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胰腺假性囊肿诊断与治疗PPT

胰腺假性囊肿诊断与治疗PPT

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惯,避免细菌、病毒感染
戒烟限酒:减少对胰腺的刺 激,降低患病风险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预防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避免过度饮酒,减少酒精对胰腺的刺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胰腺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护理方法
饮食原则:清 淡、易消化、
营养均衡
食物选择:多 食蔬菜、水果、 粗粮等富含纤
维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 物:辛辣、油 Nhomakorabea、生冷等刺
激性食物
适量饮水:保 持充足的水分 摄入,促进新
陈代谢
心理支持与疏导
心理支持:提 供心理支持和 安慰,帮助患 者缓解焦虑和
恐惧
心理疏导:通 过心理咨询和 治疗,帮助患 者调整心态,
单击
胰腺假性囊肿的 治疗
胰腺假性囊肿的 护理与康复
胰腺假性囊肿的 诊断
胰腺假性囊肿的 预防
诊断方法
添加 标题
超声检查:可发现胰腺内液性暗区, 边界清晰
添加 标题
磁共振成像(MRI):可显示胰腺 内液性暗区,边界清晰,可判断囊 肿大小和位置
添加 标题
穿刺活检:可确诊胰腺假性囊肿, 并可进行囊肿内液体的细胞学检查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 和焦虑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避免过度饮酒,减少酒精对胰腺的刺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胰腺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预防效果评估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 免疫力
健康饮食:避免高脂肪、高 糖、高盐饮食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 治疗
治疗效果评估
治疗效果:缓解症状、改善 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

胰腺假性囊肿的影像诊断

胰腺假性囊肿的影像诊断

胰腺假性囊肿的影像诊断1.外伤性假囊肿胰腺位于腹膜后,其位置深在,尽管同样是实质性器官,但与肝、脾等脆性器官不同,其质地柔软,因此外伤特别是腹部钝性挫伤一般不易造成胰腺的损伤。

据统计,在所有腹部闭合性伤中胰腺损伤约占2-7%,由于胰腺的背面是第一腰椎的椎体,剧烈的撞击可以使胰腺直接压向椎体,导致胰腺出血、挫裂伤、甚至断裂。

这类病人往往都有比较明确的外伤史。

另外胰腺和胰周的手术偶尔也可造成胰腺的损伤。

(病理)胰腺外伤按照损伤的程度可以分为4级。

1级通常只有单纯的胰腺挫伤或是小的出血,不伴有胰腺包膜的破裂;2级有胰腺小的撕裂伤和血肿,但不伴有胰导管的断裂;3级可见胰腺的断裂超过腺体厚度的50%并且伴有胰腺导管的断裂;4级则是指全胰腺严重广泛的挤压伤。

外伤所致的出血,血肿可以位于胰腺内,也可以经撕裂的包膜流入胰周,或者通过小网膜囊内再进入腹腔O至少有10-20%的胰腺外伤可以形成假囊肿,囊内容物为血液和胰液的混合物,周围由纤维组织包绕形成不规整的囊肿壁。

(影像学诊断)对于腹部钝性挫伤的病人,CT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手段,特别是螺旋CT,其薄层和快速扫描可以使病人在不屏气的状况下完成检查。

CT除了可以很好地显示胰腺和胰周的改变,还可以同时发现肾脏、脾脏和肝脏的损伤。

如果病人情况许可,上胃肠道充盈稀释的水溶性对比剂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辨别胰头和十二指肠,否则充满液体的十二指肠容易被误认为是胰周的积液。

静脉内注射碘对比剂可以显示较细小的胰腺裂伤,表现为胰腺实质中不强化的线条样裂隙。

外伤后血肿表现为胰腺或胰周不规则囊性肿物,早期边界常不清楚,吉氏筋膜可增厚。

由于含有胰液,对胰周组织可有侵蚀破坏。

当血肿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假囊肿,可见厚薄不规整的壁。

外伤性假囊肿的CT值通常较单纯囊肿高,早期甚至可见到一些混杂的高密度新鲜血液。

薄层连续扫描常可发现胰腺腺体的裂伤处。

对于完全断裂的腺体,可在大块血肿的两侧见到回缩的腺体断端。

胰腺囊肿的影像诊断

胰腺囊肿的影像诊断

胰腺囊肿的影像诊断1.先天性囊肿为先天性胰腺导管发育异常所致,约占所有胰腺囊肿的10~15%,临床上多无症状。

〔病理〕为先天性原始胰导管的内皮细胞发育异常,这种细胞仍然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形成一个衬有完整内皮的囊肿,又称为真性囊肿。

囊肿可自显微镜下大小到超过10cm不等,囊肿内壁光滑,被覆以扁平或低柱状上皮,囊内含浆液、粘液或偶尔因感染出血而形成的混浊液体。

囊肿内不含有实性组织成分、间隔和类似肿瘤的赘生物。

可以是单纯发生在胰腺,亦可同时见于肝、肾的多囊病。

本病如合并视网膜血管瘤、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和肾先天性囊肿则称为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病(Von Hippel-Lindou Disease)。

〔影像学诊断〕大多数先天性囊肿为偶然发现。

多数体积较小,亦有报告直径可达13cm。

囊肿的特征为不与胰管的分支交通。

CT显示胰腺内水样密度肿物,CT值一般在0-20Hu,壁薄光滑,囊内无间隔及软组织结节。

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无增强改变,但有时可较清楚地显示囊肿的薄壁,胰腺其余部分正常。

MRI上符合单纯囊肿的表现。

根据这些影像学的特点一般多能作出诊断。

囊肿可以是单个或多发,多发囊肿通常见于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病(Von Hippel-Lindou Disease)。

如合并肝、肾多囊病,可见肝、肾内相应囊肿。

2.潴留性囊肿通常指胰腺导管阻塞而引起的胰腺远端导管扩张成囊性改变,主要见于胰腺肿瘤病人。

〔病理〕胰腺肿瘤阻塞了胰导管而致胰液潴留积聚,使胰腺远端导管扩张成囊样改变,囊壁被覆上皮为一般导管上皮。

极度扩张的潴留性囊肿有时可使囊壁上皮不完整。

囊内容物为含有各种胰酶的胰液,可以合并炎症和出血。

囊壁外周常有纤维组织包绕。

〔影像学诊断〕潴留性囊肿位于被阻塞的胰腺导管远端,大多数直径仅为1-3cm。

其特征为囊肿与胰腺导管相连,囊肿内密度多较均匀,囊壁通常较单纯的真性囊肿为厚。

囊肿的近端常可见到增大的胰腺实性肿块。

CT 和MRI可很好显示潴留囊肿和近端的实性肿块,注射对比剂后增强扫描常可鉴别实性肿块与正常的胰腺组织。

医学影像学-超声

医学影像学-超声

医学影像学-超声声影→在超声波传播途径内,因反射体对超声的反射、折射、吸收导致超声能量衰减,使其后方呈一回声缺少的条状暗区,结石、骨骼、疤痕组织、钙化灶等后方均可形成声影。

尾随声影(彗星征)→胆囊内胆固醇沉着及眼球等部位的异物等。

声晕→围绕肿块周围出现的低回声带,肝内以恶性肿瘤常见,甲状腺内以腺瘤常见。

靶环征→①多数情况:胃肠道病变(如肿瘤或炎症)。

②少数情况:肝内转移性肿瘤。

⑵球形,类椭圆形及不规则形。

⑶囊壁强回声反射,病灶后方增强,侧方声影。

,但常有发热、疼痛,壁厚,内伴有坏死物质产生的强回声反射。

⑵无回声暗区形态不规则,后方回声增强。

沿门静脉分布,与胆管相连。

⑵当病变出现液化坏死:无回声暗区,低回声、高回声等交错在一起,病灶边缘仍模糊不清。

⑶完全液化后:无回声暗区扩大,内伴细小光点及斑片状高回声周边回声稍强。

⑷少数患者可见肝脓肿破溃入胸腔及门静脉,肝静脉内栓塞的征象。

“蛋壳样”钙化,后方伴声影。

肿瘤病史,壁较厚,血流丰富,ATP升高,超声导向穿刺有助诊断。

⑵低回声型→少见,易和肝癌混淆,病灶以低回声为主,内伴有线状强回声反射,病灶周边回声较强,形成菲薄的高回声圈,偶尔也可发现与外围小血管有相连征象,肿块呈不规则类圆形。

⑶混合型→常较大,肿块轮廓不规则,边界欠清晰,部分边缘仍可见包膜样强回声反射,病变内回声强弱不等,可见从边缘回声、AFP、肝炎病史判断。

⑵回声强度表现:①低回声型→以小肝癌常见,肿块<2cm。

②强回声型→肿块稍大,多伴声晕。

③混合型→肿块常较大,内伴有出血坏死形成回声杂乱。

④等回声型→较少见,肿块与肝组织回声强度相似,此型易漏诊。

⑶小肿块球形多见,大肿块轮廓多不规则,边不清,回声强弱不均或呈结中结样改变,有时在大的肿块外周伴有子结节。

⑷肿块可导致肝体积增大,形态失常,或局部肝包膜隆起(驼峰征),肝内血管移位(如抬高或压低),门静脉或肝静脉内栓塞,肝内胆管局限性或广泛性扩张,肿块周边出现声晕。

胰腺囊性疾病诊治指南(2015)

胰腺囊性疾病诊治指南(2015)
多数无症状,由体检发现。随着肿瘤的逐渐增大,压迫邻
通信作者:赵玉沛,E-mail:zhao8028@
表 1 PCLs 分类
上皮源性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囊性腺细胞癌
黏液性囊性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
副脾上皮样囊肿
VHL 综合征相关的浆液性囊腺瘤
囊性错构瘤
囊性畸胎瘤(上皮样囊肿)
对于分支胰管型 IPMN,由于不侵犯主胰管且 恶变倾向相对较低。因此,直径<3 cm 者可随访观 察。但以下因素为其恶变高危因素,须积极手术 处理:(1)肿瘤直径>3 cm。(2)有壁结节。(3)主胰 管扩张>10 mm。(4)胰液细胞学检查发现高度异 型细胞。(5)引起相关症状。(6)肿瘤快速生长≥ 2 mm/年。(7)实验室检查 CA19-9 水平高于正常 值。主胰管扩张 5~9 mm 的病人如合并其他危险 因素根据情况亦可积极手术治疗。对于存在严重 合并症的高危高龄病人,若仅仅存在肿瘤直径> 3 cm 一项高危因素,则可继续观察,但随访频率应 相应增加。 4.1.4 实 性 假 乳 头 状 肿 瘤(solid pseudopaillary neoplasm, SPN)的治疗 所有的 SPN 均推荐手术治疗。如肿瘤较小, 包膜完整且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行局部剜除术。对周 围组织有明显侵犯者,应当予以扩大切除范围以减少术后 复发。因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故不必常规清扫胰周淋巴 结,胰体尾部肿瘤亦可保留脾脏。SPN 无论行根治术与否 均存在远处转移或复发可能性,但即使出现远处转移或复 发,仍建议积极手术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4.2 手术方式 根据手术理念及术者操作水平,可选择开 放、腹腔镜、机器人手术。依据肿瘤部位而定,常见的包括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 术)、保留或不保留脾脏的胰

胰腺假性囊肿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

胰腺假性囊肿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
医 学 信 息
2 1年8 第2 卷 第8 00 月 3 期
医学彰像与检验
i; ;i
浅 谈脑 电图 在 癫痫 痫 灶 位置 确 定 中 的作 用

【 键 词 】 电 图 ; 痫 ; G 关 脑 癫 EE

龙 志新 李 青
【 要】 痫病 灶是足 以引起 癫 痫发作 的 某些 大脑皮 层异 常 活动 区域 , 摘 致 测定 这一 区域 的 最 佳 方法 是 采用 临床 神 经 生理 学检 测 的方 法 , E G 或脑 即 E 磁 图, 脑磁 图检 查价 格 昂贵 且普及 率很 低 , 年来 脑 电检 测技 术得 到 了很 大的发 展 , 文探 讨 了各 项脑 电图技 术在 癫 痫痫 灶位置 确定 中的 作 用。 但 近 本
【 中图分 类号] 4 R4 5
【 献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码】 文 B
【 文章 编 号] o 6 1 5 ( 0 0 0 —0 5 —0 10 — 9 92 1 )8 24 1
痫 性 放 电 是 癫 痫 发 作 的 病 理 基 础 , 电 图 ( l t e c p ao rm, 脑 e cr n e h l a e o g E G 检查 探 明痫性 放 电的起 始 部位是 确定 致痫 灶 的最确 切依 据 。 E )

可忽 视 。 3 长 程颅 内 电极 E G 的应用 E 植入 式 长程颅 内电极 监测 技术 已经 成 为 癫痫 外 科 的一 项 重要 的“ 金 标准” 术 , 全球 范 围 内得 到普 遍应 用 。通 常认为 癫痫外 科 的癫 痫灶 定 技 在 位的 金标 准有 2 : 个 一是 手术后 的 癫痫 发作 控制 结果 ; 二是 颅 内电极 监 测 结 果 。颅 内脑 电监 测 的 目的有 2个方 面 : 是为 了定测 的需要 , 一 二是 为 了 描 记致 痫灶 的 范围 , 以及致 痫灶 与功 能皮 质 区的关 系 。硬膜 下 电极 是 在 颅 内脑 电监 测 中使 用 的最为 广泛 和 安全 的电 极 , 要 的应 用对 象 是 应 用 主 非 侵袭 方法 不 能够 准确 确定癫 痫 灶的难 治 性癫痫 患 者 , 采用 这 一种 技 术 的患者 通常 是痫 灶 十分 隐匿 , 者 与 重要 功 能 区 紧邻 、 叠 , 寻 致 痈 灶 或 重 找 的 难度 和手 术 的难度 都 会 比非 侵袭 手段 能 够定 位 的病 例 大 , 因此 手 术 的 效果, 包括 癫痫 发 作 的控制 和并 发 症 的发 生 t 自然 会 相应 的较 差 。但 是 , 如果 不 使用 这一 技术 , 些 病例会 因为 高失 败 率 和 高并 发症 率 而 可 能根 有 本无 法进 行 手术 。颅 内 电极这 一“ 标 准” 金 的使 用 通常 应 具备 2个 前 提 , 是 各种 非侵 袭 检查 手段 无法 确定 病灶 范 围, 种检查 结果 相互 冲 突 ; 各 二 是使 用这 一技 术 前 , 使用 者应 该对 癫痫 灶 的位置 有推论 性 的结果 , 如果 还 没有 癫痫 发作 可 能的起 源 区域 范 围 , 不应 使 用 这一 技 术 。对 于神 经 外 则 科 医 师来 说将 电 极置入 颅 内并 不复 杂 , 难 点 和要 点 是将 电 极 置 于什 么 但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分类分期进展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分类分期进展
胰 腺 囊 性 肿 瘤 主 要 包 括 浆 液 性 囊 腺 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s,SCNs)、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s,MCNs)、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s) 和 实 性 假 乳 头 状 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 SPNs)。根据 2010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 胰腺囊性肿瘤可分为上皮源性肿瘤和非上皮源性肿 瘤,其中上皮源性肿瘤包括各种类型的导管内乳头
状 黏 液 性 肿 瘤、 黏 液 性 囊 性肿 瘤、 浆 液 性 囊 腺 瘤、 VHL 综合征相关的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癌、 囊性神经内分泌肿瘤(G1、G2)、腺细胞囊腺癌、囊 性腺细胞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副脾上皮样囊肿、 囊性错构瘤、囊性畸胎瘤(上皮样囊肿)、囊性导管 腺癌、囊性胰母细胞瘤、囊性转移性上皮性肿瘤和其 他上皮源性肿瘤,非上皮源性肿瘤包括良性非上皮性肿 瘤(如淋巴管瘤)和恶性非上皮性肿瘤(如肉瘤) [5]。 2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
中国医刊 2020 年 第 5 5 卷 第 2 期
· · 专家论坛 119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分类分期进展
陈志强,高松 *,郝继辉(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胰腺肿瘤科,天津 300060)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诊断;肿瘤分期 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70(2020)02-0119-04 doi:10.3969/j.issn.1008-1070.2020.02.002
foxgao2004163com表14种常见胰腺囊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及影像学特征6项目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部位胰体尾部约占50胰体尾部占8090胰头钩突胰头体尾部比例相当影像学特征多微囊呈蜂窝状囊壁较薄中心可见星状瘢痕及钙化多单发囊壁较厚且不均匀可见壁结节蛋壳样钙化及分隔胰管扩张囊实性混合边界清晰囊实性占位腹部超声检查可以对胰腺占位性病变进行囊实性鉴别具有普及率高易操作无创无放射性廉价等优点但容易受到肠道内气体的干扰且清晰度与分辨率较低探查深度有限准确率也常取决于超声科医师的知识经验水平及患者的体质等因素因此可用于对胰腺病变进行初级筛查7

囊肿有时也会“沉默”癌变

囊肿有时也会“沉默”癌变

为 囊性 还 是 实质性 结 节 , 并可 区 分 薄壁 还 是 厚壁 囊肿 。 甲状 腺 囊
肿 多为 良性 。 甲状 腺 癌伴 囊肿 者
少见 ( 1%~ 2 % ) 。 癌 性 囊肿 囊液 细 胞 学检 查通 常能 发 现 癌 细 胞 。
胰腺囊肿 胰 腺 囊肿 包括 真
性 囊肿 、 假 性 囊肿 和 囊性 肿 瘤 , 一 般 的 影 像 学检 查可 以 做 出 明 确 的




的概
率非
常低





与 肾癌 并发 , 即 同 时 发 生 囊 肿 和
肾癌 。
肾囊肿 与 肾癌 肿 瘤 分 别 位 于 肾脏 的 不
同部 位 。②肿瘤 内囊性 变 。③肿 瘤
好 发 于 囊壁 。 ④ 囊肿 好 发 于肿 瘤
周 围。 因此 , 定期做 B 超 检 查非常
结膜蝇 蛆病 该病多发生于 牧 区 。 由羊狂 蝇 、
及 时洗手更衣 ,保持个人 卫 生 。
马 鼻蝇 等 飞 蝇 撞 击 眼 部 , 或 由于 人 手 接 触 幼 虫 后 又
擦拭 眼部 而 将其 带入 眼 内感 染所 致 。 蝇 蛆 在 人 的结
据 《保 健 医 苑》
流 鼻血 时不 要 抬 高下 巴 。 正 确做 法 是 , 在流鼻血 的鼻孔 中塞 上 一 团小 棉球 ,
囊腺 瘤 是 一 种 良性 肿 瘤 ,
分 为 浆液 和 黏 液 两 种 , 前 者囊液
如 水 后 , 者 囊 液 如 果 冻 状 , 或 更 稀
薄些

囊腺
瘤是
良性




有一
种会 不 断长大 的交界性 肿瘤 , 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腺囊肿的影像诊断
1 .先天性囊肿
为先天性胰腺导管发育异常所致,约占所有胰腺囊肿的10-15%,临
床上多无症状。

(病理)
为先天性原始胰导管的内皮细胞发育异常,这种细胞仍然具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形成一个衬有完整内皮的囊肿,又称为真性囊肿。

囊肿可自显微镜下大小到超过IOCm不等,囊肿内壁光滑,被覆以扁平或低柱状上皮,囊内含浆液、粘液或偶尔因感染出血而形成的混浊液体。

囊肿内不含有实性组织成分、间隔和类似肿瘤的赘生物。

可以是单纯发生在胰腺,亦可同时见于肝、肾的多囊病。

本病如合并视网膜血管瘤、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和肾先天性囊肿则称为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
病(VonHippe1-1indouDisease)
o
(影像学诊断)
大多数先天性囊肿为偶然发现。

多数体积较小,亦有报告直径可达13cm。

囊肿的特征为不与胰管的分支交通。

CT显示胰腺内水样密度肿物,CT值一般在0∙20Hu,壁薄光滑,囊内无间隔及软组织结节。

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无增强改变,但有时可较清楚地显示囊肿的薄壁,胰腺其余部分正常。

MR1上符合单纯囊肿的表现。

根据这些影像学的特点一般多能作出诊断。

囊肿可以是单个或多发,多发囊肿通常见于视网膜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病(VonHippe1-1indouDisease)
o如合并肝、肾多囊病,
可见肝、肾内相应囊肿。

2 .潴留性囊肿
通常指胰腺导管阻塞而引起的胰腺远端导管扩张成囊性改变,主要见于胰腺肿瘤病人。

(病理)
胰腺肿瘤阻塞了胰导管而致胰液潴留积聚,使胰腺远端导管扩张成囊样改变,囊壁被覆上皮为一般导管上皮。

极度扩张的潴留性囊肿有时可使囊壁上皮不完整。

囊内容物为含有各种胰酶的胰液,可以合并炎症和出血。

囊壁外周常有纤维组织包绕。

(影像学诊断)
潴留性囊肿位于被阻塞的胰腺导管远端,大多数直径仅为1-3cm
o 其特征为囊肿与胰腺导管相连,囊肿内密度多较均匀,囊壁通常较单纯的真性囊肿为厚。

囊肿的近端常可见到增大的胰腺实性肿块。

CT和MRI可很好显示潴留囊肿和近端的实性肿块,注射对比剂后增强扫描常可鉴别实性肿块与正常的胰腺组织。

对于较小的肿瘤,影像学检查常常可以是先发现潴留囊肿,再进一步发现肿块。

因此,潴留性囊肿往往可作为肿瘤性病变诊断的重要征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