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浮沉实验的具体操作

合集下载

煤炭浮沉试验方式

煤炭浮沉试验方式

推荐答案煤炭的浮沉实验分两类:大浮沉实验和小浮沉实验;粒度大于0.5mm煤样的浮沉实验是大浮沉实验,小于0.5mm的煤泥(粉)的浮沉实验为小浮沉;两者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配制悬浮液的药剂不同和操作过程有点区别。

用氯化锌和谁配制不同密度级的悬浮液:1.30、1.40、1.50、1.60、1.70、1.80、2.00g/cm3.必要的时候可以增加1.25、1.35、1.45、1.55、1.90、2.10g/cm3密度。

1、把个悬浮液的密度调整准确。

2、将干煤样称重后用清水冲洗去煤泥,烘干后放入带有筛网的漏桶中,并把沉淀的煤泥收集烘干称重。

3、从低密度开始顺序侵入悬浮液中,静置一会,待分层彻底。

4、用漏勺将浮煤捞取,漏勺深入深度100mm左右,作为一个级别的浮物,将沉下的部分脱去重介液后再放入高一级别放悬浮液中,如此反复把各个级别的密度实验完毕,把煤样分成n+1份。

5、讲各个密度级的煤样洗去表面的悬浮液后烘干称重,计算百分数及其化验灰分。

6、检验实验误差。

注释:实验开始的时候冲洗下来的干燥煤泥量为原生煤泥,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煤泥为浮沉煤泥。

小浮沉实验的悬浮液用:四氯化碳、苯及三溴甲烷等有机溶剂,实验过程类推。

参考资料: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选矿学》.《选煤工艺设计使用技术手册》煤炭浮沉试验方法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xindayiqi发表于 11-05-20 12:13 阅读(136) 评论(0)分类:煤质分析仪器本方法用于测定粒度值大于0.55mm的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煤样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

一、概述1、煤样可分成下列密度级:1.30, 1.40, 1.50, 1.60, 1.70, 1.80,2.00kg/1,有时可增加密度级2、测定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3、可参考GB477、GB474、MT144二、煤样准备1、煤样质量按下表规定:粒级(mm)最小质量(kg)粒级(mm)最小质量(kg)>100150137.5 10010064 50303225150.512、煤样制备应符合GB4743、煤样必须是空气干燥状态。

QC007A1-2010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QC007A1-2010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页码:第1页共2页Ⅰ 目的对煤炭浮沉试验提供方法。

Ⅱ 范围原煤、中煤、矸石浮沉检测。

Ⅲ 引用标准GB/T 478—2008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Ⅳ 职责检验操作人员、质量管理人员。

Ⅴ 程序1 浮沉试验室室内面积不小于36m2,室温不低于16—180C。

2 仪器设备2.1 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和鼓风机。

2.2 重液桶:用耐腐蚀材料制成,桶高不低于500~600mm,容积不少于50L。

2.3 网底桶:用耐腐蚀材料制成,圆柱形,桶比重液桶高50mm,直径比重液桶约小40mm,上口带有提把,桶底用网孔尺寸为0.5mm的金属编织方孔网制成。

2.4 密度计:分度值为0.002。

2.5 电子秤或台秤:每次过秤物料质量不得少于最大称量的1/5。

2.6 托盘(电子)天平:最大称量为1Kg,感量0.001Kg。

2.7 捞勺:用网孔尺寸为0.5mm的金属编织方孔网制成。

2.8 盘子:用耐腐蚀、耐热材料制成。

2.9 煤泥桶:规格与重液桶相同。

3 重液的配制3.1 密度范围通常包括1.30、1.40、1.50、1.60、1.70、1.80、1.90、和2.00g/cm3等密度。

必要时可增加小于1.30和大于2.00的密度级或增减某些密度级。

3.2 选用氯化锌为浮沉介质,氯化锌易溶于水。

4 测定步骤4.1 将配好的重液装入重液桶中,并按密度大小顺序排好,每个桶中重液面不低于350mm,最低1个密度的重液应另备一桶,作为每次试验时的缓冲液使用。

4.2 浮沉试验顺序一般是从低密度逐级向高密度进行,如果煤样中含有易泥化的矸石或高密度物含量多时,可先在最高的密度液内沉浮,捞出的浮物仍按由低密度到高密度顺序进行浮沉。

页码:第2页共2页4.3 沉浮试验之前先将煤样称量,放入网底桶内,每次放入的煤样厚度一般不超过100mm。

用水洗净附着的煤块上的煤泥,滤去水分再进行沉浮试验。

收集同一粒级冲洗出的煤泥水,用澄清法或过滤法回收煤泥,然后干燥称量,此煤泥通常称为浮沉煤泥。

采制样浮沉化验操作规程

采制样浮沉化验操作规程

采制样浮沉化验操作规程1.2按规定穿戴好劳保服装,采样前要检查周围情况,人要站稳后,紧握工具才能开始采样。

工作前的准备2.1熟记采样工作的平安规程。

2.2在厂房内采样必须遵守以下规定:2.2.1在流速较高的水流或煤流中采取煤样时,所有的工具和样品总重不得超过10kg,采样前要检查周围情况,有无平安措施,人要站稳,紧握工具才能开始采样。

2.2.2搬运煤样上下台阶时,每人每次不得超过25kg。

2.2.3在偏僻及条件困难的采样点采样时,严禁单人作业。

2.3商品煤样必须遵守以下规定:2.3.1货车未停稳时不得上车采样。

2.3.2在货车上采样时,人必须站在车间煤堆上,严禁在车帮上行走。

采完样后确认车上无人时,方可丢下采样工具,严禁随身携带采样工具下车。

2.3.3从一辆货车向另一辆货车传送煤样及工具时,其单项重量不得超过20kg。

2.3.4必须在货车停稳时核对车号,并确认相邻轨道无机车运行才能进行。

2.4采样工具的要求:2.4.1在煤流落煤处采样时,所有采样器的开口孔径是所采煤中最大粒度的2.5~3倍,且能采出煤流全断面的煤样,能充分容纳所采煤样。

2.4.2在横截胶带输送机煤流采样时,所用的采样器能采出煤流全断面煤样。

2.4.3在运输工具顶部采样时,所有的采样器应能在按标准规定的采样点上采取煤样。

2.4.4可在溜槽的底上开口采样;采样时用隔板分出煤样,采样口的长度应保证采得煤流的全断面。

2.4.5采取斗式提升机或溜槽的煤样时,应在煤流全宽采取。

2.4.6采取煤泥水样的每小份试样的体积不得小于1升。

2.4.7在溢流口采取试样时,必须采用特制的采样器,沿横断面左、中、右反复接取。

正常采样的规定3.1商品煤样的采取执行GB475—2022《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

3.2生产煤样方法采取执行GB/T481—1993《生产煤样采取方法》。

3.3商品煤含矸率和限下率煤样的采取执行MT/T1-2007《商品煤含矸率和限下率的测定方法》特殊情况的规定4.1在特殊的条件下,按供需双方合同的规定的采样方法采取煤样。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推荐答案煤炭的浮沉实验分两类:大浮沉实验和小浮沉实验;粒度大于0.5mm煤样的浮沉实验是大浮沉实验,小于0.5mm的煤泥(粉)的浮沉实验为小浮沉;两者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配制悬浮液的药剂不同和操作过程有点区别。

用氯化锌和谁配制不同密度级的悬浮液:1.30、1.40、1.50、1.60、1.70、1.80、2.00g/cm3.必要的时候可以增加1.25、1.35、1.45、1.55、1.90、2.10g/cm3密度。

1、把个悬浮液的密度调整准确。

2、将干煤样称重后用清水冲洗去煤泥,烘干后放入带有筛网的漏桶中,并把沉淀的煤泥收集烘干称重。

3、从低密度开始顺序侵入悬浮液中,静置一会,待分层彻底。

4、用漏勺将浮煤捞取,漏勺深入深度100mm左右,作为一个级别的浮物,将沉下的部分脱去重介液后再放入高一级别放悬浮液中,如此反复把各个级别的密度实验完毕,把煤样分成n+1份。

5、讲各个密度级的煤样洗去表面的悬浮液后烘干称重,计算百分数及其化验灰分。

6、检验实验误差。

注释:实验开始的时候冲洗下来的干燥煤泥量为原生煤泥,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煤泥为浮沉煤泥。

小浮沉实验的悬浮液用:四氯化碳、苯及三溴甲烷等有机溶剂,实验过程类推。

参考资料: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选矿学》.《选煤工艺设计使用技术手册》煤炭浮沉试验方法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xindayiqi发表于 11-05-20 12:13 阅读(136) 评论(0)分类:煤质分析仪器本方法用于测定粒度值大于0.55mm的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煤样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

一、概述1、煤样可分成下列密度级:1.30, 1.40, 1.50, 1.60, 1.70, 1.80,2.00kg/1,有时可增加密度级2、测定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3、可参考GB477、GB474、MT144二、煤样准备1、煤样质量按下表规定:粒级(mm)最小质量(kg)粒级(mm)最小质量(kg)>100 150 13 7.5100 100 6 450 30 3 225 15 0.5 12、煤样制备应符合GB4743、煤样必须是空气干燥状态。

煤炭浮沉实验的具体操作

煤炭浮沉实验的具体操作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1.煤样制备应符合GB474的规定。

2.浮沉实验煤样的质量根据不同的实验项目确定。

原煤各粒级煤样最小质量参照粒级上限/min 最小质量/kg 粒级上限/min 最小质量/kg300 500 25 15150 200 13 7.5100 100 6 450 30 3 23.选煤厂产品精煤、中煤和尾煤因密度组成分布不均(集中于某些密度级),煤样所需质量应适当增加,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和各密度级有足够的分析试样。

物料一经流出选别作业,应尽可能快地采样、试样。

4.浮沉实验应在浮沉实验室内进行,室内面积不小于36m²,室温不低于16~18℃。

5.密度范围通常包括1.30、1.40、1.50、1.60、1.70、1.80、1.90、和2.00g/cm³等密度。

必要时可增加小于1.30和大于2.00的密度级或增减某些密度级(例如增加1.25、1.35等密度)。

6.一般选用氯化锌为浮沉介质。

氯化锌易溶入水,可参照下表配制重液。

然后用密度计校验,直至达到要求值(密度值准确到0.002)。

☞表3 氯化锌重液配制参考表重液相对密度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氯化锌的质量分数/% 31 39 46 52 58 63 68 73 7.进行浮沉实验时,先将盛有煤样的网底桶在最低一个密度的缓冲液内侵润一下,然后提起斜放在桶边上,滤尽重液,再放入浮沉用的最低密度的重液桶内,用木棒轻轻搅动或将网底桶缓缓地上下移动,然后使其静止分层,分层时间不少于下列规定。

a)粒度大于25mm时,分层时间为1~2min。

b)最小粒度为3mm时,分层时间为2~3min。

c)最小粒度为0.5~1mm时,分层时间为3~5min。

8.小心地用捞勺按一定方向捞取漂浮物,捞取深度不得超过100mm。

捞取时应注意勿使沉物搅起混入浮物中。

待大部分浮物捞出后,再用木棒搅动沉物,然后任用上述方法捞取浮物,反复操作直到捞尽为止。

快速浮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快速浮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快速浮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快速浮沉应符合《技术检验、生产取样和准备规定》的要求。

2、快速浮沉试验煤样:原煤、三产品精煤、中煤、矸石
3、进入现场取样时应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正确携带工、器具,采样时要站位正确,正确使用工、器具,安全采取,防止碰伤、摔伤、挤伤和落水等意外。

上下楼梯等必须抓稳、扶牢,防止摔伤。

4、浮沉作业按要求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防止意外伤害。

5、入洗原煤20min采样一次,每次采4kg;离心净化煤15min分钟采一次,每次采2kg;中煤每30min采样一次,每次采样4kg;矸石每30min采样一次,每次采4kg。

6、快速浮沉试验入洗原煤上、在下半班的第一个小时做一次,离心净化煤班做2-4次,第一次开车半小时即做样,以后每间隔2-4小时做一次。

中煤每1-2小时做一次,矸石每2~4小时做一次。

原煤浮沉试验操作规程

原煤浮沉试验操作规程

原煤浮沉试验操作规程原煤浮沉试验是煤炭质量分析中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用于评估煤样的分选性能和煤的密度分级。

下面是关于原煤浮沉试验的操作规程,供参考:一、实验目的:1. 评估煤样的分选性能。

2. 确定煤样的密度分级。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准备:1. 原煤样品。

2. 原煤浮沉试验仪器:浮沉池、分选槽、水槽等。

3. 实验室天平。

4. 实验室温度计。

5. 实验室计时器。

6. 水源。

三、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将代表性的原煤样品按照实验要求选取一定质量的煤样。

2. 实验前准备:检查浮沉池和分选槽是否干净,并进行清洁。

3. 操作流程:a. 在浮沉池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水位应略高于分选槽的出口。

b. 称取一定质量的原煤样品,记录质量值。

c. 将原煤样品均匀撒在分选槽中,并将槽放入浮沉池中。

d. 打开水源,控制水流速度合适,使煤样有良好的混合和分离效果。

e. 根据实验要求,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悬浮和沉降操作,可以通过计时器控制时间。

f. 用温度计检测实验水温,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处理。

g. 观察煤样的浮沉情况,根据实验需求或标准要求,划定不同密度级别的分离界限。

h. 操作结束后,关闭水源,待水流停止后将分选槽取出并置于平台上沥干。

i. 将分选槽中的原煤样品取出,分别称重,并记录其质量。

j. 根据质量差异,计算出不同密度级别的分选率,并记录下来。

四、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个密度级别的分选率,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 分析不同密度级别的分离效果,评估原煤样品的分选性能。

3. 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评估煤样的密度分级情况,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浮沉池和分选槽需要保持清洁,避免杂质的干扰。

2. 水流速度要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影响分选效果。

3. 实验水温需记录并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4.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操作失误。

5. 实验结果需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和平均值处理,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煤炭浮沉试验标准作业流程

煤炭浮沉试验标准作业流程
)煤样依次在重液桶中按密度分离;4)捞取浮煤。
1)煤样无煤泥残留;2)浸润完全;3)静置时间符合要求,按密度完全分离;4)按一定方向捞取浮物,捞取深度不得超过100毫米,浮物全部捞净。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GB 478-2008
6
干燥称重
1)洗净、回收重液;2)回收煤泥、干燥煤样;3)冷却、称重。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GB 478-2008
8
结果整理
1)核对浮沉前后总样质量;2)计算各密度级产物的产率;3)填入化验煤质指标;4)绘制可选性曲线。
1)浮沉前后总样质量差不超过2%;2)产率计算正确;3)总样灰分与各密度级产物灰分的加权平均值差值符合规定;4)曲线绘制正确。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GB 478-2008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GB 478-2008
1)配制氯化锌密度液和进行浮沉时,操作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使用橡胶手套围裙和防护眼镜。氯化锌溶液接触皮肤后,操作人员立即用水冲洗干净;发现情况严重,立即进行治疗;2)熬制回收氯化锌溶液时,采用强行抽风,使蒸发的热气尽快排到室外,或直接在室外进行作业;3)氯化锌和其他有机药剂设有专人负责保管。
2
准备试验器材
准备氯化锌、重液桶、煤泥桶、网底桶、密度计、干燥箱、捞勺、台秤、清扫工具和自封袋等。
设备无系统偏倚且精密度符合要求,工器具齐全、有效、清洁、完好、适用。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GB 478-2008
1)使用损坏的工器具造成人员碰伤、划伤、割伤;2)设备未接地,造成人员触电;3)线路老化、破皮、发热,开机后引起漏电,造成人员触电;4)未停电检查线路,引起触电;5)线路松动,有打火现象,烧毁设备,引发火灾。
9
清理现场
1)清点试验器材;2)煤样放入指定煤样箱;3)检查并消除火灾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1.煤样制备应符合GB474的规定。

2.浮沉实验煤样的质量根据不同的实验项目确定。

原煤各粒级煤样最小质量参照
粒级上限/min 最小质量/kg 粒级上限/min 最小质量/kg
300 500 25 15
150 200 13 7.5
100 100 6 4
50 30 3 2
3.选煤厂产品
精煤、中煤和尾煤因密度组成分布不均(集中于某些密度级),煤样所需质量应适当增加,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和各密度级有足够的分析试样。

物料一经流出选别作业,应尽可能快地采样、试样。

4.浮沉实验应在浮沉实验室内进行,室内面积不小于36m²,室温不低于16~18℃。

5.密度范围通常包括1.30、1.40、1.50、1.60、1.70、1.80、1.90、和2.00g/cm³等密度。

必要时可增加小于1.30和大于2.00的密度级或增减某些密度级(例如增加1.25、1.35等密度)。

6.一般选用氯化锌为浮沉介质。

氯化锌易溶入水,可参照下表配制重液。

然后用密度计校验,直至达到要求值(密度值准确到0.002)。

☞表3 氯化锌重液配制参考表
重液相对密度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氯化锌的质量分数/% 31 39 46 52 58 63 68 73
7.进行浮沉实验时,先将盛有煤样的网底桶在最低一个密度的缓冲液内侵润一下,然后提起斜放在桶边上,滤尽重液,再放入浮沉用的最低密度的重液桶内,用木棒轻轻搅动或将网底桶缓缓地上下移动,然后使其静止分层,分层时间不少于下列规定。

a)粒度大于25mm时,分层时间为1~2min。

b)最小粒度为3mm时,分层时间为2~3min。

c)最小粒度为0.5~1mm时,分层时间为3~5min。

8.小心地用捞勺按一定方向捞取漂浮物,捞取深度不得超过100mm。

捞取时应注意勿使沉物搅起混入浮物中。

待大部分浮物捞出后,再用木棒搅动沉物,然后任用上述方法捞取浮物,反复操作直到捞尽为止。

9.各密度级产物应分别滤去重液,用水冲净产物上残存的氯化锌(最好用热水冲洗),然后按GB474-1996第6章的规定,在低于50℃温度下进行干燥,达到空气干燥状态再称量。

10.浮沉实验前空气干燥状态的煤样质量与浮沉实验后各密度级产物的空气干燥状态质量之和的差值,不得超过浮沉实验前煤样质量的2%,否则应重新进行浮沉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