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2020新高考模拟试题
2020北京新高考模拟考试卷(语文)

2020年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国文字的产生,基础是“象形”。
最初写字就是画画,加上中国文字书写所用的特别的工具,可以使点画的形态有粗细、强弱、肥瘦、刚柔、方圆、曲直等变化,这就使得我国的文字书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种借助于点、线、形的种种变化、组合和结构以体现形式美的艺术。
即使从商代算起,汉字也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楷书,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古今汉字形体的不断演变,字形的图画性逐渐减弱,符号性逐渐增强,汉字的书写逐渐形成了诸多风格迥异的书体形式。
我国历史上不少书法理论家,对于书法艺术的书体创作有过很好的讨论。
唐代孙过庭曾说过:“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
”孙氏的观点表明,书法艺术可以通过汉字的不同书体体现,不同的书体具有不同的表现力。
清代刘熙载则把不同的书体分为两大类,他说:“书凡两种:篆、分、正为一种【1】,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
”依据刘氏的区分,前一类书体显然宜于表现静态之美,而后一类书体则宜于表现动态之美。
对于构成书法艺术美的现实根据,我国历史上的书法家、书法鉴赏家和理论家,也有很好的认识。
汉代书法家蔡邕就明确指出,书法的点画形体必须处处能引起人们对于现实中种种美的形体和动态的联想,才算得上是艺术。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认为,书家在创作时应该把自己从无限多样的现实世界感受到的种种形态的美,集中地体现在书法的点画形体上,并由此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即所谓“囊括万殊,裁成一相;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
书法是汉字造型的艺术,属于形象艺术。
但是,相比绘画、雕塑、戏剧等,它又是一种相对较为抽象的艺术。
2020新高考全新模拟卷9(解析版)

是( )
A. 2 2
B. 4 2
C. 4
D. 8
【答案】D
【解析】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B 0, 0 , A 0, 2 , D2, 2 ,
圆 B 的方程为: x2 y2 2 ,∴ P 2cos,2sin ,
∴
DB
2,
2
,
AP
5.函数 f (x) (1 cos x) sin x 在[, ] 的图像大致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因为
f
(
)
1
0
,故排除
A;因为
f
(x)
(1
cos
x)( sin
x)
f
(x)
,所以函数
f
(x)
为奇函数,故
2
排除
B;因为
f
( x)
cos
x
cos 2x
EFP AEF 60 ,则 PEF 30 , AF EF 2 PF 2 p 8 ,得 p 4 ,
A 选项正确;
AE
EF
2
PF
,又 PF //AE , F 为 AD 的中点,则 DF FA ,B 选项正确;
DAE 60 ,ADE 30 , BD 2 BM 2 BF (抛物线定义),C 选项正
的值域为 (, 0)
(0, ) ,关于原点对称,符合题意;
对于 C 中,函数 y ln 2x 3 的值域为 R ,关于原点对称,符合题意;
对于 D 中,函数 y 2 x 3 的值域为 R ,关于原点对称,符合题意,
2020年高考(全国通用版)模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卷模拟试题语文2020.2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云南民族体育文化源于人民的劳动和生产,发展于特定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经济基础,随着社会的变迁,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传统的体育文化因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而逐渐被破坏,乃至消失。
传统的一些体育运动项目也随着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处于濒临灭绝或退化变异的状况。
从目前来看,云南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不成熟、学科体系不健全、基本概念表述不全面、传统运动项目的挖掘和保护不科学、特色体育文化村寨开发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云南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导致了民族体育文化越来越不受到重视,人民传承的意识越来越淡薄,人民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过于追求现代化的运动项目,阻碍了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人民在传承云南民族体育文化过程中缺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性,很多人眼中只看到了外国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优越性,在参与体育运动中过多地选择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缺乏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认识,缺乏对民族体育文化内涵、价值的理解,导致民族体育文化在发展、传承中失去了原有的体育文化价值,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和土壤。
20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模拟卷)

英语试题 第1页(共10页) 英语试题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全国一线试题命制中心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新课标4卷】英 语(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 19.15. B. £ 9.18. C. £ 9.15.答案是 C 。
1.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leave? A .The service is too slow. B .The food is bad. C .The music is too loud. 2.What does the woman do? A .A teacher. B .A nurse. C .A shop assistant.3.What has the man decided to do? A .Continue his talk with Mr Black. B .Go to see an engineer. C .Check the schedule.4.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On a bus.B .In a library.C .In a shop.5.How did the man feel about his jump in the end? A .Terrified. B .Disappointed. C .Excited.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20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卷全科试题及部分答案

2020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卷全科试题及部分答案一、语文1. 阅读理解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文章内容省略,以下是题目及答案示例)1) 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passage?A. The importance of exercise.B. The benefits of a healthy lifestyle.C.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tress.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xercise and stress relief.答案:D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as a way to relieve stress?A. Taking a walk in nature.B. Reading a book.C. Listening to music.D. Playing video games.答案:D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
提示:假如你是李华,最近你和父母在家里发现一只小猫,非常可爱。
你应当如何呵护这只小猫?请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用第一人称写一篇短文,包括以下要点:给小猫喂食、清洁小猫的生活环境、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多陪伴小猫,给予关爱。
答案示例:我最近在家里发现了一只小猫,它非常可爱。
我决定好好呵护它,给它提供温暖和关爱。
首先,我会每天给小猫喂食。
我会选择适合小猫的猫粮,并定时给它喂食,保证它的饮食均衡。
其次,我会清洁小猫的生活环境。
每天清理猫砂,保持它的卫生,确保小猫生活在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里。
我还会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给小猫。
我会为它准备一个柔软的窝,放上一些舒适的被子,让它有一个温暖的睡眠场所。
最后,我会多陪伴小猫,给予它关爱。
我会玩耍、抚摸它,让小猫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怀。
通过这些方式,我相信我能够好好呵护这只小猫,让它在我们的陪伴下茁壮成长。
2020年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仿真模拟信息卷&押题卷(全国I卷)文综政治试题12.面对房价的不正常波动,调整房贷利率成为稳定房价的重要手段。
如果房贷利率上调,下列图示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影响的是13.受市场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有大量服装企业收缩生产,甚至倒闭。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服装的个性需求越来越强烈,服装个性化定制市场前景广阔。
服装企业开展服装个性化定制业务①是利用消费者从众心理推销产品②适应了居民消费升级的变化趋势③有利于引导消费者调整消费结构④是消费发挥调节作用的具体体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 2019年1- 5月份,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4778亿元,同比下降30.7%。
关于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实际缴纳个税的人明显减少②国家调整了个人所得税政策③居民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④偷逃个税的现象越来越普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5.近年来,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美科研合作设限,在某些技术上对我国进行封锁。
2019年10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再次批评了美国的类似做法。
面对美国的封锁,我国在技术发展上的正确做法是A.完全依靠自主创新提高各方面技术的创新水平B.扩大技术引进,及时获得当今世界最新科技成果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扩大国际技术交流范围D.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制裁美国对我国的不公平行为16.某市通过设立自治项目,打造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社区居民参与自治项目征集,通过民主评议制度,最终由居民决定要实施哪些项目。
这种基层治理模式①实现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②保障了社区居民对政府决策的知情权③旨在提高社区事务决策的民主化水平④赋予了居民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权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为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帮贫扶困、改善民生的作用,2019年全国两会”之后,某县制定人大代表与帮扶对象的帮扶责任表,制定结对帮扶措施,深人开展帮贫扶困行动。
2020年新课标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_4

2020年新课标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摘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新课标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
②每一个园都有自己的风格,游颐和园,印象......2020年新课标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1.D(D项,由原文“团城承光殿前的松柏布置得妥帖宜人……与附近的建筑物高低相称”可知,D项表述错误。
)2.A(原文中没有说把玉泉山和西山移植园中,只是把它们作为颐和园的背景。
)3.B(B项,“最具有艺术价值的”夸大其词了,只能说是“独树一帜的”。
4.B(“制”,应解释为“规模”。
)5.B(①概述他家里不放工具,不能直接说明他有智慧;④叙述他的床缺了腿却不能自己修理,不能直接说明他有智慧;⑥房子修好写上自己的名字,不能直接说明他有智慧。
)6.C(“都围成圈子愤怒地与那个木匠对峙着”错,应该为“都围成圈子面对那个木匠师傅站着”。
)7.(1)那个木匠师傅是放弃他的手艺,专门发挥他的智力,而且能了解、掌握(体察)建筑学关键问题的人吧!(2)有才能的人,按正常途径推荐他,使他不必感激谁的恩德;没有能力的,就辞退他,也没有谁敢怨恨。
8.以动衬静。
(或“衬托”)用“露滴”的声音来衬托“空园”的寂静;诗人在秋夜孤房中连露滴的声音都能听到,说明他思潮起伏,长夜难眠。
9.直接抒情。
(或“直抒胸臆”、“议论抒情”)表达了作者进身希望渺茫的感慨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10.(1)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2)其势弱于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3)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1.(1)CE(C项“响水河河水一直清澈见底”错,由文意知道响水河河水曾经遭受过污染,经历过治理。
E项“质朴平实,通俗易懂”错,本文语言应是生动形象,文采斐然。
)(2)文中的响水河具有历史悠久、土地肥沃、环境优美、发展迅速等特点。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的世界。
其显著特征有三——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
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
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
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
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
小才,微善,真性情。
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
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
少有重合,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
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或心智锐敏,或性格刚烈,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
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
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待人谦和,且品行坚韧,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
(取材于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材料二薛宝钗是一位“冷人”。
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
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
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正是热的表现。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毒。
但她为人处事却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
“冷香丸”的意义,是解热毒的意义,也是治疗内外分裂的意义。
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
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
他的立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
他说:“这药丸可非同小可,是全书大悲剧的象征。
”薛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人物,但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
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样,有生命激情,有爱恋向往,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以至用“冷香丸”来化解自己的内热。
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需要药治。
林黛玉的悲剧固然是悲剧,但她毕竟把自己的情感毫无掩饰地率性表露过、宣泄过,任自己的眼泪挥洒过、畅流过,而薛宝钗则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压在心底,然后装出一副冷清的面孔去对付那个虚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
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点缀品、牺牲品,她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实际上是被封建道德专制理念埋葬掉的。
薛宝钗的悲剧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牲自身心性的结果。
这种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更深刻的悲剧,所以胡菊人先生称之为“大悲剧”。
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
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
(取材于刘再复《红楼人三十种解读》)材料三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
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
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为此耍了阴谋——移祸黛玉。
我承认,宝钗是有缺点的。
但读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见,实事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则不难发现,指斥其“奸”过于严苛。
那日正值芒种,宝钗与凤、纨、迎、探、惜等在园中玩耍,因独不见黛玉,故去潇湘馆找她。
由于忽见宝玉进去怕自己也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来。
这恰好证明她心地纯正,不存妒忌之念。
接着见一玉色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扑起来,又证明她当时并无醋意与不快。
这时听见亭内红玉与坠儿说话,宝钗认为“奸淫狗盗”,固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实不足取,但她装着追寻黛玉,却是彼时彼境合乎实情之言。
人们情急之下做出的反应往往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事有关。
宝钗当时就是为找黛玉而来,因此,说寻黛玉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
毕竟,处境窘急,脱口而出,情有可原。
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度。
但说她将自己两套新衣拿来给金钏装裹,是为了对照贬损黛玉,实在有失偏颇。
因为黛玉“素日是个有心的”之类的话是王夫人所说,且宝钗历来心胸宽大,从不计较琐事,连庭院花木、房间布置、衣服首饰等都不大讲究,所以在姨妈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这一情境之下,她主动提出此议是十分自然的。
她在宽慰王夫人时说的一席话,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情外,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
因为人们为了安慰亲人、朋友,有时会说一些减轻其责任的话,这并不能完全代表她心中真实的判断,只能说有讨好之嫌。
断言其“奸”,并无铁证。
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
(取材于周思源《探秘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女子之美是各美其美,美得适度,体现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
B.红楼女子的美是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的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
C.材料二曹雪芹设计出以“冷香丸”治疗宝钗的“热毒”,是一种精彩的写法。
D.“冷香丸”对宝钗治疗内热外冷的分裂性格有益,对宝钗扭曲真实心性又有害。
2.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理由阐释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的一项是(3分)A.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
B.只能用假面对付虚假的世界。
C.把生命激情视为疾病。
D.不曾像黛玉那样率性。
3.下列说法中,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A.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可见她不存妒忌。
B.担心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黛玉,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应。
C.认为金钏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话语,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
D.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不是为了贬损黛玉。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4分)5.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
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造成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
(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边地老人谢友鄞我浪迹辽西边地,对老人满怀敬畏。
一溜儿老头,撒蘑菇似的蹲在墙根下,晚春了,仍穿着青棉袄、抿裆裤,像旧书插图里的庄稼人。
在边地,光阴流得很慢,但他们还是会死的。
死了个老人,比死了个年轻人更让我难过。
一个人活了八十年、九十年,对生活已经烂熟,突然两腿一蹬,走了。
这怎么受得住?年轻人对生活还不习惯,死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房东老爷子家,墙上挂排猎枪,棚顶吊盘巨大的蜘蛛网,颤悠悠垂下,又悠悠然缩回去。
蜘蛛结网几十年,老人不准任何人碰它。
蜘蛛精摆的阴阳八卦,它盘踞在八卦图中,占卜着吉凶祸福,世事沧桑。
老爷子带人伐树,那是棵树王。
根部被砍断,还不倒,活成精了。
汉子们唬得变色!老人猛然醒悟:它恨,它要报仇!老人脱下布褂,朝山坡下忽悠一甩,树王误以为是人,顺势扑下去,轰隆倒地了。
八位杠夫抬起巨大的原木,往木工作坊送。
打头的吆喝:齐步走啊!众人和:嘿!杠夫们奇怪,咋这般死沉,别扭?左边四位用右肩扛,左膀叫大肩;右边四位搁左肩扛,右膀叫小肩。
迈左腿都迈左腿,抬右腿都抬右腿。
谁迈错一步,被拽得一个趔趄,木头一扑棱,能把对面杠夫的脑袋扑拉成血葫芦。
一步不敢差!眼瞅一个小伙计小肩塌软,小脸蜡黄,气喘吁吁,脚飘得要跟不上了。
打头的感觉出来,急出满脸恶汗,牙齿咬得咯嘣嘣响,却不敢嚷叫不敢骂。
老爷子犹如下山虎,猛扑上去,托住伙计的杠头,挺起腰杆,瞬时,几十年前的力气重新回到了身体内。
老人打胸腔深处吼出一声:迈左腿呀!嘿!杠夫们得救似的叫出来!老爷子背起猎枪,看山护林。
一只鹰在天上盘旋,黑压压翅膀遮住阳光,羽肋白骨分外清晰。
鹰影落在地上,像一只蝙蝠。
老人皮肉皴皱,硬得像穿山甲。
他的影子在地上簌簌爬,怎么也撵不上那只“蝙蝠”。
老人跟我叨咕:野物不挡道,就甭开枪。
我说:咋?老爷子说:你养儿育女,人家也生儿养女,各过各的日子。
我说:可不,人和野物,日子和日子,是连在一起的。
我学会了拍马屁,拍别人的马屁,拍自己的马屁;装孙子,装重孙子。
一个城里人,在乡下便如鱼得水了。
老爷子蹲在岗尖吃晌午饭了。
老人头发、眉毛、胡须如雪,敞胸袒乳,露出牛皮鼓似的肚子。
牙没了,两手逮住大饼子,像老鼠将食儿拖进黑洞,搁牙帮嗑,眯缝眼睛,腮帮抽搐,满脸皱纹活了。
他突然抬起头,盯住我,问:春秋战国时,这里森林密布,百禽嬉戏,百鸟争鸣。
曹操东征到辽西,须派工兵伐木开道。
森林哪儿去了?更古远,这儿是海。
船中载满逃生的人,船下还有更多的落水者,抓挠船帮,拼命朝上爬。
船剧烈摇晃起来,一个人也容不得了。
否则,船上船下的人,将同归于尽。
一位满头雪白的老兵挺身站立,拔出军刀,在船舷上乱砍。
鲜血激溅,数不清的手指噼里啪啦掉落舱内,水里的人张扬着光秃秃的血手,呼儿唤女,哭爹叫娘,下饺子一样沉了下去……老人泪水横流:船载满乡亲们开走了,白雪满头的老兵,一头扎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里。
我说不出的震撼!我把常年浪迹的神秘边地,视作第二故乡,老人深沉地一笑:什么叫家乡?你在这儿生活过,不管你生活多长时间,不能叫家乡;你在这儿出生,不能叫家乡;你在这儿有亲属,不能叫家乡;你有实实在在的亲人埋在这里,这儿才是你的家乡,你才刻骨铭心地永远不会忘记它!啊,边地老人!(选自《〈小小说〉选刊十五年获奖作品精选1958—2000》,有改动)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房东老爷子家中棚顶的蜘蛛网盘踞了几十年,从不准任何人碰,表现了老爷子认为蜘蛛能够占卜吉凶祸福的迷信。
B.小说写老爷子带人砍伐树王,遭遇传说中的树王精报仇,老爷子坦然机智应对,化解了一场人与树的凶险对弈,情节充满了神话色彩。
C.房东老爷子看山护林,对于猎杀动物自有一番理论,乍听简单,细思却不失深奥,透着“人与自然共生”的大智慧。
D.小说写的是辽西故事,写出了边地远古的传说和历史大背景,突出了边地文化以及边地人特有的本性和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