导致矿井水位升高,甚至溃坝,造成工人和设备的严重损失,并有可能引发事故。

在该煤矿透水事故中,由于煤矿管理人员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致使矿井内部的水位升高,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3. 2014年河南某煤矿事故2014年,河南某煤矿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事故,导致了数十名矿工的伤亡。

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矿井内的支护工程不到位,导致了地质结构的崩塌,最终引发了事故的发生。

事故发生时矿工的安全防护设备也存在缺陷,加剧了事故的伤亡程度。

4. 2018年山西某私营煤矿“8·24”事故2018年8月24日,山西省某私营煤矿发生了一起特别重大的事故,造成了数十名矿工的死亡和伤残。

事故发生时,煤矿内的瓦斯浓度超标,矿工在未经有效安全检测和防范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导致了可燃气体的爆炸,最终引发了这起惨重的事故。

以上案例只是煤矿事故中的个别案例,实际上煤矿事故的原因和形式千差万别,但无论何种形式的事故,其背后都反映出了煤矿管理和安全监管方面的严重问题。

各级政府和煤矿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以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
以下是一些煤矿事故案例:
1.中国本溪煤矿惨案(1942年):由于不当管理,导致瓦斯爆炸,数百矿工在地下气体中丧生。

2.美国蒙兴煤矿灾难(1907年):瓦斯爆炸导致数百名矿工丧生,引起了美国社会对于工业安全的高度关注,促使了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3.新西兰彭格罗煤矿爆炸(2010年):29名矿工在地下被困,由于救援尝试失败,整个国家为之痛惜,也引发了对于煤矿安全的全球关注。

4.中国大安煤矿塌陷(1960年):近300名矿工失踪,是中国工业化初期黑暗时期的缩影,也是血色年代的残酷记忆。

5.智利厄尔尼诺煤矿坍塌(2010年):33名矿工被困700米深的地下长达69天,经过艰苦的救援才获救,让人们重新审视矿工的工作环境和安全问题。

6.俄罗斯联邦矿业塌陷(2007年):超过100名矿工死亡,在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救援行动艰难异常,也使得人们对于极地煤矿工人的安全关切更加迫切。

7.印度达哈矿业瓦斯爆炸(1965年):超过300名矿工在爆炸中失踪,引发了印度国内对于矿业安全的广泛关切,推动了相关立法的出台。

8.波兰哈乌斯煤矿透水事故(2006年):25名矿工在井下透水事故中丧生,揭示了煤矿透水问题对矿工生命安全的威胁,引发了波兰对于煤矿安全的深刻反思。

9.印尼塔劳煤矿事故(1979年):200多名矿工在煤矿透水事故中丧生,引发了印尼政府对于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视,推动了相关法规的制定。

10.乌克兰东部矿业爆炸(2000年):造成81名矿工死亡,揭示了矿工在井下工作所面临的种种危险,也。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山西一煤矿透水致12人被困 8名矿工已被确认安全中新网太原7月3日电7月2日22时53分,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沁和能源集团中村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透水事故,12人被困井下。

截至目前,救援人员已两次通过电话联系到8名被困矿工,并确认其身体状况良好。

另有4名矿工失联。

据介绍,中村煤业有限公司当班下井94人,其中82人安全撤出,12人被困井下。

目前,晋城市、晋煤集团等5支专业救护队仍在实施救援。

救援人员一方面增加井下排水设备、全力排水,另一方面从地面打钻排水,同时利用煤矿原有压风自救系统管路向被困人员送风。

当天早些时候,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通过电话确认8名矿工身体状况稳定,确认井下瓦斯浓度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当天晚间,新任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赶赴事故现场,通过电话鼓励、安抚井下被困人员。

此间,晋城市沁水县召开安全生产紧急会议,重点对煤矿、煤层气、非煤矿山、防汛、农村危房和煤矿采空区、危化品、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

辽宁本溪煤矿因非法盗采发生火灾 13人被困井下中新网7月4日电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辽宁省安监局、辽宁煤监局报告,7月4日凌晨3时左右,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彩北村一小煤矿(非法)因非法盗采发生火灾,造成13人被困井下。

接到事故报告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即派工作组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指导地方全力做好抢险救援和事故处置等工作。

总局要求辽宁省安监局、辽宁煤监局配合地方千方百计搜救被困人员,做到科学施救,严防发生次生事故;进一步核清事故有关情况,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及时报告事故救援处置进展。

总局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防类似事故发生。

华蓥:煤矿山顶悬石掉落砸中宿舍楼致一人遇难5月9日早上5点40分左右,广安华蓥市高顶山煤矿发生一起事故。

山顶两块重达六七十吨的悬石掉落,砸中山下煤矿职工宿舍楼,致一人死亡。

上午10点半,记者在事发现场看到,煤矿宿舍已无人,两块巨石掉落在煤矿井口附近,一旁两层楼的职工宿舍楼一端被落石砸毁,毁坏部分有上下一间屋。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

煤矿事故案例大全煤矿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因此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煤矿事故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

1. 2010年山西煤矿透水事故。

2010年4月,山西省阳泉市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了22名矿工被困井下。

经过紧急救援,最终成功营救出了全部被困人员,但其中仍有7名矿工不幸遇难。

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矿开采过程中未能有效处理矿井透水问题,导致矿井失水量过大,最终引发了透水事故。

2. 2005年辽宁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2005年2月14日,辽宁省阜新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74名矿工死亡。

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煤矿管理部门未能有效监测和控制矿井内的瓦斯浓度,同时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未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导致了瓦斯爆炸的发生。

3. 2018年湖南煤矿坍塌事故。

2018年8月,湖南省益阳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坍塌事故,造成了15名矿工死亡。

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未能及时进行支护和加固工作,导致了矿井的坍塌,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4. 2016年河南煤矿火灾事故。

2016年5月,河南省焦作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造成了32名矿工死亡。

经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未能有效控制煤尘的扬尘量,同时未能及时清理矿井内的积尘,最终引发了火灾事故。

5. 2019年安徽煤矿事故。

2019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导致了10名矿工死亡。

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同时未能及时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煤矿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煤矿管理部门未能有效监管和管理,同时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因此,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是预防煤矿事故的关键。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

煤矿安全事故案例

第一节、采煤工作面瓦斯燃爆事故一、事故案例案例1:山西焦煤屯兰煤矿2009.2.22瓦斯爆炸事故2009年2月22日凌晨2时17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煤矿井下南四盘区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时在井下的矿工有436人,共造成74人死亡,114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2386.94万元。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南四盘区12403综采工作面区域,该工作面开采2#、3#煤层,煤层厚度4.26米,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7.77 m3/min,瓦斯抽放率44.13%。

采用“二进一回”(皮带巷、轨道巷进风,尾巷回风)的通风方式。

在1号联络巷安装有两部2×30kw局部通风机和4台风机开关向工作面尾巷14号联络巷密闭施工点供风,在1号联络巷靠尾巷侧约6m处设一料石密闭墙,密闭墙上设有一个调节风窗。

2月22日凌晨2时17分,12403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

事故原因:1、12403采煤工作面1号联络巷微风或无风,局部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界限。

2、引爆瓦斯的火源是12403工作面1号联络巷内风机开关内爆炸生成物冲出壳外,引爆壳外瓦斯。

爆炸破坏瓦斯抽放管路,管路内瓦斯参与爆炸并沿瓦斯抽放管路传爆。

案例2:余吾煤业2011.6.22瓦斯燃爆事故2011年6月22日,余吾煤业N1203工作面发生一起瓦斯燃爆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经过:N1203工作面位于北一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2.1m3/t,煤层平均厚度为6.6m,采用大采高低位放顶煤综合机械化开采,采高3.2m,放煤高度3.4m。

工作面长度301.67m,推进长度1024.3m,工作面采用“两进两回”通风系统,工作面总风量为5592 m3/min(回风巷1420 m3/min、瓦排巷4172m3/min)。

回采至停采线约80m处时,工作面距煤溜机头45-60架左右发生瓦斯燃爆。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事故发生前,工作面有明显的顶板来压声响,同时工作面煤墙有片帮漏矸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事故典型案例汇编》前言本书对阳煤集团2003年到2014年发生的顶板、通风、瓦斯、放炮、机电、运输等45起典型事故案例进行了汇编。

每起事故一般由事故经过、事故原因、事故教训、防范措施和事故点评五部分组成,参加培训人员应牢记血的教训,珍爱生命。

在工作中,务必强化“红线意识”,牢固树立“三个敬畏”,认真贯彻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责任。

目录前言 0第一章顶板事故 (1)第一节新元公司“2.19”顶板事故 (1)第二节长沟公司“11.8”顶板事故 (2)第三节元堡公司“2.15”顶板事故 (3)第四节新景公司“11.4”顶板事故 (5)第五节二矿“5.16”顶板事故 (6)第六节一矿“9.15”顶板事故 (8)第七节石港公司“3.26”顶板事故 (9)第八节宏厦一建“1.10”顶板事故 (10)第九节二矿“7.22”顶板事故 (11)第二章瓦斯事故 (12)第一节三矿裕公井“8.14”瓦斯爆炸事故 (12)第二节寺家庄公司“6.10”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15)第三节新景公司“10.26”瓦斯窒息事故 (16)第四节宏厦一建“5.5”瓦斯窒息事故 (17)第五节新景公司“6.19”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19)第六节寺家庄公司“1.7”瓦斯爆炸事故 (20)第七节五矿“5.20”违章放炮事故 (22)第八节赵家分区“5.13”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23)第三章机电事故 (25)第一节一矿“2.16”机电事故 (25)第二节新景矿“2.27”电弧伤人事故 (26)第三节新景矿“12. 7”弧光短路伤人事故 (26)第四节五矿广场站6KV母线短路事故 (28)第四章运输事故 (30)第一节三矿“7.19”运输事故 (30)第二节新景矿“10.23”运输事故 (30)第三节三矿“11.11”运输事故 (31)第四节三矿“3.30”运输事故 (32)第五节新元公司“6.25”运输事故 (32)第六节石港公司“8.26”运输事故 (34)第七节二矿“9.4”运输事故 (34)第八节宏厦一建“9.25”运输事故 (35)第九节三矿“1.14”运输事故 (36)第十节一矿“10.2”运输事故 (37)第十一节一矿“5.29”运输事故 (38)第五章水害和火灾事故 (39)第一节伟峰煤业“7.31”透水事故 (39)第二节开元公司“11.21”瓦斯燃烧事故 (40)第三节长沟公司“7.24”工作面火灾事故 (41)第六章选煤厂事故 (42)第一节二矿“1.30”事故 (42)第二节二矿“10.17”事故 (43)第三节二矿“3.12”事故 (43)第七章其它事故 (43)第一节二矿“10.31”安装事故 (44)第二节二矿“1.20”拆架崩伤事故 (45)第三节五林井“5.26”重伤事故 (46)第四节开元“7.30”事故 (47)第五节新景矿“7.16”起吊事故 (48)第六节二矿“3.29”事故 (49)参考文献 (50)第一章顶板事故第一节新元公司“2.19”顶板事故一、事故经过2008年2月19日早六点班,新元公司综采一队出勤53人。

跟班队长李某和工长苏某对当班工作任务作了具体安排。

人员到达310101工作面后,跟班队长李某、跟班安监员梁某巡查时都发现了56#到58#支架处的顶板不好,需要维护,但都没有及时安排处理。

按照班前会的安排先在进风顺槽放顶。

中午13点左右,跟班队长李某安排工长苏某带人对工作面56#---58#液压支架处的顶板进行维护。

当时该处的空顶较高,苏某在未采取临时支护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爬到支架上用木头构顶支护顶板,姜某和朱某负责给支架上的苏某递送木料,崔某等人负责往工作面运送木料。

在姜某、朱某给苏某递了三根木料的时候,55#—58#架处煤帮空顶处发生塌顶,冒落下来的煤和矸石将姜某全身埋住,同时埋住了朱某的双腿。

跟班队长李某等立即赶来组织人员把姜某抢救出来,姜某在送往医院抢救途中死亡。

二、事故原因1、工作面构顶时没有采取临时支护等防范措施,操作人员违章进入煤帮空顶区作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现场管理混乱,没有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和技术措施组织生产,作业现场发现隐患没有及时处理,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安全生产责任制、干部下井跟班带班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力,工人安全保护意识差,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4、业务部门对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作业现场存在违章行为不能及时予以制止或消除,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事故教训工长苏某未执行敲帮问顶,在未进行临时支护的情况下带头违章进入空顶区作业,是对自己,对员工生命的不负责任。

因此首先要通过加强职工岗位操作、规程措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职工的自保互保安全意识和岗位操作技能水平,增强对安全隐患的认识,才能真正做到正规操作,安全操作。

这起事故反映出个别队干、安监员等基层管理人员明知工作面有重大隐患,却不在现场把关,导致工长带头违章,引发事故。

因此要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履行职责,执行跟班巡查和走动式管理,把握工作面现场的重点,难点,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决策、组织处理,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制止违章作业。

四、防范措施1、人员进入煤帮作业前,必须支设可靠的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2、落实现场管理人员的跟班带班职责和隐患排查制度,重点抓好关键和安全薄弱环节的跟班管理。

3、加大对员工安全教育和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加强监管部门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力度,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

五、事故点评1、思想认识不到位。

班前的安全预想工作安排不细,预想不周,加上现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意识到冒顶区的危险程度,对违章作业视而不见,忽视了安全隐患对自身安全构成的危险,自保互保意识差,蛮干,图省事。

2、技术管理不到位。

构顶措施贯彻执行不到位,作业人员未掌握操作标准和程序,构顶前未检查煤壁及顶帮情况,也未及时采取有效的临时支护措施,存在随意性,盲目性。

3、现场管理不到位。

跟班队干班前会虽然做了安排,但下井进入工作面后未及时安排处理冒顶区域,造成冒顶区顶板空顶时间长,加剧了煤壁的塑性破碎程度,为后面的事故埋下了伏笔;处理重大隐患没有跟班队干和安监员现场监督指挥和把关,当班工长在未进行敲帮问顶和采取临时支护的前提下,带头进入空顶区违章作业。

第二节长沟公司“11.8”顶板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年11月8日八点班,长沟公司采煤队出勤38人。

工长雷某安排周某带领杜某、冯某在工作面回进风退锚放顶。

到达回风落山后,发现密柱以里三排钢带顶板完整未退锚。

周某安排冯某观察顶板,他和杜某在第二排密柱煤帮侧回掉一根单体柱,在第一排密柱煤帮侧回掉两根单体柱,并将回下的单体柱分别支设在第一排密柱以里第二、三排钢带下。

10时左右,周某叫杜某送液,冯某在密柱外观察顶板,自己进入落山开始退锚。

11时25分,在退完4个φ15.24mm锚索锁具((落山侧第一排钢带的3个和第二排钢带巷帮的1个),准备安退锚器退第一排钢带的第一根φ17.8mm锚索时,突然发生冒顶,落山侧冒落区的碎矸涌出将周某埋压,抢救过程中又发生二次流矸,待12时03分周某被救出来时已窒息死亡。

二、事故原因1、违章进入落山退锚放顶,被涌出的矸石埋压窒息,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上一班违反作业规程要求,没有“先退锚、后回柱”,而是只回柱不退锚,形成2.4米长的悬顶,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现场隐患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4、队组劳动用工安排不合理,由参加工作未满一年的新工人负责现场安全监护,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事故教训1、零点班未按照回采程序操作,只回柱不退锚放顶,造成落山悬顶,留下隐患。

周某未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在新旧密柱间进行退锚放顶,违章进入密柱以里退锚造成事故。

其余两人没有制止违章,安全意识淡薄,自保互保不到位。

2、在实际工作中,指挥生产的管理干部要对出现的隐患认识到位,巡查到位,发现违章行为要及时制止,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对于重大隐患要盯在现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四、防范措施1、继续强化操作要领、事故案例和作业规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到正规操作。

2、根据生产工序的要求,合理调配班组岗位用工,关键工序、关键岗位一定要安排足够的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担任,防范因新工人多,技术岗位人员缺乏造成的安全隐患。

3、强化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及时发现、整改生产作业现场安全隐患。

五、事故点评1、本起事故我们可以看出,假如上一班按照作业规程要求退锚放顶,就不会形成2.4米长的悬顶,也不会有周某的密柱以里退锚;假若现场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按照《作业规程》要求不进入切顶密柱以里作业,这起事故就不会发生;假若当班队干、工长、安全员或是在场的其他人员,只要有一个人出来制止周某的违章行为,这起事故同样能够避免。

2、在实际工作中,从基层领导到操作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人习惯了、干惯了,明知故犯违章,还有的经验少,技术素质差,瞎干胡干,很容易造成事故。

从这起事故警示我们,安全意识、操作技能的学习培训力度还需加强,要想不违章,首先得学习正规作业的规范和程序。

自保、互保、联保的意识也是建立在对隐患的认知基础上的。

3、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跟班队干、安全员以及安监员没有盯住薄弱环节,安全监督不到位。

第三节元堡公司“2.15”顶板事故一、事故经过2012年2月15日八点班,元堡公司综采队出勤23人,班前会由党支部书记王某主持,安排当班主要工作是加强工作面两端头维护,搞好质量标准化,并强调了各工种的安全注意事项。

随后当班人员于7点10分入井,8点整在工作面交接班后,工长葛某安排支架工、机组工机尾调架,其他人员清煤搞标化。

10:30分开始机组从60架往前开始割煤,机组拉了一次机头后约12点50分,葛某发现进风端头顶板压力增大,有下沉现象,随即指挥李某、段某等8人进行维护。

在打起第一架维护棚的时候,葛某发现支柱支设不合格,要求重新支设,在回撤原棚梁下最后两根柱时顶板突然垮塌,将段某、李某、葛某三人掩埋。

经过全力抢救,事故最终造成葛某、李某死亡,段某受伤。

二、事故原因1、在维护顶板时,没有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规定,临时支护强度不够且质量不高,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采煤工作面端头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施工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未及时变更支护形式,未采取加强支护措施,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进风顺槽巷道超高,在超前支护难度大、顶板管理困难的情况下,未研究并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4、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未研究相应的技术措施,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