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1
电影叙事的演变从经典到实验性的叙事风格

电影叙事的演变从经典到实验性的叙事风格电影叙事的演变:从经典到实验性的叙事风格电影叙事是一种通过影像、声音和剧情来讲述故事的艺术表达方式。
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众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电影叙事风格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探讨电影叙事从经典到实验性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经典叙事风格经典叙事风格是指传统的、线性的叙事方式,以展示故事发展和角色关系为重点。
在经典叙事风格中,通常有清晰的故事结构,包括起承转合、冲突、高潮和结局等。
这种叙事方式常见于早期的好莱坞电影,如《公民凯恩》和《教父》等。
经典叙事风格的特点在于剧情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观众可以通过角色的言谈举止、场景的变化和故事线索的呈现,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内涵。
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往往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动机,他们在剧情发展过程中经历着各种挑战和冲突,最后达到某种结果。
经典叙事风格的成功在于其叙事的普遍性和可理解性。
观众很容易被经典叙事所吸引,并且能够轻松地参与其中,共情角色的喜怒哀乐。
然而,随着电影艺术的进一步探索和观众审美的多样化,实验性的叙事方式逐渐兴起。
二、实验性叙事风格实验性叙事风格是指突破传统叙事方式的一种探索,其目的在于挑战观众的感知和认知。
实验性叙事常常以非线性的、随机的方式呈现故事。
通过非传统的叙事结构、跳跃式的场景转换和非常规的表达手法,它打破了传统叙事的束缚,为观众带来不同寻常的观影体验。
实验性叙事风格在电影史上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比如《搏击俱乐部》和《无间道》等。
这些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形式和意想不到的情节发展引发观众的思考和讨论。
实验性叙事往往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非传统的叙事手法来展示故事的多维度和多重性。
实验性叙事风格的流行源于对传统叙事方式的厌倦和对创新的追求。
观众对于线性故事的重复和刻板感产生了抵触,他们渴望看到不同寻常的、挑战性的叙事形式。
实验性叙事的出现给予了电影制作者更多的自由和创作空间,也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024年从电影叙事到电影叙事学》范文

《从电影叙事到电影叙事学》篇一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形式,具有强大的叙事能力。
从简单的情节叙述到复杂的结构布局,电影叙事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电影叙事学。
本文将探讨电影叙事的发展历程,以及电影叙事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电影叙事的发展电影叙事起源于早期电影的简单情节叙述,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叙事手法。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电影的叙事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在电影叙事的发展过程中,导演、编剧、演员等创作者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们通过镜头语言、音乐、剪辑等手段,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电影作品。
三、电影叙事学的基本原理电影叙事学是一门研究电影叙事手法、规律和技巧的学科。
它主要探讨如何通过镜头、画面、声音等手段,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电影作品。
在电影叙事学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节构建: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情节的转折和冲突等手段,构建具有吸引力的故事结构。
2. 人物塑造:通过角色的性格、行为、情感等手段,塑造具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
3. 镜头语言:运用镜头语言,如特写、远景、逆光等手法,表现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
4. 声音设计:包括音乐、音效等元素,为电影营造氛围,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
四、电影叙事学的应用电影叙事学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运用电影叙事学的原理和技巧,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作品。
例如,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导演通过精心设计的情节构建和人物塑造,将观众的情感与故事情节紧密相连。
同时,运用镜头语言和声音设计等手段,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观影氛围,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五、结论电影叙事学是研究电影叙事手法、规律和技巧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到情节构建、人物塑造、镜头语言和声音设计等方面,还需要创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03511中外电影史

课程名称:中外电影史课程代码:03511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中外电影史》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自学应考者应掌握中外电影史的发展阶段、各种流派的产生背景及代表导演,具体了解著名导演的代表作品并进行电影语言的分析。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外国电影史和中国电影史。
外国电影史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古典电影,主要介绍了电影的诞生、从无声到有声、古典电影形态的确立及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运动。
第二部分是艺术电影,主要介绍了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到法国的新浪潮与左岸派。
第三部分是新主流电影,主要介绍了新好莱坞与新德国电影。
第四部分是民族电影,主要介绍了亚洲的日本电影发展脉络。
中国电影史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主要介绍1896年中国电影的诞生。
第二部分是30年代电影,主要介绍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年代和中国的左翼电影运动。
第三部分是战时与战后,主要介绍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四部分是“十七年”中国电影,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我国电影的十七年发展轨迹及艺术特点。
第五部分是“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主要介绍这一非常时期的电影现状。
第六部分是是“新时期”中国电影,重要介绍这一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创新浪潮及代表导演和作品。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中外电影史的基本发展脉络;2、理解各个时期和国家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下,典型的电影运动、电影现象和电影美学流派的形式与风格;3、重点掌握一些重要的电影作者和电影作品,并能对作品进行电影视听语言的分析;4、在编年研究的范畴内,突破国别界限,对一些具有特色的国家和创作者进行相似分析研究。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视听语言、影视概论等。
视听语言是一门研究视听媒介及其语言艺术的课程,影视概论是介绍影视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这两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本性、掌握影视语言,了解影视发展历程、分析影视艺术作品,更好地掌握中外电影史。
第二讲 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

影人传奇之卓别林
查里·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出生日期1889-04-16 出生地Walworth, London, England, UK 人 物 简 介 影史上最伟大的喜剧演员,生于英国伦敦,父母都是小演员,由於 家贫,5 岁就登台表演,10岁就加入了佛瑞卡洛剧团,在随团赴美国表 演时,获喜剧明星麦克谢内特发掘,进入美国电影界全力冲刺。此时正 是默片的黄金时代,他在15年创造出《流浪汉》,以此造型拍了大批影 片,使他成为影坛的喜剧泰斗,受千万影迷的敬仰。其中的不朽代表作 有25年《淘金记》、31年《城市之光》、36年《摩登时代》。到了40年 终於开口拍了有声片《大独裁者》,嘲讽当时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其创 作生涯到67年的《香港女伯爵》终止。72年,美国影艺学院特别颁了一 座奥斯卡奖表扬他对影坛的特殊贡献。于1977年12月25日在瑞士逝世。
经典名片之《党同伐异》
年代: 1916 地区: 美国 (更多...) 片长: 163 min导演: D.W. 格里菲思 编剧:安尼塔 卢斯 D.W. 格里菲思 类型: 剧情 出品公司: 其他 色彩: 黑白 影片简介 本片是D.W.格里菲思最具创作野心的作品。由于受到 《国家的诞生》惊人卖座的影响,格里菲思遂再接再励拍摄一部场面更 大,内容更有深度的影片。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动用了二百万美元的 制作费,拍摄成片长220分的巨片(原版长480分)。可惜本片在1916年9 月于纽约公映时,并没有受到预期的欢迎。本片所以卖座失败,原因很 多,最主要是格里菲思在本片所采用的故事结构太复杂,导演手法已超 越当时观众的接受能力。加上主题过于严肃,其中提倡的宽容和反对暴 力的论调跟当时美国的高昂参战情绪引起冲突,因此未能受到普遍欢迎。 不过,人们却不能否认这是一部电影艺术上的不朽杰作。
《2024年从电影叙事到电影叙事学》范文

《从电影叙事到电影叙事学》篇一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集艺术、技术、娱乐和叙述于一身的媒体形式,长久以来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从最初的简单的影像叙述到现在的高端科技下的视觉盛宴,电影不仅展现了技术的发展,更深刻地展现了电影叙事学的进步。
本文将探讨电影叙事的发展历程以及如何形成电影叙事学这一学科。
二、电影叙事的发展电影叙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电影这一媒介进行叙述的方式。
早期的电影,主要是以记录生活、讲述故事为主,其叙事方式较为直接和简单。
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和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叙事也日趋复杂和丰富。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再到现在的数字化电影,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为电影叙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电影叙事学的形成随着电影艺术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对电影的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叙事语言等进行深入研究,这就是电影叙事学的形成。
电影叙事学主要研究的是电影如何通过影像、声音、剪辑等手段进行叙述,以及这些手段如何影响观众的理解和感受。
它涉及到电影的情节设计、角色塑造、场景选择、镜头运用、音效处理等多个方面。
四、电影叙事学的研究内容1. 情节设计:情节是电影叙事的核心,它决定了故事的发展和走向。
情节设计需要考虑故事的起承转合,以及如何通过情节的转折和冲突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 角色塑造:角色是故事的载体,他们的性格、行为和关系直接影响着故事的发展。
在电影叙事学中,对角色的研究包括角色的设定、角色的心理描写以及角色的变化等。
3. 场景选择与运用:场景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它可以影响角色的行为和情绪,也可以影响观众的理解和感受。
4. 镜头运用与剪辑:镜头是电影的基本单位,而剪辑则是将镜头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
在电影叙事学中,对镜头和剪辑的研究包括如何通过不同的镜头语言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信息,以及如何通过剪辑来构建故事的节奏和氛围。
五、结论总的来说,电影叙事学是一门研究电影如何通过影像、声音等手段进行叙述的学科。
第四讲 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ppt课件

《一个国家的诞生》
《一个国家的诞生》于1915年拍摄完成。长12本,耗资 10万美元。格里菲斯将他在拍摄短片时所获得的经验汇集 起来,在这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进行表现的影片中, 出色地发挥了电影艺术的分镜头和剪辑的独特表现力,并 运用不同景别、多变的角度、机位和移动摄影等方法,运 用“化”、“圈入圈出”、“淡入淡出”、“闪回”等技 巧,最后以1500个镜头精心构制而成。在长达3小时的影 片中,银幕上既有壮观的场面、历史伟人,又有细腻的温 情、平凡百姓;既有残酷的战争、节奏紧张的营救,又有 安逸的生活、美妙情趣的抒发。格里菲斯为了追求银幕上 的真实,他参照马修·布拉迪在南北战争时期所拍摄的真 实的照片,极富想象力地在银幕上加以发挥和创造,构成 了一些精彩的段落,如彼德堡战役、林肯总统被刺等等。
二、电影的叙事时间
叙事时间上的表现 《党同伐异》在电影的
是令人惊叹的。他
那交替叙述的4个故事之间“在主题上是有关
系的,在时间上相距很远,在情节发
展上则毫无联系”。而每一个故事情节 本身又是极其复杂的。格里菲斯的叙事方式创造了世界
。 电影史上空前的记录
三、电影的叙事空间 《党同伐异》中4个故事在分别完善各自的叙事任务的同时,相互间在叙事空间的表现上既有鲜明的区别,又
好莱坞统治世界 ●首次在美国上映的日子乃是
的开始,也
是至少以后几年间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发端。
《党同伐异》
《党同伐异》是格里菲斯1916年摄制完成的另一部重要 作品。
《党同伐异》由4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组成:I、“母与 法”:以斯泰罗夫罢工惨案为基础,表现了资本家的伪善 和失业工人的遭遇。’2、“基督受难”:描写耶酥被钉 上十字架。3、“圣巴特罗缨节大屠杀”:描写1572年皇 太后喀德林和天主教徒阴谋屠杀胡格诺教徒的事件。4、 “巴比伦的陷落”:描写公元前大祭司如何勾结波斯王居 鲁士攻打巴比伦王贝尔沙撤的大阴谋。其中,“母与法” 作为影片的基础,其它的3个故事都是悲剧性的结局。格 里菲斯将这4个发生在不同时代的,但却都含有人类自相 残杀的故事情节交织在一起,并以视觉具像的形式,抽象 地表现为一个母亲摇摇篮的镜头,不时地插入在影片的段 落当中,作为“时代传递”周而复始的隐喻。从而,把 《党同伐异》“排斥异己与仁爱斗争”的主题统一起来。
《中外电影史论—世界电影史》题库

《中外电影史论—世界电影史》题库绪论名词解释:1.视听语言 2. 地下电影3. 麦克卢汉主义4. 电子文化填空1. 从__至今,电影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吸收了__,文学,__,绘画,__,__等人类艺术的各种元素和成果,但仍然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认识世界。
2. 叙事影片就是通常所说的__,非叙事影片包括__、__、__、__等等。
3. 麦克卢汉认为人类文明史经历了__、__、__三个发展阶段。
4. 电子文化具有<具像性>__,__,__,__的特点。
5. 无声电影时期,经过法国的__、美国的__、前苏联的__等人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创立和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6. 成熟期奥森•威尔斯的__的出现,标志着电影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7. 电影发展期是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过程中,电影出现了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意大利的____、法国的___、___等,另一条是以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伯格曼为代表的第二次现代电影思潮。
8. 发展期还出现了许多电影新手法,如__、闪回、__等等,出现了众多流派、风格景象争艳的现象。
9. 电影走向成熟的标志是______,建立了现代电影工业,从而使电影工业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10. __年__月__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的地下室,第一次放映了自己拍摄的____、《工厂大门》、____等十余部短片,这一天就成为电影的诞生日。
问答:1. 谈谈你对视听语言的理解?2. 电影史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我们研究电影史有哪些意义?3. 电影史有哪些研究方法?4. 世界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论述:你对世界电影发展史有哪些认识,可以结合事例进行解说。
第一章电影的起源和形成填空题1.现代电影诞生于1895年____月____日。
2.电影的发明者是法国人________兄弟。
3.卢米埃尔兄弟最早拍摄的影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第二章、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1知识分享

经典镜头与意义
一、第一个镜头:火车站电报室内景。
景深镜头对画面内部信息量和视觉空间表层结构的增强与强化; 二、第八个镜头:强盗斜坡逃跑的段落。
出现了摇拍、俯拍和仰拍等不同拍摄视角的变化; 电影史上被誉 为“山谷中的美丽场面”; 三、第九、十、十一个镜头:逃跑中的强盗、企图挣脱捆绑的电报员和 舞厅中跳舞的人们。
大卫·格里菲斯
• 1908年,大卫格里菲斯加入了爱迪生公司,一开 始时当演员,后来当导演。从1908年到1912年间, 他共导演了大约四百部影片。在《孤独的别墅》 中,他创造了“平行蒙太奇”,标志着电影已完 全摆脱了舞台剧的束缚,电影的时空得到了极大 的扩展。
• 《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这两部被誉 为电影艺术的典基之作,标志着电影成为艺术的 起始,是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是当时电影水 平的最高境界,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两部经典之 作。
平行交叉叙事;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时空交错,将不同地点的平行 动作交替切入,“同时性”的运动关系创作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 四、结束时强盗向观众开枪的镜头:
一个近景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和轰动效果。
• 《火车大劫案》中的这些精彩镜头,在画面内部信息 的组织上,在镜头与镜头之间时空交错的切换技巧的 表现上,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同时,这种叙事方式不需要任何文字叙事语言的注 释便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影片吸引了许多的观众,在 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占据美国银幕达10年之 久,为“西部片”在美国的统治地位打下了基础。连 卓别林都说,他是看了这部影片,才发现了电影的魅
3、电影节奏和场景的交替变化,营造富有刺激性、 紧张感的电影场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一豪华巨片使他耗资200万美元,在商业上惨 遭失败,被后人称为一部“先锋派的电影”,但 仍然成为电影史上有口皆碑的“辉煌的失败”。 是他艺术创作的终结。
“巴比沦”段落的奢华:纵深1600米的城池,城墙高 27米,宫殿高42米,可容纳上千人,群众演员达到 16000人;动用六对铁轨、42米高的移动摄影车道。
1、“母与法”:以当时美国小镇上的罢工惨案为基础,表 现了资本家与工人两个阶级的冲突;(当代) 2、“基督受难”:耶稣被钉上十字架;(近代)
3、“圣巴特罗缪节大屠杀”:法国1572年
的一 次宗教大屠杀;(现代) 4、“巴比伦的陷落”:公元前巴比伦被波斯阴谋攻陷的故 事。(古代)
四个故事在切换时都插有一个母亲摇摇篮的全景镜头。 随着剧情的发展,每一段落的长度逐渐缩短,四个故事交 替切换的速率开始加快,摇摇篮的镜头也被取消了。当最 后的救援开始后,四个故事便以镜头为单进行切换,节奏 越来越快,剧情也越来越紧张,到最关键时一个画面可能 只有半秒便一闪而过。这种快切的平行蒙太奇给人一种强 烈而独特的感受。格里菲斯这样谈到他的意图:“四个故 事在开始时是四条分别从山上流下来的河流,它们分散地 缓慢而平静地流着;随后他们逐渐接近,愈流愈快;到最 后它们汇合成一股惊心动魄、情感奔腾的急流。”这种在 时间、空间和情节线间的大幅跳跃突破了戏剧美学的“三 一律”而充分运用了电影在转换时空上的自由性,代表了 格里菲斯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
失败的原因分析:叙事结构的实验性已经超出了当时观众的接 受能力; 主题的晦涩艰深。
• 20年代,《党同伐异》被苏俄“库里肖夫实验 室”逐格研究,启发了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 多夫金等导演,经由理论与实践,创立了蒙太奇 理论与学派。
关于格里菲斯发展蒙太奇技巧对电影的革命的自发性:他从未 把这些方法条理化,也未上升到蒙太奇的理论高度,他的成就全凭 他对电影的热爱和创造性的天赋。
二、镜头语言
1、格里菲斯充分运用景别,如一个场景分成几个镜 头,独到地运用大远景、全景、中近景、近景和特写镜 头,将大远景的环境场面和细部的特写结合等,是电影 史上前所未有的。 对镜头的天才运用,使镜头成为表现手段,确立了 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的基本叙事语言。
2、多变的运动摄影技巧,采用推、拉、摇、移和 多角度的摄影方法。 “林肯遇刺”(多角度镜头组接---1’19’’-1’25’’) ; “三K党策马飞驰”(摄影机马车跟拍 2’54’’)
一、鲍特及其“里程碑”式 影片《火车大劫案》
• 1903年鲍特拍摄的《火车大劫案》是古典美国片的原 型,也为西部片打下了基础。 • 《火车大劫案》的故事来自英国片《明目张胆的白日 抢劫》,是一部以真实的自然环境作为叙事背景,以 强盗抢劫火车上的旅客的钱财、最终被警察追击而受 到惩罚的故事作为依托,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具有强烈 而紧张的外部动作和冲突的作品。
格斯菲斯对电影的综合贡献
综述
• 格里菲斯是自觉运用电影思想进行创作的第一 人。他缩小了影片的基本构成单位------从场 景中再细分出若干不同景别的镜头。 从场景到 镜头是革命性的一步,如同由分子到原子。从 此,一部电影不再是象一部舞台演出记录片一 样,而是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性,格里菲斯终于 把电影从戏剧中解放出来,使电影成为一门真 正的艺术。
电影观念的体现:
• 一、 电影叙事形式
以情节段落作为叙事的基础,将不同冲突的元素 加以并列、积累,以平行和交替蒙太奇的剪辑技巧, 将四个故事的叙事时空随意加以组接,创造性地发展 了电影结构的叙事形式。
格里菲斯用河流向人形容《党同伐异》的电影语言:“四个故事 在开始时是四条分别从山上流下来的河流,它们分散地缓慢而平静地 流着;随后它们逐渐接近,愈流愈快;到最后它们汇合成一股惊心动 魄、情感奔流的急流。”
3、电影节奏和场景的交替变化,营造富有刺激性、 紧张感的电影场面。
如,“小姑娘之死”(2’10’’—2’17) “最后一分钟营救”(2’55’’—3’)
小结:
1、电影技术和电影语言的创造性运用;
2、第一次确立了好莱坞大制作、高利润的拍片原则 (11万美元、由1200个精心剪辑的镜头组成;影片收益100万美元); 3、艺术上杰出,商业上成功,政治思想上反动的影片 。
大卫·格里菲斯
• 1908年,大卫格里菲斯加入了爱迪生公司,一开 始时当演员,后来当导演。从1908年到1912年间, 他共导演了大约四百部影片。在《孤独的别墅》 中,他创造了“平行蒙太奇”,标志着电影已完 全摆脱了舞台剧的束缚,电影的时空得到了极大 的扩展。 • 《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这两部被誉 为电影艺术的典基之作,标志着电影成为艺术的 起始,是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是当时电影水 平的最高境界,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两部经典之 作。
•
b
D.W. Griffith (1875——1948)
生平简介
• 信奉种族主义的家庭背景; • 未接受正规教育,做过小学教员、冶金工人、售货员 、消防队员、小报记者等; • 热爱文学艺术,热衷阅读大师作品,如托尔斯泰、杰 克-伦敦、莫泊桑、狄更斯等的小说,以及诗歌和戏 剧作品; • 尝试写作剧本,遭遇失败; • 1907年,加入演艺公司做了一名配角演员;业余尝 试写作剧本; • 1908年,偶然机会开始兼任导演,四年间400余部 影片; • 《一个国家的诞生》,声名大振。
• 《火车大劫案》共14个镜头。与以往的电影不同,他 开始懂得了对画面时空关系的处理,开始了电影艺术 的独特叙事能力的尝试。
经典镜头与意义
一、第一个镜头:火车站电报室内景。
景深镜头对画面内部信息量和视觉空间表层结构的增强与强化; 二、第八个镜头:强盗斜坡逃跑的段落。
出现了摇拍、俯拍和仰拍等不同拍摄视角的变化; 电影史上被誉 为“山谷中的美丽场面”; 三、第九、十、十一个镜头:逃跑中的强盗、企图挣脱捆绑的电报员和 舞厅中跳舞的人们。 平行交叉叙事;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时空交错,将不同地点的平行 动作交替切入,“同时性”的运动关系创作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 四、结束时强盗向观众开枪的镜头: 一个近景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和轰动效果。
一、叙事结构
• 大体分为三个部分.格里菲斯将发生在不同时空的三组事件,展开三条 线索:黑人的暴行引起大火焚烧大西洋城;卡梅隆一家焦急地注视外界 的内战;“小上校”搏击在战场上。
• 三条线交织进行以形成影片的总体结构、通过合理缜密地剪辑,连成一 个有机庞大的整体,发表了他对人类重大历史事件和复杂人生的深刻看 法。
发现了摄影机运动所产生的强烈美学效果,调动了电影的各种有效 手段,使电影拥有了独立的艺术语言; “最后一分钟营救”成为了好莱坞叙事电影最经典的叙事模式;
另外,他的电影叙事形式/结构具有了突破性创新;
关注电影的思想内涵和人文追求; 电影的大制作模式(高利润)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基础。
他丰富了电影的叙事语言
二、美国电影之父 世界电影的第一个里程碑 ——格里菲斯(1875-1948)
“1915年2月8日《一个国家的诞生》首次在美国 上映的日子乃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同时也 是至少在以后几年间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发端 。“ ——乔治•萨杜尔
大卫·格里菲斯-美国电影之父
他把电影从戏剧的奴仆地位中解 脱出来,使之发展为一门与音乐、美 术、文学平起平坐的独立的艺术门类。 他不仅熟练地运用电影特权,创造性 地安排电影的摄影构图和蒙太奇,而 且巧妙运用大远景、中景、近景、特 写、淡出淡入、摇镜,并交叉使用, 使电影史上出现了令今人都叹为观止 的第一个高峰。
代表作品
《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
• 故事以美国历史上的“重建时期”为界,分前后 两部分。前半部为“重建时期”之前的故事,描 述了南方的白人庄主与黑人奴隶和谐共处、锄禾 耕种的田园生活。后半部“重建时期”表现错综 复杂的南北矛盾、兵刃相见的种族冲突以及三K党 的貌似正义的暴力行为。
•
艺术贡献:
《党同伐异》(19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年)
• 这个电影代表了格里菲斯电影艺术的高峰.无论主 题还是叙事手法都精彩另类.
• 影片的主题是“人类从不容异己到宽容的进化” 。共有四个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的故事阐述这个 跨越时空的永恒主题:从古至今,各民族之间所以出 现流血、杀戮和战争,都是由于仇恨和偏见。
《党同伐异》的四个独立故事:
本片四个独立的片段孤立来看,主要依据此种剪辑。 流畅剪辑为中心的叙述,一直是好莱坞叙事影片的精华 。
2、“平行蒙太奇”的剪辑,即“最后一分钟营救 ”的剪辑方式。
小结:
• 《党同伐异》是格里菲斯艺术的高峰,他确立“ 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的原 则,成为我们现代电影分镜头和剪辑的基础。正 如人们所言:“格里菲斯以前,电影只是一些拼 凑的字母,而从他这里,电影能够开始有了银幕 的句法。”
最突出的是特写、近景镜头和远景镜头的运用。
如,“巴比伦陷落”中大量表现攻守城堡和欢庆胜利的远景场 面,从此开始对远景镜头的电影价值有了更为深刻与清醒的认识。 “巴比伦场面里一人从50多英尺城墙摔倒地上”,远景和 近景的组合使用,省略了一段时间和空间,有利实现了电影的艺术假 定性。
四、电影的剪辑
1、流畅剪辑:全面交代到进入细部,介绍进入 场面的各种势力和关系,用一个个简介流畅的 镜头清晰讲述事情的发展,同时逐渐加快剪接 的节奏,最后到达结局。
• 二、电影的叙事时间
《党同伐异》的4个故事之间在主题上有关系 ,但时间上相距很远,影片有着宏大的叙事时 间,用观众欣赏的心理时间取代了固定情节的 实际时间,在更宽泛的时间范围内更好地进入 到了电影寓意的阐释范畴。 真正使电影具备了时空表现上的自由特性, 发挥了电影的独特优势。
• 三、电影的镜头语言
• 1、确立了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的基 本构成单位。 • 2、将不同场景的镜头组接起来,创造平 行蒙太奇。 • 3、注重电影叙事节奏的表现。“最后一 分钟营救”节奏性剪辑。 从此,电影开始有了银幕的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