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与人类健康

合集下载

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保健食品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增长。

其中,益生菌作为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等多种生理功能,为维护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一、益生菌的种类及特性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主要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嗜酸乳杆菌等。

这些益生菌具有以下特性:1、耐酸性:能够在胃酸环境中存活,顺利到达肠道发挥作用。

2、黏附性:可以黏附在肠道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屏障,阻止有害菌的侵入。

3、产酸能力:产生乳酸等有机酸,降低肠道 pH 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二、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作用机制1、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益生菌的摄入可以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从而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例如,双歧杆菌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为肠道细胞提供能量,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等问题。

2、增强免疫力益生菌能够刺激免疫系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性,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它们通过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诱导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减少过敏反应和炎症的发生。

3、改善消化功能益生菌可以分泌多种消化酶,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同时,它们还可以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提高乳糖的消化能力。

三、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形式1、益生菌制剂常见的有胶囊、片剂、粉末等剂型。

这些制剂通常含有一种或多种益生菌菌株,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保证益生菌的活性和稳定性。

2、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奶酪等,通过发酵过程将益生菌引入产品中。

这类食品不仅口感良好,而且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是人们补充益生菌的常见选择。

3、饮料包括益生菌饮料、果蔬汁等,将益生菌与其他成分混合调配而成,方便消费者饮用。

四、影响益生菌在保健食品中效果的因素1、菌株的选择不同的益生菌菌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因此在选择菌株时需要根据产品的目标功效和适用人群进行精准筛选。

益生菌与人类健康

益生菌与人类健康

和氨含量下降。

让肝病患者食用益生菌,发现血氨、游离血清酚
及游离的氨基氮明显减少。

Koizumic等也证实,益生菌对门静脉肝硬化性有
缓解作用。

对此类患者每天口服短双歧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
持续1月,血氨下降,症状改善。
6.延缓机体衰老

益生菌能使机体中某些具有抗衰老作用的酶活性
升高,使衰老的物质浓度降低。

应用于功能性食品的常见益生菌也主要指两大类
乳酸菌群:一类为双歧杆菌,该类乳酸菌为全球公 认有益菌,尚未有不利于人体的报道出现;

常见的有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 菌、青春双歧杆菌等;

另一类为乳杆菌,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
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等;

其中较新型的两个菌种为植物乳杆菌和罗伊氏乳
能产生有用的酶类和代谢物 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能保持活性 具有良好的感官特性。
2 益生菌的种类

益生菌主要是人类和动物肠道内正常生理性菌和
非肠道菌。

1989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以及美国饲
料监察协会(AAFCO)公布了41种可用于饲料的安
全菌株。

我国于1996年公布了10种菌:乳酸杆菌类、
研究表明,一些乳杆菌发酵制品可使肠中与结肠
癌有关的β-葡萄苷酸酶、β-葡糖苷酶、甘氨胆 酸还原酶和硝基还原酶活性下降,可使γ-干扰素 和白细胞介素等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激活物增加, 可使淋巴细胞和细胞数量增加。

某些过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崩
溃,致使大量抗原侵袭所造成的。

研究报道益生菌具有调节某些过敏反应的功效, 它是通过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作用来实现的;

双歧杆菌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双歧杆菌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此外,双歧杆菌还能够刺激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3、生理学
生理学研究主要双歧杆菌在人体内的生理效应。研究发现,双歧杆菌能够调 节人体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善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等症状。此外,双歧杆菌还能 够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减轻过敏反应,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一些双歧杆菌菌株 甚至能够产生具
3、消化系统作用:双歧杆菌在肠道内通过产生乳酸和其他有机酸,降低肠 道pH值,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吸收,维持肠道内的酸碱平衡。此外,双歧杆 菌还能通过调节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和腹泻等肠道问题,维护肠道健康。
4、神经系统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双歧杆菌具有调节神经系统的作用。 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双歧杆菌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如多巴胺、 5-羟色胺等,从而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对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潜 在的应用价值。
这些基因的发现为深入研究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线索。
2、生态学
双歧杆菌在肠道内与其他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学研 究有助于了解双歧杆菌在肠道微生态中的作用及其与其它微生物的相互关系。研 究表明,双歧杆菌能够通过产生乙酸、乳酸等物质,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 道微生态平衡。
感谢观看
总之,双歧杆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其在人体肠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随着对双歧杆菌研究的深入,其在功能食品、健康养殖和临床应用等领域的应用 前景将更加广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双歧杆菌将会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更多的 益处。
参考内容
双歧杆菌:揭秘其生理功效及应 用研究进展
双歧杆菌,作为人体肠道微生物中的一种益生菌,近年来备受。本次演示将 深入探讨双歧杆菌的生理功效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 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益生菌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益生菌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参考内容
益生菌:揭秘应用现状与未来前 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度不断提高,益生菌作为一种有益微生物,在维护人体健 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将深入探讨益生菌的应用现状以及未 来可能的发展前景。
益生菌简介
益生菌是一种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起到维 护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等多种作用。在临床上,益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 治疗多种疾病,如腹泻、过敏、炎症等。
益生菌应用现状
益生菌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多个领域。在食品行业,含益生菌的饮料、酸奶等 产品成为消费者日常喜爱的选择。在医疗领域,益生菌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某些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然而,益生菌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菌种不 匹配、剂量不确定等,导致效果因人而异。
益生菌发展前景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益生菌的研究和应用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未 来,益生菌可能会在以下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益生菌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目录
01 益生菌的应用
03 结论
02 益生菌的发展现状 04 参考内容
益生菌是一种对宿主(人体)有益的微生物,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维护免疫 系统和改善营养吸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近年来,益生菌的应用已经广泛涉 及到多个领域,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益生菌的 应用及发展现状。
近年来,益生菌产品的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据统计,全球益生菌 市场规模已经超过5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00亿美元。而在中国,益生 菌市场的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尤其是在酸奶、乳酸菌饮料等食品领域。
2、益生菌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面 临的挑战
虽然益生菌行业的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益生菌的菌种选 择和剂量要求需要更加科学和规范。其次,益生菌的稳定性和保质期也需要进一 步提高。此外,对于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效果也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证据 支持。

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

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

益生菌的研究与应用在现代健康领域,益生菌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益生菌?它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益生菌的奇妙世界,探索其研究与应用的奥秘。

益生菌,简单来说,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

它们通常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

这些小小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等。

益生菌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一些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等,对健康具有一定的益处。

然而,直到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益生菌的研究才逐渐深入和系统。

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发现益生菌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它们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我们的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当这个平衡被打破时,就可能导致各种肠道问题,如腹泻、便秘、肠炎等。

而益生菌的摄入可以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

其次,益生菌能够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

肠道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最为频繁的部位之一,它需要一个强大的屏障来防止有害物质的侵入。

益生菌可以通过增强肠道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促进黏液分泌等方式,提高肠道的屏障功能,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保护肠道免受损伤。

此外,益生菌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它们可以刺激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一些免疫相关的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在益生菌的应用方面,最为常见的就是在食品领域。

酸奶、奶酪、发酵乳等乳制品中常常添加了益生菌。

这些食品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此外,益生菌也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中,以胶囊、片剂等形式出售,方便人们补充。

在临床上,益生菌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于一些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益生菌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缓解症状,促进肠道的恢复。

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研究进展肠道菌群是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组学研究的深入,肠道菌群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概述肠道菌群的概念、历史及其在人类健康中的重要性,并探讨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肠道菌群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通过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体的消化、代谢、免疫等方面产生影响。

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就开始研究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肠道菌群的认识逐渐深入,肠道菌群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

肠道菌群通过影响人体的消化、代谢、免疫等方面,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等。

通过对比不同疾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肠道菌群,科学家们发现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减少,有害菌增多,有益菌减少。

肠道菌群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

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受到宿主代谢的影响,而肠道菌群也可以通过影响宿主代谢来调节人体健康。

例如,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影响脂肪和糖代谢、增强免疫功能等方式来改善人体健康状况。

益生菌是指对宿主有益的肠道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

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来改善人体健康状况。

益生菌还可以缓解抗生素使用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减少抗生素相关腹泻等不良反应。

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争议。

不同研究之间存在差异,部分研究结果可能受到研究方法、样本选择等因素的影响。

肠道菌群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部分研究发现可能仅仅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

益生菌的应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益生菌种类和剂量的选择、益生菌的安全性等。

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探讨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特别是肠道菌群如何影响人体代谢、免疫等方面的研究;加强肠道菌群与常见疾病发生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验证益生菌在改善人体健康方面的效果;研究不同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为个体化营养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益生菌的安全性及其对肠道微生态的长期影响,为益生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科学支持。

乳酸菌对人类健康作用研究的现状

乳酸菌对人类健康作用研究的现状

乳酸菌对人类健康作用研究的现状乳酸菌是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在食品工业和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和其他有益的代谢产物,对人体有很多积极的健康作用。

本文将对乳酸菌对人类健康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一、乳酸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肠道菌群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乳酸菌可以在肠道内与其他微生物竞争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从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一些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含有乳酸菌的饮食品可以减少季节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疾病的发生率。

二、乳酸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乳酸菌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增强体内免疫抗力。

乳酸菌可以刺激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增强人体对病原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另外,乳酸菌还可以影响人体免疫细胞的分泌活性,增强抗体的产生和调节T细胞等效应分子的产生,从而更好地保护人体免受疾病侵袭。

三、乳酸菌对营养吸收的促进作用乳酸菌可以分泌某些酶,如β-半乳聚糖酶、β-果聚糖酶等,这种酶可以在人体内促进乳糖、果糖、低聚糖等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此外,乳酸菌还可以促进维生素K、维生素B群等重要营养素的生成和吸收,增强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四、乳酸菌对口腔健康的保护作用乳酸菌可以分解乳糖,产生酸性代谢物,降低口腔中的pH值,使含有病菌的唾液酸化,降低口腔病菌的繁殖率。

同时,乳酸菌还可以促进唾液蛋白的生成和分泌,增加口腔黏膜的免疫力,从而保护口腔健康。

总之,乳酸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对人类健康有着广泛的益处。

虽然目前乳酸菌的健康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但是一些已知的作用已经为人类提供了很多的健康保障。

那么,应该如何增加乳酸菌的摄入呢?可以多吃一些发酵食品,如酸奶、发酵豆浆、酸菜、酸奶饮料等。

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一些含有益生菌的保健品来进行补充。

但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或者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益生菌、益生元研究进展

益生菌、益生元研究进展
益生菌、益生元研究进展回顾
报告内容:
▪人体肠道微生态与代谢产物 ▪调整肠道微生态的方法 -- 益生菌 ▪调整肠道微生态的方法 --益生元与膳食纤维
人体肠道存在丰富的微生态系统
人类结肠内共存在大约1200到1500种 的细菌,每克肠道内容物含有 1012个 细菌
每个人肠道内大约有400-500种细菌 个体之间在肠道菌群结构上面存在着
饮食 类型
粘膜屏障
菌群 类型
内毒素 脑肠轴 代谢系统
低度炎症
免疫调控
免疫系统
II糖尿病 肥胖症 心血管疾病 情绪与行为 过敏与免疫
调整肠道微生物结构的可能因素
饮食结构

可 调
宿主的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生时环
整 因
传背景
境因素
可 调 整 因 素

肠道细
菌菌群
结构
肠道菌群的营养物质来源
外源性营养物质
内源性营养物质
15-20g蛋白质 40-50g碳水化合物
✓ 目前承认的益生元大部分为寡糖,其它物质如多酚,不饱和 脂肪酸等也被列为益生元;
✓ 要有充分证据证明这些物质是通过调节共生菌群对宿主产生 有益的影响。
国家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寡多糖
类产品
• 婴幼儿
• 低聚半乳糖(乳糖来源) • 低聚果糖(菊苣来源) • 多聚果糖(菊苣来源) • 棉籽糖(甜菜来源) • 聚葡萄糖
显著的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肠道菌群结构相同 肠道菌群结构的显著差异在某种程度
上决定了个体的特殊生理特点 (Qin et al. Nature 2010)
婴儿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发育特点
兼性厌氧 ---- 微耐氧 ---- 厌氧 ---- 极端厌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生菌的研究进展及与人类健康-食品加工技术论文(1)【摘要】随着人们对肠道内微生物菌落与人类健康关系的认识与研究,益生菌作为一个新领域开始被了解和关注。

本文综述了对人类的营养和健康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益生菌的营养功效、作用机制及其应用情况的研究进展。

【论文关键词】益生菌;功能与作用;作用机制1概述1.1什么是益生菌“益生菌”的英文单词“probiotics”由Lilly和Stillwell于1965年在《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时所创造。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专家组在2001年给出的定义,益生菌是“经适量服用后,有益于其宿主健康的活的微生物”。

概括地讲,益生菌的作用在于促进有益菌、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有益人体健康。

1.2益生菌与乳酸菌益生菌与乳酸菌是从不同角度对某些细菌的定义。

益生菌包括部分乳酸菌,而乳酸菌不全是益生菌。

乳酸菌是从发酵糖产生乳酸机理方面考虑,指发酵糖生成乳酸细菌的总称。

有些对人类生活有益,有些是有害的。

市场上的发酵乳制品中的乳酸菌通常是指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益生菌有的耐酸,有的能在人体肠道中生殖一段时间,是有益宿主健康的细菌。

常用的益生菌菌种有双岐杆菌,乳酸杆菌和一些链球菌。

在制剂中,有的为单一菌种,有的为多种菌联合使用,几种菌种联合使用有增多的趋势。

1.3作为益生菌的细菌应该具备的条件:(1)对宿主有益;(2)无毒性作用和无致病作用;(3)能在消化道存活;(4)能适应胃酸和胆盐;(5)能在消化道表面定殖;(6)能够产生有用的酶类和代谢物;(7)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能保持活性;(8)具有良好的感官特性。

2益生菌的功能与作用乳酸菌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食品保藏性和附加值,而且,近年来乳酸菌的特殊生理活性和营养功能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如调节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保持体内微生态平衡、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价、改善便秘、降低胆固醇水平、改善肝功能、缓解乳糖不耐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繁殖和腐败产物的产生、制造营养物质、刺激组织发育,从而对机体的营养状态、生理功能、细胞感染、药物效应、毒性反应、免疫反应、肿瘤发生、衰老过程和突然的应急反应等产生作用。

由此可见,乳酸菌的生理功能与机体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如果乳酸菌停止生长,人类就很难健康生存[2-3]。

2.1乳酸杆菌对宿主的粘着机制同人类最为密切相关的乳杆菌属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和致病性细菌同样,也是通过糖蛋白或糖脂质的糖链相结合。

只不过,肠道细菌为了抵抗肠蠕动和食物流而得以滞留于肠道,病毒和致病细菌则是一粘着于宿主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或糖脂质糖链而构成感染。

2.2免疫功能拥有完整肠道菌群的常规动物比无菌动物有更高的巨噬细胞活性和免疫球蛋白水平,乳酸杆菌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并能防止肿瘤的生长。

另外,双岐杆菌也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He Fang等对一些益生菌进行的研究表明:有些益生菌能够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能力,不同菌体的影响程度不同。

而Harsharnjit S. Gill等也通过实验发现了乳酸杆菌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刘克琳等采用有益芽孢杆菌制成微生物添加剂饲喂鲤鱼,实验组添加1%生态制剂,经100d饲喂试验,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增重11.8%,饲料系数下降0.24;试验组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生长发育较对照组迅速、成熟快,电镜观察免疫器官内T.B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成熟快,数量增多,产生抗体增多,免疫功能增强。

杨隽等在小白鼠试验中发现益生菌制剂有一定的抗辐射、抗疲劳、保护肝脏和润肠通便的作用。

2.3降血清胆固醇作用尽管其效果可因菌株不同而异,但益生菌确具有降血清胆固醇作用。

只是关于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澄清,估计可有对肠道胆固醇的吸收抑制,胆汁酸的排泌促进和肝内的胆固醇合成抑制等环节。

筛选兼备益生菌特性的菌株进行研究并用以开发食品则前景光明。

2.4防癌作用研究表明,习惯地摄食LcS (Lactobacillus casei Shirota , LcS) 可减低由吸烟增加膀胱癌发病的风险。

据《日经Biotech》(200317121) 报道,最近已开成功不含抗生物质耐受性基因的LcS 产品。

2.5益生菌对肠道内环境的改善效果多胺是同细胞分化与生长密切相关的物质,对肠管组织的成熟起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可由肠道细菌生成,对肠道内环境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物质。

给高龄者投予含耐酸性、对肠粘膜粘着性强并已确证可在肠道内生长的Bifidobacterium l actis L KM 512株(此在5 %氧溶酸性条件下或乳酸内及胃环境中可生存并同有害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粘着竞争试验上有剥离作用。

ctis在系统分类学上属B.animalis之同义密码子种或亚种)的酸奶(yogurt) 试验结果证实,确可使肠内多胺含量增加。

此种作用的结果,由于肠道内环境获致改善,炎症性细胞因子诱导受抑肠粘膜层康复遂使抗炎作用增加并取得强效的抗致突变性。

2.6益生菌对中药的影响构成传统中药的有效成分均含(糖)苷,而具β结合的苷可由人消化酶分解,故其在体内的利用率甚低。

糖苷由肠道细菌水解代谢提高其亲油性之后方被吸收而发挥药效。

但肠道菌群的构成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使其水解率亦不同,是导致药效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

有研究表明,筛选出具水解人参苷功能的益生菌,给服用人参者并用,发现可使其人参苷水解率标准化而提高人参的药效。

因此,益生菌技术应用于传统中药领域可以期待。

2.7肠乳酸菌的新功能益生菌制剂不是药物,至多它不过属于食品,只是由于发现其用于预防生活习惯病显现效果而激发了对其新一代制剂的大力研究。

双歧杆菌属菌株完全不能代谢胆酸而可能将之作为营养原料而加以摄取并储存。

此对预防生活习惯病(例如大肠癌和以高胆固醇血症为基础病因的心脑血管病)确有一定效果。

作为胆酸摄取的能源,除葡萄糖外,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难消化性寡糖(益生原) —棉子糖(raffinose) 也是非常有效的。

3益生菌的作用机制3.1产生抗菌物质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具有多种生物拮抗功能,如乳酸菌在体内发酵乳糖,产生大量的乳酸乙酸,可降低肠道局部pH值,改善微生态环境,抑菌或杀死肠道内的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链球菌等;同时,低pH值有利于肠道蠕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阻止致病菌的定植。

乳酸菌产生的组织酸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更明显;乳酸菌本身还有抑制病原体复制的作用[9];Gibson等报道,双歧杆菌能产生一种未知的广谱抗菌物质,具有抑制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霍乱弧菌等病原菌的活性[10];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乳酸乳杆菌所产生的过氧化氢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乳酸菌能分泌抑制病原菌的细菌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微球菌、分支杆菌和斯特氏菌均有抑制作用[1 1].3.2乳酸菌的定植拮抗作用乳酸菌的定植拮抗作用突出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与致病菌竞争消化道上皮的附着位点。

胃肠道的原籍菌群能抑制其它外来微生物在肠道内的定植或增殖,被称为“竞争排斥作用”或“定植抗力”。

这种定植抗力的产生是因为体内微生物与致病菌竞争肠道上皮的吸附位点而产生的。

如果这些吸附位点被较多的有益微生物所占据,病原微生物就会被限制与肠粘膜粘附、定植。

以乳酸菌为代表的专性厌氧菌是构成定植抗力的主要力量,被称为定植抗力因子[12]。

乳酸菌在人的肠道中通过粘附素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密切配合,形成生物屏障,在空间上构成致病菌的定植抗力,并通过其代谢产物阻止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保护宿主免受致病菌的侵害,如植物乳杆菌299v(Lactobacillus plantarum299v)可促进肠上皮细胞分泌粘蛋白,既提供乳酸菌合适的生长环境,又抑制致病菌的定植[13];双歧杆菌通过脂壁磷酸粘附于肠上皮细胞表面,与其它厌氧菌一起共同占据肠粘膜表面,构成一层菌膜屏障,并产生细胞外糖苷酶,降解上皮细胞上作为潜在致病菌及其内毒素结合受体的复杂多糖,竞争性抑制肠道内源性及外源性潜在致病菌对肠上皮细胞的粘附、定植,促使它们离开感染的肠道,从而起到定植拮抗作用[14];菌体还可以促进小肠粘膜素的分泌,干扰致病菌对小肠上皮细胞的吸附。

二是与有害菌竞争营养物质。

通过体外连续培养的方法可以发现肠道固有菌群与外来菌之间对营养物质的竞争现象。

但在肠道内是否有这种竞争营养的作用并没有直接的实验证据。

有人认为,这种竞争并不起多大作用,但是在某种物质如生物素成为有害菌的限制因素时,这种抑菌作用就会表现出来[9]。

3.3产生特殊酶系乳酸菌不仅具有一般微生物所产生的有关酶系,而且还可以产生一些特殊的如合成多糖的酶系、分解乳酸菌生长因子的酶系、分解亚硝胺的酶系、降低胆固醇的酶系、控制内毒素的酶系、分解脂肪的酶系等,赋予它以特殊的生理功能。

乳酸菌还可利用本身所特有的某些酶类补充宿主在消化酶上的不足,帮助分解上消化道未被充分水解吸收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宿主进一步吸收利用,包括增加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某些无机盐类(如钙、磷、铁、钴等)的吸收和利用。

同时,通过产生某些酶修饰毒素受体,减少毒素与肠粘膜受体的结合,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机体健康[12]。

结束语随着人们对乳酸菌特殊生理功能和保健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乳酸菌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对乳酸菌的研究已从过去的食品奶酪和发酵乳制品转移到与人体的关系上来,随着人们对乳酸菌生长规律、作用机理的深入了解及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乳酸菌的用途必将大大地拓展,必将为保障人类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潘宝海,李德发,谯仕彦. 益生菌、益生素及合生剂的作用机理和相互关系.中国饲料,2000(15):12~14.赵红霞,詹勇,等. 乳酸菌的研究及其应用.江西饲料,2003,1:09-12.栾金水. 乳酸菌的研究应用进展.江苏调味副食品,2004,21(1):8-11.沈通. 益生菌对肠微生物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11(4):242-246.M.T.Hamilton-Miller, S.Shah.Deficiencies in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and labeling of probiotic supple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2, 27(1-2):175T.Mattila-Sandholm, P.Myllarinen, R.Crittenden, et al,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for future pr obiotic foods,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2002,12 (2-3):173~182张春杨,牛钟相,常维山等. 益生菌剂对肉用仔鸡的营养、免疫促进作用.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2,24(1):51~54杨隽,潘喜华,郑勇英等.益生菌制剂的保健功能评价.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12(2):73~75金立明,刘忠军.益生素研究进展.经济动物学报,2004,8(3):181-184.王旭明,陈宗泽,等.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吉林农业科学,2002,27(1):50-53.敬思群.优质乳酸菌的应用.中国乳业,2002,6:18-20.[12]赵玲艳,邓放明,等.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发酵果蔬中的应用.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5:77-81.[13]周长玉,王江滨.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4,24(3):172-174.[14]Femandez MF,Boris S,Barbes C.Probiotic properties of human lact obacilli srtains to be used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J Appl Micr obiol,2003,94(3):449-4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