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文献总结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元素的应用

浅谈中国元素的应用

浅谈中国元素的应用作者:张力翔林燕宁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5期摘要:图案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识别符号。

它具有简单、显著、容易辨别的图像或物质符号为直观表达方式。

它不仅仅作为物品的设计,更是一种艺术图形的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是华夏文化的独特征的体现,若是我们能在设计中对传统元素的外形与内涵在理解基础上进行揣摩、整理、改造使之成为新的设计元素,更好的发挥中国元素展示的美,科学的使用在图案设计中,在“国际化”与“民族风”二者之间达到平衡,从而可以设计出既有中国元素特色文化内涵的图案设计。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文字;图腾;民族化一、图案设计的研究现状与起源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不论在哪个领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长与发展,我国的图案设计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从而被大程度应用在社会的各个行业。

然而这样的高速发展也无法完全隐藏与国外已经成熟的设计行业之间存有的差距这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尤其我们可以从我们现有的设计中看到,其中不乏有大量的人在盲目的“借鉴”西方的设计风格,几乎已经忘却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与精神内涵的显现,在设计的过程中仅仅只是单纯的挪用中国传统元素,而忽视了中国的设计本源,不在中国文化中找寻现代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孕育着中国文化的中国元素将会成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奠定自信,它会承担起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时代使命。

”从其他方面来看,图案设计作为设计中要求很高的部分,最需要的就是“形象性”与“达意性”,象征性作为其表现手法,是对人们传达特殊的信息也是一个核心要素。

传播一个品牌的文化理念与文化内涵是它存在的根本。

但放眼中国图案设计的市场现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中有许多视觉表现功能过度夸大的图案,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的商业化,导致人们产生视觉疲劳。

匮乏与展现内在的文化底蕴,导致现代的图案形象单一,过于规范化,从而缺失了个性化与人性化,导致人们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心里排斥。

先于文字的正式出现之前,人类就在使用象形符号或图形来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时记号图案就产生了。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

论文题目: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内容摘要本人论文主要论述这些古老的中国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运用,希望通过那些成功的影片借鉴经验,找出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积极作用。

我将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首先介绍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元素构成,例如中国的儒、道传统思想,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故事题材,以及水墨、剪纸等传统艺术的风格等等。

第二个方面主要介绍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运用,比如水墨风格、剪纸风格的类型动画,还有根据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改编的动画影片等。

第三个方面,我将对比论述国外动画与中国本土动画对中国传统元素运用的异同,主要以《花木兰》、《功夫熊猫》为例,将之与中国动画史上的杰作《大闹天宫》和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论述中外创作的异同。

最后一部分是探讨分析中国元素的“中国特色”的魅力所在,从而总结出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可行方向。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动画影片艺术风格中国特色目录引言 (4)一、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元素构成 (4)(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4)(二)中国传统艺术风格 (5)(三)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7)二、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具体运用 (7)(一)故事题材 (7)(二)艺术风格 (8)(三)民族音乐 (9)(四)物件细节 (9)三、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动画是中国动画发展的根本 (9)四、结语 (10)参考文献 (10)致谢 (11)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中的运用学生姓名:朱明雪指导教师:李伟程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为中国动画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在动画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逐渐运用到动画中的角色造型、故事情节、色彩风格、音响配乐等方方面面,在这个基础上,经过我国动画人的不懈努力,承前启后,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风格的动画时代。

新世纪以来,我国动画产业在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同时,也重新开始了对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探索和回归。

我的论文主要论述这些古老的中国元素在中外动画影片中的运用,希望通过那些成功的影片借鉴经验,找出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积极作用。

关于国潮的文献[001]

关于国潮的文献[001]

知识创造未来
关于国潮的文献
国潮,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设计灵感,融合现代流行元素
的一种时尚文化。

它的兴起,既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年轻人
崇尚传统的表现。

近年来,国潮已经成为国内时尚潮流的一股强劲势头。

不论是服装、鞋帽、配饰还是家居用品等各个领域,国潮风格的设计正在逐渐
替代过去喜欢模仿外国潮流的趋势。

许多知名品牌也开始注重将中国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出更具特色和艺术感的作品。

国潮的兴起,既代表了消费者对本土文化的关注,也展现出了设
计师在创作中对中国传统元素的挖掘和再造。

通过对传统元素的“升级”,更好地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与此同时,国潮文化的流行
也成为推进本土设计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原
创设计师与品牌。

然而,国潮文化的发展依然需要更多的人和力量去推动。

在日益
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在传承中发扬,让国潮文化更好地与世界接轨和
互动,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跨界合作,以其它文化的视角去解读和应用国潮元素,同时也需要打破传统
文化的条条框框,注入更多的前卫元素与思考。

在时代的发展下,国潮的生命力将会不断陪伴着中国的发展与文
化传承。

只要我们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创新精神,不断把握机遇,国潮市场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广阔和有趣。

1 / 1。

中国元素设计

中国元素设计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三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三新人教版必修21C。

2、 A .B 项:暑—曙; C 项:待——贷;阰——妣; D 项:灸——炙3、 A .幸:希望4、 B .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5、 D .否:坏运气;泰:好运气。

其他三组均为偏义复词。

6、 A .应为“最长的叙事诗”。

17、( 1)元宵节(或“上元节”、“灯节”、“元夜”、“元夕”)(2)答:①以元夜的繁荣喧闹反衬“那人” 的孤寂。

②表达作者耐得冷淡孤独、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1、 D (A 项“呦”读 y ōu B 项“猱”读 n áoC 项“剽”读 pi āo )2、 C( A 项应解说为“多少”, B 项应解说为“赠予”, D 项应解说为“凭什么”)3、 D (A 、宾语前置句 B、状语后置句 C、状语后置句)4、 C5A ( B 项应解说为“深水”, C 项应解说为“惨淡、模糊”, D 项应解说为“市集”)C.“法制” 是指政权机关成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名词;“法治” 是指依据法律治理国家。

“勘误” 是指作者或编者改正书刊中文字上的错误;“刊误” 是指削除、改正文字错误。

“酸楚”原指辣与酸,比喻难过伤心的(经历 );“心酸”指内心沉痛。

D. A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道义;寡:少。

站在正义方面,会获得多半人的支持帮助;违反正义,必陷于孤立。

B.芸芸众生: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全部生物,后指很多人。

C.救火投薪:比喻方法不完全,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上三个词均符合语境。

D. 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

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序次地摆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子或船只等摆列得很密很齐整,不合语境。

C. A 项“原则经过并审议” 应为“ 审议并原则经过”;B项搭配不妥,“ 供给” 改为“ 推出”;D 项在“推进科学发展”前加“为” 。

B.按狗的特色及这类特色的作用分述。

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论文

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接受。

“中国元素〞概念提出以后,广告业掀起了一股运用“中国元素〞的风潮。

本论文采用了归纳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广告创意与中国元素联合使用的展现形式,,明确了“中国元素〞的定义,然后指出了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中运用时出现的问题,最后说明应该怎样正确运用中国元素进行广告创意。

关键词:中国元素;广告创意;消费者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度,随着中国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认识,中国元素这一概念也被更多的人接受。

广告创意要求独特性与新鲜性,而在广告创意中运用中国元素,不仅能提高广告创意的水平,广告作品的质量,而且对树立企业形象,弘扬企业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形象具有很好的作用。

自从“中国元素〞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接受这一概念。

尤其是在广告行业,中国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受到了广告业内人士的注意和重视,由中国广告协会举办的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就是对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结合在一起的一次鼓励性比赛。

2006年9月17日,在成都举行的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巅峰对话提出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的结合使用将是国际广告商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但对它的讨论课题并不是很多。

从这一系列的活动和表现来看,中国广告人越来越重视中国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中国广告的创意越来越需要中国元素的介入来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为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打上文化的烙印。

关于中国元素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从《辞海》上看,“元素〞是一个现代用语,历史上并没有这个词语。

从新华字典上查询“元素〞犹言本质、要素的意思。

灵智精实整合行销传播集团〔EURO RSCG WORLDWIDE〕大中国区执行创意总监〔EDDIE WONG〕黄国雄认为中国元素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挖掘、提炼出来,发现并加以运用。

智威汤逊〔JWT〕上海部的创意总监朱海〔Thomas Zhu〕也提出了对中国元素的观点,他说:“我们现在说的中国元素有点狭窄。

新中式风格室内设计文献

新中式风格室内设计文献

新中式风格室内设计文献
新中式风格室内设计是一种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设
计理念的室内设计风格。

这种风格追求简约、典雅、自然的特点,
注重传统文化的表达和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在新中式风格的室内
设计文献中,可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理念,新中式风格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注重对
空间的诗意表达和情感共鸣,同时又要符合现代生活的实用性和舒
适度。

文献中会详细阐述这种设计理念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其在实
际设计中的运用。

2. 元素运用,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会运用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传统家具、屏风、书画、青花瓷等,同时也会融入现代
设计的元素,如简约的线条、现代的家居设备等。

文献中会详细介
绍这些元素的选择和运用方法。

3. 空间布局,新中式风格注重空间的布局和氛围营造,文献中
会对不同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客厅、餐厅、卧室等各个功能空间的设计技巧。

4. 色彩搭配,在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也是非
常重要的,文献中会介绍传统的中国色彩以及现代色彩在新中式风
格中的运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5. 实际案例分析,文献中通常也会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来说明
新中式风格室内设计的具体实践,包括不同风格的新中式设计案例,从而为读者提供实践经验和借鉴。

总之,新中式风格室内设计文献涵盖了设计理念、元素运用、
空间布局、色彩搭配以及实际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希望以上内容
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摘要】我国拥有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为后人留下的无价之宝,为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的各个领域,中国传统元素被融入产品和场景中。

在新兴的文化创意行业,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效果较好,为其他行业提供参考意见,并有利于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文化创意产品中,不仅融入文字、图案等传统元素,还融入传统皮影、建筑、服饰等元素,使文化创意产品受到国内外的欢迎。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国传统元素引言文化创意产品的产生背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元素和产品进行深入融合,在观赏过程中,满足观赏者的文化需求,并为文化创意产品增添一抹特殊的色彩。

在融入传统元素情况下,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被提升、档次被提高,引发观赏者赞赏,在此背景下,是否融入中国传统元素成为判断文化创意产品艺术性的重要标准。

一、中国传统皮影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传统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和纸板为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其逐渐被电视节目、电影节目替代,但其依旧属于中国优秀传统元素,代表古代世人的精神追求[1]。

传统皮影元素主要包括人物、动植物、道具等类型,其具有简洁、单纯的特点,设计人员将其融入文化创意产品中,打破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普遍概念。

在将文化创意产品和传统皮影元素融合过程中,设计人员提取皮影艺术的图案元素,利用现代材料还原图案,设计夸张化、抽象化、简单化的装饰元素,将其融入文化创意产品中,使观赏者在观赏过程中,发现皮影元素,对文化创意产品产生新奇感。

传统皮影艺术应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人物形象和动植物,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简单线条将皮影戏放置在文化创意产品中,并利用现代镂空技术形成视觉延伸,使观赏人员可以从多个角度观看文化创意产品中的皮影戏,体会文化创意产品的科技性。

在设计之前,设计师找到传统皮影元素与具体生活之间的联系,全面分析皮影元素,掌握皮影元素与文化创意产品融合方式,并增强皮影元素在文化创意作品中的表达和转换,避免在文化创意作品中添加皮影元素,产生突兀感等问题。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相关文献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相关文献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相关文献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引言中国传统装饰元素是中国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建筑、家具、陶瓷等方方面面。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追求,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逐渐被重新发现和应用。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起源与演变、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以及设计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起源与演变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这些元素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演变和发展。

下面就将从几个典型的传统装饰元素进行介绍。

1. 云纹云纹是中国传统装饰元素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它起源于古代人们对天空中云彩的观察和理解。

云纹可以体现出雄浑、博大、灵动的特点,常常被用于室内装饰中的壁画、柱子、窗户等部位。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运用云纹的特点,通过墙面贴纸、瓷砖、挂画等形式来营造出空灵、神秘的氛围。

2. 卷草纹卷草纹是中国传统装饰元素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它起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植物的观察和模仿。

卷草纹可以体现出流畅、优美、生动的特点,常常被用作家具、壁画、陶瓷等装饰图案。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有效地运用卷草纹的特点,通过窗帘、地毯、摆件等形式来增加空间的美感和艺术感。

3. 龙凤龙和凤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龙凤常常被作为装饰元素使用,以体现尊贵、吉祥、祥瑞的特点。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运用龙凤的形象来装饰门窗、壁画、家具等,从而使整个空间更具有中国传统气息和文化内涵。

二、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材质选择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材质来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王亚红,陈建国.北京奥运开幕式与中国元素的融合[J].实证分析
剖析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多种装置及系统应用高新技术。

本文作者以北京奥运开幕式盛会诠释多媒体数字高新技术特色及中国元素广告魅力。

(列举了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刷书等等例子)
2.王纯菲.广告传播的民族文化功能[J].辽宁大学学报,2005,33(1)
广告传播必须正视民族文化的功能,广告传播的民族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构成广告的文化精神意蕴、形成文化表现的个性、影响着受众对广告的接受取向及广告制约等等。

3.艾晓明.广告故事与性别——中外广告中的妇女形象[J].妇女研究论
丛,2002(2):
1.早起商业广告上的女性
2. 冒犯女性的广告模式
3. 挑战偏见:警觉抗争与新表达。

(以烟纸广告为例子)
1.高云道,马少飞.广告中女性形象应用的分析[J].艺术论坛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定位却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片面性和误区, 这既否定了女性自身的社会价值, 同样也是对社会两性关系的错误解读。

为改善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及从根本上消除广告中男女不平等的土壤, 应该从社会、文化、价值观以及女性自身等各个方面加以改变和完善。

(2009 年中国广告统计报告显示, 在所有使用人物形象的广告作品中,女性人物广告占60.8%,男性占15.2%,男女都有的占24 % 。


2.倪宁,谭宇菲.回顾与反思广告中的“中国元素”[J].国际新闻界,2009
本文回顾与反思“中国元素”在广告实践与研究中的转变,真正发挥“中国元素”对中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

(例子国际4A公司奥迪汽车)
3.赵伟东.论广告传播的三种策略[J].商业研究,2005(320)
通过对广告传播的三种策略, 即“感性诉求”、“理性说服”和“本性证明”的分析和介绍, 意在唤起人们对广告策略的关注和思考。

4.曹垣,廖仁春.企业品牌营销中广告传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嘉兴学院学
报,2004,16(1)
六个方面的问题: 过分夸大广告传播的作用; 品牌的核心价值缺乏个性; 广告传播缺乏持久的定力; 盲目选择品牌代言人; 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混淆推广; 广告制作水平
低下, 形式雷同。

(宝洁正面例子脑白反面)
5.张文文.浅谈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1,27(2)
探讨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表现方式和运用路径(例举了北京奥运会象棋的例子)6.陈先锋.浅探中外广告营销的文化差异[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7,20(6)
中外广告在价值观念、艺术追求、审美情趣等多方面有着很大不同, 这些可归根于中外文化差异。

研究中外广告营销的文化差异可以帮助我国广告业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中国的广告要想有较大的发展和突破, 就必须将中国自身的特点和国外先进的创意相结合。

(异现法、反说法是西方广告中常用的两种创意方法)
7.沈璐.现代广告中女性形象分析[J].东南传播,2008(46)
女性形象在国内媒体广告中占有绝对大的比例,女性成了广告的主体表现对象。

本文阐述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表达方式、追溯此表达方式的根源, 提出为广告中女性形象正性的策略期望。

(女性的形象没有得到正确体现,反而是虚荣、身体上的看与被看等等)
8.桑林.中国广告设计中的意味美[J].包装工程,2011,32(14)
以中国广告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现今国际化进程中,广告设计在注重形式感的同时,还应强化自身意味美的重要性。

结合典型案例,阐释并进而指出当今广告设计强化作品内在意蕴的方式和途径:一方面应立足本土,从中国传统设计元素中汲取菁华之美,寻求设计的“中国式诉说”;另一方面应深入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中发掘更生动、更鲜活的创意之美(“我的中国红之味道·赤忱·韵味”“太阳雨太阳能”“贝因美之搬煤篇·砍柴篇”例子)
9.宋云.中国元素广告的世界性诉求[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6)
文章以世界性为背景,分析了广告面向世界诉求的必要性,指出了文化的穿越性、时代性和标志性构成世界性诉求的基础,最后探讨了中国元素广告面向世界诉求的具体路径(中国元素怎么走向世界)
10.李星.中外广告的文化冲突与对话[J]科技文汇,2008
一、广告跨文化传播所带来的问题二、广告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渗透三、跨文化广告传播给我国文化带来的机遇四、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文化安全对策(道德、文化背景等等地方介绍)
11.夏清华.中外广告管理比较[J].经济评论,1997(3)
一、广告立法比较二、各国广告法对特种广告的限制比三、对虚假广告的管理比较四、广告行业自律比较五、对广告媒体的限制比较(中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广告管理的主要差异体现在行业管理与对媒体的控制方面)
12.杜冬玲.中外广告作品比较[J].传播实务,2007(10)
本文通过着力探讨中西广告作品的差异,深入反思,明知差距,寻求改进之策。

具体比较了中外广告整体风格的差异、中外广告创意的差异、中外广告诉求的差异、广告语言运用比较。

(中国移动麦当劳等)
13.吕吉瑛.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7(2)
本文旨在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跨文化广告传播的阻力因素,并分析西方跨国公司逾越文化屏障成功建立中国市场的策略,对中国品牌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提出可行性对策。

差异在广告中的体现、差异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影响、西方跨国公司逾越文化屏障之策略、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策略。

(耐克可口可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