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
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I FOOD INDUSTRY I 77FOOD INDUSTRY I INTERPRETA TION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减少炎症反应和肠道疾病的发生。
1.2增强免疫系统能力肠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人体免疫细胞的70%-80%。
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免疫系统的平衡发挥作用,可以刺激和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增强肠道免疫的应答能力。
益生菌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通过产生抗菌物质,如有机酸、抗菌肽和过氧化物酶等,抑制有害菌的繁殖,维护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有助于预防感染性疾病,并减轻免疫系统的负担。
并且,益生菌可以促进免益生菌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多种益处,包括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增强免疫系统、降低胆固醇等。
因此,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也受到了较高的关注。
益生菌的功效因菌株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需要根据食品种类来确认适合的益生菌类型,加强对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明确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要点,才能做到在食品领域中推动益生菌食品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本文通过对益生菌的功效进行研究,探讨其所具备的益处,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食品中其具体的应用方向。
人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
当有害菌过多或菌群失衡时,可能会导致消化问题、免疫系统失调等健康问题。
益生菌通过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和种类,有助于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并维持健康的肠道环境。
益生菌作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活菌,在食品中通常被用作一种补充剂或食品添加剂,目前主要在乳制品、发酵食品、功能性食品等中,因此,需要了解益生菌的效用,探索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发展。
1.益生菌在食品中应用的作用研究1.1促进消化系统健康益生菌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并帮助构建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落,这种菌群平衡对于消化、免疫功能和营养吸收都非常重要。
并且,益生菌参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吸收过程,可以产生酶。
例如,淀粉酶和脂肪酶,帮助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使其更易被消化和吸收。
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保健食品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增长。
其中,益生菌作为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等多种生理功能,为维护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一、益生菌的种类及特性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主要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嗜酸乳杆菌等。
这些益生菌具有以下特性:1、耐酸性:能够在胃酸环境中存活,顺利到达肠道发挥作用。
2、黏附性:可以黏附在肠道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屏障,阻止有害菌的侵入。
3、产酸能力:产生乳酸等有机酸,降低肠道 pH 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二、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作用机制1、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益生菌的摄入可以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从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例如,双歧杆菌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为肠道细胞提供能量,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等问题。
2、增强免疫力益生菌能够刺激免疫系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性,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它们通过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诱导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减少过敏反应和炎症的发生。
3、改善消化功能益生菌可以分泌多种消化酶,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同时,它们还可以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提高乳糖的消化能力。
三、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形式1、益生菌制剂常见的有胶囊、片剂、粉末等剂型。
这些制剂通常含有一种或多种益生菌菌株,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保证益生菌的活性和稳定性。
2、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奶酪等,通过发酵过程将益生菌引入产品中。
这类食品不仅口感良好,而且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是人们补充益生菌的常见选择。
3、饮料包括益生菌饮料、果蔬汁等,将益生菌与其他成分混合调配而成,方便消费者饮用。
四、影响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效果的因素1、菌株的选择不同的益生菌菌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因此在选择菌株时需要根据产品的目标功效和适用人群进行精准筛选。
益生菌作用研究报告范文

益生菌作用研究报告范文1. 引言益生菌是一类微生物,通过在消化系统中生存和繁殖来带来健康益处。
近年来,益生菌成为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篇报告旨在总结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和相关研究成果。
2. 益生菌对肠道健康的影响肠道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益生菌在维持肠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益生菌能够竞争性地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和黏附位点,从而减少病原菌的生长。
此外,益生菌还能产生一些抗菌物质,如抗菌肽和有机酸,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其次,益生菌能够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肠道细胞层的紧密连接对维持肠道屏障功能至关重要,而益生菌能促进紧密连接蛋白的合成和肠道黏膜屏障的修复,从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此外,益生菌还能调节免疫系统。
肠道免疫系统在维持肠道健康中起到关键作用,而益生菌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增强免疫细胞对病原菌的清除能力。
3. 益生菌对健康的其他影响除了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外,益生菌还对健康的其他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3.1 免疫系统调节益生菌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可以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益生菌能够促进抗体的产生和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
3.2 营养物质吸收益生菌还能够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在肠道内,益生菌可以分解和转化一些较难消化的食物成分,从而提高其利用率。
此外,益生菌还能促进维生素的合成和吸收,增加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3.3 心理健康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而益生菌作为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一部分,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来影响心理健康。
益生菌能够产生一些神经递质和代谢产物,影响大脑的功能,从而调节情绪和认知。
4. 益生菌研究的挑战和前景益生菌研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益生菌菌株的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菌株在功能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不同菌株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其次,益生菌的作用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
虽然有关肠道菌群和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日渐增多,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答。
益生菌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参考内容
益生菌:揭秘应用现状与未来前 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度不断提高,益生菌作为一种有益微生物,在维护人体健 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深入探讨益生菌的应用现状以及未 来可能的发展前景。
益生菌简介
益生菌是一种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起到维 护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等多种作用。在临床上,益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 治疗多种疾病,如腹泻、过敏、炎症等。
益生菌应用现状
益生菌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多个领域。在食品行业,含益生菌的饮料、酸奶等 产品成为消费者日常喜爱的选择。在医疗领域,益生菌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某些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然而,益生菌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菌种不 匹配、剂量不确定等,导致效果因人而异。
益生菌发展前景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益生菌的研究和应用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未 来,益生菌可能会在以下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益生菌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目录
01 益生菌的应用
03 结论
02 益生菌的发展现状 04 参考内容
益生菌是一种对宿主(人体)有益的微生物,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维护免疫 系统和改善营养吸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近年来,益生菌的应用已经广泛涉 及到多个领域,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益生菌的 应用及发展现状。
近年来,益生菌产品的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据统计,全球益生菌 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00亿美元。而在中国,益生 菌市场的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尤其是在酸奶、乳酸菌饮料等食品领域。
2、益生菌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面 临的挑战
虽然益生菌行业的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益生菌的菌种选 择和剂量要求需要更加科学和规范。其次,益生菌的稳定性和保质期也需要进一 步提高。此外,对于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效果也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证据 支持。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在当今的健康领域,益生菌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益生菌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它们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益生菌的生理功能以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首先,益生菌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共同构成了肠道微生态系统。
当这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人体就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然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例如受到不良饮食、抗生素使用、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就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腹泻、便秘、肠炎等。
益生菌能够通过与有害菌竞争肠道内的生态位和营养物质,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其次,益生菌有助于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肠道黏膜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一道重要屏障,它能够阻止有害物质和病原体进入体内。
益生菌可以通过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肠道黏膜的紧密连接,提高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减少有害物质的侵入,降低肠道炎症的发生风险。
再者,益生菌在免疫调节方面也表现出显著的作用。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防线,而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
益生菌可以通过与肠道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分泌,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例如,某些益生菌可以刺激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从而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此外,益生菌还对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些益生菌能够产生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同时,它们还可以合成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 B 族和维生素 K,为人体提供额外的营养支持。
益生菌在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方面也展现出了潜力。
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地势高峻,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是全球最大的高原。
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自然就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本文将就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西藏益生菌的研究进展1.1 物种多样性丰富西藏地处高原环境,其益生菌资源得天独厚。
研究发现,西藏高原上益生菌种类繁多,种群密度较高,分布广泛,拥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
相比于平原地区,西藏益生菌更具有独特性和优势性。
1.2 高原环境对益生菌的影响高原环境对益生菌的生长、代谢以及生理功能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影响。
研究表明,高原环境下,益生菌适应能力强,代谢特性独特,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较强。
这为其在特殊环境下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1.3 益生菌的生态功能研究人员发现,西藏益生菌在高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它们可以促进土壤健康,提升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调节地下水位和水质,改善环境质量,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4 益生菌的药用价值西藏益生菌在药用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据研究发现,部分西藏益生菌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
二、西藏益生菌的应用2.1 农业领域西藏益生菌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其可以作为农作物生长促进剂、土壤调理剂以及农作物保护剂使用,用于提升农业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益生菌对土壤和农作物的调理,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2 食品领域在食品领域,西藏益生菌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益生菌可以被添加到乳制品、酸奶、发酵食品等中,用于制作功能性食品,具有促进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等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2.3 环境领域益生菌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也是一大亮点。
它可以被应用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中,通过益生菌对废水的净化和有害气体的降解,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
食品中益生菌的评价与应用研究

食品中益生菌的评价与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食品中益生菌的评价和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益生菌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生物,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免疫功能等方式,对人体产生积极影响。
在食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评价合适的益生菌种类和研究其应用对于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食品中益生菌的评价来说,一个重要的标准是菌株的特性和安全性。
首先,益生菌必须是活性的,能够在食品储存和消化等环境中存活和生长。
其次,益生菌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能够在胃酸和胆汁等消化道条件下存活下来,并在肠道中定殖和繁殖。
此外,益生菌还应具有抗生物膜形成、抑制致病菌生长和调节免疫功能等特性。
最后,对于益生菌的评价还需要确保其为无毒菌株,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在食品中应用益生菌不仅可以提高其营养价值,还可以增加其功能性。
例如,在酸奶中加入乳酸菌,能够增强消化功能,改善肠道健康。
此外,益生菌还可以增强食品的抗氧化能力和抗菌作用,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另外,研究表明益生菌还具有解毒降毒的作用,对某些有毒物质具有中和和解毒作用。
因此,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益生菌,不仅能够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功能性,还能增加消费者对食品的健康认知。
然而,益生菌的应用研究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的益生菌种类在不同食品中的适应性不同,需要根据食品的特性和工艺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其次,食品中的益生菌种类和数量需要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添加过多或者过少。
添加过多的益生菌可能对食品的口感和质地产生不利影响,而添加过少则无法达到预期的功效。
此外,食品中益生菌的储存和运输也需要注意保鲜和稳定性的问题,避免益生菌失活或变质。
为了有效评价和应用食品中的益生菌,研究者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和调查。
例如,可以通过对不同益生菌在不同食品中的适应性和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
同时,还可以评估添加益生菌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效果。
食品中益生菌的应用与功能研究

食品中益生菌的应用与功能研究食品中的益生菌,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
益生菌是指对人体有益的活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统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益生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益生菌的应用与功能研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益生菌种类。
目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和酵母菌等。
乳酸菌是一类常见于乳制品中的菌群,包括嗜酸乳杆菌、嗜热乳杆菌等,常见于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产品中。
双歧杆菌则是一类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对于改善便秘等问题有一定效果。
酵母菌也是一类常见的益生菌,如酵母菌奶粉等产品,除了具备乳酸菌的功效外,还具有辅助消化和改善酒精代谢的功能。
食品中益生菌的应用日益广泛。
一方面,益生菌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工业中。
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产品中添加了大量的益生菌,既增强了产品的营养价值,也改善了产品的口感。
此外,益生菌还被应用于调味品、面包、饼干等食品中,以便于人们更方便地摄入益生菌,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健康状况。
另一方面,益生菌还广泛应用于保健品领域。
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益生菌保健品形式多样,如益生菌片剂、益生菌胶囊、益生菌颗粒等,人们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除了应用广泛,食品中益生菌的功能研究也备受关注。
首先,益生菌对于人体的消化系统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益生菌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消化食物,减缓肠胃蠕动,改善便秘问题。
其次,益生菌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其机制在于益生菌能够在肠道内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使肠道菌群保持平衡,进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此外,益生菌还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功能,对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帮助。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和功能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益生菌并非万能之物。
科学家也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不同人群对益生菌可能存在差异性,且益生菌的生存和繁殖受到环境、温度等因素的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自1929年英国的Fleming发现了抗生素以来,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但从本世纪40年代,随着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广泛应用,其种种弊端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比如导致动物胃肠道正常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副作用,给动物和作为动物产品消费者的人类的健康都带来了危害。
有些国家因此已从立法上限制了抗生素的使用。
于是,国内外许多学者日趋关注和寻找能够克服上述弊端的抗生素替代物。
益生素的研究开发便随之引起各国的重视,其应用于动物生产的良好效果已被大量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所证实。
一、益生素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1、发展历史益生素(Probiotics)是可以直接饲喂动物的有益活体微生物制剂,也叫活菌制剂(Biogen)或生菌剂。
益生素真正被重视起来并应用于动物饲养业中是从六、七十年代人类发现了抗生素的种种弊端之后才开始的。
Redmend(1968)就报道了乳酸杆菌经口饲喂仔猪,减少下痢、改善发育的效果。
日本真田等曾提出给仔猪饲喂酪酸菌减轻了仔猪下痢,继之星野等报道了东洋菌的芽孢制剂经口饲喂或添加在饲料中,预防治疗仔猪及犊牛的下痢以及提高仔猪、犊牛、肉鸡的增重率,改善饲料效率等效果。
2、应用现状据报道,美国准许直接饲喂的微生物已有40多种,年使用量约8000吨以上,在欧洲仅法国1991年市场上销售的益生素品种就不低于50个;日本1989年估计使用量在1000 吨以上;我国对于益生素的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发展较快。
目前年使用量也在1000吨左右。
各国选用的益生素菌种不同。
我国正式批准生产使用的菌株,主要有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乳酸球菌等。
随着各国动物养殖业对益生素的需求不断增加,其商品制剂的研制开发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如泰国研制生产的Toyocerin(主要含东洋芽孢杆菌);加拿大生产的Prosuis Paste(主要含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等);我国起步较晚,但起点高。
由长江生态科学院研制的"生态鱼宝"、"生态畜宝"、"生态禽宝"、"生态肥宝"、"生态菌宝"等系列产品成功地实现了EM+EME+EPE,国际领先。
二、益生素的种类及其特点益生素的分类因依据不同有多种,根据制剂的用途及作用机制分为微生物生长促进剂和微生态治疗剂;依活菌剂的组成分为单一制剂和复合制剂;而目前较多使用的分类方法是依据微生物的菌种类型分为乳酸菌制剂、芽孢杆菌制剂和酵母类等真菌制剂1、乳酸菌制剂此类制剂应用最早、最广泛,种类繁多。
乳酸菌是能够分解糖类以产生乳酸为主要代谢产物的无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厌氧或兼性厌氧生长,在pH3.0~4.5酸性条件下仍能够生存。
包括乳杆菌属、链球菌属、明串珠菌属、片球菌属。
目前主要应用的有嗜酸乳杆菌、双歧乳杆菌和粪链球菌。
它们的特点:1、是多种动物消化道主要的共生菌,能形成正常菌群;2、在微需氧或厌氧条件下产生乳酸;3、有较强耐酸性;4、不耐热,65~75℃下死亡;5、产生一种特殊抗生素棗酸菌素(Acidoline),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生长。
2、芽孢杆菌制剂芽孢杆菌属于需氧芽孢杆菌中的不致病菌,是以内孢子的形式零星存在于动物肠道的微生物群落中。
目前主要应用的有地衣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东洋杆菌等,在使用时多制成该菌休眠状态的活菌制剂,或与乳酸菌混合使用。
由于芽孢杆菌具有芽孢,其产品具有较多的优点:1、耐酸、耐盐、耐高温(100℃)及耐挤压,具有稳定性;2、具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
3、真菌及活酵母类制剂作为此类制剂的真菌主要是丝状菌,在分类学上属真菌纲中的子囊菌纲。
目前常用的制品有两种,米曲霉及酿酒酵母培养物,它们是包括真菌及其培养物的制剂,多用在反刍动物方面。
其主要特点:1、是需氧菌,喜生长在多糖偏酸环境中;2、体内富含蛋白质和多种B族维生素;3、不耐热,60~70℃1小时即死亡。
三、益生素菌种的选择动物胃肠道的微生物数量超过了动物体内的细胞数,种类达400多种,而这些微生物在动物消化道内又具有定位、定性、定量和定宿主等特点。
因此,对于益生素菌种的研究,是作为保健制品应用的基础,同时,菌种的组合、筛选是益生素研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目前国内外益生素研究多集中于研制产品和应用效果,而按益生菌的特定要求来选育性能优良的菌株,研究菌株生物特性等关键指标方面报道不多。
国内外益生素产品大多数没有做到特异有效性,而是同一种菌制剂畜禽混用。
各国对于安全菌种的规定不尽相同。
1989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饲料临控官员协会公布了40种安全有效的微生物菌种。
我国农业部在1994年公布的可用于制造动物微生物制剂的菌种主要有: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及酵母菌。
选用菌种的基本要求:1. 高安全性,生产应用前,首先必须经过严格的病理与毒理试验,证明无毒,无致畸,无致病,无耐药性、无药残等副作用后方可使用;2. 必须是活的有益菌,在培养中及生物体内易增殖,加工处理后尚有高存活率;3. 对酸、碱、胆汁有耐受性,耐100℃高温,可避免防霉剂、抗氧化剂和饲料加工过程以及动物肠道内胃酸、胆汁的影响;4. 在上皮细胞定植能力好,生长速度快,不与病原微生物产生杂交种;5. 能产生乳酸或其它抗菌物质。
四、益生素的作用机理在动物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细菌,构成肠内菌群。
正常情况下,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方面起着各种营养生理学的作用,同时还担负着抑制病菌繁殖,预防感染的任务。
但当动物受到饲料变换、断乳、运输或疾病等应激作用时,会引起动物胃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的变化。
当应激超过其生理范围时,则引起消化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平衡打破,进而表现出病理状态。
益生菌进入畜禽肠道后,在复杂的微生态环境中与近400种正常菌会合,显现出栖生、偏生、共生、竞争或吞噬等复杂关系,从而对宿主产生营养、免疫、刺激生长及生物拮抗等生物作用,来保持胃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平衡,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防病治病,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益生素的饲喂作用机理总起来有两大方面,即促生长和防治疾病。
1、微生态促生长机理微生态促生长制剂(如芽孢杆菌、酵母菌)能直接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同时间接防病治病。
其作用机制理论基础是微生物营养论和"三流运转学说",即产生多种消化酶,提高饲料转化率和促进肠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大肠杆菌数,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2、微生态治疗机理微生态治疗剂(如乳酸菌、粪链球菌)主要是直接防病治病,间接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发育。
作用机制理论基础是微生态平衡论、失调论。
从微生态学角度讲,畜禽疫病是由于体内菌群平衡失调所引起,使用益生素后体内厌氧菌逐渐增加,抑制致病性需氧菌生长,从而恢复了正常菌群原有的平衡状态,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蔡辉益等(1993)将益生素的作用机理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微生物的优势种群,最突出的如乳杆菌,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还有嗜热链球菌、粪链球菌及双歧杆菌等,通过微生物夺氧及有益菌在消化道内附着定植和对营养素的竞争,调节肠道内菌群趋于正常化,抑制致病菌和有毒菌的生长;第二,微生物的代谢可产生有机酸,降低动物肠道pH值,杀死不耐酸的有害菌;产生溶菌酶、过氧化氢等物质,可杀害潜在的病原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抑制肠内胺和氨的产生;产生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消化酶,有利于物质的分解;合成B族维生素,氨基酸、未明促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益生菌的细胞壁上存在着肽聚糖等刺激肠道的免疫细胞而增加局部免疫抗体,增强机体抗病力。
五、益生素的饲喂效果益生素在动物养殖中的作用可概括为:提高生长速度和增重、改善饲料效率和防治疾病,减少死亡率。
关于益生素的使用效果国内外报道很多,但由于菌种组合、筛选的不同,动物种类不同以及饲料加工、贮存,饲喂条件不同等造成的差异,饲喂效果的变幅较大,难以获得稳定、一致的成绩。
1、乳酸菌的作用效果有试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使大肠杆菌数量减少,提高产蛋量,宿主乳杆菌从特定的乳杆菌水平中可以获得优势。
罗世明(1981)从正常雏鸡群中找到的一株乳杆菌,对鸡白痢的防治效果明显,并且对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也有明显作用。
南京农大薜恒平等人从健康兔及猪肠道、粪便中分离到乳杆菌,可提高仔猪及雏鸡增重、饲料转化率,降低仔猪下痢。
2、芽孢杆菌的作用效果母猪日粮中添加孢子菌可增加断奶仔猪数,降低死亡率,减少粪中大肠杆菌数,增加十二指肠内乳酸菌数。
孢子菌可使空肠内pH值及氨浓度降低。
枯草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能产生较强活性的蛋白酶及淀粉酶(Hotiea,1988)。
Sogaara(1988)证明了孢子菌有与泰乐菌素及喹乙醇相似的促生长作用。
Peo(1987)报道,枯草杆菌制剂可使生长猪增重提高6%~7%,饲料效率提高3%~4%。
3、其它活菌制剂的作用效果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是一类有光合作用能力的异养微生物,主要利用小分子有机物而非二氧化碳合成自身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养分。
富含蛋白质、B族维生素、辅酶Q 抗活性病毒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及类胡萝卜素、蕃茄红素等天然色素。
任家瑛等证明,在蛋鸡料中应用可提高产蛋率(12.2%)、平均蛋重(1.06克),减少破损率(1%),总蛋重增加(14.44%),饲料转化率(10.43%)提高,降低大肠杆菌病死亡率(4.5%)。
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是一种由光合细菌、放线菌、乳酸菌及发酵型丝状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培养而成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具除粪臭、促生长、抗病、改善畜禽产品品质等作用。
六、影响益生素作用效果的因素1、动物种类动物种类不同要求益生素菌种组合也不同。
适于单胃动物的微生态制剂所用菌株一般为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等,而适于反刍动物的却是真菌酵母益生素2、动物生理状态研究者在复合活菌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中发现,动物处于外界环境变化等应激时期是活菌制剂发挥最佳作用效果的前提条件;而当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状况良好时,益生素的影响较小。
3、饲料类型及成分据报道,在玉米青贮料中添加益生素饲喂海福特牛,效果比在大麦青贮料中添加效果好。
另外,饲料中的微量元素,抗菌物质等对微生物有破坏作用。
4、饲料加工过程在制粒与膨化过程中,高温高压蒸汽明显影响微生物活性,制粒过程可造成10%~30%孢子损失。
肠杆菌可损失达90%以上,而乳杆菌经60℃或更高温度几乎全部杀灭,酵母经70℃的制粒过程活细胞损失99%以上。
5、菌剂的菌株组成及其定植能力目前,大多数饲用益生素是复合菌剂,其所含菌株有主次之分,而不同菌株在消化道内的协同作用的效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