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特色1 方言
文化黄梅说你听

文化黄梅说你听作者:石雪峰来源:本站原创阅读:224 更新:2011年09月20日如若将全国所有行政县市比作满天星斗的话,那么黄梅县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
黄梅之星闪闪发光,是因为黄梅文化灿烂辉煌使然。
黄梅戏曲、黄梅佛教、黄梅挑花、黄梅武术、黄梅楹联、黄梅诗词、黄梅废名田园文学、黄梅周濯街神话故事、黄梅蔡山晋梅、黄梅长江第一龙等名扬四海的十大文化,如一串晶莹玲珑的珍珠,让你目不暇接。
说黄梅十大文化闻名天下这并非自吹自擂,不信你打开互联网,任意点击上面任何一个词条,你会发现黄梅这十大文化真的如雷贯耳。
黄梅因了这十大文化,至今已获得“戏曲之乡”、“佛教之乡”、“挑花之乡”、“武术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神话故事之乡”等多个头衔。
一个县有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精品也就了不得了,而黄梅竟达十个之多,这还不特别的令人咋舌么?黄梅文化底蕴深厚,留下的文化瑰宝多之又多。
县政府公布的一份文件称,全县共有国家、省、市、县四级文物保护单位253处,文物藏品7000多件。
2006年,国务院公布全国第一批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黄梅县的黄梅戏和黄梅挑花双双名列其中。
稍有点行政区划常识的人就会知道,这是十分难得的,因为,全国有2000多个县份,平均一个县0.4项都不到,黄梅却独占其二。
而列上省市县三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就多得不可胜数了。
黄梅文化外延之广、内涵之深,是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无法比拟的,难怪名家感叹,黄梅文化颇似华夏文化的缩影哩。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靰鞡草,这些都是吃的用的,是物质的,有特色;黄梅也有三宝,黄梅戏曲、佛教禅宗和黄梅挑花工艺,这些都是听的想的看的,都是文化艺术,是精神的,也有特色。
这里就黄梅三宝说来与你听听,请你也给品品,看是不是宝贝如何?提起黄梅戏,想必你就能随口溜出个“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多么甜润多么婉转的旋律啊,真不愧为全国流行剧种呢。
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北部山区。
湖北各地奇葩方言你会念吗

湖北各地奇葩方言你会念吗湖北各地奇葩方言你会念吗如果你想融入一个地方生活,请先去学会这个地方的语言。
对于湖北的小伙伴来说,大多数地区的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多在武汉、荆州、宜昌地区,相对比较好懂;最不容易听懂的是江淮官话、赣方言,多在黄冈、赤壁、武穴、大冶一带。
先跟一起来读下面这2句方言来感受下吧!1、武汉方言:老虎老许撒撒搞不亲凑答案: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2、黄冈方言:我细么早儿麦刀她咩喜欢我答案:我小时候以为她很喜欢我你猜对了吗?在湖北各地方言中,不仅有音调上的差别,也有说法上的不同,来感受下各地的语言文化吧。
一、入门篇关于时间1、十堰人说:今儿地、门儿地、后儿地2、荆门人说:机耳、磨耳、后耳3、咸宁人说:今日、明日、后日4、鄂州人说:真招、门招、后噶今天、明天、后天,简简单单几个字,已经显示出各个地方独有的特色。
不同地方的称呼又有什么不同呢?二、初级篇对于称呼1、宜昌人说:有一种朋友叫伙接有一种白痴叫暴暴有一种外婆叫嘎嘎有一种姑娘叫姑娘吖儿有一种小孩子叫小滴噶儿方言:伙接,搞清白了没?(兄弟,明白了吗?)2、武汉人说:有一种爸爸叫老头有一种妈妈叫姆妈有一种哥哥叫拐子有一种傻子叫嘎巴子有一种妻弟叫舅辫子方言:你朋友正展克哪潇洒克鸟?(你女朋友现在干什么去了?)3、天门人说:有一种朋友叫情况有一种妇女叫阿巴子有一种情人叫乔子有一种姑娘叫坛子有一种外婆叫佳佳方言:门咋叫佳佳来屋里七饭(明天让外婆到家里吃饭)4、赤壁人说:有一种老公叫公个有一种老婆叫母个有一种情人叫皮盼有一种爷爷叫胡嗲方言:胡嗲给了一阔钱(爷爷给了100元钱)看了这些千奇百怪的称呼,远离家乡的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很有亲切感?莫急,今天小编就带你来涨知识。
中级篇关于行为孝感人说:有一种吹牛叫发抛有一种洗澡叫抹汗有一种爽快叫耍啦有一种傻瓜叫做哈叭有一种走亲戚叫走人伽方言:走人伽的时候莫发抛(去亲戚家别吹牛)荆州人说:有一种干练叫遛巴有一种讥讽叫日决有一种撒谎叫撮白老有一种调皮叫贱爬佬有一种醉酒叫下猪阿子方言:哪们搞起的,又下猪阿子(怎么回事?又喝醉了)黄冈人说:有一种接吻叫打蹦有一种道歉叫冒招到有一种打架叫杠活儿有一种吃饭叫塞蛾子方言:冒招到,把你手机落鸟(对不起,把你手机弄丢了。
黄梅文化

黄梅文化女附马的故事《女驸马》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的女婿就叫“驸马”。
故事主人公冯素珍年少丧母,与父亲、后母生活在一起。
冯素珍自小与李兆廷订婚,但后来李父横遭奸臣谋害,家道中落。
兆廷回乡避祸,前往冯家贷款。
素珍后母王氏逼他退婚。
素珍深爱兆廷,相约会于后花园,赠银一百两,以济困厄之急。
又赠玉麒麟一只,以示永不变心。
不料王氏闻风赶到,诬陷兆廷为盗,将其送官究办,并将素珍另配。
“尚书”在中国封建社会明、清两朝是政府各部门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政府部长,可算是大官了。
对后母这样的安排,冯素珍坚决不从。
为不耽误李兆廷的前程,冯素珍决定女扮男装,以李兆廷的名字进京考试,然后回乡再想办法救出李兆廷。
结果,才华出众的冯素珍在这场国家级的考试中取得第一名,当时叫“状元”。
皇帝看中了这个年青人,想招他做女婿。
冯素珍虽一百个不愿意,但摄于皇权,被迫与公主成婚。
洞房花烛夜,冯素珍与公主相见,把一切隐情向公主坦白,公主深受感动,向皇帝父亲说明情况。
皇帝不但原谅了冯素珍,还成全了她和李兆廷的婚事。
不敢越雷池一步雷池,在今安徽省望江县东南。
它是雷水自今湖北省黄梅县流到安徽省望江县东南积水而成的一个池。
五祖寺全景五祖寺又名东山寺,位于黄梅县城北13公里的东山,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法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大师得衣之地。
它既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而且在国际上,特别是日本、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享有盛誉。
东山,又名冯茂山,海拔八百米,气候宜人,宏伟辉煌的庙宇建筑群就座在山峰之中。
五祖寺是由五祖寺弘忍大师亲手创建于唐永微五年(公元六五四年)。
弘忍大师俗姓周,祖籍黄梅县濯港人,生于隋代仁寿元年(公元六零一年),圆寂于唐上元二年(公元六五七年)享年七十四岁。
寺庙自唐到清十分兴旺,唐宋尤盛,有殿堂楼阁一千多间,僧侣一千多人,先后还出了一百多名高僧。
自建寺以来,每年朝山的香客数以万计,不少的文人骚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许多赞美的诗句。
人教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案

人教版音乐九下第2单元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黄梅戏的部分知识。
2、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表现手段;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并能够适当表演。
4、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黄梅戏唱腔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材分析:黄梅戏是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
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地。
他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的形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怀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主要剧目有:《天仙配》、《夫妻观灯》、《打猪草》等。
黄梅戏《打猪草》由“二小”组成,人物是陶金花、金小毛,一个打猪草一个看竹笋。
陶金花在打猪草时.拔草用劲过大,不小心碰断了金小毛家两根竹笋,慌忙用草将笋盖上,这时,在树上看笋的金小毛看见了,认为她有意偷笋,踩破了她的篮子。
小姑娘哭着拉他去见妈妈,要他赔篮子。
金小毛无奈,将舅母让他买盐的二百文钱赔她,她知道底细后不要金小毛赔了,说:“只要心意好,人好水也甜”,金小毛又把断了的竹笋一起送她,陶金花提不动,又帮着她送到家里。
一路上边走边唱盘歌《对花》,什么花都问遍了,终于回到家中,金花妈妈不在家,金花打了三个鸡蛋,泡一碗炒米招待小毛,小戏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在封建礼教统治森严的情况下,男女青年这种自由交往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剧中所表现的青春的活力、逗趣的语言和优美的曲调,使人如沐春风,具有亲切感人的魅力。
《打猪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毫无造作,从唱词到表演都再现了生活的真情,犹如田野吹来的风,清凉爽快,沁人心脾。
《夫妻观灯》中的王小六和王妻,两人在正月十五去看灯,只见人山人海,各种花灯造型惟妙惟肖,场面好不热闹。
黄梅介绍

独山印子粑:
。
孔垅豆油皮春卷:是大别山乡村特有的传统菜,历
经千年而不衰。据史料记载:唐明皇下江南时就品尝过这道名菜;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朝拜五祖寺时,还不忘夸奖寻阳(黄梅)豆油皮春 卷是道下酒好菜。孔垅豆油皮春卷外形金黄,其味清新爽口,不但 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农历三月三,地菜花煮鸡蛋+菜粑
禅宗文化
国内的学者把现代汉语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 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七大方言区。除北方方 言以外的六大方言都是南方方言。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话分布最广, 其分布地域大约占全国面积的70%;北方方言再分为(华北东北次方言、 西北次方言、西南次方言、江淮次方言) 四大次方言。黄梅方言在汉 语中则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次方言 麻濆(fen)……细雨 过龙……刮龙卷风 上昼……上午 下(ha)昼……下午 断黑……天黑 断黑边……傍晚 掣霍……闪电 (掣,作很快、迅速解;霍, 则有动作突然发生的意思。又如 “风驰电掣”) 砌(qi)匠……泥瓦匠 博师……木匠 兴菜(园)……种菜(园) 扁瓜……南瓜 被火(bi gu)面得 ……被子面 挑呢 ……小勺 得人痛 ……可爱 拆白(tse pie)……撒谎 eg:
黄梅戏

精 彩 剧 照 欣 赏 《 女 驸 马 》
黄梅戏学唱
《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黄梅戏传统剧目《天仙配》剧照
黄梅戏电影《女驸马》精彩剧照
黄梅戏唱腔---花腔
• 是对传统"花腔小戏"唱腔的总称。《夫妻观灯》、《打猪草》、《蓝 桥汲水》、《补背褡》、《打纸牌》、《卖杂货》、《三字经》、 《送绫罗》、《瞧相》、《讨学俸》等小戏,都有各自专用的一至数 首曲调,间以锣鼓。除个别戏有旋宫转调外,一般都是几首曲调保持 在同一宫调里,形成简单的联曲体。这些唱腔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因 此还保留着民歌、小调特色,未向板腔化发展。其调式,宫、商、角、 征、羽皆有,但以征调式运用最多,羽、宫次之,商、角再次。 介于 平词类和花腔类之间,有一彩腔,原为当地花鼓的唱腔,早期曾用来 向观众讨彩,故又称"花鼓调"、"彩腔"。它既用于花腔小戏。如《夫 妻观灯》、《苦媳妇自叹》、《送绫罗》等,与歌体的花腔小调联用, 也有自己的数板、对板和迈腔、切板等附加乐句,以向板腔体曲调演 化,在正本戏中运用。唱腔由启、承、转、合式的4个乐句组成,征 调式,一板一眼,2/4记谱。
黄梅戏《女驸马》
韩再芬
饰演冯素珍
《 案婚 李 帝 之 竟 又 逼 富 珍 作 贞 女 的。 兆 迫 夜 中 冒 女 , 母 主 与 驸 冯公 廷 于 素 状 李 扮 竟 也 订 李 马 少主 顶 形 贞 元 兆 男 逼 去 亲 兆 》 英也 状 势 将 , 廷 装 李 世 。 廷 的 成与 元 只 真 被 的 进 兆 。 后 自 故 亲改 之 好 情 招 名 京 廷 素 来 幼 事 。名 名 赦 告 为 字 寻 退 贞 李 相 情 做并免诉驸应兄婚继家爱节 了与素公马试冯。母衰,为 八素珍主。。少素嫌落由: 府珍,。洞不英珍贫,母冯 巡完命皇房料,被爱素亲素
黄梅的风味小吃20111029

黄梅的风味小吃来源:黄梅政府网2011-10-29黄梅的风味小吃品种丰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勤劳聪明、热情好客的黄梅人民,在逢年过节或亲朋好友到来,或重要宾客临门时,喜欢拿出自制的蜜酒、糕点和佳肴待客。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提高,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具有黄梅地方风味的传统风味菜点和小吃,如独山的印子粑、孔垅的豆油皮春卷、城关的豆渣敲青菜、孔垅酥糖、城关蓑衣圆、下新青豆炒鳝片、下新鱼面、大源湖野鸭炒酸菜、孔垅云片糕、大河石鸡、城关灌心糖、孔垅茶饼、龙酥等。
这些充满黄梅地方色彩的小吃,既可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也是招待贵客的不可多得的地方特产,特别受人欢迎和喜爱。
特别是独具特色的五祖寺“素菜”,已成为黄梅风味小吃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独山印子粑:产地以黄梅上乡独山、停前一带,是黄梅人民喜庆送礼的传统食品。
它用白米和糯米为原料制成粉,揉成面团,再捏成鸭蛋大的面砣,把它按进印模里,反过来拍打两下即成。
烤、炕、油炸、水煮均可。
印子粑兼得白米、糯米之长,又白又糍,可以存放多时。
(2)孔垅豆油皮春卷:是大别山乡村特有的传统菜,历经千年而不衰。
据史料记载:唐明皇下江南时就品尝过这道名菜;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朝拜五祖寺时,还不忘夸奖寻阳(黄梅)豆油皮春卷是道下酒好菜。
孔垅豆油皮春卷外形金黄,其味清新爽口,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这是因为它由豆油皮、孔垅梅发兴酱干、鲜地菜、花生米、芝麻油等制成。
其制法为:将豆油皮切成方块,花生米炒熟、捣碎,酱干切丁,地菜烫过、切碎。
将炒锅置旺火上,加油烧热,放入花生米、酱干丁、地菜末、精盐、葱花、胡椒粉,炒拌成馅。
将其包在豆油皮里,封口,投入芝麻油锅里炸成颜色金黄即成。
每年春节来临之际,鄂东黄梅一带,家家户户都要做上几钵豆油皮春卷,乡亲们为图吉利又把这叫做“发财卷”。
孔垅豆油皮春卷品类繁多,以其选料不同,可分为八鲜春卷、五香春卷、元宵春卷等。
当地人若将豆油皮春卷待客,还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吃食规矩:其一,豆油皮春卷必须作为第三道菜上桌,既不能早出场,也不能迟亮相;其二,应将豆油皮春卷在蓝花品碗的口上砌成金字塔状,席上要请长者先举筷子,食者要一层层地往下吃。
经典湖北黄梅话

尔下雨头毛头发戳压的昨天晚上过压吃晚饭狗嚼的/毛伢/狗姿滴/抽绊筋的儿子毛女女儿戳昼昨天抖个这样我屋电视脱抖我家电视坏了恩嬷妈妈伯/大伯/异/牙爸爸亲爹亲牙和家里有姻亲关系对方的爸爸老板/丢尸的老公堂客马马老婆上昼上午哈昼下午中时中午真是挠稳啊真是感谢你呀哈7吊/哈7么下去了吗二回下次跳么枣跳跳虫(可能是膛螂) 抽虫儿蚯蚓冇得/冒得没有大沟湖河边哈旁边伊女那个女的伊伢那个男的苕女/苕伢对要提起的人的尊称苕脱抖很傻喝鼠/鼠啥喝水/水蛇后壁家后边黑老子一跳吓我一大跳撤撇撒谎戈孽吵架老嗲嗲(dia) 老爷爷博士木匠拐栗勾起手指在别人头上敲红包的动作木须泥鳅个嘿呢过一会儿垄滴胡同里茅瓷缸/1号/香港厕所恩那抖个云你怎么是这样的人等尔叉掉被雨淋了揍个抖这么傻,没出息外鼠佬外地人搭抖一高摔跤来一哈喊一下困醒睡觉西哈来抖流下来了劣抖歪了好深得小心了老咀家伙哈捏加油,努力色抖波呢膝盖撇漏呢白白做了什么事换3得短袖衣服皮呢搭稀流鼻涕俺利希抛流眼泪賴死抖脏死了黑人巴散呢很吓人的样子宽伢生小孩引伢带小孩嘎共嘎婆外公外婆夸寒白呢闲聊芍芍八八愚蠢苕的西粉太蠢了气咯饭冒得丝揍,哈是晓得玩吃饭没事做,就知道玩绳粮乘凉丫虎虫萤火虫二子个的撑咬掉日子过得真舒服啊二回下次达阿好极这孩子真聪明俺金眼睛经典黄梅腔大代下哈(下来—哈来)水许(喝许)半奔夜丫(过丫)鞋孩(鞋子--孩子)白(颜色)撇(撇热褂)梅迷(黄迷)配拼、屁(天仙屁)活会汗换(流汗--稀换)射沙a 崔妻(姓氏)潘喷(姓氏)推耸火虎窝科(狗科)锅哦满咩(水咩丢)泼(水)拍(许)车差(汽差)人物称呼你嗯他客我们我带地他们客带地祖父嗲母亲嗯妈舅舅母(妻)兄弟母舅丈夫老板,丢尸的,我屋的苕妻子马马外公嘎公,嘎公嗲外婆嘎婆,嘎婆奶姐姐假弟弟妹妹伢呐,老弟呐,(男孩)老米呐青年女子假得中年妇女里神木匠博士屠夫屠刮佬偷鸡的差鸡贼偷小孩的驮伢佬(现在多用于吓唬小孩)疯子歌子傻子户的,苕乞丐讨米苕小孩昵称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梅方言黄梅,位于湖北省最东端,连赣接皖,地处吴头楚尾,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这里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所以又有黄梅戏故乡之称。
黄梅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因山上多黄梅树而得名,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她南临浩浩扬子江,北依巍巍大别山,往北群山起伏,东南湖港交错,县城以下平川百里,全县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全县16个乡镇,512个行政村。
黄梅贾昌,七省通衢,是京九铁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是昌九经济走廊与皖江经济走廊的连接点。
她上起三峡,下承浦东,成为华东、华中地区的金三角。
京九、合九铁路在黄梅交汇,全长73公里,105国道纵贯南北,沪蓉、京福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黄金水道过境58.86公里,九江长江大桥飞跨南北,境内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形成了新的九省通衢之地,成为通江入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
由于黄梅县幅员辽阔,方言种类甚多,甚至每个乡镇的方言都有所区别,但其主要分为上乡话和下乡话,上乡话与下乡话的划分以孔垅镇为界,孔垅镇以北为上乡,孔垅镇以南为下乡,并且在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异。
上乡话以城关方言为代表,下乡话以小池方言为代表。
黄梅方言由来已久,已无从考证,很多词汇现已不知道它的原字词是什么,在本汇编中所例方言字词也就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含义了,我们只能是取它的读音。
黄梅话中有很多语汇非常经典,作为地方文化有必要继承和发扬。
梳理1一、称谓篇我恩哦(连读)你恩他Kai(上乡)、Kei (下乡)我们恩哦带地(上乡)、恩哦队地(下乡)你们恩带地(上乡)、恩队地(下乡)他们Kai带地(上乡)、Kei对地(下乡)父亲罢把、(过去叫爹)、老头儿(下乡)母亲恩妈爷爷嗲dia(上乡)公(下乡)奶奶奶(上乡)婆(下乡)外公嗄公嗲dia(上乡)、嗄公(下乡)外婆嗄婆奶(上乡)、嗄婆(下乡)舅舅母(第二声)舅娘:舅娘(上乡)、舅姆娘(下乡)小舅子:母舅(上乡)、恩阿儿母舅(下乡)小姨子:姨娘中年妇女:假乃(上乡)、嫂儿(下乡)老年妇女:奶奶(上乡)、老码儿(下乡)姐姐:假(上乡)、姐(下乡)妹妹:老谜(上乡)、妹(第三声)子(下乡)弟弟:恩哦恩阿乃、老弟乃(上乡)、恩哦兄弟(下乡)小孩子:细恩阿儿(上乡),小板儿(下乡)傻瓜:嫂(上乡)、苕、夯巴(下乡)要饭的人:讨米的(上乡)告胡子(下乡婴儿毛恩阿(上乡)、灭乃(轻声)(下乡)二、人体部位眼睛:恩安今眼镜:恩安镜(进)牙齿:恩阿齿膝盖:塞及波(上乡)客基波乃(下乡)肋骨:豆板骨额头:恩哎孔腋下:西爱哈(上乡)些哈(下乡)胯下:卡裆脚踝骨螺丝骨头发:头毛指甲:织蓬儿理发:剃头三、日常用品鞋子:孩子背心:搭乃毛线衣:绳乃袄(上乡)口袋:荷包内裤:裤头乃、裤叉乃上衣:褂乃四、方位这里:带地(上乡)、对地(下乡)那里:武(第3声)地(上乡)、喂地(下乡)这样:带样(上乡)、对么样(下乡)那样:武(第3声)样(上乡)、喂么样(下乡)上面:上头下面:哈头里面:里头外面:外头马马:老婆、女朋友的统称。
苕:骂人的话,傻的意思。
黄梅话中,“苕”又是红薯的口头称呼,红薯成为傻瓜的代名词,就因为它长得笨头笨脑?附近武穴市(原广济县)称傻瓜为“椭子”(音译),莫非也喻外形笨拙之意?搞钱:黄梅话中的“搞”可作多解,等同于东北话中的“整”:搞钱——赚钱;搞么事——做什么;搞鬼——捣鬼;搞点吃的——弄点儿吃的……可活用于诸多场合。
撤白(念拆沛):意曰撒谎。
这个词有点匪夷所思,全国独一无二,从字面上看,应作空口说白话解,倒也贴切。
戈孽(音译):夫妻吵架,邻里闹矛盾都称“戈孽”,这个词不大好解,据我揣测,应该算针尖对麦芒、于己于人都无好处之意,既如此,还是少与人争斗的好。
梳理2黄梅交际话1.你在哪里?—恩在乃地?2.你怎么能这样!—恩怎么蒽么样乃也!3.美国打伊拉克去了!—米掴打伊拉克弃铥!4.吃晚饭没?—过呀没?5.他现在在哪里工作啊?—剀将在乃地做事哦?6.怎么现在都没没看见他啊?—怎么将竟冒看到剀呢?7.睡觉—困醒,贪尸。
8.干什么去啊—到乃地弃?9.我们那边老人家一般说“写字”说成“峡字”10.内裤—裤头乃,裤叉乃11.吵架—锅孽。
食物1.番茄—番恰2.我们那有一种饭,就是把剩下的饭(熟的)用水煮着吃,放青菜和盐,很好吃的,叫汊饭!3.腌菜—诺菜4.麻花—狗条5.萨琪玛—散丝玛6.四季豆—不知道是我们那的刚豆还是金豆常用语6.你长得好可爱啊---恩长几得人疼7.什么事-么昵撒..8.你这个人好烦___恩得个伢好烦呐卟9.做什么事情呢---搞么事呀10.你长的好高---恩长得那多闷11.你长的好漂亮---恩长的好俏啊12.你长的好丑啊----恩长的那多丑呐舒服- 好受味不用- 不消得白做了- 撇娄呐不要这样- 莫斗个(大)谢谢- 恼稳小心- 好生得好好的- 好不过的脏- 赖斯丢坏了- 脱丢生气- 虎(火)来丢村庄- 屋哈,墩哈,墩上台阶- 江石埠厨房- 灶哈屋柴箱- 柴虎箩没有- 冒得估计- 默谱呐啰嗦- 流闲生小孩- 髋伢养- 髋(髋猪、鸡、猫等)带小孩- 引伢刚开始- 抱发市反对- 打破脚遗失物品- 落丢站立- 集倒躺下- 困倒睡觉- 困醒浪费- 糟丢坍塌- 堀丢按住- 呐(na)到蹲下- 酷(髋)到长了- 门(men)丢倾斜- 嗲(dia) 丢不正- 咧丢,沙丢恶心- 腻人呐给你(我)- 玛做饭- 舞饭吃晚饭- 过丫弄一下- 碑一哈骂人- 断人吵嘴- 各涅(港口)用脚踢人- 装一脚挑选- 编?(找麻烦)- 占筋挑拨- 秋嘴爿舌准备- 架势愤怒的眼神- 瞄东西掉下来了- 突丢吸吮- 嗍附近- 昂哈睡觉时翻身- 翻文身扎杠- 指这人有力气,能干。
聪明伶俐- 会龙调皮(褒)两徊- 模棱两可凌乱- 散不凌况(也指东西不结实)干干脆脆- 梭里梭撇干脆- 左罗戳实- 指人或东西实在陡坡(上宽-上坡)- 宽太卓丢指说话干脆- 斩翘在人群中拥挤- 金(莫金)刁筋将一乃语气词:笨a(哑)我八丢喂么呢呦呐- 假呐,奶呐丢- 糟丢设- 是的戳- 不置可否斗的哦- 鄙视哦和邪脱丢哎也来(lai)么事—说话声音大故意的—替味乃巴不得—巴门乃这怎么得了啊—将么改(解)呢?好恶心—好腻乃一个吓人—好骇乃一个怕什乃帮我把衣服洗一下—嘛我嘛衣裳洗一哈在街上碰到熟人会问:在哪来哟!(去哪里了)回答:在位头有点事!(去那边办事去了)眼泪—俺睛浒乃鼻涕—批弄小孩子调皮大人一般会说:恩乃多俏皮呢!(你怎么那么调皮啊)晚上—呀地白天—二地自己—自嘎照顾—招呼自己照顾自己就是:自嘎招呼自嘎自己家孩子天天在外面玩,大人会说:我屋蒽吖,二地天天在外头猖,不晓得归屋!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啊?—恩乃斗地不争气呢?明天—门走后天—后儿上午—上揍下午—哈揍中午—中时我们那有一句话,是说好吃的人的:牛头向哈,天光其到亚!意思是:牛头向下,天亮吃到天黑!用我们那里的话说,很压韵的!`生孩子—宽吖一、称谓篇我恩哦(连读)你恩他Kai(上乡)、Kei (下乡)我们恩哦带地(上乡)、恩哦队地(下乡)你们恩带地(上乡)、恩队地(下乡)他们Kai带地(上乡)、Kei对地(下乡)父亲罢把、(过去叫爹)、老头儿(下乡)母亲恩妈爷爷嗲dia(上乡)公(下乡)奶奶奶(上乡)婆(下乡)外公嗄公嗲dia(上乡)、嗄公(下乡)外婆嗄婆奶(上乡)、嗄婆(下乡)舅舅母(第二声)舅娘:舅娘(上乡)、舅姆娘(下乡)小舅子:母舅(上乡)、恩阿儿母舅(下乡)小姨子:姨娘中年妇女:假乃(上乡)、嫂儿(下乡)老年妇女:奶奶(上乡)、老码儿(下乡)姐姐:假(上乡)、姐(下乡)妹妹:老谜(上乡)、妹(第三声)子(下乡)弟:恩哦恩阿乃、老弟乃(上乡)、恩哦兄弟(下乡)小孩子:细恩阿儿(上乡),小板儿(下乡)傻瓜:嫂(上乡)、苕、夯巴(下乡)要饭的人:讨米的(上乡)告胡子(下乡婴儿毛恩阿(上乡)、灭乃(轻声)(下乡)二、人体部位:眼睛:恩安今眼镜:恩安镜(进)牙齿:恩阿齿膝盖:塞及波(上乡)客基波乃(下乡)肋骨:豆板骨额头:恩哎孔腋下:西爱哈(上乡)些哈(下乡)胯下:卡裆脚踝骨螺丝骨头发:头毛指甲:织蓬儿理发:剃头三、日常用品鞋子:孩子背心:搭乃毛线衣:绳乃袄(上乡)口袋:荷包内裤:裤头乃、裤叉乃上衣:褂乃四、方位这里:带地(上乡)、对地(下乡)那里:武(第3声)地(上乡)、喂地(下乡)这样:带样(上乡)、对么样(下乡)那样:武(第3声)样(上乡)、喂么样(下乡)上面:上头下面:哈头里面:里头外面:外头家乡的方言,谓之黄梅话,没去过黄梅县的人大概也听过黄梅戏。
据说,黄梅戏最初形成于黄梅县孔垄一带,后因种种原因,在安徽安庆发扬广大(未知其详,听说是戏班子在安徽安庆落脚,就此生根发芽)。
黄梅话跟普通话很接近,只是音调有所不同,仔细想想,其中有些词汇很有意思,譬如:马马:老婆、女朋友的统称。
苕:骂人的话,傻的意思。
黄梅话中,“苕”又是红薯的口头称呼,红薯成为傻瓜的代名词,就因为它长得笨头笨脑?附近武穴市(原广济县)称傻瓜为“椭子”(音译),莫非也喻外形笨拙之意?搞钱:黄梅话中的“搞”可作多解,等同于东北话中的“整”:搞钱——赚钱;搞么事——做什么;搞鬼——捣鬼;搞点吃的——弄点儿吃的……可活用于诸多场合。
撤白(念拆沛):意曰撒谎。
这个词有点匪夷所思,全国独一无二,从字面上看,应作空口说白话解,倒也贴切。
戈孽(音译):夫妻吵架,邻里闹矛盾都称“戈孽”,这个词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