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名言-名人名言
古今中外教育家名人名言集,,,,总结

古今中外教育家名人名言集1、高尔基:“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
”爱因斯坦:“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2、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3、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bú fèn bù qǐ , bù fěi bù fā.”《论语-述而》循序渐进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4、布鲁纳,美国:“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
”5、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6、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7、著名化学家戴安邦1901年4月30日出生于江苏省镇江丹徒县;“化学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培养化学科学素质,不仅要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智力因素包括动手、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表达七种能力,其中思维是智力因素的核心。
上述全部质量因素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皆能得到一定的训练,而且非智力因素也与所增长。
”8、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
”9、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10、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好课是拥有“五实”的课,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11、著名外语教授许国璋同志在个北京市自学青年颁发毕业证书的会上讲了一段话:“古往今来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无不都是靠自己学习,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谁能教莎士比亚成为莎士比亚?谁能教爱因斯坦发现解释宇宙的根本原理?谁能教鲁迅先生刻画出阿Q的形象?自己的学习和创造是前进的一种动力。
古今中外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

古今中外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导读:名人名言古今中外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人受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是重点,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社会教育是保证,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忽视;自我教育是根本,这是最经常、最持久、最有效的一种教育。
教育先行是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都非常重视的,今天给大家分享20条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1、爱子不教不为爱,教子不善不为教。
(中国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方孝孺2、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使不天折,也难成材。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3、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4、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5、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6、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中国北宋诗人)林逋7、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中国南宋学者)王应麟8、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9、孩子是映照父母行为的镜子。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10、有其父必有其子。
(中国元代戏曲作家)白朴11、父亲的德行是给儿子最好的礼物。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12、留给你的孩子美德和仁慈,而不是财产。
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这是我的经验。
(英国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始祖)培根13、榜样的力量无穷(英国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始祖)培根14、在孩子的人格和气质形成的幼儿期,家庭环境中的母亲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来说,是没有人能够代替的。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15、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中国教育家)斯霞16、从家庭开始的而不是从学校里开始的启蒙教育是最牢固的、最不容易忘记的。
(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17、娇养不如历艰。
古代中国名人名言精选

古代中国名人名言精选一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5、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6、前车之覆,后车之鉴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0、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5、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16、不可同日而语。
17、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8、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19、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1、百闻不如一见。
2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3、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2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5、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二2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7、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魏书》28、貂不足,狗尾续。
《晋书》29、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书》3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3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旧唐书》3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路史》3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运命论》34、—年之计在于春。
—日之计在于晨。
《南阳萧绎》35、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资治通鉴》36、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资治通鉴》3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3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3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40、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4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4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操43、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丕4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45、疑则勿用,用则不疑。
陈亮4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7、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4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的名言、名句、名言警句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中国自古就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名人的名言更是传承了千年的智慧。
这些名言、名句、名言警句不仅具有语言精炼、文化内涵深厚的特点,更是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有着深远的指导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中的一些代表性的名言、名句、名言警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名言孔子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之一。
他的名言言简意赅、至理明确,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是孔子三纲五常之一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为做人要有道德感、有原则,做事不要伤害别人,不要做出自己都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在论语中的名言,意思是说学习要多复习,多温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而有朋友来看你,也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
孟子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主张天道人道、仁爱之道,他的名言对人们有着深远的指引作用。
•仁者爱人,惟是不爱人。
:仁者的标准不是爱那个人而不爱其他人,而是对所有人都有慈爱之心。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求知得知,又何怨乎?:人如果为了追求真理、追求善良而付出努力,然后真正获得这些东西,又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墨子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工程师、军事家。
他主张爱人、克己、反对战争,他的名言被后代流传至今。
•兼爱非攻,是以能团聚百姓。
:“兼爱”是墨子提出的思想,其核心在于“爱人”。
“非攻”是指反对战争,这是墨子反对战争的另一个表现。
他的这句名言强调,如果大家都爱人、都不打仗,那么世界上的人就能团结在一起了。
•无私之人,无私也;有私之人,有私也。
:这句话强调,做人要无私、无私利,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平和、公正。
韩非子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法家思想家。
他提出了许多法家思想的观点,其中包括一些非常著名的名言。
•治国安邦,日见其功,不明其道,不问其过,不自讨无福。
:这句话是说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知道如何才能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而且也要明确道路,不能盲目,否则肯定会付出代价。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 古代名人名言加批注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古代名人名言加批注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古代名人名言加批注1)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
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2)为学须法号今就是而昨非,日改为月化,就是虽说。
——朱熹《朱子语类》卷八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鹊楼》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君子以俭德辟难。
——《周易·否》6)克勤奋好学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8)民生在勤,勤则不残稿。
——《左传·宣公十二年》9)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1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12)戆直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崭新五代史·伶官传序》1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14)挑之有度,用之存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15)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列传》1)军功则大赏,有罪则刑。
——司马光《深造心治国必须札子状》2)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石成金《传家宝·绅瑜》3)人人不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君子以说道的多.搞得少为耻。
6)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7)道虽迩,没用不至;事虽小,不为未成。
——《荀子·五育》:路程虽近,不跑就超过没目的地;事情虽小,不搞就顺利没法。
8)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1、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卜居》3、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
——《礼记》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6、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9、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1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1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3、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
——《吕氏春秋》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17、仁者之勇,雷霆不移。
——苏轼《祭堂兄子正文》1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9、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列子》20、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2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2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2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24、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三国志2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2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27、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马致远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2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3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3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古人教育名言名句集锦

古人教育名言名句集锦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5、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6、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7、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8、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0、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3、强而骄者损其强,弱而骄者亟死亡。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6、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
1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8、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为要妙。
19、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1、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
2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6、至乐蜞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2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8、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2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30、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中国古代的名人名言大全

中国古代的名人名言大全诵读古代的名人名言,学习古人的思想精髓。
下面店铺为你分享的是中国古代的名人名言大全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中国古代的名人名言大全最新1) 三思而后行。
——《论语·公冶长》2)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后句)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5)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韩非子·喻老》6)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7)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经解》8)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9) 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
——《管子·牧民》: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够在祸患没有形成的时候就预防它。
10)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11)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12) 前车覆,后车诫。
——《汉书·贾谊传》13)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14)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贾谊《新书·审微》15)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16)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先住传》17) 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吴兢《贞观政要·刑法》18)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19)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教育名言_名人名言
中国古代教育名言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3、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4、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6、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7、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8、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终于愚矣。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10、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11、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12、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
夫有刀者砻诸,有玉者错诸,不砻不错,焉攸用?砻而错诸,质在其中矣。
否则辍”。
1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4、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15、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16、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
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
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1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8、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
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
教之,示以好恶有常。
如养犬者,不欲其
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
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
虽日挞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
养异类且尔,况人乎。
19、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
咸无焉,为众人。
20、学,行之乃见,至其疑处,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
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则何尝有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