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简水乡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广东·顺德——逢简水乡

广东·顺德——逢简水乡逢简水乡号称广东的周庄呢,既然到了顺德,不去这里看看实在说不过去。
本以为能看到一个诗情画意的水乡,可这么有名的地方一定会人潮汹涌。
导航离目的地还有一两公里的时候,就看见路边停满了车,在景区入口,不让私家车往里开,只允许公交车穿梭,挺科学的。
我们先下车,老公自己去找地方停车,然后再来跟我们会合。
景区不收门票,水道两边挤满了人,本来还想坐船游览一下,看到那么多人,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
逢简水乡地处广东顺德区杏坛镇北端,锦鲤江畔,水资源以及水环境优美。
绕村居水道达十公里有余,辖区水道达28公里之多。
逢简村四面环水,以水道为界,河涌呈"井"字形,自南往北流过古村,汇入西江支流,把村落切割成若干小沙岛。
自西汉起就有人在此生息,是顺德最早有人聚居地之一。
后来发展成一方集市,到了唐朝就已成村。
逢简村在清朝末年达到鼎盛,人口上万,有3个缫丝市场,300多张织布机,产业工人1500余人,号称"小广州"。
河道步道一侧是由民居、宗祠等乡土建筑组成的聚落群体。
等待乘船的游客。
两座宋代三孔石古桥,明远桥和巨济桥,见证千年历史,从而被首推为佛山市三孔桥之古魁,成为省级文物。
两座桥建于宋代,都是乡中人李仕修所建。
明远桥的护栏上有雕刻精美的石狮子。
比起周庄,逢简村自然淳朴,没有半点的雕饰。
资料摘自网络。
逢简以栽桑养蚕为核心,促使当地的农、牧、渔、副业有机地结成一个整体,再带动缫丝、制糖、饲料加工,以及商贸、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逢简村北村和南村均以河涌环绕,村内也以河涌相通,河涌就是古村曾经对外重要的交通线路。
清同治年间,李昌明中举,任海阳教谕,数十年勤勉工作,获光绪帝嘉赏,赐台湾贡品金华桂树一棵,此品种乃桂花精品,花色金黄,香气馥郁。
村中随处可见用来铺路或者搭建埠头石阶的石碑。
碑铭上刻有诸如举人、进士第几名的字样。
这种随处见到的石碑,倒给了逢简村"水乡书韵"一个很好的注释。
基于SWOT分析的顺德逢简水乡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一)发展优势 1.良好的经济基础 逢简水乡地处经济发达的佛山市顺德区,经过30多年改革开 放的建设,顺德积累了强劲的经济实力,多次在全国县域经济百 强县排名中位居第一。当地政府在重视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 已经意识到旅游业的开发与发展对于本地环境治理、文化传承与 提升城市知名度等方面的重要性,近年来不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 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逢简水乡是当地政府重点投资发展的 对象,强大的经济资助是逢简水乡旅游发展的重要优势。
(下转第154页)
15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7年2月下半月刊
时,许慎文化旅游与信息、交通、会展、体育、商贸、影视及工 业等相关产业结合度和融合度不强,导致许慎文化旅游产业链链 接和延伸不高,影响了许慎文化旅游的发展。
四、存在威胁
(一)市场竞争激烈 文化旅游产业己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虽然旅游人数在迅 速増长,但不同类型和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和产品同样増长迅 速,而且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加大项目投资,将 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从而使旅游行业竞争 日趋激烈。漯河地处河南省中部,与许昌、周口、驻马店、平顶 山接壤,漯河旅游在基础设施、旅游环境、旅游经济及综合评价 等均与周边城市存在差距,文化旅游也有所不及,旅游行业竞争 给许慎文化旅游发展带来严峻了挑战。 (二)经济下行压力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整体呈放缓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和 转型升级也带来了民生问题,如就业岗位减少、居民收入増速降 低等,给旅游活动带来冲击。 总之,漯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和旅游研究人员,需要在分析 许慎文化旅游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科学规划和合理措施,积极弘 扬许慎文化,传承许慎精神,凝聚文化力量,为打造漯河文化品 牌,促进漯河文化旅游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顺德逢简村空间形态量化与认知分析

顺德逢简村空间形态量化与认知分析作者:朱晔臣冯尧聪来源:《城市地理》2017年第10期摘要:本文在社会调查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系统对顺德逢简村进行空间形态量化和认知分析。
首先利用空间句法对逢简村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逢简村整体整合度值域为0.349279~0.779550,平均值为0.542153,可见村落整合度跨度较大,集聚中心明显;然后通过调查问卷与认知地图所反映的公众意象绘制成总体意象图,得出逢简村形成“三纵二横”主体道路意象结构,串联着一系列的节点、标志物与区域要素。
最后结合量化与认知分析的结果,对逢简村提出空间优化建议。
关键词:岭南水乡;空间句法;空间认知;村庄规划;逢简村1引言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的规划重心不仅仅局限于建设大城市,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地区也成为政府着力发展的目标,力求各级城市与农村地区协同发展。
2008年浙江湖州市安吉县在国内首个提出“美丽乡村”计划,自此以来,“美丽乡村”成为国内农村建设的高频热词,先后有浙江、安徽、北京、南京、宁波、芜湖等多个省份和城市推出“美丽乡村计划”。
逢简村作为岭南水乡的典型代表,村内河涌交错,古桥古祠众多,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目前,逢简村已成为顺德区新十景之一,每天有过万游客前来游览,旅游产业也渐渐成为逢简的主导产业。
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要求,对逢简村进行空间改造势在必行。
本文结合空间量化与空间认知方法,为逢简村的空间改造提供崭新的参考依据。
本文选取空间句法作为空间量化的方法。
空间句法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由伦敦大学教授比尔·希利尔(Bill Hillier)首先提出,它立足于城市空间网络,是研究关于反映空间客体和人类直觉体验的空间构成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
在国内学界,陶伟、陈红叶、林杰勇(2013)利用空间句法以及意象地图对广州小洲村进行空间形态以及认知研究。
周虹宇,李早(2015)利用空间句法比较了皖中与皖南村落空间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逢简水乡的简介

逢简水乡的简介《逢简水乡的简介》嘿,大家好呀!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一个超棒的地方,那就是逢简水乡。
逢简水乡啊,那可真是个让人一去就不想走的地儿。
我记得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就被那独特的水乡韵味给迷住了。
当时我沿着那石板路慢悠悠地走着,看着河面上悠悠划过的小船,听着那船桨拨动水面的声音,哎呀,真的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
水乡里有好多古色古香的建筑,那些老房子虽然有些陈旧,但却充满了故事感。
我走进一间老房子,里面的布置特别有年代感,就好像穿越回了过去一样。
还有那纵横交错的河道,河水特别清澈,能清楚地看到水底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呢。
我还在水乡里遇到了一位特别有趣的老人。
我正站在桥上看风景呢,他走过来和我搭讪,给我讲起了逢简水乡的历史和故事。
他说这里以前可热闹了,有很多商人在这里做生意,那场景别提多繁华了。
他绘声绘色地讲着,我就像听故事一样入了迷。
然后他还热情地给我指了一些好玩的地方,让我一定要去看看。
水乡里还有很多好吃的,各种特色小吃让人垂涎欲滴。
我尝了一碗双皮奶,那味道,啧啧,真是绝了!甜而不腻,入口即化。
还有那些炸物,咬一口“嘎吱”响,香得不行。
在逢简水乡,你可以尽情地放松自己,享受那份宁静和悠闲。
白天可以去逛逛那些小店,买点小玩意儿当作纪念。
晚上的时候,河道两边的灯都亮起来了,那景色别提多美了。
真的,在逢简水乡的时光特别美好,让我到现在都念念不忘呢。
总之啊,逢简水乡就是一个能让你忘掉烦恼,沉浸在美好中的地方。
如果你也喜欢这种慢悠悠的生活,喜欢感受那种独特的水乡风情,那一定要来逢简水乡哦,相信你也会爱上这里的!嘿嘿,快来吧!。
顺德逢简水乡旅游发展策略

顺德逢简水乡旅游发展策略作者:何惠常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7年第03期摘要:杏坛逢简因为浓郁的水乡风情而拥有“顺德周庄”的美誉,近年来声名远播的她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分别获得“中国最美村镇”评选活动的“典范奖”和“榜样奖”、“广东省旅游名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
2015年逢简共接待游客超过80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了260%,其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
逢简水乡旅游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顺德经济地位相比,仍然显得十分不协调。
GDP只占顺德总体经济的l%,远远低于国内外的平均水平。
在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周边城市己经或正在抢占旅游理念空间、规划或提升旅游品牌、努力激活目标市场的形势下,顺德逢简水乡旅游面临一场旨在尽快焕发自身魅力的重新评估和战略选择:对资源较丰富但小而散,基础设施完善但环境尚需改观,需求旺盛但竞争激烈、传播有限的顺德旅游来说,何去何从。
如何进行科学的市场开发策略还待深入探讨并尽快解决。
关键词:逢简水乡;旅游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149-03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笔者在杏坛镇学习和生活多年,见证了顺德杏坛旅游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
而一直以来,由于产业弱小,没有学者就顺德杏坛旅游作专题研究,顺德杏坛旅游业欠缺了理论性方向指导。
本文的研究价值在于通过今次的专题研究,为解决顺德杏坛逢简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思路和建议,引导顺德杏坛旅游业走上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的轨道,开创顺德杏坛旅游业发展的崭新局面,从而加快顺德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龙头产业的作用,以促进顺德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平衡和合理。
2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理论分析、文献分析的方法和SWOT分析法对顺德旅游业资源优势、弱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作了全面的分析研究,由此推导出发展顺德杏坛逢简旅游应采取的水乡文化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佛山文化研究与探索——逢简村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逐渐加快,在此背景下,逢简村水乡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因此,探讨研究如何保护逢简村水乡文化,使之继续延续流传这一课题变得非常有意义。
逢简村不仅是佛山著名的水乡之都,其饮食文化也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广东特色,是美食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逢简村水乡文化研究对于加强品牌建设,打造饮美食文化交流圈,促进整个逢简水乡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本文以逢简村为例,通过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分析当地的各项考察,最后结合景点与美食在文化推广中的应用,从而逐渐推进逢简村水乡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逢简村;文化;研究与探索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is gradually accelerated. In this context, Foshan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also been affected.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how to protect Foshan culture and make it continue to spread. Fengjian village is not only the famous water town of Foshan, but also has a long history of food culture. It has distinct Guangdong characteristics 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origins of Cantonese cuisine. The cultural research of Fengjian villag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brand construction, create a food culture exchange circl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shan culture as a whole. This paper takes Fengjian village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local investigation, and finally combines the application of scenic spots and food in cultural promotion, so as to gradually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shan cultureKey words目录一、绪论 (1)二、短片及逢简村文化概述 (1)(一)影视文化概述 (1)(二)逢简村文化概述 (1)三、逢简村水乡美食与景点文化推广现状考察与分析 (3)(一)逢简村水乡文化推广现状考察 (3)(二)逢简村水乡美食文化推广现状分析 (4)四、逢简村水乡美食在顺德文化推广中的应用 (5)(一)逢简村水乡美食在文化推广中的体现 (5)(二)美食与逢简村水乡文化相结合的可行性 (5)(三)美食在逢简村水乡文化推广中的应用优势 (5)五、结论 (6)【参考文献】 (7)【致谢】 (8)1、绪论佛山市作为广东省的文化古城,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地理位置优厚,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距离肇庆市距离仅200km,明清以来,作为工商业繁荣的重镇, 奠定了佛山冶铁铸造、陶瓷、纺织等传统工艺技术领先的基础, 由此也孕育出佛山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
逢简水乡报告

标题图片学校:班级:组长:组员:考察对象:逢简水乡古迹一、活动目的(1)培养组员团队精神,讲究合作性与协调性。
(2)增长组员自豪感,对家乡更为了解。
(3)让更多的人了解顺德古迹的文化。
(4)让组员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体会传统文化培养亲社会行为。
(5)为顺德本土发展建设提建议,添砖加瓦。
二、活动过程(流程图)三、活动方案时间:2011年4月1日—5月3日考察地点:顺德杏坛镇逢简村讨论地点:顺德图书馆考察对象:逢简古迹方法:(1)上网查找资料并制定交通等规划(2)实地考察(3)问卷调查(4)分析讨论数据(5)交流收获体会四、组员分工逢简水乡地处广东顺德区杏坛镇北端,锦鲤江畔,水资源以及水环境极优。
绕村居水道达十公里有余,辖区水道达28公里之多。
水光接天,碧波荡漾,曲折迂回有不尽之感觉。
远离繁嚣,宽气清新宜人,自然环境和谐,岭南古村格局犹存。
古屋有百余间,古树遍布,石板古道纵横。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派诗情画意。
为喜欢回归自然达到物我两忘意境之悠闲度假人士提供了绝无“尘嚣疆锁”的理想场所。
逢简是顺德最早有人聚居地之一。
此可追溯该村西汉文化遗址的发掘,继之以明远唐代文物的发现。
两座宋代三孔石古桥见证千年历史,从而被首推为佛山市三孔桥之古魁,成为省级文物。
这里多间明代古祠目睹原棣属于南海郡的顺德之立县;明代八景之确立及其有“小广州”之称的代石,印证昔日顺德逢简之繁华;御赐金桂、清代金鏊石拱桥、进士坊木牌楼是深厚人文的沉淀。
元帅梁起,将军刘琦、参政李仕修,这些历史名人写下了历史篇章。
佛教之净院改变了原始佛都宗旨,使之转化为“禅佛教”,渐而汉化为“禅道”,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圆融精神。
屋祠堂街水桥树人文介绍一、问卷调查1、你了解逢简水乡吗?A、了解B、不了解C、听过但不清楚2、你对逢简水乡的环境满意吗?A、满意B、不满意C、一般3、你觉得逢简水乡哪部分最吸引你?A、自然环境(水、桥、树)B、人文环境(屋、祠堂、街)C、其他4、你认为逢简水乡的发展应趋向哪种类型?A、文化型B、旅游型C、商业型D、其它5、你对逢简水乡发展有什么建议?小拓展6、你还知道顺德有什么文化古迹?统计结果采访结论(针对具体问卷而定)例:活动感想:建议:自我评价:(优缺点、改进)资料来源。
顺德逢简水乡游客体验的ASEB分析

将拨款 5 0万元 作 为逢 简旅 游 开发 的启 动 资金 . 杏坛 镇积 极加 快 逢 简 水 乡 “ 明远 桥 —— 刘 氏 大 宗 祠 ” 样 板段 的规 划 开发 , 集 10多万 元 对 逢简 村 内 的桥 筹 0 梁、 宗祠 进行 维护 , 对逢 简 水 乡品牌 进行 了工商 注 还
收 稿 日期 : 0 60 . 20 .31 0
作 者 简 介 : 春 艳 (9 0一 ) 女 , 士 , 教 . 究 方 向 : 贺 18 , 硕 助 研 旅游 开 发 规 划 设 计 与 策 划 、 游 管 理 旅
基 金 项 目 : 德 职业 技术 学 院 院 级 科 研 课 题 “ 德 旅 游 资 源 开 发 与 整 合 ” 顺 顺 .
展 对策 , 以期 不 断结合 该 景 区的 主题和 设施 , 造 出 创 令 游 客难忘 的体 验.
3 座, 0余 包括 3座 建 于 不 同 年 代 、 格 各 异 的小 拱 风
桥 及 多座 平板 古石 桥 , 有些 已有 一千 多年 的历 史 , 其
1 逢 简 水 乡 的背 景
形 成 了一 个 远 近 闻 名 的 集 市 , 有 “ 广 州 ” 称 , 索 小 之 为顺 德成 为 “ 国丝 都 ” 下汗马功 劳 . 南 立
1 2 深厚 人 文 文 化 的 沉 淀 .
逢 简村 历 史 上 出了不 少 进 士 和 举 人 , 明清 两 光 朝该 村先 后就 出过 1 0多位 进 士 , 下来 的祠 堂 、 留 私 塾和 古老 大屋 电特 别 多. 里 大小 祠 堂 现 存 1 村 7间 ,
维普资讯
第 4卷 第 1期
20 0 6年 6月
顺 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逢简水乡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乡土地理调查活动
学校:杏坛中学
班别:初二(2)班
指导老师:廖淑清老师
组长:苏思韵
组员:苏思韵,黄园建,陈海文,黄锦姬,胡秀华
一、调查目的
逢简,是顺德的一大景点.冬季落日下的桑基鱼塘田田,春季朝阳下的鲜花小草朵朵,夏季绿荫旁的古桥座座,秋季残阳下的祠堂所所,都无不显示着她的古镇气息,作为杏坛的一大旅游资源,有“小周庄”之称的逢简,其开发潜力,值得令人探究。
二、调查方式:
1.实地考察
2.网上查阅资料
3.访问有关人员
三、成员分工:
1.全体人员到逢简实地考察
2.苏思韵访问有关人员。
3.黄园建,陈海文笔录调查过程。
4.黄锦姬和胡秀华手写报告。
5.苏思韵和陈海文将报告输入计算机,作最后排版。
四、时间按排
1.4月11日实地考察。
2.4月18至19日上网收集资料。
3.4月25至26日写报告。
4.5月2至3日将报告输入电脑。
5.5月9至10日最后修改。
五、调查报告
(一)杏坛逢简的地理位置
逢简位于杏坛中心的东北方。
顺德交通方便,其中105国道经过顺德,其各镇公路建设也是比较好的,从大良可以从大良乘坐281公车直接到达杏坛车站的,并且其它地方的要自驾游杏坛也是非常方便的,目前各旅行社也有杏坛逢简这些旅游路线,近两年来,逢简的游客也逐渐增多
(二)、逢简主要的旅游景点
1、桥文化——逢简的桥
杏坛是水的世界,有河必有桥,因桥成街,桥桥相望,为这岭南水乡增添无穷魅力。
杏坛至今仍保存着建自宋明、清代的石桥14座,最值得一观的有三座。
坐在当地老人的船上游览,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穿桥过洞,欣赏“碧梧”汉代古街、古老的锅耳屋、石板路,颇有情趣。
⑴巨济桥:先让我们小组带领大家欣赏巨济桥吧
巨济桥是逢简古桥中颇负盛名的.它于宋代开始修建,由李仕修主持修建.该桥为梁式三孔石拱桥,花岗岩石构筑。
全长24米,顶宽4.45米,高4.1米,两边栏杆各有望柱十四条,柱上个有一只精美的石雕狮子.这座桥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它的石阶较宽,一部难以跨完,通常要跨一部半,因此,它又有一个名字叫做“步半桥”。
(2)明远桥
它是顺德文献中有记载的最早的三拱石桥。
该桥为梁式三孔石拱桥,红色沙岩石构筑。
全长24.8米,顶宽4.7米,高4.5米。
桥拱为纵联砌置法,桥栏华板刻有各种花纹图案。
两旁望柱各十四条,柱头雕石狮一只,现仅存十只。
桥两边不设石阶,人畜通行无阻。
(3)“金鳌桥”
位于顺德市杏坛镇逢简乡村口。
单孔石拱古桥。
桥虽不长,却也别致。
整个桥身用红色石料建成,上面用篆书刻出“金鳌”二字。
这就是传说中康熙皇帝赐建的“金鳌桥”。
于民国时进行过修复。
四周的古榕、芭蕉、农舍与古桥相映成趣,颇有味道。
这座金螯桥是紫禁城里的复制品。
原来,逢简水乡在古代有一位出名的老师,他在皇宫里作一位太子的老师。
这位老师很羡慕皇宫里的桥,但作为老师是不可以在皇宫里到处走动的。
于是,有一次,他就肚子痛,于是太子就很着急,急忙背者老师走进自己的住所,他就这样亲眼金螯桥。
当时皇上知道这样,他就批准老师在自己故乡造一座一样的桥。
桥身为红岩石制作,当时平民百姓是不能这样做的,除非得到皇帝的批准。
老师回乡后就造了这么一座。
2、逢简的祠堂
散发着书香的祠堂、私塾蕴涵着逢简村久远的文化底蕴。
据记载,逢简村早在唐朝就已建成村。
从村民的家谱中查到,这条小小的村落,出了不少进士和举人,至今,一户村民家里出了8个秀才的故事仍被人乐道。
由于读书发家的人多,杏坛逢简村留下来的祠堂、私塾和古老大屋也特别多。
村里的大小祠堂有70多间,其中多数为明代风格的,不久前村里还修复了一间有600多年历史的刘氏祠堂。
走在祠堂里,几个小孩正在麻石铺就的天井里嬉戏。
两株50多年的鸡蛋花树散发着悠久的芬芳。
阳光静静地洒在庭廊街舍上,精工细雕的木梁、花窗述说着古老的传说。
(三)当地民歌特色——咸水歌
坐在当地导
游的船上,导游不
时来一段咸水歌,
无不体现着浓浓
的水乡情怀,“小
桥”,“流水”,“人
家”。
咸水歌是渔
民操广州方言演
唱的一种渔歌,
又称“白话渔歌”,
主要流传于中
山、珠海、番禺、顺德、东莞、等地。
(四)、黄妈妈私房菜
这是到逢简所必须到的地方。
黄妈妈私房菜座落于离逢简市场约1公里的地方。
这所房子设计独特,堪称豪华。
我们小组来到这所房子时,都无不被这所房子所震撼。
虽然我们小组没有机会进入去饱餐一顿,但你也可以从我们鼓噪单调的文字中想象一下它的气派。
这所房子有着像西方宫殿一样的盖顶,上面有一根金色的避雷针。
四面绿树环绕,高高的“城墙”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却挡不住人们的想象。
门口用金灿灿的大字写着“梁宅”,不禁让人想到坐在如此华丽的房子里饱餐的情景。
2006年7月16日,黄妈妈端出亲手制做的八宝酿鲮鱼。
广东顺德退休教师黄少根女士,在2006年顺德首届私房菜大赛中,以一道精心改良的顺德传统名菜“八宝酿鲮鱼”一举夺冠,被誉为顺德民间厨王。
之后,黄妈妈打开家门,办起“黄妈妈金牌私房菜馆”,吸引了海内外的食客。
因此,黄妈妈私房菜已成为品尝逢简美食的好去处了。
(五)逢简所存在的一些不足
1.交通不便:逢简现还没有公交专线到达,不方便游人来访。
2.周围建筑物虽然很有古典味道,但已经陈旧失修,政府应拨款重修3.没有宾馆之类的供游客住宿的地方。
旅客游玩后要出市区才能有地方休息。
4.没有专业的纪念品销售场地,旅客来游没有特产带回家。
(六)我们的建议
为了水乡逢简有更大更长久的发展空间,我们要继续努力!我们小组对逢简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希望逢简水乡将有一天,成为杏坛的真正品牌.
1.河涌污染得到整治,打造了一和响当当的“水乡”品牌。
2.逢简可以多建设一些像私房菜馆一样的私房旅馆,让外地游客能亲身体验水乡生活
3.加大纪念品销售场所建设。
游人到水乡游玩,固然希望可以带一些纪念品回去,所以纪念品消售应该会有很大的市场。
4.古建筑已经陈旧失修,政府应拨款重修,这样可以刺激游客来访。
5.加强爱护环境的宣传,加深村民的保护环境意识。
6.完善交通网络,方便游人来游。
(七)活动感言
苏思韵:“了解到逢简的水乡文化,增加对水乡文化的理解,也认识到环境的变迁对水乡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影响,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水乡在人们的破坏下已变形,希望人们都可以认识
到清洁的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保护环境,爱护水乡逢简。
”
黄锦姬:“目睹了“杏坛水乡”的美貌,逢简的历史,从那斑斑的石板上,聆听着它曾经作为无数人的踏脚石;从那瑟瑟的秋风中,吹拂着它曾经的历史。
隔着柳树,我看到了那名胜的悠久历史以及散发出悠久的不散风采。
水清澈可鉴,鱼儿科真找到了好归宿;成群结队地嬉戏,石子为水划开了一道水波的痕迹。
这水养育了一代代的逢简人。
“黄妈妈私房菜”,这掘起的餐食饮业是逢简最引以为傲的其一,每一个历史文物都见证了当时的场景,为之可想起当年每一位村民的团结。
“
陈海文:“美不胜收的景色,掀开了历史的潮流,水、景养育了一代代的儿女。
丰收的季节,我看到了村民的朴素勤劳。
天空的白云,蓝天,绿树,给了我一片思想的无限境界。
在那蓝色的想象中飞翔,在思想中流下一片盛秋的季节。
”
黄园建:“我见识过溪水的清澈,却不及河水的清澈。
从水乡中,一切全皆在眼底,我领悟的道理和了解的见识数不胜数。
一切皆在心中。
胡秀华:“与水乡亲密接触,看见了许多“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留下的历史文物,更对逢简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可谓是大饱眼福,令人惊叹的还有那棵古树,听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这棵古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见证了一代代逢简的成长,历经了岁月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美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