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地质之光李四光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

2、确立的地位及意义:
1)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里 程碑;
2)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资源,对发 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兴修水利、发 展灌溉、防止水旱灾害、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发展山区经济、改良土壤、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二)地质力学
1、含义: “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
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 —— 李四光
——李四光
二、科学成就,光照未来
(一)第四纪冰川
1、含义: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
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 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 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即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及 其起因的科学
(二)地质力学
1、含义:
2、创立过程
1)萌芽时期: 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
2)正式提出: 1945年,《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
(正式提出“地质力学”名词)
3)载入史册:
1948年,在伦敦国际地质科学大会上 夏海的起源》的报告
二、蜓(科t学ing成亭就),,有光孔照虫未化石来的一类,壳为打“破洋石了神灰一话个” 这表现质,了多一呈个研纺究科锤领型学域。家通的过实什对际蜓么运的精用种神属?鉴定,可以
高中历史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练习(含解析)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基础达标1.曾经赠送李四光“努力学习,蔚为国用”八个字的是 ( )。
A.孙中山B.毛泽东 C.周恩来 D.李鸿章答案 A2.被周恩来称为“中国人的光荣”和“一面旗帜”的科学家分别是 ( )。
A.苏步青、钱学森B.李四光、竺可桢C.詹天佑、李四光D.詹天佑、钱学森答案 C3.李四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他 ( )。
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②留学过日本和英国③提出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④打破了“洋神话”,称中国不是“贫油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D4.李四光留学英国期间选择了采矿和地质专业,他的主要出发点是 ( )。
A.建立民族的采矿业B.占领世界地质科学的理论高地C.发展中国地质科学D.结束中国“贫油国”历史解析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抢夺采矿权成为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重要途径,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发展的高潮,但重工业却无从发展,其重要原因是资源的勘探和开采都被列强控制。
答案 A5.1948年李四光借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之机,一直在英国讲学,直至1950年春才回国。
他没有及时回国的主要原因是 ( )。
A.学术研究的需要B.英国政府的阻挠C.对国民政府的失望D.对自己政治地位的不满解析当时李四光对国民党的腐败及其在抗战期间的表现十分失望,故没有及时回国。
答案 C6.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开始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勘探,相继找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大油田,震惊世界。
这一时期是 ( )。
A.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B.20世纪60年代中期C.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D.20世纪60年代前期至70年代解析这是基本识记内容,结合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来分析,即可记住这一时间。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我国相继找到了几大油田,甩掉了“贫油”的帽子,震惊世界。
答案 A7.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
李四光人物事迹100字

作文一<<李四光:地质之光>>李四光爷爷可厉害啦!他从小就爱动脑筋。
长大后,为了找到宝藏——石油和矿石,他不怕吃苦,到处跑。
有一次,他在荒山野岭里走了好多天,鞋子都破了。
但他不放弃,终于发现了大油田,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要向他学习。
作文二<<李四光:探索大地的勇士>>李四光叔叔是个大英雄。
他对石头特别着迷,整天研究。
有一回,他为了弄清楚一种奇怪的石头,翻山越岭去很远的地方。
路上遇到好多困难,可他一点儿也不害怕。
最后,他的研究帮助国家找到了好多宝贵的资源。
我们也要勇敢探索。
作文三<<李四光:地质之光>>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小时候,他对一块大石头产生好奇,这激发了他探索地质奥秘的决心。
长大后,李四光不畏艰难,四处考察。
他的努力让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文四<<李四光的传奇人生>>李四光从小就爱动脑筋。
有一次,他看到家乡的巨石,便琢磨起它的来历。
长大后,李四光致力于地质研究。
他踏遍祖国山河,经过不懈努力,找到了大油田。
他的成就激励着我们要勇敢追求梦想,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文五<<李四光:地质之光>>李四光爷爷可厉害啦!他从小就爱动脑筋。
长大后,为了找到宝藏般的石油和矿产,他不怕吃苦,到处考察。
有一次,他在荒山野岭中迷路了,但他没有害怕,靠着自己的知识和勇气找到了出路。
他的努力让我们国家有了更多的资源。
作文六<<李四光:探索大地的勇者>>李四光叔叔是个大英雄。
他总是背着包包去那些没人去过的地方。
有一回,他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就像找到了宝贝一样开心。
他仔细研究,最后发现了重要的地质秘密。
他的坚持和勇敢,让我们为他骄傲,也激励着我们去探索世界。
<<李四光:地质之光>>李四光爷爷可厉害啦!他从小就爱动脑筋。
关于李四光的名人故事

关于李四光的名人故事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造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关于李四光的名人故事,欢迎查看。
一、李四光艰苦读书的故事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黄冈,家里很穷,是家里的第二个儿子,家里供不起他上学。
村里有个老秀才叫陈二爹,李四光经常去他家玩,跟着他读书识字,算是启蒙。
李四光聪明好学,受到陈二爹的夸奖,就免除李四光的学费,免费授课。
李四光更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那个时候农村里已经有煤油灯了,不过不是带灯罩的,只有一根灯论儿,插在一根铁皮管盖上,就着瓶里的煤油燃烧着。
这种灯,冒出来的火焰红红的,还带着一股又黑又难闻的煤烟;它的火花,是一闪一闪的,飘忽不定。
时间稍微长一点儿,就会熏得人的鼻孔里和牙齿上都留下一层黑,脑袋也疼,眼睛也累。
父亲怕把儿子熏坏了,所以特地关照要给孩子点清油灯。
清油灯的优点比煤油枪子灯要强多了,它灯光清亮,轻烟不起,也没有怪味。
晚上,李四光坐在一张桌子跟前,他不忙打开自己的书包,却先看了看油盏里的灯芯。
妈妈在里面放了两根灯芯,李四光用拨灯轻轻拨去一根,只剩下一根。
“就点两根灯芯吧,孩子。
”妈妈疼爱地说,“这是你爸爸关照过的。
”“不是这个意思,妈妈。
点一根灯芯,我可以多学一倍的时间。
” 李四光说。
妈妈也就不再勉强。
李四光就这样默默地读呀,写呀,谁也不打扰谁,一直坚持到灯盏里的油点完。
妈妈坐在他们的桌子旁边,就着这一根灯芯所发出来的亮光,摇着她的纺车。
晚上纺点纱线,还能换得几个零钱,好买点火柴、油盐,也给孩子们买点读书用的笔墨纸张。
李四光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创造出精彩的人生,而他留下的这段学习经历依然激励着我们。
二、从小爱动脑的李四光李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人,爷爷又卧床不起。
父亲是教书先生,收入微薄,妈妈一人种田,日子很艰难。
李四光排行老二,年岁很小,但十分懂事。
他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助妈妈干活。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1)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

古生物学
创立蜓科化石鉴定标准
寻找开发煤炭资源
【活动三】评价李四光、讨论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师:周恩来对评价李四光是科技界的一面旗帜,同学们怎么理解?
生:周恩来总理称他为一面旗帜,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一位旧民主主义的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和榜样。在身上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师:我们同学如何评价李四光呢?请源自学们小组讨论:评价李四光、讨论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选择四:病榻前选择休息还是继续工作。
李四光在去世前一周问护士自己还剩下多少时间,好安排工作。并和女儿在病榻前谈话,说自己最放心不下两件事,一件是地震的预报工作,而另一件是什么呢?
【视频】李四光放心不下的事。
师:同学们,李四光最放心不下的事情你们听清楚了吗?时至今日,能源危机依然困扰着我们,我们该如何继承“光”的事业?
教学
难点
第四纪冰川及地质力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导入
新课
【师生互动】关于人生选择的小问卷
(要求:学生通过iPad扫描二维码参与互动,屏幕显示互动结果)
师:我们一生之中,总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一念之间,人生轨迹可能就会大相径庭,刚才测试中我们同学所面临的选择,有一位名人也同样
师:他就是李四光,今天我们来看看他的选择——《“地质之光”李四光》。
讲
授
新
课
一、崎
岖
五
岭
路
——李
四
光
先
生
的
人
生
轨
迹
师: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知道李四光原名叫李仲揆,那李四光这个名字是如何产生的呢,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
高中历史 6.3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共27张PPT)

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谱写者 其雕塑和孔子、鲁迅等中华名人
一起“落户”在中华世纪 坛 曾是前清进士、同盟会员、
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把“中国贫油论”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建人
1
第3课
中国地质学家
李四光
2
如想了解一个历史人物的 主要生平,可用哪些方法?
3
一、李四光生平年表 为什么选择
22
一家三院士
李四光的独生女 李林院士
李四光的女婿 邹承鲁院士
23
蜓(ting亭),有孔虫化石的一类,壳为 石灰质,多呈纺锤型。通过对蜓的种属鉴定, 可以较为准确地划分含煤的石炭二叠纪地层的 先后顺序,为寻找和开发煤炭资源提供依据。
24
第四纪冰川
这是对距今最近的一个地质年代内(约200万年 前) 大部地区多次发生的冰川活动的总称。冰川是 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一般冰川 为舌状。
创立 筒蜓 科化石鉴 为寻找和开发煤 定化石10条标准 炭资源提供依据
确定中国 第四纪 为重大工程选址
冰川的存在
服务
5
二、李四光的科学成就
在科学领域, 李四光推翻了哪两 个错误结论?
李四光在地质 力学研究过程中有 哪些代表作?它们 的学术地位如何?
6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1:39:03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72021/8/272021/8/27Aug-2127-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7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教学素材岳麓版选修4

第课“地质之光”李四光本课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史学资源补充. 李四光名字的由来李四光出身于穷苦家庭。
因为李四光排行老二,他的父亲李卓侯给他起了个名字:李仲揆。
年,在洋务派首领、湖广总督张之洞领导下,湖北开始大量兴建新式的中小学堂,除了教学生传统的经书,还传授科学技术知识。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黄冈,仲揆跃跃欲试。
年,李仲揆来到武昌,在湖北省学务处填写报名表。
可能是太紧张了,他误将年龄“十四”填在了姓名栏里。
发现写错后,他因为家里穷,舍不得花钱再买一张表格,正在犯难,抬头看见前面大厅正中挂的横匾上有“光被四表”这四个字。
仲揆眼前一亮,将姓名栏里“十”添了几笔写成“李”,而在“四”后边加了个“光”字,从此他改名为李四光。
李四光的名字被响当当地载入中国乃至世界科学史册。
. 李四光的贡献)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运用力学对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的研究,创建“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的概念。
预测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存有石油,后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油田的发现证实其预测。
)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
对中国北部䗴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的研究是中国最早进行的䗴类及石炭二叠系研究。
其创立的“䗴”字,用来翻译(一种早已灭绝的有孔虫,属于原生动物),为中国古生物学界所沿用。
)提出了华东第四纪冰川存在的理论。
)地震预报:李四光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李四光为地震地质和地震预报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李四光在晚年,为中国地热的开发和利用也做了很多工作,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中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学习笔记】主要成就:①地质力学:进行勘探,摘掉帽子;发展事业;预测。
②冰川学:发现中国第四纪;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教学设计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内容,学情分析如下:高中生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地质学领域的了解相对有限,对李四光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在地质学领域的贡献认识不足。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4.作业布置要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教学设计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四光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在地质学领域的主要贡献,掌握其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
2.理解地质学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通过学习李四光先生的科研成果,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总结。
(五)案例分析
1.选取李四光先生在地质学领域的典型案例,如地震预测、油气勘探等。
2.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实地考察或实习
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地质实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地质学的实践意义。
2.学生撰写考察报告或实习心得,教师进行评价。
(七)总结与反思
2.提问互动: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说过李四光先生吗?他是一位在地质学领域有着重要贡献的科学家。谁能来说说看,地质学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3.引入背景:简要介绍李四光先生的生平事迹,强调他在地质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的科研精神对我们学习的启示。
4.设定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习李四光先生的事迹和地质学知识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李四光的求学经历;了解对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了解对新中国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本课学习,使学生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李四光求学经历的了解,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通过学习李四光对地质学的研究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通过了解李四光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的理想,使学生理解学习科学知识对建设国家的重要性,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解。
【教学重点】李四光的研究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
【教学难点】第四纪冰川及地质力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示例一:多媒体放出建国出公共汽车上背着煤气包的图片。
老师提问,汽车上放的黑色大包是什么吗?老师指出是煤气包。
又问,为什么要背煤气包吗?回答:是因为那时中国没有足够的石油,要靠煤气提供燃料。
现在大家知道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水上游的轮船,它们的燃料来源都是石油。
中国的石油早已达到自给。
那么,中国的油田是怎样发现的?这和一个人是密不可分的,他就是被称为“地质之光”的李四光。
李四光并不是现在学生很熟悉的历史人物,所以,本课导入应首先利用学生熟悉的和有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
导入示例二: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的建设也是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一批具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科学家打下了基础,李四光就是这些科学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把对李四光的理解和现实联系起来,并且上升到“科教兴国”的高度去理解。
一.求学生涯(板书)
(提出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归纳、总结李四光的主要求学经历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可依据教材回答。
要求学生简练、准确、条理清楚地总结、归纳出李四光的求学主要经历,训练和提高学生提炼课本知识点的能力,这也是历史科必备的能力,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点。
(提出问题):李四光的学业由什么转变?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提示:李四光在日本留学,学习造船,而后,又到英国学习采矿,后又转学地质,与甲戊战争联系,学生可以想到甲戊战争,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他要立志发展中国的造船业,有朝一日雪国耻。
造船需要钢铁,钢铁开采需要地质知识。
说明他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
(提出问题):李四光的人生道路有什么转变?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提示:李四光由一个同盟会最小的会员到北洋政府的高官,再到英国留学,后回到国内从事地质研究,从政治转移到学术。
说明他的民主精神。
两个提问,概括了李四光的人生轨迹,是李四光前期生平的两条线索。
这样的设问既可以联系历史背景,把人物放在历史环境中认识;又可以把课本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线索,而不是孤立地记忆知识点。
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二.第四纪冰川
建议一:以多媒体展示反映第四纪冰川的知识及第四纪冰川发现的作用的资料。
建议二:让学生搜集第四纪冰川的知识,在课堂展示,然后,让学生总结在中国发现第四纪冰川的意义。
(提出问题):第四纪冰川在中国的发现对经济建设有什么意义?李四光发现第四纪冰川表现了一个科学家的什么精神?
(学生活动)提示: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对兴修水利、发展灌溉、防止水旱灾害,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山区经济,改良土壤,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与研究古生物变化、人类起源相关的重要课题。
表现了他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建议一:以多媒体展示反映地质力学的知识。
建议二: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地质力学的相关知识。
使学生了解地质力学的知识,扩大知识面。
这目内容知识性强,比较专业,老师首先要了解这两个理论知识,以便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同时,了解李四光在学术上的杰出成就。
三.甩掉贫油的帽子
老师以这一时期李四光的大量工作图片,介绍李四光在回国后为新中国的建设不辞劳苦地工作的状况。
在次基础上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多媒体展示大庆油田的照片和周恩来宣布中国把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的视频。
(提出问题):中国发现石油对新中国的建设油什么重要的意义?
(学生活动)政治上,打破了西方国家在能源上卡中国的脖子的状况。
经济上,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提出问题):怎样理解周恩来对李四光的评价?
(学生活动)参考答案:周恩来总理称他为一面旗帜,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一位旧民主主义的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和榜样。
在身上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阅读与思考]
参考答案:体现了他为社会主义建设忘我工作的精神,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必须要放弃个人享受,要把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作为自己的动力。
[自我测评]
参考答案:李四光发现的第四纪冰川,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资源,对工农业生产,都有重要意义。
李四光应用地质力学理论,在中国大陆成功找到了石油,使中国甩掉了贫油的帽子,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保证。
【教学反思】
本课教材是介绍人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总结人物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人物的伟大精神,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同时,训练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人物的方法。
生平成就以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为主,人物体现的精神应以学生讨论为主,老师也应向正确方向引导,评价人物,老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引导和启发。
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科技知识,应发动学生查资料,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