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人教版)

合集下载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重要知识点总结

1/2
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在我国被彻底消灭的标志是 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而不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图片解读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主要内容: (1)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个体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1955 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
措施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原因
一些私营工商业主采取不法手段牟取暴利,严重扰乱经济秩 序
措施 公私合营
创举 赎买政策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
主义革命)
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 缺点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 5 课 《三大改造》重要知识点总结
时间 目的
农业 改造
手工 业改 造 资本 主义 工商 业改造
实质
原因
措施 原因
1953—1956 年底 从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农业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 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
2/2

人教版八(下)第5课 三大改造

人教版八(下)第5课 三大改造

公私合营
此后,国家按照所占 资本,给我们发放定息, 收购全部私有资产。
赎买政策
“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 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 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 社会主义国家。”
1956年初,在我们的带 动下,上海全市工商界申请 合营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合作社
集 体 化
实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资料私有制到 公有制
荣毅仁
荣德生
荣智健
荣毅仁
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 原国家副主席 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中信集团) 被誉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晴雨表”
上海市政府帮厂里申 请贷款,提供周转资金, 国家占一半股份,提供原 材料、市场、参与管理。 企业焕发了活力,工人的 积极性提高了,工业产值 比上年增加了32%。
个 体 经 营
公私合营、赎买
国 家 经 营
实质: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 到 公有制
改造前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变化
行业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 工商业
改造前
个体农民
个体手 工业者 私人资本家
改造后
集体
集体 国家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进 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存在的缺点: 要求过急,工作过
粗,改变过快等。
三 大 改 造
社 农业 会 为生 合 作 社 社产 主 会资 义 手工业 主料 制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 私 度 公有 有制 基 公私合营 制 转 资本主义 本 赎买政策 变 工商 业 确 立
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 线----“一化三改”
众人拾柴火焰高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练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合作化原因: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开始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3、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4、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1、工商业改造方式: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2、结果: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3、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4、三大改造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6、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1、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是()A.互助组B.家庭个体劳动C.农业合作社D.人民公社化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A.实行赎买政策B.成立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一国两制”4、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

人教版8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

人教版8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 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从1954年起
公私合营
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赎买政策
实现和平过渡
乐松生 同仁堂经理 率先实行公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 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私合营 后任北京市副市长
荣氏第二代 荣毅仁 荣氏第一代 荣德生
全行业 公私合营
1956年底
社会 主义 基本 制度 建立 进入 社会 主义 初级 阶段
总结回顾
1、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行业进 行社会主义改造? 2、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方法对此进 行改造?什么时候改造进入高潮? 3、三大改造什么时候基本完成?实 现了什么巨大的历史转变?有什么 重大的历史意义?
简单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什么社会 性质的国家?
也许连爸爸妈妈都感觉迷糊的问题:
中国是什么时候成为 社会主义国家的?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1、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行业进 行社会主义改造? 2、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方法对此进 行改造?什么时候改造进入高潮? 3、三大改造什么时候基本完成?完 成了什么巨大的历史转变?有什么 重大的历史意义?
知识结道数学题里出现的数字都 是当时真实的数据,来算算吧!
已知3亿人,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 万头耕畜,求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 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7÷3≈2.3(亩) 297 0000 ÷3 0000 0000 ≈ 0.001(头/人) 1 ÷ 0.001 = 1000 (人)
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情况如何?
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 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②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 农产品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PPT课件(共48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PPT课件(共48张PPT)
但是生产资料仍然是私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什么时候? 如何建立起来的?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
一起去了解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初税亩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 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
公元前475年的战国开始就已进入封建社会。 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始于
主义道路。
5、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形式和阶段? ①农业互助组 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6、性质: 社会主义改造
7、原则: “自愿互利”
8、方法: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①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
9、结果: 潮
②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一五计划 基本任务
建工 设业 成方 就面
交通 运输
1911——1912年辛亥革命后,宣统帝下诏 退位,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北推翻。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我国建立了人民民 主专政的国家,但没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 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赎买
D.没收
5.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
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A、1949年、1951年
D

B、1949年、1952年
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
2、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 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
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 社会主义的一大创举。)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三大改造》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在1953年至1956年期间进行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的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三大改造的内涵、意义和影响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大改造的内容,以及它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时间、范围和方式,认识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三大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和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基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时间、范围和方式。

2.难点: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与三大改造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对新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时间、范围和方式。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4.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6.课堂小结: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1953-1956年内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方式:合作化、公私合营意义: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结束后,将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课件(共25张PPT)
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 如何改造农民个体所有制,建立先 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这是我国 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
国家会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第5课 三大改造
01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温故知新
当年土地改革分得土地的农民乐开怀
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 到了土地,但是在当时的条 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 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 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
知识拓展
时间段 1840-1949年 1949-1956年
1956-今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的缺点 5
三大改造中存在哪些缺点?
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阶段,也存在要 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动脑筋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
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随堂练习
D
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 A. 1956年 B. 1954年 C. 1955年 D. 1956 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随堂练习
B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三大改造完成 C. 土地改革完成 D. 人民公社成立
随堂练习
D
4.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伟大创举事件是( ) A. 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建立手工业 C.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基本完成 农业合作化 1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 高潮,到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 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 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手工业合作化 2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5课三大改造 (共2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5课三大改造 (共27张PPT)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形式分别是怎样的?
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是通过什么政策补偿 资本家的? 赎买政策
4三大改造的完成时间是什么时候? 1956年低
5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实质)是什么?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胡修道
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 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 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 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 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三大改造
第二单元
毛泽东在1956年国务会议上说:“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 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 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 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 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 前进的方向,全县、全乡迅速掀起了 加入合作社的高潮,刘国范也积极响 应号召,和23户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 产合作社,准备大干一场了!
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人教版八集年级中下力册 量、优势互补
第二单元
为了抗旱救灾,县政府决定在本 县修筑一座水库,涝时蓄水,旱时 灌溉。团结的力量在此刻尽显无余。
公私合营
第二单元
上海信大祥绸布店
游行申请公私合营,资本家和私营业 主高举“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的标语。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三大改造
第二单元
结果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行业公私合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方式
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 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在私营企业 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 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利润 分配实行 “四马分肥”,大致是 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 34.4%,工人福利占5%,公积 金占30%。
从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之间的关系
(1)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 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是变革社会生产关系,是 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原料、劳动力、资金不足等问题,为满足工业化正常进行的需要而开展 的。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计划期间。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 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
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中华老字号
课堂互动
1956年实现公私合 营后,“鼎丰真” 获得了壮大与发展, 成立了“鼎丰真” 食品店。
1952年公私合营, 末代老板杨福来。 在中国餐饮业500 强中,全聚德排名 为中式正餐之首。
第二单元
第三篇章 社会主义终建成 三大改造的完成
结果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对象)
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意义 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②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
变革,③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足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__9_5_6_ 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 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互助组——一般由几户至或十几户 组成,共同劳动、分散经营。土地、耕 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收获的农产品, 仍归私人所有,但由于换工互助,一定 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互助组的基 础上的集体经济组织。特点是土地入股, 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统一经营,社 员集体劳动,劳动产品统一进行分配。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 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 社会主义改造。主要也是采取
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
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方式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结果 到1956年底,90%以上个体手
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 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 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 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 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 买上一部。真是“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 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方式:建立生产合作社
第二篇章 和平过渡新创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背景 材料一 这水泥厂解放前是一个资本家开的工厂,当时最高产量还达不到设
计能力的90%;现在都解放了,我们的劳动条件还很差,资本家还经常打骂和开除 工人;水泥厂赚的钱也大都被资本家装进了腰包,我们的工资少得可怜。资本家凭 什么还能剥削工人啊?国家得赶快给我们想个办法啊!
①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小、技术差、工人待遇差、自身发展困难。
材料二 在私营企业大中小户之间,先进企业与落后企业之间的矛盾突出,如果不 突破所有限制,不突破企业乃至行业限制,统一调动生产力,统一安排,不进一步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改造,则一系列的矛盾就不能克服,生产力就会受到破坏。
②资本主义经济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经过 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
__自__愿__互__利__的原则,通过典 型示范逐步推广。经历了由 ____农__业__互__助__组_______、 __初__级__农___业__生__产__合__作__社___、 __高___级__农__业__生__产__合__作__社___、 三个阶段。
结果 __1_9__5_5__年,全国掀起
──徐中尼:《访上海资本家 荣毅仁》《新华半月刊》 1956年第4号
手段 评价
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 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 改造的创举。
荣德生
荣毅仁
公私合营:
企业

国家所有 (公有)
合作
资本家所有
(私有)
实现和平过渡(特点)
赎买政策
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1955年上海市信大祥 棉布商店实行公私合营
第一篇章 团结合作促发展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背景:(1)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与发展
(2)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对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迈开了步伐
2.原因:一家一户经营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
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时间:1953年-1956年 4.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5.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6.特点:集中力量、优势互补
全行业公私合营:采取定息 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 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私股额, 发给股息,年息为5%, 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 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 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荣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 制度……对于我,失去的 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 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 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 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 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 家……
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
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
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
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
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
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
了。”
游行申请公私合营,资本家和私营业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公私 合营
资本主义 工商业
三大 改造
农业 改造
想一想,材料中反映手工业合作社有哪些优越性?
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
党和政府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 行自愿互利的原则,走合作化道路。之所以如此,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这个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 落后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生 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要生产资料集 体所有制,基本单位是生产队。把劳动力, 土地,耕畜,农具固定给生产队使用
土地、农具入股成为集体财产
交流生产经验
合作改善农具
社员把原有的界线平掉, 将分散的各块土地连成一片
检查入股农具
转变为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兴修大型水利
学习科学选种
作用:农业合作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
手工业 改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农业 合作化
手工业 合作化
知识归纳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1)政治: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剥削阶级消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2)法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3)经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
了它,约束了它 。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材料二 当时3亿农 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人均可分 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 分得一头耕畜?
广大农民有哪些烦心事儿?如何解决?
7÷3≈2.3(亩)
297万 ÷3 亿 ≈ 0.01(头/人)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时空览史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制度确立
道路探索
1953 1954
三大改造 一五计划
全国人大 第一届会议
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
1956
中共八大
1958
总路线
1966
1976
文化大革命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调整经济八字方针
时空览史
学习目标:
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简称“一化三改造”
“三” 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
指社会主义改造,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 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背景 思考:他们各自的烦恼是什么?
张老汉说:我家连买种子的钱还没凑齐呢!村西头的李二狗说是能借
我钱,但是要高利息,你们说怎么办? 家庭较贫困缺资源
王老汉说:我家没分到干活的牲口,孩子去参加抗美援朝了,家里也 没个壮劳力,这地要怎么种?
个体家庭缺乏劳动力、生产工具
李老汉说:我家分的地周围没有水渠,平时浇地全靠挑,要是今年雨 水少,我也是白忙活。
一家一户难以抵御自然灾害,无法解决水利问题
赵老汉说:我已经过不下去了,我要把地和房子都给李二狗,租他的
力,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天灾
不能使 用机械 化农具
缺劳动 力,劳 动工具
困难
贫困缺 少资金
水利 问题
一 家 一 户
个体(分散)
团结合作
农 业 生 产 合 作 社
集体化和共同富 裕社会主义道路
对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是指依靠 手工劳动进行工 业生产和生活用 品生产的活动。
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 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