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果
MRI和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MRI和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近年来,MRI和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被重视。
本文将分析MRI和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MRI和CT检查是目前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技术,可以通过图像显示出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变。
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MRI和CT检查可以提供胰腺周围组织的详细信息,包括胰腺的大小、形态、密度等,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MRI和CT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胆石症、酒精滥用、胰腺瘤、胰腺囊肿等。
通过MRI和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胆管、胆囊和胰腺的状态,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胆石、胰腺瘤等引发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MRI和CT检查可以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与胰腺的坏死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评估胰腺坏死的程度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MRI和CT检查可以显示胰腺内部的坏死组织和坏死腺管,同时还可以评估胰腺周围的炎症程度和液体积聚情况,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MRI和CT检查还可以检测并评估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如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瘘、脓肿等。
通过MRI和CT检查,可以观察到这些并发症的形态、位置、大小等,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MRI和CT检查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MRI和CT检查的费用较高,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拍摄和分析,不适用于急需诊断的患者;MRI检查对于胰腺的纤维化和钙化情况显示较差,CT检查也对于早期胰腺病变的检测有一定局限性。
MRI和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它们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因、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情况,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对于MRI和CT检查的选择和应用,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来决定。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得出结论: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断层摄影线计算机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腺体,病变表现有其多形性及复杂性,急性胰腺炎为最常见的胰腺疾病,也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目前诊断胰腺炎除了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外,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其中CT扫描及增强CT在临床上运用价值较高。
仅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并收集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2003年至2009年的病例,全部经临床确诊。
其中男46例,女4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4.8岁。
其中,急性水肿性胰腺炎3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4例,47例行保守治疗,3例行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全部行螺旋CT平扫,其中38例增强。
CT检查时间在发病1h-14d,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及上腹痛等。
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升高、红细胞压积加大、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1.2检查技术扫描采用16排螺旋CT机,扫描参数:120kV,150mAs,层厚、层距均为2mm,窗宽250Hu,窗位35Hu。
增强经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碘帕醇,速率2.8ml/s,总量100ml。
2结果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急性胰腺炎CT检查通常采用平扫与增强相结合的方法。
平扫能够发现胰腺肿大、密度减低、轮廓不清以及胰周渗液等影像学表现;增强扫描能够准确地检出胰腺是否坏死。
急性轻型胰腺炎约10%-20%的病例CT平扫可无明显阳性表现,其余可见胰腺不同程度的肿大,多为弥漫性,少数局限于胰头部位。
胰腺密度大多模糊,也可部分清晰,可伴有胰周积液。
增强扫描胰腺可无异常强化或异常密度影,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坏死等影像学改变。
MRI和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MRI和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一种急性炎症,由于其发病急、病情严重,加上临床症状不典型,使得早期诊断成为难点。
而医学影像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MRI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MRI是一种相对安全、无创伤和无放射线的检查方法,具有很好的对比度和分辨率。
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MRI可提供最佳的图像解剖学细节和病变展示。
同时通过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可以观察胰腺的强化情况,了解胰腺实质水肿和出血情况。
另外,MRI还能多平面、多项式地显示胰腺的病变范围和程度,准确判定病变部位和形态特征。
因此,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MRI技术对于早期发现病灶、分析病变情况、评估严重程度和观察治疗效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CT检查是一种高灵敏、高特异性、准确度较高的成像技术。
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CT检查可以发现胰腺的病变范围、内部结构改变和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通过不同相位的CT扫描,还可以观察胰腺实质的强化情况,了解胰腺的灌注情况及胰腺实质细胞的损伤程度。
此外,CT技术能够快速及时地进行检查,减少影像检查中的漏诊和误诊。
因此,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CT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帮助医生确定病变范围和病变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综合来看,MRI和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都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其中,MRI技术具有较好的对比度和分辨率,更适用于局限性病变的显示,而CT技术则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更适用于全面、全方位的检查。
为了提高准确率和综合应用效果,通常会将两种检查技术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效果预测。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

肝脏
胆囊 肝固有动脉 门静脉
胆总管 副 胰 管 降 部
十二指肠乳头
下腔静脉 肝总动脉 腹腔干 脾动脉 胰颈
胰管
胰体
胰尾
水平部
胰头
钩突 升部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上静脉
腹膜后间隙解剖
腹膜后间隙是腹后壁的壁腹膜和腹横筋膜之 间区域的总称,它上达膈,下至盆腔,两侧与腹 膜下筋膜连续,并经腰肋三角向上与后纵膈 相通.以肾筋膜为中心,分为三个间隙:肾旁前 间隙,肾周间隙,肾旁后间隙.
胰尾周围蜂窝织炎 胰腺前方脓肿,其 内可见小气泡
胰腺体尾部假性囊 肿伴出血
胰腺假性动脉瘤
肠系膜上静脉 受累闭塞
肝脏受累,密度 减低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MRI表现
胰腺体积明显增大,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 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在T2WI抑脂上可明确胰渗出液的范围, 而出血和血性液体在T1WI和T2WI上均表现为较高信号,动 态增强扫描可见胰腺不均匀强化,坏死区域无强化,表现为 明显的低信号区.并且MRI对判断胰腺炎的并发症如假性囊 肿,出血,脓肿较有价值.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1.X线检查:如今普通X线检查的作用已相当有限, 它 不能直接观察胰腺炎本身,更不能反映其严重程度, 但在某些场合仍有一定的作用.
2.超声检查:简便,经济,仍为主要检查手段之一,但胰 腺位于后腹膜,超声检查易受肠道气体和腹壁脂肪 的影响,分辨力差.
3.CT检查:为当前最好最简便的检查方法,具有扫描 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对于胰腺形态改变, 渗出及坏死区域的分布,胰腺并发症均有较高的敏 感性.
急性胰腺炎影像诊断
病理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表现取决于其病理类型 1.轻型:胰腺局部或弥漫性水肿,质地结实,胰腺周 围有少量脂肪坏死.镜下可见腺泡,间质水肿,少量散 在出血坏死灶,血管变化常不明显,渗液清亮. 2.重型:胰腺肿大变硬,腺泡及脂肪组织坏死,血管 出血坏死.肉眼可见胰腺有灰白色或黄色斑块状脂 肪坏死灶,常累及周围组织.病程长者可并发脓肿,假 性囊肿或瘘管.镜下见胰腺坏死病变呈间隔性或小 叶周围分布,常见静脉炎,淋巴管炎和血栓形成.
急性胰腺炎的CT检查及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CT检查及诊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常常会出现饮食不规律等问题,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发病的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
急性胰腺炎现已成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致病原因为患者胰腺的自身消化而引发的炎症。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多为中上腹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腹部压痛、精神意识障碍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工作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
目前,现代医学中通常使用CT 影像学检查手段来诊断急性胰腺炎这种疾病,CT 影像学检查具有应用广泛、准确性高、灵敏性高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患者是否患有急性胰腺炎这种疾病,大大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
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CT影像学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从我院中挑选出62名病况大致相同的重症胰腺炎患者,所选取的患者均被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研究同意书,表示自愿参与此次医学研究观察。
以下是本次实验的研究过程及内容。
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在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从我院中挑选出62名病况大致相同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32名,女性患者有30名,患者的年龄处在16岁到69岁之间。
经过临床检查确定,这62名患者均患有急性胰腺炎,并且均出现中上腹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腹部压痛、发热等临床症状,患者到的尿常规、尿淀粉酶、胰淀粉酶等指标检测均高于正常值。
所有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年龄、体重、性别等基本病情资料上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即统计值(P〉0.05)表示所选取的患者具有可比性。
2、实验方法对上述选取的62名急性胰腺炎患者均进行CT扫描检查,所使用的检测仪器为GE公司Optima660型64排128层螺旋 CT机,对患者胰腺进行CT扫描检查。
具体的扫描参数如下:管电压100~120kv,管电流200~300mAs,螺距因子0.986:1~1.375:1,采集层厚0.625~1.25mm,重建层厚3~5mm,重建间距3~5mm,扫描野45~50cm,采集矩阵512×512。
CT诊断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绝大多数属于轻 一中度扩张 , 9 .%(1 2 , 1 占 17 1/ )仅 1 例为重度扩张。良性梗阻, 多为不完全性梗阻_, 3 其 j
肝内胆管 扩 张较 肝外 胆 管扩 张者 少 也 轻 , 内胆 管 肝 扩 张多见 于近 肝门 区的胆 管 , “ 枝 ” 。 呈 枯 样 34 恶性病 变胆 管末 端 常 突然 中断 , 能 发 现 凸 向 . 且 腔 内的肿 物 ; 管壁 呈 偏 心 性 、 节 样 不 规则 增 厚 , 胆 结
满意 的诊 断效果 。
难看 出胆 总管扩 张是低 位梗 阻 的基本 和可 靠征象 。
[ 考文献 ] 参
1 曹丹庆 . ] 蔡祖龙 . 全身 ( 诊 断学 [ ] 北 京: 民军医 出版社 , _ r M . 人
1 9 4 5. 9 7. 7
33 恶性 病变所 致 梗 阻多 为 完全 性 梗 阻 , . 故绝 大 多 数显现 出肝 内胆管 扩张 , 9 .%(93)其 中重 度 占 36 2/1 ,
变细 , 显示为均匀对称性狭窄, 管壁光整。壁厚一般
3 1 扫 描 前 应 训 练 患 者 平 静 呼 吸 并 在 同 一 呼 吸相 不超 过 5 m . m H 。以上胆 管梗 阻形 态 采 用薄 层 增 强扫 憋气 , 以便获 得 较 多 病 变 信 息 并最 大 限 度 地减 少 伪 描 、 局部 放大 和重建 技术 , 结合 能更好地 得到显 示 。
[] 陈祖境 , 2 杨小庆 , 杨爱玲 . 胆管造影对 梗阻性黄疸诊 断价值 的研
究( 78例分析 )铁道医学学报 ,98 1( )12 0 . 附 9 , 19 ,72 :0 —14
3 刘玉品 . ] 杨小庆, 高修成 , . 等 良性梗阻性黄疸 的 M C 影像分析 RP
CT扫描对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

治愈 急 性 胰 腺 炎 患 者 4 6例 的 C T表 现 。
结果: 4 6例急性胰腺 炎患者 中 C T表现为 不 同程度胰 腺增 大 , 边缘 清或欠 清 , 可合 并胰周 不同程度 的蜂 窝组织炎、 肾前筋膜 增厚 、 腹水 、 胸 水等 , 增强可分水肿型及 出 血 坏死型 , C T扫 描 还 可 显 示 急 性 胰 腺 的
并发 症 。 结 论 : C T扫 描 在 急 胰 腺 炎 中有
壁增 厚等表现 , 病理基础均为胰腺炎性 渗 出刺激所致 。本组 4 6例中合并 胰周蜂 窝 组织炎 4 3例 , 肾前 筋膜增 厚 4 3例 , 胸水 ( 单侧或 双侧 ) 2 3例 , 腹水 2 8例 , 肾周 间
隙积液 9例 , 胰 腺周 围肠壁 增 厚 1 6例 。
急 性胰 腺炎是 临床 工作 中较为 常见 的急腹 症 , 病情 发展 较块 , 是 由各种 不 同 的原 因引起 胰腺 消化 液外渗 而引 起 的胰 腺充 血 、 水肿 、 炎性渗 出、 出血或坏死等一 系列 的病理变化。2 0 0 8年 2月 ~2 0 1 2年 6月 收治 胰 急胰腺 炎患 者 4 6例 , 回顾性 分析 C T表现 , 旨在提高急性胰腺炎 的 C T 影像诊 断水 平。
资 料 与 方 法
胰腺位于上腹部腹膜后 肾旁 间隙内 , 当胰腺发生炎症时 , 胰腺周 围间隙常发生 明显变化 。正 常胰 腺随着 年龄 的增 长而 逐渐萎缩 , 并被脂 肪取 代 , 所 以判 断胰 腺 体积大小及 内部密 度变 化时应 充分 考虑 年 龄 因素 。 急性胰腺炎 的的病 因 : 急性胰腺炎 的
急性胰腺炎CT诊断准确性高吗?

急性胰腺炎CT诊断准确性高吗?急性胰腺炎,作为临床医学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不分年龄段,成年人的年发病率较高,属于一种急性发作的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胰腺这种疾病主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胰酶异常激活,从而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一种化学性炎症,严重后即可引起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碍。
急性胰腺炎按照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症、重症,其引发病因比较复杂多样,高血脂和胆道疾病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同时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也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诱因。
急性胰腺炎发作时会伴有持续性的上腹部疼痛,同时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发生时应及时就医,否则会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那么,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临床中通常使用哪些方法呢?CT诊断的准确率如何,它是否可作为可信性较强的诊断依据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小编,一起科普学习一下关于急性胰腺炎有关诊断的这些事儿。
一、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就是突然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并且有持续性,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和腹胀等情况。
急性胰腺炎与其他疾病不同,一般疾病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但是绝大多数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都会出现剧烈的急性腹痛,通常发生部位在左上腹,有的患者疼痛会向背部放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具有突发性,虽然疼痛程度不一,弯腰抱膝可能会缓解疼痛;患者也易发生呕吐症状,但是通常呕吐后腹部的疼痛也并没有缓解;部分患者会有发热症状,这种情况就需要高度重视了,因为很可能已经发生了继发感染;另外,有些重症患者会表现为躁动不安、低血压、呼吸困难等,这种情况比较危险,很可能危及生命。
二、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就目前的医学发展情况来说,主要有超声检查、CT检查、增强CT等常用的几种方式。
首先是普通的超声检查,其优点是经济实惠,实用性较高,可以反复检查,能直观的反应胰腺的肿大、坏死、积液渗出等情况,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但由于其观察范围的局限性,加之患者的体位配合度和肠腔内胀气干扰等因素,不易观察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果
【摘要】:临床上CT影像诊断技术是进行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常用技术之一,相对来说有较高的分辨率,扫描速度也比较快,提供的图像比较清晰,同时可以
图弥补X线或B超等技术受呼吸运动或胃肠道气体影响而存在伪影这方面的不足。
如果是螺旋CT诊断,还可以确定此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因此可以为临床分级
和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CT影像诊断;急性胰腺炎;效果
1引言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炎症类型,病因比较复杂,病情也比较复杂,一般是胰腺酶活性异常提升而引发异常情况,带来疾病问题。
此病发生后,会提
高个体体内炎性因子数量,增加毛细血管通透度,带来一些症状。
对于此病的分类,一般是参考病情和病变范围进行划分,可以分成急性水肿、急性出血坏死两
种类型。
此病的轻度预后较好,提供对症治疗可以很快痊愈,但重症有可能带来
多器官功能衰退问题,甚至引发死亡,所以临床上要重视对此病的诊断与治疗。
早期对于此病的诊断是根据症状表现进行初步判断,配合血常规检查等辅助诊断,但这样有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可能干扰到治疗的有效性。
而临床实践结果显示,CT影像诊断技术对于此病的诊断有很大的优势,操作简单,结果出具快、安
全可靠,不仅可以诊断出病情状况,也能明确病变范围和扩散情况,该技术还有
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不受个体肥胖、气腹等因素的影响,整体来说应用价值突出。
2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是发生在胰腺组织的炎症,有急性和慢性的区别,胆石症、酒精、高
脂血症、手术创伤、免疫性疾病、药物、感染等可能诱发此病的发生。
急性胰腺
炎则更为严重,呈急性进展,不仅起病急,病情凶险,程度也比较严重,治疗难
度较大,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特
别是胆源性占比超过一半。
临床上此病一般预后良好,但重症有较高的病死率,
并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情况。
此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休克等,严重的可能出现腹水、代谢紊乱等问题。
因为此病的严重性,需要及时
提供治疗,但这需要有准确的诊断结果。
目前对于此病的诊断,可以选择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其中,B超、CT检查、MRI的应用价值都比较好。
CT检查不
仅可以帮助确诊,还能评估出病情的严重程度,而且增强CT还可以诊断出胰腺
坏死问题。
3CT影像诊断
CT检查是医学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是利用X线,针对选定的检查位置,摆放好体位和设备,然后设定好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扫描,获得图像。
该
方法中存在比较复杂的信号转换过程,从X线-可见光-电-数字,最终转化得到
需求的图像结果。
该方法有多种类型,其中平扫、增强这两种类型比较常用,优
势比较突出。
其中平扫是选择横断面进行扫描,确定基线之后,可以按照一定方
向进行连续扫描;增强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强扫描信号,需要服用对比剂,其中含
有碘有机化合物,可以显示更加清晰的器官和病灶影像。
另外还有脑池造影CT,
此方法的技术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需要进行穿刺,然后借助对比剂等造影剂
的作用,提高图像的清晰程度,但该技术获得的图像水平更佳;如果使用该技术
进行腹部检查,要事先做好禁食准备,服用适当的碘水剂,使腹部脏器的显影更
加清晰,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扫描影像图。
所以临床上对于腹部疾病的检查更倾
向于CT扫描检查,不仅可以准确清晰的观察到腹腔内部的细微结构,也能探查
更广泛的范围,对于病变位置的定位准确率也相对较高,所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同时CT扫描还能够清晰显示出肠道内部的病变,方便判断是否存在其他受
损等问题。
操作时,事先告诉患者去掉所有的金属物品,不要携带钥匙、手机等,防止
影响成像效果;检查前3d以内,不能进行过胃肠造影检查,因为硫酸钡会干扰
最终成像结果;查期间可以适度憋尿,如果患者需要进行增强扫描,需要问清楚
是否存在碘过敏、海鲜过敏等问题,防止因为使用对比剂而造成过敏反应。
具体
检查时,要求患者保持平卧位,屏住气息,设置好各项参数:矩阵、层厚、管电压、管电流等。
4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果
CT诊断可以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体积增大、密度均匀等情况,同时动态
增强CT还能清晰了解腹腔各脏器受累情况,胰腺与小网膜囊相邻,若胰腺出血
性坏死,首先侵入小网膜囊,造成小网膜囊积液,通过CT检查可观察到小网膜
囊是否出现积液,以此判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很多项临床研究的结果都表明,CT扫描包括增强扫描,对于此病的诊断检出率要高于X线等方式,差异比较突出(P<0.05)。
CT扫描不仅能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定性诊断,还能开展定量分级,可
观察胰腺肿大、密度变化情况,有利于判断患者胰腺是否出现水肿或出血性坏死,如果存在坏死病灶,则意味着是此病的坏死性类型。
因此,对于此病不同类型的
诊断,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胰腺弥漫性增大以及内部的低密度病灶作为标准进行评估。
此外,急性胰腺炎合并积液患者CT影像显示吸收消散的情况,对合并积液、脓肿、蜂窝织炎、出血患者采用CT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需依靠CT值进行判断,CT值<25HU可判断为积液,>50Hu可判断为出血。
如果是水肿性类型,进行CT检查可以观察到病灶肿胀或胰腺弥漫性为主的
表现,图像中的胰腺形态比较饱满,但头部显著增大,体部体积也表现出弥漫性
增大,边缘粗糙,实质,周围脂肪层模糊等。
如果是出血性坏死性类型,进行CT
检查可以观察到胰腺明显增大,不均匀性密度增高,局灶性点状或弥漫性片状出血,CT值通常>60Hu。
CT动态增强扫描清晰显示腹腔及腹膜后间隙,判断胰腺炎
扩散范围和间隙受累情况,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经CT增强扫描后,可见胰
腺周围积液,右肾后间隙积液。
相对来说,CT影像诊断可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首选方法,但需要医务人员
对于该技术以及应用该技术诊断常见疾病的特点表现等有全面的了解。
而考虑疾
病类型以及症状都比较复杂,所以要求放射科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科室的医生要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可以在查看某一张摄片时直接发现是否是伪影,
以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相比其他技术,该技术的优势比较突出,整体的安全
性较强,空间分辨率较高,而且成像效果基本不受金属物质的影响,成本并不是
很高,扫描时间也比较短,可以快速获得结果。
还有一点,CT检查属于无创操作,
不会造成机体侵入性损伤,也就不会引发其他并发症问题,安全性强,所以比较
容易被患者接受,所以临床使用价值十分突出。
5结语
针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应用CT技术的优势比较突出,整体的安全性较强,空间分辨率较高,而且成本并不是很高,可以快速获得结果。
同时在现今技
术支持下,CT设备可以直接联网,借助相关信号,利用电脑软件构建出人体模型,然后挖掘其中的异常信息,判断疾病的存在以及病变部位和性质等,所以临床应
用广泛。
参考文献:
[1]杨天智李继刚.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果[J].影响研究与医学
应用,2022,6(19):122-124.
[2]袁德峰.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
息,2021,27(19):48-49.
[3]苏凯燕刘增韬.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
学,2021,30(01):117-119.
[4]赵春.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
杂志,2020,8(25):72+75.
[5]刘通.观察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
康,2020,18(1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