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6.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
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B.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答案】B
11.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孟子“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主要是由于孟子
A.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B.自称“亚圣”
C.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D.提出“民贵君轻”和“仁政”
【答案】D
【解析】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和“仁政”涉及到民权问题,这是孔子比孟子进步的地方,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涉及民权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也不涉及民权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性本善”和民权也无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③老子主张“天道自然”
④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仁者爱人”、“兼爱”“非攻”、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天道自然”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君民之间的和谐,故本题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
17.电影《墨攻》讲述了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演员不可能在剧本中看到的是
A.墨家学派的人在使用铁农具耕作
B.“学在官府”导致墨家只能偷偷办私学
C.当时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D.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答案】B
【解析】

中学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7)

中学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7)

中学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7)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15-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中历史命题人:1,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1。

《春秋左传》记载“皇后不知所措,必择长短”君一德,德君一布”(不合适:没有第一个儿子小君:平等在春秋时期,继承问题只能通过占卜来解决。

古代氏族制度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方法。

美德是氏族制度确立继承人的主要基础。

《红楼梦》第九十回,贾母说:“自然是先娶了鱼宝,然后才告诉林家里的事难道没有人首先是局外人,然后是自己人吗??”在下列制度中,与贾母概念的出现最密切相关的是a .退位制度b .宗法制度c .分封制d .郡制3。

名字是人类的象征。

中国人的姓总是在名字之前,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在名字之后中国人对姓氏的重视反映了a。

b .君主专制的影响c .个人主义心理学d .宗法制度概念4。

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古代汉字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

下列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形势,即许多犯人刑部息票甲.商社会阶级压迫十分残酷.确立了世界共有人的地位范树智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似乎牢不可破,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周代皇帝把土地让给诸侯,诸侯把土地让给大臣和医生作为“成家”之举,学者和百姓之间就出现了“国”与“家”的矛盾。

他们称自己的家族为“家族”,只知道他们忠于“家族”,而不是“国家”“资料显示,() A。

分封制隐含着分裂国家的因素。

宗族制度和分封制是相互表里的关系。

宗族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6.为了博·鲍斯,周幽王毫不犹豫地“扮演军阀”。

总督勤奋工作的义务源于以下几点:a .宗法制度b .分封制c .郡制d .君主制7。

先帝说:“世界一直在为拥有一个王厚而无休止地奋斗。

莱宗寺在世界上首次建立,并已恢复原状。

这是一棵树和一个士兵。

要求和平并不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个皇帝采取的“寻求和平与安宁”的措施是(1)焚烧书籍和埋葬儒生(2)实行郡制(3)修复长城(4)统一文字(8)。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6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6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

西宁市第21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6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写于题后答题卡中,每题2分,共60分)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

2012年年初由于倒春寒的影响,皖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

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受这次倒春寒影响的时间是图中的A.①时段B.②时段C.③时段D.④时段2、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增大茶园的通风条件B.用塑料薄膜覆盖C.给茶树培土D.大量施肥、施药3、“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反映出的寒潮益处是A.高低纬热量交换B.缓解冬季旱情C.抑制有机质分解,保持肥力D.保持物种的繁茂4、寒潮对人类有益的方面体现在① 有助于地球表面的热量交换②是风调雨顺的保证③ 可减轻来年的病虫害④ 能带来风力资源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有①人类生存和发展离开环境也能进行②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从环境中吸取物质和能量③环境容纳、清除和改变人类代谢产物的能力是无限的④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把它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的是①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②臭氧层出现空洞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加③留民营村生态农业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改善了环境④日本群岛发生火山地震A.①④ B.②③ C.①③D.②④荷兰素有“鲜花王国”的美誉,园艺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5%,生产的花卉植物主要供出口。

据此回答7~8题。

7、荷兰发展鲜花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B.国际市场广阔C.受沿岸寒流的影响,温度适宜D.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8、荷兰出口的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40%以上,这得益于①保鲜技术的发展②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③广阔廉价的耕地④发展玻璃温室,改造自然条件⑤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⑥利用起伏的地势,发展花卉的立体种植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下图为我国三个农业区域,读图,完成9~11题。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

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含解析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高二(下)月考生物试卷(6月份)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A.酵母菌、酵母菌、毛霉、乳酸菌B.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C.毛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D.酵母菌、乳酸菌、毛霉、醋酸菌2.在发酵条件的控制中,不正确的是()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约的空间B.要想一次得到较多的果酒,在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将瓶装满C.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d左右D.制作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3.制作四川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需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B.阻止尘埃,防止污染C.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D.防止污染,利于醋酸菌发酵4.制果醋时,需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A.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O2C.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O2的参与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5.在制果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对发酵液样品进行检测,可以发现发酵液的pH一直下降,原因是()A.酵母菌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CO2,溶于发酵液中,使pH下降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呈酸性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D.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6.下列关于塑料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果酒的产量,果汁应尽量装满发酵瓶B.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污染C.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中,每天需适时拧松或打开瓶盖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到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果醋7.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

青海省西宁市二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

青海省西宁市二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卷 含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六月月考试卷命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审核人:李鸿瑜满分:120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题3分,翻译每题4分,共23分)(一)阅读“负荆请罪”几节,完成下面的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为上卿(任命,授官)B.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不过)C.顾.吾念之(回头、回想)D.相如引.车避匿(调转)2.下列全是表现蔺相如宽宏大量、重友为国的一组句子是:()①相如闻,不肯与会②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③相如引车避匿④蔺相如固止之⑤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②③④B.②⑤⑥C.①③⑥D.④⑤⑥3.下列对文章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渑池之会中,蔺相如以非凡的胆识和忠勇的行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回国后被赵王重用,官位居廉颇之上。

B.廉颇认为自己作为将军,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蔺相如凭借个人的口才获得赵王的提拔,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

C.蔺相如原本是宦官头的舍人,心生嫉妒的廉颇就以此来挖苦攻击蔺相如,称之为“贱人”,表现出心理的很大不平衡. D.蔺相如对廉颇的谦让之举,引起了门客不满,而他善于作比,委婉劝解,他的话传至廉颇耳中,深深地打动了廉颇.(二)、阅读“渑池之会”,完成下面习题。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3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1.(2017.11·浙江高考·1)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这反映了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2.(2018·广东惠州二模·24)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也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种延续到东周。

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

这种现象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B.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C.有利于社会的变革D.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的特权3.(2018·河南安阳一模·1)有学者说,在当时,西周是最先进的国家,王畿外齐、鲁、卫三大国,经济文化远不及西周,更不必说其他小国。

秦始皇结束了从西周到战国八百多年的诸侯割据,伟大的中国第一次统一起来。

这一叙述A.肯定封建文明的先进性B.旨在说明统一来之不易C.强调周朝政治的专制性D.忽略了分封制的统一性4.(2017·海南高考·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

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5.(2018·四川资阳一模·24)据《秦集史》统计,自秦武王以后到始皇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中,共有右丞相十二人,左丞相九人。

这些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

此材料可说明A.商鞅变法十分彻底B.军功爵制推行得力C.秦国重视招揽人才D.贵族势力严重削弱6.(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高三10月联考·1)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

青海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青海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青海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清朝蔡澄在《鸡窗丛话》中写道:“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刻选诗或杜诗韩文二三句,字形反、不知何用。

识者日:此名书范,宋太宗(976-997)初年,颁行天下,刻书之式。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北宋初年非常重视科技成果推广B.宋代娱乐场所中已注重科技普及C.铜活字技术在北宋就已经发明了D.宋朝之后活字印刷术得到新发展2.在汉语中,外来事物名称常加有夷、胡、番、西、洋等字,以上诸字中“洋”字出现最晚,但其构成的词语却是最多,鼎盛时期有400多个。

如“洋布”、“洋钉”、“洋楼”,“洋车”等,可是到了后来,数量急剧下降。

以下关于“洋”组词的兴衰分析不当的是()A.其兴反映了天朝上国心态变为正视西方文明B.其兴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渐深C.其衰与盲目自大、盲目排外心理有关D.其衰既由于政治原因,也由于中国日益走向近代化3.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a s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 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A.李耳B.庄周C.孟轲D.荀况4.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董仲舒认为:“天立王,以为民也。

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二人都认为治国者应当()A.以古鉴今B.尊崇天道C.施行仁政D.因时改革5.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善能,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这反映了()A.“君权神授”的主张B.“天人感应”学说C.“大一统”的主张D.“三纲五常”的学说6.孔子强调“仁者爱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六月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2.5分,共60分)1、《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第,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2、下列地方官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郡县制②分封制③行省制④郡国并存制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3、明太祖朱元璋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同时据《明史稿》记载,明成祖继位后,明代藩王“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

”两则材料说明A.明朝照搬了西周的分封制B.明朝放弃了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宗法制依然是分封制的核心4、下图所示,为中国古代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两者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图甲图乙A.官员的产生方式不同B.官员能否世袭C.官吏的行政自主权不同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模式不同5、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B.《浅议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者——秦始皇》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6、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共同点是突出强调A、等级关系B、血缘关系C、臣属关系D、政治关系7、“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段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有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皇帝制度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8、在某校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A.分封制下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毫无权力B.商朝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C.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D.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9、某学者指出:“中国史上秦以前的所谓封建,乃属一种政治制度,与秦以后的郡县制度相针对。

西洋历史的中古时期有一段所谓Feudalism的时期,Feudalism并不是一种制度,而是一种社会形态。

现在,把中国史上的Feudalism,便犯了名词纠缠之病。

”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史上秦以前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B.西洋历史中的“封建”是指一种思想潮流C.中国秦以后的社会是真正的封建社会D.中国史与西洋史没必要进行比较研究10、从秦朝至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由郡县制发展到行省制。

这反映了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地方权力日益扩大C.中央集权日趋强化D.中央机构逐渐民主化11、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①行省制②州郡县制③郡县制④道州县制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④②①D.②④①③12、著名史学家钱穆曾说:“我们中国人是政治的天才,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

……”其中的“优良的政治制度”不包括A.三省六部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13、以下对我国古代三个朝代的叙述,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当时地方州县既没兵也没钱,“州郡遂日就困弱”,主要是朝廷集权太甚所致②朝廷刚刚平定一场军阀叛乱,却又有更多的军阀割据一方,自任官吏,不供赋税,中央政府几乎有名无实③立国之初,实行分封,后来发生了骨肉相残的叛乱事件,平乱后朝廷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14、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时期解决“权力制衡”的措施是A.突破贵族对官职的垄断权B.扩大官员人仕的渠道C.分割权力并完善运行机制D.将行政权、军权、财权分割15、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中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

其廿四有堠……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分封制D.行省制16、下面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A.秦朝B.西汉C.唐朝D.宋朝17、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A.御史大夫、刺史B.丞相、参知政事C.太尉、军机处D.郡县、行省18、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A.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B.新中国的建立和党的领导是民主制度的基础C.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D.中国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19、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都规定A.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B.国家权力相互平等与制衡C.国家元首可以解散议会D.政府首脑对国家元首负责20、下列国家中,宪法规定为联邦制的是①英国②美国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④德意志帝国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21、凤凰卫视2011年11月16日《总编辑时间》节目播出“何亮亮:‘占领华尔街’暴资本主义社会危机”, 如今已经居然蔓延到80来个国家模仿占领华尔街来占领当地的一些重要的公共的空间来表达他们的诉求。

俄罗斯记者会把这场运动比喻为历史上的A、英国的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俄国十月革命D、巴黎公社革命22、之所以说十月革命是一次社会主义革命,是因为①由无产阶级领导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现象③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④体现了社会的公正和平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3、“11月7日,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人民的节日!”(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

这表现出今天俄罗斯人对下列哪一事件怀有深刻情感A.二月革命B.马克思主义诞生C.十月革命D.苏联解体24、《四月提纲》提出A、把大型企业全部收归国有B、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C、推翻沙皇专制制度D、立刻开始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二、材料解析题25、(26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行政建制。

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

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16页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同的参议院。

……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问题:(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信息。

(10分)(2)根据材料二,填写元朝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简表。

(4分)简要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

(4分)(3)材料三中“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指当时美国的什么制度? (2分)存在着什么弊端? (2分)后来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的? (4分)26、(14分)美国、俄罗斯(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国家。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活动主题:走进美俄天地步骤一解读材料,走进历史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美苏曾经一度成为同仇敌忾的盟友,当把敌人打败后,其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人,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美苏争霸的痕迹。

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这一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罗斯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步骤二阅读图片,再现历史步骤三关注现实,展望未来(1).(步骤一)“美苏曾经一度成为同仇敌忾的盟友”,“当把敌人打败后,其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人”,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分)(2). (步骤二)图1、图2再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组织建立的场景,这两大组织的建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3). 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

(6分)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六月月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 B D D D 6—10 B D A A C 11—15 B C C C B16—20 D C C A D 21—24 C C C B二.材料解析题25(1)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县、郡等新的地方行政建制设立;早期的县高于郡;郡县长官由君主直接任免,职业官僚取代世袭领主,中央集权制度萌芽并逐步成型。

(10分)(2) (4分)影响: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省的建制沿用至今。

(4分)(3)邦联制。

(2分)弊端:松散的邦联不能有效管理国家(邦联制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2分)解决:实行联邦制,组建联邦制国家;确立中央集权的原则,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4分)26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4分)(2) 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4分)(3)(6分)三种观点:一是和平友好。

原因或理由: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彼此力量的互相制约等。

二是时有摩擦,时有缓和。

三是摩擦不断,关系恶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