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浮沉试验

浮物、沉物产率计算举例
R--1.8=R-1.3+R1.3~1.4+R1.4~1.5+R1.5~1.6+R1.6~1.7+R1.7~1.8 R+1.3=R1.3~1.4+R1.4~1.5+R1.5~1.6+R1.6~1.7+R1.7~1.8+R+1.8
浮物、沉物灰分计算举例
有关问题说明
1.粒度大于0.5mm煤的浮沉试验
煤的浮沉试验分粒级进行 浮沉试验煤样重量与粒度级别的关系
粒级 >100 100~ 50~ 25~ 13~ 6~ 3~ <0.5 50 25 13 6 3 0.5 mm 1 最小 150 100 30 15 7.5 4 2 重量 kg
浮沉试验密度级别
常规情况下采用如下密度: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2.00 必要时刻增加1.25 1.35 1.45 1.55 .190 2.10密度
数据计算说明
第2、第5栏为原始数据(合计与总计除
外); (3)25~13=(2)25~13/(合计重量 24.494)*100% (3)煤泥=(2)煤泥/(总计重量24.732)*100% (4)煤泥=(3)煤泥*(4)总计 (4)合计=(4)总计-(4)煤泥 (4)25~13=(3)25~13*(4)合计
第一节 物料密度组成的测定方法及数 据整理和计算 一、物料密度组成的集中测定方法
密度组成测定方法
逐个矿粒测定法 重液法 重悬浮液法 磁流体法
适用于粗大矿粒
浮沉试验
不适用于细粒物料
二、煤炭密度组成的测定及实验数据 的整理与计算 (一)煤炭的浮沉试验
煤炭浮沉试验方式

推荐答案煤炭的浮沉实验分两类:大浮沉实验和小浮沉实验;粒度大于0.5mm煤样的浮沉实验是大浮沉实验,小于0.5mm的煤泥(粉)的浮沉实验为小浮沉;两者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配制悬浮液的药剂不同和操作过程有点区别。
用氯化锌和谁配制不同密度级的悬浮液:1.30、1.40、1.50、1.60、1.70、1.80、2.00g/cm3.必要的时候可以增加1.25、1.35、1.45、1.55、1.90、2.10g/cm3密度。
1、把个悬浮液的密度调整准确。
2、将干煤样称重后用清水冲洗去煤泥,烘干后放入带有筛网的漏桶中,并把沉淀的煤泥收集烘干称重。
3、从低密度开始顺序侵入悬浮液中,静置一会,待分层彻底。
4、用漏勺将浮煤捞取,漏勺深入深度100mm左右,作为一个级别的浮物,将沉下的部分脱去重介液后再放入高一级别放悬浮液中,如此反复把各个级别的密度实验完毕,把煤样分成n+1份。
5、讲各个密度级的煤样洗去表面的悬浮液后烘干称重,计算百分数及其化验灰分。
6、检验实验误差。
注释:实验开始的时候冲洗下来的干燥煤泥量为原生煤泥,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煤泥为浮沉煤泥。
小浮沉实验的悬浮液用:四氯化碳、苯及三溴甲烷等有机溶剂,实验过程类推。
参考资料: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选矿学》.《选煤工艺设计使用技术手册》煤炭浮沉试验方法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xindayiqi发表于 11-05-20 12:13 阅读(136) 评论(0)分类:煤质分析仪器本方法用于测定粒度值大于0.55mm的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煤样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
一、概述1、煤样可分成下列密度级:1.30, 1.40, 1.50, 1.60, 1.70, 1.80,2.00kg/1,有时可增加密度级2、测定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3、可参考GB477、GB474、MT144二、煤样准备1、煤样质量按下表规定:粒级(mm)最小质量(kg)粒级(mm)最小质量(kg)>100150137.5 10010064 50303225150.512、煤样制备应符合GB4743、煤样必须是空气干燥状态。
煤炭浮沉实验的具体操作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1.煤样制备应符合GB474的规定。
2.浮沉实验煤样的质量根据不同的实验项目确定。
原煤各粒级煤样最小质量参照粒级上限/min 最小质量/kg 粒级上限/min 最小质量/kg300 500 25 15150 200 13 7.5100 100 6 450 30 3 23.选煤厂产品精煤、中煤和尾煤因密度组成分布不均(集中于某些密度级),煤样所需质量应适当增加,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和各密度级有足够的分析试样。
物料一经流出选别作业,应尽可能快地采样、试样。
4.浮沉实验应在浮沉实验室内进行,室内面积不小于36m²,室温不低于16~18℃。
5.密度范围通常包括1.30、1.40、1.50、1.60、1.70、1.80、1.90、和2.00g/cm³等密度。
必要时可增加小于1.30和大于2.00的密度级或增减某些密度级(例如增加1.25、1.35等密度)。
6.一般选用氯化锌为浮沉介质。
氯化锌易溶入水,可参照下表配制重液。
然后用密度计校验,直至达到要求值(密度值准确到0.002)。
☞表3 氯化锌重液配制参考表重液相对密度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氯化锌的质量分数/% 31 39 46 52 58 63 68 73 7.进行浮沉实验时,先将盛有煤样的网底桶在最低一个密度的缓冲液内侵润一下,然后提起斜放在桶边上,滤尽重液,再放入浮沉用的最低密度的重液桶内,用木棒轻轻搅动或将网底桶缓缓地上下移动,然后使其静止分层,分层时间不少于下列规定。
a)粒度大于25mm时,分层时间为1~2min。
b)最小粒度为3mm时,分层时间为2~3min。
c)最小粒度为0.5~1mm时,分层时间为3~5min。
8.小心地用捞勺按一定方向捞取漂浮物,捞取深度不得超过100mm。
捞取时应注意勿使沉物搅起混入浮物中。
待大部分浮物捞出后,再用木棒搅动沉物,然后任用上述方法捞取浮物,反复操作直到捞尽为止。
原煤浮沉试验操作规程

原煤浮沉试验操作规程原煤浮沉试验是煤炭质量分析中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用于评估煤样的分选性能和煤的密度分级。
下面是关于原煤浮沉试验的操作规程,供参考:一、实验目的:1. 评估煤样的分选性能。
2. 确定煤样的密度分级。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准备:1. 原煤样品。
2. 原煤浮沉试验仪器:浮沉池、分选槽、水槽等。
3. 实验室天平。
4. 实验室温度计。
5. 实验室计时器。
6. 水源。
三、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将代表性的原煤样品按照实验要求选取一定质量的煤样。
2. 实验前准备:检查浮沉池和分选槽是否干净,并进行清洁。
3. 操作流程:a. 在浮沉池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水位应略高于分选槽的出口。
b. 称取一定质量的原煤样品,记录质量值。
c. 将原煤样品均匀撒在分选槽中,并将槽放入浮沉池中。
d. 打开水源,控制水流速度合适,使煤样有良好的混合和分离效果。
e. 根据实验要求,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悬浮和沉降操作,可以通过计时器控制时间。
f. 用温度计检测实验水温,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处理。
g. 观察煤样的浮沉情况,根据实验需求或标准要求,划定不同密度级别的分离界限。
h. 操作结束后,关闭水源,待水流停止后将分选槽取出并置于平台上沥干。
i. 将分选槽中的原煤样品取出,分别称重,并记录其质量。
j. 根据质量差异,计算出不同密度级别的分选率,并记录下来。
四、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个密度级别的分选率,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 分析不同密度级别的分离效果,评估原煤样品的分选性能。
3. 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评估煤样的密度分级情况,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浮沉池和分选槽需要保持清洁,避免杂质的干扰。
2. 水流速度要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影响分选效果。
3. 实验水温需记录并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4.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操作失误。
5. 实验结果需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和平均值处理,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代替 GB 478- 80Method for float -and-sink analysis of coa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粒度大于 0.5mm 的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煤样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
1 总则1.1 煤样可按下列密度分成不同密度级:1. 30 、1.40 、1.50 、1.60 、1.70 、1.80 、2.00kg/L 。
必要时增加 1. 25 、 1.35 、 1.45 、 1.55 、 1.90 或 2.lOkg/L 等密度。
当小于 1.30kg/L 密度级产率大于20% 时,必须增加 1.25kg/L 密度。
无烟煤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少或增加某些密度级。
1.2 测定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
1.3 主要参考标准 :a. GB 477- 87 《煤炭筛分试验方法》;b . GB 474-83 《煤样制备方法》;c . MT 145- 86 《评定选煤厂重选设备工艺效果的计算机算法》。
2 煤样2.1 浮沉试验煤样的重量可以根据试验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煤样重量应符合表 1 规定。
2.2 煤样制备应符合 GB 474-83 的规定。
2.3 浮沉试验煤样必须是空气干燥状态。
3 浮沉试验室浮沉试验应在浮沉试验室内进行,室内面积不小于 36 m2 ,室温不低于20 ℃。
4 主要器具4.1 重液桶:陶瓷缸或用镀锌铁板、塑料板或不锈钢板制成,桶高不低于 600mm ,容积不少于 50L 。
4.2 网底桶:用镀锌铁板或塑料板制成,圆柱形,桶高较重液桶高 50mm ,直径比重液桶约小 40mm,上口带有提把,桶底用网孔尺寸为 0.5 mm 的金属编织方孔网制成。
4.3 密度计:分度值为 0.001 kg / L 。
4.4 干燥箱:自控温度,带鼓风机。
4.5 台(案)秤:最大称量为 500 (或 200 )、 100 、 20 、 10 、和 5kg 的台秤或案秤各一台,其最小刻度值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煤炭浮沉试验

1、煤样中最大粒度大于 或等于25m m 煤样灰分小于 %时,相对差值不应超过 %,即: 20 10 Ad Ad 100% 10% Ad 煤样灰分大于或等于 %时,绝对差值不应超过 %,即: 20 2 Ad Ad 2% 2、煤样中最大粒度小于 m m 25 煤样灰分小于 %时,相对差值不应超过 %,即: 15 10 Ad Ad 100% 10% Ad 煤样灰分大于或等于 %时,绝对差值不应超过 .5%,即: 15 1 Ad Ad 1.5% 式中:Ad - -浮沉试验前煤样的灰分% , Ad - -浮沉试验后各密度级产 物的加权平均灰分, %
5、台称:称量为500(或200)、100、20、10和5kg的 台称各一台,其感量应符合下表2的规定,每次过 秤重量丌少于台称最大称量的1/5
最大称量(kg) 500 100 20 10 5 最小刻度值(kg) 0.2 0.05 0.01 0.005 0.005
煤炭快速浮沉试验方法

2.选煤产品(产物)进行快速浮沉前不需要脱泥,因此重液中难免会带入一些小于0.5mm的煤泥,-0.5mm的煤泥在重液中会改变重液密度,因此要经常清除重液桶中-0.5mm的煤泥。
3.煤炭快速浮沉试验的全过程中要注意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要注意人身防护,以免腐蚀皮肤或伤害眼睛。
3.把快速浮沉试验用的煤样放在网底桶中脱泥,滤尽水后,将盛有煤样的网底桶在缓冲液中浸润一下,然后提起斜放在桶边,滤尽重液,再放入低密度重液桶中,用木棒轻轻搅动或将网底桶缓缓地上下移动,使煤粒松散,停止片刻。
4.用捞勺沿同一方向捞取浮物,将浮物放入带有网底的小盘中。捞取浮物的深度不得超过100mm,以免搅起沉物。待把大部分浮物捞出后再上下移动网底桶,使夹杂在沉物中的浮物再浮出来,然后仍用上述方法捞取浮物,反复操作直至全部浮物捞尽为止。
4.煤样称量是在湿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要将水分控干净,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四:结果整理:将级(KG/L)
—1.4
1.4~1.8
+1.8
总重量
产率%
设浮物为A,中间物为B,沉物为C,各密度级产率(%)按下式计算
浮物产率= *100;中间物产率= *100;沉物产率= *100。
快速浮沉试验方法
一:煤质检验煤炭快速浮沉试验方法的一般规定
1煤质检验重液:煤炭快速浮沉试验用的重液采用氯化锌水溶液,其密度一个相当于精煤的分选密度(1.4KG/L),另一个相当于矸石的分选密度(1.8KG/L)。重液配制选用浮沉重液配制方法。
2.煤质检验煤样:煤炭快速浮沉试验用的煤样的采取、制备及最小质量采用煤炭浮沉煤样制备方法制备,煤样不分级进行浮沉试验,同时在湿的状态下试验和称量。
煤炭浮沉试验技术操作规程

煤炭浮沉试验技术操作规程
一、概述
煤炭浮沉试验是用于测定煤炭特定物理性质的试验方法之一。
本文档介绍了煤炭浮沉试验的技术操作规程。
二、试验设备
进行煤炭浮沉试验时需要以下设备:
•浮选机
•高压水枪
•滤纸
•秤量器
三、试验步骤
3.1 样品制备
将待测试的煤炭样品磨成细粉末,并按照所要测定的物理性质加入相应的添加剂。
3.2 试验操作
1.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浮选机中,并加入适量的水,根据样品的性质和
要求,调整好机器的转速和浓度。
2.打开高压水枪,将浮选机中排除掉未达标的煤渣和掺杂物,直到水静
止时停止操作。
3.将浮选机中剩余的液体倒出,并将其中的煤浆用滤纸过滤,以分离出
浮选的煤末。
4.将分离出的煤末于秤量器上进行量重,并记录下具体数值。
5.将得到的记录数值,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煤质分级数据。
四、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仔细查看所用设备的使用说明,确保安全有效。
2.浮选机使用喷水清洗时需注意水压和喷水头的角度,避免影响试验结
果。
3.浮选机和高压水枪在使用时应保持清洁,以避免对试验的影响。
4.试验操作时应仔细记录每个步骤,便于后续结果分析。
五、结果分析
根据所得煤质分级数据,可以分析煤炭的特性,确定其可用性,并可作为对煤炭的加工过程进行改进的依据。
六、总结
本文档介绍了煤炭浮沉试验的技术操作规程,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结果分析方法。
在进行试验时,需小心谨慎,记录详细,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本方法用于测定粒度值大于0.55mm的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等煤样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
一、概述
1、煤样可分成下列密度级: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2.00kg/1,有时可增加密度级
2、测定各密度级的产率和质量
3、可参考GB477、GB47
4、MT144
二、煤样准备
1、煤样质量按下表规定:
2、煤样制备应符合GB474
3、煤样必须是空气干燥状态。
三、浮沉试验器具浮沉试验室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室温不低于10℃。
1、重液桶:可用陶瓷缸或用镀锌铁板,塑料板或不锈钢板制成,桶高不低于500-600mm,容积不少于50升。
2、网底桶用镀锌板或塑料板制成,圆柱形,桶高比重液高50mm,直径比重液桶小40mm,上口带有提把,桶底用网孔
尺寸为0.5mm的金属丝,纺织方孔网制成。
3、密度计:分度值为0.001kg,1
4、烘箱:带鼓风机,自控温
5、台称:称量为500(或200)、100、20、10和5kg的台称各一台,其最小记得度值应符合下表规定,每次过秤重量不
少于台称最大称量的五分之一。
6、托盘天平:最大称量为1kg,感量1g
7、捞勺:用网孔尺寸为0.5mm的金属丝编织方孔制成
8、盘子:用镀锌铁板或铝板制成或耐腐蚀,耐热材料制成。
9、煤泥桶:规格与重液桶相同
四、重液的配制可选用氯化锌为浮沉介质,氯化锌易容于水,可参考下表配制重液,因氯化锌有腐蚀性,注意载口
罩、手套、眼镜及穿胶鞋和围胶皮围裙等。
五、试验步骤(以氯化锌为例)
(一)准备
1、配好的重液按顺序装入各重液桶中,每桶中重量液液面不低于350mm,最低一个密度的重液作为每次试验的缓冲液。
(密度值准确至0.002kg/L)。
2、浮沉实验顺序是由低向高进行,如果煤样含量泥化的矸石或高密度物含多时,可先在最高的密度液内浮沉,捞出的浮物仍按由低到高的顺度进行浮沉。
3、试验前先将煤样称量,放入网度桶内,每次放入的煤厚度一般不超过100mm,先用水洗净附着在煤块上的煤泥,滤去洗水,再进行浮沉试验,收售同一粒级冲出的煤泥水,用澄清或过滤法回收煤泥,然后干燥称量,此煤泥通常称为浮沉煤泥。
(二)试验
1、先将盛煤样的网底桶在最低密度的缓冲液内浸润一下,(同理,如先浮沉高密度物,也应在该密度的缓冲液内浸润一下),然后提起斜放在桶边上,滤尽重液,再放入浮沉用的最低密度的重液桶内,用木棒轻轻搅动或将网底慢慢地上下移动,然后使其静止分层,分层时间不少于列规定。
(1)粒度大于25mm时,分层时间于1-2min
(2)粒度大于3mm时,分层时间为2-3min
(3)粒度大于1-0.55mm时,分层时间为3-5min
2、小心用捞勺定方向捞浮物,捞取深度不超过100mm,捞时防止沉物搅起,大部分浮物捞起后,再用木棒搅动沉物,再次捞取浮物,反复操作捞尽为止。
3、将装有沉物的网底桶慢慢提起,斜放在桶边上,滤尽重液,再把它放入一下个密度的重液桶中,用同样的方法逐次进行,直到该粒级煤样全部作完为止,最后将沉物倒入盘中。
(注意回收氯化锌溶液)。
4、在实验中经常调整重液的密度,保证密度值的准确。
5、各密度级产物应分别滤去重液,用水冲去氯化锌液(用热水冲好),然后放入漫度不高于50℃的干燥箱内干燥,干燥后取出冷却,达到空气干燥状态再进行称量。
六、分析化验和结果整理
将各密度级产物和煤泥分别缩制成分析煤样,测定灰分和水分,当原煤硫化超过定限时,如1%或0.5%时,各密度级均测全硫,按要求增减化验项目。
各密度级产物的产率和灰分用百分数表示(取小数点后两位)
浮沉实验前空气干燥状态煤样质量与浮沉实验后各密度级产物的空气干燥状态质量之差值,不得超过浮沉实验前煤样量的2%,否则应重新进行浮沉实验。
浮沉实验前煤样灰分与浮沉实验后各密度产物的加权平均值的差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附1:中国煤炭可选性评定标准(MT56-81)
中国煤炭可选性评定标准
(MT56-81)
1、本标准适用于粒度大于0.5mm的煤炭。
2、煤炭可选性定为:极易选、易选、中等可选,难选、极难选五个等级。
3、可选性等级采取“分选比重±0.1含量法”(简称“±0.1含量法)进行评定。
(1)±0.1含量按理论分选比重计算:
(2)理论分选比重按指定的精煤灰分确定(限小数点后两位)
(3)当采用的理论分选比重小于1.70时,则以扣除沉矸为100%计算±0.1含量。
(4)±0.1含量以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4、可选性等级的划分标准如下表:
5、按浮沉试验规定进行试验
快速浮沉试验
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时常所致原煤可选性和选煤产品的密度组成,控制和指导选煤操作,煤样制备按有关规定进行。
附件2:快速浮沉试验步骤
先检验密度计是否合乎要求,密度值的读数为0.02,每月校正一次。
把未经称量(作一级浮沉可先称量)和经脱泥的煤样(原灯要脱泥)直接放入筛孔为0.5mm网底桶中,先在略低于或等于规定密度的重液中浸润一下(防携带水)再提起滤去一部分重液,再放入试验的低密级重液中(工厂中的快速浮沉常采用两个密度级,一个是精煤的分选密度,另一个是矸石的分选密度)使煤粒扩散,等重液稳定后,作网勺沿同一方向捞取浮物,将其放入水有网底的漏桶中,倾斜在重液桶上,使重液流出入桶中,在网底桶内捞浮物的深度,为距液面100mm内不能过深,捞浮煤时不要搅动沉下物。
重液表面浮煤用网勺捞出大部分后,再上下移动网底桶,使沉下物夹杂高密度重液的桶中,重复在密度重液桶中的操作。
捞尽浮物后,把盛有沉下物的网底桶慢慢提起,滤去重液,将其放高密度重液的桶中,重复在密度重液桶中的操作。
最后捞出高密度重液中的浮物,取邮沉煤、先后得到三个密度极物料,分别在氯化锌回收水池中冲一下,自行脱水后称量,设浮物质量为或间物质量为B,沿下物质量为C,以下式计算各密度的百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