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乙炔的性质(一)..
乙炔

在标态下,密度为1.16g/L, 比空气略轻,微溶于水,易溶于有 机溶剂。
三、乙炔的结构
乙烯燃烧有黑烟
乙炔燃烧有大量黑烟 含碳量:乙炔
乙烯
(C2H4)
乙炔的分子式可能为 C2H2
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乙炔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乙炔的结构式可能为 乙炔中含 不饱和键
HCCH
名称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乙烯 C2H4
乙炔 C2H2
H C C H
H H
H-C=C-H
CH2=CH2 平面型分子
H—C≡C—H
CH≡CH 直线型分子
空间构型
碳碳叁键的结构特点
键型
键长
C C C C C C
1.54×10-10 m
1.33×10-10 m
1.20×10-10 m
5、注意:
(1)用分液漏斗代替简易装
置中的长颈漏斗控制流量;
(2)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减缓反应速率;
(3)因电石中含有 CaS、Ca3P2等,也会与水 反应,产生H2S、PH3等气体,所以所制乙炔气 体会有难闻的臭味; (4)如何去除乙炔的臭味呢?请选择合适的装 置和试剂。
NaOH溶液
二、乙炔的物理性质
现 象
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能在空气中燃烧,火焰 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溴水褪色
2、加成反应
H-C≡C-H + Br-Br →
1, 2—二溴乙烯
+ Br-Br → 1, 1, 2, 2—四溴乙烷
两步合并: H-C≡C-H + 2 Br-Br →
实验02乙炔的化学性质

【同步实验课】乙炔的化学性质【实验目的】掌握乙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实验原理】电石和水反应,可以生成乙炔。
CaC2+2H2O→Ca(OH)2+HC≡CH↑【实验试剂】水、电石【实验仪器】铁架台、圆底烧瓶、双孔橡胶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胶皮管、水槽、烧杯、集气瓶、毛玻璃片、镊子【实验一】实验室制取乙炔实验操作图解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一:制取装置的准备。
首先将圆底烧瓶安装到铁架台上,调节好铁架台的高度,使圆底烧瓶靠在木盒上,取一根直角导管,用清水润湿将其塞入橡胶管的一端,取另一根直角导管,用清水润湿将其塞入橡胶管的另一端,这样导气管就组装好了,将导管插入双孔橡胶塞中,将分液漏斗,插入双孔橡胶塞中,这样制取装置就准备好了。
步骤二:首先用镊子夹取少量块状电石,放入气密性良好的制取装置中,拿取装有分液漏斗和玻璃导管的橡胶塞,将圆底烧瓶固定到铁架固定烧瓶组装导气管组装制取装置1.关闭活塞2.将水加入分液漏斗实验现象1.块状电石逐渐变成糊状,并有大量气泡产生;2.通过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水位逐渐下降,最终瓶内充满无色气体。
电石和水反应,可以生成乙炔。
CaC2+2H2O→Ca(OH)2+HC≡CH↑实验室中可以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
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台上,将圆底烧瓶固定到铁架台上,顺时针旋紧螺母,并关闭活塞,打开分液漏斗的瓶盖,将水倒入分液漏斗中,取1个集气瓶,将它盛满水,盖上毛玻璃片,倒立在水槽中,将玻璃导管一头放在水槽里,打开分液漏斗瓶盖,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逐滴加入水,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将玻璃导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时,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
3.倒立在水槽中4.导管伸入水槽5.烧瓶中有气体生成6.导气管伸入集气瓶7.毛玻璃盖好瓶口8.乙炔为无色气体【实验二】乙炔的性质实验操作图解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按右图连接好装置。
电石和乙炔发生器的使用安全要求(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电石和乙炔发生器的使用安全要求(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电石和乙炔发生器的使用安全要求(新版)一、电石的使用安全要求(一)电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毒性电石是碳化钙的俗称,是钙与碳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aC2。
从外表上看,它是坚硬的块状物体,断面呈现深灰色或棕色,电石的制造是将焦炭和氧化钙放在电炉中熔炼,其反应式为:将溶液注入钢锭模中,并在模中凝固,再按所需大小进行粉碎,然后装入电石桶。
一般电石块的大小为2~80mm,小于2mm的电石很少使用。
工业用电石平均含有70%的CaC2,杂质CaO约占24%,其余碳、硅铁、磷化钙和硫化钙等共占6%。
1.电石与水的化合作用电石属于遇水燃烧危险品。
电石与水化合极为活跃,同时生成乙炔气和氢氧化钙(熟石灰),并放出大量的热,可以使乙炔燃烧引起火灾和爆炸。
电石与水的化合反应式为:这里应当指出,电石和水有很大的化学亲合力,它甚至能使空气中的水蒸汽或含在盐类中的结晶水分解。
因此,当水量不足、化学反应过程得不到很好的冷却时,上述电石分解的热量可能使反应区的温度上升很高。
如果温度不超过200℃,就可能按下列反应生成CaO。
在这种情况下,电石因夺去Ca(OH)2中所含的水分而分解,熟石灰成密实的外皮包围着电石块,能使它们淤积并且剧烈地过热。
当温度超过300℃,压力超过150kPa,就可引起乙炔的燃烧爆炸。
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电石表面温度可达800~1000℃。
考虑到上述各种原因,分解一公斤电石实际上一般需要5~15公斤水(包括分解用水和冷却用水)。
乙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精品文档
处 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 理 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
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储 储运注意事项 :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 , 装入钢瓶内。储存于阴凉、通风
亦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也用于氧炔焊割。
理
化 临界温度 ( ℃ ):35.2
沸点 (℃)] : -83.8
临界压力 (MPa) :6.19
性
相对密度 (水 =1): 0.62
饱和蒸汽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kPa): 4460(20℃ )
质
[ 相对密度 (空气 =1)] : 0.91
燃烧热 (kj/mol)] : 1298.4
施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进入罐、 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
须有人监护。
泄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漏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
性 吐、呼吸困难。
侵入途径:吸入 健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康
暴露于 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 危
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 害
齐。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乙炔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乙炔的制备方法及原理;2. 掌握乙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了解乙炔的氧化、加成、加聚等反应。
二、实验原理乙炔(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易燃气体,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
本实验采用电石与水反应制备乙炔,通过观察乙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现象,分析乙炔的性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电石、水、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试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镊子、滴管、烧杯、锥形瓶等。
2. 实验试剂:电石、水、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盐酸、溴水等。
四、实验步骤1. 乙炔的制备:将电石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观察反应现象。
2. 乙炔的物理性质:观察乙炔气体的颜色、气味等。
3. 乙炔的化学性质:(1)除杂:将乙炔气体通过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观察乙炔气体中杂质的变化。
(2)氧化反应:将乙炔气体通入盛有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加成反应:①与水反应:将乙炔气体通入盛有溴水的试管中,观察溴水颜色的变化。
②与H2反应:将乙炔气体通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③与HCl反应:将乙炔气体通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4. 乙炔的加聚反应:将乙炔气体通入盛有催化剂的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乙炔的制备: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反应方程式为:CaC2 + 2H2O → C2H2↑ + Ca(OH)2。
2. 乙炔的物理性质:乙炔气体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气体。
3. 乙炔的化学性质:(1)除杂:乙炔气体通过硫酸铜溶液,杂质被去除,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2)氧化反应:乙炔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无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3)加成反应:①与水反应:乙炔气体通入溴水,溴水颜色由棕色变为无色,说明乙炔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②与H2反应:乙炔气体通入盐酸,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说明乙炔与H2发生加成反应。
乙炔的简介

乙炔的简介核心提示:乙炔,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有毒性气体,由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H2S,PH3而带有特殊的臭味。
乙炔虽然有毒害,但是确是一种很重要的工业气体,它的用途广泛。
...乙炔的理化性化学式C₂H₂。
纯乙炔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有毒气体。
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H2S,PH3而带有特殊的臭味。
熔点(118.656kPa)-80.8℃,沸点-84℃,相对密度0.6208(-82/4℃),折射率1.00051,折光率1.0005(0℃),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
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用体积比计算它的爆炸极限是1.5%-100%。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
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
乙炔分子量 26.4 ,气体比重 0.91( Kg/m3),火焰温度3150 ℃,热值12800 (千卡/m3)在氧气中燃烧速度 7.5 ,纯乙炔在空气中燃烧2100度左右,在氧气中燃烧可达3600度。
在1~1.2MPa下将乙炔压入丙酮,安全贮运。
乙炔在使用贮运中要避免与铜接触。
乙炔具有弱酸性,将其通入硝酸银或氯化亚铜氨水溶液,立即生成白色乙炔银(AgC≡CAg)和红棕色乙炔亚铜(CuC≡CCu)沉淀,可用于乙炔的定性鉴定。
这两种金属炔化物干燥时,受热或受到撞击容易发生爆炸乙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制备方法:1.电石法由电石(碳化钙)与水作用制得。
2.天然气制乙炔法预热到600-650℃的原料天然气和氧进入多管式烧嘴板乙炔炉,在1500℃下,甲烷裂解制得8%左右的稀乙炔,再用N-甲基吡咯烷酮提浓制得99%的乙炔成品。
3.乙炔的实验室制法:CaC₂+2H-OH→Ca(OH)₂+CH≡CH↑用途:乙炔在高温下分解为碳和氢,由此可制备乙炔炭黑。
一定条件下乙炔聚合生成苯,甲苯,二甲苯,,萘,蒽,苯乙烯,茚等芳烃。
乙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
精品文档 .
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酸
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
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搬运时应轻装轻卸,
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 并进行
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
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 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 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 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
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 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
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燃
烧 建规火险分级
爆
禁忌物
炸
危
险
性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灭火方法
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
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甲
稳定性
稳定
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 , 装入钢瓶内。 储存于
精品文档
表 - 乙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中文名:乙炔 [ 溶于介质的 ] ;电石气
标 英文名: acetylene ,dissolved
识
分子式: C2H2
分子量: 26.04
危险货物编号: 21024 UN 编号: 1001 CAS 号: 74-86-2
电石与乙炔题解

乙炔(化学式C2H2)俗称电石气,实验室中常用电石(一种灰色块状固体,化学式CaC2)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中同时还有氢氧化钙[Ca(OH)2]生成.通常情况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乙炔的密度是1.16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乙炔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焰温度高达3000℃以上,可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在一定的条件下,乙炔还可以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乙烯等.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下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锥形瓶③集气瓶(2)写出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3)上述信息中描述了有关乙炔的5种物理性质.(4)在实验室中制取乙炔气体时,可采用上图中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下同)D,收集装置为C.(5)实验室制取乙炔时,首先要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实验室中常用电石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因此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因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乙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乙炔具有可燃性,点燃之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不纯时容易引起爆炸.解:(1)长颈漏斗、锥形瓶和集气瓶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故答案为:①长颈漏斗②锥形瓶③集气瓶(2)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C2H2↑(3)通常情况下,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乙炔的密度是1.16g/L,描述了五种物理性质,故答案为:5(4)实验室中常用电石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因此不需要加热;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最好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D、C(5)制取气体时,首先要连接仪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验装置的气密性(6)乙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乙炔具有可燃性,点燃之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不纯时容易引起爆炸.故答案为:2C2H2+5O2点燃.4CO2+2H2O 检验乙炔气体的纯度.本题考查的是乙炔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还考查了仪器的名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乙炔的可燃性等.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石、乙炔等材料的物化性质一.产品及原料的物化性质1.产品(乙炔)1.1物理性质1.1.1在常温常压下,纯乙炔为无色芳香气味的易燃气体,工业品因含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有毒,并且具有特殊刺激性臭味。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丙酮等许多有机溶剂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比空气略轻。
乙炔与空气能在很宽的范围内(2.3-81)×10-2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迟滞时间只有0.017秒。
1.1.2主要物理常数密度:(0℃,100kpa) 1.17㎏∕m3比重:(对空气) 0.9056(对氧气) 0.8194自燃点:305℃沸点:(或冷凝点) -83.66℃熔点:(或凝固点) -85℃临界温度:35.7℃1.2 化学性质1.2.1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又称电石气,分子式C2H2,结构式H-C≡C-H,乙炔中心C原子采用sp杂化。
分子量26.4,纯乙炔在空气中燃烧2100度左右,在氧气中燃烧可达3600度。
1.2.2乙炔分子中碳与碳是三键相连,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易发生加成、氧化、聚合、金属取代等各种反应,还能与许多有机物进行反应。
a、加成反应:可以跟Br₂、H₂、HX等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与Br₂的加成,现象:可以使溴水褪色或Br₂的CCl₄溶液褪色。
利用乙炔与HCL加成,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就可以得到氯乙烯单体,再通过聚合反应就能得到通常所说的聚氯乙烯(PVC)。
b、氧化反应:可燃性:2C₂H₂+5O₂→4CO₂+2H₂O(条件:点燃),现象:火焰明亮、带浓烟,燃烧时火焰温度很高(>3000℃),用于气焊和气割。
其火焰称为氧炔焰。
被KMnO4氧化: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聚合反应:由于乙炔与乙烯都是不饱和烃,所以化学性质基本相似。
在适宜条件下,三分子乙炔能聚合成一分子苯。
但苯的产量不高,副产物又多。
如果利用钯等过渡金属的化合物作催化剂,乙炔和其他炔烃可以顺利地生成苯及其衍生物。
在一定条件下,乙炔也能与烯烃一样,聚合成高聚物-----聚乙炔。
d、金属取代反应(可用于乙炔的定性鉴定):将其通入硝酸银或氯化亚铜氨水溶液,立即生成白色乙炔银(AgC≡CAg)和棕红色乙炔亚铜(CuC≡CCu)沉淀,可用于乙炔的定性鉴定。
其他化学特性:乙炔与铜、银、汞(水银)等金属或其盐类长期接触时,会生成乙炔铜(Cu2C2)和乙炔银(Ag2C2)等爆炸性混合物,当受到摩擦、冲击时会发生爆炸。
因此,凡供乙炔使用的器材都不能用银和含铜量70%以上的铜合金制造。
1.2.3乙炔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发生爆炸:a.高温(>550℃) 、加压(>1.5Mpa表压)。
b.与空气混合,在2.3-81%范围内,特别是在含7-13%时。
c.与氧气混合,在2.5-93%范围内,特别是在含30%时。
d. 和能与它起反应的物质混合时,如与氯气混合时在日光下就能爆炸。
e.与铜、银、汞接触生成相应的金属化合物时可因撞击发生爆炸。
1.3乙炔的用途:乙炔可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断金属(氧炔焰),也是制造乙醛、醋酸、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基本原料。
在20世纪60年代前,乙炔是有机合成的最重要原料,现仍为重要原料之一。
如与氯化氢、氢氰酸、乙酸加成,均可生成生产高聚物的原料。
1.4产品规格1.4.1粗乙炔纯度≧98%(v%)(开车阶段≥95%)。
1.4.2硫、磷含量:取决于电石质量。
1.5乙炔对人身的影响1.5.1纯净的乙炔没有毒性。
只是单纯的窒息性物质。
所以,浓度高时会有因为氧气不足而窒息的危险。
1.5.2急性作用的情况,20%以上的乙炔存在于呼吸的空气中的话,可利用的氧气减少,会产生呼吸困难或轻度头疼,40%以上的话会导致虚脱。
局部没有作用。
1.5.3慢性作用的情况,体内持续慢性氧气不足的话会导致慢性内窒息状态。
局部没有作用。
1.5.4乙炔中如果有很多不纯物质的话(特别是磷化氢、硫化氢等),会加速中毒现象或某些病状的发生。
1.6卫生上的预防及急救措施在使用乙炔时要特别注意换气,任何时候都要保证乙炔浓度在 2.3%(Vol)以下。
这是防止爆炸所必需的,只要严守这一点就不会危害到健康。
在进入有高浓度乙炔的密闭区时,要采取以下措施,佩戴相应装备:a.佩戴软面具,强制送风机,自我保护式呼吸工具等装备.b.出现中毒现象时,需转移到洁净的空气中,吸入氧气并且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要立即就医。
2.原材料说明:2.1电石2.1.1电石的物化性质纯净的碳化钙几乎是无色透明的结晶体,其分子式为:CaC2,分子量为:64.10。
通常说的电石是指工业碳化钙,按其纯度不同有灰色、棕色、黑色或紫色,纯度高时为紫色,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后即失去光泽,变成灰白色粉末,品质降低,最终变质失效。
纯净碳化钙密度为 2.22g/cm3(纯度80×10-2的碳化钙密度为2.324g/cm3),熔点2300℃(纯度80×10-2的碳化钙熔点为2000℃),堆积密度:粒度<80mm为1.1-1.3t/m3,碳化钙不溶于所有的有机溶剂。
碳化钙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气体、液体在适当的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
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生成热:△H298=14.1±2千卡/克分子)。
含杂质磷化钙过多的碳化钙遇水产生磷化氢,极易爆炸。
杂质:因电石中常含有砷化钙(Ca3 As2)、磷化钙(Ca3 P2)等杂质,与水作用时同时放出砷化氢(AsH3)、磷化氢(PH3)等有毒气体,因此使用由电石产生的乙炔有毒)。
2.1.2电石应用反应原理:CaC2+2H2O==Ca(OH)2+C2H2↑CaC2能导电,纯度越高,导电越易。
2.1.2.1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乙炔可以合成许多有机化合物例如:合成橡胶、人造树脂、丙酮、烯酮、炭黑等;同时乙炔一氧焰广泛用于金属的焊接和切割。
2.1.2.2加热粉状电石与氮气时,反应生成氢氨化钙,即石灰氮,加热石灰氮与食盐反应生成的氢熔体用于采金及有色金属工业。
2.1.2.3电石本身可用于钢铁工业的脱硫剂。
2.1.2.4生产聚氯乙烯(PVC),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利用电石(碳化钙CaC2),遇水生成乙炔(C2H2),将乙炔与氯化氢(HCl)合成制出氯乙烯单体(CH2CHCl),再通过聚合反应使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
2.1.2.5旧时矿工下矿,将电石放入铁罐织中利用生成的乙炔(C2H2)制作成电石灯。
2.1.3电石制法工业上一般使用电炉熔炼法与氧热法,电炉熔炼法是将焦炭与氧化钙(分子式CaO)置于2200℃左右的电炉中熔炼,生成碳化钙(分子式CaC2)。
氧热法:即:高炉富氧氧热法熔炼CaC2 (电石) 、石灰石中提取炭、高温低压煤气发生炉。
2.1.4电石的质量指标:2.1.5危害健康危害:损害皮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鸟眼”样溃疡、黑皮病。
皮肤灼伤表现为创面长期不愈及慢性溃疡型。
接触工人出现汗少、牙釉质损害、龋齿发病率增高。
燃爆危险:本品遇湿易燃。
危险特性:干燥时不燃,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可发生爆炸性灾害。
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2氮气2.2.1氮气的物化性质氮气,化学式为N2,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且通常无毒,比空气轻,与空气相比,比重为0.967。
在标准情况下的气体密度是 1.25g/L,难溶于水,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12%(体积分数),是空气的主要成份。
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冷却至-209.8℃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
由氮分子中三键键能很大,不容易被破坏,因此其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只有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氮气可以和氢气反应生成氨。
2.2.2氮气用途2.2.2.1化工合成氮主要用于合成氨,反应式为N2+3H2⇌2NH3( 条件为高压,高温、和催化剂。
反应为可逆反应),还是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
氮是一种营养元素还可以用来制作化肥。
例如: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硝酸铵NH4NO3等等。
2.2.2.2用于汽车轮胎氮气几乎为惰性的双原子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气体分子比氧分子大,不易热胀冷缩,变形幅度小,其渗透轮胎胎壁的速度比空气慢约30~40%,能保持稳定胎压,提高汽车轮胎形式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防止爆胎和缺气碾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2.2.2.3其他作用由于氮的化学惰性,常用作保护气体,如:瓜果,食品,灯泡填充气。
以防止某些物体暴露于空气时被氧所氧化,用氮气填充粮仓,可使粮食不霉烂、不发芽,长期保存。
液氮还可用作深度冷冻剂。
高纯氮气用作色谱仪等仪器的载气。
用作铜管的光亮退火保护气体。
跟高纯氦气、高纯二氧化碳一起用作激光切割机的激光气体。
氮气也作为食品保鲜保护气体的用途。
在化工行业,氮气主要用作保护气体、置换气体、洗涤气体、安全保障气体。
2.2.3氮气的危险性危险性类别:第2.2类惰性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2.2.4氮气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措施预防:(1)生产场所需加强机械通风,凡进入经氮气作气体置换的容器、反应釜等通风不良处工作,应作充分机械通排风处理,有条件者应进行工作点氧含量测定。
(2)加强个人防护,需进入氮气柜或在高氮低氧环境中工作,应佩戴送风式或供氧式防毒面具。
(3)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入高氮低氧环境中工作时应有专人监护,并随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急救措施:(1)脱离现场,给予新鲜空气或氧气吸入病人如有昏迷、呼吸抑制等情况,可投用呼吸兴奋剂、给予机械呼吸,并尽速转往医院抢救。
(2)病人如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即维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通气及心外按压、药物治疗,关键是在呼吸心跳恢复后早期防治缺氧性脑损伤。
2.2.5氮气使用要求:高纯氮≥99.999%;工业级一级≥99.5%;二级≥98.5%;一般钢瓶氮气纯度要求99.7%。
2.3蒸汽亦称“水蒸气”。
根据压力和温度对各种蒸汽的分类为: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蒸汽主要用途有加热/加湿;还可以产生动力;作为机器驱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