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吸痰方法在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比较及护理初探
二种不同吸痰方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分析

异( P>0 0 ) 均 以革 兰 阴性 菌为主 , .5 , 主 要为鲍 曼不 动杆 菌、 铜绿假 单胞 菌 , 两组 的苹兰 阳性 菌 以金 黄 色葡萄球 菌为 主。
结 论 : 闭 式吸 痰 的 应 用 可 以 减 少 呼吸 机 密 相 关 性 肺 炎 的 发 生及 呼 吸 重 症 监 护 室 的 入 住 时 间 , 对 呼吸 机 相 关性 肺 炎 的病 原 但
白 捌 徽 盖
董 组囊 誊- 5 i叠 l 2. ) _ 3≯ 。 0 8 7 ( 5 誊 对照 曩j 3 _ l 13 t 誊 纽 董 5 。一 j 5 萎 . 。 ~ 蠢一一 毒 。 生 。 . .
实验组下 呼吸道分泌物培养 : 获得 共 菌株 6 8株 , 照组下 呼 吸道分 泌物 培养 对 结果共获 得 菌株 1 1 。两组 均 以革 兰 2 株 阴性 菌多见 , 中前三位均 以鲍 曼不动杆 其 菌、 铜绿假单 胞菌 、 嗜麦 芽假 单胞 菌。两 组病菌分布无统计学意 义。见表 3 。
体分布无明显的影响 。
1. 2 , 0 0 ) 见表 2 24 6 P< .5 。 。
气道完 全 隔离 , 时应 完 全 可见 黑 色标 此
记 。⑤ 用 灭 菌 治 疗 碗 盛 生 理 盐 水 冲 洗 吸
i 表 蔫 穰组孵 执撩蒉矬脯爨 发生零 的比较
痰管 , 清洁吸痰管时患者通 路阀必须 位于 关 闭位置 , 确保吸痰管与患者气道 完全隔
结
果
规 开 放 式 吸 痰 , 察 患 者发 生 呼吸 机 相 关 观
性 肺 炎 的 发 生 率 、 吸机 相 关性 肺 炎 的 病 呼
两组平均入住 RC I U时 问 : 验组在 实 人住 RC I U的时 间上 明显低于对照组 . 两 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 = 一1. 2 . t 24 6
不同体位吸痰法用于小儿喘憋性肺炎效果评价

不同体位吸痰法用于小儿喘憋性肺炎效果评价
林玉琴;戴丹萍;应敏超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16(0)15
【摘要】小儿喘憋性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是婴幼儿常见急症,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憋及肺部明显喘鸣音等。
喘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小气道,因此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小气道梗阻是关键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院采用斜坡俯卧位配合拍背下行吸痰,并与常规体位下吸痰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总页数】1页(P18)
【作者】林玉琴;戴丹萍;应敏超
【作者单位】317500 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317500 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317500 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张红霞
2.深部吸痰法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J], 刘艳华
3.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J], 夏俪衔
4.压缩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效果评价 [J], 徐焕婷
5.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张红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雾化吸入、拍背吸痰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雾化吸入、拍背吸痰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摘要】雾化吸入后进行拍背吸痰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重要辅助疗法,其操作简单,方便可靠。
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
通过雾化吸入,起到稀释痰液、抗炎的作用,而且用药量少,减少全身用药的机会,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本文1100例患儿通过正确有效的雾化吸入和拍背吸痰未发生痰堵、呼吸困难、肺不张及感染等症状,使病程缩短5~7天。
【关键词】雾化吸入拍背吸烟护理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1]。
其主要病理变化以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浸润为主。
其治疗采用综合措施,积极控制炎症,改善肺的通气功能。
雾化吸入加拍背吸痰是通畅呼吸道最简单、实用而且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疗效显著,吸入药物除了对呼吸道局部产生作用外,还可以通过肺组织吸收而产生全身性疗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2010年1月~12月收治了1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年龄1个月~3岁,均以发热、咳嗽、咳痰而以支气管肺炎收住院治疗,将1100例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400例,治疗组700例。
1.2 治疗方法一年来,我科在治疗支气管肺炎时采用常规的抗感染、镇咳祛痰、平喘、退热等治疗,以口服、静脉给药为主,疗效不明显,疗程较长,本治疗组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超声雾化加拍背吸痰,每天1~2次,药物选用地塞米松2mg~4mg、氨溴索7.5mg~15mg、利巴韦林0.05mg~0.1mg以生理盐水10ml~20ml稀释,雾化吸入时间10分钟~20分钟不等,雾化吸入时间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而定,雾化吸入前1小时不喂食,雾化吸入后5min~10min给予拍背吸痰,因为此时痰液已稀释易于吸出。
2 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的护理2.1拍背手法的选择根据患儿的年龄适当的拍背方法,婴幼儿拍背时应五指并拢,轻握形成半球状,轻轻拍击,用力要均匀,不可过猛,拍击时以呈鼓音为宜。
气管内吸痰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气管内吸痰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气管内吸痰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将其中接受传统口或鼻吸痰+一般护理的44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将接受气管内吸痰+针对性护理的44例患者纳入到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患儿吸痰护理后的呼吸频率、心率相对于实验组患儿明显更高,对照组患儿吸痰护理后的血氧饱和度与实验组相比更低,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小儿肺炎的护理中应用气管内吸痰结核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同时该方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气管内吸痰;护理小儿肺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小儿疾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属于春季流行性疾病的一种[1]。
临床数据统计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三岁儿童居多,其临床表现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呕吐,呼吸急促等等,其病情发展迅速,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急性心衰等并发症,使患儿出现生命危险[2]。
目前临床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减少患病期间并发症的发生[3]。
据有关文献记载,对患儿进行气管内吸痰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关键,鉴于此,本次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88例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病例全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利用入院先后顺序将8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4例。
对照组患儿的男女比例为27:17,年龄范围在5个月至3岁,年龄平均值(1.67±0.34)岁;实验组患儿的男女比例为23:21,年龄范围在4个月至3岁,年龄平均值(1.73±0.42)岁。
两种吸痰方法在清理小儿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效果

两种吸痰方法在清理小儿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有效、小儿易于接受、能减少吸痰相关副作用的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方法。
方法将110 例确诊为小儿支气管肺炎,年龄在1 月~3 岁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鼻腔冲洗配合经口腔吸痰法)和对照组(传统经口鼻腔吸痰法)各55 例,两组其他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患儿在吸痰过程中所需时间,吸痰相关副作用,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和住院天数。
结果实验组吸痰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吸痰相关副作用(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呕吐、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阵发性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痰鸣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比较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鼻腔冲洗配合经口腔吸痰法效果更佳,吸痰相关副作用发生率更低,患儿易于接受,优于传统经口鼻腔吸痰法。
【关键词】小儿肺炎;吸痰;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1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3-382-02本文针对两种吸痰方法在清理小儿肺炎呼吸道分泌物的相关副作用和效果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最佳的婴幼儿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方法。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 年10 月~2015 年1 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病区住院治疗,年龄在1 月~3 岁,诊断为支气管肺炎[1] 的患儿110 例,以住院顺序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 例。
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肺部闻及湿罗音、痰鸣音或喘鸣音,伴鼻塞,流涕。
.1.1.2 方法 110 例患儿均采用包括:抗感染,镇静,止咳,祛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三联雾化加高渗盐水雾化后辅以叩背再吸痰。
.实验组:首先吸口腔,再吸咽喉部痰液,用不带负压的吸痰管刺激患儿咽喉部,引起患儿咳嗽,将痰液咳至咽喉部,再吸痰[2]。
然后再配合鼻腔冲洗。
鼻腔冲洗方法:将玻璃接头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好,根据患儿年龄,将负压调至50-150mmHg。
两种吸痰方法在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比较及护理

两种吸痰方法在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比较及护理作者:胡金萍宗素莲张力群赵永红【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吸痰方法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以寻找一种更有效的小儿吸痰方法。
方法:将80例小儿喘憋性肺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吸痰法,治疗组40例采用深部吸痰法,观察两组吸痰法的总有效率,比较两种吸痰方法的效果。
结果:对照组吸痰有效25例,无效15例;治疗组有效38例,无效2例,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深部吸痰方法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方法。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病毒感染;治疗效果小儿喘憋性肺炎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是婴幼儿常见急症,常见于2岁以内尤以2~6月婴儿多见。
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憋及肺部明显喘鸣音等。
喘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呼吸道的分泌物阻塞小气道所致,因此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小气道梗阻是关键问题,如何更有效的吸痰在治疗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解放军251医院2005.3~2006.12月收治小儿喘憋性肺炎80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其中40例采用鼻导管深部吸痰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0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组为治疗组(深部吸痰组)和对照组(常规吸痰组)各40例,治疗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5~19个月。
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20个月。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及咳嗽喘憋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
1.2 操作方法治疗组采用深部吸痰法,2人操作,护士A站在患者左侧,摆好体位,平卧位,颈肩部垫一软枕,用一只手按住头部,使患者头后仰,颈部伸直;护士B站在患儿右侧,经鼻腔插入吸痰管,当插至咽喉部时,护士A用另一只手轻轻挤压胸骨上窝气管,当患儿出现呛咳时,护士B快速插入吸痰管至气管内,吸尽气道内分泌物。
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即用吸痰管经口鼻吸尽呼吸道分泌物。
2组患儿吸痰前后均检测血氧饱和度。
雾化吸入与振动式排痰后吸痰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

雾化吸入与振动式排痰后吸痰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雾化吸入与振动式排痰后吸痰治疗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广泛。
本文将围绕这一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希望能为广大幼儿工作者及家长提供参考。
一、雾化吸入治疗的原理及优势1.药物直达病灶,局部浓度高,疗效显著。
2.药物吸收快,起效迅速。
3.操作简便,易于婴幼儿接受。
二、振动式排痰后吸痰治疗的原理及优势1.促进痰液排出,减轻呼吸道阻塞。
2.减少药物用量,降低药物副作用。
3.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三、雾化吸入与振动式排痰后吸痰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1.病例选择选取2019年至2021年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3个月至3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且排除其他严重疾病。
2.治疗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止咳、平喘等。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与振动式排痰后吸痰治疗。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包括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4.结果分析(1)症状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住院时间: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四、结论雾化吸入与振动式排痰后吸痰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该治疗方式操作简便,易于婴幼儿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五、建议1.加强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预防工作,提高家长对该病的认识。
2.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两种吸痰方法在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比较及护理

治 疗 组采 用 深 部 吸痰 法 , 操 作 , 2人
憋性肺 炎 8 , 0例 均符合 《 实用儿 科学 》 诊断标 准Ⅲ , 中 其
4 0例采用鼻 导管深部吸痰 取得 良好效果 , 现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护士 A 站在患 者左 侧 , 摆好 体 位 , 平卧 位 , 肩部 垫 一 颈 软枕 , 一 只手按住 头部 , 用 使患 者头 后仰 , 颈部 伸直 ; 护 士B 在 患 儿 右 侧 , 鼻 腔 插 入 吸痰 管 , 站 经 当插 至 咽 喉
2 平 国兴 , 黄建凯 , 丘德赞 , 重型臀 肌挛缩症 的诊 断及手 术 等. 治疗E] 中华骨科杂志,0 3 2 ()4 84 2 J. 2 0 ,3 7 :1—2 3 贺西京 , 李浩鹏 , 王栋 , 臀肌 挛缩症的分级 与 治疗E] 中 等. J.
华 骨 科 杂 志 ,0 3 2 () 9—9 2 0 ,3 2 : 6 9
4 冯宗权, 曾湘 穗 , 庆光 , . 肌 挛 缩 症 并 骨 盆 倾 斜 的 病 因 林 等 臀
分析及 疗效观 察E] 中华骨科 杂志 。0 0 2 (1 :4 —5 J. 20 ,0 1) 6 96 1 5 杨根 兴. 臀肌挛缩伴骨盆倾斜症 1 O例报告 E] 中国矫 形 外 J.
科 杂 志 , 9 5, ( ) 2 1 9 2 1 :4
例 , 疗组男 1 治 6例 , 2 女 4例 ; 年龄 5 9个 月 。对 照 ~1 组男 2 0例 , 2 女 0例 ; 龄 6 2 年 ~ O个 月 。两 组 患 儿 性 别 、 龄 、 程 及 咳 嗽 喘 憋 情 况 具 有 可 比性 ( 年 病 P>
0 0 ) .5 。
多见 。临床表现 为咳嗽 、 喘憋及 肺部 明显 喘鸣音等 。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吸痰方法在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比较及护理初探
发表时间:2017-09-29T09:24:49.8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3期作者:陈华云
[导读] 对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行深部吸痰治疗,不仅能够获取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 434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行不同吸痰方法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吸痰组和深部吸痰组,各42例。
所有患者均行护理干预,常规组行传统吸痰治疗,深部吸痰组行深部吸痰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SpO2检测结果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护理前的SpO2检测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深部吸痰组的SpO2检测结果显著优于常规组,深部吸痰组的治疗有效率40例(95.24%)显著高于常规组28例(66.6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行深部吸痰治疗,不仅能够获取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加之护理干预,还能够加快患儿的病情恢复。
关键词:深部吸痰法;常规吸痰法;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
小儿喘憋性肺炎主要是由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炎性疾病,通常发生于2岁以下的患儿人群中,特别是2~6个月的婴儿较为常见。
经临床研究,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引发原因十分复杂,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喘憋、咳嗽以及肺鸣音明显等症状,因此,临床上对于喘憋性肺炎疾病的治疗关键是以解除小气道梗阻、清除呼吸道分泌为主[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吸痰组和深部吸痰组,各42例。
其中,深部吸痰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为4~18个月,平均年龄(4.52±2.15)个月;常规吸痰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为4.5~18.5个月,平均年龄(4.78±2.34)个月。
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常规组行传统吸痰治疗。
深部吸痰组行深部吸痰治疗。
深部吸痰的治疗方法由两名医护人员同时开展操作,一名护理人员站在患儿左侧,确保患儿呈现侧卧或者头部偏向一侧的体位,并于患儿肩部和颈部两侧放一软枕,一只手按压患儿头部,便于固定患儿头部不动;另一名护理人员站在患儿右侧,插入吸痰管,当吸痰管达到患儿咽喉部位时,站在左侧的医护人员需要用手挤压气管,当患儿出现呛咳症状时,则需要站在右侧医护人员及时插管,将气道内的分泌物吸除干净。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SpO2检测结果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21.0软件包予以分析和整理,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SpO2检测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SpO2检测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深部吸痰组的SpO2检测结果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深部吸痰组的治疗有效率40例(95.24%)显著高于常规组28例(66.67%),卡方值=11.118,P值=0.001。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喘憋性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小儿下呼吸道疾病,通常发生<2岁的患儿人群中,其主要是由于鼻病毒或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
由于患儿在患病的过程中,其病变可能侵犯患儿毛细支气管,增加水肿炎性分泌物,导致其黏膜充血、气道狭窄以及平滑肌痉挛等症状,甚至将会导致患儿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最终造成死亡[2]。
目前,临床上对于喘憋性肺炎的治疗方法,通常采取解除平滑肌痉挛、镇静、抑制炎性反应以及吸氧等治疗手段[3]。
大量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护理后深部吸痰组的SpO2检测结果显著优于常规组,深部吸痰组的治疗有效率40例(95.24%)显著高于常规组28例(66.6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喘憋性肺炎患儿行深部吸痰治疗,能够达到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利于患儿的病情恢复。
除此之外,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加之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内容如下所示:①入院第1d。
当患儿入院接受治疗后,医护人员需要详细向患儿以及患儿家属介绍周围环境和科室情况,使得患儿能够充分周围设施和环境,利于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同时,便于后续护理干预的顺利开展;②入院第2~3d。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并详细向患儿家属进行有关喘憋性肺炎疾病的相关常识和注意事项,使得患儿家属能够充分认识到喘憋性肺炎的发生机制,告知患儿在发病前可能会出现哭闹、焦虑以及急躁等行为,发病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情绪[4]。
此时,医护人员需要积极以患儿为中心,尽量满足患儿所提出的合理要求,并针对患儿的不良心理情绪和患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得患儿能够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利于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5]。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行深部吸痰治疗,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同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利于患儿的预后康复,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常素芳. 两种湿化液在小儿肺炎机械通气吸痰中的效果比较[J]. 中国实用医刊,2016,43(6):106-107.
[2]张海燕,迟春梅. 气管内吸痰及中医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2016,14(12):28-30.
[3]黄颖. 沐舒坦雾化吸入前吸痰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护理[J]. 海峡药学,2015,27(10):189-190.
[4]黄明静. 62例小儿肺炎患者实施气管内吸痰护理的有效性评价[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3):156-157.
[5]杨淑梅,关淑芬,吴杨,等. 两种吸痰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5):3398-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