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病教学课件ppt

病理学检查
其他检查
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如基因检测等,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分类。
02
常见血液病类型
贫血
1 2
缺铁性贫血
由于铁的摄入不足或身体对铁的需求增加,导 致体内铁含量降低,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引 起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细胞内DNA 合成障碍,引起贫血。
抗白血病药物
烷化剂
01
如氮芥、苯丁酸氮芥等,可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
性髓细胞白血病。
抗代谢类
02
如氟达拉滨、克拉屈滨等,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抗生素
03
如柔红霉素、阿霉素等,可用于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急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
抗淋巴瘤药物
烷化剂
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可用于治疗霍奇金 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血液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
如地中海贫血症、血友病等。
环境因素
如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病毒感染等 。
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 性贫血等。
感染因素
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
血液病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贫血、出血、淋 巴结肿大等。
通过血液检查、骨髓检查等确定疾病类型和 程度。
非霍奇金淋巴瘤
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发生在淋巴结和结外组织,临床表现多样,可有 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全身症状等。
03
血液病的药物治疗
抗贫血药物
铁剂
主要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如 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
叶酸
适用于治疗巨幼细胞贫血,尤其 是孕妇和老年人。
血液科ppt课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疾病,表现为血细胞 减少、骨髓增生异常和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风险增加。
02
血液的生理与病理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血液的组成
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血液的功能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排除废物和二氧化碳,维持内环境稳定,参与免疫防御 等。
血液的循环与调节
血液病的诊断流程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详细了解患者症状、既往病史和 家族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根据疑似疾病选择相应的血液常 规检查、生化检查和免疫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MRI等,用于辅助 诊断和评估病情。
组织病理学检查
如骨髓穿刺活检等,用于确诊血 液病类型和评估预后。
04
血液病的治疗与预 防
内部放射治疗
将放射性物质植入体内或注射入体内, 使其在病灶处释放射线,以杀死癌细 胞。
手术治疗
肿瘤切除术
通过手术将肿瘤切除,适用于部分实体瘤和早期血液系统肿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通过输注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来替代受损的骨髓,常用于治疗某些白血病、淋巴瘤等。
血液病的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减少接触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有 害因素,以降低患血液病的风险。
药物治疗
化学治疗
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 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常 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 等。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 胞,如使用单克隆抗体、 免疫调节剂等。
靶向治疗
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基因或 蛋白质进行干预,以阻止 其生长或扩散。
放射治疗
外部放射治疗
使用高能射线(如X射线、γ射线)从 体外照射病灶,以杀死癌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疾病,表现为血细胞 减少、骨髓增生异常和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风险增加。
02
血液的生理与病理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血液的组成
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血液的功能
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排除废物和二氧化碳,维持内环境稳定,参与免疫防御 等。
血液的循环与调节
血液病的诊断流程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详细了解患者症状、既往病史和 家族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根据疑似疾病选择相应的血液常 规检查、生化检查和免疫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MRI等,用于辅助 诊断和评估病情。
组织病理学检查
如骨髓穿刺活检等,用于确诊血 液病类型和评估预后。
04
血液病的治疗与预 防
内部放射治疗
将放射性物质植入体内或注射入体内, 使其在病灶处释放射线,以杀死癌细 胞。
手术治疗
肿瘤切除术
通过手术将肿瘤切除,适用于部分实体瘤和早期血液系统肿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通过输注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来替代受损的骨髓,常用于治疗某些白血病、淋巴瘤等。
血液病的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减少接触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有 害因素,以降低患血液病的风险。
药物治疗
化学治疗
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 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常 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 等。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 胞,如使用单克隆抗体、 免疫调节剂等。
靶向治疗
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基因或 蛋白质进行干预,以阻止 其生长或扩散。
放射治疗
外部放射治疗
使用高能射线(如X射线、γ射线)从 体外照射病灶,以杀死癌细胞。
血液病ppt课件

心健康。
06
血液病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进展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病领域的新药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针对特定 基因突变的药物已经问世,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治疗技术进展
除了药物治疗外,血液病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新型 治疗手段正在逐步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02
03
04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血液疾病的 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
和理解。
心理疏导与支持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心 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抑郁等情绪。
应对策略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应对病情变化 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提高应对能力。
社交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增加社交支持和交流,促进身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早发 现血液异常指标,预防血液疾
病的发生。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增加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 入。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 性疾病,降低血液疾病的风险 。
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
避免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放射 线等有害物质,减少对血液系
详细描述
免疫学检查可以检测自身抗体和免疫细胞功 能,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可以检测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异常,这些检查结果有助于制 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4
血液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靶向治疗
化学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旨在精准打击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 胞的损害。
06
血液病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进展
新药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病领域的新药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针对特定 基因突变的药物已经问世,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治疗技术进展
除了药物治疗外,血液病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新型 治疗手段正在逐步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02
03
04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血液疾病的 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
和理解。
心理疏导与支持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心 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抑郁等情绪。
应对策略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应对病情变化 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提高应对能力。
社交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增加社交支持和交流,促进身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早发 现血液异常指标,预防血液疾
病的发生。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增加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 入。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 性疾病,降低血液疾病的风险 。
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
避免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放射 线等有害物质,减少对血液系
详细描述
免疫学检查可以检测自身抗体和免疫细胞功 能,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可以检测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异常,这些检查结果有助于制 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4
血液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靶向治疗
化学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 旨在精准打击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 胞的损害。
常见血液病介绍ppt课件

.
2
贫血
• 面苍白,面黄, • 口唇苍白,结膜苍白 • 勺状甲 • 镜面舌 • 心慌气短 • 水肿 • 乏力 • 毛发干枯无光泽
.
3
贫血
.
4
勺状甲
.
5
镜面舌
.
6
毛发干枯
.
7
急性白血病
• 发热 • 贫血 • 出血 • 感染 • 胸骨压痛 • 外周血出现原幼细胞 • 肝脾肿大
.
8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监测LDH,胆红素,网织红细胞等。
.
30
羟基脲– 慢粒,真红,血小板增多症
• 化疗药 • 注意检测血常规。 • 一般与碳酸氢钠,别嘌呤醇一起口服,嘱
患者多喝水。 • 长期服用诱发MDS及白血病。
.
31
血浆---出血
• 新鲜冰冻血浆:为单采获得的血浆或全血 采集后6~8小时内在4℃离心制备的血浆迅 速在-30℃以下冰冻成块即制成。冰冻状态 一直持续到应用之前。使用时融化,融化 后等于新鲜液体血浆。其中含有全部的凝 血因子及血浆蛋白,200mL的本制品含血浆 蛋白60~80g/L,纤维蛋白原2~4g/L,其他 凝血因子0.7~1.0IU/mL。
.
9
骨髓
.
10
出血
.
11
脑出血
.
12
肝脾肿大
.
1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 血小板减少 • 出血 • 皮肤,月经 ,消化道,咳血,口腔,鼻
腔。 • 血常规可见血小板减少,为良性病。 • 激素,丙球 TPO 等治疗
.
14
血小板减少
.
15
淋巴瘤
•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 颈部,腋下,腹股沟,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 肝脾肿大 • 发热,盗汗,体重减轻 B症状。 • 活检取病理为金标准。
血液病ppt课件

婴幼儿期 6月~2岁小儿缺铁的发生率高 儿童期 偏食、食物搭配不合理、钩虫感染等。 青春期 生长发育迅速、初潮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病因
1. 储铁不足
早产儿/双胎/产时失血/孕母缺铁
2. 摄入不足 乳类铁少、未加辅食
3. 生长发育 血容量增加 > 铁摄入
4. 吸收障碍 搭配不合理/慢性腹泻
5. 丢失过多 长期慢性失血 0.5mg/ml
(牛奶过敏、息肉、钩虫、憩室)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发病机制
缺铁对血液系统影响
原卟啉 铁
血红素 珠蛋白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细胞分裂增殖
Hb RBC数量
小细胞 低色素贫 血
发病机制
缺铁对非造血系统影响
– 肌红蛋白合成 – 含铁酶活性
体力 神经系统 消化道 免疫力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铁缺乏演变过程
铁减少期
亚
L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30%
50% 60% 50% 20~40%
正常小儿血象特点
BPC变化—基本同成人 正常: 150~250 x 109/L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正常小儿血象特点
Hb种类变化
胚胎期
Gower1 Gower2 Portland
胎儿期 出生时 1y 2y 成人
HbF HbA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含铁量35%
0.1/片
10mg/kg.d
力蜚能
含铁量46%
0.15/胶囊 5mg/kg.d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治疗
1. 治疗反应:
12~24h 3d~1w
1~2w
3~4w 继用6~8w
精神症状
Ret
Hb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病因
1. 储铁不足
早产儿/双胎/产时失血/孕母缺铁
2. 摄入不足 乳类铁少、未加辅食
3. 生长发育 血容量增加 > 铁摄入
4. 吸收障碍 搭配不合理/慢性腹泻
5. 丢失过多 长期慢性失血 0.5mg/ml
(牛奶过敏、息肉、钩虫、憩室)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发病机制
缺铁对血液系统影响
原卟啉 铁
血红素 珠蛋白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细胞分裂增殖
Hb RBC数量
小细胞 低色素贫 血
发病机制
缺铁对非造血系统影响
– 肌红蛋白合成 – 含铁酶活性
体力 神经系统 消化道 免疫力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铁缺乏演变过程
铁减少期
亚
L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30%
50% 60% 50% 20~40%
正常小儿血象特点
BPC变化—基本同成人 正常: 150~250 x 109/L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正常小儿血象特点
Hb种类变化
胚胎期
Gower1 Gower2 Portland
胎儿期 出生时 1y 2y 成人
HbF HbA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含铁量35%
0.1/片
10mg/kg.d
力蜚能
含铁量46%
0.15/胶囊 5mg/kg.d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治疗
1. 治疗反应:
12~24h 3d~1w
1~2w
3~4w 继用6~8w
精神症状
Ret
Hb
血液病讲课PPT课件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液检 查,及早发现血液异常。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苯、 甲醛等,减少职业暴露和环
境污染。
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 糖尿病等,积极治疗,预防
并发症。
早期筛查与诊断方法
血液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异常指标,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 板数量及形态异常等。
骨髓检查:通过抽取骨髓液进行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血液病类型。
治疗:以化疗、 放疗和免疫治疗 等综合治疗为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定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 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以骨 髓造血功能衰竭和并发症多发为 特征。
症状:贫血、出血、感染、肝脾 肿大等,病情进展可出现骨髓纤 维化、白血病等并发症。
病因:多数患者年龄较大,病因 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和基因 突变等因素有关。
单击
常见血液病类型
血液病患者护理 与康复
血液病概述
血液病治疗方法
血液病预防与早 期筛查
定义与分类
血液病的定义: 指原发或累及血 液和造血器官的 疾病,包括红细 胞、白细胞和血 小板等血液成分 的质和量异常引 起的疾病。
血液病的分类: 根据病因、发病 机制和病理特点, 血液病可分为红 细胞疾病、白细 胞疾病、出血性 疾病等。
定期检查与监测的重要性
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血液病的迹象,提高治愈率。 监测病情变化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 早期筛查可以发现潜在的血液病风险,采取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与监测是血液病预防与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
基因治疗:利用 基因工程技术来 修复或替换病变 细胞的缺陷基因, 从而达到治疗目 的。
免疫治疗:通过 调节患者的免疫 系统来攻击病变 细胞,例如 CAR-T细胞疗 法。
心理护理与支持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苯、 甲醛等,减少职业暴露和环
境污染。
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 糖尿病等,积极治疗,预防
并发症。
早期筛查与诊断方法
血液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异常指标,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 板数量及形态异常等。
骨髓检查:通过抽取骨髓液进行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血液病类型。
治疗:以化疗、 放疗和免疫治疗 等综合治疗为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定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 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以骨 髓造血功能衰竭和并发症多发为 特征。
症状:贫血、出血、感染、肝脾 肿大等,病情进展可出现骨髓纤 维化、白血病等并发症。
病因:多数患者年龄较大,病因 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和基因 突变等因素有关。
单击
常见血液病类型
血液病患者护理 与康复
血液病概述
血液病治疗方法
血液病预防与早 期筛查
定义与分类
血液病的定义: 指原发或累及血 液和造血器官的 疾病,包括红细 胞、白细胞和血 小板等血液成分 的质和量异常引 起的疾病。
血液病的分类: 根据病因、发病 机制和病理特点, 血液病可分为红 细胞疾病、白细 胞疾病、出血性 疾病等。
定期检查与监测的重要性
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血液病的迹象,提高治愈率。 监测病情变化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 早期筛查可以发现潜在的血液病风险,采取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与监测是血液病预防与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
基因治疗:利用 基因工程技术来 修复或替换病变 细胞的缺陷基因, 从而达到治疗目 的。
免疫治疗:通过 调节患者的免疫 系统来攻击病变 细胞,例如 CAR-T细胞疗 法。
心理护理与支持
血液疾病:贫血症状与治疗PPT课件

血液疾病:贫 血症状与治疗
PPT课件
目录 贫血症状 贫血治疗
贫血症状
贫血症状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主 要症状包括: 疲劳:贫血患者常感到疲倦乏力, 缺乏精力;
贫血症状
心悸:贫血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心 悸、气短等症状;
头晕:贫血会导贫血患者皮肤常呈 苍白色,因血红蛋白不足导致 ; 恶心和食欲不振:贫血可引起 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症状 。
增加血液生产:对于某些特定原因导致 的贫血,可以使用药物来刺激骨髓产生 更多的红细胞;
贫血治疗
手术治疗:某些特定类型的贫 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 如去除引起贫血的肿瘤或器官 。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贫血治疗
贫血治疗
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补充铁元素: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 元素,贫血患者应通过饮食或口服铁剂 补充足够的铁元素;
贫血治疗
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这两种维 生素对红细胞的生成非常重要,贫 血患者可以通过补充含有这些维生 素的食物或药物来改善贫血症状;
贫血治疗
输血治疗:严重贫血患者可能需要进行 输血治疗,以快速补充血液中的红细胞 ;
PPT课件
目录 贫血症状 贫血治疗
贫血症状
贫血症状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主 要症状包括: 疲劳:贫血患者常感到疲倦乏力, 缺乏精力;
贫血症状
心悸:贫血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心 悸、气短等症状;
头晕:贫血会导贫血患者皮肤常呈 苍白色,因血红蛋白不足导致 ; 恶心和食欲不振:贫血可引起 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症状 。
增加血液生产:对于某些特定原因导致 的贫血,可以使用药物来刺激骨髓产生 更多的红细胞;
贫血治疗
手术治疗:某些特定类型的贫 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 如去除引起贫血的肿瘤或器官 。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贫血治疗
贫血治疗
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补充铁元素: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 元素,贫血患者应通过饮食或口服铁剂 补充足够的铁元素;
贫血治疗
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这两种维 生素对红细胞的生成非常重要,贫 血患者可以通过补充含有这些维生 素的食物或药物来改善贫血症状;
贫血治疗
输血治疗:严重贫血患者可能需要进行 输血治疗,以快速补充血液中的红细胞 ;
血液系统疾病-01血液系统疾病总论PPT幻灯片PPT

血液系统疾病-01血液系统疾病 总论PPT幻灯片PPT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主要内容
总论 贫血总论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总论
一、概念
☺血液系统由血液和造血器官组成。 ☺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 的疾病。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HSC)。 ☺淋巴系统:包括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单核-巨噬细胞。 ☺骨髓:bone marrow。
尼 ❖ 基因重组技术—G-CSF,EPO,干扰素 ❖ AML-M3:ATRA—1986
AS2O3 ----1992
胚 胎 期 造 血
造血干细胞——能够长期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 的细胞。具有二大特点:自我更新;多向分化。 呈不对称分裂。
造血微环境——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 境。包括: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
血 细 胞 起 源
出 生 后 造 血
血液病学的进展和重要性
❖ 血型: ❖ 化疗:MOPP– HD ❖ HLA—骨髓移植 ❖ CML—pH染色体--BCR-ABL—伊马替
本PPT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请学习完及时删除处理 谢谢!
主要内容
总论 贫血总论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总论
一、概念
☺血液系统由血液和造血器官组成。 ☺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 的疾病。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HSC)。 ☺淋巴系统:包括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单核-巨噬细胞。 ☺骨髓:bone marrow。
尼 ❖ 基因重组技术—G-CSF,EPO,干扰素 ❖ AML-M3:ATRA—1986
AS2O3 ----1992
胚 胎 期 造 血
造血干细胞——能够长期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 的细胞。具有二大特点:自我更新;多向分化。 呈不对称分裂。
造血微环境——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 境。包括: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
血 细 胞 起 源
出 生 后 造 血
血液病学的进展和重要性
❖ 血型: ❖ 化疗:MOPP– HD ❖ HLA—骨髓移植 ❖ CML—pH染色体--BCR-ABL—伊马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8/26
贫血病因分类*
1. 生成不足 • 造血物质缺乏: Fe、叶酸、VtB12 • 造血功能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 • 其它原因: 感染、肾性贫血、癌性贫血
16
2019/8/26
贫血病因分类*
2.破坏过多(溶血性) 红细胞内:先天性
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酶缺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Hb异常: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
贫血共同临床特征*
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 易疲惫、毛发干枯、营养低下、发育迟缓
造血器官反应
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可见有核红细胞、 幼稚粒细胞
21
2019/8/26
贫血共同临床特征*
非造血系统症状
呼吸循环系统 HR RR 心脏扩大 充血性心衰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腹胀 神经系统: 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激动
贫血程度及基本临床特征
贫血诊断三部曲
32
2019/8/26
思考题
何谓髓外造血? 何谓生理性贫血,有何原因? 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出现哪2
次交叉? 小儿贫血的定义、分度、分类? 举例说明小儿贫血形态学分类方法(各举1~2例) 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简述小儿贫血的诊断基本思路?
(150) 5
(120) 4
(90) 3
(60) 2
(30) 1
出生
10d
2~3m
Hb RBC
5
12y
2019/8/26
2019/8/26
生理性贫血*定义
(PHYSIOLOGIC ANEMIA)
定义
特指生后2~3月无病理性因素存在时, RBC降至 3.0 x 1012/L、Hb降至100g/L左右 ,出现轻度贫血
生后造血
2019/8/26
骨髓造血
红骨髓
婴幼儿期
黄骨髓
5~7y后 潜在造血功能
髓外造血 *定义 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
应激
感染 溶血性贫血
体征 外周血象
肝脾淋巴结肿大 有核红细胞 幼稚粒细胞4
正常小儿血象特点
RBC和Hb的量变
(180) 6
7
2019/8/26
正常小儿血象特点
WBC数量变化 ---八岁同成人
初生 6~12h 1周 婴儿期 8岁
15~20 21~28 12 109/L)
10 4~10 (x
8
2019/8/26
正常小儿血象特点
WBC分类变化*— 四六两交叉
出生 4~6d 1~3y 4~6y 学龄期
65%
50% 35% 50%
22
2019/8/26
23
2019/8/26
24
2019/8/26
25
2019/8/26
26
2019/8/26
常用贫血实验室检查步骤
血常规
仅 Hb下 降
二系以上异常
网织红 + 粪OB
-
↑+
营养性 溶血性 出血性
骨髓涂片
再生 障碍 性贫血
白血病
2其7 它
贫血诊断(三部曲)*
病 史 体格检查 外周血象
B. β地中海贫血
2019/8/26
C. 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D. 口形细胞增多症
30
A. 正常外周血象
B. 轻度IDA期
C. 重度IDA期
2019/8/26
D. 巨幼细胞贫血血象
RBC:大小不等、以大为主 WBC:呈分叶核过多
31
2019/8/26
总论小结
造血特点:胚胎期、生后造血 血象特点:生理性贫血、两次交叉 病因分类:三大类
海拔 1000m Hb 4%
13
2019/8/26
14
分度
(1012/L)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
( 6、9、12) ( 3、6、9)
Hb (g/L)
新生儿 120 ~144
90~120 60~90
<6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儿 ~90
60~90 30~60
<30
RBC
小儿 3~ 4 2~3 1~2 <1
15
2019/8/26
原因
1. 自主呼吸/ EPO 2. 胎儿RBC寿命短 3. 生长发育快,循环血量迅速增加
特点
自限性 ,无需治疗
6
2019/8/26
正常小儿血象特点
网织红细胞数—高 低 似
初生3天内约为0.04~0.06; 生后7天迅速下降至 0.02以下,并维持在较
低水平约0.003; 婴儿期以后约与成人相同(0.005~0.015)
17
2019/8/26
贫血病因分类*
2.破坏过多(溶血性)
— 红细胞外:后天性
免疫因素: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 非免疫因素: 感染、理化因素、DIC、脾亢
18
2019/8/26
贫血病因分类*
3. 丢失过多(失血性) 急性:大出血 慢性:消化道畸形、寄生虫
19
贫血形态分类
2019/8/26
N
50~70%
L
30% 20~40%
50%
60% 50%
9
2019/8/26
正常小儿血象特点
BPC变化—基本同成人 正常: 150~250 x 109/L
10
2019/8/26
正常小儿血象特点
Hb种类变化
胚胎期 成Go人wer1
Gower2 Portland
胎儿期 出生时 1y 2y
HbF
HbA
11
HbA2
正常小儿血象特点
2019/8/26
血容量
新生儿 10% 6~8%
血细胞
RBC和Hb WBC BPC
多
儿童8~10%
成人
量变+“质”变
两次交叉,八岁同成人
基本同成人
12
2019/8/26
贫血概述
(ANEMIA OUTLINE)
定义*
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RBC, Hb或Hct低于正常 标准 (g/L)
2019/8/26
造血系统
张冬梅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
1
2019/8/26
造血系统总论
正常造血及血象特点
Hematopoiesis and Hemogram 分为胚胎期造血和生后造血
2
2019/8/26
正常小儿造血特点
胚胎期造血
中胚叶 造血期
肝脾造血期
骨髓造血期
3
1
2
3
4
5
6
78
9 10(m)
MCV(fl)
正常值 80-94
大细胞性 血
>94
正细胞性 80-94 血
单纯小细胞 <80
小细胞低色素 <80
MCH(pg) MCHC(%) 常见病
28-32 >32
32-38 32-38 巨幼细胞性贫
28-32 32-38 再生障碍性贫
<28 <28
32-38 <32
肾性贫血 缺铁性贫20血
2019/8/26
2019/8/26
1有无贫血
RBC形态+Ret计数+WBC+BPC
2大致原因
28
2大致原因
2019/8/26
营养性
造血性
溶血性
失血性
喂养史、生化 治疗反应
骨髓涂片
脆性、酶学 Hb分析
部位、凝血
3确定诊断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白血病
地中海贫血 G-6-PD
失血性贫29血
A.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