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地质之光李四光参考教案

合集下载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课件岳麓版选修4201709060244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课件岳麓版选修4201709060244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三、甩掉贫油的帽子 1.担任地质部部长: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成立,李四光 担任部长。 2.1953年,李四光分析了中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 石油。毛泽东、周恩来支持了他的观点。 3.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我国相继找到了大庆、胜利、 大港、华北等大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同时也使李四光的 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二、对李四光的评价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 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 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 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 之光”。 材料二 “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 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 ——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 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1964年)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李四光打破了哪两个“洋神话”? 提示:①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推翻了外国人作出的“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②在 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地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推翻了 外国人的“中国贫油论”。 (2)据材料二探究,“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主要指什么?依 据“独创地质理论”还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 提示:①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②寻找铀矿资源、对地震的生 成和预测等。 (3)李四光的哪些精神值得当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 提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少年大志的精神, 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严谨治学的精神等。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求学生涯 1.少年时代:1889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农村,后入武昌高等小学堂学 习。 2.留学生涯 (1)留学日本:1904年,考入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 (2)留学英国:袁世凯上台后,辞去高官,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 矿、地质。 3.回国效力:1920年回国,先任教于北京大学,后任中央研究院地 质研究所所长等。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选修4学案:第五单元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选修4学案:第五单元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Word版含解析

第 21 课“地质之光”李四光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认识李四光留学回来,报效祖国的事迹。

掌握李四光在科学领域的主要成就,认识李四光为中认识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国地质学奠定,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理解李四光以优异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建立光芒楷模,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一、修业生涯1.少年时代:1889 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后入武昌高等小学堂学习。

2.留学生涯(1)留学日本: 1904 年考入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

(2)留学英国:袁世凯登台后,辞去高官,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后学习采矿、地质。

3.归国效劳:1920 年归国,先任教于北京大学,后担当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等。

[ 特别提示 ]辞掉高官,“再读十年书”,彰显了李四光对科学的执着,集中表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精神。

二、第四纪冰川1.发现第四纪冰川(1)发现: 1921 年,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邻近发现第四纪冰川古迹。

(2)意义: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随和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创办地质力学: 20 世纪 20 年月起,先后发布《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地质力学概论》等著作,创办地质力学。

三、丢掉贫油的帽子1.指导石油开采(1)背景:解放早期,石油严重欠缺。

(2)依照:地质力学。

(3)成就:从 20 世纪 50 年月后期至 60 年月,接踵找到大庆、成功、大港、华北等大油田。

(4)意义: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使地质力学理论获得有力的证明。

2.地位与评论(1)我国优异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首创人,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辟者和奠定者。

(2)周恩来高度评论李四光“是一面旌旗,是辛亥革命的老同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特别提示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以李四光为代表的一代科学家的优异贡献。

在李四光的身上,表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激烈的爱国心和自尊心、激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博览群书的人品特点。

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学案岳麓版选修4201704190271

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学案岳麓版选修4201704190271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求学生涯1.家庭出身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家庭。

2.小学时光幼年读私塾,14岁进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武昌高等小学堂学习。

3.出国留学(1)留学日本:1904年被选派到日本留学,学习造船。

期间他接受了革命思想,1905年加入革命团体同盟会。

(2)留学英国:袁世凯上台后,辞掉高官,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后学习采矿、地质。

4.回国效力1920年回国,受聘于北京大学,后又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等。

第四纪冰川1.刻苦、严谨的治学态度(1)李四光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不辞艰辛、呕心沥血。

(2)在第四纪冰川、微体古生物、地质力学等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

2.第四纪冰川的确立(1)发现:1921年,李四光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

(2)意义①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②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资源,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先后发表《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地质力学概论》等著作,创立了一种新的理论——地质力学。

甩掉贫油的帽子1.背景:解放初期,石油严重短缺。

2.理论依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

3.成就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相继找到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大油田。

4.意义(1)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满足了国家建设需要。

(2)使地质力学理论得到有力的证明。

地位评价1.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2.周恩来评价李四光“是一面旗帜,是辛亥革命的老同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李四光打破两个“洋神话”的贡献1.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李四光从事科学研究,不依赖洋人,不迷信权威,提出“让事实说话”,1921年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学案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学案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问题导学一、李四光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早在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国贫油论”。

多少年来,国际“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

”材料二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指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可以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

”(1)结合材料探究,布莱克威尔德与李四光的观点有何不同?(2)为印证自己的观点,李四光对我国石油探测作出了哪些贡献?(3)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二、对李四光的评价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材料二“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李四光打破了哪两个“洋神话”?(2)据材料二探究,“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主要指什么?依据“独创地质理论”还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3)李四光的哪些精神值得当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1.李四光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1)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主持了新中国的地质工作,组建和领导了地质机构。

(2)他否定了苏联专家关于中国缺油的论调,向党中央提出中国大陆有石油的主张。

在他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

(3)在中国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石油达到了自给。

中国石油的自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摆脱帝国主义的封锁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7年秋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课件: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21课

2017年秋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课件: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21课
的初稿。《冰期之庐山》总结了探求中国第四纪冰期、冰川的历史过程,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庐山山上、山下的冰川遗迹,划分了三个亚冰期和两 个间冰期,并与阿尔卑斯山的冰期作了试比。还用了一个章节与质疑者 进行讨论。1960年3月,他亲自在北京召开并主持了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 研究工作座谈会,成立了在国家科委领导下的“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工 作中心联络组”,李四光亲任组长。
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该理论是
A.古生物学理论 B.石油地质理论
C.冰川学理论
解析
D.大陆漂移理论

石油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冰川学理论对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主
要体现在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有关问题。大陆漂移说是德国气象 学家魏格纳在 20 世纪初提出的,李四光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中,提出的是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假说。
1.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以后,发表文章断
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
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从
理论和实践上批驳了这一“中国贫油论”的是
A.李时珍 B.李四光
C.詹天佑
D.毛泽东

1
2
3
4
5
答案
2.李四光以其独创的理论,不仅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还为中国的经
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
课标要求
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最新岳麓版选修4《“地质之光”李四光》教案.doc

最新岳麓版选修4《“地质之光”李四光》教案.doc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教学目标课标: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本课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李四光的求学经历,了解他在地质科学研究上的主要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建设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2)通过对李四光求学经历的了解,引导学生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3)通过了解李四光的杰出贡献,引导学生感受学习科学知识对建设国家的重要性,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的理解。

重点、难点:了解李四光的研究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是本课的重点,理解第四纪冰川及地质力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法教学过程:问题导入:汽车上放的黑色大包是什么?提示:是煤气包。

因为那时中国没有足够的石油,要靠煤气提供燃料。

然后继续提问导入新课:“那么,新中国的油田又是怎样被发现的呢?打开新中国石油资源之门的传奇人物,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被称为“地质之光”的李四光。

一、求学生涯1.求学的李四光:①出身: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苦家庭。

②求学经历A、14岁告别父母只身来到武昌就读张之洞创办的武昌高等小学堂学习。

B、1904年到日本留学。

留日期间,接受了革命思想,1905年加入同盟会,成为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勉励他“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C、武昌起义后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地质。

2.学成后的李四光A、1920年回国受聘于北京大学。

B、1928年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C、此后一直从事地质教学与研究,其间多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二、第四纪冰川-----李四光在地质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本目主要介绍了李四光在地质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是论证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和创立了地质力学。

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1、第四纪冰川在世界地质权威公认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情况下,李四光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用有利的证据证明了中国存在有第四纪冰川。

高中历史第5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学案岳麓版选修4

高中历史第5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学案岳麓版选修4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

2.认识李四光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1.了解李四光的研究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

(重点)2.理解第四纪冰川及地质力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难点)知识点一求学生涯1.家庭出身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家庭。

2.小学时光幼年读私塾,14岁进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武昌高等小学堂学习。

3.出国留学(1)留学日本:1904年被选派到日本留学,学习造船。

期间他接受了革命思想,1905年加入革命团体同盟会。

(2)留学英国:袁世凯上台后,辞掉高官,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后学习采矿、地质。

4.回国效力1920年回国,受聘于北京大学,后又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等。

知识点二第四纪冰川1.刻苦、严谨的治学态度(1)李四光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不辞艰辛、呕心沥血。

(2)在第四纪冰川、微体古生物、地质力学等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

2.第四纪冰川的确立(1)发现:1921年,李四光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

(2)意义①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②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资源,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先后发表《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地质力学概论》等著作,创立了一种新的理论——地质力学。

知识点三甩掉贫油的帽子1.背景:解放初期,石油严重短缺。

2.理论依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

3.成就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相继找到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大油田。

4.意义(1)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满足了国家建设需要。

(2)使地质力学理论得到有力的证明。

知识点四地位评价1.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2.周恩来评价李四光“是一面旗帜,是辛亥革命的老同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教学设计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教学设计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李四光先生在地质学领域的贡献。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内容,学情分析如下:高中生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地质学领域的了解相对有限,对李四光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在地质学领域的贡献认识不足。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4.作业布置要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教学设计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四光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在地质学领域的主要贡献,掌握其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
2.理解地质学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通过学习李四光先生的科研成果,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总结。
(五)案例分析
1.选取李四光先生在地质学领域的典型案例,如地震预测、油气勘探等。
2.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实地考察或实习
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地质实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地质学的实践意义。
2.学生撰写考察报告或实习心得,教师进行评价。
(七)总结与反思
2.提问互动: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说过李四光先生吗?他是一位在地质学领域有着重要贡献的科学家。谁能来说说看,地质学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3.引入背景:简要介绍李四光先生的生平事迹,强调他在地质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的科研精神对我们学习的启示。
4.设定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习李四光先生的事迹和地质学知识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
【课标要求】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四光的求学经历;
2、了解对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3、了解对新中国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本课学习,使学生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李四光求学经历的了解,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2、通过学习李四光对地质学的研究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3、通过了解李四光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的理想,使学生理解学习科学知识对建设国家的重要性,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解。

【教学重点】:李四光的研究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
【教学难点】:第四纪冰川及地质力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的建设也是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一批具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科学家打下了基础,李四光就是这些科学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一、人生经历
(一)晚清时期:1889—1911年
1、出身贫寒家庭,幼年就读私塾
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

李四光的祖父是蒙古族人,叫库里。

父亲李卓侯,改为汉族。

2、少年独闯武汉,考入武昌学堂
3、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
4、接受革命思想,成同盟会会员
5、学习造船归国,赐与工科进士
(二)民国时期:1911年之后
1、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
2、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
3、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
4、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1920)
5、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1928)——科学贡献
(1)研究冰川打破洋神话,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意义:教材P101)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的谬论。

为了证明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先后考察了太行的东麓、大同盆地、扬子江流域,几上庐山,发现牯岭西谷的一块巨石矗立在另一块巨石之上,并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坚定地认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

涉足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发现了比较典型的冰蚀地形和冰川堆积泥砾剖面……1936年,李四光在黄山找到了冰磨条痕,发表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至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之谬论不攻自破。

(2)创立新理论“地质力学”,研究我国地质结构
李四光在科学史上的贡献,莫过于创立了地质力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

他著有《地质力学概念》一书,认为地壳运动中发生岩石变形是由于地应力作用的结果。

1947年7月,他代表中国出席第国际地质大会,第一次应用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作了题为《新华夏海之起源》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此,地质力学这一由中国人创立的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

(3)古生物学创立蜓科化石鉴定标准
(三)新中国时期:
1、冲破阻挠辗转回国,受命组建地质机构
2、新中国成立地质部,欣然担任首任部长
3、根据研究接受重托,中国东部普查石油
4、大型油田相继发现,打破中国“贫油国”论
5、地质力学得到证明,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四)病逝:1971年4月29日逝世于北京。

二、评价李四光
(一)贡献
1、冰川学: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
2、地质力学:
(1)石油勘探——勘测到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大油田,摘掉贫油帽子提供能源保障(2)铀矿资源——发展核能事业
(3)地震预测——地质灾害测防
3、古生物学:创立蜓科化石鉴定标准
(二)学术地位: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杰出的地质学家,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三)人格魅力: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从事科学研究,不依赖洋人,不迷信权威,身上凝聚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文中题目参考答案】
阅读与思考
提示:体现了他为社会主义建设忘我工作的精神,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必须要放弃个人享受,要把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作为自己的动力。

自我测评
提示:李四光发现的第四纪冰川,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资源,对工农业生产,都有重要意义。

李四光应用地质力学理论,在中国大陆成功找到了石油,使中国甩掉了
贫油的帽子,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保证。

【每课一练】
材料解析题
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请回答:
(1)李四光打破了哪两个“洋神话”?
他推翻了外国人作出的“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在他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地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推翻了外国人的“中国贫油论”。

(2)李四光的哪些精神值得当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少年大志的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严谨治学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