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

合集下载

第1讲 电影叙事的形态

第1讲 电影叙事的形态
1、一直以经典叙事(影戏叙事)为主流。 2、现代叙事 只有乏陈可数的几部。《城南旧事》算作 较成功的一例。 台湾侯孝贤的富有东方文化意蕴的现代叙 事影片 3、新现实主义。有学者认为,谢晋拍摄的 《天云山传奇》带有新现实主义因素。
4、第五代导演 张艺谋、陈凯歌 经典叙事 田壮壮 :“丢掉戏剧的拐杖”“作者电影”
5、第六代(初步具有后现代叙事的特征) 张建亚1993年执导的《三毛从军记》 李欣导演的电影《花眼》——后现代代表 作
6、特别案例:冯小刚 经典叙事派。但不是老旧的传统叙事,而 是掺进了现代甚至后现代叙事的若干因素, 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 情节上讲求悬念,但不刻意。 题材处理上,只要需要,既不回避戏剧手 法也会用现代手法。
二、经典叙事:戏剧化叙事
(一)经典叙事的特点: 1、戏剧冲突法则 : 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方式 “复原型三幕剧”结构 : 第一幕,介绍人物和前提; 第二幕,遭遇危机及抗争 第三幕,解除在前提中呈现的危机。
2、选材 战争,灾难,警匪,黑社会,贩毒,妓女, 恐怖,同性恋……诸如此类普通人在日常 生活里绝难碰见但又易于刺激人们潜情感 的故事,
易于煽情和刺激的奇特题材加上经典叙事 方式的包装便构成了好莱坞常盛不衰的商 业片构成模式 ——类型片。
典型案例: 《乱世佳人》
(二)经典叙事的新变化: 新好莱坞:1967年,好莱坞出品了三部轰 动影坛的影片:《邦妮和克莱德》、《酷 汉卢克》(又译名《铁窗喋血》)和《毕业 生》。一般认为,它们的出现,标志着 “新好莱坞”(new hollywood)或日“好莱 坞文艺复兴”(hollywood renaissance)正式 登上电影舞台。
小结:
“和任何艺术传统一样,不论多么反传统, 前卫依然有其惯例。广义而言,不论追循 者的意见多么对立,前卫本身也不过就是 一套新的惯例系统..失序用来刻意对应一种 既定的秩序时,便也成了另一种秩序。” ——帕吉欧利

中外电影史 考试简答题。

中外电影史 考试简答题。

如何评价格里菲斯的短片《党同伐异》格里菲斯用四个截然不同的故事表达偏执这一主题,影片使用了史无前例的剪辑手段,四个故事之间,不是讲完一个再讲一个而是被分割成细小的片段,在经过重新排列后交替出现,丰富了电影在默片时代的叙事空间的构想,艺术上的探索性使之成为非线性剪辑的第一个吃螃蟹者。

同时他注重电影叙事节奏的表现,这种过于先进的电影理念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党同伐异》成为格里菲斯艺术创造高峰也成为他的艺术终结。

所以说《党同伐异》是先锋派的电影是辉煌的失败。

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中所进行的空前的探索与实验,出色的体现出了他对于人的价值的理解和对于社会现象的阐释能力,而且党同伐异中远镜头是作为叙事语言中的一种环境、气氛氛围、情绪状态阐释的,体现了格里菲斯的贡献,而且电影开始有了银幕的句法。

党同伐异所揭示的思想主题是具体、鲜明而且尖锐的,使我们人类至今无可回避和为之奋斗的社会现实。

与此同时,格里菲斯在影片中,对于电影时空结构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卓越的创造能力,对于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也作为他的观念体系的一部分被充分地体现出来。

梅里爱对于电影发展的主要贡献将戏剧传统引入电影{剧本表演布景}发明电影特技{停机再拍多次曝光叠印高速与低速电影}银幕即舞台的美学观念:将电影印象壮观的戏剧道路爱森斯坦如何在(战舰波将金号)中实践蒙太奇理论倡导的冲突原则《战舰波将金号》的冲突首先体现在它的命题中。

影片由五个部分组成:(一)人和蛆;(二)甲板上的戏剧性场面;(三)死者激发人们;(四)敖德萨阶梯;(五)与舰队相遇。

第一部分是人和蛆的对比;第二部分是镇压与反抗的对比;第三部分是沉思哀悼与愤怒抗议的对比;第四部分是联欢与屠杀的对比以及第五部分中不安的期待与欢庆胜利的对比。

所有这些无一不传达出爱森斯坦将不周性质的“正题”与“反题”相冲突,以建立一个新的概念“合题”所作的设计与努力:“命题(抽象概念)内部的冲突——在字幕的辩证法中阐明自身——在镜头内的自身运动中形成自己的空间形式——在蒙太奇中越来越强烈的爆发——在不同镜头之间发生冲突。

世界电影史复习题.docx

世界电影史复习题.docx

绪论 (2)参考答案 (23)第一章电影的起源和形成 (3)参考答案 (23)第二章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 (5)参考答案 (28)第三章欧洲先锋派的贡献 (7)参考答案 (32)第四章 好莱坞经典电影风格和原则的形成与确立 (9)参考答案 (34)第五章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与蜕变 (10)参考答案 (34)第六章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与思潮 (13)参考答案《世界电影史》题库绪论填空题1. 从〈1895年〉—至今,电影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吸收了〈雕塑〉—,文 学,v 音乐〉—,绘画,v 舞蹈〉—, <建筑〉—等人类艺术的各种元素和成果,但仍然以 其独特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认识世界。

39 第七章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与思潮14 参考答案42 第八章 部分亚洲国家的电影演变16 参考答案44 第九章欧洲第二次现代主义电影18 参考答案442.叙事影片就是通常所说的<情节剧〉—,非叙事影片包括<纪录片〉__、v科教片>_ _、v 科学实验纪录>—、v广告片〉—等等。

3.无声电影时期,经过法国的v梅里爱〉—、美国的v格里菲斯〉—、前苏联的v爱森斯坦〉—等人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创立和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4.<1895>年<12>月v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的地下室,第一次放映了自己拍摄的v火车到站〉_______ 、《工厂大门》、v水浇园丁〉_等十余部短片,这一天就成为电影的诞生日。

第一章电影的起源和形成一、填空题1.卢米埃尔兄弟最早拍摄的影片有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等。

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曾经利用他发明的 ________ 放映机,在纽约公映他的影片。

3.形成电影的三大物质条件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o4.胶片根据人的“视觉存留”原理,以每秒 _______ 个画格速度匀速向前移动,造岀了一个幻象的世界。

影视赏析——精选推荐

影视赏析——精选推荐

影视赏析电影艺术欣赏电影的制作过程准备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影⽚的构思通常由书⾯形式开始发展。

在此阶段,⼯作⼈员还必须开始筹募电影的制作、宣传及发⾏资⾦。

⼀、制⽚⼈制⽚⼈的⼯作包括由剧本发展出整个制作计划、筹募资⾦、安排⼈事等。

制⽚⼈的职务主要与财务及组织有关。

⼆、电影⽂学剧本⽂学部——电影导演1、⾃编⾃导式2、介⼊式3、接⼒棒式三、分镜头剧本:对未来的影⽚拍摄作出详尽的总体设计,为各部门创作提供依据。

四、选择外景与演员1、景外景的选择,往往会对导演的形象思维产⽣决定性的影响。

2、演员“明星制”“本⾊演员”、“性格演员”群众演员拍摄阶段拍摄阶段:在此阶段,就进⼊影像及声⾳的制作。

更明确地说,⼯作⼈员此时即开始拍摄“镜头”。

⼀个镜头是⼀系列连续拍摄的画格组成。

同时,摄制⼈员还记录或制造声⾳。

⼀、各项准备阶段美⼯布景:内景、外景⼆、实拍按场景分次,颠倒情节流程。

场记:写下每个镜头的场次编号、记录细节、“拍板”耗⽚⽐、抢拍、偷拍后期制作⼀、剪辑1、“化整为零”、“聚零为整”2、粗剪:依顺序将影⽚串接起来,不含任何声⾳效果或⾳乐。

定剪3、三度创作a、减法b、加法c、挪位《⿊炮事件》4、节奏⼆、混录1、录⾳⽅式:a、先期录⾳b、后期配⾳c、同期录⾳2、混录是最末⼀道⼯序:三条声带——⼀条声带——双⽚(审查)——拷贝电影的历史外国电影史电影的诞⽣第⼀节卢⽶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电影诞⽣的基本原理:“视觉滞留”——“⼼理认同”⼆、电影诞⽣⽇:1895年12⽉28⽇卢⽶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路14号⼤咖啡馆⾥,⽤他们的“活动电影机”⾸次售票公映影⽚——《⽕车到站》、《⼯⼚⼤门》第⼆节乔治?梅⾥爱的“银幕戏剧”⼀、创造了戏剧电影:固定摄影机⼆、创造了特技摄影:停机再拍特效电影的“开⼭⿐祖” ——《⽉球旅⾏记》1902 年特技摄影和镜头的组合全⽚分30场,共15分钟不同的风格:卢⽶埃尔:“再现⽣活”,⾃然、模拟现实的现实主义风格,是记录⽚的先驱。

电影叙述方式的演变

电影叙述方式的演变
独特表现,最突出的往往被人们认为是特写镜头和远景 镜头的运用。我们知道特写镜 头并不
是格里菲斯的发明,但他却是最早地意识到这一镜头的 特征是必不可少的电影化的叙事语言。他曾在短片《多 年之后》中第一次使用了特写镜头,表现
等待丈夫归来的妻子独自陷入沉思的面部表情。而在 《党同伐异》中特写镜头得到了更充分的运用,其中最 著名的是妻子在法庭上的镜头,用于表现她
部宏大的作品在所难免的缺点。 三、电影的叙事空间 格
里菲斯在与他那独特的叙事时间相联系着的叙事空间的 探索中,同样是极其富有创造性的。
《党同伐异》中4个故事在分别完善各自的叙事任务的同 时,相互间在叙事空间的表现上既有鲜明的区别,又有 巧妙的联系。影片用于区别4个故事的
主要方式则是那些来自 画面内部的人物、服装和布景等,
性和连贯性。同时,这种叙事方式不需要任何文字叙事 语言的注释便可以使人一目了然。 然而,《火车大劫案 》 中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鲍
特在创作上的视觉经验,是他那处于早期电影的原始状 态上的表现,其中每一段都是一个位于远景中的长镜头 就是一例,鲍特还不懂得将段分为若干个
镜头来进行表现 。鲍特对于如何应用近景或特写镜头进
以真实的自然环境作为叙事背景,以强盗抢劫火车上的 旅客的钱财最终被警察追击而受到惩罚的故事作为依托, 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具有强烈而紧张的外
部动作和冲突的作品。影片共分13段,每一段都是由一 个镜头拍摄下来的完整事件中的一部分。这其中有几个 镜头极富有效果地表现出影片的叙事特
征。《火车大劫案》中的这些精彩镜头,在画面内部信 息的组织上,在镜头与镜头之间时空交错的切换技巧的 表现上,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的流畅
生,独立制片商们纷纷来到美国西部洛杉矾这个小村庄。 这其中包括卡尔·莱默尔和威廉 ·福斯。他们又以绑架玛 丽·壁克馥的方式,将托拉斯公司

电影叙事

电影叙事

第二节
事件与人物
人物与事件构成了电影叙事 的主题。
一、人物
• 人物是电影叙事本文的基础和灵魂
1.真实与虚构
• 虚构人物:虚构的剧情类叙事作品中。 创作遵循逻辑性的要求,有血有肉。 • 真实人物:比较广泛。真实人物塑造 的要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真 人真事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找到真 实再现和艺术表现之间的平衡点。事 件真实,细节可以虚构
2.空间
• 从叙事学的角度讲,电影叙事显然不能归 属于空间艺术。其根本原因在于,空间艺 术不擅长讲故事。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 电影叙事是以直观的视觉画面为基础来 ‚讲述‛故事的。因而空间艺术元素:画 面构图、光线运用、色彩调配等亦成为电 影叙事构成的重要元素。
二、时空与节奏
• 节奏,作为一种有机的运动,是各门艺术 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之一。 • 就电影而言,它是使叙事成为艺术的重要 元素之一,是叙事行为的内在控制力。 • 节奏不像人物、道具、环境等元素那样在 银幕上具形具像,它是一种无形的却又能 充分感觉的波动的力,通过电影的基本表 现手段——造型、表演、音乐音响、蒙太 奇等表现出来。
B.非回忆性第一人称叙事
• 非回忆性第一人称叙事不是对过去的 回忆或呈现,而是对现在的展示和记 述。这种情况下,作为叙述人的‚我‛ 与故事中的我是处在同一时空的,而 且此时的‚我‛不是去反思和追忆往 事,而是诉说自己当下的心情和感受。 的士司机片段.mp4
2.多视点人称
• 多视点人称叙事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多视角 性。从叙述功能上说,多视点叙事使叙述 本文的故事讲述不在靠因果关系的链条进 行,而是可以朝着叙述的横断面展开。也 就是说,多重声音叙述使故事在某一点上 得到横向和垂直两个向度的环绕性聚焦。 因此,这种叙事方式常能使本文叙述具有 多义性和不确定感。这大大调动了观众参 与本文建构的积极主动性。

第二章、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2

第二章、电影叙事形式的发展2

几个美国默片喜剧奠基人物
1、麦克-赛纳特:美国喜剧片的创始人。擅长即 兴创作,将许多喜剧元素运用剪辑技术发挥到 强烈的追逐形式的运动中,从中下层人民的生 活视角出发,以荒谬的虚伪作为讽刺的乐趣。 他的喜剧精神影响了美国一代人。
2、巴斯特· 基顿 (1895-1966)
• 擅长以意外情境的出现去 突出有形的、外在的喜剧 表演。代表作品1926年的 《大将军》。基顿是好莱坞默
有声电影:
《大独裁者》(1940年)、《凡尔杜先生》(1947年)、 《舞台生涯》 (1952年)
之前的喜剧: 虽然脱离了舞台或者马戏团的表演领域的局 限,但喜剧冲突依然比较古老、原始,依靠若 干老套的喜剧元素(小丑、浴装少女、汽车、 小狗、天空、炸药等)之间的冲突结合,主要 依赖演员的形体动作的夸张与出人意料,来进 行逗乐。“棍棒喜剧”。
适应喜剧的电影表现方法
”如果没有电影,他最多 是个天才的丑角。”
“电影创作了与舞台或马 戏团完全不同的表现空 间,使他发现了喜剧艺 术更高的美学表达形 式。”
一、默片的电影特点与喜剧的天然契合
默片时代胶片的拍摄速度是16格每秒,在荧幕上显示出 来动作较快,动作本身的滑稽和夸张就适合喜剧的表现; 喜剧的节奏一般较快,而有台词的有声电影相较无声的 默片来说,台词会拖慢影片的节奏,不及动作的表现能力 强。
荣誉:1962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他荣誉学位;1971年十五届嘎纳电 影节法国政府授予他荣誉军团高级绶带;1972年获好莱坞特殊荣誉 金像奖;1975年,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他“爵士”称号。
通过夏尔洛这位电影人物形象,大师把人们身边的世界 用电影的形式艺术地概括和表现在人们的眼前,把具有巨 大力量和鲜明艺术特色的喜剧电影艺术提高到了具有批判 社会现实和巨大哲理性的艺术概括高度。 乔治· 萨杜尔评论说:”卓别林的影片是唯一能为最贫 苦阶级和最幼稚的观众所欣赏,同时又能为水准最高的观 众和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影片。”Leabharlann 二、 摆脱时空束缚的电影表现:

【2019年整理】中外电影史论-外国电影填空

【2019年整理】中外电影史论-外国电影填空

《中外电影史论—世界电影史》题库(答案版)-填空绪论一、填空1. 从<1895年> 至今,电影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吸收了<雕塑>,文学,<音乐>,绘画,<舞蹈> ,<建筑> 等人类艺术的各种元素和成果,但仍然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认识世界。

2. 叙事影片就是通常所说的<情节剧>,非叙事影片包括<纪录片>,<科学实验纪录>,<广告片> 等。

3. 麦克卢汉认为人类文明史经历了<口头文化> ,<印刷文化> ,<电子文化>三个发展阶段。

4. 电子文化具有具像性,<直观性>,<质感性>,<整和性>的特点。

5. 无声电影时期,经过法国的<梅里爱> 、美国的<格里菲斯>,前苏联的<爱森斯坦> 等人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创立和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6. 成熟期奥森•威尔斯的<公民凯恩> 的出现,标志着电影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7. 电影发展期是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过程中,电影出现了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 、法国的<新浪潮>、<政治电影> 等,另一条是以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伯格曼为代表的第二次现代电影思潮。

8. 发展期还出现了许多电影新手法,如<意识流> 、闪回、<闪前手提摄影> 等等,出现了众多流派、风格景象争艳的现象。

9. 电影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好莱坞现代工业化的整和> ,建立了现代电影工业,从而使电影工业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10. <1895> 年<12> 月<28> 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的地下室,第一次放映了自己拍摄的<火车到站> 、《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十余部短片,这一天就成为电影的诞生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对电影的贡献
• 解决了电影的分段技术
– 每个段落可分为若干场面,每个场面可分为若干镜头。完整的情节只需若干经过精心挑选和 剪辑的画面片段表示,观众会用“心理补偿”将片段的间歇填充完整

“最后一分钟营救”成为成为好莱坞最典型、实用的叙事模式


所确立的二元对立的结构方式,同样是好莱坞经典的叙事模式
格,他们奠定了电影叙事和表意形式的基础
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的创作和特点
• 格里菲斯从《贝利历险记》(1908年)到《贝斯利亚女王(1913年)共拍摄了450部左 右短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和实践了多种电影叙事手法

1.平行剪辑
– 平行交叉剪辑造就了影片高潮处理的“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营救”

2.特写镜头 – 特写镜头用于用于表现人物情感和心理活动,与其它景别画面相组接,成为强调一 个特定含义的叙事要素
新的叙事艺术。
格里菲斯
电影的叙事时间
• 交替叙述的4个故事之间“在主题上是有关系的,在时间上相距很远,在情节发展上则 毫无联系”,而每一个故事情节本身又是极其复杂的。格里菲斯的叙事方式创造了世界 电影史上空前的记录。 • 格里菲斯在影片宏大的叙事时间的表现中,以具体的视觉画面与抽象的思维概念相结合,

格里菲斯对于电影的叙事空间的更大的贡献,则是他那冲破故事空间的束缚和冲破画
框的束缚的空间观念。观看《党同伐异》影片本身就是在上一堂电影叙事空间的课

党同优异》的银幕画框对于格里菲斯同样也不存在着黄金分割律的限制,他曾以垂直、
圆形或画面的一角等等不同的形式去表现处于整体运动状态下的局部或细节,丰富了 电影在默片时代的叙事空间的构想。
费雅德
费雅德的场面调度--广度

广度即充分利用画面四边的宽度和高度
– 一方面推进镜头,降低镜头高度减少画面上部空间;另一方面取景时
尽量利用更多的活动空间
– 如拍摄十字街头,同时展现两条马路的活动场景

教训:
– 电影是大众的艺术,而非个人的私有的艺术 – 导演地位下降,导演中心制让位于制片人中心制
– 应有专业人士管理影片制作中的资金运用
– 一部影片不能承载太多的信息和新东西
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电影的叙事观念
叙事形式 叙事时间 叙事空间 叙事语言
格里菲斯
电影的叙事形式
• 受到了狄更斯小说的影响,强调以情节结构作为影片叙事的基础。《党同伐异》中, 镜头或段落的确是沿着特定的情节走向,是遵循着情节发展的因果关系来进行表现
的。
• 但是格里菲斯却是以电影分解时空的方式,以交替蒙太奇的剪辑技巧,而使电影与 传统艺术的叙事形式明显地区别开来。特别是影片将四个故事的叙事时空随意自如
地加以组接的有胆识的实验,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结构的叙事形式。
• 格里菲斯不是只考虑如何纪录运动对象,也不是仅仅做一些技巧上的实验,而是把 创作的着眼点放在认识与发现电影时空结构的形式特征上面,真正把电影视为一门

3.景别变化 – 不同景别及运动镜头镜头的结合使用,将环境与人物、人物与人物的对立和冲突在 更为复杂的背景中展开,具有更多的变化和内涵
格里菲斯
《一个国家的诞生》
• 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及随后的南方重建为背景,描写北方的废奴主义者斯通曼与南方 的庄园主卡梅伦两家在这一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友谊--敌对--和解”及“爱情--决裂--
影视史论
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脉络与历史价值
电影叙事形式的形成
• 电影在默片时期完成了角色转换:从街头杂耍变身为新兴的艺术形式
• 电影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视觉语言,建立了电影叙事所必需的一整套表
现形式和表意形式,奠定了电影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传统
• 格里菲斯开创了好莱坞的经典传统,爱森斯坦表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风
– 在《党同伐异》中远景镜头并不是局限于早期电影中的记录手段的单一功能,而是作为叙事 语言中的一种环境、气氛、情绪、状态阐释。特别是在“巴比伦的陷落”中,格里菲斯以大 量的远景镜头表现攻守城堡和欢庆胜利的场面,使我们第一次对远景镜头的电影价值有了更 为深刻、更清楚的认识与理解

格里菲斯“确立了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的原则。这一原则事实上 成为我们现代电影分镜头和剪辑的基础。

影片上映后,受到历史学家、影评家、社会公众的广泛批评,在三K党发源地引发骚乱,遭 到禁映
对影片的批评和争论使其在商业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在一年之内盈利就达100万美元, 创造了电影史上闻所未闻的票房记录。这一事实,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电影企业在经营、发 行方面的改革,为好莱坞从此摄制大规模豪华故事片开辟了道路。
费雅德
费雅德电影的场面调度
• 欧洲电影具有更强的舞台感,强调舞台的深度,在一个共同的时间和空间
环境中完成动作,推进情节,促进了场面调度的方式的发展
• 费雅德创作中力图通过镜头的移动和充分利用场景的空间表现力,极大地
发掘画面的内涵和容量,更大限度地拓展场面的的现场气氛和具体细节的
真实感,反对利用景与景之间的组接来强调画面的表现力 • 费雅德的创作特点,就是利用场面调度的镜头移动,来表现画面的深度、 广度和密度
格里菲斯
对电影的开创性贡献
• 1.二元对立为基本线索的叙事结构
– 情节线上的 – 情节板块上的 – 主题内涵上的
– 场面关系上的
• 2.平行叙事--平行蒙太奇直至构成高潮:“最后一分钟营救” • 3.现实主义的感染力
– 不仅沿用历史人物乃至实名,而且复制历史场景
格里菲斯
影片的失败与成功
• • • 影片暴露了自幼生长在美国南方的格里菲斯所具有的思想感情的局限和种族主义的社会偏见 格里菲斯从种族主义的眼光出发,对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种族恐怖组织三K党的成立和行为表 示同情 影片歪曲了共和党人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把黑人描写成为一群盲目的奴隶和缺乏理智的罪 犯
第一次在电影中表现了对人性和人类命运的一般问题的关注,并将思想意义与场面融
合在一起
• 第一个从艺术角度来看待电影和处理电影观念,提出了电影动力学的观念
费雅德
费雅德的“美学电影”
• 路易· 费雅德(法国)是早期现实主义电影承上启下的关键一人。他从新 将镜头对准真实世界的世俗风情。 • 1913年—1914年间,费雅德从当时流行的剑侠小说拍摄了5部影片,其中 表现了一些社会风俗的喜剧,如长舌妇、堕落女、伪善者、贪心鬼、正直 人等 • 费亚德的《真实的生活》(1907年,高蒙)为总称的一组长片,最早提 倡现实主义美学观念,让电影进入令人尊敬的传统艺术俱乐部而提高电影 的地位,是其拍摄此影片的真正目的 • “它们绝丌允许带有丝毫空想,它们反应的乃是人和事物确系如此的情况, 而丌是应当怎样的情况”
• 影片用于区别4个故事的主要方式是来自画面内部的人物、服装和布景等叙事空间的造 型效果和视觉信息,而不是依靠字幕或是字幕衬底。
– 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巴比伦的陷落”,格里菲斯创造了世界电影史上规模最大的雄伟、壮 观的巴比伦城堡的布景。为了赋予布景以生气,还以不同的照明效果、不同的摄影角度和不 同的情绪场面,丰富了布景的质感与立体感。
费雅德
费雅德影片中的法国艺术美学传统
• 1.理性(强调侦探的推理能力,大侦探波洛的形象就是这一精神的代表) • 2.城市街景:街道、房屋、下水道 • 3.巴黎郊外的风光

费雅德的电影充满自然主义不想象力的融合,表现出浓郁的诗意和抒情气质,从中可以 感受到后来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气息和韵味

费雅德的电影备受当时超现实主义作家的赞赏,认为它将展示的细节、浓郁的诗情、纯 粹的想象完美结合了起来,达到出神入化的现代艺术境界
–4.“巴比伦的陷落”:描写公元前大祭司如何勾结波斯王居鲁士攻打 巴比伦王贝尔沙撒的大阴谋。 •
一个主题:
–人类文明从不容异己到宽容同处的过程。影片力图体现对人类命运、 历史走向、人性本质的严肃思考
格里菲斯
《党同伐异》(1916年)Intolerence
• 格里菲斯的突出风格--象征
–以基督故事为核心,作为人类命运的缩影、隐喻和象征(基督精神是 神性的体现,也是人性的展现现)。 –从前基督教文明时期人类的蒙昧无知与自相残杀,经中世纪黑暗政治 对异教徒的迫害,直到现代法治的胜利,影片构成一个完整的象征, 表明人类的进步 –反复出现的摇摇篮的母亲,及惠特曼的诗句:“今天如同昨天,循环 无穷,摇篮摇动着,为人类带来同样的激情,同样的忧乐悲欢。”暗 示人类的延续 –岁月流逝悠悠无尽,摇篮母亲的画面始终充满着慈善与友爱,深切隽 永,昭示着只有博爱、宽容才能带来和平与美好
格里菲斯
电影的叙事语言
• 格里菲斯在电影叙事语言上的独特表现,最突出的是特写镜头和远景镜头的运用
– 在《党同伐异》中特写镜头得到了更充分的运用,其中最著名的是妻子(梅〃马许饰)在法庭 上紧握痉挛的双手的特写镜头,用于表现她的紧张的心理状态,“加深了我们对她整个存在 状态中多形体元素的了解”

格里菲斯的全景镜头的使用同样是非常富有视觉表现效果的。
结合”的过程。
• 影片以爱情为主线,以混血儿暴徒的蛮横、歹毒作为政治上的隐喻,表现了一个在战争
灰烬中诞生的新民族,象征国家在血雨腥风中诞生的艰难历程。影片对重大历史事件和
人类命运、前途等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 • 影片投资巨大,花费11万美元,成为当时美国成本最高的电影,完成片共13本,1554个 镜头。影片由著名作曲家约瑟夫卡尔布莱尔作曲,管弦乐队同步演奏的曲子包括格里格、 瓦格纳、柴可夫斯基、贝多芬、李斯特、罗西尼、威尔第等的名曲,以及著名的南方乡 村歌曲《狄克西》、《走过佐治亚》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运用画面和剪辑表达思想和意义是格氏探索的方向。以主题思想为主导的剪辑强调的是 联想,而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要求则减弱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