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全解

合集下载

第讲-岩体结构与结构面性质

第讲-岩体结构与结构面性质

§2-2 岩体结构面的几何与力学性质
一、结构面的几何性质
1、产状
结构面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与主应力之间的关系:控制岩体的破坏机理与强度。
2、分布密度
结构面的分步密度反映结构面发育的密集程度,以裂隙度和切 割度表示。 ①裂隙度K :沿取样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结构面数量。 设取样线长度为L,单位m,该长度内出现的结构面数量n,沿取 样线方向结构面平均间距为d′,则
延伸十米~数十米,无破碎 带,面内不含泥,仅在一个 地质年代的地层中分布
延展数厘米~数米,未错动,有 的呈弱结合状态,统计结构面
微米~毫米,细小或隐微裂 面,统计结构面
区域性深大断裂
影响区域稳定性;如通过 工程区,形成岩体力学作 用边界
大中型断层、不整合 面、层间错动带、软 弱夹层等
小断层、软弱夹层、 层间错动带等
(2)力学成因类型
剪性结构面是剪应力 形成的,破裂面两侧岩 体产生相对滑移,如逆 断层、平移断层以及多 数正断层等。
张性结构面是由拉应力形成 的,如粘土岩失水收缩节理、 岩浆岩中的冷凝节理等。
逆断层 正断层
平移断层
2、分级
级序
分级依据
地质类型
对岩体稳定影响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延伸数公里以上(最长达上 千公里),破碎带宽度数米 ~数十米 延伸数百米~数公里,破碎 带宽度几厘米~几米
1、法向变形与法向刚度
(1)法向变形特征 ①曲线形状,先凹,后陡;归结为接触 微凸体的弹性变形、压碎、间接拉裂隙 产生、新的接触点和面的增加。 ②初始阶段,结构面变形为主, 当σn=σc / 3时结构面变形基本完成 ③最大闭合量小于张开度。 ④卸除荷载后,有明显的迟滞和非弹性 效应。

高等岩石力学-3结构面+岩体的力学特性

高等岩石力学-3结构面+岩体的力学特性

3.2 岩体空隙的结构类型 D 按岩体结构面的连续性 连续介质 等效连续介质 非连续介质
3.3 岩体的渗流问题
A.岩体的渗透性 B.岩体的渗透率 C.岩体的渗透系数 D.岩体的渗透张量和渗透张量场 E.渗透系数张量和渗透系数张量场
3.3 岩体的渗流问题 A.岩体的渗透性
B.岩体的渗透率
3.3 岩体的渗流问题
2.3 结构面的强度效应 b 岩体强度与结构面倾角的关系
岩石块体:
结构面:
2.3 结构面的强度效应
1
3


3 0
岩体强度受加载方 向与结构面夹角θ的控 制,因此,表现出岩 体强度的各向异性。
2.3 结构面的强度效应
1
3


2.3 结构面的强度效应 岩体强度的各向异性--单一结构面:
B 化学作用
离子交换 溶解作用和溶蚀作用 水化作用 水解作用 氧化还原作用
2.3 剪切刚度
2.4 结构面剪切凸台力学模型
对于凹凸不平的结构面,可简化成下图所示的结构面剪切 凸台力学模型,其剪切结构面上有一凸台,模型上半部作用 有剪切力S和法向力N,模型下半部固定不动。在剪应力作用 下,模型上半部将沿凸台斜面滑动,除有切向运动外,还将 产生向上的移动.把这种剪切过程中产生的法向移动分量称 之为剪胀。在剪切变形过程中,由于剪应力与法向应力的复 合作用,可使凸台剪断或拉断,此时剪胀现象消失;当法向 应力较大或结构面 剪应力持续增加, 最终将使凸台沿 根部剪断或拉断。
3.2 Barton的结构面抗剪强度公式
JRC取值:
右 图 为 Barton 和 Choubey给出的10 种典型剖面及其 JRC取值
计算公式:
JRC p b

结构面性质

结构面性质

结构面结构面是具有极低的或没有抗拉强度的不连续面。

结构要素或构造形迹的形象和相对位移的踪迹,反映了地壳运动影响下地应力作用的性质和特征。

由于矿物微区测试技术的引入,结构面力学性质的鉴定工作逐步得到深入和发展。

根据受应力作用岩石的组构类型(或干涉色对比)和产生的应力矿物特征,可推断结构面的应力性质。

按力学性质分为下列5种:①压性结构面,简称挤压面。

岩块或地块受挤压产生的结构面,其走向与主压应力作用面平行,并具有明显的挤压特征。

如单式或复式褶皱轴面、逆断层或逆掩断层面、片理面、挤压带和一部分劈理等。

②张性结构面,简称张裂面。

岩块或地块由于引张作用而产生的垂直于主张应力的破裂面,或受挤压而产生的平行于主压应力的破裂面。

③扭性结构面,简称扭裂面,岩块或地块遭受挤压而产生的一对与主压应力作用面斜交的破裂面。

如平移断层面等。

④压性兼扭性结构面,简称压扭面。

指既具有压性又具有扭性的结构面。

如扭动构造体系中挤压面兼具水平位移的破裂面,以及各种旋卷构造体系中与整个体系作相同方向扭动的压性结构面。

由于区域扭动而发生的两组扭裂面,当扭动按原来方向持续进行时,其中与扭动方向夹角较大的一组,有时转变为挤压面,这种由初次扭裂面转变成的二次挤压面,可称为扭性兼压性结构面,简称为扭压面。

⑤张性兼扭性结构面,简称张扭面,指既具张性又具有扭性的结构面。

如扭动构造体系中,与压性结构面同时存在的具有水平位移的张裂面,以及各种旋卷构造体系中,与整个体系中作相同方向扭动的张裂面。

由于区域扭动而发生的两组扭裂面,当扭动按原方向持续进行时,两组扭裂面中,与扭动方向夹角较小的一组,有时转变为张裂面,这种由初次扭裂面转变成的二次张裂面,可称为扭性兼张性结构面,简称扭张面。

3- 结构面与岩体力学性质

3- 结构面与岩体力学性质

岩石力学第3章结构面与岩体力学性质提纲3结构面与岩体力学性质结构面自然特征与参数采集1结构面力学性质2岩体强度特性3岩体变形特性4岩体水力学性质5结构面自然特征与参数采集概述结构面的自然特征第一部分结构面的参数采集1概述倾角和倾向结构面组结构面间距结构面张开度钻孔或测线结构面迹长粗糙结构面岩块结构面组充填物渗流岩桥结构面的自然特征示意图自然特征表征参数或描述空间分布特征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密度线密度、体密度、间距连续性贯通程度、线连续性系数、面连续性系数、迹长形态起伏度、粗糙度、起伏差、起伏角张开度闭合、裂开、张开充填与胶结未充填或硅质、铁质、钙质、泥质充填等结构面的自然特征,是决定岩体强度和变形的重要因素,因此,准确识别结构面的自然特征并对其参数进行采集分析,是岩体力学特性分析的重要基础工作。

结构面的自然特征x AβAO vzy x y A z Aα(N)(E)αβ①定义:结构面产状是指结构面的空间方位,通常假设结构面为平面,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其产状,如右图所示。

结构面产状示意图②走向:结构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

③倾向线与倾向:结构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指向结构面下方的直线称为倾向线,倾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向为倾向,通常以β指代。

④倾角:结构面与水平面的夹角,通常以α指代。

⑤结构面单位法向量:空间坐标系中,规定z 轴竖直向上,x 轴为正东,y 轴为正北,则结构面的单位法向量v 可表示为:(sin sin sin cos cos )αβαβα=,,v (1)产状。

①定义:结构面密度是反映结构面发育密集程度的指标,常用线密度、体密度、间距等指标表征。

如右图所示。

结构面线密度计算示意图lLα1结构面迹线测线②线密度:结构面线密度K ,指同组结构面沿其迹线的垂直方向,单位长度上结构面的数目,其计算式为:注意:若岩体中存在数组结构面(a ,b , …),则测线上的线密度为各组线密度之和:若测线不能沿结构面迹线的垂直方向布置,当测线与结构面迹线夹角为α1,实际测线长度为L 时,根据右图有:a b K K K =++⋅⋅⋅1/sin K n L α=()(2)密度/K n l =。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机械结构面包括轴承、齿轮、 连杆、曲轴等,需要具备足够 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以确 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寿命。
机械结构面的材料选择和加工 精度对其力学性质有着重要影 响,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 择和加工。
交通工具结构面
交通工具结构面是交通工具中承受和传 递载荷的重要部位,其力学性质直接影 响到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感谢聆听
交通工具结构面的材料选择和构造方 式对其力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交通工具结构面包括车架、车轮、机翼、机 身等,需要根据不同的受力特点和要求进行 合理的设计和制造,以确保交通工具的安全 可靠。
04
结构面力学性质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
1
实验是研究结构面力学性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实 验可以获得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摩擦角、内聚力 等参数。
按物质组成分类
可分为软弱夹层、粘土层、砂 层、岩浆岩、沉积岩等。
02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结构面的强度
结构面抗拉强度
结构面抗剪强度
结构面抗压强度
结构面抗弯强度
结构面在拉力作用下能 够承受的最大拉力。
结构面在剪切力作用下 能够承受的最大剪切力。
结构面在压力作用下能 够承受的最大压力。
结构面在弯曲力作用下 能够承受的最大弯矩。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结构面行 为,如应力分布、应变分布、位移变化等,从 而对结构面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数值模拟需要使用专业的数值分析软件,如 ANSYS、ABAQUS等,同时需要建立合适的数 值模型,以确保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理论分析
01
理论分析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物理原理的分析方法,可以对结 构面的力学行为进行理论推导和分析。

结构面ppt

结构面ppt

触。每一接触面会产生压缩变形,其压缩量δ可按弹性理论中的布辛涅
斯克解求得:
mQ (1 2 ) m d 2 (1 2 )
EA
nhE
节理闭合弹性变形值δ0=2δ,则
0
2m
d 2 (1 nhE
2)
式中:m为与荷载面积形状有关的系数; d为块体的边长;E为弹性
模量;n为接触面的个数;h2为每个接触面的面积;σ.d2 为作用于节
m ax
da cos a
,
m bx
db cos b
, m nx
dn , cos n
式中:n为取样线l内的节理组数量.
该取样线上的裂隙度K为各组节理的裂隙度Ki之和。即:
K Ka Kb Kn
Ka
1 m ax
,
Kb
1 m bx
,K n
1 m nx
,
K越大,结构面越密集。不同测线上的K值差别越大,岩体各 向异性越明显。按K的大小,可将节理分成:疏节理(K=0~1 m-1);密节理(K=1~10 m-1);非常密集节理(K=10~ 100 m-1);压碎或糜棱化带(K=100~1000 m-1);
c tg
式中:c、φ分别是结构面上的粘结力和摩擦角, φ= φb + β , φb是岩石平坦表面基本摩擦角,β是结 构面的爬坡角;σ是作用在结构面上的法向正应力。
一、平直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结构面呈平直状,没有波状起伏。
1、平直结构面的剪切变形曲线 (1)τ很小时,τ-δ呈线性,弹性状态; (2)τ很大,大到足以克服移动摩擦阻力之后,τ-δ呈非线性;
(2)构造结构面
各类岩体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的各种结构面,如劈理、 节理、断层、层间错动面等。

3岩体力学性质(张子兴)

3岩体力学性质(张子兴)

地理环境
瓦依昂山谷独特的地理条件,成为实现上 述构想的最佳地点:山谷呈葫芦型,谷口 狭窄便于修建大坝;山谷内腹宽阔、深度 大,能最大程度地多蓄水。根据规划,瓦 依昂大坝的坝身高达230米。
刚 竣 工 时 的 瓦 依 昂 大 坝
地质环境
数千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海洋,形成了 石灰岩和粘土相互层叠的结构,石灰岩层 间的粘土层在受水浸润时极易形成泥浆, 使岩层间的摩擦力降低,存在导致滑坡的 隐患。
建设中的瓦伊昂大坝
设计变更
50年代末正值世界核电开发的黄金时 代,核电具有更高、更稳定的发电量,这 无疑是比水电更大的诱惑。1957年4月,罗 马的政客们放了一个大卫星:大坝改成为 核电站配套服务的抽水蓄能电站,高度从 初始的230米增加到264. 6米,这样就使水 位上升到722.5米高程,不但在双曲拱坝中 首屈一指,而且成为世界第二高的大坝; 库容也增加到初始设计的三倍,达1.65亿 立方米。
灾难降临
从滑坡开始到灾难发生,整个过程不 超过7分钟,共有1900余人在这场灾难中丧 命,700余人受伤。巨大的空气冲击波使电 站地下厂房内的行车钢梁发生扭曲剪断, 将廊道内的钢门推出12米,正在厂房内值 班和住宿的60名技术人员除1人幸存外,其 余全部死亡;正在坝顶监视安全的设计者 、工程师和工人们无一幸免。
第三章 岩体力学性质
3.4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3.5 岩体的变形特性
3.6 岩体的强度特性
3.7 岩体的水力学性质
3.4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上次课内容:
主要讲了岩体结构类型、岩体结构面的类型及其 形态
这节课接着讲: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岩体的变形强度特征。 结构面力学性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法向变形与刚度; ②剪切变形与刚度; ③抗剪强度。

2-1岩体力学性质-岩体结构及结构面物理性质

2-1岩体力学性质-岩体结构及结构面物理性质

2)构造结构面
成因类型 地质类型
主要特征
劈理
为短小、密集的剪切破裂面,影响局部地段岩体的完整性及强度
构造结构 面
节理
1.在走向延展及纵深发展上其范围是有限的; 2.一般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张节理延续性弱,剪节理延伸较长; 3.张节理一般具陡立或陡倾产状,常垂直岩层走向。剪节理斜交岩层走向,其倾角随岩层倾角变陡而变缓; 4.张节理面粗糙,参差不齐,宽窄不一。剪节理平直光滑,有的面见擦痕镜面,常有各种泥质薄膜,如高岭石、 绿泥石、滑石、石墨等,尽管接触面紧闭,但易于滑动。
块状碎 裂结构
碎裂介质
散体结 构
散体 结构
散体 结构
粗碎屑 散体结

2.2 岩体结构基本类型
4)岩体结构的相对性及工程 岩体结构的唯一性
①岩体结构的相对性 ②工程岩体结构的唯一性 ③工程岩体结构不同 岩体力
学机制不同 稳定性分析方 法也不同
2.3 岩体结构面及其充填特征
2.3.1 岩体结构面类型及特征 1) 原生结构面
1.产状与岩层一致,或受其控制; 2.片理面延展性较差,一般分布密集 3.片理结构面光滑,但形态是波浪起伏的。在新鲜岩体中片理面多呈闭合状,但一般能剥开,片理面常呈凹凸 不平状,面粗糙; 4.软弱夹层中主要是片状矿物,如黑云母、绿泥石、滑石等富集带,抗剪强度低,是岩体中的薄弱部位。
2.3 岩体结构面及其充填特征(类型及特征)
⑥散体结构岩体 a.散体结构 碎屑状散体结构岩体 构造型
风化型 糜棱化散体结构岩体 糜棱岩风化
泥质沉积岩构造错动 b.碎屑状:软硬结构面无序分布、结构体以角砾为主,夹杂有泥质成份 c.糜棱化:断层泥 压力愈合为糜棱岩 卸压 糜棱岩粉 风化 断层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次生结构面
在地表条件下,由于外力(如风化、地下水、卸荷、爆破 等)的作用而形成的各种界面,如卸荷裂隙、爆破裂隙、风 化裂隙、风化夹层及泥化夹层等. 卸荷裂隙一般发生在岩体有临空面条件的地区,特别是 在深切河谷处,延展性不好,常在地表20~40m内发育,裂 隙面粗糙不平,常为张开型,充填物多为泥质碎屑. 爆破裂隙是矿山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次生结构面,爆破裂 隙的延展与分布视所在地区岩体特性及爆破的大小而异.一 般爆破裂隙的延展范围是有限的,且多呈一组相互平行的、 弧状的裂隙面分布. 风化裂隙及风化夹层一般是沿原生夹层和原有结构面发 育,多是短小密集,延展性差,仅限于地表一定深度. 泥化夹层是由于水的作用使夹层内的松软物质泥化而成, 其产状与岩层基本一致,泥化程度视地下水作用条件而 异.泥化夹层一般都是强度很低的,它们是导致岩体失稳破发育程度、规模大小、组合形式等是决定结构体 的形状、方位和大小,控制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尤以结 构面的规模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按结构面发育程度和规模 可以划分为如下五级:
I Ⅱ Ⅲ Ⅳ V
级结构面--区域构造起控制作用的断裂带 级结构面--延展性强而宽度有限的地质界面 级结构面--局部性的断裂构造 级结构面--节理面 级结构面--细小的结构面
五、结构面的状态
结构面的产状、形态、延展尺度、密集程度以及胶结 与充填情况等是影响岩体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1、结构面产状:指结构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对岩体 是否沿某一结构面滑移起控制作用。 2、结构面形态:决定结构面抗滑力的大小,当结构面的 起伏程度大,粗糙度高时,其抗滑力就大。 3、结构面的延展尺度:在工程岩体范围力,延展度大的 结构面控制着岩体的强度。结构面延展情况不同,其力 学效应也不同。
第2章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2-1 结构面的类型及其特征
§2-2 结构面的变形特性 §2-3 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2-4 结构面的力学效应
§2-1 结构面的类型及其特征
一、结构面的概念
结构面是指岩体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同成因和不同特性的 地质界面,包括物质的分界面、不连续面如节理、片理、断层、 不整合面等。 结构面具有一定的方向、延展较大、厚度小的 二维面状地质界面。
四、结构面的几何特征
结构面的几何特征是反映结构面的外貌,由下列要素组成: 1、走向:结构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方向,用方位角表示。 2、倾斜:结构面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 3、连续性。 4、粗糙度:表明结构面的粗糙程度。 5、起伏度:包括起伏波的幅度和长度。起伏波的幅度是指相 邻两波峰连线与其下波槽的最大距离a,起伏波的长度是指相 邻两波峰之距离。
二、结构面的类型
原生结构面
沉积结构面
火成结构面
变质结构面
1、按结构面 按成因可分为
构造结构面 次生结构面
(1)原生结构面: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构 面。
A、沉积结构面是沉积岩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地质界面, 包括层面、层理、沉积间断面(不整合面、假整合面),及原 生软弱夹层等。 B、火成结构面为岩浆侵入、喷溢冷凝所形成的各种结构面, 如流层、流线、火山岩流接触面、各种蚀变带、挤压破碎带以 及原生节理等。这些结构面的产状受侵入岩体与围岩接触面所 控制。 C、变质结构面为岩体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面,如 片理、片麻理、板理及软弱夹层等。变质结构面的产状与岩层 基本一致,延展性较差,但它们一般分布密集。片理结构面是 变质结构面中最常见的,其面常常是光滑的,但形态呈波浪状. 片麻理面常呈凹凸不平状,结构面也比较粗糙,变质岩中的软 弱夹层主要是片状矿物,如黑云母、绿泥石、滑石等的富集带, 其抗剪强度低,遇水后性质就更差.
(1)非贯通性结构面 (2)半贯通性结构面 (3)贯通性结构面
五、结构面的状态
4、结构面的密集程度:指岩体中各种结构面的发育程度。 衡量密集度的指标为岩体裂隙度K和切割度Xe。 (1)岩体裂隙度K——沿取样方 向单位长度上的节理数量
K n l d 1 l K n
式中:n为长度l内的节理数量. 当取样线垂直节理的走向时,d为节理走向 的垂直间距。按节理的垂直间距d将岩体分为: d > 180cm 整体结构; d =30~80cm 块状结构 d < 30cm 碎裂状结构; d < 6.5cm 极破碎结构 当岩体中有几组不同方向的节理时, d d d 如图所示两组节理Ka、Kb,则沿取样方 max a , mbx b ,m nx n , cos a cos b cos n 向x上的节理平均间距max和mbx为
2、按结构面按受力条件可分为
A、压性结构面:由压应力挤压而成,其走向与最大主 应力方向垂直。如片理面、褶皱轴面、压性节理面 等。 B、张性结构面:在拉应力作用下产生的结构面,其走 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结构面是张开的,结构 面壁粗糙。如张断裂面、张性节理面。 C、扭性结构面:由纯剪或压张应力引起的剪应力所形 成的结构面,结构面壁较光滑,开口或闭口都有可 能,往往成对出现。如x型断层面,x型节理面。 D、压扭性结构面:既有压性结构面的特征,又有扭性 结构面的特征,但常以其中一种为主。 E、张扭性结构面:兼有张性和扭性结构面的双重特征。 往往成锯齿状。
(2)构造结构面
各类岩体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形成的各种结构面,如劈理、 节理、断层、层间错动面等。 节理面在走向延展及纵深发展上,其范围都是有限的,大 者一般不过上百米,小者仅有几厘米.张节理面一般粗糙,参 差不齐,宽窄不一,延展性较差,剪节理面一般平直光滑,延 展性相对较好,节理面上常见有擦痕和各种泥质薄膜,如高岭 石、绿泥石、滑石等,因此,剪节理面尽管接触紧密,但却易 于滑动。 断层面的规模相差比较悬殊,有的深切岩石圈几十公里, 有的仅限于地壳表层或只在地表数十米.但是,相对工程而言, 断层面一般是延展性较好的结构面.断层面(或帘)的物质成分 主要是构造岩,如断层泥、糜棱岩、角砾岩、压碎岩等.层间 错动带是在层状岩体中常见的一种构造结构面,其产状一般与 岩层一致。 延展性较好,结构面中的物质,因受构造错动的影响,多 呈破碎状、鳞片状,且含泥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