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学院 专升本

合集下载

天津农学院专升本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考试《水力学》大纲

天津农学院专升本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考试《水力学》大纲

天津农学院高职升本科专业课考试大纲水文水资源工程专业《水力学》辅导大纲水力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水流运动的一般规律和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学会一般水力分析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正确理解水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物理意义;正确区分流动类型,流动形态和局部流动现象;正确理解和运用恒定流的连续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

2.掌握基本的水力学计算方法。

如静水总压力的计算;堰闸过水能力的计算;管道的水力计算;明渠水流水力计算等。

第一章绪论1-1 水力学的定义、任务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

1-2 液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物理性质:惯性(质量与密度);万有引力特性(重量与容量),粘滞性。

1-3 液体作为连续介质和理想液体的概念。

说明:1.本章的重点是液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着重掌握密度、容重概念、计算及其关系,粘滞性要弄清概念及定义。

2.要强调单位的重要性,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指出国际单位制与工程单位制两者之间换算关系。

3.理解水力学的定义和任务以及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第二章静水压强与静水总压力(一)目的要求:明确静水压强及其分布规律,理解静水压强基本方程式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

掌握平面壁和曲面壁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方法。

(二)内容:2-1 静水压强及其特性。

2-2 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

一、静水压强的基本方式。

二、绝对压强、相对压强和真空值。

三、测压管水头与单位势能。

四、压强的计算单位。

2-3 等压面及静水压强的测算。

2-4 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一、静水压强分布图。

二、作用在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计算。

三、作用在曲面上静水总压力计算。

(三)说明:1.本章的重点是静水压强及其基本方程式、静水压强分布图的绘制以及作用在平面和园柱形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2.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等概念,应认真掌握。

3.作用在平面上静水总压力计算,主要掌握矩形平面上图解法,任意平面壁上解析法着重讲计算总压力的公式的意义及应用,推导可从简进行,压力中心的计算公式可不进行推导。

天津农学院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大纲

天津农学院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大纲

天津农学院专升本⼈⼒资源管理专业课考试《⼈⼒资源管理》⼤纲2016年⼈⼒资源管理专业考纲天津农学院2015年11⽉第⼀章⼈⼒资源管理概述第⼀节⼈⼒资源的概念与特征⼀、⼈⼒资源的基本概念(⼀)⼈⼒资源的定义1954年,全球知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出版了《管理的实践》⼀书,指出了管理的三个更⼴泛的职能:管理企业、管理经理⼈员和管理员⼯及他们的⼯作。

在讨论管理员⼯及其⼯作时,德鲁克⾸次提出了“⼈⼒资源”的概念,提出“和其他资源相⽐较⽽⾔,唯⼀的区别就是它是⼈”,⼈⼒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拥有独特的“协调能⼒、融合能⼒、判断⼒和想象⼒”,经理们必须考虑⼈⼒资源这⼀“特殊资产”,并且要注意⼈⼒资源只能为⼈⼒资源所有者⾃⼰利⽤的特性。

本书主要从宏观、微观的结合上界定⼈⼒资源。

即所谓⼈⼒资源是指在⼀定领域或社会组织内能够推动其持续发展、进步,达成其⽬标的全部劳动⼈⼝拥有的劳动能⼒的总和。

此定义主要是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度讨论⼈⼒资源。

同时突出了⼈⼒资源的归属性、功⽤性及能⼒的包容性。

即,①任何资源均有归属,⼈⼒资源不能例外(总是属于国家、地区以及某⼀社会组织)。

②⼈⼒资源必须有功⽤,这也符合资源“可⽤性”的特征。

即⼈⼒资源应对其归属的社会组织的发展和⽬标实现有⽤。

③定义中的能⼒是⼀种泛指,包含各种能⼒,如智⼒、体⼒等等。

⼈⼒资源在宏观意义上的概念是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进⾏划分和计量的;在微观意义上的概念则是以组织(部门、企业、事业)等为单位进⾏划分和计量的。

⽽在本书中,我们讨论的⼈⼒资源的概念主要是指组织内具有劳动能⼒的⼈的总和。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资源的内涵,还需要了解与⼈⼒资源相关的⼀些概念以及相互关系。

1.⼈⼝资源是指⼀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总体。

它主要表明的是数量概念,是最基本的底数。

2.劳动⼒资源是指进⼊法定劳动年龄并拥有现实劳动能⼒的那⼀部分⼈⼝的总和,是⼈⼒资源的主体部分。

天津农学院专升本物流管理专业课考试《管理学》大纲

天津农学院专升本物流管理专业课考试《管理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二:管理的必要性1: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定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1916年提出2: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使达到既定的目标。

3: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

4: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5: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这种表述突出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

6: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1964年提出7:管理就是决策。

——1978赫伯特。

西蒙综合前人的研究,管理的概念可以概括为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d:协调的中心是人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业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2020年天津农学院专升本科专业课考试考场分布

2020年天津农学院专升本科专业课考试考场分布

程春宇

20120113553593
王志科

20120112558197
郭军

20120101552634
周鹏

20120113555061
郝磊磊

20120109550156
贾仲琦

20120102550028
秦学伟

20120111552140
李瑞杰

20120112555651
麻赫穆德·阿不那斯尔
20120112553459 20120111552047 20120112552353 20120112552532 20120111554025 20120111552017 20120112556760 20120109550126 20120113554036 20120111554024 20120113553552 20120112554815 20120107556188 20120107556186 20120112555602 20120112552602 20120112552601 20120227550144 20120104556037 20120112555099 20120113550191 20120109550128 20120112555777 20120112554601 20120112554600 20120112556764 20120112551586 20120113551765 20120106555046 20120113551767 20120112554557 20120113550099 20120112554560 20120113551755 20120227550095 20120227550115 20120113551730 20120112550042 20120112551574 20120112555101 20120112555713 20120112554816 20120113553844 20120227550136 20120112555670 20120112552674 20120113550100 20120112554793 20120109550153 20120113550175 20120112558176

天津农学院专升本专业课考试测控技术与仪器大纲

天津农学院专升本专业课考试测控技术与仪器大纲

天津农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高职升本科辅导大纲《电工学》、《电子技术》二0一五年十一月《电工学》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作用和任务《电工学》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学会分析直流线性电阻电路、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以及一阶线性电路的暂态过程;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与电工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考核内容和要求1、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理解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特征;(2)理解并会运用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3)理解电源的三种工作状态,负载大小、额定值、电源的外特性和电位的概念,学会判断电源与负载;(3)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4)掌握电位的计算。

2、电路的分析方法(1)理解等效电路的概念,掌握电阻的串、并联及等效变换;(2)理解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点,掌握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3)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定理和方法: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3、电路的暂态分析(1)理解电路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和换路定则;(2)掌握利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线性RC、RL电路的暂态过程;(3)理解RC、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以及时间常数的意义;(4)理解暂态过程中过电压、过电流产生的原因;(5)理解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条件。

4、正弦交流电路(1)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2)掌握单一参数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大小及相位关系,理解感抗、容抗的意义及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概念;(3)掌握RLC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功率关系,理解阻抗的概念,掌握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4)掌握阻抗的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会画相量图;(5)理解谐振的概念、品质因数与谐振曲线的关系,掌握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特点;(6)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天津农学院专升本生物技术专业课考试《生物工艺学》大纲

天津农学院专升本生物技术专业课考试《生物工艺学》大纲

天津农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专升本《生物工艺学》考试大纲参考教材:《新编生物工艺学》,俞俊棠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试题类型:1.填空2.判断是非3.名词解释4.简答 5. 论述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1、生物工艺学的定义和特点2、生物工艺学的发展简史3、生物工艺学的应用第一章菌种的分离、改良和保藏介绍微生物菌种的获取及保藏方法,重点掌握菌种的筛选步骤和方法。

第一节菌种的筛选一、具有实际生产应用价值的微生物菌种筛选二、菌种筛选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三、菌种筛选举例第二节菌种的选育一、自然选育二、诱变育种三、抗噬菌体菌株的筛选四、杂交育种五、原生质体融合六、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稳定性第三节菌种的保藏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第二章培养基重点掌握设计培养基配方的原理及方法。

第一节培养基的成分及来源第二节培养基的类型及选择第三章灭菌掌握培养基灭菌及空气除菌的原理及方法。

第一节灭菌的方法一、污染杂菌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二、进行纯培养应该采取的措施三、灭菌的方法第二节培养基的灭菌一、微生物的死亡速率1、培养基进行湿热灭菌时微生物死亡的规律2、高温短时灭菌的原理二、培养基的分批灭菌1、分批灭菌的定义2、分批灭菌的特点3、分批灭菌的操作4、分批灭菌的计算三、培养基的连续灭菌1、连续灭菌的定义2、连续灭菌的特点3、连续灭菌的操作流程第三节空气的除菌一、空气过滤介质的种类二、利用深层过滤介质进行空气除菌的原理三、空气过滤器的设计四、空气过滤的操作流程第四章种子扩大培养重点掌握种子扩大培养时的接种方法、接种龄和接种量。

一、作为发酵种子所必备的条件二、种子制备工艺1、实验室种子制备2、生产车间种子制备(1)生产车间种子制备时的接种方法(2)种子罐级数的确定(3)接种龄和接种量的定义及选择方法3、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三、种子质量的控制措施第五章发酵工艺控制介绍发酵管理、控制的理论及方法,重点掌握发酵参数的测定种类、方法和发酵用传感器的要求;不同发酵类型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分批培养时细胞的生长和产物的类型;溶解氧浓度对发酵的影响和控制方法;发酵终点的判断。

天津农学院专升本动物医学专业课考试《基础兽医学》考试大纲

天津农学院专升本动物医学专业课考试《基础兽医学》考试大纲

天津农学院动物医学专业高职升本科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十九日动物病理学部分动物医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综合学科。

其基础理论包括动物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和临床诊断学。

在众多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今年以动物病理学、药理学和临床诊断学为重点。

第一章动物病理学基础病理学是研究患病动物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从而探讨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也就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经过和转归的一般规律性的科学。

病理学包括动物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两部分。

病理生理学着重研究疾病过程中机体所发生的机能和代谢方面的变化,病理解剖学着重研究疾病过程中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

二者是研究患病动物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例如:当动物机体生理机能发生障碍时,必然要引起它的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随之可能导致整个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障碍而发生疾病。

本章着重应掌握病理学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下面的三部分内容:1.疾病学、病因学和发病学等。

2.基本病理过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损伤、适应与修复、炎症、肿瘤等。

3.常见症状病理学:包括发热、贫血、黄疸、水肿、脱水、酸碱中毒、缺氧、休克、败血症、应激等。

附:动物尸体剖检技术。

第一节疾病概念一、疾病学(一)疾病概念(二)疾病的分类:1.按疾病发病原因可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2.按疾病的经过,即根据疾病过程的缓急和时间长短,一般可分为急性病、亚急性病和慢性病。

3.按患病器官系统分类:可将疾病分为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病、运动器官系统病等。

另外也可按治疗方法进行分类,例如:以手术治疗方法为主的称外科病、以药物治疗方法为主称为内科病等。

(三)疾病的经过与转归1.一般可把病程分为相互联系,界线不十分明确的四个阶段:(1)潜伏期(2)前驱期(3)症状明显期(4)转归期二、病因学(一)病因概念(二)病因学分类疾病的原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诱因三大类:1.疾病发生外因:(1)机械性致病因素(2)物理性致病因素(3)化学性致病因素(4)生物性致病因素(5)营养性致病因素2.疾病发生的内因(1)机体一般特性(2)防御结构:包括浅部屏障和深部屏障(3)机体的免疫性:免疫可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

天津农学院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考试《西方经济学》大纲

天津农学院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考试《西方经济学》大纲

导论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充分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并合理、有效的配置于各种用途,以满足人们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它产生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欲望(wants):是指人们的需要,它是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

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

稀缺性(scarcity) :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可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资源生产、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也是有限的,这种经济资源总是不能满足人类无穷无尽欲望的事实,称为稀缺性。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考察的出发点,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单个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经济行为,并通过单个经济主体行为的叠加,研究单个行业、单个市场、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变化。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个体;主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运用个量分析方法。

(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独立的考察出发点,研究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周期波动等全局性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总量;主要研究资源利用问题;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运用总量的分析方法。

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一)实证经济学实证分析是指超脱或排除人们对事物的主观价值判断标准,通过对事物运动过程进行客观描述,反映事物的一般现象,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及其运行规律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是回答事物“是什么”的问题。

(二)规范经济学规范分析是以既定的价值判断标准为前提,来分析和评价事物发展状态的研究方法。

规范分析是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三)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区别1.实证分析总是企图摆脱和排斥价值判断,而规范分析总是与一定的价值判断相结合。

2.实证分析是回答事物“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分析是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医学专业专接本专业培养方案(模板)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动物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都市型和实用型动物医学科技人才。

毕业生能够承担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动物性食品的检验与监督、动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动物医学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动物医疗和保健机构的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在培养学生掌握公共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重点掌握动物医学、动物预防医学基础知识与技术和动物临床医学基本知识与技术。

毕业生可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化学、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具备较高的水平;
3、掌握动物医学基础知识与技术。

熟悉主要畜禽的解剖特点、组织结构和病理生理学机制,熟练掌握动物发病机理、疾病诊断技术及动物药品的作用机理。

4、掌握动物预防医学基础知识与技术。

熟悉主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和致病机理,熟练掌握动物主要传染病、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技术,熟悉动物防疫检疫及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法规和措施。

5、掌握动物临床医学基本知识与技术。

熟练掌握动物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

6、具备动物医学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可从事动物医学技术创新研究和进行动物药品的研发和推广工作。

7、具备动物医疗和保健机构的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可从事动物医院、兽医站(室)、动物防疫检疫站的筹建和经营管理工作。

8、熟悉动物养殖和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基本了解动物养殖、食用动物屠宰和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和加工的程序和技术。

三、主干学科
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

四、主要课程
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动物免疫学、家畜内科学、家畜外科及手术学、兽医产科学、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中兽医学。

五、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配
其中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626学时,共32学分;专业选修520学时,共26学分;实践环节26学分。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
七、修业年限:四年
八、授予学位:学士
九、相近专业:
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表中所列实践环节应与后面教学进程表相对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