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优秀教案:专题训练 人物描写 动作描写
初中作文写作指导教案:生动的人物描写

初中作文写作指导教案——生动的人物描写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1. 人物描写的技巧;2. 人物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2. 如何使人物描写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人物描写文章;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人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细节。
二、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2. 学生举例说明这些描写方法,并进行小组讨论;3. 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和如何运用。
三、人物描写的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例如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反映其性格特点;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片段,并分析其描写技巧;3. 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人物的性格特点。
四、人物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使人物描写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例如通过具体的场景、细节和情感描写来展现人物;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讨论如何使人物描写更生动、真实;3. 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注意运用感官描写和情感描写。
五、作文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题目,要求学生以生动的人物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学会了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并了解了如何使人物描写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
初中动作描写的教案

初中动作描写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人物动作的能力。
3. 指导学生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4.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动作描写。
二、教学内容:1. 动作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动作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动作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4. 练习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动作描写的方法与技巧,动作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
2. 难点:如何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动作描写的概念与作用:讲解动作描写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动作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3. 动作描写的方法与技巧:a. 观察生活,捕捉人物动作。
b. 选择恰当的动词,表现动作的准确性。
c. 运用形容词、副词等修饰动作,增加表现力。
d. 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4. 动作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举例分析优秀作品中的动作描写,让学生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
5. 练习与拓展:a. 学生分组,互相观察,尝试用动作描写表现组内成员的性格特点。
b. 学生现场写作,尝试运用动作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c.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动作描写的方法。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动作描写的认识,以及在写作中如何运用动作描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作描写的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动作描写的表现力。
4. 学生对动作描写在写作中作用的体会。
六、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多阅读优秀作品,体会动作描写的魅力。
2. 增加课堂练习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作描写的技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4.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注重对动作描写的评价,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提高写作水平。
初中作文写作指导教案:生动的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专项训练:学习目标:1.掌握人物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2.学习神态描写,能将神态描写与修辞相结合:3.掌握慢镜头分析法,能够锤炼动词进行动作描写。
小学阶段的人物描写:我的爷爷是一位老人家,他有着白色的头发,脸上有皱纹。
初中阶段的人物描写:爷爷原来是一位体育教师,身材高大魁梧,听爸爸说,年轻时的爷爷帅气英俊。
如今爷爷上了年纪,额头上爬满了深浅不一的皱纹,原来浓密的黑发也渐渐变得灰白。
可是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名篇赏析:(泼留希金)那小小的眼睛还没有呆滞,在浓眉底下转来转去,恰如两匹小鼠子,把它的尖嘴钻出暗洞来,立起耳朵,动着胡须,看看是否藏着猫儿或者顽皮孩子,猜疑地嗅着空气。
那衣服可更加有意思。
要知道他的睡衣究竟是什么底子,只好白费力;袖子和领头都非常耀龊,发着光,好像做长靴的郁赫皮;背后并非拖着两片的衣裙,倒是有四片,上面还露着一些棉花团。
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是腰带,还是绷带呢,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
([俄]果戈理《死魂灵》)互动1:下列选项中不是人物描写方法的是?A.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B.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D.外貌描写和环境描写;一、外貌描写要体现人物的外在特征,使人物具备辨识度;.二、外貌描写要为人物的整体形象特征服务;1、他今年九岁,穿着一件白背心,一双沾满了黑泥的拖鞋,头发已经很长了,却居然能够一根根直立着,很是神奇。
两片厚嘴唇紧紧搭在一起,好像被什么东西给钳住了,轻易也不肯开口似的。
2、一头齐耳短发,这是她长年不变的造型。
皮肤还算白暂,但眉眼之间似乎多了一丝清冷,高高的颧骨让她脸部的轮廓显得校角分明,尖尖的下巴,仿佛是方头钢笔划成的。
3、我的同桌是个小胖子,胖乎乎的圆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
眼珠忽闪忽闪的,只要他一眨巴眼,准出鬼点子。
在他那劝黑的脸上,不论是鼓鼓的腮帮,还是薄薄的嘴唇,或是微微上翘的小鼻子,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思考:1、我要写一个什么样的人?(职业、性格、精神风貌)互动题2:选出下列选项中对于老奶奶形象的设计最缺乏特色的一项是()A.年纪大,头发白;B.时髦,爱打扮;C.爱笑,特别幽默;D.瘦弱,单薄,朴素,爱干净2、从哪些角度入手?(衣着、体型、头发、五官)互动3:如果想表现一位老奶奶瘦弱单薄,朴素,爱干净,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入手()A.脸上的皱纹,手背的皮肤;B.花白的头发,微驼的背;C.花白但整齐的头发,洗的发白的衣服,裤管晃晃荡荡;D.昏花的眼睛,干瘪的嘴唇;第3步如何让语言生动形象?(按照顺序+适当的形容询+修辞手法)练习:迎面走来一位老奶奶,她的一头白发(加个形容词)————————,只有鬓边的碎发_——————————(想想碎发会有什么特点)。
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2

一、教案基本信息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人物动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中的动作描写水平。
教学重点:1. 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动作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2. 动作描写与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的结合。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相关人物动作描写的范文。
2. 写作素材库(人物动作描写)。
3. 评价标准和方法。
学生准备:1. 写作笔记本。
2. 相关人物动作描写的范文阅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动作。
1.2 学生分享生活中观察到的人物动作,教师总结。
2. 知识讲解(10分钟)2.1 教师讲解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2 学生通过阅读范文,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
3. 写作实践(10分钟)3.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人物动作描写练习。
3.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分享与评价(5分钟)4.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4.2 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后素材,完成一篇人物动作描写的作文。
2. 搜集生活中的人物动作描写实例,进行分析和学习。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学生反馈,以及改进措施。
六、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人物动作描写的心得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戏剧表演或电影拍摄现场,观察和分析人物动作的刻画。
3. 开展人物动作描写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文质量:评估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人物动作描写质量,包括描写方法、技巧和情感表达。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堂学习的应用和巩固情况。
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

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学会使用具体的动词和形容词来描写人物的各个方面的动作。
3. 学会使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基本动作描写词汇。
2. 学会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三、教学难点1. 运用细节描写丰富动作描写。
2. 创作具有个性的动作描写。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动作描写案例,让学生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和技巧。
2.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运用动作描写表达人物性格和心理。
五、教学准备1. 经典文学作品片段。
2. 作文纸。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动作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动作描写的理解和认识。
二、基本动作描写词汇学习(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系列基本动作描写词汇,如跑、走、跳、笑、哭等。
2. 学生跟读并尝试用这些词汇描述人物的某个动作。
三、动作描写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一个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动作描写片段。
2. 学生分析片段中的动作描写如何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四、实践训练(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动作描写片段进行讨论和分析。
2. 学生尝试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动作描写片段,描述一个人的某个动作,并注意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每组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训练,让学生掌握了基本动作描写词汇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在实践训练中,学生能够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动作描写片段。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训练。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动作描写在电影、电视剧中的应用。
初中作文人物描写教学教案

初中作文人物描写教学教案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
2. 通过实例分析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人物描写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 难点: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突出人物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老师会描述一个人的特点,你们来猜猜这个人是谁。
(老师描述班上一位同学的外貌、性格、爱好等特点,让同学们猜)(二)讲授新课(20 分钟)1. 外貌描写出示一些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让同学们分析这些描写好在哪里。
练习:让同学们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然后互相交流。
2. 语言描写播放一段人物对话的音频,让同学们感受语言描写的魅力。
讲解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当时的情境,还要注意加上适当的提示语,如“说”“喊”“叫”等。
举例:“妈妈生气地说:‘你怎么又没完成作业?’”“小明兴奋地叫起来:‘我考了 100 分!’”练习:给出一个情境,让同学们进行语言描写。
3. 动作描写观看一段视频,让同学们注意人物的动作。
强调动作描写要细致、准确,能够展现人物的心情和性格。
比如:“他紧紧地握住拳头,牙齿咬得咯咯响。
”练习:让同学们描写一个人做某件事时的动作。
4. 心理描写分享一篇含有心理描写的文章,引导同学们体会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的重要性。
心理描写可以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想法,也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
例如:“我的心像揣了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练习:让同学们写一写自己考试前的心理活动。
(三)小组讨论(10 分钟)把同学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共同讨论如何描写这个人物,然后派代表发言。
(四)写作练习(15 分钟)让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一篇300 字左右的短文,介绍这个人。
(五)展示与评价(10 分钟)1. 选择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
动作细节描写作文教案

动作细节描写作文教案第一篇:动作细节描写作文教案第三讲:人物的动作描写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哑女卖刀,她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广告语宣传自己的产品。
于是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
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丝分为两截,而刀刃无损;她又手起刀落,面前的粗铁丝转眼间被分成数截,但刀刃锋利如初。
哑女虽未说一句话,但她的摊位前排起长龙,人们争相购买她的菜刀。
顾客们众口一词:“好就好在她是通过自己的动作徕说话,令顾客信服。
”哑女卖刀如此,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
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一举一动细致描写,写出人物具体动作,那么所写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怎样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呢?这就要求我们用准确的动作词来写人物的活动过程,把人物的大动作分解成一个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一一描绘出来。
老舍曾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
一、什么是动作描写?1、片段欣赏片段一:说时迟,那时快。
只见我班的何中凯同学,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
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
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精彩校运会》分析: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势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用比喻写出了运动员的强健有力,蓄势待发的状态。
片段二:范进即将银子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
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了银子用?……”归纳:用动词把人物富有特征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下来,这就是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动作描写活起来的。
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

1. 让学生掌握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中人物形象生动、具体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2. 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与技巧。
3. 典型人物动作描写的案例分析。
4. 学生作文中的动作描写练习与指导。
5. 优秀作文欣赏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作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人物动作描写案例,让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
4. 练习: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 优秀作文欣赏:展示优秀作文,分析其动作描写亮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动作描写案例,让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
3. 练习法: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欣赏法:展示优秀作文,分析其动作描写亮点。
1. 学生动作描写练习的完成情况。
2. 学生作文中动作描写的运用情况。
3. 学生对优秀作文动作描写的欣赏与分析能力。
教案编写完毕,仅供参考。
如有需要,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优秀作文片段。
2. 人物动作描写练习素材。
3. 作文评价标准。
七、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课件,设计好教学环节。
2. 收集典型人物动作描写案例,准备进行分析。
3. 准备动作描写练习素材,以便学生练习。
4. 制定作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人物动作,培养观察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动作描写心得。
3. 邀请作家或文学爱好者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写作经验。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
3. 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有哪些不足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札记
4、方法及要求
1、动作 描写要准确
选用精准的 动词,用动词来表现动作。
2、动作描写要细致
要想将人物动作写得细致,可以通过动作分解 来完成。
3、动作描写要生动
在描写中加入适当的修饰语,或者与外貌、神态描写等相结合,可以使动作描写变得生动起来。
(学生尝试删去动作描写中的修饰语,体会这些修饰语的作用)
五、课堂练笔:
(二)《儒林外史》
学生了解概念。
学生从学过课文中举例,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
学生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名著中典型的热舞动作描写。
教
学
过程Biblioteka 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 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 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细节说明了严监生对自己的吝啬。
偷玩电脑突然听到妈妈的开门声
六 、课外作业:
在体育课中,肯定会有一些运动让你难以忘怀,请你写一段150字左右的片段,把运动时的动作描绘出来。
学生 读完材料谈感受,并进行小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动作描写的方法。
创设情境:一名学生背着书包走出教室。
学生进行简短口头作文。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人物描写--动作描写
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月日
总第课时
课题
人物描写--动作描写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动作描写的含义。
2、能将人物动作描写的准确、细致、生动。
3、动作描写要突出人物个性 特征。
重点
4、能将人物动作描写的准确、细致、生动。
难点
动作描写要突出人物个性特征。
教法及教具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1、新课导入:
回忆朱自清的《背影》中描写父亲翻过月台买橘子时的动作,你能谈谈它的妙处吗?
2、什么是动作描写?
对人的手、脚、四肢、头部、五官以及身体的动 作行为进行描写的方法。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三、动作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
②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
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材料分析 :
(一)《欧也妮葛朗台》
小说在写葛朗台看到查理留给女儿的那个金匣子时,他的“身子一纵,扑向梳妆匣,好似一只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这一“纵”一“扑”强烈地辐射着葛朗台对金子的专注、贪婪,反映出他爱财如命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