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地质之光”李四光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地质之光”李四光(含解析)岳麓版选修4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地质之光”李四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李四光在留学日本期间,选择学习造船专业主要是受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 A.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C.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惨败D.八国联军侵华洋人占领紫禁城解析:选C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惨败,给中国人以极大的震动,童年时期的李四光就从父亲对中国战败在于舰船不如日本的直观分析中,萌生了为祖国建造世界一流舰船的愿望,故答案为C项。
2.李四光说:“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
我已经学了一年的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
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采矿工。
”由此看出他主张( )A.建立民族的采矿业B.占领世界地质科学的理论高地C.发展中国地质科学D.结束中国“贫油国”的历史解析:选C 由材料信息“光会采矿是不行的”可知,李四光认为仅仅发展中国的采矿业是不够的,故A项错误;李四光学习地质学的目的是为祖国服务,发展中国地质科学,B 项说法片面,C项正确;由材料信息“要钢铁,就得靠采矿”可知,李四光是从钢铁业出发的,与“贫油国”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
3.地质力学正式作为一门新学科载入史册,李四光也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的标志是( )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的发表B.《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的出版C.《新华夏海的起源》的学术报告D.《地质力学概论》一书的完成解析:选C A项是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B项正式提出了“地质力学”这个名词,C项标志着“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D项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
故答案为C项。
4.“我们一线的生机,还是在我们的民族,大家打起精神,举起锄头向前挖去。
”这是李四光在鼓励国人( )A.开垦荒地B.勘探石油C.寻找地下水 D.历史文物发掘解析:选B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在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下,我国相继发现了众多油田,故答案为B项。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选修4学案:第五单元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Word版含解析

第 21 课“地质之光”李四光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认识李四光留学回来,报效祖国的事迹。
掌握李四光在科学领域的主要成就,认识李四光为中认识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国地质学奠定,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理解李四光以优异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建立光芒楷模,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一、修业生涯1.少年时代:1889 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后入武昌高等小学堂学习。
2.留学生涯(1)留学日本: 1904 年考入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
(2)留学英国:袁世凯登台后,辞去高官,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后学习采矿、地质。
3.归国效劳:1920 年归国,先任教于北京大学,后担当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等。
[ 特别提示 ]辞掉高官,“再读十年书”,彰显了李四光对科学的执着,集中表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精神。
二、第四纪冰川1.发现第四纪冰川(1)发现: 1921 年,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邻近发现第四纪冰川古迹。
(2)意义: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随和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创办地质力学: 20 世纪 20 年月起,先后发布《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地质力学概论》等著作,创办地质力学。
三、丢掉贫油的帽子1.指导石油开采(1)背景:解放早期,石油严重欠缺。
(2)依照:地质力学。
(3)成就:从 20 世纪 50 年月后期至 60 年月,接踵找到大庆、成功、大港、华北等大油田。
(4)意义: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使地质力学理论获得有力的证明。
2.地位与评论(1)我国优异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首创人,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辟者和奠定者。
(2)周恩来高度评论李四光“是一面旌旗,是辛亥革命的老同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特别提示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以李四光为代表的一代科学家的优异贡献。
在李四光的身上,表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激烈的爱国心和自尊心、激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博览群书的人品特点。
2022_2022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1“地质之光”李四光岳麓版选修420221115345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建议用时:35分钟)[根底达标练]1.“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
我已经学了一年的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
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采矿。
〞李四光发表这番谈话时,他正在( )A.日本留学B.英国留学C.国内任教D.英国讲学【解析】在英国留学期间,李四光一开始学习采矿,后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矿业落后的局面,他改学地质,希望中国人也能开发自己的矿藏。
【答案】 B2.1948年,李四光借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之机,一直在英国讲学,直至1950年春才回国。
他没有及时回国的主要原因是( )A.学术研究的需要B.英国政府的阻挠C.对国民政府的失望D.对自己政治地位的不满【解析】当时李四光对国民党的腐败及其在抗战期间的表现十分失望,故没有及时回国。
【答案】 C3.“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
〞这是对哪一学科领域特点的概括( )A.地质学B.微体生物学C.第四纪冰川学D.地质力学【解析】注意结合题目中“地质学〞和“力学〞两个关键词语,可以推断为地质力学。
【答案】 D4.右图为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雕像,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为( )A.?地质学概论?B.?力学概论?C.?地质力学略论?D.?地质力学概论?【解析】?地质力学概论?从地质运动的观点出发,建立起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世界地质学界具有独创性的学说。
【答案】 D5.李四光打破了两个“洋神话〞,推翻了洋人的哪些断言( )①“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②“中国贫油论〞③“中国不存在第三纪冰川〞④“中国贫铀论〞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两个“洋神话〞是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和“中国贫油论〞。
【答案】 A6.给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论〞谬论以有力回击的是( )A.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新理论B.李四光在法国作的?现代繁华与碳?演讲C.国际成认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D.中国相继找到大庆、大港等一系列大油田【解析】中国发现大油田后,“中国贫油论〞不攻自破。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课“地质之光”李四光课时训练岳麓版选修

——列宁
请完成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李四光“辞官留学英国”的社会背景和向“权威”挑战的
主要事迹。
(2)在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列宁如何“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
,去寻找
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
(3)从上述两位杰出人物的经历与话语中 ,你能感受到他们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
马鸣风萧萧整理
马鸣风萧萧整理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9.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
10.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 新中国时期
1.冲破阻挠辗转回国 ,受命组建地质机构 …… 4.大型油田相继发现 ,打破中国“贫油国”论
5.地质力学得到证明 ,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科学贡献
()
①科学发展观 ②节能减排 ③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④没有想不到 ,只有做不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 ③④
马鸣风萧萧整理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
解析 :材料体现出李四光提醒我们要注意节能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耗尽资源 ,与我们今天所
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节能降耗是一致的
晚清时期 :1889—1911 年 …… 2.少年独闯武汉——考入武昌学堂 3.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 4.接受革命思想——成为同盟会会员 5.学习造船归国——赐予工科进士
民国时期 :1911 年以后 6.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 7.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大陆板块学说
解析 :大庆油田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的正确性
,故答案为 B 项。
高中历史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自我小测岳麓版选修4

高中历史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自我小测岳麓版选修4 1李四光加入中国同盟会是在( )A.日本留学期间B.英国留学期间C.北京大学任教期间D.武昌高等小学学习期间2李四光留学归来后,被清政府赐予“工科进士”,是由于他( )A.留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B.留学期间获得了自然科学学士学位C.学习的是工程技术学科D.在“游学毕业生考试”中成绩优等3李四光在自然科学领域最重大的贡献是( )A.地质力学理论 B.古代冰川学说C.为中国找到了石油 D.地震预报4(原创题)有关下图李四光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1936年李四光(左)在庚山场口考察冰川遗迹A.体现了李四光不畏艰辛和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B.在中国找到了存在第四纪冰川的证据C.对第四纪冰川的研究推动了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D.为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奠定了基础5李四光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时,国际地质和地理学界长期流行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他坚持从实际出发,到全国各地去考察,证实了华北和长江流域普遍存在第四纪冰川,这对地质学、地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上述事例说明( ) A.科学发明或创造往往需要许多人团结协作才能完成B.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需要一种执著精神C.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D.科学需要怀疑探索的精神,有怀疑才有进步6下列有关对李四光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B.我国地质力学的创建者C.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D.国际知名工程师和桥梁专家7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从一开始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勘探,相继找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大油田,震惊世界是在( )A.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B.20世纪60年代中期C.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D.20世纪60年代前期至70年代8(原创题)下图为中国发行的纪念李四光的邮票,李四光之所以受到纪念,这主要是因为( )李四光纪念邮票A.发现了第四纪冰川B.修筑了京张铁路C.为中国的地质事业及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D.是清政府最优等的“工科进士”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在中国第四纪有无冰川的问题上,李四光同志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坚持真理、独排众议,向国外的探险家和地质界人士李希霍芬、巴博尔、德日进、那林、安迪生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练习题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练习题四十三第1题【单选题】詹天佑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受政府派遣出国留学的成员。
在美国学习期间,他( )①目睹了铁路在近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②立志要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政治制度③感受到了中西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④发愤学习,立志报效祖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读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5世纪以前的中国在科技上是一直领先于西方的B、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古代中国发达的传统科技C、15世纪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促使近代科学崛起D、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异从根本上导致中西的易位【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通例一十六部为纲,六十类为目,各以类人……一览可知,免寻索也。
”按此体例编撰药物学著作的是( )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A、甲B、乙C、丙D、丁【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关于詹天佑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②曾经留学美国③曾经参加保路运动、组织保路同志会④曾经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艘铁壳轮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中,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了( )A、“人”字形路轨B、“井”字形路轨C、“十”字形路轨D、“八”字形路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临终前的詹天佑关注的事情主要包括①子女的健康成长②未修完的铁路③培养铁路人才④民主思想的传播A、①④B、②③C、①②D、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
这里的“晚霞”是指( )A、集大成的科技巨作涌现B、官方编纂的大型图书成就突出C、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D、古代小说蓬勃发展【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A、《齐民要术》B、《农书》C、《农政全书》D、《四洲志》【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刚刚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向外界表达她的获奖感言称: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高中历史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专项测试同步训练1009

高中历史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
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
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
”这主要表明了A.《时代》杂志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计算机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已十分普及2,1950年春回国,他受命组建_____________,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开始担任__________________。
1952年,新中国成立_________,他担任首任部长。
3,“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的是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进化论的提出C.相对论的提出 D.量子论的提出4,詹天佑和李四光的共同点不包括A.海外求学 B.参加同盟会C.增强民族自尊心 D.注重实践的科学态5,李四光从事科研,不依赖洋人,不迷信权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做出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杰出成就。
6,周恩来高度评价李四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年,他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受聘于_________,担任__________。
答案1, B2, 全国的地质机构地质科学研究勘探与教育事业“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地质部3, D4, B5, 第四纪冰川微体古生物地质力学6, 是一面旗帜是辛亥革命的老同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7, 1920 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练习题【含

②立志要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政治制度
③感受到了中西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④发愤学习,立志报效祖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孙中山勉励学生时代的李四光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句话的是( )
A、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
材料一:沿途民户亦繁,口外货车更源源不绝。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
一一詹天佑《修造京张全路办法》
材料二:詹公不是一个圣人,更不是一个超人,祗以其时政府用人不疑,环境配合的好,而又适连用得其人,负责者得运用其智慧与经验,发挥团队精神,为本国工程师争一口气。功成名立,造福国家,自非偶然.
C、学习地质构造理论,为祖国寻找石油
D、学习采矿技术,为祖国开发矿藏
【答案】:
【解析】:
“通例一十六部为纲,六十类为目,各以类人……一览可知,免寻索也。”按此体例编撰药物学著作的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答案】:
【解析】:
以下图片都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有关。其中体现了京张铁路在减缓坡度方面的独特设计的是
D、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缓慢发展
【答案】:
【解析】:
詹天佑虽然为中国的铁路事业,一生劳苦,呕心沥血,但终未实现其初建路网的梦想,以致抱恨终天。究其原因,根本在于( )
A、时间紧迫,身体不佳
B、帝国主义的刁难
C、政府的万般阻挠
D、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
【解析】:
关于《农政全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地质之光”李四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李四光在英国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后,毅然回国的主要原因是( )
A.其老师建议他到印度工作
B.英国政府不同意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工作
C.中国在地质科学方面急需人才
D.他认为中国人应该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祖国
解析:选D 专业科技人才在哪里都受到欢迎,故B项叙述与史实不符;应祖国之所需,正体现了李四光崇高的爱国心,他要用自己的才华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2.“他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
”李四光所创立的这一新兴学科不仅是对科学的杰出贡献,而且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下列各项相对无法恰当反映这一学科的应用价值的是( )
A.为成昆铁路选线B.建设大庆油田
C.寻找铀矿资源D.预测地质灾害
解析:选 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内容可判断这一新兴学科为地质力学,而A项是冰川理论的应用,故不选。
3.武昌起义后,李四光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他辞官前往英国求学;新中国成立时,正在欧洲讲学考察的李四光辗转回到祖国,后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从这些经历可以看出李四光( )
①在研究学问的同时也关注政治②始终把实现政治抱负放在首位③怀有满腔的报国热忱④发挥所学开拓新中国的地质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 从李四光的生平中看出,其始终把科学研究放在首位,排除②,答案为C。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根据李四光的“构造体系”理论,新中国( )
A.发现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痕迹
B.相继勘探到大庆、大港等油田
C.组织了全国的地质普查工作
D.攻克了地震预报的技术难题
解析:选B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根据李四光的理论及建议,地质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等油田。
5.下表关于科学家李四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国籍B.经历
C.成就D.评价
解析:选B 李四光于1971年去世,而改革开放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故B项错误。
6.李四光以其独创的理论,不仅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该理论是( )
A.冰川学理论B.古生物学理论
C.地质力学理论D.大陆漂移理论
解析:选C 在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指导下,我国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因此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0年李四光应留法勤工俭学同学会之邀前往巴黎。
在活动的间隙,他以小提琴独奏形式,谱写了《行路难》。
1999年北京大学举行纪念五四运动音乐会,正是以这首《行路难》作为序曲:“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李四光以小提琴独奏形式谱写的《行路难》是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鲜明地抒发了一代知识分子在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环境中挣扎求索、追求光明的人生历程。
你能简述一下李四光的求学经历吗?(6分)
(2)李四光的塑像和孔子、鲁迅等中华名人一起“落户”在中华世纪坛,供全国人民纪念,你能说说其理由吗?(6分)
解析:本题考查李四光为探求救国之路的留学历程和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就可。
答案:(1)14岁考入武昌高等小学,190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
1910年回国,第二年,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生考试”,被赐以“工科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
1913年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先学采矿,后改学地质,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回北大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终身的地质学研究事业。
(2)李四光自1920年从英国学成归国,毕生研究地质学。
他创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地质力学理论,运用这一理论,提出一整套寻找石油的理论与方法,使中国一举摘掉“贫油”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李四光还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
事业做出了贡献;他还运用这一理论,对地震预报工作展开了有效研究。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贫油。
”
材料二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
(1)材料二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前景的背景是什么?(4分)
(2)李四光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
(6分)
(3)填写下列表格,概括李四光的主要成就。
(4分)
解析:本题考查李四光对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第(1)问注意“1953年”这个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顾这个年代中国历史的特点就可回答。
第(2)问回答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3)问属于基础知识。
答案:(1)建国初期,石油严重短缺;国民经济恢复后开始工业化建设,使国家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
(2)依据: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
史实: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地质部门、勘探部门经过共同努力,相继找到了大庆、胜利、华北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3)①创立地质力学理论②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