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术语与合同的签订
国际贸易术语与买卖合同的关系

* 勤加缘网(),中国最大的免费B2B电子商务平台!*国际贸易术语与买卖合同的关系国际贸易术语与买卖合同的关系1、由当事人自愿选定买卖合同中的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采用何种贸易术语成交,应在买卖合同中具体订明,由于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是建立在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础上,具有任意法的性质,故当事人选用何种贸易术语及其所采用的术语受何种惯例管辖,完全可以根据自愿的原则来确定。
2、贸易术语一般确定买卖合同的性质贸易术语是确定买卖合同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地说,采用何种贸易术语成交,则买卖合同的性质也相应可以确定。
3、贸易术语并不是决定买卖合同性质唯一的因素贸易术语通常虽确定买卖合同的性质,但它并不是决定合同性质唯一的因素,决定买卖合同性质的还有其他因素,例如,交易双方约定使用CIF术语,但同时也约定:“以货物到达目的港作为支付货款的前提条件。
”按此条件签订的合同,就不是装运合同,而应当是到达合同,因为,在这里,支付条件是确定合同性质的决定因素,由此可见,确定买卖合同的性质,不能单纯看采用何种贸易术语,还应看买卖合同中的其它条件是如何规定的。
4、避免贸易术语与买卖合同的其它条件相矛盾为了容易明确买卖合同的性质和分清买卖合同双方的义务,以免一起争议,交易双方选用的贸易术语应与买卖合同的性质相吻合。
也就是说,买卖双方应根据交货等成交条件选用相应的贸易术语,防止出现贸易术语与买卖合同的其它条件不吻合,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尤其是选用C组术语成交时,在涉及增加卖方义务的规定时,更应审慎从事,以免出现与贸易术语含义相矛盾的内容。
5、《1990年通则》中的有关规定,仅适用于买卖合同中的贸易术语,而绝不适用于运输合同中的术语(有时它们是同样类似的词表示),尤其不适用于各种租船合同中的贸易术语。
由于租船合同的术语对于装卸时间和装卸费用的限定更为严格,故交易双方应在买卖合同中特别条款尽可能就这些问题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也就是说,交易双方签订买卖合同的同时,应尽可能考虑运输合同的要求,以变为随后订立的合同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有利于买卖合同的履行,但另一方面运输合同是为履行买卖合同而签订的,因此,负责安排运输的买方或卖方在商订运输合同时,务必以买卖合同为依据,使运输合同与买卖合同相互衔接,以保证买卖合同的顺利履行。
国际货物进出口合同中的贸易术语6篇

国际货物进出口合同中的贸易术语6篇篇1合同编号:[具体编号]甲方(买方):[买方公司名称]地址:[买方公司地址]法定代表人:[买方公司法人姓名]乙方(卖方):[卖方公司名称]地址:[卖方公司地址]法定代表人:[卖方公司法人姓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就甲方向乙方购买货物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术语解释在本合同中,下列贸易术语具有如下含义:1. FOB(船上交货价):指由卖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船只的船边,即不负责运费及之后的费用。
卖方负责将货物运至装船地点和出口报关。
2. CIF(到岸价格):除包含货物价格之外还包括抵达目的港的保险费用和运输费用等所有费用。
买方需承担装船后所有风险。
3. EXW(工厂交货价):卖方在工厂或仓库将货物交给买方后,不再承担任何责任。
买方负责运输和报关等所有费用。
4. 装运港:货物启运的港口名称。
5. 目的港:货物到达的港口名称。
6. 装运期限:货物的最晚装运日期。
7. 检验条款:对货物的质量、规格、数量等进行检验的相关条款。
8. 装运通知:卖方通知买方货物的装运情况。
9. 交货单:卖方提供的详细货物清单,包括名称、规格、数量等。
10. 合同价格:双方约定的货物总价款。
包括货物的单价和总价款等。
……以及其他相关贸易术语的具体解释和应用。
双方应严格遵守术语定义和合同约定,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如合同中未定义的术语则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解释和执行。
如因贸易术语发生争议时,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或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起诉。
任何形式的贸易术语的变动都应由双方协商一致后以书面形式进行修改并作为本合同的补充条款存在,修改内容视为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其他术语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贸易惯例进行解释和操作。
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如因术语引发的歧义及责任承担应依据诚信原则协商解决。
二、货物描述与规格双方在此明确货物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详细信息。
国际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合同主要条款

国际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合同主要条款一、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及其国际贸易惯例贸易术语又称为价格术语(Trade terms, Price terms),是指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交货地点,明确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责任、风险、费用的划分问题。
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实践的产物,每一种贸易术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代表某种特定的交货条件,表明买卖双方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费用和风险,而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大小又影响着成交商品的价格,所以,贸易术语又是商品价格的一部分。
如表示某商品的价格为每公吨100美圆FOB上海,这里除了人们正常理解的价格中包括的计量单位—公吨;单位价格—100;计价货币—美圆外,还包括贸易术语—FOB上海。
国际贸易较国内贸易复杂,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进口往往要经过诸多环节,某一环节稍出差错将影响整笔交易的顺利进行。
因此,交易磋商过程中必须对每一环节反复洽商,这将耗费大量时间和费用,影响交易达成。
贸易术语则解决了这一难题,简单几个字母中已全面概括了买卖双方的有关手续、费用和风险的划分,从而简化了交易洽商的内容,缩短成交的过程,节省业务费用。
贸易术语是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各国并无完全统一的解释。
某些国际组织和工商团体为了加速国际贸易发展,曾制定了一些有关国际贸易术语方面的规则、条例,以统一和规范国际贸易实务,这些规则和条例虽然并无强制性,但得到世界上不少国家的认可并运用在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成为国际贸易惯例。
目前国际上关于贸易术语方面较有影响力的惯例主要有三个:(一)《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Warsaw_Oxford Rules 1932)这是1932年国际法协会通过的专门解释CIF术语的贸易惯例。
(二)《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Revised American Foreign Trade Definitions 1941)这是1941年经美国商会、美国进口商协会、全国对外贸易协会所组成的联合委员会通过,并由全国对外贸易协会公布的有关贸易术语的贸易惯例。
2024年国际货物进出口合同中的贸易术语

2024年国际货物进出口合同中的贸易术语2024年国际货物进出口合同中的贸易术语包括以下几类:1. 价格术语:- CIF(成本、保险费和运费):卖方负责将货物送至指定港口,并承担运输费用和保险费用,直到货物抵达目的港口。
- FOB(离岸价格):卖方负责将货物运至指定港口,并将货物交到装运船上,买方负责支付运费和保险费用。
- CFR(成本和运费):卖方负责将货物送至指定港口,并承担运输费用,买方负责支付保险费用。
2. 交货期术语:- EXW(工厂交货):卖方将货物交付给买方指定工厂或仓库,买方负责安排运输和支付相关费用。
- FCA(装运点交货):卖方将货物交付给指定的装运点,买方负责安排运输和支付相关费用。
- DAP(指定目的地交货):卖方将货物交付至指定目的地,买方负责安排进口手续和支付相关费用。
3. 付款方式术语:- L/C(信用证):买方的银行向卖方发出信用证,保证买方按照合同支付货款。
- D/P(付款交单):买方同意在货物抵达之后,向卖方支付货款,卖方则需要提供提货单据。
- T/T(电汇):买方直接将货款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给卖方。
4. 保险术语:- CIP(保险费和运费付至目的地):卖方负责将货物送至目的地,并承担运输费用和保险费用。
- FCA(装运点):卖方将货物交付给指定装运点,并负责将货物投保至目的地。
5. 质量标准术语:- SGS(瑞士通关和检验局):指定该机构为检验贸易商品的质量、技术规格和运单文件是否齐全的法定机构。
6. 运输方式术语:- FCL(整箱运输):指整个集装箱只供一个货主使用。
- LCL(拼箱运输):指集装箱中有不同货主的货物,通常由物流公司进行集装箱拼箱,以减少运输成本。
总结起来,2024年国际货物进出口合同中的贸易术语涵盖了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保险、质量标准和运输方式等多个方面,确保双方在交易中能够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这些术语的使用可以使国际贸易更加便捷和顺利进行。
国际货物进出口合同中的贸易术语(合同范本)

国际货物进出口合同中的贸易术语(合同范本)国际货物进出口合同中的贸易术语(合同范本)一、引言国际货物进出口合同中的贸易术语对于进出口贸易的各方来说十分重要。
它们明确规定了货物的交付、运输方式、责任分担等关键事项,确保了合同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贸易术语,并以合同范本的形式给出相关条款。
二、贸易术语解析1. FOB(Free on Board):货物交货完成后,由卖方承担装运货物的费用和风险。
该术语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买方需为货物的运输负责。
2.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卖方负责货物至目的港的费用、运费和保险。
货物的风险在卖方将货物交付给运输公司后转移给买方。
3. EXW(Ex Works):卖方将货物交付给买方指定的地点,而不承担任何运输费用或风险。
买方需要自行负责货物的装载、运输和出口手续。
4. 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d To):卖方负责将货物运送至目的地,并承担相应的运费和保险费。
货物的损失或损害在卖方将货物交付给运输公司后转移给买方。
三、合同范本以下为一份国际货物进出口合同的贸易术语条款范本:货物交付1. 买方和卖方约定采用FOB方式进行交货。
2. 货物将在卖方工厂完成装运后,由卖方运送至指定港口。
3. 卖方负责将货物交付给运输公司,并提供装运单据。
4. 卖方将于货物离开指定港口后通知买方。
付款方式1. 买方将在签订合同后的30天内以电汇方式向卖方支付货款。
2. 货物交付之前,买方需支付100%的货款给卖方。
3. 付款币种为美元。
4. 所有支付的银行手续费由付款方承担。
运输和保险1. 运输方式为海运,费用由卖方承担。
2. 卖方负责购买货物运输保险,保险金额应覆盖货物总值的110%。
3. 在货物交付给运输公司后,风险即转移给买方。
违约责任1. 若卖方未按时交付货物,买方有权要求全额退款。
2. 若买方未按合同约定支付货款,卖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追偿损失。
贸易术语和价格条款

贸易术语和价格条款贸易术语和价格条款在国际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条款通常在买卖合同或协议中明确规定,以确保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权益和责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贸易术语和价格条款。
1. EXW (Ex Works)EXW是指卖方将货物交货到指定的地点,买方需要承担所有的运输和保险费用。
在这种条款下,卖方的责任仅限于将货物准备好交给买方。
2. FOB (Free on Board)FOB意味着卖方将货物交货到港口,并负责将货物装上船只。
一旦货物装船,责任便转移给买方,买方需负责运费和运输风险。
3. CIF (Cost, Insurance & Freight)CIF是指卖方承担货物的运输费用、保险费用以及将货物交付到目的港口。
在这种条款下,卖方负责运输和保险,但一旦到达目的港口,买方对货物负责。
4. DDP (Delivered Duty Paid)DDP意味着卖方负责将货物交付到目的地,包括支付所有的运输费用和关税。
买方只需要接收货物,并承担后续处理的责任。
5. FCA (Free Carrier)FCA是指卖方将货物交付给指定的承运人或物流公司,并由卖方支付运输费用。
一旦货物交付给承运人,责任便转移到买方。
在这些贸易术语和价格条款中,价格是交易重点之一。
双方应事先确定货物的价格以及付款方式。
一般情况下,买卖双方可以选择使用以下三种价格条款:1. CIF价格CIF价格包括了货物成本、运输费用和保险费用。
卖方会根据市场价格和运输费用提供一个CIF价格给买方。
2. FOB价格FOB价格只包括货物成本和运费。
买方必须自行投保货物的保险,并承担任何额外费用,如关税和税金。
3. EXW价格EXW价格仅包括货物的成本,买方需自行负责安排运输和付费。
在确定价格条款时,双方应该考虑到货物的性质、国际运输的风险以及目标市场的要求。
这些条款可以确保买卖双方的利益得到保护,并建立了清晰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了解和正确应用这些贸易术语和价格条款是至关重要的。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第二章

风险转移
一般情况下,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装上 一般情况下,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装上
船之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船之后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保险
对买方没有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 是应买方要求并由其承担风险和费用, 卖方必须向买方提供卖方所拥有的买方 获取保险所需的信息
对卖方没有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
第一节
三、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 (一)FOB——船上交货
《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主要被一些 美洲国家采用,由于它对国际贸易术语的解释,特别 是对FOB和FAS术语的解释与《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 则》有明显差异,所以中国企业在同美洲国家进行交 易时,应在国际贸易术语的最后,注明所援引的国际 贸易惯例的名称。
第一节
三、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
(一)FOB——船上交货
(1)EXW(ex works,产地交货)。 (2)FOB(free on board,在运输工具上交货)。 (3)FAS(free along side,在运输工具旁边交货)。 (4)CFR(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运费)。 (5)CIF(cost,insurance,freight,成本、保险费、运费)。 (6)DEQ(delivery ex quay,目的港码头交货)。
第一节
二、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20》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商会为统一对各种国际贸易术语的解 释而制定的。最早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产生于1936年,后经多次修 订。现行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20》(以下简称《2020通则》)于 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在全球实施。
第一节
二、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一)《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国际贸易术语与合同的签订

国际贸易术语与合同的签订国际贸易术语与合同的签订在国际贸易中,为了明确各方之间的权益和责任,以及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常常需要签订合同。
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使用统一的贸易术语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各方对交易条款的理解一致。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以及签订合同的相关要点:国际贸易术语CIF(成本、保险费和运费到达目的港)CIF是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之一,表示卖方负责将货物交付到指定目的港,并支付货物的成本、保险费和运费。
FOB(船上交货价)FOB是另一种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表示卖方将货物交付到指定的装货港口,并将货物装上船,此时买方承担运输责任和费用。
LC(信用证)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支付方式,也是一种保证买卖双方权益的手段。
在签订合,双方可以约定使用信用证进行支付,以确保支付的安全和准确。
合同的签订要点定义明确的交易条款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应该明确定义交易的条款,包括合同的有效期限、货物的品质和数量、价格、付款方式等。
这些条款应尽量详细,并经过双方的充分协商和确认。
风险分担和责任界定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各方在交易过程中的责任和风险分担。
例如,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和损坏应由哪一方承担,以及应该购买怎样的保险等。
选择适用的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国际贸易合同往往涉及跨国交易,在签订合,双方应协商确定适用的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
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包括仲裁和国际商事法庭的管辖。
合同的履行和违约责任在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各方的履行义务和违约责任。
例如,双方应该在何时和何地履行合同条款,并对违约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
通过明确的贸易术语和合同条款,国际贸易中的交易可以更加稳定和可靠,双方的权益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在国际贸易中,学习和理解这些术语和合同签订的要点非常重要。