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刘启汉景帝刘启,汉
汉景帝历史典籍记载

汉景帝历史典籍记载汉景帝和其父亲汉文帝都是西汉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们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王朝“文景之治”。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汉景帝历史典籍记载,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汉景帝人物简介汉景帝(公元前188年3月4日-公元前141年3月9日),名刘启,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
刘启在位期间,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
他统治时期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完成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谥号孝景皇帝,无庙号,终年48岁。
汉景帝历史记载刘启,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出生于代地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的儿子,母亲是窦氏。
刘启出生时,父亲刘恒在代国为代王。
刘启在刘恒几个儿子中排行居中。
刘恒为代王时,与代王后生有四子,刘恒未即位之前代王后便已去世。
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刘恒被拥立为皇帝后,代王后所生四子都相继病死。
刘恒即位数月,公卿大臣请立太子,而刘恒诸子中刘启最大,于是就被立为太子,母亲窦氏被立为皇后。
刘启为太子时,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入京,陪伴刘启喝酒下六博棋。
刘贤的师傅都是楚人,从而使他养成轻佻、剽悍的个性,平时又很骄矜,与刘启博弈时,为棋路相争,态度不恭敬,刘启就拿起棋盘打刘贤,不料把他打死了,汉文帝就派人将其遗体送回吴国去埋葬。
从此刘濞怨恨刘启。
汉景帝主要成就政治汉景帝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重用御史大夫晁错,大力推行削藩。
平定“七国之乱”后,绝大多数诸侯王国仅领有一郡之地,其实际地位已经降为郡级,国与郡基本上趋于一致。
诸侯王国领郡由汉高祖时的42郡减为26郡,而中央直辖郡由汉高祖时的15郡增加至44郡,使汉郡总数大大超过诸侯王国郡数。
汉景帝抑贬诸侯王的地位,剥夺和削弱诸侯国的权力,收回王国的官吏任免权,仅保留其“食租税”之权,并且收夺盐铁铜等利源及有关租税。
西汉皇帝顺序列表

西汉皇帝顺序表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 -- 汉少帝刘恭 -- 汉少帝刘弘 -- 汉文帝刘恒 --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汉昭帝刘弗陵 -- 汉废帝刘贺-- 汉宣帝刘询 -- 汉元帝刘奭 -- 汉成帝刘骜-- 汉哀帝刘欣-- 汉平帝刘衎 -- 汉孺子刘婴刘邦(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前256年 /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汉书》记载刘邦祖上来自魏国,是晋国大夫士会的后代。
刘邦这一代已成为平民,出身农家,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初仕秦朝,授沛县泗水亭长,释放刑徒,亡匿于芒砀山中。
陈胜起义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投奔名将项梁,任砀郡长,受封为武安侯,统领砀郡兵马。
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
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
能够知人善任,注意虚心纳谏,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积极整合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击杀西楚霸王项羽,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
即位于定陶汜水之阳 [15-16] ,后来定都长安,建立西汉。
陆续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
建章立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
兵员归家,豁免徭役,重农抑商,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秩序。
安抚人民生活,奠定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
对外和亲匈奴,开放边境关市,积极缓和汉匈关系。
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
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毛主席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刘盈的人际关系图:父亲:刘邦、刘季母亲:吕雉妹妹:鲁元公主儿子:汉前少帝刘恭、淮阳王刘疆、常山王刘不疑、襄城侯刘弘(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后改封常山王)、轵侯刘朝、壶关侯刘武(后改封淮阳王)刘盈之后的继位皇帝:刘恭(刘盈跟一个宫女的儿子)妻子、皇后:张嫣(刘盈的亲外甥女,也就是亲妹妹鲁元公主的女儿)男宠:宏籍孺(也作宏孺)刘盈的一生:在刘盈小时候,父亲刘邦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不可能使他过那种贵族的生活,所以,他和母亲以及姐姐要经常到地里干活。
汉朝历代帝王年号表

汉朝历代帝王年号表
汉朝历代帝王年号表如下:
1.汉高祖刘邦,在位12年,年号无。
2.汉惠帝刘盈,在位7年,年号无。
3.汉文帝刘恒,在位23年,年号无。
4.汉景帝刘启,在位16年,年号无。
5.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
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6.汉昭帝刘弗陵,在位13年,年号始元、元凤、元平。
7.汉宣帝刘询,在位25年,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
甘露、黄龙。
8.汉元帝刘奭,在位16年,年号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9.汉成帝刘骜,在位26年,年号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
元延、绥和。
10.汉哀帝刘欣,在位6年,年号建平、元寿。
11.汉平帝刘衎,在位5年,年号元始。
12.孺子婴,在位3年,年号居摄、始初。
汉景帝刘启生平简介

汉景帝刘启生平简介景帝刘启是汉文帝长子,母亲窦姬(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
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前141),谥号“孝景皇帝”。
汉景帝刘启生平简介景帝刘启是汉文帝长子,母亲窦姬(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
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前141),谥号“孝景皇帝”。
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
虽有谄媚溢美之意,但还是从几个侧面反映了景帝政治及其个性特征。
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那么,景帝是怎样发展有利的形势、消除不利的因素,使大汉王朝达到繁荣强盛的境地的呢?以下从对诸王、对匈奴、对政治、对储位四个方面,加以阐释和解说。
对诸王:成功平叛,稳固皇权景帝前三年(前154),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国的叛乱,史称吴楚之乱,或“七国之乱”。
吴楚七国之乱的发生,既有远因,也有近因。
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立兄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
吴王刘濞开铜矿,铸“半两”钱,煮海盐,设官市,免赋税,于是吴国经济迅速发展,刘濞的政治野心也开始滋生。
文帝时,吴太子入朝,与皇太子刘启(即景帝)博弈,因争棋路发生争执,皇太子抓起棋盘将吴太子砸死。
汉文帝派人将尸体运回吴国,吴王刘濞愤怒地说:“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又将灵柩运回长安埋葬。
从此,刘濞称疾不朝。
汉文帝干脆赐他几杖(茶几、手杖,对老年人尊敬和优待的象征),准许他不用朝请。
但吴王刘濞不但没有悔改,反而更加骄横。
晁错像汉景帝即位后,吴王刘濞日益骄横,反迹也越发明显。
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收归汉廷直接统治。
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的历史治国故事篇

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的历史治国故事篇刘启(公元前188年3月4日—公元前141年3月9日[1] ),即汉景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所生[2] ,西汉第六位皇帝。
在位16年,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
所以接下来小编分享两篇关于汉景帝的故事吧。
晁错削地汉景帝也像文帝一样,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决心把国家治理好。
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有个管家的官员叫晁错(音cháoAcuò),才能挺不错,大家把他叫做“智囊”,汉景帝即位以后,把他提升为御史大夫。
汉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但是同时又有二十二个诸侯国。
这些诸侯都是汉高祖的子孙,也就是所谓同姓王。
到了汉景帝那时候,诸侯的势力很大,土地又多,像齐国有七十多座城,吴国有五十多座城,楚国有四十多座城。
有些诸侯不受朝廷的约束,特别是吴王刘濞(音bì),更是骄横。
他的封国靠海,还有铜矿,自己煮盐采铜,跟汉皇帝一样富有。
他自己从来不到长安朝见皇帝,简直使吴国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晁错眼看这样下去,对巩固中央集权不利,就对汉景帝说:“吴王一直不来朝见,按理早该把他办罪。
先帝(指文帝)在世时对他很宽大,他反倒越来越狂妄自大。
他还私自开铜山铸钱,煮海水产盐,招兵买马,准备叛乱。
不如趁早削减他们的封地。
”汉景帝还有点犹豫,说:“好是好,只怕削地会激起他们造反。
晁错说:“诸侯存心造反的话,削地要反,不削地将来也要造反。
现在造反,祸患还小;将来他们势力雄厚了,再反起来,祸患就更大了。
”汉景帝觉得晁错的话很有道理,决心削减诸侯的封地。
诸侯大多不是荒淫无度,就是横行不法,要抓住他们的罪恶,作为削减封地的理由,还不容易!过了不久,有的被削去一个郡,有的被削掉几个县。
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从家乡颍川(今河南禹县)特地赶了出来。
他对晁错说:“你当了御史大夫,地位已经够高的了。
怎么不安分守己,硬管闲事?你想想,诸侯王都是皇室的骨肉至亲,你管得着?你把他们的封地削了,他们哪一个不怨你,恨你,你这样做究竟是为的什么?”晁错说:“不这样做,皇上就没法行使权力,国家也一定要乱起来。
历史趣谈历史上的刘启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启的父母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历史上的刘启是个什么样的人刘启的父母是谁
导语:历史上的刘启是西汉第六任皇帝,父亲是汉文帝刘恒,母亲是窦姬。
刘启于公元前188年出生在山西平遥,刘启在兄弟中排名老五,后来因为刘恒的
历史上的刘启是西汉第六任皇帝,父亲是汉文帝刘恒,母亲是窦姬。
刘启于公元前188年出生在山西平遥,刘启在兄弟中排名老五,后来因为刘恒的前四个儿子早死,于是刘恒就成为了长子,继承了皇位。
刘启于公元前157年登基为皇,为汉景帝。
汉景帝在历史上有着良好的声誉与评价,被列为中国历史上较开明的君主之一。
汉景帝刘启继承和发展了其父亲刘恒的事业,重农抑商,大力发展农业。
刘启推行与民休养的国策,减免赋税,减轻徭役,让百姓生活水品达到了很大的发展。
大力兴修水利,积极鼓励发展农业。
面对实力不断膨胀的诸侯,刘启平定藩王,着手削藩,平定由削藩引起的七国之乱,最终巩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皇位,稳固政局。
外交方面,刘启加强军事力量,一面采取和亲政策建立友好邦交,一面则大力反击匈奴,让其气焰不要太过于嚣张。
刘启在位16年间,于内于外都采取开明宽松的政策,整个社会经济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整个政局趋向于稳定,国力昌盛。
刘启的这些政治举措得到了良好的收获与回报,刘启将其父亲的事业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开创了文景之治,并为其儿子刘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汉武帝刘彻的汉唐盛世与刘启的努力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历史上的刘启励精图治,勤俭治国,可谓是美名一片,在西汉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刘启的爹是谁
生活常识分享。
西汉皇帝列表及简介

西汉皇帝列表及简介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较为重要的时期,共有11位皇帝,以下是西汉皇帝列表及简介:1. 刘邦(汉高祖,206 BC-195 BC):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因其集合了百姓力量而成为起义领袖,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在位期间,他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奠定了西汉王朝的基础。
2. 刘盈(汉惠帝,195 BC-187 BC):刘盈是刘邦的长子,继位后较为宽和,致力于缓和官员之间的竞争。
然而,由于他没有深入政治,导致了不少内部的动荡和困境。
3. 刘恒(汉文帝,187 BC- 157 BC):刘恒是刘邦的孙子,因善于宽恕和理解而被人们称为“文帝”。
在他的领导下,汉朝继续保持和谐安定,尽管存在外来侵略和内部分裂。
4. 刘启(汉景帝,157 BC-141 BC):刘启是汉文帝的儿子,更加强调对外扩张和力量的增强。
然而,他过于信任自己的亲信,使政治出现了一些问题。
5. 刘彻(汉武帝,141 BC-87 BC):刘彻是刘启的侄子,是西汉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被誉为“太宗”。
他扩大了国土,加强了中央集权,采用人才选拔制度,而且大力推行科技、教育和文化建设。
6. 刘盈(汉昭帝,87 BC-74 BC):刘盈是刘彻的儿子,由于他当时还很年轻,因此由母亲显王后辅佐。
他治理基本得当,但在位时间较短。
7. 刘弘(汉宣帝,74 BC-49 BC):刘弘是汉昭帝的长子,吸取了父亲和祖父的优点,致力于抵御外来入侵和巩固国家内部的统一性。
他实行了思想统一,提高了治理地方性的能力,是一位明智的国君。
8. 刘询(汉元帝,49 BC-33 BC):刘询是汉宣帝的侄子,从即位开始即面临多种挑战,但他表现出极大的决心和智慧,取得了一定的政治成就。
9. 刘奭(汉成帝,33 BC-7 BC):刘奭是汉元帝的儿子,一开始的统治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但他后来偏向贵族,削弱了中央集权,因此最终引发了西汉朝的灭亡。
10. 汉哀帝(7 BC-1 BC):汉哀帝是汉成帝的孙子,当时才年幼,由四位大臣共同辅佐。
汉朝帝王年表

汉朝帝王年表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时期的总称,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
以下是西汉和东汉帝王的年表:西汉(前206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刘彻):前202年-前195年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了西汉,是西汉的开国皇帝。
汉惠帝刘盈:前195年-前188年汉高后刘启(汉文帝):前188年-前141年汉文帝是西汉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
汉景帝刘启:前141年-前87年汉景帝是西汉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时国家相对稳定,经济繁荣。
汉武帝刘彻:前141年-前87年汉武帝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他是西汉时期最杰出的君主之一,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创了武帝时代。
汉昭帝刘弗陵:前87年-前74年汉昭帝是西汉的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时实行了相对温和的政策。
汉宣帝刘询:前74年-前49年汉宣帝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时实施了一些社会政治改革。
汉元帝刘奭:前49年-前33年汉元帝是西汉的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时国家相对平稳,但朝政腐败。
汉成帝刘欣:前33年-前7年汉成帝是西汉的第九位皇帝,他在位时政治混乱,实际上是由王莽掌握实权。
王莽:公元8年-公元22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终结了西汉。
东汉(25年-220年)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光武帝是东汉的开国皇帝,经过漢朝末年的动荡,他恢复了汉朝的统治。
明帝刘彻:公元58年-公元75年明帝是东汉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时,国家相对平稳,文化繁荣。
章帝刘炟:公元76年-公元88年章帝是东汉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时相对宽政,对社会作了一些调整。
和帝刘肇:公元89年-公元105年和帝是东汉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时朝政相对混乱。
殇帝刘隆:公元105年殇帝是东汉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时年幼,未能掌握实权。
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安帝是东汉的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时朝政相对平稳,但实际上已经是宦官集团的傀儡。
少帝刘志:公元125年-公元144年少帝是东汉的第七位皇帝,但在位时未能发挥实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景帝刘启-汉景帝刘启,汉
刘启。
汉景帝刘启。
汉文帝刘恒第五子。
母孝文皇后窦氏。
西汉第六位皇帝。
刘启在位期间。
推行“削藩策”。
削诸侯封地。
平定七国之乱。
巩固中央集权。
勤俭治国。
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
发展生产。
减轻赋税。
刘启在位16年。
汉景帝后元三年。
刘启驾崩。
谥号孝景皇帝。
葬于阳陵。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
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
完成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中文名,刘启。
别名,汉景帝。
国籍,
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代地中都。
出生日期,188年腊月初五。
逝世日期,公元前141年正月。
职业,皇帝。
信仰,黄老之学。
主要成就,文景之治。
承前启后,平定七国之乱。
维护统一。
谥号,孝景皇帝。
在位时间,前157年—前141年正月。
在位年数,16年。
享年,48岁。
陵墓,阳陵。
人物生平。
刘启。
汉惠帝七年出生于代地代地中都。
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
汉文帝刘恒的儿子。
母亲是窦氏。
刘启出生时。
父亲刘恒在代国为代王。
刘启在刘恒几个儿子中排行居中。
刘恒为代王时。
与代王后生有四子。
刘恒未即位之前代王后便已去世。
前180年。
刘恒被拥立为皇帝后。
代王后所生四子都相继病死。
刘恒即位数月。
公卿大臣请立太子。
而刘恒诸子中刘启最大。
于是就被立为太子。
汉景帝刘启母亲窦氏被立为皇后。
刘启为太子时。
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入京。
陪伴刘启喝酒下六博棋。
刘贤的师傅都是楚人。
从而使他养成轻佻。
剽悍
的个性。
平时又很骄矜。
与刘启博弈时。
为棋路相争。
态度不恭敬。
刘启就拿起棋盘打刘贤。
不料把他打死了。
汉文帝就派人将其遗体送回吴国去埋葬。
从此刘濞怨恨刘启。
汉文帝后元七年农历六月。
汉文帝去世。
同年六月初九。
太子刘启继承帝位。
是为汉景帝。
尊祖母皇太后薄姬为太皇太后。
尊母亲皇后窦氏为皇太后。
刘启即位后。
先提拔晁错做内史。
然后又升晁错为御史大夫。
位列三公之一。
晁错经过分析。
告诉刘启要特别提防诸侯势力最强大的吴王刘濞。
刘濞已经暗中准备了四十来年。
他私自铸钱。
又煮盐贩卖。
为了积蓄力量。
他还招纳逃犯。
谋反之心越来越显露出来。
所以。
晁错极力主张刘启削夺各王的封地。
即削藩。
刘启听从了晁错的建议。
决定先削夺吴国的会稽和豫章两郡。
刘濞见朝廷开始动手。
不愿束手就擒。
在汉景帝前元三年联合各地诸侯王打着诛杀晁错。
安定国家的旗号反叛作乱。
这次叛乱共有七个诸侯王参加。
史称为”七国之乱”。
刘启知道了七国反叛的消息。
就派太尉周亚夫带领三十六个将军去攻打吴国。
楚国;派曲周侯郦寄攻打赵国;派将军栾布攻打齐国;派大将军窦婴屯兵荥阳。
监视齐国。
赵国的军队。
窦婴向刘启引见曾担任过吴国丞相的袁盎。
刘启召袁盎进宫相见。
趁机劝说刘启杀掉晁错。
以保国家安全。
平息叛乱。
刘启采纳了袁盎的计策。
便杀了晁错。
而七国之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刘启调派周亚夫等将领领兵平叛。
周亚夫采用截断叛军的粮道然后坚守不出的战略。
最终击溃了叛军。
用三个月将叛乱彻底平定。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
刘启趁机将各诸侯王国的权利收回中央。
又大量裁撤诸侯国的官吏数量。
诸侯王不再有行政权和司法特权。
经过七国之乱。
诸侯王的割据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前元四年。
刘启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
就想把女儿嫁给尚未婚配的太子刘荣。
不料刘荣生母栗姬
因厌恶馆陶屡次给刘启进献美女而拒绝这桩婚事。
刘嫖十分恼火。
于是为女儿和胶东王刘彻订了婚事。
在此之后。
刘嫖不时在刘启面前说栗姬的坏话外加称赞刘彻。
刘启也认为刘彻德才兼备。
所以对他格外宠爱。
有一次。
长公主刘嫖和刘启说。
栗姬经常让宫女们在背后用巫术诅咒唾骂皇帝喜爱的妃子。
刘启听后。
对栗姬生出厌恶之心。
但是因为以往和栗姬感情深厚。
仍旧存有善念。
后来。
刘启生病时曾试探栗姬。
说:“我百岁之后。
你要善待其他妃子和她们的儿子啊。
”栗姬当时怀有愤恨之心。
不但没有答应刘启。
反而口出恶言。
刘启对栗姬彻底失望。
但是隐忍没有发作。
前元六年农历九月。
刘启废黜皇后薄皇后。
前元七年)夏四月乙巳日。
王娡被立为皇后。
同月丁巳日。
王娡的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
刘启很节省。
在位时他极少兴建宫殿楼阁。
后元三年正月。
刘启患病。
病势越来越重。
他自知不行
了。
于是病中为太子刘彻主持加冠典礼。
不久。
刘启病死于长安未央宫。
享年48岁。
葬于阳陵。
谥号“孝景皇帝”。
太子刘彻即皇帝位。
是为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