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诗歌教学大纲

诗歌教学大纲

诗歌教学大纲诗歌教学大纲诗歌是一种独特而美妙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押韵、节奏和意象的运用,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读者。

诗歌不仅是文学的精髓,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诗歌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一、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在诗歌教学大纲中,首先需要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学生应了解诗歌的定义、历史渊源以及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

同时,还需引导学生认识诗歌的特点,如押韵、节奏、意象等。

通过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特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二、诗歌的形式和结构接下来,诗歌教学大纲应介绍不同形式和结构的诗歌。

学生需了解韵律诗、自由诗、抒情诗、叙事诗等不同形式的特点和写作方式。

同时,还需学习诗歌的结构,如诗句、诗节、诗篇等。

通过分析不同形式和结构的诗歌作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创作诗歌。

三、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意象和修辞手法是诗歌中重要的表现手段。

在诗歌教学大纲中,应对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讲解。

学生需学习如何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还需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作品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诗歌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抒发。

在诗歌教学大纲中,应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理解和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生需通过阅读不同主题和情感的诗歌作品,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文化背景。

同时,还需培养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主题和情感。

五、诗歌的鉴赏和创作最后,诗歌教学大纲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和创作能力。

学生需学习如何欣赏和评价诗歌作品,从中提炼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特点。

同时,还需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通过模仿、改编或自由创作等方式,锻炼他们的创作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的诗歌教学大纲,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诗歌教学大纲的制定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一、课程分类方法“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共分九讲,在教学设计时向学生提供了两种课程分类思路,以便学生从多个角度学习课程、理解课程。

根据现代文学中作家及作品内容.......将课程做如下分类:(一)民族魂魄第一讲:与鲁迅的生命相遇——钱理群讲解鲁迅的《野草》《野草》最能凸现鲁迅生命的底色,构成我们理解鲁迅的背景。

第二讲:荒诞又庄严的复仇——严家炎讲解鲁迅的《铸剑》《铸剑》是鲁迅作品中有独特意义的一篇,是他人生的另一个面向。

第三讲:鬼和与鬼有关的——王枫讲解鲁迅的《女吊》本讲以《女吊》为中心,重点分析鲁迅的人生姿态。

以上三讲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

在学习时要注意触类旁通。

(二)上下求索第四讲:茅盾:中国长篇小说的里程碑——乐黛云讲解茅盾《蚀》《子夜》茅盾的《子夜》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

第五讲:一曲充满哲理的爱的交响——孙玉石讲解穆旦的《诗八首》本讲的读解为你揭示表面晦涩的现代诗底下岩浆般沸腾的热情。

一个独特的诗人穆旦形象丰满了起来。

第六讲:理解现代派诗歌的几个形式要素——吴晓东讲解现代诗歌本讲通过介绍现代诗的形式要素,展现了现代诗的特性。

(三)世间百态第七讲:沈从文:从湘西走出的人性歌者——商金林讲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结合沈从文生平、湘西之间的紧密联系、文学理想,从他走向成熟期的小说《渔》入手,分析他的艺术特征,以及他对中国的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第八讲:张爱玲:传奇女作家的生前身后名——韩毓海讲解张爱玲的爱情小说结合张爱玲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征解析其爱情小说的特点,并由此探讨“张爱玲热”现象。

第九讲:真正的幽默是我不幽默——孔庆东讲解钱钟书《说笑》本讲对钱钟书的《说笑》进行鞭辟入里的文本分析,讲解者和作者同是幽默达人,两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根据现代文学作品体裁....做如下分类:(一)小说类第二讲:荒诞又庄严的复仇——严家炎讲解鲁迅的《铸剑》鲁迅的这个小说有浓厚的表现主义色彩。

现代诗歌鉴赏教案

现代诗歌鉴赏教案

第一讲绪论走进诗歌中国现代诗歌的发生一、诗是什么1,西方人关于什么是诗歌的一些说法a.模仿说•赫拉克利特——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德谟克利特——人是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那里学会了唱歌,色诺芬——对自然的模仿说发展为艺术不仅模仿外形,还有模仿心灵。

柏拉图——文艺只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

(自然的模仿)•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艺术作品起源于人的心灵,后者又为上帝的形象和创造物,而上帝的心灵是自然万物的源泉。

艺术的过程必须是模仿自然的过程,艺术的产品必得仿照自然的产品。

b.表现说•华兹华斯“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描写的对象是人的本性,全部裸露诗人的心。

诗人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向人们讲话,他是一个人,比一般人有更敏锐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他更了解人的本性,而且有更开阔的灵魂。

•柯勒律治认为诗的直接目的不是真实,而是快感,诗人不是生活的仲裁人,而是下意识里召唤出来的一种幻梦境界的操作者•雪莱“一首诗则是生命的真正的形象,用永恒的真理表现了出来,诗人是一只夜莺,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声音歌唱,以安慰自己的寂寞”C.形式说雅各布逊认为,诗首先在于语言被置入某种与本身的自觉的关系中。

劳特曼“诗”的原文是一种系统的系统、关系的关系,诗是可以想象的最复杂的语言表现形式2,中国人关于诗歌的一些说法•诗言志,歌永言《尚书·舜典》•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陆机“诗缘情而绮靡”•严羽“诗者,吟咏情性也”•黄庭坚“诗者,人之情性也”•“一般认为,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是饱含着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兴、象征、拟人、隐喻、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你见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然后见到它/就是这样/你人情思,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见过了大海/并想象过它/可你不是/一个水手/就是这样/你想象过大海/你见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顶多是这样/你见过大海/你也想象过•----韩东《你见过大海》大海/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就是这样/人人都这样•看来没有一种能完全揭示诗歌本质的、跨越历史和文化语境以及个体理解差异性的关于诗歌的某种普遍的结论。

现代诗歌教学要奏好五部曲

现代诗歌教学要奏好五部曲

现代诗歌教学要奏好五部曲作者:刘蕾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年第08期【摘要】读诗是有讲究的,特别是读现代诗,要特别注意。

一要注意诗歌的节奏和语气,二要注意诗歌描绘的意象,三要注意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四要注意诗歌词语的凝练。

现代诗歌教学要从五个方面做起:第一步,以相关背景为依据,把握解读诗歌的切入点;第二步,以诵读为依托,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第三步,以情感为主线,体会诗歌深层的意蕴;第四步,放飞思维的翅膀,品位诗歌的意境;第五步,以生活为蓝本,展现心中的诗情画意。

【关键词】中学语文;现代诗歌;五步教学相对古体诗歌而言,现代诗歌以其手法之多样、表现力之丰富和意境之高远而似乎更难教学,这成了很多教师颇为棘手的难题。

然而,我们也相信,百仞之山,取之有道,凡事都应有其行之有效的途径。

我以为,现代诗歌教学应走好以下“五步”。

一、以相关背景为依据,把握解读诗歌的切入点初中教材中所选编的现代诗歌大都是篇章不长、文词明白,学生比较容易看得懂。

正因为这样而往往就容易只读到它的表层,而忽略它内涵的一些东西。

要让学生能够解读诗歌的内涵,就必不可以少地对作品背景的了解——这是能否正确解读诗歌思想的关键。

藏克家《有的人》是一首优秀的现代短诗,诗中的对比是浅显易见的,诗中相对的两种人也是浅显易懂的,但对诗中两种人的行为和精神实质如果没有一定的“已知”来作为教学铺垫,就不是那么容易把握了。

所以,课前就务必先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关于鲁迅的一些情况,诸如其生平经历、作品解读、世人评价等等。

有了这个情感铺垫,教师辅之讲述作者创作此诗文的背景,教学这首诗歌就有个良好的开端了,学生对了解诗中两种人对人民的态度、对人生的目标、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们纪念鲁迅的意义就有了很好的依据。

同样,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虽然充满浪漫色彩,但如果没有对中国“五四”过后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的了解,没有对郭沫若当时极大的愤怒、苦闷与感伤的了解,学生就很可能只读到诗中表层的美丽而很难从诗中解读出他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向往。

作文指导——学写现代诗[修改版]

作文指导——学写现代诗[修改版]

第一篇:作文指导——学写现代诗作文指导——学写现代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运用意象表情达意;语言讲究韵律;适当运用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能写作现代诗。

3、德育目标:提升艺术品位,丰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诗歌的意象。

三:教学难点:利用意象表情达意。

四、设备教具:多媒体教室,CAI课件。

五、教法设计:注重启发,调动学生思维;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其中CAI课件背景音乐贯穿整节课,音量根据需要调节);通过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

六、学法指导:利用学生已有的诗歌知识、根据高中生对诗歌的浓厚兴趣,指导学生通过感受、思考、归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零星认识上升为系统把握,由知识上升为能力。

四、教学步骤:(一)导入:1、请卢祝优同学配乐朗诵自己的诗作《我》(见附录1)。

课件播放:背景音乐《蓝色的多瑙河》;展示图片百花盛开的春天、扬帆的小船、小鸟自由飞翔于森林、带露的蓓蕾……2、引导:这是卢祝优同学写于周记中的一首小诗,同学们听了以后是不是也想拿起笔来抒发自己激情呢?或许你会问:怎么样写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诗。

3、课件播放:课题、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见“知识目标”)。

(二)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诗歌创作的特点:1、运用意象表情达意(1)讲话:我们学习诗歌时,已经对诗歌意象有所了解。

意象就是思想感情与具体形象的结合。

诗歌运用意象表情达意,才能避免平铺直叙,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

(2)举例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表现作用。

①课件播放:徐志摩《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见附录2)引导归纳: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细节使意象鲜明突出。

②课件播放: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见附录3)引导归纳:一组或一串意象表现丰富的感情。

(3)练习,启发学生掌握意象的特点及运用:①如果要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落泊的寂寞的状态、因为某原因放弃写作等,可以选择怎样的意象来表达呢?请将题中左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提升诗歌写作技巧的五个关键要素

提升诗歌写作技巧的五个关键要素

提升诗歌写作技巧的五个关键要素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和创作者。

然而,要想写出一首优秀的诗歌并不容易,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素养。

本文将从五个关键要素出发,探讨如何提升诗歌写作技巧。

第一要素:灵感与创意灵感是诗歌创作的源泉,而创意则是将灵感转化为文字的能力。

要提升诗歌写作技巧,首先需要培养自己的灵感来源。

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诗歌作品、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感受自然的美妙等方式来激发灵感。

同时,创意的培养也需要不断地思考和积累。

可以通过写日记、进行头脑风暴等方式来训练自己的创意思维,使之成为写作的习惯。

第二要素:语言与形式语言和形式是诗歌的基本元素,也是表达诗歌意境的重要手段。

要提升诗歌写作技巧,需要对语言有深入的理解和运用。

可以通过学习修辞手法、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熟悉不同的诗歌形式也是提升技巧的关键。

可以尝试写对仗诗、自由诗、抒情诗等不同形式的诗歌,以拓宽自己的写作领域。

第三要素:情感与体验诗歌是情感的表达,是对生活和内心体验的抒发。

要写出有感染力的诗歌作品,需要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多角度思考和体验生活,积极与他人交流和对话,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同时,要善于观察和感受自然的美妙,从中汲取灵感和情感的源泉。

第四要素:结构与节奏诗歌的结构和节奏是体现其美感和韵律的重要因素。

要提升诗歌写作技巧,需要注重结构的安排和节奏的掌握。

可以通过学习古典诗歌的韵律和格律,了解不同形式诗歌的结构特点,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同时,要注意诗歌的节奏感,通过运用断句、调整词序等手法,使诗歌的语言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第五要素:修辞与意象修辞和意象是诗歌写作中的重要技巧,可以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想象力。

要提升诗歌写作技巧,需要熟悉各种修辞手法,并善于运用。

可以通过学习诗歌中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同时,要善于运用意象,通过描绘生动的画面和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现代诗歌知识点总结提纲

现代诗歌知识点总结提纲

现代诗歌知识点总结提纲第一篇:现代诗歌知识点总结提纲现代诗歌知识点总结提纲一.基础知识:1.字词(字音、字形、近义词语成语)2.文学常识(重要作家作品、诗歌流派)二.鉴赏能力: 1.内容梳理:(筛选整合)(1)意象?类别(直接意象和间接意象)?特点?意境?选择?意义?文化意蕴?(2)情感?(3)画面场景?(4)抒情层次?2.语言风格:(举例分析)(1)多义性(A意象本身,B意境意蕴,C借助手段)(2)跳跃性(A意象随时空跳跃,B意象随意识流跳跃)(3)可感性(A化抽象为具象,B借助修饰语—作定语的形容词和作状语的副词)(4)音乐性(A外在的回环往复的音节美,B内在的诗人情思的律动)3.表现手法:(判定分析)(1)虚实相生(化虚为实、借虚引实、虚实错置、虚实交错)(2)复沓手法(3)人称变换(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4)对比(5)开头结尾照应(问头答尾,问尾答头)(6)白描、细节、反衬、渲染。

(参考古诗的表现手法)三.朗读 1.停顿:(1)语法停顿(主谓语之间停顿较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停顿较短)(2)情感律动停顿(《无题》诗歌第一句)2.重读:(1)语法重读:(主语、谓语、修饰语)(2)情感律动重读:(《无题》诗歌第一句和第二句)3.语调语速:(依据情感律动)四.同题材比较阅读1.题型:古诗与现代诗比较、现代诗与现代诗比较、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同题材诗歌比较。

2.比较异同点:(1)内容方面:意象(中心意象和集合意象)、情感(2)形式方面:抒情角度、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另补充强调:1.象征意象意蕴解读:从具体到抽象,从个体到群体。

2.比喻意象意蕴解读:从喻体特点看本体特点,从知人论世挖喻体隐喻意义。

3.意象交融:意象之间是本体和喻体关系。

(《蛇》中的寂寞和蛇,草原和乌丝)4.意象叠映:意象组合顺序是按照诗人的意识流动顺序。

(《预言》)5.意象对比式组合:两个意象之间或者两组集合意象之间构成对比关系。

现当代诗歌的教学要点

现当代诗歌的教学要点

现当代诗歌的教学要点一、背景知识的引入。

1. 时代背景。

- 在抗日战争时期,很多诗歌都充满了爱国情怀和抗战的决心。

像田间的诗,那节奏就像战场上的鼓点,因为当时的大背景就是全民抗战,诗人写诗就是在给战士们加油,给民众打气。

2. 诗人的个人经历。

- 以徐志摩为例,他出身富裕家庭,又有留学经历。

他的爱情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影响很大。

他对林徽因的那种爱慕、追求,在他的诗歌里就表现为浪漫、细腻的情感。

教师可以调侃一下:“徐志摩啊,就像一个多情的公子哥,在爱情里兜兜转转,他的那些情啊爱啊就都写进诗里了,所以他的诗读起来就像一封封情书。

”二、诗歌文本解读。

1. 意象分析。

- 还有“丁香姑娘”这个意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形象,还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美好却又难以捉摸的东西。

可以这么解释:“这个丁香姑娘就像天上的月亮,看着很美,但是你想伸手去抓,却怎么也抓不到,就像诗人的那些美好的梦想一样。

”2. 语言特色。

- 现当代诗歌的语言有独特之处。

像现代诗经常会打破常规的语法结构。

例如北岛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种语言很精炼,而且把“卑鄙”“高尚”这些抽象的概念和“通行证”“墓志铭”这种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力。

教师可以说:“北岛就像一个语言魔术师,把这些看似不搭的东西放在一起,一下子就把社会上那些不公平的现象揭露得赤裸裸的。

”3. 情感内涵。

- 再看穆旦的诗歌,他的很多诗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忧虑。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穆旦就像一个深沉的哲学家,他看着这个世界,看着人们的生活,心里就会想,咱们人活着到底是为了啥呢?这种思考就写进他的诗里了。

”三、朗读技巧的传授。

1. 节奏把握。

2. 语调处理。

- 如果是忧伤的情感,语调就会低沉、缓慢。

像李煜的词(虽然不是现当代诗歌,但可以作为例子辅助理解语调)“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读的时候语调要低,声音要有点沙哑的感觉,就像在诉说一个悲伤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现代诗歌表面上看无一定之规,给人无从下手之感,但分行、韵律、意象性、风恪、情境,都构成了现代诗歌形式的重要元素,抓住这五要素,就能有效地进行分析。

我们姑且借助对中国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的解读,来谈谈诗歌的鉴赏技巧。

1、分行首先一目了然的就是分行。

即使是一篇通讯报道分了行也会有诗的感觉。

美国学者卡勒举过一则通讯的例子:昨天在七号公路上一辆汽车时速为一百公里时猛撞在一刻法国梧桐树上车上四人全部死亡。

下面试试把这则通讯分行朗诵:昨天在七号公路上一辆汽车时速为一百公里时猛撞在一棵法国梧桐树上车上四人全部死亡。

再比如,我们可以看看这一个留言条: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

这看上去是一个典型的留言条,一个人偷吃了别人冰箱里的杨梅,觉得不好意思,想留个便条道一下歉。

可实际上它却是20世纪美国大诗人威廉斯一手非常有名的诗。

我们再把它分行重新读一下: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一个留言条分行写,就是一首著名的诗。

这意味着诗歌尽管很难从本体意义上给它下定义,但它仍然有一些形式性的因素或者说程式化的要素,决定它是一首诗。

其实,我们分析一首诗也往往并不是从诗的定义和本质入手的,而往往是从诗歌的形式要素入手的。

2、韵律从韵律开始,进入了诗学相对复杂的层面。

很多背过唐诗的人从小就会感到古体诗的韵律美。

几岁的孩子可以什么意思也不懂但一口气背出几十首唐诗来。

其中起作用的就是韵律感。

为什么现在几乎所有两三岁的孩子,父母都逼着他们背唐诗,而不背郭沫若的《女神》呢,一方面他们认为唐诗有更永恒的经典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也在于唐诗有强烈的韵律感。

语言本身是有音乐性的,这种音乐性——一种内在的音节和韵律的美感不仅限于诗,日常语言中也潜在地受音节和韵律的制约。

比如,“五讲四美三热爱’’,换成“五讲三热爱四美",就怎么听怎么别扭。

小说中也有韵律感的例子。

有两句小说中的句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下子就记住了。

一是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的句子:“整个爱尔兰都在下雪。

’’一是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中的一句:“全维罗纳响彻了晚祷的钟声。

”两句话当时就给我一种震动感。

很难说清这种震动从何而来,但“爱尔兰”、“维罗纳”在音节上听起来的美感因素可能是其中重要原因。

假如把上两个城市换一个名字,如“全乌鲁木齐响彻了晚祷的钟声"、“整个驻马店都在下雪”,就似乎没有原来的韵律美。

所以声音背后是有美感因素的,而且还会有意识形态因素,有文化和政治原因。

比如有研究者指出,我们对欧美一些国家名字的翻译,就用的都是特好听的词汇:英格兰、美利坚、苏格兰、法兰西等等,听起来就感到悦耳;而对非洲和拉丁美洲小国的翻译,毛里求斯、厄瓜多尔,洪都拉斯、危地马拉等等,听上去都剧难听,一听就感到是一些蛮荒之地,这可以说是殖民地强权历史在语言翻译中的一个例子。

现在我们来看台湾诗人郑愁予的写于1 9 5 4年的《错误》,它就是韵律感极强的一首诗: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开头两句中“走过”、“开落"在韵脚上呼应,“东风不来’,跫音不响”在音节、字数、结构上也有对应的效果。

本来单音节词流其是介词、连词、判断词(“是")在诗中一般都尽量回避,但《错误》却是大量运用,如“打”、“如"、“是"……反而使诗歌的内在音律更起伏跌宕。

尤其是“达达的马蹄”有拟声效果,朗朗上口。

诗一写出,有评论家说整个台湾都响彻了达达的马蹄声,到处都背诵这首诗。

中国现代诗中最注重诗歌韵律的是“新月派’’诗人,如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

如徐志摩的经典名篇《再别康桥》和《雪花的快乐》。

我们读《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这首诗的音节很美。

中国现代诗中韵律美的顶峰《雨巷》(1 9 2 8)。

它使戴望舒一举成名。

叶圣陶甚至说《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这首诗在旋律、音节的形式层面与心理气氛达到了统一。

但戴望舒本人不喜欢它。

因为它太雕琢,太用心,太具有音乐性。

戴望舒很快就找到了新的爵学要素。

取代了《雨巷》的是《我的记忆》。

戴望舒的好友杜衡在《望舒草》序中说:从《我的记忆》起,戴望舒可说是在无数的歧途中间找到了一条浩浩荡荡的大路,并完成了“为自己制最合自己的脚的鞋子’’的工作。

这浩浩荡荡的大路也是30年代一代现代派诗人昕走韵路。

其诗学的重心就在于“意象性”。

3、意象性意象性是诗歌艺术最本质的规定性之一。

诗句的构成往往是意象的连缀和并置。

这一特征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诗句往往是名词性的意象的连缀,甚至省略了动词和连词。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种纯粹的名词性意象连缀,省略了动词、连词的诗句在西方诗中是不可想像的。

可以对照一下唐诗的汉英对译,比如王维的诗“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它翻译成英语是这样的:“As the s un sets,river and lake turn white”。

“白"在杜甫诗中可以是一种状态,在汉语中有恒常的意思,“白"不一定与“日落”有因果关系,但是在英语翻译中,必须加上表示变化和过程和结果的动词turn,过程的是因果关系,而且必须有关联词As。

又如杜甫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译成英语则是这样:As spring comes to the city,grass and leaves grow thick”,其中表示时间性的关联词As、动词comes、grow都得补足。

从中可以看出意象性尤其是汉语诗歌艺术最本质的规定性之一。

现代派诗歌的突出的特征就是意象性。

《我的记忆》有鲜明的意象性特征: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甚于我最好的朋友。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丝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用实用性语言来说,这一大段诗一句话就够了:我的记忆生存在一切东西上。

但戴望舒却罗列了一系列意象,这正是诗歌语言之所以区别于日常语言的本质之处,是意象性的典范之作。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废名的《十二月十九夜》:深夜一支灯,若高山流水,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鸟林,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海是夜的镜子。

思想是一个美人,是家,是日,是月,是灯,是炉火,炉火是墙上的树影,是冬夜的声音。

‘香港文学史家司马长风说这首诗“不但没有韵,而且不分节,诗句白得不能再白,淡得不能再淡,可是却流放着浓浓的诗情"。

它堪称“意象额集大成”,诗人的联想由“一枝灯"的意象延展开去,“灯"在深夜中给诗人一种知音般的亲切感,由此联想到“高山流水的典故。

继而处触发了一系列比喻,既以具象的意象解释具象的意象,又以具象的意象解释抽象的意象(“思想”)。

这首诗的另一值得关注之处在于,它几乎所有的意象都是具象的,是在现实世界可以找到对应的美好事物,然而被诗人连缀在一起,总体上却给坚种非现实化的虚幻感,似乎成为废名参禅悟道的世界,具体的意象最终指向的却并非是实在界,而是想像界,给人一种可望而即的缥缈感,所以司马长风说它洋溢着凄清夺魄之美。

4、风格从意象性随便谈及的是“风格"。

意象性是诗歌的普泛的属性,本身没有风格特征,但诗人选择哪一种类型的意象却标志着风格。

比如,法国象征派大诗人波德莱尔写诗就不回避我们看上去是丑恶的意象,甚至专门写腐烂的尸体,因此被称为恶魔主义诗人。

波德莱尔发明的是“审丑"的艺术,专门写尸体。

如他的著名的《腐尸》,写一具腐烂的尸体,最奇怪的是这首诗竟是献给他的爱人的:爱人,想想我们曾经见过的东西,在凉夏的美丽的早晨:在小路拐弯处,一具丑恶的腐尸在铺石子的床上横陈,天空对这这壮丽的尸体凝望,好象一朵开放的花苞,臭气是那样强烈,你在草地之上好象被熏得快要昏倒。

苍蝇嗡嗡地聚在腐败的肚子上,黑压压的一一大群蛆虫从肚子里钻出来,沿着臭皮囊,象粘稠的脓一样流动。

最后,波德莱尔把联想引向了爱人:’——可是将来,你也要象这臭货一样,象这令人恐怖的腐尸,我的眼睛的明星,我的心性的太阳,你,我的激情,我的天使!波德莱尔因此获得了“尸体文学的诗人”的称呼。

这首《腐尸》则使人想起鲁迅的《野草》中的《立论》,体现的是一种直面更真实也更本质的存在的精神。

2 0世纪屈指可数的几个大诗人之一里尔克年青时曾给大艺术家罗丹当过秘书,他说罗丹有一次对他感叹:“我终于理解了波德莱尔的这首《腐尸》了,波德菜尔从腐尸中发现了存在者。

"《腐尸》的意象反映的是生存、死亡等人类的更本质的秘密。

与波德莱尔相比,中国30年代的一大批现代派诗人,尤其是戴望舒、何其芳体现出的是极端的唯差主义倾向,都是“古典美”的体现者。

中国的现代派诗人意象的选择上却表现出一种“古典美"的风格。

我们今天举的是一个更有代表性的饲子,这就是郑愁予的《错误》,它体现的则是古典美。

它的意象有浓厚的传统的江南文化气息,让人神往。

同时有旧诗词的氛围,有古典化倾向。

容颜、莲花、柳絮、青石、春帏、跫音……都是古典诗词积淀已久的意象,它标志了一个唯美主义抒情时代的诗风,风格体现为古典美。

5.情境分析现代派诗歌,更好地一个角度是情境。

它不完全是意境,而有情节性,但其情节性又不同于小说等叙事文学,其情境是指诗人虚拟和假设的一个处境,按卞之琳所说,是戏剧性处境。

如他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现代诗歌史上最有名的诗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