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用气发声方法教案
声乐教案发声训练

声乐教案发声训练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乐发声的基本原理,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声乐演唱技巧。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声乐基础知识讲解:声乐的定义、声乐演唱的基本要求。
2. 发声器官介绍:声带、喉咙、口腔、鼻腔等。
3. 发声方法讲解:呼吸控制、声音的位置、共鸣等。
4. 声乐演唱技巧:音准、节奏、咬字、情感表达等。
5. 练习曲目:选取适合初学者的简单歌曲进行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声乐基础知识、发声方法及演唱技巧。
2. 示范法:教师进行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 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给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放松喉咙和面部肌肉。
2. 讲解发声器官及发声方法,让学生了解声乐演唱的基本要求。
3. 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发声方法。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发声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5.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给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时声音自然、明亮。
2. 学生能熟练运用声乐演唱技巧,完成练习曲目。
4. 学生对声乐产生浓厚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声乐教材、发声训练教材。
2. 音响设备:音响、话筒、耳机等。
3. 乐器:钢琴、吉他等。
4. 教学视频:声乐演唱教学视频、发声训练视频。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设有音响、话筒等设备。
2. 练习室:设有钢琴、吉他等乐器。
3. 录音室:用于录制学生演唱,供教师评价和反馈。
八、教学安全:1. 教师应确保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不会受伤,如避免过度用嗓。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体状态,如遇到不适,应立即停止演唱。
3. 教师应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舒适的姿势。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声乐比赛、演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发声练习教案

发声练习教案教案标题:发声练习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发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声音表达能力和语音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和发音调节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和交流。
2. 引入主题,解释发声的重要性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1. 介绍发声的基本原理,包括声带的作用和声音的产生过程。
2. 解释正确的呼吸方式对发声的重要性,并进行示范和练习。
3. 介绍发音的基本要素,如音调、音量、语速和语调,并进行示范和练习。
发声练习:1. 进行呼吸练习,引导学生通过深呼吸放松身心,并注意腹式呼吸的方法。
2. 进行发声练习,包括发出不同音调和音量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声音的变化。
3. 进行发音练习,选择一些常见的音素进行练习,如元音和辅音,并指导学生正确的发音方式。
听觉感知训练:1. 播放一段录音或老师模仿一段语音,要求学生仔细倾听并分辨其中的语音特点。
2. 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尝试复制所听到的语音特点,并进行反馈和纠正。
巩固练习:1. 设计一些有趣的发声练习游戏,如模仿动物的叫声、演唱简单的歌曲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给予学生个别或小组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小范围内互相合作和评价。
总结和评价: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努力。
2. 对学生的发声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其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进行发声练习,并提供相关的资源和建议。
教学资源:1. 录音设备或电脑音响系统。
2. 相关的发声练习游戏和活动素材。
3. 音频或视频资源,用于示范和听觉感知训练。
教案扩展: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可以结合口语表达或演讲技巧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3. 鼓励学生参加朗诵比赛或戏剧表演,以提高他们的发声和表达能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发声表现。
【音乐】小学音乐转教案:学习唱歌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

小学音乐转教案:学习唱歌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引言:学唱歌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唱歌的过程中,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本教案将介绍学习唱歌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帮助学生在学唱歌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唱歌水平。
一、学习唱歌的正确姿势1.双脚并拢站立在学唱歌的时候,身体的平衡非常重要,站姿也是影响唱歌表现的重要因素。
学生应该站在舒服的体位上,双脚并拢,膝盖轻微弯曲,双肩微抬,上身挺直,使得呼吸更畅通、更自如。
2.身体重心放在脚底在唱歌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把身体重心放到脚底,这样能够让身体更加稳定,防止受力过大而歪斜或跌倒。
3.抬头挺胸在唱歌的过程中,头和身体的姿势非常重要。
抬头挺胸,眼睛看向前方,可以让呼吸更加自然,增强声音的表现力。
4.放松手臂和手在唱歌的过程中,手臂和手的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手臂应该自然的伸直,不要用力拉直,手应该自然的悬挂在身体两侧或者放在前面,不要有意的保持一个姿势。
二、学习唱歌的呼吸方法1.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唱歌过程中最常用的呼吸方法,它可以让呼吸更加深入和充分,从而达到更好的发声效果。
方法:先放松身体,深吸一口气,注意吸气的时候要让空气进入到肺部底部,可以尝试把手放在腹部,看手上升和下降的变化,呼气的时候,尽可能的让肺部呼完气,再深吸一口气,重复以上过程。
2.侧面呼吸侧面呼吸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呼吸方法,它可以让呼吸更加深入到肺部,并且可以减轻颈部和肩膀的紧张感。
方法:先站立姿势,将身体转向一侧,深吸一口气,把肺部充分的填满,慢慢呼气,再换另一侧做同样的动作。
3.肋骨呼吸肋骨呼吸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呼吸方法,它可以让肺容量更大,发声也更有力。
方法:坐在椅子上,把手放在胸前,深呼吸,尽可能让胸部膨胀,再呼气时尽量平缓的呼出来。
结语:学习唱歌,不仅是培养音乐兴趣,更是一种身体和心灵的锻炼。
了解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对于学生的音乐教育和身体健康都有很好的帮助。
发声技巧训练共鸣训练教案

发声技巧训练共鸣训练教案教案标题:发声技巧训练共鸣训练教案目标:1. 通过发声技巧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姿势和呼吸方式。
2. 通过共鸣训练,提高学生的声音表达能力和音色美感。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录音设备和音频素材。
2. 投影仪和相关教学PPT。
3.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素材。
4. 学生练声材料和练声器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音频素材播放一段优美的声音表演,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声音表达的重要性和影响。
发声技巧训练:1. 呼吸训练:a. 向学生介绍正确的呼吸方式:深吸气,腹部呼吸,慢慢吐气。
b. 引导学生进行呼吸练习,通过放松肌肉和控制呼吸节奏来提高呼吸效果。
2. 声音放松训练:a. 向学生介绍声带的结构和作用,以及声带放松对声音发出的重要性。
b. 引导学生进行声带放松练习,如舌头悬垂、颚部松弛等。
3. 发声姿势训练:a. 向学生介绍正确的发声姿势,如挺胸抬头,放松肩膀等。
b. 引导学生进行发声姿势训练,通过模仿发音者的姿势来调整自己的姿势。
共鸣训练:1. 向学生介绍共鸣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共鸣对声音美感的影响。
2. 引导学生进行共鸣训练,如利用喉咙共鸣、鼻腔共鸣等练习。
综合训练:1. 结合音乐素材,进行综合训练。
2. 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运用发声技巧和共鸣训练,进行声音表达练习。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引导学生总结发声技巧和共鸣训练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应用所学技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针对学生的发声技巧和共鸣训练,进行个别评估和指导。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参加合唱团、朗诵比赛等活动,锻炼发声技巧和共鸣能力。
2. 提供更多的练声材料和练声器具,供学生自主练习。
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
2. 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改进。
注:根据具体教学对象和时间安排,教案内容可适当调整和补充。
初中音乐发声教案

教案:初中音乐——发声训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培养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3. 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2. 教学设备:钢琴、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歌唱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基本技能训练(20分钟)1. 歌唱姿势:教师示范正确的歌唱姿势,学生跟随模仿。
2. 呼吸方法:教师讲解呼吸方法的重要性,学生进行呼吸练习。
3. 声音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练习,包括音高、音长、音色等。
三、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选择一首适合学生的歌曲,进行歌曲教学。
2. 学生跟唱,教师及时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3. 分析歌曲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
四、创作与表演(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改编和表演。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3. 学生表演,教师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3. 学生能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发声训练,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使他们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同时,通过歌曲学习和文化内涵的讲解,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创作与表演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注意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发声训练教案

幼儿园发声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发音,发音准确、清晰;2.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流畅自如地进行口语表达;3.能较为准确地模仿音节,建立良好的语音基础。
二、教学内容1.发音练习:常见音节及音节组合的发声练习;2.呼吸练习:深呼吸、慢呼吸、吞咽口水等练习;3.声音控制练习:声音起伏、高低、大小、长短的控制练习。
三、教学重点1.音节的准确发音;2.正确的呼吸方法;3.声音的起伏、高低、大小、长短的控制能力。
四、教学难点1.正确发音的习惯养成;2.能够准确控制声音的大小、长短。
五、教学方法1.集体教学法:让所有学生一起参与,全程积极参与;2.游戏教学法:将音乐游戏与语音教学相结合,使儿童在游戏中自然融入语音学习;3.个别辅导法:运用个别辅导法,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训练。
六、教学过程1. 呼吸练习1.让学生练习慢慢地、深呼吸,将气息鼓起拍手,并练习让气息缓缓流出;2.让学生练习在呼吸的时候轻轻地吞咽口水,使口腔口干时能自如地运用口腔进行语言交流。
2. 发音练习1.根据音节的特点进行对应的练习,例如:/a/音:让学生练习口部进行扩张,让声音自然而然地流出;2.针对新生词汇,进行单音节及组合发音练习。
3. 声音控制练习1.声音大小控制:让学生练习控制声音的大小,体验声音带来的不同感受;2.声音长短控制:让学生练习控制声音的长短,训练语调起伏的控制能力。
七、教学效果评估方法1.个别测试:运用测试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发音表现进行个别测评;2.口语表现评估:针对班级进行评估,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需要加强等级。
八、教学注意事项1.学生应该保持良好的姿势,坐正站直,教师应该及时纠正错误姿势;2.在进行语音练习中,教师应该频繁提醒学生于口腔协作,使呼吸、声音、口腔协调处理语音学习。
3.发音练习应当有规律地进行,不能过度刺激,保持逐步练习的方式;4.游戏教学需要借助于音乐手段,在具体运用中需要对音乐进行适当的细节处理,使语音及游戏环节能够协调完成。
《声乐小组课》教案

《声乐小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乐的基本概念和发声原理,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的呼吸控制和发声方法。
(2)歌曲的情感处理和艺术表现。
2、教学难点(1)高音区的发声技巧和音准把握。
(2)如何根据歌曲的风格和情感进行个性化的演唱。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声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演示法:教师示范正确的发声和演唱方法。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演唱经验和心得。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声乐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声乐的初步感受和认识,引导学生进入声乐学习的氛围。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声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讲解发声原理,包括呼吸、共鸣、喉咙的放松等。
(3)强调正确的姿势和气息运用对发声的重要性。
3、发声练习(20 分钟)(1)进行简单的呼吸练习,如慢吸慢呼、快吸快呼等,让学生感受气息的流动和控制。
(2)进行音阶练习,从低音到高音,再从高音到低音,注意音准和声音的连贯。
(3)练习哼鸣,帮助学生找到共鸣位置。
4、歌曲学习(30 分钟)(1)选择一首适合小组学习的歌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桨》。
(2)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节奏。
(3)带领学生逐句学唱,纠正发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5、小组练习(20 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互相倾听和指导,教师巡视并给予个别辅导。
6、小组展示与评价(20 分钟)(1)每个小组上台展示演唱成果。
(2)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建议。
(3)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7、拓展与创新(10 分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歌曲进行适当的改编和创新,如加入和声、改变节奏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正确的用气发声方法教案

正确的用气发声方法教案2课时教学内容:今天我们主要学习正确的用气发声,练声教学对象:四至六年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教学目标:做一些提升气息的小训练来达到教学目标应知:(自己作示范,让他们跟着练习)胸腹联合式呼吸总的感觉应该是吸气的时候小腹微收,随着气流从口鼻吸入,两肋向两侧扩张,同时腰带感觉的渐渐紧起来,小腹控制逐渐加强。
呼气的时候保持住腹肌的收缩感以牵制隔肌和两肋使它们不能迅速回弹,随着气流的缓缓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是最后仍然要有控制的感觉,而隔肌和两肋则在这种控制的感觉之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在发声状态当中腹肌控制的强弱是随着思想感情的运动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的。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循序渐进的来体会使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第一是闻花香,来体会吸气吸得深、吸得饱满。
第二是轻轻吹去桌面上的尘土,来体会气息均匀、舒缓的呼出。
第三用一口气数数,1、2、3、4、5、6 ……或者是念绕口令: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完24个葫芦,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四个葫芦……来体会气息有力度、有节奏的呼出。
同时用气不要用得太苦,不要强憋着忍着多数几个数。
应会:扩展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能力的练习在胸腹联合式呼吸的实际运用中,吸气与呼气的配合有四种方式: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
慢吸的训练一般是初学时采用,为了保证呼吸的基本状态能正确;在胸腹联合式呼吸有了一定基础后,则可以进行快吸的训练。
而在这四种吸与呼的配合方式中,以快吸慢呼的配合方式,更符合说话用声呼吸控制的实际状况。
所以,在扩展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能力的训练中,应以快吸慢呼的训练为主。
(一)、慢吸快呼的训练保持慢吸的正确状态吸气之后,用一口气尽量说又多又快的话、可以用简单重复的绕口令来练。
1、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2.班干部不管班干部。
(二)、快吸快呼的训练快吸时应注意保持慢吸时“两肋打开、吸到肺底、腹壁站定”的基本状态,只是将慢慢吸气,改为在不经意间一张嘴的一瞬即吸气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的用气发声方法教案
2课时
教学内容:今天我们主要学习正确的用气发声,练声
教学对象:四至六年级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教学目标:做一些提升气息的小训练来达到教学目标
应知:(自己作示范,让他们跟着练习)胸腹联合式呼吸总的感觉应该是吸气的时候小腹微收,随着气流从口鼻吸入,两肋向两侧扩张,同时腰带感觉的渐渐紧起来,小腹控制逐渐加强。
呼气的时候保持住腹肌的收缩感以牵制隔肌和两肋使它们不能迅速回弹,随着气流的缓缓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是最后仍然要有控制的感觉,而隔肌和两肋则在这种控制的感觉之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在发声状态当中腹肌控制的强弱是随着思想感情的运动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的。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循序渐进的来体会使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第一是闻花香,来体会吸气吸得深、吸得饱满。
第二是轻轻吹去桌面上的尘土,来体会气息均匀、舒缓的呼出。
第三用一口气数数,1、2、3、4、5、6 ……或者是念绕口令: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完24个葫芦,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四个葫芦……来体会气息有力度、有节奏的呼出。
同时用气不要用得太苦,不要强憋着忍着多数几个数。
应会:扩展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能力的练习
在胸腹联合式呼吸的实际运用中,吸气与呼气的配合有四种方式: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
慢吸的训练一般是初学时采用,为了保证呼吸的基本状态能正确;在胸腹联合式呼吸有了一定基础后,则可以进行快吸的训练。
而在这四种吸与呼的配合方式中,以快吸慢呼的配合方式,更符合说话用声呼吸控制的实际状况。
所以,在扩展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能力的训练中,应以快吸慢呼的训练为主。
(一)、慢吸快呼的训练
保持慢吸的正确状态吸气之后,用一口气尽量说又多又快的话、可以用简单重复的绕口令来练。
1、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2.班干部不管班干部。
(二)、快吸快呼的训练
快吸时应注意保持慢吸时“两肋打开、吸到肺底、腹壁站定”的基本状态,只是将慢慢吸气,改为在不经意间一张嘴的一瞬即吸气到位。
就象突然在远处发现了你正要找的人、准备喊他的瞬间吸气。
快吸慢呼的训练,可选练快板、戏曲、曲艺说白的贯口段子,要求呼吸控制急而不促、快而不乱、长而不喘。
1.快板儿书:
给诸位,道大喜,人民政府了不起!
了不起,修臭沟,上先儿先给咱们穷人修。
请诸位,想周全:
东单、西四、鼓楼前;
还有那,先农坛、天坛、八庙、颐和园;
要讲修,都得修,为什麽先管龙须沟?
都只为,这儿脏,这儿臭,政府看着心里真难受!
好政府,爱穷人,教咱们干干净净大翻身。
修了沟,又修路,好教咱们挺着腰板儿迈大步:
迈大步,笑嘻嘻,劳动人民又心齐。
齐努力,多做工,国泰民先安享太平,享——太平!
要求:由一般速度的练习开始,逐渐加快速度。
气息吐字要配合好。
气息通畅不紧,吐字清晰利落,感情有起伏扬抑的变化。
(三)快吸慢呼训练
选择发音响亮的音节组成的人名,比如:阿毛、阿花、小兰、小安、小刚……等。
假设这个熟识的“小安”在远处,你发现了他,要喊他,迅速地抢吸一口气,然后拖长腔喊他。
、远距离对话练习,练习时随时改变距离。
蓉花山镇中心小学音乐组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