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 三国历史故事会拔高训练七十二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三国鼎立]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五十七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 三国鼎立]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五十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842f5ef12d2af90242e6ce.png)
2019年精选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三国鼎立]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五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于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中国局势的县( )A、B、C、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林俊杰演唱的歌曲《曹操》中有旬歌词:“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其中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图中的诗句是对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局面的描写。
当时主要的军阀有( )①袁绍②曹操③孙权④刘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草木皆兵②四面楚歌③三顾茅庐④投笔从戎A、②④③①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③①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语出( )A、司马迁B、曹操C、曹丕D、曹植【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以下哪些战役在历史上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①巨鹿之战②赤壁之战③长平之战④淝水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三峡库区兵书宝剑峡因传说藏有诸葛亮的兵书宝剑而闻名。
文物,丁作者打开峡谷的悬棺后,排除了存在兵书宝剑的可能,诸葛亮是何国的丞相( )A、魏国B、吴国C、蜀国D、东汉【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和军事谋略在下列哪场战役中得以施展(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活动中和曹操无关的一项是( )A、挟持汉献帝到许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建立魏国【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其中有请为下列人物图片找出他们各自的介绍语,(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到横线上)A、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
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巩固辅导第七十二篇

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巩固辅导第七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①铁器的使用②牛耕的使用③磨制石器的使用④铸造青铜技术的掌握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仔细观察图中君臣二人的对话,指出这幅图和下面哪一事件密切相关( )A、齐桓公称霸B、晋文公称霸C、楚庄王称霸D、秦穆公称霸【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
其主要原因是(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C、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标志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是( )A、葵丘会盟B、城濮之战C、长平之战D、桂陵之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对材料中“制”理解错误的是( )A、指的是分封制B、分封的内容是土地和臣民C、各诸侯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D、没有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 )A、扩充疆域B、巩固统治C、分封亲属D、赏赐功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史记·殷本纪》记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讲的是哪一个荒淫无道的暴君?( )A、夏王桀B、商纣王C、周厉王D、周幽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以下属于战国时期兴建的水利工程是( )A、开凿大运河B、修建都江堰C、治理黄河D、整治淮河【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包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A、屈原B、蔡伦C、李白D、魏源【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春秋时期,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称霸,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A、晋文公B、齐桓公C、秦穆公D、宋襄公【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英雄豪杰和古代帝王粉墨登场的历史。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一课 东晋南朝与江南的开发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七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十一课东晋南朝与江南的开发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七十九第1题【单选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4世纪时,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A、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B、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D、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社会较为稳定B、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C、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D、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原因是( )A、江南统治者爱惜民力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C、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D、江南战乱少,社会安定【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B、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C、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D、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14年1月,在浙江省永康市发现一处东汉末年古墓群,墓室的形制与北方同期的汉墓相同。
出现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 )A、墓葬文化南北一致B、经济重心向南转移C、南方商品经济繁荣D、北方人口向南迁移【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东晋时期,南方城市繁荣。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 三国历史故事会岳麓版复习特训三十三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三国历史故事会岳麓版复习特训三十三第1题【单选题】奠定三国鼎立的重要战役是(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赤壁之战D、官渡之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蜀相》诗中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诗中的“老臣”指的是( )A、曹操B、周瑜C、诸葛亮D、孙权【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电视剧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②书桌上有一本《大明历》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淝水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三国鼎立局面的是魏( )A、吴魏B、蜀魏C、吴蜀D、蜀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于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中国局势的县( )A、B、C、D、【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国最早在三国时期就与台湾(夷洲)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时促进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国家是( )A、魏国B、蜀国C、吴国D、东汉【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30年,卫温亲率万人乘舰船到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A、海南岛B、台湾C、日本D、菲律宾【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三顾茅庐”这一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袁绍B、曹操C、诸葛亮D、孙权【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
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③蜀汉—221年—刘备—成都④蜀汉—221年—诸葛亮—成都⑤吴国—229年—孙策—南京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⑤【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1课 三国历史故事会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七十一篇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1课三国历史故事会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七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事件排列的先后顺序是( )①赤壁之战②刘备称帝③西晋建立④孙权称王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史实,下面正确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C、曹操建立魏国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获得了很多知识。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B、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采用的战术未引起重视C、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D、天气环境(刮东风)使曹军失败【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澶州之战【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有( )A、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B、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C、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D、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据《三国志》记载,230年,孙权派某将军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七年级】七上历史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同步练习(新人教

【七年级】七上历史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同步练习(新人教七上历史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同步练习(新人教含答案)一、多项选择题1.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它的作者是a、李道元B.顾恺之c.贾思勰d.祖冲之2.右边的人物是北朝著名的农学家。
以下关于他的陈述是不正确的()a.他介绍的农业生产经验全部来源于走访b、他写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c.他的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d、在他的书中,他强调农业生产应该遵循自然规律3.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C.田公开武D.水经注4.南朝时期著名科学家祖冲之最主要的贡献是()a、准备大明历B。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c.编制《太初历》d.《缀术》被列入算经十书5.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特点是()a.辉煌灿烂b.承上启下c.达到鼎盛d.无所成就二、非多项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当三峡被寒冷的天气覆盖时,类人猿会哭很长时间。
”材料二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农学家,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工具。
……他写的一部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哪部著作?作者是谁?这一著作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哪些科学家的成就反映在材料2中?这种材料是从什么样的材料中提取出来的?这项工作的重要价值是什么?(3)你认为上述两位科学家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一、aabbb二、 6. (1)朱水晶;李道远;历史地位:这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2)贾思勰;《齐民要术》;重要价值: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1课 三国历史故事会习题精选第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1课三国历史故事会习题精选第六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
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 )
A、吴国
B、辽代
C、北宋
D、元朝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历史,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哪幅图直观地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阳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袁绍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1课 三国历史故事会岳麓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1课三国历史故事会岳麓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三十八第1题【单选题】曹操在《蒿里行》这首诗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它描写的这一惨境发生在( )A、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C、三国D、西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了分裂割据局面,形成三国鼎立,三国中不包括下列哪个国家( )A、魏B、蜀C、晋D、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一般“鼎”有三足。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于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中国局势的县( )A、B、C、D、【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A、B、C、D、【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①王昭君②诸葛亮③袁绍④孝文帝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历史地图直观地再现历史。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分封制B、春秋诸侯争霸C、战国诸侯争霸D、三国鼎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是明朝人画的“三顾茅庐”想像图,它涉及的主要人物是( )①孙权②刘备③周瑜④曹操⑤诸葛亮A、①②③B、③⑤C、②⑤D、④⑤【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陪葬物.这表明诸葛亮( )A、赏罚分明,突出法制B、为国捐躯,忠心耿耿C、生活腐化,挥霍一空D、为官清廉,严于律己【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青率船队曾达到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三国历史故事会拔高训练七十二➢第1题【单选题】下列图示正确反映三国鼎立形式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A、B、C、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阅读下图,找出三国鼎立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及其都城搭配正确的一项( )A、曹操洛阳B、刘备一成都C、孙权建业D、曹丕一洛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林俊杰一句歌词道尽三国纷争,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八王之乱D、淝水之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地震灾害。
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A、魏B、蜀C、吴D、西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一些有关三国的故事,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曹操建立了魏国B、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C、孙刘联军战曹军于赤壁D、诸葛亮派船队到达夷洲【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不是三国时代的人物是( )A、诸葛亮B、刘备C、曹操D、孙权【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蜀东晋金B、东汉南宋隋C、蜀东晋隋D、蜀西夏元【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寻访“三国周郎赤壁”古迹应到( )A、湖北省B、湖南省C、河北省D、河南省【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208年左右,割据东汉天下的主要军事集团是( )A、袁、曹、刘集团B、曹、刘、孙集团C、刘、孙、袁集团D、孙、袁、曹集团【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
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 )A、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B、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C、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D、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
有三顾茅庐的、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 )A、诸葛亮刘备关羽B、刘备曹操孙权C、刘备诸葛亮曹操D、诸葛亮关羽曹操【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
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⑤【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
这场战役( )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B、使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A、200年B、208年C、220年D、222年【答案】:【解析】:➢第17题【单选题】“曹操墓在安阳”引发了一系列质疑风波:从“魏武王”的谥号真伪,到曹操墓女骨是不是卞夫人的疑团,再到曹操墓DNA鉴定引来的网友认亲…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判断“曹操墓真伪”的正确依据应是( )A、正史文献资料的记载B、实地考古发掘的成果C、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二重证据”D、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答案】:【解析】:➢第18题【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相关联的是( )A、漠北之战B、大泽乡起义C、赤壁之战D、雅克萨之战【答案】:【解析】:➢第19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曹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B、大败袁绍,统一北方C、与刘备、孙权在赤壁展开大战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答案】:【解析】:➢第20题【单选题】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被列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
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C、完成北方的统一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答案】:【解析】:➢第21题【单选题】曹操统一北方后,成为当时势力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他随即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但是却被孙权、刘备的联军打败。
这场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它是指(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长平之战【答案】:【解析】:➢第22题【单选题】新版电视剧《三国》中的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精彩的一场大决战,这场战争参与兵力之庞大、人物关系之复杂、政治影响之深远都是非常惊人的。
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曹操和袁绍B、曹操和孙刘联军C、孙权和刘备D、袁绍和孙刘联军【答案】:【解析】:➢第23题【单选题】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相同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都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战役②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都有曹操率领大军参加④都直接导致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⑤都是正义的一方最终获胜A、③④B、①④C、④⑤D、③⑤【答案】:【解析】:➢第24题【单选题】有人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曹操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控制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B、实行屯田制,保证军粮供应C、奖励农耕,得到农民支持D、歼灭袁绍军主力【答案】:【解析】:➢第25题【单选题】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
下列史实与曹操有关的是( )①招贤纳士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自立为帝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6题【单选题】下列官渡之战的正确叙述是( )A、发生在三国时期B、袁绍全军覆没C、发生在公元前200年D、曹操火烧袁绍全部粮草【答案】:【解析】:➢第27题【单选题】在三国时期,台湾地区被称为( )A、东鳀B、琉球C、夷洲D、扶桑【答案】:【解析】:➢第28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材料中的“三国”指的是什么?分别是谁建立的?材料中涉及了古代哪一次重要的战役?这次战役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答案】:【解析】:➢第29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回答:材料一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壮心”在这里指什么?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英雄是哪几位?(至少3位)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此战役有何影响?【答案】:【解析】:➢第30题【综合题】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写出图1中字母所代表的政权名称。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说明:由于部分题中存在特殊符号,可能造成少量的字符乱码,如果你下载后才发现且对此十分在意,可通过站内信息联系并为你找出正确的字符。
请写出图2中字母所代表的政权名称。
E.______ F.______为图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什么?此战役的交战双方是什么军队?结束图1、图2政权并立局面的分别是哪两个王朝?中国古代政权的更替呈现出什么发展趋势?【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