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电镀知识讲座
电镀基础知识讲座(二)

电镀基础知识讲座(二)合格的电镀工必须懂得电镀设备的基本理论和电镀的原理,电镀工必须具备的条件,即操作方式、工艺管理、工艺规范要求,同时要能正确的对待工艺操作的规范化与产品质量密切关系,严格的说:没有严格规范操作就不可能镀出合格的电镀产品!因此要使自己能胜任电镀工这个岗位,就必须懂一点电镀设备的基本常识,通过理论上的培训,实践操作合格,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合格的电镀工。
三化学反应:概念:由一种物质变化成另一种新物质的过程叫化学反应。
例:碳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就是化学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是由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但物质不会消失,也不可能增多。
它应服从下面的物质不灭定律和定比定律。
A、物资不灭定律:参加反应物质的总重量等于反应生成物质的总重量。
B、定比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都有一定的比例,反应生成物质也有一定的组成比例。
例如:2克氢+16克氧,生成18克水。
分子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分子式。
在写分子式时,先写上元素符号,再把原子的数目用较小的数字记在符号的右下角。
例如: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个氧原子组成,可写成:H2O。
知道物质的分子式后,我们就知道物质的组成,并且可计算出分子量。
例如:硫酸的分子式是:H2SO4,由此可知道它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组成,它的分子量是:2个氢原子量+1个硫原子量+4个氧原子量=分子量用分子式及符号经平衡后表示的化学反应过程叫化学方程式:例如:硝酸银与氧化钠作用生成氧化银和硝酸钠。
可写成:AGNO3+NACl=AGCl+NANO3知道化学反应方程式后,我们就能知道多少参加反应的物质能生成多少反应生成物。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反应中,一个分子硝酸银与一个分子的氯化钠反应,生成一个分子的氯化银和一个分子的硝酸钠。
我们查表知道这几种物质的分子量是:硝酸银AGNO3=170氯化钠AGCL=58硝酸钠NaNO3=85氯化银Agcl=143由此可知:170克AgNO3(硝酸银)+58克的(氯化钠)生成143克的AgCl(氯化银)+85克的NaNO3(硝酸钠):假设我们需要配制40克AgCl(氯化银),则需要多少AgNO3(硝酸银)和NaCl(氯化钠)呢?(硝酸银):(氯化银)=170:143AgNO3AgCl(硝酸银)=170X40=47.5克AgNO3143(氯化钠):(氯化银)=58:143NaClAgCl(氯化钠)=(氯化银)=16.2克NaClAgCl则需用AgNO3(硝酸银)47.5克和NaCl(氯化钠)16.2克。
电镀基本知识培训 ppt课件

不接地的电力网 中,应采用保护接地,即把电动机、变压器、铁 壳开关等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用电阻很小的导 线接地极可靠连接,确保:即使因电器设备绝缘 损坏和中线相接,以确保:即使因电器设备绝缘 损坏而漏电时,由于人体电阻比接地极大很多, 几乎不会有电流经过人体,从而保证人身安全。 一般接地电阻应于小于4Ω ,采用埋地中的铁棒、 钢管作为地极。
络合物
K4[Fe(CN)6] 中, Fe2+ 与 CN- 极少电 离出来 ,它们基本 以 Fe(CN)64-的形式存在。这种由简单正离子和几个其他离子 或中性分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分子称为络离子,络离子组成 的化合物,称为络合物。 电 镀 中 常 用 的 络 离 子 有 : [Zn(CN)6]2- 、 [Ag(CN)2]- 、 [Cu(NH3)4]2- 。 络合物非常稳定,基本不离解出简单的金属正离子。
课程一:电镀概述
电镀概念
利用电解在制 件表面形成均 匀、致密、结 合力良好的金 属或合金沉积 层的过程。
电镀概述
1800年,意大利布鲁纳特利发表镀银论文; 1805年,布鲁纳特利提出镀金; 1840年,英国埃尔金顿申请了氰化镀银的专利,并开始应 用于生产; 1840年,雅可比申请酸性镀铜的专利,并于1843年应用于 生产;
电化学知识
电解质溶液 络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原电池和电解池 电极、电极反应与电极电位 电极的极化
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定义:在溶解或熔融溶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 电解质。 电离:电解质能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 离形成的溶液,称为电解质溶液。 强电解质:在水中几乎全部发生电离,如盐酸、硝酸、硫 酸、氯化钠等。 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如醋酸、氨水、硼酸等。
电镀知识讲座

镀种,否则在腔体或深孔的内表面,镀层无法沉积或
很难沉积。此种零件尽量采用化学镀,因为化学镀的
覆盖能力很好(几乎达到100%)。对尺寸公差较小,
要求严格的零件应采用性能良好的薄镀层。
(三)镀层选用原则及设计
3. 4 不同金属零件相互接触的状况
各种材料间的电极电位不同,存在电位差,在腐 蚀环境中容易发生电偶腐蚀。因此零件镀层除了 有防护作用外,还应该使零件接触电位差尽量减 少。
电镀车间生产线图
目
1 金属表面处理简介
2 3 4 5
录
表面处理的定义、方法以及作用
电镀原理及分类 镀层选用原则及设计 常见功能性镀种及特性 品质保证
耐蚀性检测设备 化验分析控制 结合力试验
电镀控制
6 镀前质量控制要求 7 零件电镀参考 8 举例分析
(一)金属表面处理简介
1.1 表面处理的定义和方法(Metal Finishing)
1.2 电镀表面处理的作用
1.2.1 提高材料的耐蚀性能 : 未经任何处理
的金属在大气条件下是很容易被腐蚀的。电
镀可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
命,如电镀锌就能提高钢铁件在一般大气中
的耐蚀性。
(一)金属表面处理简介
1.2 电镀表面处理的作用
1.2.2 赋予产品装饰性能:电镀不仅能使产品具 有很好的防腐能力,而且可以使其具有漂亮的 外观,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如镀装饰铬,镀 光亮银,镀仿金等。
(六) 镀前质量控制要求
6.4 带有复杂内腔的焊接件,应在不影响使用 部位留有便于镀液、气体排出的工艺孔。
6.5 焊接位应无多余的焊料和焊渣,焊缝应经 喷砂或其它方法清洗,焊缝应无气孔和未 焊牢等缺陷。
6.6 经热处理后的工件进行表面清理,不允许 有未除尽的氧化皮和残留物,不允许有锈 蚀现象。
电镀知识讲座

5、不纯物的来源、影响及处理
(1)、金属杂质来源、影响及处理 A、来源: 由前工序带入 零件从挂具掉下来而留臵在槽内 从周围的设备及环境掉落的腐蚀物 工具掉入槽内 用不纯的镍盐及不合规格阳极 B、影响及处理 建议控制- 不断於母槽用不锈钢板通以0.3-0.5ASD, 作弱电解处 理,以去处金属杂质。
注:有个别的基体材料本身的应力也 会影响到最底层的沉积层应力。
25
结合力:
在组成基体金属晶粒的晶格表面,存在一个 由晶格力延伸而成的力场,在沉积过程中达到表 面的金属离子,将被迫占据与基体金属晶粒结构 相连续的位臵,这种结合的强度就会接近于基体 金属本身的结合强度(除非可能存在着两种品格 的明显不配)因此,电镀层的粘附强度就和基体 的抗粘强度很接近。 通常有这样的印象,认为电镀的镀层往往很 容易剥落,实际上这是因为不良的电镀操作所造 成,一般是在基体的准备方面,而不是由于结合 力有什么本质上的弱点。
限制电流 Limiting Current 安培 I
还原势 Reduction Potential
V电压
14
• 电镀的结晶过程:
1、液相传质步骤 3、电荷转移 5、形成结晶 2、前臵转化步骤 4、表面扩散或形核
15
电镀的结晶过程又可简单的描述成:
晶核的生成和成长过程。电镀过程中当晶核的生成 速度大于晶核的成长速度时,便可获得结晶细致、排列紧 密的镀层,其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和外观质量。
46
6、常见故障的原因及纠正 A、故障:镀层粗糙
可能原因 金属杂质多
补充的材料没有充分溶解
纠正方法 按金属杂质处理方法处理
加热搅拌,必要时过滤镀液
溶液中固体杂质过多
孔眼过大阳极袋穿破 电流密度过大
《螺丝电镀流程》课件

3
清洁生产
优化电镀工艺,降低能耗和物耗,实现清洁生产 。
THANKS
感谢观看
结合力检测
目视检查电镀层表面是否光滑、色泽 均匀,无气泡、划痕、剥落等缺陷。
通过划格试验、弯曲试验、剥离试验 等方法检测电镀层与基体材料之间的 结合力是否牢固可靠。
硬度检测
采用硬度计对电镀层硬度进行检测, 确保镀层硬度符合要求,以保证镀层 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确保产品性能
电镀质量直接影响到螺丝的防腐 蚀性能和外观质量,进而影响产
04
螺丝电镀的质量控制
镀层厚度的测量和控制
测量方法
采用金相显微镜、涡流测厚仪、X射 线荧光测厚仪等设备对镀层厚度进行 测量,确保厚度符合要求。
控制策略
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制定 镀层厚度控制标准,并在生产过程中 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确 保镀层厚度稳定可控。
电镀层质量的检测方法
外观检测
表面调整
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调整 螺丝表面状态,增强镀层 与基材的结合力。
电镀过程
01
02
03
04
选择电镀槽
根据需要电镀的螺丝材质和颜 色,选择合适的电镀槽。
电镀液配制
按照电镀液的配方要求,准确 配制电镀液,确保电镀质量。
电镀操作
将处理好的螺丝放入电镀槽中 ,按照规定的电镀工艺参数进
行电镀。
电镀质量检测
03
螺丝电镀的工艺参数
电流密度
总结词
电流密度是电镀过程中重要的工艺参数 ,它决定了电镀层的沉积速率和厚度。
VS
详细描述
电流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电镀层的沉积速 率。一般来说,电流密度越大,沉积速率 越快,反之则越慢。电流密度还与电镀层 的厚度有关,适当的电流密度可以获得均 匀、致密的电镀层。因此,在电镀过程中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流密度 ,以保证电镀质量和效果。
电镀知识培训讲义

电镀产品检验内容 3-4 电镀层厚度检查
⑥镀层厚度测试: ★ 检测方法,厚度测试仪. ★ 由供应商提供报告. ★ 检查时对应检查.
电镀产品的检查内容 3-5. ROHS(提供SGS)
电镀培训讲义
2010.10
编制:伍海光
目录
1. 电镀原理 2. 镀种的介绍 3. 电镀产品常见的不良问题 4.电镀产品的检查内容 5.电镀产品的测试内容
电镀原理
电镀知识
一、电镀原理 1.阳极释放阴离子,阳极(产品)吸收阳离子形成电镀层最后 通过钝化等处理,形成致密的电镀层及各种颜色(彩锌,兰 锌)。 2. 通过表面化学反应的原理在表面形成涂层(煲黑) 二、电镀种类(以下均会影响尺寸) 1、镀镍(电叻/电镍、黑叻、哑叻、亮镍) 2、无电沉镍(化学镀镍) 3、镀锌(彩锌、兰锌、白锌、黑锌、黄锌) 4、镀铬(硬铬、光铬、哑铬) 5、镀铁氟龙(如:1101-3060014) 6、煲黑 7、电解抛光 8、氧气黑,阳极氧气
黄 斑
2-5电镀产品检查常见问题
生 锈
2-6电镀产品检查常见问题分析
☆镀镍
★ 起皮,脱落 原因:PH太高,镀前处理不良有机杂质过多。 ★ 镀层有麻点 原因:电解液中有有机杂质。 ★ 镀层粗糙 原因:电流密度太大。
☆氰化镀锌
★镀层产生花斑 原因:电解液中铜,铁,等杂质太多。
3. 电镀 产品检验内容
电镀原理
电镀原理
电镀原理
电镀原理
电镀原理
电镀原理
电镀原理
电镀原理
电镀原理
电镀原理
教育电镀基础知识第一讲

镀层分类
基本工艺流程
电镀设备
电镀电源
可输出4000A电流的开关式电镀电源-
各种电加热器
过滤机
过滤芯
钛篮
☆ 各种槽体结构图 :
槽体结构:
视窗
溢流
排水
储槽: 储存药水,搅拌、加热、过滤、弱电解 等一般在储槽内进行。容积根据交换速 度,以及使用的时间,子槽容积等因素 来决定,一般Ni、Sn储槽容积250400L,Au、Pd在150L左右,水洗 80-120L。
7 橘皮状 基材很粗糙,或者前处理过程中有过腐
镀层 蚀现象或者有Cu2+存在。
8 疏松树枝 镀液脏,主金属离子浓度高,络合剂
状镀层
低,添加剂低,阴阳极离的太近,电 流密度过大
9 镀层发黑
镀液金属杂质和有机杂质高,添加剂 不足或温度太低。
氧化过程不充分或氧化物来不及溶解
10钝态脱皮 掉,受镀表面仍有氧化物残渣,镀层
赫尔片规格
用
的铜材作赫尔片材料。把
它加工成
的赫尔槽试片。
药水高为50mm。所以有20mm是露在液面之上
的。便于用阴极电夹固定。
赫尔片准备
赫尔槽试片经除油、除锈后,用≥400#水磨砂纸打 磨。打磨方向顺着长度方向,是赫尔槽片的长度方 向,正面和反面应同一标准打磨。打磨后能被水膜 完全亲润。
赫尔槽准备
国外电镀加工订单及自己产品如灯饰、锁具、眼镜、打火机、洁具、 汽车、摩托车配件、装饰五金、电器元件等的出口,对电镀工艺提出越 来越高的技术要求,使之形成了一个“多商品大市场”的经济格局。因 此一个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以节约能源、原材料、清洁生产,服务 于大市场与高新技术为契机,使我国电镀技术从不同层面都得到了长足 的进步,也对我国电镀技术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完整版电镀知识简介培训教材.ppt

耐热性:塑胶电镀;
焊焊性:连接器焊锡
Confidential QA
LOTES
电镀的功能和目的
2.连接器电镀的目的与功用
电镀简介
Confidential QA
LOTES
镀层的腐蚀
电镀简介
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液体或气体直接接触金属的表面与其发生化学反应﹐生
成相应的化合物而引起的腐蚀. 黄金在常用的金属中,耐腐蚀性能最好。所以连接器为了确保其
电镀简介
Confidential QA
LOTES
大纲
1. 功能和目的 2. 原理和方式 3. 镀层的要求 4.工艺流程 5.电镀安全知识 6.常用电镀朮语
Confidential QA
电镀简介
LOTES
电镀的功能和目的
电镀简介
1.一般电镀的功能和目的
(1)防护性电镀:提高金属零件在使用环境中的抗蚀性能:镀锌钢管。
地方,就会在镀层中形成空洞或缝隙,亦称针孔.
15.麻点: 若氢气泡在阴极上附着得不牢固,发生周期性的滞留与脱
落,就会出现麻点.
16.白针: 镀金部位未镀到金,称为白针.
17.烧焦: 指镀层发黑.,发暗等现象.
Confidential QA
LOTES
电镀常用朮语
电镀简介
18.Sn/Pb白雾: Sn/Pb槽液附着在镀层上形成的雾状物.
接触部分的接触信赖性, 在其接触部位进行镀金处理,
电化学腐蚀:金属和电解质溶液接触时﹐由于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 腐蚀﹒
原因:形成了原电池﹐在此腐蚀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
Confidential QA
LOTES
镀层的腐蚀
电镀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牙
0.5
M3
-38
M5 M6/M7 M8
七:结束语
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合理地遵循电镀前尺寸的控 制方法和准则可较好地控制螺纹电镀后的质量,特别是 细牙螺纹和一些较难电镀的螺纹都可以得到有效质量控 制。
END
六、螺纹紧固件电镀层厚度(GB-5267-1985)
标准的普通螺纹可容纳 的镀层厚度取决于螺距 和螺纹公差带的位置
1.镀前为6g级外螺纹、6级 内螺纹 6g级外螺纹基本偏差 可容纳的最大镀层厚 度(左表):
螺距 粗牙螺纹 基本偏差 /μm 最大镀层厚度/μm 短规格 长规格
0.35
0.4 0.45 0.5 0.6
2.镀前为6f或6e级外螺纹和6G级内 螺纹基本偏差可容纳的最大镀厚 度(如左图) 1)单个螺纹连接件上的镀层厚度 是不均匀的,两端比中部厚, 长度与直径比越大,厚度差别 也越大。表中短规格是指长度 小于5倍直径的螺纹;长规格是 指长度大于5倍直径,但小于10 倍直径的螺纹。 细牙螺纹基本偏差可容纳的最 大镀层厚度按螺距选取。 2)6H级内螺纹需要电镀时,该螺 纹在电镀后的实际轮廓也必须 不超过以公差带位置H确定的 最大实体牙型。
则电镀后螺纹中径总的增量为: d1-d=2 *Δd=4t 也就是说螺纹中径的增大量是层 厚度的4倍。 同样道理,内螺纹电镀后,其中径 减少量也是镀层厚度的4倍。
实际上,电镀过程中由于零件的突 出部位容易发生电力线过度集中, 即产生所谓的"尖端效应",在齿尖 部位容易镀得厚些,如图2所示。 因此在制定电镀工艺时必须加以 考虑。
注: 式中,d为螺纹大径;d1为螺纹小径;d2为螺纹中径。
实际精度控制
举例:
例如:M10×1.5-6g,镀层厚度0.005~0.015mm,则其镀 前尺寸计算如下:
最大中径=8.994-4×0.015=8.934 最小中径=8.862-4×0.005=8.842 最大大径=9.968-4×0.015=9.908 最小大径=9.732-4×0.005=9.712 螺纹小径=8.344-4×0.015=8.824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使问题简化,便于生产和检验 控制,一般可采用只控制螺纹中径的方法。
螺纹常识
2)公制螺纹, 外螺纹有三种螺纹等级:4h、6h和6g(基轴制) 内螺纹有三种螺纹等级:5H、6 H、7H.(基孔制) 在公制螺纹中:H和h的基本偏差为零; G的基本偏差为正值; e、f和g的基本偏差为负值; 1) H是内螺纹常用的公差带位置,一般不用作表面镀层,或用 极薄的磷化层。G位置基本偏差用于特殊场合,如较厚的镀 层,一般很少用。 2)g常用来镀6-9um的薄镀层,如产品图纸要求是6h的螺栓, 其镀前螺纹采用6g的公差带。 3)螺纹配合最好组合成H/g、H/h或G/h;对于螺栓、螺母等精制 紧固件螺纹,标准推荐采用6H/6g的配合
螺纹电镀前尺寸控制 讲座
技术部 2011年7月
螺纹电镀前尺寸精度的控制
螺纹作为最重要的机械紧固件,其表面大 多采用电镀层来进行防腐和装饰 ,控制好螺 纹电镀前的尺寸是镀后尺寸合格的根本保证, 也是许多螺纹加工企业的一大难题。本讲义 就螺纹产品电镀前尺寸精度控制的方法加以 归纳和总结。
2
螺纹电镀前尺寸精度的控制
二、电镀层对螺纹几何参数的影响
假设镀层厚度在螺纹上是均 匀分布的,则镀层对螺纹中径 尺寸产生的影响如图1所示.
(外螺纹,以常用牙形角 60°为例),其中:d为电镀前螺 纹中径;d1为电镀后螺纹中径 ;t为电镀层厚度;Δd为电镀后 螺纹中径单边增量。按几何 关系:
图1镀层对螺纹中径尺寸产生的影响
电镀层对螺纹几何参数的影响
螺纹实际精度控制
2)外螺纹紧固件 外螺纹成形的方法较多,如搓丝、滚丝、铰丝和车削 等,螺纹尺寸和加工公差比较容易控制 考虑到电镀层对螺纹几何参数的影响,电镀前尺寸控 制准则如下: 最大中径=d2max-4×最大镀层厚度 最小中径=d2min-4×最小镀层厚度 最大大径=dmax-4×最大镀层厚度 最小大径=dmin-4×最小镀层厚度 螺纹小径=d1-4×最大镀层厚度
五、螺纹实际精度控制
1)内螺纹紧固件 对于内螺纹来说,一般常用的等级精度为H级,通常情况 下,电镀时由于内螺纹的屏蔽作用,螺纹部分的镀层厚度相 比较薄,如果在内螺纹的实际轮廓不是最大实体牙型的情 况下(取上偏差),H级公差可以容纳一部分镀层厚度,也 就是说镀后内螺纹的实际轮廓不超过H级公差的最大实体 牙型就不会影响其旋合性。所以H级公差可以满足一般行 业的要求,也就是说标准紧固件表面需要电镀时,镀前用H 级塞规,镀后还用H级塞规检查。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内螺纹紧固件,由于受到加工方法和 检测方法的限制,一般采用高一等级的塞规来检测和控制 螺纹电镀前的尺寸精度,同时控制镀层厚度,避免因镀层过 厚而影响到尺寸精度。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2种较为常用的方法使零件表面 预留出接近于镀层的尺寸余量,即化学尺寸抛光和机械加 工过程中预留足够的镀层厚度尺寸,以下加以详细说明。
螺纹电镀前尺寸的控制
2.1 化学尺寸抛光
化学尺寸抛光就是使金属制品在特定的溶液中通过有规则的 溶解以达到规定尺寸的一种加工方法。在化学抛光过程中,螺纹齿 尖部位的溶解速度大于螺纹斜面和齿根部位的溶解速度,与电镀后 齿尖部位镀层分布较厚相补偿,有利于修正电镀后齿尖几何形状。 化学抛光能使粗糙的表面得到整平,有利于提高镀层的平滑度 、降低孔隙率、提高耐蚀性;化学抛光还可以起到除锈作用。化学 尺寸抛光操作比较简单,生产效率高,可以和电镀作业连为一体,只 需在原有设备中增加一个化学抛光槽和清洗槽即可。 建议使用下列配方的抛光液[1]: 磷酸60%(体积分数); 硫酸30%(体积分数);酸10%(体积分数) 铬酸5~10 g/L ; 温度120~140℃ 一般溶解速度为5μ/min,生产中可根据零件需镀覆的厚度来计 算溶解时间,并通过生产试验加以验证总结,可以有效控制螺纹的电 镀质量。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是将以上2种方法结合起来,必须 掌握一套有效的操作规程,以保证螺纹的电镀质量。
四、镀层厚度规定
普通螺纹可容纳的镀层厚度取决于螺距和螺纹公差带的 位置。
1)最大镀层厚度可在GB/T5267-85《螺纹紧固件电镀层》 表格中选取。 2)电镀层的最小厚度:电镀层必须达到一定厚度才有应用价 值,具体可根据国家的盐雾试验标准GB/T10125《人造气 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来加以衡量,一般控制在3~5μm, 可依据GB/T5267-85《螺纹紧固件电镀层》中的表格按 螺距和公差带位置具体确定。
公差带位置f 螺 距 基 本 偏 差 最大镀层厚 度 短 规 格 长 规 格 基 本 偏 差 -50 -36 0.6 0.7 0.8 1.0 1.25 1.5 1.75 2 2.5 M3.5 M4 -60 5 -53 -56 12 10 24 -40 -42 -45 -48 -52 -58 12 10 -80 20 15 42 10 8 M10 M12 M14/M16 M18/M20/ M22 -67 15 -71 -71 12 34 38 10 32 -60 -63 25 28 8 21 22 5 公差带位置e 最大镀层厚 度 短 规 格 长 规 格 基 本 偏 差 20 公差带位置G 最大镀层厚 度 短 规 格 长 规 格
三、螺纹电镀前尺寸的控制
为了使螺纹零件电镀后的尺寸合格,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 在耐腐蚀性能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地减小镀层厚度,可以减 少镀层厚度对配合尺寸的影响。 2) 在零件性能允许的条件下,采用酸洗和化学抛光等工艺,事 先对零件进行处理,预留零件需要电镀的厚度,以保证电镀 后零件尺寸在图样要求范围内。 3) 在零件机械加工过程中预留足够的镀层厚度尺寸。 4) 选用耐腐蚀性更好的基体材料以减薄镀层厚度,或选用高 耐蚀性镀层(在较低镀层厚度的情况下可达到同样的防护 性能)来保证零件尺寸精度。
M1.6
-19 M2 M2.5 -20 M3 M3.5 -21 5 3 3
0.7
0.8 1 1.25 1.5
M4
M5 M6/M7 M8 M10
-22
-24 -26 -28 -32 8 5 5
1.75
2 2.5
M12
M14/M16 M18/M20/ M22
-34
-38 10 -42 8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厚度(GB-5267-1985)
一.螺纹常识 二.电镀层对螺纹几何参数的影响 三.螺纹电镀前尺寸的控制 四.镀层厚度规定 五.实际精度控制 六.螺纹紧固件电镀层厚度(GB-5267-1985) 七.结束语
一、螺纹常识
1.螺纹的分类:
螺纹是一种在固体外表面或内表面的截面上,有均 匀螺旋线凸起的形状。根据其结构特点和用途可分为三大 类: 1)普通螺纹:牙形为三角形,用于连接或紧固零件。普 通螺纹按螺距分为粗牙和细牙螺纹两种,细 牙螺纹的连接强度较高。 2)传动螺纹:牙形有梯形、矩形、锯形及三角形等。 3)密封螺纹:用于密封连接,主要是管用螺纹、锥螺纹 与锥管螺纹。
螺纹常识
2.螺纹配合等级:
螺纹配合是旋合螺纹之间松或紧的大小,配合的等级是作用 在内外螺纹上偏差和公差的规定组合。 1)统一英制螺纹: 外螺纹有三种等级:1A、2A和3A级 内螺纹有三种等级:1B、2B和3B级 全部都是间隙配合。等级数字越高,配合越紧。在英制螺纹 中,偏差仅规定1A和2A级,3A级的偏差为零,而且1A和2A级的等 级偏差是相等的,等级数目越大公差越小。 1A和1B级,非常松的公差等级,其适用于内外螺纹的允差配合。 2A和2B级,是英制系列机械紧固件规定最通用的螺纹公差等级。 3A和3B级,旋合形成最紧的配合,适用于公差紧的紧固件,用于 安全性的关键设计。 对外螺纹来说,比3A级大75%,对内螺纹来说,2B级公差 比2A公差大30%.1B级比2B级大50%,比3B级大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