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教学设计
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时拔尖32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课件新版沪科版

同意他的说法吗?请结合统计图说明你的理由.
−.
【解】不同意他的说法.理由:因为
>1,
.
.−
<1,所以2022年的增长率大于2023年的增长率.
所以小明的说法不对.
1
2
3
=15;第4个月增长的“优秀”人数为500×(17%-13%)
=20,
1
2
3
所以第2个月增长的“优秀”人数最多,故B选项正
确,不符合题意;
C. 由折线统计图可知,从第1个月到第4个月,测试
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在总人数中的占比逐渐增长,故
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第4个月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达到
沪科版 七年级上
课时拔尖32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
信息
1. 某校连续四个月开展了学科知识模拟测试,并将测试成绩
整理,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四次参加模拟测试的学
生人数不变),则下列四个结论不正确的是(
1
2
3
)
A. 共有500名学生参加模拟测试
B. 第2个月增长的“优秀”人数最多
C. 从第1个月到第4个月,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
因为13>12>11,
所以80~90分这一组人数最多的班是甲班.
1
2
3
3.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保有量快速提升,充
电基础设施布局也日渐完善.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
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 041万辆.如图是2019~2023年我
国公共充电桩数量情况统计图和2023年全国部分省公
共充电桩数量统计图.
在总人数中的占比逐渐增长
读统计图表教学设计共5篇(用统计图表展示数据教案)

读统计图表教学设计共5篇(用统计图表展示数据教案)下面是我收集的读统计图表教学设计共5篇(用统计图表展示数据教案),供大家品鉴。
读统计图表教学设计共1小学二年级数学《读统计图表》教案模板四篇这一课展现的两幅统计图是教材第一次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接触过简易统计图,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读简单的统计表,认识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二年级下册数学《读统计图表》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二年级数学《读统计图表》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能读懂统计图表,并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并让学生不断地收获成功的喜悦。
2、让学生体会统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渗透健康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合理睡眠的好习惯。
3、通过小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统计图教学难点:在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奥运会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少儿频道要举行一次儿童体育比赛,可是应该赛什么呢?这可把董浩叔叔难住了!我们一起帮帮他好吗? (2)出示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学生观察。
二、探索新知1、导入:出示统计图,你们认识它吗? 这个统计图会说话,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数学信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统计图表。
(板书课题)2、读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
①请看大屏幕,从图上你能知道或调查的是什么内容吗?你从哪知道的? ②最喜欢是什么意思? 调查项目每人只能选一个最喜欢的③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同桌说一说。
④学生汇报。
⑴踢毽子、踢球、游泳、跳绳,这些词表示体育项目的名称。
⑵0、1、2??16,这些数表示具体“人数”,人是单位名称。
⑶每行都有16个格子,1格代表1个人,1格代表一个单位。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5.2.2利用统计图表获得信息(共21张PPT)

4、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体之间的百分比关系的
是( C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统计表
知识回顾:
1、在扇形统计图中,有一个扇形表示的部分
与总体的百分比是37.5%,则此扇形的圆
心角是( A )
A、135º B、120º C、37.5º D、125º
2、全班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小组,音乐小组的
对女排在世界杯的表现满意度统计图
非常满意 满意
有一点满意 不满意
10% 1%
40% 50%
(3)从统计图得到的结论:人们对女排的看法比较好. 因为满意率达90%以上,不满意率仅为1%.
课堂小结
1、统计表可以清楚地将数据分门别类地列 出来,当数据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时,可以 通过增加子栏目继续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
④图中的横线表示什么?(体温正常) ⑤从图中看,小明的病情是恶化还是好转? (好转)
练习巩固:
1、某互联网站对用户访问次数进行统计,得到 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单位:百万)
6 5 4 3 2 1 0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第一季度 第一季度 第一季度 第一季度
从图中可知:就第一季度而言, 2020 年的用户访问量 最大, 2018 年的用户访问量最小,第一季度用户访问 量超出3百万次的年份有 2017、2019、2020。
1-(赞同票出现的频率+反对票出现的频率)
练习巩固:
4、在2003年第九届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再次 登上了世界冠军领奖台,某调查队为了了解人们对 女排的看法,对4000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意见 非常满意 满意 有一点满意 不满意
人数 2000 1600
2023-2024学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图表的基本知识和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将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丰富的实例,通过这些实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图表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但是,他们对图表中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不够强。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分析图表中的数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分析图表中的数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表和数据,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2.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图表中的数据,并提出问题:“我们从图表中能获取哪些信息?”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图表中的数据。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这些练习题旨在巩固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学设计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四节“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是学生在学习了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之后,进一步学会如何通过图表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三种常见的统计图表,以及如何从这些图表中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接触过一些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等。
同时,他们对条形图、折线图等常见的统计图表也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如何从这些图表中深入地获取和分析信息,仍是他们的一个学习难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从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图表中寻找答案。
同时,运用“案例教学”方法,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深入了解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此外,还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分享,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统计图表素材,如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等。
2.准备与图表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
3.准备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学校的成绩统计图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从这些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我们有什么用?2.呈现(15分钟)讲解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的特点,以及如何从这些图表中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
《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3.5里程表(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初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应用有关加减法的知识,继续解决“里程表”中所隐含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读图的能力,与上节课不同的是“里程表的起点不是零”。
主情境呈现了淘气的叔叔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的汽车里程表读数,表格中的数据表示的是这辆汽车每天收车时行驶过的总里程数,既包括当天行驶的里程,也包括以前行驶的里程。
虽然数量关系很简单,但是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很少遇到这样的事情,缺少这方面的经验,所以读懂“里程表”中每个数据的实际意义(尤其是非零起点),依然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科书在编排上仍然突出了用画直观图的方法来理解题意。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的数学价值,通过合作探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好奇心,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看懂里程表,并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能看懂里程表中的信息含义,能根据含义画出线段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开花。
(2)洛阳到保定有多少千米?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火车里程表的秘密,关于里程表,还有哪些有趣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探究。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通过课前谈话引入新课,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板书课题:里程表(二)的密切联系。
探究新知任务一:观察里程表,获取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PPT课件 (公开课获奖)2022年沪科版 (1)

课堂练习
根据下表数据绘制的两由此来看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某股票的价格变化情况。
年份
1997
股票最高价格/元 20
1998 21
1999 23
2000 27
40
30 20
· ·· ·
10
0 1997 1998 1999 2000
30
28
26
·
24
22
·
20
··
18 1997 1998 1999 2000
问题2 A市晚报刊出了下列统计图作发行宣传 (1) 从图中你得到了怎样的信息,你同意晚报的宣传吗?
发行量/万份 29 28 2报 早报
A市2003年报纸发行量统计
报纸
快报 时报
晚报的发行量在本 地遥遥领先,订晚报 是您的最佳选择
(2)根据图中报纸的发行量,A市时报刊出了另一幅统计图:
•试一试 填一填
•M
•E
•F
•O
•E
•A
•O
•B
•N
•记作:•M__N_⊥__E__F__, 垂足为•_O__.
•或者MN⊥EF于 O
•记作:•A_B_⊥__O__,垂足为_•_O__. E •或者AB⊥OE于O
•你能举出生活中直线互相垂直的例子吗?
•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情形很常 见,说出图中的一些互相垂直的线条.
•A
B
•
C
D
•P
•A
•O •B
2、问题:如何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
•E
•E
•E •注意:画线段(或射线)的 垂线时,有时要将线段延 长(或将射线反向延长)后 再画垂线.
•3.如图 ,已知AB. CD相交于O, OE⊥CD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北师大)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学生在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已掌握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的画法,并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实际含义;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知识与能力目标】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的实际含义;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经历数据的获取,并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相互间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所获,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教学难点】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求出或估计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预习。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内容:为了检查面包的质量是否达标,随机抽取了同种规格的面包10个,这10个面包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1)这10个面包质量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多少?(2)估计这10个面包的平均质量,再具体算一算,看看你的估计水平如何。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内容1:试一试:某次射击比赛,甲队员的成绩如下:(1)根据统计图,确定10次射击成绩的众数、中位数,说说你的做法,与同伴交流。
(2)先估计这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再具体算一算,看看你的估计水平如何。
内容2:议一议:甲、乙、丙三支青年排球队各有12名队员,三队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图:(1)观察三幅图,你能从图中分别看出三支球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吗?中位数呢? (2)根据图表,你能大致估计出三支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哪个大、哪个小吗?你是怎么估计的?与同伴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中第四节课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本章要求学生学会读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因此本节课重点是正确解读有统计图表,从统计图表中获取准确,必要的准确的信息。
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转化,建模。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读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读统计图;
(2)分析数据;
(3)获取有用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对统计图更感兴趣,激发学生努力学好数学的劲头。
【教学重点】
正确解读有统计图表,从统计图表中获取准确,必要的准确的信息。
【教学难点】
对误导统计图的分析,判断与识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上面的图形数据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二、新课学习
问题1:
活动1:大屏幕分别展示图1,图2,图3。
让学生读图,并让学生阐述从图中获取的信息,其他同学给予补充。
活动2: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
例题1展示:某机床厂2019年4个季度生产机床情况如下:
1)第__季度产量最高,它比第一季度多产___台。
,
2)全年平均每季度产___ 台。
学生思考,大家分享其智慧。
大家很聪明,不知见识可多,接下来看图片,你知道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现象吗?
解释赤潮现象。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内水体变色现象。
其危害鱼类,污染海洋环境。
)
例题2展示: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19年这些海域共发生赤潮多少次?
(2)哪个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最少?哪个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最多?你认为哪些海域的环境需要重点治理?
学生思考,大家分享其智慧。
老师板书过程。
练习1:练习1:贵阳市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多民族城市,总人口为370万,下图是该市的人口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该市少数民族总人口是多少?
2)该市总人口中苗族占的百分百是多少?
学生自主解决。
一生上前板演,之后其他同学点评。
活动3:课本问题2观察图形。
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晚报和时报刊出的两幅统计图,你有何感受?该市几家报纸发行量的差别大吗?
(2)为什么两幅统计图表示的数据相同,却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在作图方面,你有什么建议要给大家说?
总结:1.不规范的统计图会导致直观差异,容易给人误导。
绘制图形要注意规范性。
2.不规范的条形统计图:a.统计图中的数据不是从0开始,b.单位长度不统一。
三、结论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四、课堂练习
1.根据下表数据绘制的两由此来看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某股票的价格变化情况。
哪一幅图显示的增长幅度可能给人以误导?造成误导的原因是什么?
2.某年级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本次夏令营分为甲、乙、丙三组进行活动. 下面两幅统
计图反映了学生报
况,请你根据图中
的信息回答下列问
题:
(1)该年级报名参加甲组的人数多少人?丙组的人数为多少人?
(2)根据实际情况,需从甲组抽调部分同学到丙组,使丙组人数是甲组人数的3倍,应从甲
组抽调多少名学生到丙组?
五、作业布置
题5.4 第1,3题。
六、板书设计
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1、概念分析
2、例题讲解
3、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