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节 地形和地形图1(新版)

合集下载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2课时)教案-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2课时)教案-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能根据当地情况说出1---2种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形的特点。

2.通过地形和等高线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对当地地形形成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地形形成中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分析。

2.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地形形成中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分析。

四、教具准备泥、水、托盘、烧杯、记号笔、课件五、教学过程复习:指认地形种类和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创设情景:现在我有一袋泥,大家能不能把它做成一个简单的等高线地形模型,并试着在模型上画出等高线。

学生活动:两位同学用泥制作一个简单的等高线地形模型,然后用手指在模型不同部位,让其他同学判定其所表示的地形部位。

教师引导:假如用橡皮泥或高岭土来制作地形模型,还可在其上标出等高线。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试着做一下。

教师设问:我们周围的地形比刚才做的更丰富多彩,你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吗?学生讨论后回答:三、地形的变化(一)内力作用1.形式:地壳运动-------板块的碰撞和张裂2.作用特点:使地表趋于起伏(形成高山、高原,海洋、深谷。

)(二)外力作用1.形式⑴.流水:冲刷、沉积、溶蚀、海浪。

⑵.风、沙:吹蚀和沉积。

⑶.冰川:角峰和冰斗谷。

⑷.生物作用:人类活动、动植物的活动2.作用特点:缓慢而持久,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四、知识运用1.思考与讨论:我们周围所处的丘陵地形的形成,主要有哪些内、外力的作用?2.课内巩固练习:见课件。

3.课外作业:作业本。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初中科学)42张)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初中科学)42张)
那么,地形为什么会产生变化?
地形的变化只受地球内力作用的影响吗?
在雄伟的喜马 拉雅山脉东段有 世界上最大的峡 谷——雅鲁藏布 大峡谷,你知道 它是怎样形成的 吗?
小结:地表的形态在不断的变化,既受地球内力的影响,也 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青藏高原不断的抬升和流水的冲刷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要有哪些?
平原
特点: 海拔200m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小。
高原
特点: 海拔较高,顶面较大,起伏较小(相对高度小)。
山地
特点: 海拔较高,地面特点:有高有低,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不大
(100m以下),地表起伏和坡度都较小。
盆地
特点: 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
连连看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拔200米以下,地表平坦,起伏不大。 海拔较高,坡度较陡,起伏较大。 相对高度100米以下,起伏较小,坡缓顶圆。 周围为山脉环绕,中部相对较低。 海拔500米以上,起伏不大。
等高线地形图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
经过实地测量各地的高度,把高度相 同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这样 的线条叫等高线。
ZJ七(上) 教学课件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地形
地形的类型
平原
盆地
山地
高原
丘陵
丘陵
五种基本的地形


丘陵
盆地
高原
平原
如何来描述地形的特点呢?
海拔:高出海平面的高度(绝对高度)
A
B
海拔: 500m
海拔: 300m
相对高度:一点比另一点高出的距离 相对高度越大,地面起伏越大。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ppt课件(全)

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ppt课件(全)

比例 尺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000
代码 B
C
D
E
F
G
H
图7-11 1:50万~1:5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号构成
二、矩形分幅
1、图幅西南角坐标编号方法
图7-12 图幅西南角坐标编号法分幅
二、矩形分幅
2、基本图幅编号方法
图7-13 基本图幅编号
收等 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矿山总图管理、城镇详细规划
等 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初步设计等
三、比例尺精度
人们用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为0.lmm,因此,把相 当于图上0.lmm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即:比 例尺精度=0.1M(mm)。
表7-2 常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
比例尺 1:500
一、经纬网国际分幅法
图7-3 北半球1:100万地形 图分幅和编号
图7-3 北半球1:100万地形 图分幅和编号
一、经纬网国际分幅法
图7-5 1:50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图7-6 1:25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一、经纬网国际分幅法
图7-7 1:10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图7-8 1:5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第三节 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1 图号、图名、接图表 2 比例尺和图廓线 3 经纬度及坐标格网 4 地形图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5 测图单位、时间、方式、人员
一、图号、图名、接图表
图号是统一分幅编号,以确定地图所在的位置。图名是 地图的名称,选用图幅内最著名的地名、最大的村庄、 突出的地物、地貌等的名称,沙漠等特殊地区也用图号 作为地图的图名。接图表是在地图图廓的左上方,画有 该幅图四邻各图名(或图号)的略图,中间一个画有斜 线的代表本图幅,如图7-1所示。

2019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7节.7.1地形和地形图第1课时地形和地形图课件新版浙教版68

2019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7节.7.1地形和地形图第1课时地形和地形图课件新版浙教版68

第1课时 地形和地形图
鞍部:两条等高线凸出相对应的地方。
密集 处。 陡坡:等高线________
稀疏 处。 缓坡:等高线________
重叠 峭壁:等高线________ 处。
第1课时 地形和地形图
新知三 地形的变化
1.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的外部,如风力、流水、冰川、波浪、
缓慢而持久 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生物等,它对地形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山地:海拔______ 高 ,地面起伏较_______ 大 ,相对高度________ 大。 高原:海拔________ 高 ,相对高度________ 小 。
第1课时 地形和地形图
新知二 等高线地形图
含义: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
一个平面上,用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增高 山顶:等高线由外向内海拔________ 。 高处 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________ 低处 凸出。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________
第1课时 地形和地形图
[归纳提升] 等高线的数值可以表示海拔和地势起伏的状况。从等高线的疏
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
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也不一样。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时 地形和地形图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初中科学)39张)

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初中科学)39张)

探究学习
你知道你所在故乡是 什么地形?你出去游 玩看到过哪些地形?
山地
相对高度大,坡陡顶尖,连绵起伏,海拔在500米以上。
高原
高原:海拔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积较大,起伏小。
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地表起伏小,坡度平缓。
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起伏较小的地区, 一般相对高度小于50米。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情景导入
地球的陆地表面形态各异,
高原
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平坦、
平原
有的峻峭、有的一望无际、
有的峰峦叠障……。我们把
它们统称为地形。
山地
盆地
丘陵
新课学习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种差别通常用海拔和相对高度 来表示。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 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C.山地
D.盆地
2.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D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3.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的原因是( B )
A.火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风力的作用
D.地震
4.以下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风
B.流水
C.火山
C)
D.冰川
盆地
四周为山脉、高原环绕的中部相对低陷地区。 海拔四周高,中间低。
小结
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种类型。
山地
海拔
高500米 以上
相对高度 大
高原 高500米 以上

丘陵
平原
较低200米 很低200米 或以上 以下

七年级上科学_地形和地形图_ppt浙教版

七年级上科学_地形和地形图_ppt浙教版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
第一课时 地形 地形图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 的高、有的低、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峰峦叠障,我们 把它们统称为地形。
你能说 出地形 的类型 吗?
一、地形的类型
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超 过200米,坡陡顶尖,连绵起伏。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平 坦宽广。
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相对高度不超过100米,地表起伏小,坡度平缓。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内高外低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珠穆朗玛峰
活动:
1、用马铃薯块做一个山峰。 2、在山峰 不同的高度处按一定的高度差
(如1厘米)依次画上等高线。 3、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4、俯视山峰,观察上面的 等高线所呈的形状。 5、将山峰上的等高线按原 来的位置绘到白纸上。
二、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3、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思考: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
思考: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平坦宽广。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的高、有的低、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峰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地形。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11:30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呈 等高线
封闭状态, 向海拔
由外向内 海拔增高。
较低处 凸出
等高线向 两个山顶 海拔较高 间的平坦 处凸出 区域
等高 线重 叠处
表示起伏地形的另一种地图:分层设色地图
11:20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
第二十页,共二十二页。
谢谢 ! (xièxie)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 end —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把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的总称为地形。(3)盆地:盆地四周地形的水平高度 要比盆地自身高,在中间形成一个低地。(5)平原:海拔小于200米的平坦的广大地区,一般都在沿海地区。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就叫等高线地形图。
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等高线显示地貌(dìmào)的原 理
将地图上海拔相 等的各点连接(liánjiē) 而成的线,叫等高 线。
相邻两条等高线 的高度差,叫等高距。
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tèdiǎn)
1.每条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 2.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
No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鞍部:鞍部是两山顶间的低地,形状似马鞍。山坡:又称坡面、斜面,山
脊的两个侧面就是坡面。将地图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力和外力 共同(gòngtóng)作用的结果。谢谢
Image
12/7/2021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第7节
地形 和地形 (dìxíng) 图 (dìxíng)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1. 地形(dìxíng)
第二页,共二十二页。
概念(gàiniàn)
把地球表面高低起伏(qǐfú)的形态的总称为地形。
第三页,共二十二页。
地形(dìxíng)的类型
(1)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 脉状分布。(秦岭、南岭、喜马拉雅山脉)
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
鞍部:地形图上由一对表示山脊(shānjǐ)的等高线和表 示山谷的等高线组成。

4.7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4.7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阅读P14的10~15行 的 ~ 行 阅读 1.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_________使 1.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_________使 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 流水的冲刷 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流水也会使石 溶洞 灰岩溶蚀,形成许多________ ________。 灰岩溶蚀,形成许多________。江河携带的泥 沙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形成 平原和三角洲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 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 2.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 风蚀城堡和沙漠 积形成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积形成_________________。 3.在高寒地区, 3.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形成 在高寒地区 角峰和冰斗谷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丘陵: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不大, 丘陵: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不大, 地表起伏较小。 地表起伏较小。
地形类型及特点 地形类型 平原 丘陵 山地 高原 盆地 海拔高度 低(小于200米) 小于200米 200 较低 200~500米 (200~500米) 大于500 500米 高(大于500米) 较大(大于500米 较大(大于500米) 500 相对高度 较小( 较小(小 50米 于50米) 小(小于 200米 200米) 大 小
P140思考 思考 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要有哪些?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要有哪些?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要有哪些 形式 流水 风沙 冰川 分布地区 湿润地区 干旱地区 高寒地区 典型地形 峡谷、沟谷溶洞、 峡谷、沟谷溶洞、 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三角洲 风蚀城堡 沙漠戈壁 角峰、 角峰、冰斗谷 冲刷 沉积 吹蚀 沉积 侵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0
制作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投影
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地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 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 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来表示起 伏的地形。
等高线的疏密分别表示什么?
等高线疏的地方是缓坡,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是陡坡
0 200
仙居县卫星俯视图
台州市卫星俯视图
11:03
我们的家乡仙居主要地形及对经济的影响:
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 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故有 “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可因地制宜发展多种 经营。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山区在发展林 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给大规模商品化生 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交通闭塞,经济文 化相对落后,耕地资源不足。
高原:海拔高,一般在500米以 上,顶面积较大,起伏小。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 200米,地表起伏小,坡度平缓。
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宽广,起伏较 小的地区,一般相对高度小于50米。
四周为山脉、高原环绕的中部相对 低陷地区。海拔四周高,中间低。
⒈地形的类型:
平原
丘陵
山地
盆地 高原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的 识 别 和 应 用
山顶
陡坡
B
山脊 山谷
D
缓坡
同 学 们 想 登 鸡 冠 山 走 哪 一 条 路 好 呢 ?
课堂练习:
1.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D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2、把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反映在地图上时,通常采用 的方法是( B ) A.绘制平面图 B.绘制等高线图 C.绘制政区图 D.绘制旅游图 3、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坡度较陡,峰 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形是( C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地形部位 山顶 鞍部 峭壁 山脊
等高线分布特点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内高外低 两个山顶中部平坦区域 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凸向低处)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凸向高处)
山谷
11:30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等高线较 密处表示陡坡,等高线较疏处表示缓坡, 等高线为很小封闭曲线处为山峰(中间高) 或洼地(中间低)。
B
D A
山峰B
课堂练习:
6、下图中A、B、C为三幅等高线地形图,D、E、F为实 际地形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山或高地),请用短线把 它们一一对应起来:
课堂练习:
7、在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类形:
乙 山地为_____ 甲 平原为_____ 戊wù 盆地为_____
丙 高原为_____ 丁 丘陵为_____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等高线 向海拔 较高处 凸出 山 谷 C 鞍部 D 峭壁
单位:米
等高线 呈封闭 状,内 高外低
400 600
等高线 向海拔 较低处 凸出 B 山顶 山脊
A653
672
两条等 高线凸 面相对 应部位
等高线 重叠处
11:29
请你试一试
请拿出你的拳头来做地形模型,指 出代表山顶、山谷、山脊和鞍部的 部位。
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 地图上?
珠穆朗玛峰
活动:
1、用马铃薯块做一个山峰。 2、在山峰 不同的高度处按一定的高度差(如1 厘米)依次画上等高线。 3、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4、俯视山峰,观察上面的 封闭曲线 等高线所呈的形状。 5、将山峰上的等高线按原 来的位置绘到白纸上? 6、山峰上的等高线在白纸上 呈什么形状?封闭曲线
地形的类型及特点
地形 类型
海拔
相对高度
大 小 小 小
特征
地面起伏明显, 坡度较陡 顶面较大、起伏 小,平坦 地面起伏较小, 坡度较缓 地面广阔平坦, 起伏很小 四周高,中间低
山地 高,500米以上 高原 高,500米以上
较低, 丘陵 200米或以上 很低, 平原 200米以下
盆地
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是属于哪一种 地形呢?这样的地形对当地的经济 有何影响?简单讲讲你的理由。
课堂练习:
4、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D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5、把地表高低起伏的特征反映在地图上时,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B ) A.绘制平面图 C.绘制政区图
B.绘制等高线图
D.绘制旅游图
课堂练习:
5、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⑴判断地形部位的名称: 山顶 A、_________ C 山谷 C、_________ 鞍部 D、_________ E、_________ 峭壁 E ⑵ 山峰A和B哪个较高?
第三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 7节 地形和地形图
地表形态复杂多样
我们知道,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 有的陡峭,有的高峻,有的低洼,有的一望 无际,有的层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作地 形。那么,地形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 ,
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地形。
相对高度大,坡陡顶尖,连绵起伏, 海拔在500米以上。
高原
平原 山地
海拔200米以下,起伏小,平坦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超过200 米,坡度较陡 海拔一般在200—500米,相对高度100 米以下,起伏较小,坡度较缓 周围为山脉、高原环绕,中部相对较低 海拔500米以上,顶面较大,平坦
丘陵 盆地
记忆:高平原,山地丘盆地.
海拔(绝对高度):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思考:1、什么叫海拨? 2、什么叫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