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1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胡文仲版考研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胡文仲版考研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胡文仲版考研复习笔记与考研真题第一部分绪论: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第1章跨文化交际1.1 复习笔记一、跨文化交际1跨文化交际的定义跨文化交际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

2跨文化交际日益引起注意的原因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跨文化交际日盛。

3L.S.Harms关于交际的看法(1)L.S.Harms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要经历五个阶段:①语言的产生;②文字的使用;③印刷技术的发明;④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⑤跨文化交际。

(2)近二十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L.S.Harms认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与语言的产生可以相提并论。

二、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理解1Marshall Singer的观点(1)每个人都隶属于若干群体,而且,没有两个人隶属的群体是完全相同的。

(2)即使在同一群体中,每个人的态度、价值和信念也不会完全一样。

人们属于不同的群体,在每个群体中的看法又有差异,因此,在文化上每个人都应该是独特的,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应该被视为跨文化交际。

2Porter和Samovar的观点(1)把各种文化差异放在同一个标尺上,不同国籍与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2)Porter和Samovar的观点在原则上与Singer是一致的,但不像Singer那样过分强调每个人在文化上的独特性。

3Ron和Suzanne Scollon的观点人们属于不同的群体,而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群体都有各自的独特的语篇系统,因此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语篇系统方面,研究语篇差异比研究文化差异更有意义。

4对Singer和Scollon观点的评价(1)Singer和Scollon的观点反映了一些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一些现象的不满。

跨文化交际复习纲要

跨文化交际复习纲要

跨⽂化交际复习纲要跨⽂化交际复习纲要Unit 11.Culture Defined from the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Culture is a system of shared beliefs, values, customs, behaviours and artifacts that are transmit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rough learning.2.Three Ingredients of cultureartifacts⼈造物品concepts (beliefs, values, world views…)behavior3.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Culture is Not Innate, it is Learned.Culture is DynamicCulture is pervasiveFacets of Culture are InterrelatedCulture is EthnocentricCulture is adaptive4.The definition of communication/doc/488e977502768e9951e7388f.html ponents of communication (第⼀课课件P66-71)6.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hose cultural backgrounds (perception and symbol system) are distinct enough to alter their communication (课本p.10).7.co-culturecultures which exist side-by sidethe following would be some good examples:The cultures of youth and the culture of older personsThe cultures of media-worshipers and mainstream American cultureUnit 21.Verb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verbal” means “consisting of words”. Language, spoken or written, is a mean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Verbal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the communication that is carried either in oral or in written form with the use of words. Verb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ppens wh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y using language.2.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34Cultures are typically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collectivist and individualist. Individualist cultures, such as thos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stern Europe, emphasize personal achievement at the expense of group goals, resulting in a strong sense of competition. Collectivist cultures, such as those of China, Korea, and Japan, emphasize family and work group goals above individual needs or desires.Unit 31. Power distance权⼒差距Power distance i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less powerful members of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within a country expect and accept that power is distributed unequally”. (Hofstede)⼀个国家内的机构和组织的弱势成员期望和接受权⼒分配不均的程度。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总结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总结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总结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

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交流互动。

对于从事国际贸易、外语教育、海外学习等领域的人来说,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点,希望能够给您提供帮助。

一、文化差异文化是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共同体验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传统习惯也会不同。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沟通障碍、误解和冲突。

1、时间观念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和运用都会有所不同。

在一些文化中,时间被视为一种固定的资源,应该被精确地利用。

比如说,美国文化中的时间就是金钱;而在中国文化中,时间常常被视为一种循环,它存在于人们之间的关系中,对于“准时”也有一些灵活的理解。

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国家虽然有严谨的公共时间表,但在私人交往中强调情感和人际关系,在时间管理上相对宽松和弹性。

了解不同文化的时间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时间、精确地计划和实施任务,同时也能够避免因时间观念差异导致的误解和冲突。

2、礼仪习惯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礼节和礼仪也会有所差异。

在日本、韩国等文化中,人们注重礼节和尊重他人,他们有很多规范和习惯需要遵守,比如在进屋时要脱鞋、在用餐时要用筷子等等。

在教堂、公共场所、重大活动等地区域中,西方文化中介绍穿着正式,男士要穿西服领带。

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忽视和破坏这些礼仪和习惯,会引起对方的不满,降低你自己的形象和信誉度。

因此,尊重别人的文化习惯和传统礼仪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3、语言差异不同的文化中,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中式英语且各地口音,甚至不同文化中的口头禅和惯用语,都可能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理解和误解。

比如,在西方国家中,对别人的称呼往往比较简洁明了,而在亚洲一些国家中,对别人的称呼往往会比较热情和亲切;在外国企业中,重要的决策和安排都可能会用英语或其他国际语言来表达,导致语言差异的问题尤为突出。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

一、跨文化交际概论1.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一个层面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另一个层面指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中,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是什么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人与人、面对面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很多差异性;跨文化交际容易引起冲突;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大多属于“善意的冲突〞;跨文化交际常常引起情绪上的强烈反响;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收获.3.国际汉语教师为什么要学习跨文化交际学国际汉语教师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表达在: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建立敏锐的跨文化意识;提升文化适应能力;建立开放、宽容、尊重的文化态度;提升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汉语教学的水平;掌握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水平的方法和策略.4.跨文化交际主要学习内容有哪些文化与交际;价值观与文化模式;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文化身份&认同;文化适应;跨文化交际的心理因素;不同领域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水平;跨文化交际练习.二、交际与文化1.什么是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学界至今未有统一的定论.而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学习者,我们最关心的并不是哪位学者提出的文化定义最全面、最精确,而是哪个文化定义与跨文化交际最相关,最能表达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教材推荐跨文化交际学者Brislin(2000)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大多数说同一种语言和住在一起的人们所分享的价值和观念,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世代相传的而且为人们提供对日常行为的指导.2.什么是文化要素文化要素包罗万象.其中与跨文化交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历史、宗教、社会组织、语言.理解这些文化要素,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和作用.3.G. Hofstede与G.J.Hofstede(2004) 提出的文化要素包括几个层次包括象征符号、英雄人物、礼仪、价值观4个层次.4.在跨文化交际领域,常用的文化分类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有两种文化分类的方法在跨文化交际领域最为常用.一种是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另二种是主导文化与亚文化.5.文化有什么特点呢〔1〕文化是后天习得的.〔2〕文化是共享的,并世代相传.〔3〕大局部文化是无意识的.〔4〕文化是象征的.〔5〕文化是动态的.6.什么是交际与文化的定义相似,关于交际的定义也非常丰富和复杂.教材仅推荐与跨文化交际语用领域相关的定义.即Gudykunst& Kim〔2003〕提出的关于交际的定义:交际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但是这种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并非单纯的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包含着意义的协商和共建.7.交际的要素是什么交际是互相交往的过程,交际的全部过程包含以下要素:传送者、信息、编码、解码、媒介、反响、噪音.8.交际有什么特点〔1〕交际是象征的〔2〕交际是动态的过程〔3〕交际涉及意义的协商和共建〔4〕交际发生在意识的各个层面.〔5〕交际是特定语境中发生的.9.文化对交际有什么影响文化从两个层面影响交际:一是从文化标准的层面,二是从个人层面.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感知.首先, 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选择.其次,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分类.第三,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意义联想.最后,文化影响人们对外部刺激的解释.文化的特征值是它为行为提供指南.文化影响人们的饮食行为.文化还影响人们的衣着打扮.文化影响居住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文化也影响了人与人交往的方式.1.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不是实际的行为, 而是关于行为的规那么;价值观是一套关于什么是真善美的标准系统;这些规那么和标准是用来判断和指导人们的行为的;价值观不是个人的爱好或倾向,而是一种集体的文化意识.2.价值观如何分类一类是终极性价值观, 它是关于生命、生存等终极目标的价值观,另一类是工具性价值观,它是关于道德和水平的价值观.3.价值观有什么特点〔1〕价值观属于深层文化.〔2〕价值观是人们的行为指南. 〔3〕价值观既是稳定的,也是变化的.〔4〕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既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成分.〔5〕价值观被违背时会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响.4.关于价值观模式的研究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是哪些1.价值取向理论〔由kluckhohn与Strodtbeck提出〕2.文化尺度〔由Hofstede提出〕3.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由Hall提出〕.5.中国文化模式有什么特点〔 1〕集体主义〔2〕以家庭为中央〔3〕尊重传统〔4〕等级观念〔5〕面子观念〔6〕重视人情6.美国文化模式有什么特点〔 1〕个体主义〔2〕平等观念〔3〕强调变化和进步〔4〕物质享受〔5〕科学与技术〔6〕工作与娱乐〔7〕竞争意识四、跨文化的语言交际1概念提要:1.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含义萨丕尔-沃尔有三层含义.〔1〕不同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感知和划分世界.〔2〕一个人所使用的语言结构影响他感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3〕讲不同语言的人感知世界是不同的.2.语言与价值观之间是什么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最直接的表达是语言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态度和价值取向.每种语言都拥有丰富的格言、警句和俗语.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价值观的表达.3.词义与文化是什么关系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也最为突出.语言的含义不具有普遍性,它受到文化和语境的制约.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可能会由于对词语含义的误解而产生交流的障碍.4.什么叫委婉语学习它有什么意义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人们对诸如生老病死、隐私等许多方面多有避讳,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委婉语. 了解不同文化中的禁忌和相应的委婉语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可以防止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四、跨文化的语言交际2概念提要:1.礼貌原那么包括哪些准那么〔1〕得体准那么〔2〕慷慨准那么〔3〕赞扬准那么〔4〕谦虚准那么〔5〕一致准那么〔6〕同情准那么.2.中国人的礼貌特征包括哪些〔1〕贬己尊人〔2〕称呼准那么〔3〕文雅准那么〔4〕求同准那么〔5〕德、言、行准那么.3.礼貌策略的使用受到什么因素的制约〔1〕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权力距离〔2〕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社会距离〔3〕言语行为的强加程度4.什么是交际风格交际风格是指说话的特点.5.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常见的交际风格包括哪些〔1〕直接与间接的交际风格〔2〕谦虚与自信的交际风格〔3〕归纳与演绎的交际风格五、跨文化的非语言交际概念提要:1.什么是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不包括语言,而是包括了各种非语言的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具有互动性,涉及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的编码和解码过程;非言语交际是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的,与语境有密切关系;非语言交际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2.非语言交际的功能有哪些〔 1〕传达真实的内在感情〔2〕营造交际印象〔3〕进行会话治理3.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是什么关系非语言交际对语言信息起着重复、补充、代替、标准和否认等作用.4.体态语包括哪些人们的外貌服饰、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势、姿势以及身体接触都是体态语,都参与了交际,是非语言交际的一局部.5.时间观念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时间观念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维度, 也是价值观的表达.6.什么是单时制文化其特点是什么单时制文化中的时间是线性的,可以向前延伸到未来,向后延伸到过去.单时制文化的人们通过方案和预约来限制时间,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强调准时、预约和最后期限.7.什么是多时制文化其特点是什么多时制文化并不把时间看做是线性的.多时制文化中的人认为时间围绕着生活,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做多件事情.工作常常被打断,方案也常改变.身处多时制文化中的人,维系人际关系和谐远比遵守时间重要.8.人们对于空间的利用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空间利用也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内容.空间利用方式表达了特定文化中人际关系的特点.六、文化适应概念提要:1.文化适应策略有哪些同化、别离、融合以及边缘化.2.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开展过程.短期旅居者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蜜月期、挫折期、恢复期和适应期.3.焦虑处理理论认为什么因素影响跨文化适应个体性格因素、社会支持、性别、民族、处理文化适问题的策略等.4.什么是文化休克文化休克是一种因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而产生的心理焦虑.5.应对文化休克可采取什么策略应对呢广交朋友,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学习目的国的语言;了解目的文化的知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参加社会文化活动;改变自己的思维.6.什么是文化适应假说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学者很早注意到了文化适应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系.Schuman(1986跟出了文化适应假说〞.他认为, 学习者只有适应了第二文化以后才能习得第二语言,文化适应的程度决定第二语言学习的程度.7.Schuman(198觎出的社会距离的概念是什么社会距离指的是学习者的原有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七、跨文化的人际交往概念提要:1.人际关系与文化的联系表达在哪几方面不同文化间的朋友关系、人情关系、工作关系、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受到文化的影响.2.交往习俗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需要遵循社交礼仪和规那么,而这些规那么会因文化而异.一种文化中得体、礼貌的规那么到了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是不得体的,甚至还造成了冒犯.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交习俗和礼仪,对提升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和得体性是非常有必要的.3.公共礼仪与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遵守公共秩序和礼仪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表达. 在跨文化交往中,了解和遵守不同文化的公共礼仪非常重要.不遵守公共礼仪会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甚至引起跨文化交往中的冲突.八、跨文化人际交际的心理与态度概念提要:1.什么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又作成见〞与谊型观念〞,是指一个群体成员特征的概括性看法.2.刻板印象有什么特点〔1〕刻板印象是人们正常思维的一局部.〔2〕刻板印象是文化的一局部.〔3〕刻板印象的最大局限是以偏概全,无视个体差异.3.如何克服刻板印象〔1〕意识到刻板印象的存在.〔2〕改变懒惰和简化的思维习惯.〔3〕扩大与不同文化的人的接触范围.〔4〕试图寻找充分的证据和例外的情况.〔5〕对于来自其他文化的个人的行为的描述,应采用表达性语言,而不是对这一文化群体进行评价和简单概括.4.什么是偏见偏见是对一个群体的成员建立在错误而僵化的概括根底上的负面感情5.如何克服偏见〔1〕坦诚面对自己的偏见.〔2〕扩大与不同文化的人的接触范围.〔3〕参加课程学习和培训.〔4〕在交际中防止使用带有偏见或歧视色彩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对弱势群体要注意使用委婉而礼貌的称呼.6.什么是种族中央种族中央指的是在思考和评价别的文化时,把自己的文化放在一切事物的中央位置,并且以自己文化的框架作为衡量的标准.7.什么是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是与种族中央主义相对的概念.它最早由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所倡导.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 其形态并无上下之分;第二,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它民族的文化.。

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unit1重点词汇及问题

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unit1重点词汇及问题

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unit1重点词汇及问题Unit 1第一单元需要掌握的术语:Global village:All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form one community linked together by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especially the Internet.Melting pot:a socio-cultural assimilation of peopl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nationalities.Cultural Diversity: refers to the mix of cultures and sub-cultures of a group or organization or regio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hose cultural perceptions and symbol systems are distinct enough to alter the communication event. Culture: a learned set of shared interpretations about beliefs, values, and norms, which affect the behavior of a relatively large group of people.Encul turation: all the activities of learning one’s culture are called enculturation. Acculturation: the process which adopts the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another culture and develops an increased similarity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Ethnocentrism: the belief that your own cultural background is superior.SourceThe source is the person with an idea he or she desires to communicate.EncodingEncoding is the process of putting an idea into a symbol.MessageThe term message identifies the encoded thought. Encoding is the process, the verb; the message is the resulting object.ChannelThe term channel is used technically to refer to the means by which the encoded message is transmitted. The channel or medium, then, may be print, electronic, or the light and sound waves of the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NoiseThe term noise technically refers to anything that distorts the message the source encodes.ReceiverThe receiver is the person who attends to the message.DecodingDecoding is the opposite process of encoding and just as much an active process. The receiver is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by assigning meaning to the symbols received.Receiver responseReceiver response refers to anything the receiver does after having attended to and decoded the message.(信息接受者在收到并解码/理解信息之后所作出的反应)FeedbackFeedback refers to that portion of the receiver response of which the source has knowledge and to which the source attends and assigns meaning.(信息接受者所作出的反应中能让信息发送者收到并理解的那一部分)ContextGenerally, context can be defined as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and which helps define the communication.五、简答和案例分析1. What are the four trends that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village?The four trends that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village are:1)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2)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s;3) Economic globalization;4) Widespread migration(p.8-9)2. What are the three aspects whe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exist?The three aspects whe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exist are:1)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products people produce2) what they do 3) what they think3. What are the three ingredients of culture?The three ingredients of culture are:1) artifacts 2) behavior3) concepts (beliefs, values, world views…)4. How to understand cultural iceberg?Just as an iceberg which has a visible section above the waterline and a larger invisible section below the waterline, culture has some aspects that are observable and others that can only be suspected and imagined. Also like an iceberg, the part of culture that is visible is only a small part of a much bigger whole. It is said nine-tenth of culture is below the surface. (pg. 7)5.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 of culture?1) Culture is shared,2) Culture is learned,3) Culture is dynamic,4) Culture is ethnocentric.6.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mmunication?1) Communication is dynamic2) Communication is irreversible3) Communication is symbolic4) Communication is systematic5) Communication is transactional. (pg. 8)6) Communication is contextual. (pg. 8)7. How is Chinese addressing different from American addressing?1) In China, the use of given names is limited to husband and wife, very close friends, juniors by elders or superiors, while more English-speaking people address others by using the first name, even when people meet for the first time.2) Chinese often extend kinship terms to people not related by blood or marriage. These terms are used after the surname to show politeness and respect. (pg. 23), but The English equivalents of the above kinship terms are not so used.3) In Chinese, people use a person’s title, office, or profession in addressing people. In English, only a few occupations or titles are used .8. How is the Chinese writing style different from the American style?1) Some oriental writing…is marked by what may be called an approach by indirection. In this kind of wr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agraph may be said to be ‘turning and turning in a widening gyre.’The circles or gyres turn around the subject and show it from a variety of tangential views, but the subject is never looked at directly. Things are developed in terms of what they are not, rather than in terms of what they are.”2) An English paragraph usually begins with a topic statement, and then, by a series of subdivisions of that topic statement, each supported by example and illustrations,proceeds, to develop that central idea and relate that idea to all other ideas in the whole essay, and to employ that idea in it proper relationship with the other ideas, to prove something, or perhaps to argue something.”9. What are the different features of M-time and P-time?回答时注意:Monochronic 和Polychronic 两项都要列举几条,八条不用都回答上,但是第一条一定要回答上。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重点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重点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第一章:两个重要概念:文化(culture),交际(communicate):1.不同的文化定义(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研究者有不同定义)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式。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到的定义影响很大。

综上: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

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特性:人类独有;来自后天习得;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动态,与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

2.交际与传播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际活动。

交际就是传播,主要指人际间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和沟通活动3.传播与跨文化交际传播:普通的存在的现象;动态行为;信息的流动过程。

含义:人们应用符号并借助媒介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活动;通过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活动。

人类传播的发展:信息符号传播:有限的声音、体语符号、其它符号、实物口语传播:口语产生后进行的传播活动;新闻、历史、文学、传说、神话等混在一起文学传播:象形文字【古埃及纸草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媒介传播: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网络、数字化】传播类型:非人类传播与人类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模式: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

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传播中的障碍:主要来自社会系统,即不同文化传统和背景导致的传播沟通障碍。

有语言障碍、非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理念障碍跨文化交际伴随人类产生发生出现;不同民族相互接触与融洽的结果;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含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往来或信息传播与沟通活动范围:除国别文化研究外,还应对地区、阶层、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和探讨研究层面:不同民族、国家主流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亚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地区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小群体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文化的复杂性影响跨文化研究;文化涵盖历史与现实、实物与制度及观念、稳定性与能动性、群体特点与地区及个体差异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民族的历史与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形式、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第二章:文化感知与价值观一、文化感知感知1、感觉:感官对刺激对象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最简单的心理过程2、知觉:根据感觉所获信息作出的心理反应。

跨文化交际复习资料1

跨文化交际复习资料1

跨文化交际复习资料1跨文化交际复习资料第一章跨文化交际概述1 在文化学研究领域,通常把文化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2 文化的特征:交际的符号性、民族的选择性。

观念的整合性和动态的可变性。

3. 交际的本质属性:有意识行为和无意识行为、编码过程和解码过程以及语法规则和语用规则。

4. 除语言之外,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还创造了许多交际工具,主要有以下三大类:文字、盲文和手语、旗语、灯语和号语。

5.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要点:跨文化交际是指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

主要包括四个要点:A. 双方必须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B. 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交际C. 交际双方进行的是实时的口语交际D. 交际双方进行的是直接的语言交际第二章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6.从跨文化交际的现实情况来看,影响交际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价值观念(文化特质的深层结构)、民族性格(文化特质的外化表现)、自然环境(文化特质的历史缘由)态度7. 态度由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范畴构成。

8. 态度具有四个功能:功力实现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和课题认知功能9. 直觉的整体性是整体思维的第一个特点,东方人以直觉的整体性和和谐的辩证性著称于世。

10. 民族中心主义:某个民族把自己当做世界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当做对待其他民族的参照系,它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并把自己的文化与其他文化对立起来。

第三章社会环境与跨文化交际11. 有效的环境不仅依赖于对文化背景的认识,也依赖于对社会环境的认识,而社会环境对交际来说实际上是广义的“交际背景”12. 交际背景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交际者:社会地位是决定交际的重要情景因素交际目的:可分为文化型、职业型专业型普通型交际场景:最重要的是物理场景(分时间场景和空间场景)13. 社会角色就是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身份的行为的期望,人们社会交往从方式到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角色关系。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整理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概论1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

新世纪如此广泛而深入的跨文化交际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2.经济的全球化3.人口的流动4.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既是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是指一门研究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学科。

根据几个定义归纳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特点:1.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2.跨文化交际是通过象征符号来实现的;3.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动态的过程4.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的互动;5.跨文化交际的目标是创建共享的意义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里的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指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中国人与美国人等另一个层面是指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交往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跨文化交际的特点1.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交流既包括了语言交际也包括了非语言交际,而且是一种双向交流和互动的过程2.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很多差异性(陈国明)差异可以是文化传统、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也涉及行为方式和习俗方面,如手势、衣着、语言使用的差异,同时也涉及个人文化身份和社会角色方面的差异。

这些存在差异的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了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和结果3.跨文化交际容易引起冲突由于语言、交际风格、非语言行为、思维模式、社会准则、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很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4.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大多属于“善意的冲突”许多冲突往往不是出于人们恶意的动机,而是来源于人们良好的愿望。

在自己文化中得体而礼貌的行为到了另一种文化中却成了无礼的举动,善良的意图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误解和不愉快5.跨文化交际常常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很容易造成心理紧张,人们经常提到的“文化休克”就是形容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心理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复习要点
1.What levels does communication mainly include ?
2.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high-contextual countries /people, and the low-contextual countries?
3.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human nature?
4.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Americans separate individuals?
5.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formation of an English name?
6. What customs should we follow when we we are visiting our American friends ?
7. How to react to American compliments? How to begin English compliments and Chinese compliments? (“I”\”You”)
8. What conversational topics can we discuss when we are communicating with westerners?
9.How do Americans and Chinese accept/refuse gifts ?
10.How do Americans and Chinese make friends activities (Americans); personal relationship (Chinese) 11.Is it true that people from South America, Arab countries, and many Asian countries have a smaller personal territory than do people from North America, Britain, Germany? (“bubble” of space (territory).
the four kinds of “distance between certain
pe ople “ ? 1) intimate 2) personal 3) social
4) public
13.Is it true that in time orientation, generally speaking, the USA is future-oriented, the Philippines, Mexico, and Latin America are present-oriented, and Asia, Britain, Greece, France are past-oriented?
14. What i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5. How serious are cultural mistakes and linguistic mistakes?
16. How serious are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6. How serious are violating of a cultural taboo and violating a verbal taboo?.
17. How do Americans and Chinese showi concern ?
18. Can we address Lawyer Douglas?
19. How different when Americans and Chinese refuse a request? (face).
20. Name some of the M-Time countries&P-Time countries?
21. What is the implication of avoidance of eye contact?
22.What do you know about touch culture or non-touch culture? Do American like others to touch their
children’s heads?
23.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what differences can you tell when Americans, Chinese or some other countries signing agreement?
24. What is culture (communication,)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25. 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26. What are the semantic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erms?
27. What are taboos (euphemism)?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28.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hinking patterns?
29. What are the classifications (major area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30. What are the communication(negotiating) styles of
some of the important countriesintheworld (American, French, Japanese and Chinese negotiators)?
31. How to ananlyze cas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is a cultural conflict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ers …(定性分析)
In the case… (具体分析)
In order to avoid such conflicts, we should(如何避免) 有关参考资料见课本或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