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苏中考状元及经验分享

2020江苏中考状元及经验分享
2020江苏中考状元及经验分享

2020江苏中考状元及经验分享

中考状元各科学习方法

语文:在初中学语文,方法很重要,这种方法性体现得非常明显。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老师上课讲的方法。另外,作业

也要接受老师的指导。值得一提的是,语文老师改卷,因其主观性

和时间限制、标准等问题显得很不稳定而又难以预测,这确实是个

问题。我的看法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答题,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数学:理科的学习重在平时。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

业都很重要。我想应注意两个关键点:一为“总结”,二为“提升

能力”。总结的作用在初中阶段体现得尽管没有高中明显,但作用

依然很大,可以使学习变得相对轻松。总结的内容有很多,如错题、知识要点解题方法、一些重要的理论和论断。但只总结是不够的。

因为考试是不可能都是总结过的内容,做没有见过的题,这就是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要靠做题、做作业来提高。所以平时应注意多

做一些题,是做题而非见题,做题是为了提升能力,见题则纯粹为“总结”了。这样总结与提升相结合,会发现数学考试就是一个

“见招拆招”的过程,并不难。

英语:这是一门语言,能力很重要。中招的难点实际不单纯在

课内知识上,因为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再加上反复的训练,那些能

考出的知识点早已被人熟知,真正的难点在于完型、阅读、选词填空,甚至补全对话和作文上。所以要注意平时提升这些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老师难以教会,基本全靠自己不断地做题,并在做题的过

程中感悟。这也是一种初高中都会受益的能力。

物理:物理和数学有一些相似之处,就是中招试卷有比较严格

的组成和结构。所以把握住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各种问题进行

训练很有帮助。另外,初中物理并不深奥,理科的特点体现得还不多,所以并不难学。认真地听讲,掌握一些典型习题的做题方法,

记忆一些重点的内容,同时锻炼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一种

定性的分析。计算能力也是一大关。

化学:初中比较简单,考试的题目都是很熟悉的题目,但记忆

很重要,甚至比政、史、地更需要背,跟着老师的思路持之以恒地

学习问题不大。另外,化学只有一年的学习时间,先知先觉很重要,学了快一年才猛然醒悟,就为时已晚了。

政史:这应该是比较轻松的两科了,我个人认为虽然是文科,

但却不需要过多的记忆,因为是开卷考试,只需要熟悉课本即可。

单说政治,各类题有不同的解法,掌握住这个很重要。历史则需有

一定的分析能力并对题目考查的知识有所总结。

2020年最新高考改革方案

2020年最新高考改革方案 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新高考改革方案范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高考改革方案1 日前,北京市教委在官网发布了新高考方案。北京新高考改革具体有什么内容呢?小编今日整理了2020年北京新高考改革内容,希望对考生了解新政策有所帮助! 1统一高考招生改革 统考科目 从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英语考试 从2018届考生起,英语听力分值保持30分不变,与统考笔试分离,实行机考,一年两次考试,安排在每年12月和次年3月进行,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増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总成绩分值不变。 成绩构成 从2020年起,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总成责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通高中学业水平考

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其中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即高校招生录取总分满分值为750分。 参加高职(专科)统一招生录取的考生,采用考+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招生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组成。招生高校根据各专业培养需求从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定2门,所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生成绩需达到合格。 录取方式 实行高考志愿后知分填报,普通批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平行志原投档。在总结本科一批与本料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经验基础上,2019年将本科一批与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 2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 除统一高考外,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包括高职自主招生、单考单招等形式,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逐步使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高职院校对普通高中生和中职生分別制定测试办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考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中生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情况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中职生在文化课笔试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3综合评价录取改革 充分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在部分高校探索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试点,练合评价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

命题专家谈2020年上海中考出题思路

命题专家谈2020年上海中考出题思路 2018年上海中考已完美落幕,那么今年的题目难不难呢?来听听 专家的意见:《命题专家谈2018年上海中考出题思路》,希望对您 有所帮助! 命题专家谈2018年上海中考出题思路 语文:延续传统特色融入时代气息 201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依据《上海市中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2018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命题,在保持一贯特色的同时适度稳中有进,致力于引导初中 学校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 全面和谐健康成长。 试题选材注重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时代元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既有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古代诗文 名篇,又有聚焦社会现实,反映普通人群日常生活的题材内容。阅 读选文《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交 通习惯、树立守法守序的自觉行为意识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选文《酸橙》,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一个事物的价值,不应只看重 外在美,更要有内在的价值追求。“综合运用”部分的京剧、中国 古代神话、杂技剧等内容,引领学生关注艺术、走近经典,通过聚 焦多种形式的跨界融合,感受文化与艺术的魅力。同时,启发学生 进一步思考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等问题。 阅读部分的试题既注重对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思路结构和语言特色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准确、缜密、辩证等思维能力的考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文《真的不容易》不仅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内心,也启发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对于初中毕业生而言,自己成长路上的 甜酸苦辣,平凡普通人的奋斗求索,诸如求学路上的挑战与收获、

2020年北京高考政策几大改革

2020年北京高考政策几大改革 2015年北京高考政策几大改革 据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消息,2015年北京高考将有四个重大变化。 第一,出分后填志愿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北京市高考计划实行“出分后填 志愿”。恢复高考以来,该市基本上都是考前填志愿,一般填报志 愿的时间为5月中旬。如果改为考后填报,从往年情况看,高考分 数通常在6月23日公布,预计明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将在6月下 旬进行。 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出分后报志愿心里会更踏实一些,可以根据分数和兴趣“量体裁衣”。高分生与低分生都有明确的方向,报考 志愿与实际录取悬殊不会很大,风险减小。但是考后填志愿容易出 现的问题是“志愿扎堆儿”,导致冷门专业更冷、热门专业更热, 使某些院校或专业录取分数线上涨。另一个可能是造成“断档”, 即由于某校上一年录取分数高,因而一些考生不敢报考,以致该校 一些专业招不满学生。 第二,“部分平行”拟变“大平行”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 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北 京市高招志愿设置拟推“大平行”。暂不取消“批次”,但每批次 内所有学校都可以平行填报。也就是说,本科仍然分为一本、二本、三本,但在一本(二本、三本)层次内,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是平行关系,计划每批次可填报6至8所学校。 录取投档时,“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第一步: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排序;第二步:每个考生投档时,按所填志愿ABCDEF顺

序检索,如考分够A学校,就投档到A学校,如不够,则看B学校,以此类推,这样的投档方式极大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 “大平行”会把填报志愿的风险降到最低,也会解决家长和考生最纠结的“浪费分数”问题。不过对于高校来说,这样的志愿设置 方式很可能造成高校的“扁平化”趋势,影响高校招收到特色学生。 第三,四项加分将调整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2015 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要合理设置加分分值。”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高考加分政策中,有11项是“国家级”加 分项目,3项是“市级”加分项目。“国家级”加分政策将在教育 部新政策出台后调整。对于“市级”加分项目,北京市教育考试院 明确表示将“减少分值”或者“取消”。 3项“市级”加分项目为: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北京市优 秀学生干部”的应届毕业生(加10分);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 “北京市三好学生”的应届毕业生(加10分);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 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向学校提供档案)。此前这3项加分政策 仅适用北京地区的高等学校投档录取,至于明年是减分值还是彻底 取消,要等教育部的高考加分意见出台后再确定。高考加分政策的“瘦身”,无疑将减少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高考录取更加公平。 第四,自主招生挪至高考后进行 据悉,2015年,北京地区高校的自主招生都将按要求挪至高考 之后。目前学校方面还在等教育部的指导意见细则,对于高考后自 主招生尚未制定具体方案。 自主招生放到高考后有利于解决目前争议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小高考”现象、“掐尖”大战、对中学教学的影响和选拔公平体 现不足四个热点问题。

2020年四川高考新政策

2020年四川高考新政策 2018年四川高考新政策 一、校长建议分学科班和高考班 现在,学生到了高中,自然面临分流:读文科、读理科,只有这两种选择。而2018年入学的高一学生,面临的是“3+3”考试,用 中学校长们的话来说,这“会给现有高中教学和管理格局带来“颠 覆性”影响。”仅就选考“6选3”的组合方式就有共20种。比如,一个只有200名学生(年级)规模的学校,原来只需要分4个班,现 在就必须分10多个班供学生选择——把10多个老师分配到不同教 室等候学生选课走班。走班制对学校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和教师要求,将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 为此,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校长、四川省数学特级教师刘云建议,可以按6个学科和学习程度安排教师和教室,由学生根据自 身选择去走班选科选老师。比如,思想政治,可分学科班和高考班,甚至学科班还可分层设班;关于外语,虽然是每个学生都要考,但是 每个学生有两次考试机会,有的第一次就达到了理想效果,有的还 会考第二次,再加上不同学生对自己的分数期望也不同,所以外语 学科也不能搞“一锅煮”,分层势在必行。 二、教育界人士:学科选择要指导 新高考对学生亦是一种考验。以前,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朝夕相处,不论什么科目都在一个教室上。现在有可能这堂课你的同桌是 别班的学生。比如以前读文科的必须学习政史地,现在你还可以选 理化生。选择的自由度大了,学生会把握自己有效选择吗?原来固定 模式的班级制打乱了,没有了固定的教室、老师和同学,没有了老 师对你的“专一”的、严格的要求,学生能把控好自己吗? 另外,六选三还让一些老师担心的是,学生会不会有趋利避害思想,在选课上造成某些学科热门,爆满,某些学科成为冷门,无法

上海市2020年中考语文考试手册

2020年中考语文上海卷考试手册 一、评价的性质、目的和对象 上海市初中毕业语文科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落实“教考一致”的要求,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引导初中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结果是初中毕业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考试对象为2020年完成上海市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 二、评价标准 基于《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2020年10月版)规定的六至九年级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与要求,确定以下能力要求和知识内容。 (一)能力要求 1.文言文阅读能力 1.1能记诵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2020年: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1.2掌握重要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2020年:1.4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1.3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020年:1.2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1.3掌握“之、其、而、以、何、于”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1.4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1.5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6能概括文章的中心。 1.7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2.现代文阅读能力 2.1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020年:2.3能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2.2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提取并解释重要的信息。 (2020年:2.5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提取并解释文章中的信息。) 2.3能概括文章要点和主旨。 2.4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2020年:2.7 能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能分析句子和段落的作用。) 2.5能识别和运用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2020年:2.9能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6种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2.6能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 【2020年:2.8能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说明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记叙文(顺叙、倒叙、插叙);议论文(总分、并列、层进、对照)。】 2.7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2.8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作相应的拓展。 (2020年:2.14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作适当的拓展。)

(精品)2020年卷Ⅰ文综历史高考试题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图4 步辇图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 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 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 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 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 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 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 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30.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 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指示有利于当

2020年青海高考录取照顾政策

2020年青海高考录取照顾政策 照顾政策 2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可在考生统考实际成绩的基础上适 当增加分数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符合多项加 分投档条件的,除特殊规定外,只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不 累加。 (1)烈士子女,增加20分投档。 (2)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增加10分投档。 【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或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出具证明,办公地址均在西宁市解放路14号】 (3)对连续在牧区(六州)工作15年以上、现仍在牧区工作的汉族干部职工子女和世居牧区的汉族群众子女,其户口在当地、从小学 到高中全过程与当地少数民族学生接受同等教育条件者,增加10分 投档。其中,对玉树、果洛州从初中一年级起至高中毕业一直在当 地就读,父母在当地工作10年以上、现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干部职 工子女,增加20分投档。 【汉族干部职工由工作地州(县)组织、人事部门出具证明(中央 驻青单位、省直垂管单位、省属国有企业等由其省级主管单位人事 部门出具证明)。世居牧区的汉族群众子女由户口所在地乡(镇)出具 证明。考生在当地就学经历由就读学校、县教育局出具证明】 (4)农牧民独生子女选报省内院校的,增加6分投档。 (5)公安系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选报省内院校的,增加6分 投档。 (6)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内外院校,增加20分投档。其中,在向全国省属院校投档时,再给六州少数民族考生增加15分投档,累计 为35分。

(7)对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民考汉”考生小学、初中、高 中全过程一直在当地就读、与当地的汉族学生接受了同类教育、参 加了同类试题的高考,选报省内院校的,在享受原照顾加分条件的 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8)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增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增 加20分投档。 2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可优先录取或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 件下优先录取。录取与否由高校决定。 (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 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 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 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 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 年的军人子女,参加高考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应予以优先 录取。 【除持有效证件外,其他考生由其家长所在单位或原单位干部处出具证明】。 (2)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 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的子女报考高校,在与其他考生同 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证明材料或有效证件由考生本人提供】 (3)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证明材料由考生本人提供,并经团省委出具认证意见】 27.享受加分投档照顾条件的考生,经本人申报、有关部门审核,学校、考区招办、省招办三级公示后方予认可。学校、考区向社会

上海市新中考改革方案发布.doc

上海市新中考改革方案发布-中考本报上海3月22日电 (记者姜泓冰)上海今日颁布新中考改革方案: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50%至65%的招生计划将采用名额分配的方式下达到有关区和初中学校,以促进初中学校均衡发展。到2022年,初步建成具有上海特点、体现科学教育质量观,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依据,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制度。 根据上海市教委新发布的《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此次新中考改革最大亮点是“一依据、一结合”,即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上海将优化招生录取办法,整合普通高中现有5种(自荐生、推荐生、零志愿、名额分配、1至15志愿)招生录取方式,调整为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3类。 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50%至65%的招生计划采用名额

分配的方式下达,由市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分配到有关区和初中学校,并明确这种招生计划其中的70%将分配给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并逐步扩大这一比例,以此促进本市初中学校均衡发展。 上海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员、全考、全用”,考试结果按需求呈现和使用,计分科目总分为750分。主要变化包括:外语科目增设听说测试,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等;在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基础上,配套建立相关电子平台,记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继续优化中职校自主招生办法,推进中本贯通和中高职贯通试点,逐步探索中职校统一招生录取实行招生计划不分区、全市投档录取的办法。 上海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从2017年入学的6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从2018年入学的6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目前初中在校七、八、九年级学生不受影响。据悉,上海各区中小学将于政策发布后一周内组织召开家长会,宣讲解读中考改革有关政策。

2019-2020年中考试题及答案—历史

2019-2020年中考试题及答案—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你认为下列远古居民最有可能住在右图所示房屋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3、下列人物中能称得上“化佗再世”的是() A 、李耳 B 、李冰 C 、李春 D 、李时珍 4、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近代历史人物是() A 、关天培 B 、魏源 C 、林则除 D 、张謇5、由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公车上书”是在() A 、1894年 B 、1895年 C 、1897年 D 、1898年 6、近代史上,沙俄强迫省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A 、《瑷珲条约》B 、〈北京条约〉C 、〈改订条约〉D 、〈勘分西北界约记〉7、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8、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创建到今天走过的光辉岁月已经有() A 、70周年 B 、75周年 C 、80周年 D 、85周年9、“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最早在中男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的 近代历史人物是( )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胡适 D 、毛泽东 10、1923年,在闽西由奇山书社出版、影响最大的革命刊物是() A 、〈新青年〉 B 、〈岩声〉 C 、〈才溪乡调查〉 D 、〈每周评论〉11、以下关于西安事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标志国共两党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B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C 、由张学良 和杨虎城发动的 D 、中共高瞻远瞩国主和平解决 12、根据右边材料判断,它反映的史实是在我国() A 、建国初期 B 、大跃进时期 C 、文革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3、被评为“2004年感动中国”的科学家袁隆平,他的主要贡献是()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 ——〈凤阳花鼓词〉

2020高考加分政策:加分不超过20分

2020高考加分政策:加分不超过20分 3月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今年全国统考时间不变,仍于6月7日开考, 但各批次完成录取时间较去年推迟11天,将于8月底结束。 另外,根据教育部8日发布的2020年高校招生工作规定,明确了 今年加分项目以及分值,加分不超过20分。 全部录取结束延迟11天 在《通知》中,教育部给出2020年的高考日程表。今年,各省(区、市)录取工作应于7月上旬开始,其中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应在7 月10日至15日之间开始。全部(各批次)录取工作定在8月底之前结束。通过对比《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会发现,今年录 取结束时间较去年延迟11天。 今年高考加分不超20分 在加分方面,教育部明确: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统考成 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 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 增加20分投档。 2020年1月1日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下列称号、奖励、 名次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由生源所在省级招委会决定,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 是否录取。加分项只能取其中一项分值,增加分值不得超过5分: ①省级优秀学生; ②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 ③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

④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 ⑤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 ⑥获得省级招委会确定的统测项目范围内的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由省级招委会决定,可在高校投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降低分数要求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降低分数要求幅度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①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 ②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③烈士子女。 两部门发文增强对“高考移民”综合治理 每年临近高考时,“高考移民”问题总会引发社会注重。对此,《通知》提出,要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学政策。各地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政策措施,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都能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公安部门增强对“高考移民”的综合治理,严肃查处利用随迁子女政策,通过非正常户口学籍迁移、户籍学籍造假、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获取高考资格的“高考移民”行为。 之前在3月4日,教育部、公安部下发相关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防范和打击违法违规跨省(区、市)获取高考资格的“高考移民”行为,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有序。

2020年上海中考招生录取原则

2020年上海中考招生录取原则 招生录取工作 2015年符合本市中招报名条件的学生约为7.9万人,高中阶段 录取率为98%左右,普职比大体相当。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学 生须具有2015年中招报名资格,且须参加语文、数学等科目的统一 学业考试并获得有效成绩。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在籍学生不得参加 2015年中招录取。 2015年中招录取工作分为提前招生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两个批 次进行。本市将进一步健全基于初中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 合的多元招生录取机制。 (一)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 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按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和工作程序进行。市教委负责全市中招计划的宏观 管理,对各区县中招计划编制工作进行指导、审核和协调。各区县 教育局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教育资源,编制本地区中招 计划。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班级学额控制在每班40名以内(中本 贯通专业、中高职贯通专业及中职校艺术类专业班额按相关专业要 求设定),由各区县教育局根据本地区生源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实际状 况确定。 各类学校招生计划确定后,即向社会公布。各区县教育局、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学校须严格按照已公布的计划招生,如需变更计划,须经市教委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提前招生录取工作 提前招生录取工作包括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提前招生录取和中职校提前招生录取两大类别。 (1)计划

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水平、特色,制订提前招生录取计划并报市教委,市教委根据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郊区和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原则,结合各区县应届初三学生分布情况,对 招生学校上报的提前招生录取计划进行调整平衡后下达到各区县。 (2)招生录取 ③各高中招生学校须成立提前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并公布提前招生录取方案。学校依据招生方案,严格按照程序和时间, 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经领导小组集体讨论,自主择优确定 预录取学生。预录取学生名单应由招生学校和市教育考试院两级公示。 被高中学校预录取的学生须参加2015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录取总分(即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体育共6门科目学业 考试成绩和政策性照顾分数的总分,下同)须达到市统一划定的提前 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后方予以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自动进入 统一招生录取批次。 2.中职校提前招生录取: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 培养模式(以下简称“中本”贯通),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以下 简称“中高职”贯通),中职校航空服务、艺术类、自荐生(以下统 称“自主招生”)招生录取,统一实行网上填报志愿,网上录取。 (1)计划 中本贯通招生计划总数为630名,中高职贯通招生计划总数约为5700名(其中含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570名)。 中职校自主招生计划由市教委平衡后下达,其中自荐生计划原则上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15%。 (2)招生录取 中本贯通、中高职贯通、自主招生三个类别可同时兼报。中本贯通只招收符合本市中招报名条件的本市户籍应届初三学生。招生学 校根据专业特点自主确定是否面试或专业考试,测试于2015年5月

2020年上海市中考历史试卷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中考历史试卷 和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共3小题) 1.题目一[中国古代史﹣﹣发展脉络梳理] 问题: (1)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史料。 (2)艺术作品请选其二:C、E。 (3)《步辇图》的历史意义。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原始农耕、造纸术、《步辇图》、《梦溪笔谈》、《利簋》、《明紫禁城》的相关时间顺序。 (2)本题主要考查艺术作品的选择。 (3)本题主要考查《步辇图》的历史意义。 (4)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紫禁城。 参考答案:(1)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A史前:半坡居民半地

穴圆形房屋复原图,距今约6000年。B西汉,纸本地图,西汉时期。C唐,《步辇图》,唐朝时期。D宋,《梦溪笔谈》,宋朝。E周,《利簋》,周朝。F明,紫禁城平面图,明朝。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可排序为:A史前,E周朝,B西汉,C唐朝,D宋朝,F明朝。(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艺术作品一般包括绘画、雕刻、音乐等。可知,上述图片中属于艺术作品的是:C《步辇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绘画说明了汉藏往来的历史真实面目,增进了两族人民的民族感情。E利簋,作为雕刻青铜器,其造型和工艺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水平。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评价名画意义从两方面来分析,而《步辇图》是体现唐朝民族政策和汉藏民族关系的画作。可作以下分析:一是内容描述,《步辇图》描述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二是历史意义,《步辇图》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体现了唐朝时期,在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唐与吐蕃的民族关系的来往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与两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 (1)AEBCDF。 (2)C、E。 (3)一是内容描述,《步辇图》描述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二是历史意义,《步辇图》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

2020年国家教育部最新政策

2020年国家教育部最新政策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教育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2019年国家教育部最新政策”,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高考加分项目历史上最大幅度缩减,分数更重要了。 教育部文件规定: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以上加分占历年高考加分项目的54.55%。加分项目的大幅度缩减,预示着高考文化课分数的含金量明显提升,在分数面前更加客观、公正,说明高考分数比以往更加关键和重要。

闻风认为,这就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更加全面,在学科的知识点上更需重视细节的精准。同时,这也导向似地暗喻原来抓课外的各种竞赛、获得各种证书、评选各项荣誉称号都不好使了,家长别再在这些方面浪费精力和时间了,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内的学习、夯实基础、精准提高、搏取高分。当然,课内没学好或想更好,在课外再加码另当别论。 2.得语文者得高考,语文在2019年的基础教育中、在高考中、在中考中第一重要。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闻风认为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第一重要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据了解,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可能会从120分提高到150分,没有考试大纲,考试难度明显增加。 3.幼升小、小升初、中考择区、择校重要,择班同样更重要了。 教改前,择区、择校最主要的是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教改后择班的重要性会被进一步强化。教改后小学、初中弱校、强校间的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文档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文档Documents on the new system of national college entra nce examination in 2020 编订:JinTai College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12月16日,教育部又发布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 试的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此后还将陆续发布自主招生及高考加分的相关意见。各省市区高考方案有何新变化?今后各省高考怎么考?制度网特地为您搜集整理了XX年全国各地高考新制度,希望对您有所 帮助。 北京: 20xx年高考政策暂不调整 XX年高考改革方案尚未确定此前北京市教委对媒体表示,将按照教育部的总体部署,结合北京实际,适时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另外,由于高考改革的首批试点地区不包括北京,因此,北京高考政策暂不调整。

今年的新高一学生在20xx年高三毕业时仍按现在的高考方式进行。 另外,北京市教委针对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XX高考方案进行了回应,辟谣新方案还未确定。此前媒体报道北京市高考将出现四个重大变化,其中包括考后填志愿、志愿填报"大平行"、调整四项加分政策,以及将自主招生挪至高考后进行等内容。目前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广泛调研和初步起草过程中。 上海: 3+3模式不分文理外语可考两次 ①不分文理 ②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 ③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选考5月考试 ④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70分,最低40分,总分660分 ⑤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 ⑥XX级高一开始实施。 浙江:

2020年高考新政策

2020年高考新政策 今天上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这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重要配套政策。《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政策要点以及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这些问题做了解答。 学业水平考试将覆盖全部14科 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计入高考科目成绩以5等级呈现 学校要均衡安排每学年的授课科目,统筹确定每个年级的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数量,原则上高一年级2个科目左右,高二年级6个科目左右,高三年级6个科目左右。 各省(区、市)每年组织安排的考试要覆盖所有科目,满足不同学生选考的需要,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各省(区、市)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等级”或“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以等级呈现成绩的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学业水平考试将覆盖全部14科 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综合素质评价明确五个考察重点

2020年最新高考改革方案

2020年最新高考改革方案 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下面是小 大家! 新高考改革方案1 日前,北京市教委在官网发布了新高考方案。北京新高考改革具体有什么内容呢?小编今日整理了2020年北京新高考改革内容,希望对考生了解新政策有所帮助! 1统一高考招生改革 统考科目 从2020年起,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试分离,实行机考,一年两次考试,安排在每年12月和次年3

月进行,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増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总成绩分值不变。 成绩构成 从2020年起,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的总成责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其中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即高校招生录取总分满分值为750分。 参加高职(专科)统一招生录取的考生,采用“考+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招生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组成。招生高校根据各专业培养需求从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定2门,所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生成绩需达到合格。 录取方式 实行高考志愿后知分填报,普通批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平行志原投档。在总结本科一批与本料三批合 为本科普通批。 2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 除统一高考外,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高职

应性测试情况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中职生在文化课笔试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3综合评价录取改革 充分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在部分高校探索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试点,练合评价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 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院校范围。 新高考改革方案2 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夏季考试实行“3+3”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等3科,以及考生从普通高中 6科中选报的3科。 山东新高考最新政策 2020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夏季考试实行“3+3”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等3科,以及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

2020中考政策解读

2020中考政策解读 1.yjbys:社会各界对中考改革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当前推进中考改革十分重要和紧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行初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 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明确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地方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 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同时,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 生制度也还存在着招生录取唯分数论、招生行为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亟待破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进中考改革,更好地发挥其在推 进素质教育中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教育公平。 2.yjbys:中考改革涉及诸多方面,需要进行系统设计,请谈一 谈这次改革的总体思路。 答: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改革的总体思路,概 括起来主要是“强化导向,促进公平,合理分流,积极稳妥”。 强化导向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与高考改革相衔接相协调,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使人才选拔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过程相一致,形成育人 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促进公平就是坚持客观公正,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让考试招生的各个环节在阳光下运行,接受考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为学生创 造平等升学机会。

合理分流就是坚持普职并重,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考试招生,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机会,促进普职协调发展,适应经济社 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积极稳妥就是坚持继承创新,有序推进各项改革,重大改革先行试点,逐步总结推广。尊重地方差异,因地制宜,鼓励各地结合实 际探索实践。 3.yjbys:这次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新的基于初中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 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 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这次改革主要有五大任务:包括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和 加强考试招生管理。 4.yjbys: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与传统意义上的中考是什么关系? 答:《指导意见》提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既是学生初中毕业又是升学的基 本依据,明确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多重功能。 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 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近年来许多地方进行了“两考合一”的探索,但名称、要求不一,这次进行了统一规范。对于个别尚未实行“两 考合一”的地区,这次改革也给予了缓冲期,要求他们积极创造条 件逐步过渡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5.yjbys:这次改革是如何处理“全科开考”和不增加学生负担 的关系? 答: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

2020湖北高考政策

2020湖北高考政策 2017湖北高考政策 1.湖北高考改革不分文理科 湖北省可能在2017年推进高考改革,即2017年入学的高一新生为首批实施对象。 按照国家指导意见,高考改革后,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计入总成 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湖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将按照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提出的时间表,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学生、家 长不用担心。今年还将制定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建立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人员资格标准和命题专家库;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网络工作平台将进行升级,春季开学后在宜昌、荆门、仙桃、 潜江等4个市高中学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试点,秋季学期在全省铺开。 2.2017年湖北高考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2017年高考起,湖北省 普通高考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全部使用全国卷,不再进行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自主命题。专家表示,虽然高考 命题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但高考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 试的性质没有变;高考命题的依据没有变,仍然是国家普通高中课程 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高考的总体考查要 求没有变,仍然是立足基础,突出能力,注重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 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3.2017年湖北高考录取批次二本三本合并湖北省2017年会将第 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本科调整为两个批次,为今后逐步取消高校

招生录取批次积累经验、创造条件。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起,湖北省实行本科、专科分段填报志愿,即考生先填报本科批次志愿,本科批次录取结束后再填报专科批次志愿。 这样的整合,有利于消除社会对第三批院校毕业生的偏见,实现高校毕业生平等竞争就业;有利于消除由批次划分引起的本科第三批 院校录取分数偏低的现象,为民办高校提供平等竞争和发展的平台,体现了政府对民办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有利于促进同批次本科院校 改善办学条件,以优良的教学成果吸引学生报考。 4.湖北高考改革之加减分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获悉,从2016年起,湖北省高考加分政策有所调整,具体调整如下: 一、农村独女加分政策分值降低 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等5部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取消全国共95项地方性加分项目,鼓励性加分项目一律取消。 湖北省招办主任左飞介绍,农村独女加分政策为我省唯一地方性加分项目,已申请继续保留,按照教育部批复要求,农村独女报考 省属院校加分分值,将从原来的10分调整为5分。加分对象为父母 和本人均为农村户口,且父母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 《独生子女证》的农村独生女考生。 二、散居地少数民族考生不再享受加分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被缩小,加分对象仅限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考生,散居地少数民族考生不再享受加分政策,与其他民 族考生同等条件时,可优先录取。 湖北此次被确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共10个县市:恩施土家族苗 族自治州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 来凤县、鹤峰县,以及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五峰土家族自 治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